梵净山苗族风情初探

梵净山苗族风情初探

一、梵净山苗族风俗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昌英[1](2021)在《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枝词为诗体的一种,起源于巴蜀民间民歌。有唐一代,诗人刘禹锡将其转变成为诗体形式。竹枝词多吟咏一地方风土人情,是研究区域史的重要民间史料。清代奉天铁岭人氏宋庆常,曾为道光年间石阡府知府,在其治理石阡府期间,竭心尽力为民服务、造福一方,其《石阡竹枝词》表达了他对贫苦百姓悲凉处境的深切同情。宋庆常《石阡竹枝词》,描述了他在石阡知府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史料价值方面,《石阡竹枝词》是传统官方文献的重要补充材料,有证史、补史、存史的重要作用。《石阡竹枝词》的史料极少部分来源于传统官方文献记载,绝大部分源于宋庆常的考察,记其亲历、耳闻目睹之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章以复旦大学馆藏原版本《石阡竹枝词》为依据,对辑录版《石阡竹枝词》进行勘误,突出研究中运用原版史料的重要性。梳理《石阡竹枝词》的史料来源,分析其史料作用,突出其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一是分析《石阡竹枝词》的经济史价值,尤为突出的是《石阡竹枝词》保存了大量道光时期石阡府的价格史料,弥补了传统文献的不足。通过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勾勒出清代道光时期石阡府的社会经济活动图景。二是探索《石阡竹枝词》中的生活史价值,其服饰、饮食、居所、出行等方面的史料,多有传统文献所不载之内容,补充了清代石阡府的生活史内容。衣、食、住、行方面,群体性差异明显,呈现了一幅清代石阡人充满生机的生活画面。三是探究《石阡竹枝词》中的民俗史价值,《石阡竹枝词》中有关婚俗、丧葬、扫墓、生产民俗、生活民俗、信仰等方面的史料,于传统文献有证史、补史的作用,其所描述的民俗中,有的今已消逝,体现出其存史的作用。通过对《石阡竹枝词》民俗史价值的研究,了解到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过程中,汉文化影响深入石阡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既有各自的民俗,又有共同的信仰。各族人民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普遍性与个性共存,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石阡民族文化。

陈永萍[2](2021)在《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与黔东社会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明代为经营西南,在今贵州地区大刀阔斧进行整治,永乐十一年(1413),对思州、思南土司进行改土归流,并在贵阳设立布政使司,标志贵州省的建立,思州土司改土归流使得黔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社会变迁。政治上,废土司设流官,置府州县,由原来土司专制的一元社会向中央王朝统治社会转变;人口上,明代连续大规模的移民,大量汉族迁入黔东,人口增加,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影响、融合,至清中叶汉族比重已超过当地少数民族;农业上,明朝施行军屯、民屯带来大量人口和先进的农耕技术,水利设施的陆续建设,使得贵州成片荒土得到开垦、粮食产量逐步提高;商业上,贵州本地丰富的矿产及木材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在贵州安居就业,同时水陆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乡集市的兴起带动了贵州商业贸易,在贵州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圈;文化教育上,明代贵州设司、府、州、县、卫等各级儒家官学,兴办书院、社学、义学等,开科取士,出现了“科举家族”和人才中心区域,阳明心学广泛传播,培养了大批心学后起,在全国形成了重大影响力,同时,佛教、道教在贵州大力传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寺庙、道观数量及传播范围大大提高,社会习俗改变,与中原趋同。明代黔东通过移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儒释道文化等,这样持续、广泛的汉文化传播,使黔东处在大一统王朝治下,促进了黔东地区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奠定了贵州的社会基础,使西南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发展。

匡伟男[3](2021)在《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研究》文中指出插花地是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区域内的各个政区在形成、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穿插交错和经界不正之地的总称,包括飞地和犬牙之地两种基本类型,在古今中国行政区划中屡见不鲜。自雍正年间从铜仁府中分离出独立建置后,因种种因素的影响,松桃与相邻行政区之间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插花地分布状态。清光绪年间曾两次对包括松桃在内的贵州全省插花地进行清理拨正,但有关松桃厅插花地的清理拨正工作收效甚微。一九一三年松桃改厅为县后,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多次与邻县及相关政区开展大规模插花地清理拨正工作,特别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的影响,贵州所处位置战略地位提高,国民政府重点关注西南地区插花地清理拨正,但仍未彻底解决松桃的插花地问题。本文在掌握大量档案资料、地方文献资料,以及民国县政建设相关图书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第一部分中从独立建置前和独立建置后分述松桃行政区划的变迁,在独立建置后中,清代和民国都根据松桃所辖地域上属政区不同分别展开论述。第二部分别以省内内插花、外省内插花、省内外插花和外省内插花四个不同类型,将与松桃相关的插花地梳理清楚,并总结出松桃插花地分布主要有星罗棋布和相对集中两个特点。在第三部分中,首先分析松了桃特殊的地理、社会环境,以及插花地的存在对松桃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严重影响,加之晚清光绪年间多次不彻底的插花地清理拨正工作,铺垫了民国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的背景。第四部分首先介绍国民政府内政部以及贵州省民政厅对插花地清理拨正提出的要求,然后着重介绍松桃与各县对相关插花地查勘的经过。最后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的经验教训,供以后行政区划调整参考借鉴。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4](2020)在《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文化形象是基于贵州自然生态基础和历史人文基础、体现贵州精神和核心文化特色、反映贵州整体面貌并逐步凝练、传播、广为人知而出现的区域文化形象,它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局部呈现和重要支撑。贵州文化形象由于先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负面形象传播,但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贵州文化形象又发生过不同视角的转变,曾在历史上放射过奇异的光芒。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正在进行新的建构,从顶层设计到跨媒介传播,新的贵州文化形象逐渐明亮清晰,尤其是贵州主流新闻媒体与文化娱乐、赛事会展平台,发挥跨媒介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扩大了贵州文化形象的传播效应,促进了贵州文化形象得以迅速重构与提升。

龙丽萍[5](2020)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呈现兴盛之势,形成了以苗族聚居区为主体的作家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到1999年之间,贵州苗族作家加入省市作家协会以上有41位,已出版小说集12部,发表、出版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180多篇,其中有8部小说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因此,对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籍苗族作家们表现苗族题材和苗族生活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在时间上则限定于1949到1999年之间,力图弥补该领域系统考察的缺失。论文以搜集、整理贵州苗族作家作品详尽资料为首要任务,以多元文化视角关照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中的内容与形式,剖析其发展的阶段、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较为系统地把握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创作的脉络和流变,以及小说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价值,进一步总结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创作的成就与特色。论文主要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识追求三个向度,探究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创作诉求。论文由以下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对此阶段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概述。主要是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队伍多视角考述、小说作品概况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出现的前因后果。经过讨论和作品分析,可以看出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出现绝非偶然,是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作家个人层面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第二章探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主要从黔地与“黔味”、小人物、河流三个方面来展现黔地独有风景、黔地苗寨风情、黔地山乡民众的生活百态和悲喜人生。无论是对黔地山区独有环境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亦或是相依相生的河流情节,在逻辑上都源自贵州苗族作家审美经验的地理具体性与实在性,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地域气息。第三章探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民族特色。主要从苗族民间文学的灵感再现、苗族民俗文化的文本投影和苗族宗教文化的魅力呈现三个方面予以阐释。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借用苗族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这些具有苗族特色的民间文学印记,以及对苗族民俗和宗教文化的书写,既是潜藏在贵州苗族作家内心深处“集体无意识”的文学表征,又是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自觉选择,还是贵州苗族作家对当代文学审美创作的另类开拓。第四章关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识研究,共分为三节:传奇:在交错杂糅中走向神秘之境;虚构:在历史叙事与民间叙事之间;从主题到人物:悲剧意识的渗透与扩散。在创作的过程中,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主题内容上不仅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还在美学表达方法上逐渐探索出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表达方式,打上本民族鲜明的审美印记。

杨鹏[6](2020)在《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30多种美洲作物传入我国,随后被引种至武陵地区,继而广泛种植。美洲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对武陵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玉米等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时间、推广过程等问题,并揭示了其引种和推广的动因以及历史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武陵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农业历史概况进行概述。宋代以前武陵地区农业经济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耕业和畜牧业有一定发展,但不占主要地位。元明至清初,随着屯田的开展和流民的迁入,农耕生产进一步发展。清代改土归流后,农耕业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生产方式,采集和渔猎的地位下降,仅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第二章阐述主要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的发展历程。涉及有三类作物:一是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二是经济作物主要包括烟草和花生;三是蔬菜作物主要包括辣椒和南瓜。第三章探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美洲作物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因素,武陵山区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二是社会因素,一方面清代改土归流后,各地府县官员大力劝种,加快了美洲作物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改土归流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武陵地区,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随之传入这一区域,为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人口激增导致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促使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迅速推广。第四章主要分析美洲作物传入武陵地区的历史影响。具体来看,一是提供了农业生产的作物新品种,改变了农作物结构,同时扩大了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极大地提高了地区的粮食产量。二是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为人口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五是改变了武陵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植被破坏、动物灭绝、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杨豪[7](2020)在《元明时期黔东北地区土司政治发展与国家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元明时期的黔东北地区,包括今铜仁地区的碧江区、万山特区、印江县、德江县、江口县、石阡县、沿河县、松桃县、思南县以及遵义地区的务川县、凤冈县等,元朝时为思州安抚司地,明初为思南与思州二宣慰司地,永乐十一年废司置府以后,为思南、石阡、乌罗、铜仁、思州等府地。这个区域是贵州最早纳入国家行政建置开发的地方之一,也是贵州土司较多的地区。土司制度与国家化是土司区域社会历史的传统研究点,本文以元明时期黔东北地区土司政治发展与国家化历程为研究主题:国家化历程即历代王朝国家自上而下对黔东北的开发与治理过程,土司政治发展则论述黔东北各姓土司兴衰过程、分布情况以及各土司之间以同宗、姻亲、从征等关系维系着政治格局的稳定。中央与地方在黔东北的互动推动了黔东北国家化进程的发展,当中央对地方管控处于虚弱状态的时候,地方土着则崛起发展,形成与中央在地方抗衡与博弈的势力,土司制度便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相互较量的产物,二者互动推动黔东北国家化发展。纵观黔东北地区国家化发展历程,总体的一体化趋势、国家权力进入过程与地方权力(土司)的回应、地方权力形成的政治分治格局、最后在国家与地方权力影响下地方族群从“化外”向“化内”转变的变迁过程,形成了黔东北独特的国家化历程特点。笔者通过史料文献与田野资料的结合运用,分析国家开发与土司政治发展的历史过程,探讨黔东北国家化进程的特点,从而剖析黔东北土司政治时期的社会发展规律。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第一,追溯元朝以前,中原王朝对黔东北地区的开发与治理过程,形成对中原王朝开发与治理黔东北一线化的系统认识。第二,论述元明时期中原王朝对黔东北的治理,揭示土司制度在黔东北的设置过程及其治理方式。第三,论述黔东北各姓土司的起源、分布情况、发展与衰落过程,同时对诸土司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析土司政治格局特点形成与稳定的规律。第四,通过对前三章的总结,探讨黔东北地区国家化历程中形成的特点。通过对王朝国家自上而下的开发与治理过程、地方土司自身的政治发展过程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在黔东北国家化的进程中,王朝国家、土司、族群三者的互动,不仅形成“国家开发地方——大姓崛起于地方——国家管理土司——改土归流”的国家化历程,同时在这个历程中形成了各姓土司交错分布、相互分权与相互制衡的土司政治格局,以及国家开发与土司发展对地方族群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此,对元明时期黔东北地区土司政治发展与国家化进程的研究,既能丰富学术界对土司制度与区域国家化的研究内容及范式,又能深化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认识,为当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开发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赵玉娇[8](2019)在《黔东梵净山佛教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黔东梵净山位于西南边陲,地处"天末",云山万里,阡陌不通,交通极为落后,因而几乎淡出在中央朝廷的视线之外,是一个极其边缘化的区域。在历史上,贵州文化形成相对封闭、落后的文化圈,它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都被这些外在的条件所限制,其所了知的世界也由此显得格外有限和促狭。梵净山佛教自明代方才正式传入,其内容以禅宗杨岐派传承和弥勒信仰为主要特色。梵净山佛教文化兼容巴蜀三教文化、荆楚巫文化和本地傩文化为一体,是贵州佛教文化形态的重要典型。

毛丽佳[9](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倪雪艳[10](2019)在《贵州松桃苗族刺绣的现代传承》文中研究指明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长河中一朵长久绽放的美丽浪花,它将苗族的历史刻在心底,绣在身上,是苗族人穿在身上的史书。目前苗族刺绣技艺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项目,正逐渐从人们的现代生活中消退,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苗族刺绣这项民族民间手工艺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文章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为田野调查点,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口述史研究法等,深入到松桃苗族刺绣的现场,对其展开调查研究。第一章从松桃苗族刺绣的起源、技艺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概述。第二章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松桃苗族刺绣的传承现状。一是传承主体的现状,包括传承人、政府、学校和企业。首先,政府为鼓励就业,将松桃苗绣作为技术扶贫的方式,组织村民学习刺绣。其次,大部分中小学都在鼓励民族文化进校园,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最后,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二是传承方式的现状,师徒传承和邻里传承是松桃苗绣的主要传承方式,其次还有学校传承和业余传承。三是传内容的现状,包括选料技巧和针法技艺。四是传承场的现状包括传习所、传习中心和手工作坊,传承状况各不相同。第三章总结了松桃苗族刺绣在现代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承体制机制不健全,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和缺乏法律保护。二是传承空间活力不足,涵盖缺乏高端人才、市场产品空间小以及绣花机器的产生三方面的原因。三是传承制约因素较多,主要有传统工艺较为复杂,传承方式不科学和民族文化创新力不足等问题。第四章针对松桃苗族刺绣传承存在的困境,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第一,加强苗族刺绣传承体系的建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更加完善。第二,拓展松桃苗族刺绣传承空间。主要从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整合文化资源,走民族文化品牌化道路以及加强苗族刺绣生产性保护模式的应用三方面进行,让松桃苗绣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发展更加顺畅。第三,拓宽松桃苗族刺绣传承范围。首先,加强对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为传承苗族刺绣做基础。其次,开展苗绣传承人群培训研习班,推动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使苗族刺绣文化得以再次提升与发展。最后,发扬苗族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文化创新能力。结语部分首先对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做了阐述。其次,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松桃苗绣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保护和传承松桃苗族刺绣能够促进进苗族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促进文化传承生态的形成。

二、梵净山苗族风俗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梵净山苗族风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庆常《石阡竹枝词》述略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中华竹枝词全编》与《贵州竹枝词集》中《石阡竹枝词》的勘误
    (一)文字勘误
    (二)辑录版《石阡竹枝词》与《诗钞》卷六不同之字
    (三)倒文、衍文、脱文及句读问题
二、《石阡竹枝词》的史料来源
    (一)源于文献
    (二)源于亲历
    (三)源于耳闻目睹
三、《石阡竹枝词》的经济史价值
    (一)物产
    (二)物价
    (三)货物流动及场市
    (四)避税
    (五)低潮银
四、《石阡竹枝词》的生活史价值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所
    (四)出行
五、《石阡竹枝词》的民俗史价值
    (一)婚俗
    (二)丧葬及扫墓
    (三)生产民俗
    (四)生活民俗
    (五)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与黔东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问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与黔东制度变迁
    第一节 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
        一、思州地理沿革
        二、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原因
        三、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过程
    第二节 地方权力结构变动
        一、从间接到直接的政治地位
        二、从习惯法到国家法
第二章 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与黔东经济变迁
    第一节 改土归流后黔东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面积增加
        二、水利设施增多
        三、农业产量提高
    第二节 改土归流后黔东地方商业圈逐步形成
        一、商品运输网道流通
        二、种植经济作物
        三、城镇市场萌芽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黔东工业发展
        一、汞矿业加快发展
        二、木材业兴盛
第三章 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与黔东文化教育变迁
    第一节 改土归流后黔东儒学及科举发展
        一、推广各级儒学
        二、科举应试
        三、儒家区域文化形成
    第二节 改土归流后黔东宗教传播
        一、佛教广泛传播
        二、道教发展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黔东社会习俗嬗变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专着
    (三)期刊
    (四)硕博论文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插花地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四)资料运用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一、松桃行政区划沿革
    (一)独立建置前松桃境内行政区划变迁
    (二)独立建置后松桃行政区划变迁
二、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概况
    (一)内插花地
    (二)外插花地
    (三)分布特点
三、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背景
    (一)松桃的地理与社会环境
    (二)松桃插花地的严重影响
    (三)晚清不彻底的清理拨正
四、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过程
    (一)上级政府部门的要求
    (二)松桃插花地查勘经过
五、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总结
    (一)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成效与经验
    (二)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所遗留问题
    (三)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教训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整理贵州全省各县行政区域实施纲要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
        1.自然生态基础
        2. 历史人文基础
    (二)理论背景及核心概念阐释
        1. 文化形象
        2. 跨媒介传播
二、贵州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跨媒介传播
    (一)“三言”“两语”的传统贵州文化形象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贵州文化形象的视角转变
        1. 明朝“移民实边”时期的“屯边贵州”形象
        2.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色贵州”形象
        3.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大后方”形象。
        4. 三线建设时期的贵州“大三线”形象
三、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的跨媒介重构
    (一)重构的目标指向与形象定位
        1. 贵州发展目标与顶层设计回顾
        2.“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多彩贵州文化形象
        3.“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文化形象
    (二)贵州文化形象重构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1.“多彩贵州”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2. 贵州“生态美”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3. 贵州文化形象在文化娱乐与赛事会展领域的传播效应
四、结语

(5)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概述(1949-1999)
    第一节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队伍多视角考述
    第二节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作品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书写
    第一节 黔地与“黔味”:作为原生符码的地方空间
    第二节 小人物:作为日常俗世记录的人物谱系
    第三节 河流:作为情感联结的精神港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民族文化表达
    第一节 苗族民间文学的灵感再现
    第二节 苗族传统民俗的文本投影
    第三节 苗族宗教信仰的魅力呈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识呈现
    第一节 传奇:在交错杂糅中走向神秘之境
    第二节 虚构:在历史叙事和民间叙事之间
    第三节 从主题到人物:悲剧意识的渗透与扩散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回顾
        (二)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空间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农业历史概述
    第一节 武陵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时期武陵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变迁
    第二节 武陵地区农业历史概况
第二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粮食作物
        一、玉米
        二、番薯
        三、马铃薯
    第二节 经济作物
        一、烟草
        一、花生
    第三节 蔬菜作物
        一、辣椒
        二、南瓜
第三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玉米等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武陵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政府官员的劝种
        二、民间移民的推动
        三、对高产作物的强烈需求
第四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农作物结构
        二、扩大了耕地面积
        三、提高了粮食产量
    第二节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第四节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饮食生活
        二、民俗文化
    第五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植被破坏 动物灭绝
        二、水土流失 地力下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元明时期黔东北地区土司政治发展与国家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理论基础
    四、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元代之前中原王朝对黔东北的开发与管理
    一、中原王朝视野下的“蛮夷之地”
        (一)始入王朝郡域的待开发区
        (二)黔东北置州之始——遥置费州
    二、王朝经制州县的开辟
        (一)隋唐王朝在黔东北的州县建置
        (二)隋唐王朝在黔东北州县建置的方式
    三、“蛮酋分据其地”下的羁縻州县
        (一)遥领与羁縻统治的开始
        (二)羁縻放任与军事砦堡结合的管理方式
    小结
第二章 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对黔东北的建置与治理
    一、土官土司制度下的黔东北建置
        (一)元朝思州安抚司及诸长官司的设置
        (二)明初宣慰司分治与诸正副长官司的设置
    二、“籍入版图”内的黔东北建置及其管理
        (一)“贵州之为内地自此始”
        (二)改土归流下长官司建置的延续
        (三)土司辖地内实行王朝“版图”方式的管理
        (四)黔东北矿产资源的国家化
    小结
第三章 元明时期黔东北土司政治格局的确立
    一、田姓土司的发展
        (一)田氏的兴起
        (二)田氏土司的分布
    二、杨姓土司的发展
        (一)杨氏的兴起
        (二)杨氏土司的分布
    三、安姓土司的发展
        (一)安氏的兴起
        (二)安氏土司的分布
    四、张姓土司的发展
        (一)张氏的兴起
        (二)张姓土司的分布
    五、其他姓氏土司的分布与发展
        (一)冉氏土司
        (二)李氏土司
        (三)戴氏土司
        (四)施溪司正长官刘氏
        (五)苗民司长官汪氏
        (六)葛彰葛商司副长官赵氏
        (七)朗溪司副长官任氏
        (八)龙泉坪司副长官朱氏
        (九)黄道溪司正长官黄、刘氏
        (十)答意司石氏、治古司龙氏
    六、各土司之间的关系
        (一)同源异流
        (二)姻亲关系
        (三)从征关系
    小结
第四章 黔东北地区国家化历程的特点
    一、黔东北政治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二、国家与地方权力的互动
        (一)自上而下:“招慰”或“征讨”
        (二)自下而上:“归附”与“反叛”
    三、地方权力分治的政治格局
        (一)土酋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土司时期的政治格局
    四、从“化外”到“化内”的族群变迁
        (一)“赶苗拓业”
        (二)土酋土司的发展对族群的影响
        (三)国家权力影响下的族群变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8)黔东梵净山佛教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教在贵州的兴起和发展
二、佛教对梵净山周边区域的影响
三、梵净山佛教文化源流
四、梵净山佛教与地域文化
结论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 民族文化资源
        3.1.4 资本现状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3.1.6 政策环境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3.2.1 产业结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选取指标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贵州松桃苗族刺绣的现代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刺绣的研究
        (二)关于苗族刺绣的研究
        (三)关于松桃苗族刺绣的专题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五、田野点介绍
        (一)松桃县概况
        (二)松桃县苗族刺绣传习场所简介
第一章 松桃苗族刺绣源流技法
    一、松桃苗族刺绣源流
        (一)松桃苗绣的起源
        (二)松桃苗绣的演变
    二、松桃苗族刺绣的技艺
        (一)刺绣材料
        (二)刺绣技法
        (三)刺绣纹样及用色
    三、松桃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一)苗族刺绣文化的历史情结
        (二)苗族信仰文化的形象再现
        (三)苗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
        (四)苗族女性情感方式的表达
第二章 松桃苗族刺绣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主体
        (一)传承人
        (二)政府
        (三)学校
        (四)企业
    二、传承方式
        (一)师徒传承
        (二)邻里传承
        (三)学校传承
    三、传承内容
        (一)选料技巧
        (二)针法技艺
        (三)纹样图案
    四、传承场域
        (一)传习所
        (二)传习中心
        (三)手工作坊
第三章 松桃苗族刺绣的传承困境
    一、传承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经费投入机制不足
        (二)法律体系不完善
    二、传承空间活力不足
        (一)缺乏高端人才
        (二)产品市场空间小
        (三)绣花机器的产生
    三、传承制约因素较多
        (一)传统技法复杂
        (二)传承方式不科学
        (三)民族文化创新力不足
第四章 松桃苗族刺绣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松桃苗族刺绣传承体系建设
        (一)支持传承主体多元化
        (二)促进传承方式专业化
        (三)创新传承内容现代化
        (四)构建传承场所区域化
        (五)完善苗族刺绣传承法律保护体系
    二、拓展松桃苗族刺绣传承空间
        (一)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二)整合文化资源,走民族文化品牌化道路
        (三)加强苗族刺绣生产性保护模式的应用
    三、拓宽松桃苗族刺绣传承方式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二)开展苗绣传承人群计划研习班
        (三)发扬苗族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和所获奖励
附录C 部分田野调查图片

四、梵净山苗族风俗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研究[D]. 黄昌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明代思州土司改土归流与黔东社会变迁研究[D]. 陈永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民国时期松桃插花地清理拨正研究[D]. 匡伟男.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D]. 龙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D]. 杨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元明时期黔东北地区土司政治发展与国家化进程研究[D]. 杨豪.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8]黔东梵净山佛教与地域文化研究[J]. 赵玉娇. 佛学研究, 2019(02)
  •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贵州松桃苗族刺绣的现代传承[D]. 倪雪艳.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梵净山苗族风情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