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库区第2批污水处理厂开工(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燕[1](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庞文东[2](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后三峡时代的来临,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三峡库区旅游建设也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而高速城镇化给库区城市旅游服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空间建设与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与挑战;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空间的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库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显得格外重要。论文紧扣地域特色影响下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特征,厘清时代背景下库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引导价值。论文针对库区城市“生态-空间-旅游”三个主要方面,通过对三峡库区代表性的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奉节与巫山的实地调查,总结出目前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面临的三大典型特征问题:第一、生态环境——具山环水绕之势,但生态及其敏感脆弱;第二、城市空间——拥多元立体之形,但土地空间紧缺受限;第三、旅游服务——占丰富多姿之景,但旅游文化开发滞后。并通过“质-量结合”、“主-客结合”的研究手段,在真实的现状特征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分别对两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展开综合评价研究,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尝试给出“三补、三活、三显”的改进策略与发展建议。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问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后三峡时期”、为什么要落脚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为什么要选择“生态-空间-旅游”三个评价方面,通过对研究核心对象的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研究综述等的详细研究,梳理出论文的主要评价研究思路,为之后的评价分析研做好基础铺垫。第二部分(第2、3章):现状调查。主要分别针对后三峡时期奉节与巫山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现状调查。梳理俩城市不同时期阶段的城市建设进程,从生态安全与环境、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文化旅游资源三个方面进行重点介绍,并以客观角度归纳出时代背景与人居环境语境下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对于城市的空间建设发展,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具体诉求。第三部分(第4章):评价体系建立。在现状调查问题反思的基础上,以联合国际人居署指标体系、水利风景区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为参照依据,建立一套针对后三峡时期(时代性)三峡库区(地域性)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第三部分(第5、6、7章):评价分析及策略建议与总结。分别从“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对奉节巫山两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并根据三大系统各自的特征性,通过“客观数据对比”、“主题观察评判”和“问卷调查统计”来作为评价打分的判断方式为各个指标赋值。根据评价结论给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补”——生态修护与补偿策略;“活”——空间活化与利用策略;“显”——资源整合与开发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结论性研究总结。
朱全[3](2019)在《三峡库区饮用水源地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预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水环境事故偶有发生,并造成了区域性用水紧张,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水环境安全问题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科研机构及相关学者对水污染事故预报开展了研究。本文选择三峡库区长江重庆段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相关突发水环境事故的梳理,结合既发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构建了三峡库区水源地事故预报模型,并将其嵌入到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可实现对水体流速及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的预报,为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支撑,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突发水污染事故模拟相关文献的梳理。确立长江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后,整理收集和实地考察,构建了包含研究区域内各个相关站点的水文、地质资料及河网水污染资料的数据库。并对研究区域进行了风险源识别和风险分析。(2)根据平面一.维水量水质模型,以DEM为计算网格,构建适合三峡库区水源地事故预报的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值不超过15%,在合理范围内。基于水源地事故预报模型,并将其嵌入到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水源保障模块,以实现三峡库区水污染事故的可视化模拟。(3)利用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对设定情景下的三峡库区长江重庆段突发水污染事故进行预报。在水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型预报了四个水期总磷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预报结果表明,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速度依次为汛期>蓄水期>消落期>枯水期:在不同调度方案的情况下,对长江重庆段黄桷渡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总磷浓度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可知增大研究区域上游下泄流量可加快污染团迁移扩散的速率;并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周琎[4](2018)在《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基础设施是结构性社会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城镇化进程中缓解社会问题、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城市空间载体。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三峡库区进入后三峡时代,主要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而,论文在三峡库区19个区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时空背景下,以现实社会问题及人本需求为导向,将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作为社会问题的治理途径,即通过城乡规划领域与系统协同论、社会学及经济学等融贯的交叉研究,以“现状问题析因—理论探索—数理模型—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案逻辑、田野调查、相关计量和协调测度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三峡库区区域、城市及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观及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探索构建城乡规划领域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第2、3章)。研究表明,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及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分别是库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具体诱因、物质因由及本质矛盾。构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三个系统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既是理论出路的主要实践策略,亦是库区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途径。(2)建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的技术路线和协调测度模型(第4章)。通过静态协调度模型对三峡库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测度,结果显示,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协调时期(2000-2010年)到后三峡时代失调时期(2010-2014年),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协同状态从失调到基本协调再到失调、且呈现出失调趋势逐渐增大的时空变化表征。故此,提出了基于诊断结果的3种基本发展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探讨具体协同规划策略。(3)提出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宏观调控框架和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区具体设施协同规划策略(第5、6章)。在区域层面,以高等教育设施为例探讨了区域协同规划;在城市层面,以万州区为例,采用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规划时序识别,针对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及停车设施进行地域化的规划标准及设计方法研究;在社区层面,以长寿区三道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基于需求的社会问题治理途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提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3点探索性策略:在现状建设实施方面,提出协同状态诊断模型来动态监控可能或已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区域及城市层面通过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配置,满足库区非正式经济模式的人本空间需求;在城市及社区层面试图对现行城市规划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措施进行地域化,并提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保障及社会问题的治理效应。综上,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不匹配所引起的社会学问题既有一定的时空特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普遍意义。论文尝试在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到后三峡时代新型城镇化这一特殊时段中,通过交叉学科复合构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解析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宏观调控框架—协同规划策略”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设施分项规划的用地布局技术、实施管理与长效维护策略。
宋潇婷[5](2018)在《基于MBBR工艺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试验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济宁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针对污水处理厂去除效果不佳、脱氮除磷效率低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污水厂存在问题,开展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深度处理试验,确定最佳的设计运行参数,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生产性应用试验研究,为改善污水厂出水质量提供技术支持。试验中分析了原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其主要目标污染物COD、BOD、TN、NH4+-N、TP、SS的去除特性进行分析,需要进行工艺提升才能达到一级A标准。通过MBBR中试试验,确定悬浮填料的投加对系统去除污染物的增强效果,随着负荷的增加,出水水质逐渐下降,在负荷为0.198(gCOD/gMLSS﹒d)时,中试试验系统出水COD、TN、NH4+-N、TP、SS浓度分别为58mg/L、12.3mg/L、2.2mg/L、2.3mg/L、18.8mg/L,系统的脱氮能力提升显着。MBBR提高了系统的硝化能力,且好氧末端调整为非曝气状态,减少了回流中溶解氧量。实验进行了混凝除磷和消毒试验,确定混凝剂、消毒剂的种类与投加量。实验结果表明,以FeCl3(50ppm)+NaClO(10ppm)脱色的方法最优,可使COD、TP分别降低至42mg/L、0.18mg/L;滤布滤池可以使出水SS平均值降到6.01mg/L,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生产性应用研究表明,MBBR系统出水COD、TN、NH4+-N、TP、SS浓度分别为51.5mg/L、11.2 mg/L、1.7 mg/L、2.03 mg/L、17.1 mg/L,相比原工艺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3%、13.3%、13.9%、9.5%、10.5%;生产性深度处理单元药剂投加量为FeCl3(50ppm)+PAM(2ppm),后续消毒模块采用NaClO(10ppm)进一步氧化有机物。经深度处理后,最终出水COD、TN、NH4+-N、TP、SS平均浓度分别为32.6mg/L、11.2mg/L、1.7mg/L、0.23mg/L、2.33mg/L,运行效果好且稳定。本项目的年经营成本3424万元/年,年总成本4319万元/年,单位制水成本0.59元/吨,单位经营成本0.47元/吨。
郭辉[6](2016)在《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 ——基于灾害链视角》文中认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应对库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库区特殊的山地自然环境和移民社会环境,时刻威胁库区城市公共安全。库区存在的各种灾害分布广、种类多、关联性强,导致灾害链地域性频发,城市公共安全的直接威胁巨大;同时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零散,城市救灾设施不足且效率低下,城市公共安全的间接威胁显着。据此背景,论文以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为对象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核心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了解决常规公共安全规划方法(以北方平原城市或非库区城市为蓝本的“宽泛式”管控)应对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中“灾害链地域性频发(直接威胁)、城市救灾设施不足且效率低下”(间接威胁)的核心问题。论文以公共安全领域相关基础研究为出发点,借鉴“精细化单元管控”思路,提出基于灾害链视角的“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概念,并将“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定义为“以适度精细化管控思路为指导思想,在特定灾害链威胁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致灾、受灾、救灾三阶段管控要素所划定的用地空间单元”。此定义的提出旨在为复杂多变的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探寻新的解决途径。(2)确定核心思路、展开具体研究。基于灾害链所构建的“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属于复杂系统,常规的公共安全规划方法(“单灾性”管控)通常不能系统性地协调“公共安全空间单元”中“致灾、受灾、救灾”三类要素之间的关系。据此,论文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借鉴复杂性系统理论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容错性”提出“容灾性”概念,将核心研究思路确定为:通过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性”,来提高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展开针对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机制”(理论)和“规划干预”(技术)两部分研究:1)容灾机制a.环境约束机制——“容什么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灾害链威胁类型的识别;b.系统嵌套机制——“容多少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范围尺度的确定;c.结构鲁棒机制——“如何容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系统结构的构建;d.动态演化机制——“如何可持续容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可持续性的维系。2)规划干预a.范围划定——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识别提取”;b.断链减灾——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致灾链”阻断(消弱直接威胁);c.成链救助——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救灾链”构建(削弱间接威胁)。(3)进行差异实践、获取研究结论。论文围绕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核心问题,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棚户区、安置区、滨水区等三个区域,进行差异性实践研究,获取以下研究结论:1)建设实践方面在棚户区改造中,要着重考虑“蔓延侵蚀链”和“崩裂滑移链”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在安置区完善和滨水区整治中,要着重考虑“崩裂滑移链”和“枝干流域链”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2)理论技术方面在现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体系中增加中观层面单元管控的内容,通过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针对特定灾害链)的“容灾性”,来提高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基于多尺度遴选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范围划定”,基于多预案评估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断链减灾”(消弱直接威胁),基于多角度辨析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成链救助”(消弱间接威胁)。(4)梳理研究内容,总结创新要点。1)理论体系——以“精细化单元管控、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研究方向,以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现实问题为背景,构建出“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以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性”为核心的理论研究体系。2)技术方法——论文围绕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性”,进行“容灾机制”和“规划干预”研究,其中的“单元划定、断链减灾、成链救助”是三个关键技术。3)实践运用——选取三峡库区公共安全核心问题突出的三个典型区域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差异性实践研究,在建设实践和理论方法方面得到相关启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李桂媛[7](2015)在《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空间“质”与“量”同步发展,是转型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在“追赶式”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重“物”轻“人”,导致城镇空间发展失衡,生态安全、社会矛盾、地域文脉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城镇空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镇空间是一个多维耦合的整体,其中物质空间作为载体,承托人与社会的各种活动;自然环境是物质空间的支撑,人与社会的活动是物质空间的内容,地域文脉是物质空间的文化基因,城镇的自然、物质、社会、地域文脉耦合协调互动,推动城镇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脉传承的特点显着,且三峡库区城镇空间是在特殊时期,快速、短期、低技术下被重构。经历了“前三峡”的粗放式建设,“移民新城”的追赶式发展,“后三峡”的转型发展,其城镇的物质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空间、地域文脉间的矛盾复杂且多元。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长江流域的生态涵养区,以及连贯中西部城镇群的重要枢纽,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发展意义深远。基于上述理论与现实需求背景,本文以“城镇.人”有机综合体为理念,从理论构建、技术方法、实证研究三位一体,融贯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结合实证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探讨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协同发展之策。1.理论构建研究——探讨了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的理论基础进而构建其理论框架(第1-2章)。该部分重点辨析了城镇空间多维耦合概念框架,归纳总结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即自然环境与物质空间的支撑与扰动、约束与顺应、形成威胁与规避威胁;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的承托与依从、引导与干预、效益-效率与拮抗-协同;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的基因与显像、凝练与传扬、激发与强化。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生态安全理论、城市社会区理论、社会公正理论、环境感知与行为模式理论、场所文脉理论等,构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2.技术方法研究——建立了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评价的技术方法(第3-6章)。对三峡库区城镇空间时空演变历程分析,分别从“前三峡”、“移民新城”、“后三峡”三个时期,研究其城镇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深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总结出城镇物质空间与自然支撑条件、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地域文脉传承之间的矛盾等(第3章)。融贯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社会区因子生态分析、数理统计及GIS技术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步研究库区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社会与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地域特色与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总结归纳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评价方法。结合三峡库区城镇空间现状,从三峡库区整体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第4-6章)。3.实证研究——以库区沿江代表性城镇为例系统性校验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与评价方法进而总结调控策略(第7-8章)。以库区秭归、云阳两个移民县城为实证案例,运用前文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从自然环境与物质空间的支撑与扰动、约束与顺应、形成威胁与规避威胁;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的承托与依从、引导与干预、效益-效率与拮抗-协同;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的基因与显像、凝练与传扬、激发与强化等方面,进行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评价与分析,总结其作用机理(第7章)。基于前文对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的评价与分析,从自然生态安全性、物质-社会空间耦合协同性、城镇空间地域特色与空间活力三方面提出了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调控策略(第8章)。
黄昌兵[8](2015)在《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将严重不足,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水环境治理任务面临巨大挑战。从统计数据来看,三峡库区次级河流主要污染物有近60%来自于次级河流域及其农村面源污染,因此次级河是水污染源头和上游。为此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次级河水进行治理,如何客观科学地审计评价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该问题,国家审计机关近年来开展了水环境污染防治资金、水环境整治资金和七大水系及三江源水资源环境专项审计调查。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国家审计机关遇到主要有以下三个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决如何从审计角度,政府审计角度确定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解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完整性、精确性、评价事项存在模糊性难以定量性的问题;二是解决如何评价流域所在区域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措施的优劣程度与结果好坏;三是解决如何客观而精确的科学评价水环境治理效果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效益、以提出促进和倒逼水环境治理主体(尤其是政府)按新的环保法依法执行→调动各方积极性→节约有限的资源→提高其治理效果→让老百姓和上级政府满意的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就是审计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务之急。基于此,论文采用问题导向,从国家审计角度对次级河水环境治理尤其是政府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定量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次级河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以“水环境治理绩优度”目标框架为研究对象为的主要突破口,深入现场和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与资料收集,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研究方法→建立分析框架与模型,获得影响次级河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建立了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标准,结合濑溪河荣昌段实证案例验证了该标准的指标体系、评价等级体系、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可靠性,以便审计机关根据定量的评价值,进行客观精准的出具审计评价意见,通过审计评价的外在倒逼机制与再监督机制、以达到促进地方政府正确履行生态责任、增强水环境治理效果持续改善的作用。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在关键研究盲点与创建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以及将模糊事件定量转换分析方面,主要研究解决审计机关难以开展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问题,以及解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准则因素所属观测指标(观测变量)存在不确定性——模糊性、难以定量、难以系统化,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挖掘、定量处理的困难。论文提出了新的概念“水环境治理绩优度”,拓展了水环境治理的内涵和外延,并将其作为水环境治理结果好坏的总的标准,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计算出的绩优度分数的分值作为审计评价总的标准值。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出多因素、多层次、非线性的、立体的含有系统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具体的水环境绩效评价主要因素的单因素的分数即单因素评价值,从而解决了水环境绩效审计各要素难以定量反映客观治理活动的问题。2、在实现审计评价标准的系统性与客观性的研究方法集成与模型应用方面,主要研究解决实现审计评价标准的系统性与客观性方面的方法单一、分散、不整合集成的问题。将模糊数学方法、主成分法进行方法整合与集成,并将其与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水环境治理审计评价新方法,科学确定审计评价单因素指标间、各主要分析因素间的权重、避免了人为确定评价权重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客观性和精准度,同时丰富拓展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应用领域。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绩效审计评判矩阵,结合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项目实施的具体特点,计算分析各单因素、多因素的权重和模糊综合评价值,增加了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3、在实证研究、标准推广、政策应用方面,研究解决“水环境治理绩优度”审计评价定量标准未得到实证检验并证明有效以复制推广的问题,研究解决基于水环境治理普遍效果欠佳及其制度性原因、政策措施性原因,加强次级河水环境治理审计工作与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研究解决审计系统尽早出台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及其应用办法,早日实现基于统一标准基础上的大格局审计,研究解决通过外部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倒逼与再监督机制,打造生态政府,改变片面追求经济GDP与忽视绿色GDP和幸福GDP的不良现象,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顶层设计等。论文将审计评价标准运用于濑溪河荣昌段进行实证检验,证明该新标准客观可行,有利于审计机关科学推广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以濑溪河荣昌段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项目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出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五大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评价标准公式与等级、专家打分、专家判断矩阵等方式,计算出该流域5个单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值以及水环境综合绩优度的评价值,据此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该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审计机关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的持续改善,促进提高水环境治理的生态效益。论文研究除了上述提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外,还采取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标准方面的结论。从国家审计角度看,次级河流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是应该有评价标准、而且是应该有科学和系统的定量评价标准。论文通过对绩效审计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环境安全理论、系统控制论、治理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与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结合审计主体的绩效审计评价目标与导向,结合审计实务实际与国家部分政策法规标准,运用主成分法对实测数据进行筛选,符合逻辑、自然梳理出次级河流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次级河流水环境治理绩效即“水环境治理绩优度”的标准及其理论框架,即水环境治理控制措施情况、治理政策执行情况、治理资金投入使用情况、治理工程完善程度、治理效能实现程度。这种定量标准是以前未曾研究过的。2、体系方面的结论。“水环境治理绩优度”标准及其理论框架应该是一个科学的系统体系。它包括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优度的5个准则要素及其排序、15个具体观测变量指标和75个评价定量标准与等级,它涉及多层次、多因素、非线性的、立体的审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体系,从而有利于避免个别零星与支离破碎的审计评价,有利于指导未来开展复杂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项目管理。这种体系是以前未曾研究过的。3、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型方面的结论。实现次级河流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定量化和系统化,应该是有系统的科学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的。论文鉴于以前还未有将模糊数学方法、主成分法等方法整合集成在一起,从国家审计角度对水环境治理绩效做定量评价的情况,将模糊数学方法、主成分法等方法整合集成与适应性优化,并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相结合。根据次级河水环境治理评价的5个主要因素,综合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运用评价要素集、评价等级集、模糊子集及模糊矩阵,建立了适应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的复杂管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即模型设计,该模型可为全国类似的绩效审计评价提供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这种方法集成优化和这种适应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以前未曾研究过的。4、实证分析与复制推广方面的结论。把次级河水环境治理评价主要因素分为5个,即管理性因素(水环境治理绩优度)、政策措施性因素、操作性因素(资金和工程)和结果性因素,把次级河水环境治理评价模型、评价因素、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综合运用于濑溪河荣昌段的实证分析(濑溪河水环境治理绩优度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值”为68.13分),处于治理效果的中平均水平偏上,证明水环境治理绩优度标准客观可行,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该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应对策,据此改善审计机关的水环境治理审计项目管理并利于“大格局”审计的开展。5、政策应用方面的结论。针对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定量化、系统化、体系化及其理论框架、方法集成的研究,针对濑溪河荣昌段水环境治理评价标准的实证分析,论文提出以下6点政策建议:尽早出台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及其应用办法,早日实现基于统一标准基础上的大格局审计;加大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与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与深度处理能力;创新政府理念,打造生态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顶层设计;加强点、线、面的源头治理和重点治理;从次级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这个微观评价的倒逼和再监督入手,促进实现整体水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三、可能的创新1、研究视角的创新。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的特殊视角的创新和建立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创新。从国家审计角度对水环境治理绩效尤其是政府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进行审计评价尤其是定量评价,是以前从未研究过的。本文在关键研究盲点与拓展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标准定量研究的范畴方面,基于标准难以定量难以系统化的问题导向研究范式,在对理论、实务与审计评价标准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水环境治理绩优度”标准及其理论框架,实现了理论创新。即构建了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优度的5个准则要素及其排序、15个具体观测变量指标和75个评价定量标准与等级,界定了定量标准新内涵,提出了多层次、多因素、非线性的、立体的审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体系,有利于避免个别零星与支离破碎的审计评价,有利于指导未来开展复杂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项目管理工作,找到治理绩优度高低的根本性和结构性因素,有利于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评价化繁为简和改善审计项目管理,有利于对当地政府的水环境治理履职的考核与动态考核。2、研究方法集成和方法优化的创新。鉴于以前还未有将模糊数学方法、主成分法等方法整合集成在一起,从国家审计角度对水环境治理绩效做定量评价的情况,本文以在实现标准的系统性与客观性的研究方法集成与模型方面,将模糊数学方法、主成分法等方法整合集成与适应性优化,并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相结合,实现了应用方法创新和方法论创新。解决实现审计评价标准的系统性与客观性方面的方法单一、分散、不整合集成的问题,产生了水环境治理审计评价新方法,科学确定审计评价单因素指标间、各主要分析因素间的权重、避免了人为确定评价权重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客观性和精准度,同时丰富拓展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绩效审计评判矩阵,结合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项目实施的具体特点,计算分析各单因素、多因素的权重和模糊综合评价值,增加了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全国类似的绩效审计评价提供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3、研究观点的创新。本文经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水环境治理普遍效果欠佳及其制度性原因、政策措施性原因,提出了加强次级河水环境治理审计工作与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提出了尽早出台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及其应用办法,早日实现基于统一标准基础上的大格局审计,提出了加大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与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与深度处理能力,创新政府理念,打造生态政府,提出了通过外部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倒逼与再监督机制,促进加强点、线、面的源头治理和重点治理,促进消除“把水源拿走、把污水留下”、片面追求经济GDP与忽视绿色GDP和幸福GDP的不良现象,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顶层设计。
王彩云[9](2015)在《污水处理厂排水方式优化调度模拟与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为了改善水环境,我国修建了大量污水处理厂,改变了过去流域脏臭的现象,但是随着污水处理厂集群发展,排放量增大,排污混合区水质恶化又变成一难治问题,文章从减少排放量和优化污水处理厂排水方式两方面探论对混合区治理的必要性。本文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EPDRIV1水质模型对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用水质模型EPDRIV1对水质进行模拟,模拟之前,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和率定,对模型进行验证。2、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群力污水处理厂、阿什河入河口、呼兰河入河口部分污染物浓度偏高,即排污混合区污染严重;对混合区按排污口分段并计算各段水环境容量;建立水环境容量与排污量的动态响应关系,为保证各段污水厂排放量不超过水环境容量提供依据。3、根据实时监测的流量建立流域流量和不同污水处理厂不同时刻排放量的动态响应关系,由此确定智能调控方式。4、在污染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对污水处理厂按照连续均匀排放、半天排放半天不排放以及智能调控三种排放方式进行模拟,分别对其CBOD和氨氮浓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智能调控两种污染指标浓度最低。因此,在污染负荷一定的条件下,智能调控是最优的排放方式。
郭一[10](2015)在《重庆市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村镇建设也得到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居民用水量和排水量不断加大,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需求也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大部分村镇都建设了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但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和管理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建立村镇绩效评估体系来监督和改善项目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筛选适合村镇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制定适合其特点的建设和运行政策,使村镇污水处理厂持续、高效、专业地运营,并获得稳定运行效果,是目前村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手。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19座村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对19座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村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绩效评估;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村镇污水处理厂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系统分析与绩效评估结果,梳理了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区域的村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利用yaaph6软件构建层次评价模型,将村镇污水处理厂层次评价模型构建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目标层为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要素层分为经济要素、服务要素、技术要素,指标层分为单位投资成本、资金到位率、人口服务率、人均负荷量和人均管网长度、污水负荷满足率、COD负荷、氨氮负荷、TP去除率、TN去除率、动植物油去除率。在经过详细地实地调查之后,通过专家咨询,采用专家评分法确立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相应判断矩阵。将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均为一致性比率小于0.1,即通过检验。在完成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判断和网络性判断,进行一致性判断和权重计算,进行权重平均并给出最终权重。根据最终指标权重,按照专家对要素层的每项具体指标进行评分,就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进行评判,对其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最终,计算出各村镇污水处理厂的综合绩效分值,排序最高分值为李市镇污水处理厂,其综合绩效分值为74.06;其次为四面山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分值为62.92;其余村镇污水处理厂的综合绩效分值皆在60分以下。在综合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利用分析各指标评估分值与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分值的关联性,其中呈显着相关的因素为实际总投资、预算总投资、国家财政投资。一级管网长度、二三级管网长度、服务人口所占比重。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0.948、0.871、0.759、0.506。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经济指标是决定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土地污水处理系统在村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依旧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它处理工艺也开始展现出优势;在村镇污水处理厂刚开始投运阶段,污水负荷满足率与污水处理厂的运管绩效相关性不高。
二、三峡库区第2批污水处理厂开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第2批污水处理厂开工(论文提纲范文)
(1)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2)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多维层面为库区城市带来时代发展重要机遇 |
1.1.2 规划背景——国家生态功能与保护的重任对工业建设的限制 |
1.1.3 现实背景——文化旅游发展与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1.4.2 研究内容的聚焦定位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 后三峡时期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调查研究 |
2.1 “后三峡时期”城镇化进程(2009-2017) |
2.2 生态安全环境情况 |
2.2.1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
2.2.2 地质灾害现状 |
2.2.3 水资源特征 |
2.2.4 气候气象特征 |
2.2.5 绿地公园现状 |
2.3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 |
2.3.1 功能组团概况 |
2.3.2 城市形态演变 |
2.3.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回顾 |
2.3.4 重要节点空间建设现状 |
2.4 文化与旅游资源 |
2.4.1 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
2.4.2 重要景点资源概况 |
2.4.3 旅游发展趋势及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后三峡时期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调查研究 |
3.1 “后三峡时期”城镇化进程(2009-2017) |
3.2 生态安全环境情况 |
3.2.1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
3.2.2 地质灾害现状 |
3.2.3 水资源特征 |
3.2.4 气候气象特征 |
3.2.5 公园绿地现状 |
3.3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 |
3.3.1 城市空间概况 |
3.3.2 城市空间演变 |
3.3.3 城市山水格局现状 |
3.3.4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现状 |
3.4 文化与旅游资源 |
3.4.1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概况 |
3.4.2 人文条件概况 |
3.4.3 特色旅游资源 |
3.4.4 周边风景名胜区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4.1 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三大关键性问题 |
4.1.1 生态环境:具山环水绕之势,但生态及其敏感脆弱 |
4.1.2 城市空间:拥多元立体之形,但土地空间紧缺受限 |
4.1.3 旅游服务:占丰富多姿之景,但旅游文化开发滞后 |
4.2 评价指标选取参考 |
4.3 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
4.3.1 评价方法 |
4.3.2 评价指标原则 |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评价指标设置及释义 |
4.4.1 指标层级之间的关联性 |
4.4.2 A1.生态环境系统 |
4.4.3 A2.城市空间系统 |
4.4.4 A3.旅游服务系统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指标权重确定的基本情况 |
4.5.2 指标权重确定的过程 |
4.5.3 一致性检验 |
4.5.4 指标权重分布汇总 |
4.6 等级评判 |
4.7 本章小结 |
5 奉节县、巫山县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价 |
5.1 奉节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
5.1.1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系统 |
5.1.2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 |
5.1.3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旅游资源系统 |
5.2 奉节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 |
5.3 奉节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5.3.1 生态功能区划与本底条件制约城市发展 |
5.3.2 空间拓展受限,城市建设面临新窘境 |
5.3.3 资源保护与人文旅游发展的矛盾依旧突出 |
5.4 巫山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
5.4.1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系统 |
5.4.2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 |
5.4.3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旅游服务系统 |
5.5 巫山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 |
5.6 巫山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5.6.1 纵向生态联系不足,环境保护堪忧 |
5.6.2 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缺失 |
5.6.3 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亟待加强 |
5.7 本章小结 |
6 奉节县、巫山县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优化建议 |
6.1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优化建议技术路线 |
6.2 生态修护与补偿策略 |
6.2.1 补体系:绿化廊道系统的建立 |
6.2.2 补自然:近自然城市空间设计 |
6.2.3 补节点:生态景观节点的控制 |
6.3 空间活化与利用策略 |
6.3.1 活空间:空间立体生态设计 |
6.3.2 活步行:建立优良步道空间 |
6.3.3 活场地:引导场地混合使用 |
6.4 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
6.4.1 显文脉:整合文化空间肌理 |
6.4.2 显功能:平衡“旧”与“新”文化空间 |
6.4.3 显创新:旅游文化拓展与机制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论文研究成果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B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旅游概况 |
B1 奉节城市现状资料补充 |
B2 巫山城市现状资料补充 |
C 评价模型原理计算过程及问卷设计 |
D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表(专家)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三峡库区饮用水源地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突发水污染事故概述 |
1.2.1 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概念和类别 |
1.2.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及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进展 |
2.1 水质模型研究概况 |
2.1.1 水质模型发展阶段和分类 |
2.1.2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
2.2 突发水环境事故预报研究进展 |
2.2.1 事故预报研究进展 |
2.2.2 事故预报系统研究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风险源识别 |
3.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概况 |
3.1.2 气候水文特征 |
3.1.3 水资源概况 |
3.1.4 水利设施情况 |
3.1.5 水质情况 |
3.1.6 目标区域概况 |
3.2 风险源识别 |
3.2.1 固定源识别 |
3.2.2 移动源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水源地事故预报模型和系统的构建 |
4.1 水源地事故预报模型的构建 |
4.1.1 控制方程 |
4.1.2 离散方法 |
4.1.3 初边条件 |
4.1.4 方程组解法 |
4.1.5 参数率定 |
4.1.6 模型验证 |
4.1.7 模型计算框架图 |
4.2 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水源地事故的预报模拟 |
5.1 研究区域流速变化 |
5.2 四个水期TP浓度迁移转化 |
5.3 调度情况下TP浓度迁移转化 |
5.4 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措施研究 |
5.4.1 应急监测 |
5.4.2 调度措施 |
5.4.3 应急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软件着作权一项: 三峡库区饮用水源地数据库系统v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选题的确定 |
1.1.1 选题的切入点 |
1.1.2 选题背景与时空范围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2.1 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界定及梳理 |
1.2.2 源于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问题研究 |
1.2.3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调控对象维度 |
1.2.4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协作空间层次 |
1.2.5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核心关系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社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
1.3.2 城乡规划视野的协同规划研究 |
1.3.3 社会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研究 |
1.3.4 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
1.4 选题的研究逻辑及技术框架 |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2 困境与成因: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梳理 |
2.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识 |
2.1.1 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辨识 |
2.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细分 |
2.1.3 城镇化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1.4 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层次 |
2.2 三峡库区城镇化转型特征及问题 |
2.2.1 人口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
2.2.2 经济城镇化:经济逐步转型,但工业化低于城镇化 |
2.2.3 社会城镇化:社会事业逐步复苏、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
2.2.4 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
2.2.5 土地空间城镇化: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
2.2.6 小结:库区城镇化转型对社会基础设施所需与日俱增 |
2.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
2.3.1 文化设施设施现状: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
2.3.2 教育设施建设现状:布局均等性欠佳,单体可拓性较差 |
2.3.3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空间布局不均,就医条件落后 |
2.3.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设施种类单一,数量质量偏低 |
2.3.5 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现状:补充建设得当,但仍相对欠缺 |
2.3.6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城镇化进程矛盾渐生 |
2.4 三峡库区城市居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 |
2.4.1 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需求提升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影响 |
2.4.2 基于人本需求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概况 |
2.4.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反馈及问题小结 |
2.4.4 三峡库区受访者对各类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度 |
2.4.5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已逐渐难以满足人本需求 |
2.5 源于社会基础实施供需矛盾的社会问题产生本因 |
2.5.1 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是具体诱因 |
2.5.2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是物质因由 |
2.5.3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是本质矛盾 |
2.6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不协同是库区社会问题的产生缘由 |
3 内涵与构架: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 |
3.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念释出 |
3.1.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念构建的要义 |
3.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原理 |
3.1.3 基于系统论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本质探索 |
3.2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建立 |
3.2.1 核心价值趋同—国家政策的指引 |
3.2.2 目标诉求同质—社会福利的需求 |
3.2.3 空间载体同构—需求的物质供给 |
3.3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研究 |
3.3.1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拉力机制 |
3.3.2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机制 |
3.3.3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 |
3.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框架探索 |
3.4.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基础 |
3.4.2 新型城镇化进程协同:协调发展及社会经济学理论 |
3.4.3 规划编制协同: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相关理论 |
3.4.4 人本需求协同:生理与心理需求理论 |
3.4.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的三维协同理论框架 |
3.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是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治理途径 |
4 表征与分类: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 |
4.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方式 |
4.1.1 传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方式:实时监控性较弱 |
4.1.2 基于协调测度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框架 |
4.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构建及效验 |
4.2.1 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研究 |
4.2.2 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
4.2.3 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
4.2.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 |
4.2.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效验 |
4.3 基于协调测度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 |
4.3.1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评估框架 |
4.3.2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计量评估 |
4.3.3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时空表征 |
4.4 基于协同状态诊断结果的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
4.4.1 良性协调发展型 |
4.4.2 初步互动萌芽型 |
4.4.3 低度协调改进型 |
4.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是规划基础 |
5 宏观调控策略: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 |
5.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必然性 |
5.1.1 基于宏观调控调控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
5.1.2 基于社会福利提升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
5.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阶段及城镇体系布局预判 |
5.2.1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及工业化阶段预判 |
5.2.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历程梳理 |
5.2.3 基于系统论的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探索 |
5.2.4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
5.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适应性抉择模型建构 |
5.3.1 三峡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模型构建 |
5.3.2 基于阶段性相关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识别 |
5.3.3 基于阶段性识别的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抉择 |
5.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以区域性教育设施为例 |
5.4.1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 |
5.4.2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机制 |
5.4.3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路径 |
5.5 小结:宏观层面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调控为主要途径 |
6 中观协作治理: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城区协同规划 |
6.1 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规划识别 |
6.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的要义 |
6.1.2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识别 |
6.1.3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抉择 |
6.1.4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结果 |
6.2 低度协调改进型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万州区为例 |
6.2.1 万州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概纳 |
6.2.2 基于治理入学难问题的基础教育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2.3 基于治理就医难问题的医疗卫生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2.4 基于治理停车难问题的停车设施协同规划策略 |
6.3 基于需求分析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3.1 基于人本需求的协同规划必要性探讨 |
6.3.2 基于人本需求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框架 |
6.3.3 基于文化复建的社区文化设施协同规划:以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难点 |
7.2.1 创新点 |
7.2.2 难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1 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方针政策的演变 |
附录3.1 库区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学校一览表 |
附录4.1 库区可用立体式停车设施及特点一览表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基于MBBR工艺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试验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综述 |
1.2.1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1.2.2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1.2.3 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技术特点及应用 |
1.2.4 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措施 |
1.2.5 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面临的问题 |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的主要方法及检测指标 |
2.1 试验地介绍 |
2.2 研究设备模型分析 |
2.2.1 中试试验装置 |
2.2.2 悬浮生物载体结构与性能 |
2.3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3.1 活性污泥镜检 |
2.3.2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第3章 MBBR污染物强化去除中试研究 |
3.1 原工艺运行效果与存在问题分析 |
3.1.1 原工艺说明 |
3.1.2 原工艺进水量及有机负荷变化情况 |
3.1.3 原工艺对污染污去除效果分析 |
3.1.4 污水厂原工艺运行存在问题分析及中试运行 |
3.2 MBBR强化污染物去除中试研究 |
3.2.1 MBBR中试系统的启动 |
3.2.2 MBBR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
3.2.3 MBBR系统的优化措施与效能研究 |
3.2.4 MBBR以及MBBR优化系统对比分析 |
3.3 深度处理对污染物去除试验 |
3.3.1 化学混凝深度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 |
3.3.2 滤布滤池强化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3.3.3 不同氧化剂强化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BBR提质改造生产性运行效果分析 |
4.1 MBBR生物处理单元运行效果 |
4.1.1 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 |
4.1.2 脱氮效果分析 |
4.1.3 除磷效果分析 |
4.1.4 SS去除效果分析 |
4.2 悬浮填料强化系统硝化功能过程分析 |
4.2.1 常温条件下悬浮填料强化系统硝化功能过程分析 |
4.2.2 低温条件下悬浮填料强化系统硝化功能过程分析 |
4.3 微生物分析 |
4.4 深度处理单元强化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经济性分析 |
5.1 生产性工艺说明 |
5.2 项目投资费用分析 |
5.2.1 投资范围 |
5.2.2 投资费用及取费标准 |
5.2.3 工程投资费用 |
5.2.4 工程资金筹措 |
5.3 运行成本分析 |
5.3.1 基础数据 |
5.3.2 总成本费用与经营成本 |
5.4 节能 |
5.4.1 工程污水处理厂能耗构成 |
5.4.2 升级改造程节能措施 |
5.4.3 升级改造减排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 ——基于灾害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三峡工程是一项人居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 |
1.1.2 公共安全是库区城镇化推进的客观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三峡库区相关研究 |
1.2.2 公共安全相关研究 |
1.2.3 灾害链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构成 |
1.4 研究逻辑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辨析与出路 |
2.1 现状问题 |
2.1.1 灾害分布广类型多 |
2.1.2 灾害链地域性频发且救助能力不足 |
2.2 问题辨析 |
2.2.1 历史性辨析 |
2.2.2 地域性辨析 |
2.3 其他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借鉴 |
2.3.1 阿斯旺大坝(阿斯旺高坝) |
2.3.2 伊泰普水电站 |
2.3.3 制约因素分析 |
2.4 问题出路 |
2.4.1 典型灾害链研究 |
2.4.2 精细化单元管控 |
2.4.3 多学科交叉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3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适应性研究 |
3.1“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内涵解析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构成要素 |
3.2 现行公共安全规划适应性分析 |
3.2.1 体系构成 |
3.2.2 管控内容 |
3.2.3 管控要素 |
3.2.4 基本特征 |
3.2.5 适用对象 |
3.3 复杂系统适应性分析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典型特征 |
3.3.3 适用对象 |
3.3.4“容错性”机制借鉴 |
3.4“容灾性”决定适应性 |
3.4.1 “容灾性”基本内涵 |
3.4.2 “容灾性”是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适应性的关键 |
3.5 本章小结 |
4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机制研究 |
4.1 环境约束机制 |
4.1.1 “3+4”环境约束 |
4.1.2 “三要素”环境约束 |
4.2 系统嵌套机制 |
4.2.1 灾害链多尺度嵌套 |
4.2.2 空间单元多尺度管控 |
4.3 结构鲁棒机制 |
4.3.1 “正负结构”双向制约 |
4.3.2 “鲁棒性”结构特征 |
4.4 动态演化机制 |
4.4.1 “3A”共轭演化 |
4.4.2 动态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5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干预研究 |
5.1 规划干预的基本内涵 |
5.1.1 规划干预的定义 |
5.1.2 规划干预与现行规划体系的关系 |
5.1.3 规划干预的基本内容 |
5.1.4 规划干预的基本特征 |
5.1.5 规划干预的技术路线 |
5.2 规划干预的关键技术 |
5.2.1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范围划定 |
5.2.2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断链减灾 |
5.2.3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成链救助 |
5.3 规划干预的差异性研究——基于典型灾害链 |
5.3.1 “崩裂滑移链”空间单元 |
5.3.2 “蔓延侵蚀链”空间单元 |
5.3.3 “枝干流域链”空间单元 |
5.4 本章小结 |
6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差异性规划实践与启示 |
6.1 差异性规划实践 |
6.1.1 “棚户区”改造 |
6.1.2 “安置区”完善 |
6.1.3 “滨水区”整治 |
6.2 对现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启示 |
6.2.1 对理论体系的启示 |
6.2.2 对技术方法的启示 |
6.2.3 对管理政策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1.1 “精细化单元管控、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 |
7.1.2 “容灾性”决定“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适应性 |
7.1.3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机制 |
7.1.4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干预 |
7.1.5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差异性实践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三峡库区18个城市(区)简要情况 |
D.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调查问卷 |
E.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 |
F. 三峡库区灾害链特征 |
(7)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问题 |
1.1.1 我国城镇化发展空间乱象的思考 |
1.1.2 中西部地区城镇集群化的发展动力 |
1.1.3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的特性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 |
1.3.2 城镇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1.3.3 地域文脉对城镇物质空间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4 城镇空间——复杂系统的耦合关联研究 |
1.3.5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城镇空间多维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区域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区域 |
2.1.2 城镇空间的多维耦合概念 |
2.1.3 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然维度耦合互动理论基础 |
2.2.2 社会维度耦合互动理论基础 |
2.2.3 地域文脉维度耦合互动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时空演变特征 |
3.1 三峡库区城镇物质空间概况 |
3.2 三峡库区城镇物质空间时空演变 |
3.2.1 “前三峡”时期城镇物质空间 |
3.2.2 “移民新城”时期城镇物质空间 |
3.2.3 “后三峡”时期城镇空间 |
3.3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影响分析 |
3.3.1 库区城镇空间发展的多维耦合矛盾 |
3.3.2 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
4.1 三峡库区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的耦合机制与因素 |
4.1.1 耦合关系 |
4.1.2 耦合因素 |
4.2 自然环境对物质空间的耦合分析 |
4.2.1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
4.2.2 生态安全格局 |
4.3 物质空间对自然环境的耦合分析 |
4.3.1 城镇空间规模现状 |
4.3.2 城镇空间适度规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
5.1 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物质空间的耦合机制与因素 |
5.1.1 耦合关系 |
5.1.2 耦合因素 |
5.2 城镇社会与物质空间耦合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2.1 耦合指标体系 |
5.2.2 耦合评价方法 |
5.3 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物质耦合评价分析 |
5.3.1 耦合现状 |
5.3.2 耦合评价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峡库区城镇文脉—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
6.1 三峡库区城镇地域文脉-物质空间的耦合机制与因素 |
6.1.1 耦合关系 |
6.1.2 耦合因素 |
6.2 城镇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耦合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6.2.1 耦合指标体系 |
6.2.2 耦合评价方法 |
6.3 三峡库区城镇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耦合评价分析 |
6.3.1 耦合现状 |
6.3.2 耦合评价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 |
7.1 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实证研究框架 |
7.1.1 实证研究的总体思路 |
7.1.2 实证分析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选定 |
7.2 秭归新城空间多维耦合关系评价 |
7.2.1 自然-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
7.2.2 社会-物质空间耦合的评价 |
7.2.3 城镇地域文脉-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
7.3 云阳新县城空间多维耦合关系评价 |
7.3.1 自然-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
7.3.2 社会-物质空间耦合关的评价 |
7.3.3 城镇地域文脉-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调控策略 |
8.1 基于城镇自然-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调控 |
8.1.1 政策层面——区域联动调控 |
8.1.2 规划层面——生态耦合调控 |
8.1.3 城镇总规的底线规划--度规模研究 |
8.2 基于城镇社会-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调控 |
8.2.1 城镇物质设施的规划调控 |
8.2.2 城镇社会区分异的规划调控 |
8.2.3 功能用地布局注重社会区的协调平衡 |
8.3 基于地域文脉-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调控 |
8.3.1 空间特色的规划调控 |
8.3.2 空间活力的规划调控 |
8.3.3 城镇建设加强地域文脉的塑造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的结论 |
9.1.1 理论研究 |
9.1.2 实证分析 |
9.2 论文的创新 |
9.2.1 提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研究新视角 |
9.2.2 构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概念框架 |
9.2.3 探索“新常态”下生态功能区城镇空间健康发展路径 |
9.3 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9.3.1 论文的不足 |
9.3.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8)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关系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关系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基本评价及本文特色 |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数据采集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绩效审计理论 |
2.1.1 绩效审计的定义和特点 |
2.1.2 绩效审计的方法 |
2.1.3 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 |
2.1.4 绩效审计理论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2.2 生态文明理论 |
2.2.1 生态文明的定义 |
2.2.2 生态文明的国内外研究 |
2.2.3 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内容和路径 |
2.2.4 生态文明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2.3 水环境安全理论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2.4 控制论、系统论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2.5 治理理论 |
2.5.1 治理的定义 |
2.5.2 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与责任相关者 |
2.5.3 治理的公共选择 |
2.5.4 治理理论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2.6 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理论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2.7 制度经济学与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框架与评价目标 |
3.1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及其评价的现状与特点 |
3.1.1 重庆市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基本情况 |
3.1.2 重庆市次级河治理绩效审计及其评价的现状 |
3.1.3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及其评价的特点 |
3.2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的目标 |
3.2.1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的总目标 |
3.2.2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子目标 |
3.3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导向及评价内容 |
3.3.1 控制导向的水环境治理的绩效审计评价 |
3.3.2 风险导向的水环境治理的绩效审计评价 |
3.3.3 丑闻导向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 |
3.3.4 账项导向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 |
3.3.5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导向的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 |
3.4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程序及方法 |
3.4.1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原则 |
3.4.2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程序 |
3.4.3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
3.5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报告与绩效评价结论 |
3.5.1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结论 |
3.5.2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报告 |
3.5.3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报告的特点 |
3.5.4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评价指标与评价报告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主要因素的筛选与构建 |
4.1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评价样本的“原材料”采集 |
4.1.1 评价主要因素或要素的“原材料”的采集 |
4.1.2 评价主要因素的“源生态”原材料中的个别关键数据的核实 |
4.2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评价主要因素的初步提炼 |
4.2.1 初拟准则因素确定的依据 |
4.2.2 初拟准则因素排序 |
4.2.3 单因素初始评判数据的取得 |
4.3 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次级河水环境治理评价的主要因素 |
4.3.1 总体描述 |
4.3.2 样本描述 |
4.3.3 主成分实测数据研究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5.1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意义和作用 |
5.1.1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意义 |
5.1.2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的作用 |
5.2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维度 |
5.3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5.3.1 我国现阶段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实际现状 |
5.3.2 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次级河水环境评价的改善 |
5.4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5.4.1 评价要素集及评价等级集确定 |
5.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体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的模糊综合评价标准定量设计 |
6.1 评价定量标准和等级的提出 |
6.2 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的模糊综合评价评判标准 |
6.2.1 水环境治理控制措施情况变量 |
6.2.2 水环境治理政策执行情况变量 |
6.2.3 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变量 |
6.2.4 水环境治理工程完善程度变量 |
6.2.5 水环境治理效能实现程度变量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实证分析——濑溪河荣昌段典型案例 |
7.1 濑溪河荣昌段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背景资料 |
7.2 濑溪河荣昌段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实证分析 |
7.2.1 濑溪河荣昌段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的改善 |
7.2.2 有效评判指标的统计及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7.3 计算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值 |
7.3.1 计算单因素评价值 |
7.3.2 多因素综合评价值计算 |
7.4 单因素结果和多因素综合结果评价 |
7.4.1 单因素结果的评价 |
7.4.2 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9)污水处理厂排水方式优化调度模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污水厂群排污混合区水质特征及水环境容量解析的研究 |
1.2.2 流域污水处理厂群排污总量优化分配与优化运行的研究 |
1.2.3 流域污水处理厂智能化集群调控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气象 |
2.3 流域分布 |
2.4 水资源拥有量 |
2.5 水质状况 |
2.5.1 水质污染现状 |
2.5.2 水质污染原因 |
2.5.3 混合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
2.5.4 解决思路 |
第三章 EPD-RIV1一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 |
3.1 模型简介 |
3.2 模型基本原理 |
3.3 模型的适用条件 |
3.3.1 模型的特点 |
3.3.2 模型的局限性 |
3.3.3 选择模型的原因 |
3.4 模型基础资料 |
第四章 模型运行 |
4.1 数据准备 |
4.1.1 地形数据 |
4.1.2 边界条件数据 |
4.1.3 初始条件数据 |
4.1.4 区间入流数据 |
4.1.5 气象数据 |
4.2 计算区域 |
4.3 模拟参数选取 |
4.4 模型运行 |
4.4.1 灵敏度分析 |
4.4.2 参数率定 |
4.4.3 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调度研究 |
5.1 污水厂排污混合区水质污染特征和沿河变化规律 |
5.2 水环境容量 |
5.3 污水处理厂优化调度 |
5.3.1 流量与污染物浓度的消散关系 |
5.3.2 排水方式 |
5.3.3 水体污染物浓度比较 |
5.4 治理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重庆市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村镇污水处理 |
1.1.1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概况 |
1.1.2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工艺 |
1.1.3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存在问题 |
1.2 污水处理绩效评估 |
1.2.1 国内污水处理绩效评估 |
1.2.2 国外污水处理绩效评估 |
1.3 研究切入点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意义 |
2.1.1 “城乡统筹”的现实需求 |
2.1.2 “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
2.1.3 推动村镇污水处理厂的科学发展 |
2.2 研究内容 |
2.2.1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现状分析 |
2.2.2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 |
2.2.3 影响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绩效的因素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 |
3.1.1 区域概况 |
3.1.2 区域特征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收集 |
3.2.2 现场调查 |
3.2.3 专家咨询 |
3.3 绩效评估方法 |
3.3.1 评估方法 |
3.3.2 评估指标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现状分析 |
4.1.1 工艺分布 |
4.1.2 处理规模 |
4.1.3 服务人口 |
4.1.4 管网建设 |
4.1.5 处理负荷 |
4.1.6 出水水质 |
4.1.7 经济分析 |
4.2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 |
4.2.1 评估指标及其权重 |
4.2.2 评估模型及其方法 |
4.2.3 评估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4.4.1 存在问题分析 |
4.4.2 对策措施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科研课题 |
四、三峡库区第2批污水处理厂开工(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D]. 庞文东. 重庆大学, 2019(01)
- [3]三峡库区饮用水源地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预报研究[D]. 朱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D]. 周琎. 重庆大学, 2018(04)
- [5]基于MBBR工艺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试验及应用研究[D]. 宋潇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6]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 ——基于灾害链视角[D]. 郭辉. 重庆大学, 2016(03)
- [7]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D]. 李桂媛. 武汉大学, 2015(01)
- [8]次级河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研究[D]. 黄昌兵. 西南大学, 2015(03)
- [9]污水处理厂排水方式优化调度模拟与研究[D]. 王彩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5(02)
- [10]重庆市江津区村镇污水处理厂运管绩效评估研究[D]. 郭一. 西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