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展鹏[1](2021)在《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吡非尼酮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应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自愿加入研究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均在饭后服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治疗,观察组则服用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在内的肺功能指标与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在内的肺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指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肺纤维化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较对照组(70.9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P<0.05)。结论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应用吡非尼酮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有助于积极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与肺纤维化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赵红舟[2](2021)在《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进行性、不可逆转和致死性的特点。IPF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患者5年内生存率低于30%。IPF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发展进行性加重,伴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发绀、胸廓扩张、膈肌活动度下降等,需要制氧机辅助呼吸;咳嗽咳痰方面,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是干咳或咳黏液痰,若出现肺部感染则可见血性痰或脓痰;疾病后期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死亡常见原因是呼吸衰竭。目前研究发现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等抗纤维化药物可改善IPF患者症状以及延缓肺功能下降,但不能显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未得到充分证明。除此以外,在治疗肺纤维化的过程中还有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的情况,但长期应用具有明显的副作用。近几年来,祖国医学对IPF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可用于指导临床。除此以外,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在治疗IPF上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探索中药草药及相关制剂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机制就很有必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博来霉素导致的肺纤维化小鼠作为模型,通过分析相关的纤维化、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水平,探究五味子乙素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Sch-B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在麻醉状态下,空白组气管内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NS),其余两组小鼠经气管给予博来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二天,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0.9%NS,Sch-B组灌胃给予五味子乙素治疗。各组均于第14天脱臼处死,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8-异前列腺素(8-iso-PGF)、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氧化损伤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用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氧合酶(HO—1)的含量,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抗氧化损伤程度。通过以上检测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研究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Sch-B组小鼠肺泡破坏和间隔增厚程度相对较轻,炎症细胞浸润相对较少,肺间质纤维化程度相对较轻,肺泡结构破坏程度和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炎性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Sch-B组小鼠肺组织肺泡结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肺间质、支气管壁和肺泡隔被蓝染区域的面积相对较少,胶原纤维的形成和胶原沉积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Sch-B组小鼠SOD和HO-1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Sch-B组小鼠HYP水平和8-iso-PGF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研究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能通过提高组织抗氧化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程度,抑制肺纤维化的进程,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程度的目的。
蔡松[3](2021)在《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研究及大黄(?)虫丸干预肺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总结肺纤维化的六经分布规律,研究肺纤维化六经辨证分型与一般情况、主要症状、评分指标及血瘀兼证的相关性,探讨血瘀兼证在肺纤维化六经辨证中的意义,为肺纤维化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延展。通过动物实验,探究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及生存状态的影响,并从大黄(?)虫丸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部分: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四诊信息等,进行六经辨证分型,并对血瘀兼证患者进行积分量化,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总结出肺纤维化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型特点及与一般情况、主要症状、评分指标、血瘀兼证之间的关系,以研究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规律。实验部分:采用气管内滴入博来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吡非尼酮组(C)、大黄(?)虫丸大剂量组(D)、大黄(?)虫丸中剂量组(E)、大黄(?)虫丸小剂量组(F)六组。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给药28天后检测肺功能。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实时PCR检测TGF-β1、Ⅰ型胶原及Smad3蛋白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临床部分:1.9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0例,其中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8岁,年龄最大的为93岁,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3.18±12.06岁,年龄分布以61-70岁之间最多,病程在1-3年之间最多。有吸烟史的患者有46例,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接触异物的患中接触粉尘的最多。合并循环、呼吸系统疾病者较多。2.有咳嗽症状的患者有88例,轻度咳嗽者居多,咳嗽无明显规律的患者最多。64例患者有咯痰,咳痰量为中量、黄白相兼的粘稠痰者最为多见,咯痰难易无明显差异。93.9%的患者出现气短,61-70岁这一年龄段的患者最多,轻度气短的患者最多。87.9%的患者出现喘息,轻度喘息的患者最多,61-70岁之间的患者最多。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口干,口苦,胸闷,乏力,面色萎黄;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最为多见。3.属于血瘀证的患者有89例。其积分最小的为3分,最大的为12分,平均值为5.87±1.65分,中度血瘀的患者最多。mMRC呼吸困难指数评分为1分的患者最多,占比为46.5%;4.六经辨证中单经病76例,其中少阳病为最多见,有46例;最少的是太阳病,仅有1例,占比为1.0%。两经合病22例,有四种合病类型,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阳、少阳太阴、阳明太阴,其中以阳明少阳合病最为多见,有13例;太阳少阳合病与阳明太阴合病最少,各仅有1例。四经合病仅有1例,为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合病。5.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咳嗽程度、气短程度、喘息程度、mMRC评分不具有明显相关性。6.肺纤维化的六经单经辨证分型与咯痰量有关,咯痰量大者与少阴病有关,咯痰量少者与太阴病有关;肺纤维化的六经合病辨证分型与血瘀兼证的分级有关,中度血瘀者与阳明少阳合病、少阳太阴合病有关;重度血瘀者与少阳太阴合病有关。实验部分:1.模型组~中剂量组大鼠死亡率相近,小剂量组造模后无死亡;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FVC、FEV0.2、CL降低(P<0.05),Ri、Re、0.2秒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吡非尼酮组~小剂量组Ri、Re降低(P<0.05),CL升高(P<0.05),中剂量组、小剂量组FVC、FEV0.2升高(P<0.05),0.2秒率降低(P<0.05),小剂量组PEF升高(P<0.05);病理可见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炎细胞浸润,胶原大量沉积,纤维化改变明显,吡非尼酮组~小剂量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以小剂量组最为明显。2.病理:模型组纤维化改变明显,小剂量组纤维化程度为各用药组中最轻。PCR:较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剂量组大鼠TGF-β1、Smad3及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小剂量组Smad3、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显着升高(P<0.01),TGF-β1的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较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TGF-β1、Smad3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1),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较吡非尼酮组相比,小剂量组TGF-β1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1),Smad3、Collagen Ⅰ的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mad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中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Smad3、大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小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与吡非尼酮组相比,小剂量组p-smad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结论从99例肺纤维化患者资料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可以认为:1.肺纤维化的六经单经病以少阳病为主,两经合病以少阳阳明合病为多,多经合病可见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合病。2.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咳嗽程度、气短程度、喘息程度、mMRC评分不具有明显相关性。3.肺纤维化的六经单经辨证分型与咯痰量有关,咯痰量大者与少阴病有关,咯痰量少者与太阴病有关;肺纤维化的六经合病辨证分型与血瘀兼证的分级有关,中度血瘀者与阳明少阳合病、少阳太阴合病有关;重度血瘀者与少阳太阴合病有关。4.肺纤维化患者多兼见血瘀证,血瘀程度以中度者为多,结合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特点,提示肺纤维化与少阳三焦及血瘀兼证关系密切。从本研究实验部分的结果分析,可以认为:大黄(?)虫丸可改善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指标及疾病状态,小剂量使用效果更佳,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存活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但小剂量是否为大黄(?)虫丸的最佳使用剂量,仍需更多的重复实验及更进一步的研究后方能最终确定。
王佳美[4](2021)在《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探讨保肺康颗粒干预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运用临床确有疗效的保肺康颗粒作为治疗药物,探讨该药物对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阐明保肺康颗粒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2只大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制备方法为常规麻醉后气管内注入硫酸博莱霉素溶液(剂量为5mg/kg),空白组以相同操作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7天,将剩余33只存活的博莱霉素造模大鼠随机剔除1只,其余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每组8只。每组再随机选取2只大鼠不予干预,于造模后第21天处死,取肺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进行模型评估。其余大鼠给予相应干预:保肺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保肺康颗粒27.18g/kg/d、13.59g/kg/d灌胃,醋酸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17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一次,连续21天,观察大鼠一般表征,末次给药24h后取材。(1)比较各组大鼠肺通气功能、顺应性和组织形态学、病理学改变程度:检测各组大鼠肺通气功能和顺应性,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总阻力(RL)和动态顺应性(Cydn)等指标。处死大鼠后观察双肺的形态变化,取出左肺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进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评分。(2)比较各组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MT的相关指标:通过腹主动脉采集血液,对右肺进行灌洗获得BALF液,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BALF内IL-1β、IL-6、TGF-β1、TNF-α及HYP的含量;取出左肺固定,石蜡包埋切片,以免疫组化法测定 Wnt3a、β-catenin、MMP-7、α-SMA 和 E-cadherin 的 AOD值;取右肺上、中、下叶,上叶用于Elisa法检测Col Ⅰ含量,中叶用于WB检测Wnt3a、β-catenin、MMP-7、α-SMA 和 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下叶用于 PCR法检测 β-catenin、Gsk-3β、Myc、MMP-7、α-SMA 和 Col Ⅰ 的 mRNA 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模型评价:大鼠肺组织HE染色见造模各组大鼠肺组织大部分严重毁损,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隔消失,代之以大块纤维化灶,小部分区域肺泡腔扩大,肺泡壁变薄,支气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制备成功。造模后7天内,博莱霉素造模大鼠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呼吸频率明显增快,伴有明显的腹肌收缩,口鼻、脚爪颜色紫暗,部分出现口鼻腔出血,皮毛杂乱暗淡,体重增长缓慢或减轻,陆续死亡9只;开始给药后,模型组大鼠整体状态仍然较差,精神萎靡,口鼻、脚爪颜色紫暗,体型消瘦,体重增长缓慢,其余3组大鼠精神状态逐渐转佳,口鼻、脚爪颜色逐渐转为红润,总体上以保肺康高剂量组为最佳;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指标FVC、PEF、RL、Cydn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FVC、PEF、Cydn均显着提高(P<0.05或P<0.01),RL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之间FVC、PEF、RL、Cydn均无显着差异(P>0.05);肉眼观察肺组织外在形态,见模型组大鼠双肺呈暗红色,表面粗糙,可见程度不一的结节样改变、条索状凹沟、陈旧出血点和整体的变形,肺体积缩小,质地韧硬,弹性差,醋酸泼尼松组大鼠以上改变均较模型组轻,保肺康高、低剂量组大鼠改变较醋酸泼尼松组略轻,保肺康高剂量组改变最轻;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大部分肺形态严重毁损,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隔消失,大量连续纤维化灶,小部分区域肺泡腔扩大,肺泡壁变薄,支气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评分显着升高(P<0.01),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纤维化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保肺康高、低剂量组纤维化评分更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2)BALF液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内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IL-1、IL-6、TGF-β、TNF-α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血清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其中醋酸泼尼松组IL-6β、TGF-β1、TNF-α的水平低于保肺康低剂量组(P<0.05或P<0.01),IL-1β的水平则无显着差异(P>0.05),保肺康高剂量组IL-1β、IL-6、TGF-β1、TNF-α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对肺组织ColⅠ水平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Col Ⅰ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Col Ⅰ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醋酸泼尼松组Col Ⅰ水平与保肺康低剂量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高于保肺康高剂量组(P<0.01);对BALF和血清内HYP水平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BALF和血清内HYP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BALF和血清内HY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BALF和血清内HYP的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Wnt3a、β-catenin、MMP-7和α-SMA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醋酸泼尼松组β-catenin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保肺康低剂量组β-catenin、α-SM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保肺康高剂量组Wnt3a、β-catenin、MMP-7和α-SM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且除β-catenin外降低或升高的程度均大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WB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Wnt3a、β-catenin、MMP-7和α-SMA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其余三组Wnt3a、β-catenin和MMP-7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β-catenin和MMP-7表达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或P<0.01),Wnt3a表达水平则三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醋酸泼尼松组α-SMA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保肺康低剂量组α-SM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低(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保肺康高剂量组α-SM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内β-catenin、Gsk-3β、Myc、MMP-7、α-SMA和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其余三组β-catenin、Gsk-3β、Myc、MMP-7、α-SMA和Col Ⅰ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且保肺康高、低剂量组中的表达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研究结论:保肺康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减少上皮细胞Wnt蛋白的表达和β-catenin在细胞内的聚集,抑制该信号向胞核内转导,从而阻遏了上皮细胞的EMT改变,减缓了大鼠肺中纤维化进程和胶原沉积,改善了肺顺应性,提高了肺通气功能。
姜昕[5](2021)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参龙煎剂干预IPF血管新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从多水平、多层次、多靶点角度出发观察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对IPF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参龙煎剂干预IPF血管新生机制研究,进一步挖掘中药复方干预IPF的作用靶点。材料与方法:1.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吡非尼酮组、参龙煎剂组,每组30只;2.通过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的方法构建IPF动物模型,于造模次日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根据IPF病理动态演变规律,于造模后第7d、14d、28d三个时间点取材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3.观察大鼠一般状态;4.通过肉眼、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外观形态学、病理形态学、纤维化形态学改变;5.通过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VD表达情况;6.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参龙煎剂可改善IPF大鼠一般状态;2.参龙煎剂可遏抑早期肺泡炎,抑制中晚期胶原纤维增生,减少纤维沉积,从而改善IPF大鼠肺组织炎症、延缓IPF进程;3.参龙煎剂通过降低IPF大鼠肺组织中MVD表达,以证实此方可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各时相MVD表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各时相MVD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吡非尼酮组相比,参龙煎剂组各时相MVD表达下降;4.参龙煎剂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以抑制血管新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各时相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整体变化不明显,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各时相p-PI3K、p-AKT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吡非尼酮组相比,参龙煎剂组各时相p-PI3K、p-AKT蛋白表达有所下降;5.参龙煎剂能够抑制IPF大鼠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各时相HIF-1α、VEGF表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各时相HIF-1α、VEGF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吡非尼酮组相比,参龙煎剂组各时相HIF-1α、VEGF蛋白表达有所下降。结论:1.参龙煎剂能够改善IPF大鼠一般状态,减轻病变程度,延缓IPF进程;2.参龙煎剂可降低IPF大鼠肺组织中MVD的表达,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3.参龙煎剂通过降低p-PI3K、p-AKT的表达,以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减少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以干预血管新生,从而延缓IPF进程。
闫宏[6](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临床医案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并结合名医定性访谈,旨在系统总结姜良铎教授辨治CTD-ILD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经过筛选、清洗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数据资料,纳入病例总计32例,112诊次。将一般资料、诊断、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处方等数据录入Excel 2010,建立病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数据库中的症状、舌象、脉象及药物频次频率、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药物之间关系 症状与药物关系等,并对姜良铎教授进行定性访谈,最终提炼出姜良铎教授治疗CTD-ILD的学术思想。研究结果:1.症状、舌象、脉象:共计有77个症状,频率≥50%的症状有咳嗽、口干;频率≥20%的症状依次为关节疼痛、乏力、眠差、气短、白痰;频率≥10%的症状依次为胸闷憋气、气喘、关节肿胀、眼干、痰黏、大便干、胸背痛、头晕、心烦、纳差、痰多。共出现20个舌象,前10位的舌象依次为舌红、苔薄白、舌暗红、少苔、苔干、苔黄腻、舌淡红、苔薄黄、舌暗、苔薄黄腻。共出现17个脉象,脉象频率>5%有脉沉细、脉细滑、脉细数、脉细弦、脉滑数。2.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共使用了 203味中药,前30味药物依次为赤芍、黄芩、白芍、桂枝、全蝎、知母、姜黄、桑枝、瓜蒌、黄芪、苦杏仁、当归、柴胡、地黄、麻黄、石膏、白术、厚朴、姜半夏、白芷、北沙参、地龙、葛根、紫菀、独活、牡蛎、仙鹤草、百部、大黄、牡丹皮等。药性排名依次为寒、温、平、热、凉;五味排名依次为苦味、甘味、辛、咸、酸;归经分析中,前6位依次为肺经、肝经、胃经、脾经、肾经、心经。前6位药物功效依次为清热类药物、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3.关联规则:由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的两项关联规则有赤芍、白芍;赤芍、桑枝;赤芍、地黄;柴胡、黄芩;柴胡、桂枝;白芍、地黄;赤芍、当归;黄芩、葛根;紫菀、百部;赤芍、白芷;麻黄、百部;赤芍、丹皮;白芍、白芷;百部、紫菀;麻黄、紫菀等。三项关联规则有赤芍、白芍、桂枝;赤芍、桑枝、知母;桑枝、桂枝、知母;白芍、赤芍、地黄;赤芍、桂枝、全蝎;赤芍、白芍、知母;桂枝、柴胡、黄芩;麻黄、百部、紫菀;石膏、苦杏仁、瓜蒌等;四项、五项药物关联多为赤芍、白芍、桂枝、桑枝、地黄、瓜萎、黄芩、全蝎的组合。依据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图得到以柴胡桂枝汤加减的核心处方:赤芍、白芍、桑枝、桂枝、瓜萎、柴胡、当归、黄芩、地黄、全蝎、知母、姜黄。药物-症状关联规则中咳嗽与麻黄、白果、百部、姜半夏、蛤蚧、五味子、紫菀、瓜蒌、厚朴等药物关联性强,口干与石斛、蒲公英、黄芩、瓜蒌、姜黄、土鳖虫、赤芍、白芍等药物有较强关联性;气短与水蛭、姜黄关联性强;关节疼痛与桂枝、桑枝、知母、全蝎、油松节、赤芍、白芍、炙甘草、地龙、丹皮、姜黄、三七、全蝎等药物关联性强。4.聚类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聚为五类:①紫菀、百部、麻黄、厚朴、姜半夏、瓜蒌、葛根、石膏、苦杏仁②桑枝、桂枝、知母、赤芍、白芍、地黄、牡丹皮、全蝎、地龙、大黄③白芷、仙鹤草、黄芩、柴胡、牡蛎④姜黄、独活、北沙参、当归⑤黄芪、白术。研究结论:姜良铎教授辨治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时以“从状态论治”及“三焦膜性管道论”为指导思想,认为CTD-ILD的基本病机为三焦郁滞不通,肢体经络痹阻,气血不通,络中生痰生瘀,内传肺脏,形成痰瘀痹阻肺络,治则治法以通畅三焦管道为原则。针对CTD主要治法为通畅三焦管道、活血化瘀、开痹通络,ILD急性发作期治疗以化痰清热利湿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缓解期补益肺脾肾,活血化痰通络;活血化痰通络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用药多以柴胡桂枝汤加减。
章莉[7](2021)在《“党参平肺活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党参平肺活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标准的患者,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将“党参平肺活血汤”和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使用,疗程为3个月。对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及总有效率、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经皮血氧饱和度、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一氧化碳弥散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评价“党参平肺活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医症候积分(18.52±4.94 vs 17.75±5.95)、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28.01±12.03 vs 33.95±12.65)、圣乔治呼吸问卷症状评分(48.96±16.62 vs 54.71±15.39)、圣乔治呼吸问卷活动评分(28.51±17.40 vs 34.19±12.90)、圣乔治呼吸问卷心理评分(20.23±11.42 vs 24.06±13.22)、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459.87±65.19m vs 446.13±63.48m)、经皮血氧饱和度(94.22±2.34%vs 93.05±2.11%)、用力肺活量(2.31±0.76L vs 2.42±0.70L)、第1秒用力呼气量(1.91±0.58L vs 2.01±0.59L)、一氧化碳弥散(4.94±1.25mmol/min/kPa vs 4.64±1.33mmol/min/kPa)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2.中医症候积分及总有效率: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为10.65±5.08分,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为14.30±4.22分,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治疗组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为3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经治疗后,治疗组总评分为19.45±9.37分,对照组总评分为25.07±6.27分,两组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将两组治疗后的总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症状评分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评分为40.25±14.96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为52.79±13.26分,较前无明显改善(P>0.05);在活动评分方面和心理评分方面,治疗组评分(18.64±11.36;11.24±6.82)较前改善(P<0.01),对照组评分(25.04±8.35;18.35±8.47)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活动和心理3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经治疗后,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为507.84±75.58m,经皮血氧饱和度结果为95.13±1.69%,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465.21±56.22m)和经皮血氧饱和度(94.05±1.79%)均较前无明显改善(P>0.05),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肺功能:治疗组的用力肺活量(2.29±0.78L)、第1秒用力呼气量(2.00±0.71L)、一氧化碳弥散(4.85±1.13mmol/min/kPa)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用力肺活量(2.31±0.68L)、第1秒用力呼气量(1.94±0.61L)、一氧化碳弥散(4.31±1.38 mmol/min/kPa)也较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一氧化碳弥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3个月内,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的白细胞降低、谷丙转氨酶升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党参平肺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夹瘀证具有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周静[8](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及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1.1临床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张念志教授诊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学术经验与用药规律,分析其临床有效治法和组方原则,为临床认识和治疗IPF提供名中医经验理念。1.2实验研究:研究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揭示补肾活血法逆转或延缓肺纤维化进程、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2方法2.1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临床病例资料,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做回顾性的总结和归纳,探寻张念志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常用中药、核心方剂及证候要素等。2.2动物实验:将66只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补肾活血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的其余5组大鼠均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给药28天后留取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及马松(Masson)染色法对肺组织予以病理学观察;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GF-β1、CTGF、Nrf2、HYP表达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Smad2和CHOP蛋白表达。3结果3.1临床研究3.1.1基本信息资料:72例IPF患者中,男﹕女=1.32﹕1,平均年龄(65.02±12.16)岁。3.1.2证候学挖掘结果:IPF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劳力性气促、胸闷、咳嗽咳痰、干咳无痰、气短。排名前5位中医证型分别为:肺肾阴虚证+血瘀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肺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肺燥证,肺脾气虚证。3.1.3中药挖掘结果:中药以补益、化痰、清热、活血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补虚药、化痰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用药多寒温并用,补而不滞,四气中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微寒、平、温、寒、微温,五味中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甘味、苦味、辛味、微苦、酸味。治疗重在肺肾,兼顾脾胃,中药的归经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肺经、肾经、脾经、胃经、心经。根据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物组合:黄芪,赤芍,补骨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五味子;党参,白术,茯苓;浙贝母,杏仁,款冬花,诃子;苍术,砂仁,厚朴,薏苡仁;百合,枇杷叶,虎杖;连翘,金银花,芦根;麦冬,南沙参,百合。提炼出1个核心处方:党参、白术、茯苓、百合、枇杷叶、麦冬、南沙参、浙贝母、苦杏仁、山药、山茱萸、熟地黄、黄精、赤芍、补骨脂、虎杖。3.2动物实验3.2.1 HE染色: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轮廓完整清晰,未见明显出血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未见明显增厚。补肾活血低、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结构均破坏,肺泡间隔增厚,程度较模型组稍减轻。补肾活血高剂量组、吡非尼酮组大鼠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相近,肺泡结构稍有破坏,肺泡间隔轻度增厚,较模型组有明显减轻。3.2.2 Masson染色:空白组大鼠肺泡区见少许浅蓝色胶原纤维分布。补肾活血低、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纤维化程度减轻,补肾活血高剂量组及吡非尼酮组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肺泡结构较为完整,胶原含量明显减少。3.2.3 MMP-9和TIMP-1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MMP-9染色程度明显加深,吡非尼酮组MMP-9的染色情况与补肾活血中剂量组接近,均高于明显空白组,低于模型组,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的染色程度均高于补肾活血高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IMP-1的染色情况可见显着阳性染色,补肾活血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均可见明显不同程度的染色,染色程度与给药剂量呈负相关,以补肾活血高剂量组对于抑制大鼠肺组织TIMP-1的分布与表达作用最为显着。3.2.4 TGF-β1、CTGF、Nrf2、HYP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TGF-β1、CTGF、HYP的水平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GF-β1、CTGF、HYP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补肾活血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空白组大鼠肺组织中Nrf2含量最低,应用药物干预后各组Nrf2含量较模型组表达进一步升高,且补肾活血高剂量组Nrf2含量高于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及吡非尼酮组。3.2.5 Smad2和CHOP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其余各组中CHOP和Smad2蛋白的表达升高,补肾活血高剂量组、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以及吡非尼酮组中CHOP和Smad2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且补肾活血高剂量组降低CHOP和Smad2蛋白表达的作用要强于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以及吡非尼酮组。4结论4.1经数据挖掘研究发现,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以肺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肺燥证、肺脾气虚证等为主要证型,其发病基础为肺肾两虚,主要病理因素为瘀血、痰浊、水饮,临床多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张念志教授在中药使用上以补益、化痰、清热、活血为主,用药多寒温并用,补而不滞,治疗重在肺肾,兼顾脾胃。并且重视药对药组的灵活加减运用,提炼出的核心处方补泻相和,肺肾脾同治,虚实兼顾,具有益气养阴、补肺益肾、活血化瘀之功用,通过合理的加减化裁,临床可应用于IPF各证型的治疗。4.2动物实验研究得出,补肾活血法能够缓解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肺纤维化病变,通过减少TGF-β1、CTGF、HYP含量,调控抗氧化基因Nrf2表达,抑制Smad2和CHOP蛋白表达,达到减轻肺部炎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降低细胞毒性,抑制胶原沉积,从而延缓和抑制肺纤维化病理改变进程,达到治疗目的。4.3综合数据挖掘及动物实验结果得出,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均疗效确切,临床须根据不同证型及病因病机灵活加减运用,动物实验的具体疗效靶点机制尚需进一步发掘。
陶春芳[9](2021)在《PDGF、HIF-1α在不同证型IP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参七虫草方含药血清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气阴两虚夹瘀证、阴虚内热证IPF患者血清中PDGF、HIF-1α含量与证型间的相关性。2研究参七虫草方含药血清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证或阴虚内热证,各30例,按照证型分为气阴两虚夹瘀证组(Q)、阴虚内热证组(Y),身体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检测三组病例血清中PDGF、HIF-1α表达量,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各指标含量。2体外实验:(1)选择2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选择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法造模,空白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博来霉素进行假手术,28天后无菌取肺组织,分离培养原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2)选择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参七虫草方组(SQCC)、空白组(KB)。SQCC组每天以参七虫草方灌胃,KB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灌2次,持续3天,末次灌胃1小时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并分离血清。(3)免疫荧光鉴定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其纯度。(4)将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成七组,正常组(A);模型组(B);模型组+10%含药血清组(C);模型组+PI3K抑制剂组(D);模型组+10%含药血清+PI3K抑制剂组(E);模型组+VEGF抑制剂组(F);模型组+10%含药血清+VEGF抑制剂组(G)。进行相应处理后,观察各组小管形成数量。(5)将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五组:空白组(K),模型组(MX),10%含药血清组(SQ),PI3K抑制剂组(YZ),10%含药血清组+PI3K抑制剂组(SQYZ),采用RT-q PCR技术检测各组PI3KmRNA、HIF-1αmRNA、AKTmRNA、VEGF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临床研究1.1与N组相比较,Q组和Y组血清中PDGF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Q组患者PDGF含量比Y组PDGF含量高(P<0.05)。1.2与N组相比较,Q组和Y组血清中HIF-1α含量均显着上升(P<0.01);Q组患者HIF-1α含量比Y组HIF-1α含量高(P<0.05)。2体外细胞实验2.1免疫荧光鉴定结果:v WF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鉴定细胞为P1代细胞,该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2.2管腔形成结果:与A组对比B组小管形成数量显着增加(P<0.01);与B组对比C、D、F组小管形成数量降低(P<0.05);与C组对比D组小管形成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E、G组与C、D、F组对比小管形成数量明显降低(P<0.05);与E组对比,G组数量上升(P<0.05)。2.3各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IF-1αmRNA、AKT mRNA、PI3K mRNA、VEGF mRNA表达的测定结果2.3.1各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IF-1αmRNA表达:K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HIF-1αmRNA有一定量的基础表达;与K组比较,MX组HIF-1a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与MX比较,SQ组、YZ组和SQYZ组,HIF-1a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SQ组比较,YZ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SQYZ组HIF-1a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YZ组比较,SQYZ组HIF-1a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3.2各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AKT mRNA表达:K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AKT mRNA有一定量的基础表达;与K组比较,MX组AKT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与MX组比较,SQ组、YZ组和SQYZ组,AKT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SQ组比较,YZ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SQYZ组AKT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YZ组比较,SQYZ组AKT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3.3各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I3K mRNA表达:K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PI3K mRNA有一定量的基础表达;与K组比较,MX组PI3K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与MX组比较,SQ组、YZ组和SQYZ组,PI3K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SQ组比较,YZ组表达量升高(P<0.05),SQYZ组PI3K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YZ组比较,SQYZ组PI3K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3.4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K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 mRNA有一定量的基础表达;与K组比较MX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与MX组比较,SQ组、YZ组和SQYZ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SQ组比较,YZ组表达量升高(P<0.05),SQYZ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YZ组比较,SQYZ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1 IPF患者机体缺氧时导致体内促血管生长因子增多,致血液高凝状态,表现为中医的瘀血证。2血管新生可能参与IPF的发病过程,参七虫草方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从而干预肺纤维化的形成。3参七虫草方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血管新生,干预IPF的进程。
刘睿超[10](2021)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灌洗液中KL-6及SP-D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肺泡灌洗液(BALF)中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及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表达水平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1月这9个月间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1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段就诊且经肺功能、胸部CT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者1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肺功能及指标、BALF细胞分类计数,观察胸部CT的影像学特点并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收集BALF,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二者在BALF中的含量,同时将BALF标本送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行细胞分类计数检查,比较研究对象BALF中KL-6、SP-D的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分析BALF中KL-6、SP-D水平与肺功能结果、BALF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性、BALF中KL-6、SP-D水平研究对象是否吸烟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实验组共纳入10例研究对象,10例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且高分辨率CT均表现为典型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模式,平均年龄为(63.1±8.5)岁,男性5例,女性5例;对照组共纳入经肺功能、胸部CT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7.5)岁,男性6例,女性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及对照组BALF中KL-6、SP-D水平的比较2.1实验组BALF中KL-6水平为(583.48±43.84)U/ml,对照组BALF中KL-6水平为(115.96±28.73)U/ml,实验组KL-6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实验组BALF中SP-D水平为(121.10±50.60)ng/ml,对照组BALF中SP-D水平为(19.93±4.40)ng/ml,实验组SP-D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二者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3实验组BALF中KL-6和SP-D水平具有相关性(r=0.651,P<0.05),但二者表达水平存在差异。3.实验组与研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3.1实验组BALF中KL-6和SP-D水平与肺功能结果的相关性实验组BALF中KL-6水平与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6、-0.670,P<0.05),与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无相关性(r=-0.788,P>0.05)。BALF中SP-D水平与DLCO%呈负相关(r=-0.766,P<0.05),与FVC%、FEV1%无相关性(r分别为-0.416、-0.582,P>0.05)。3.2实验组BALF中KL-6和SP-D水平与BALF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相关性实验组BALF中KL-6水平与BALF中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呈正相关(r=0.758,P<0.05),与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呈负相关(r=-0.775,P<0.05),与肺泡吞噬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r=0.064 P>0.05)。实验组BALF中SP-D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呈正相关(r=0.635,P<0.05),而与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肺泡吞噬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r分别为-0.582、0.291,P>0.05)。4.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间BALF中KL-6、SP-D水平与是否吸烟的关系实验组中非吸烟者的SP-D水平高于吸烟者,二者差异性显着(P=0.037),对照组中非吸烟者的SP-D水平同样高于吸烟者,且二者差异性显着(P=0.043)。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KL-6水平均与是否吸烟无差异(实验组P=0.937;对照组P=0.382)。结论1.IPF患者BALF中KL-6和SP-D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且BALF中二者水平与肺功能、BALF细胞分类计数具有相关性。2.BALF中KL-6和SP-D水平结合肺功能、BALF中相关细胞分类计数等指标,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判断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3.既往有吸烟史的研究对象BALF中SP-D水平显着低于非吸烟者,且SPD水平越低,肺部炎症反应越重,吸烟与IPF的发展密切相关,应倡导戒烟。
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定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肺纤维化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论 |
(2)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研究进展 |
1. 特发性纤维化中医诊断 |
2. “肺痹”古代认识 |
3. “肺痹”病因病机认识 |
4. “肺痹”中医防治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特发性肺纤维化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2. 治疗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 五味子乙素研究进展及现代应用 |
1. 五味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2. 五味子乙素药理作用研究 |
3. 五味子乙素药理研究应用 |
4. 五味子乙素防治纤维化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标本采集及指标检测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研究及大黄(?)虫丸干预肺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研究 |
综述一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 |
1.1 吸烟 |
1.2 遗传倾向 |
1.3 环境及职业暴露 |
1.4 胃食管反流 |
1.5 其他 |
2 发病机制 |
2.1 IPF的发病机制 |
2.2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IP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3 诊断 |
3.1 临床表现 |
3.2 胸部HRCT |
3.3 肺组织病理 |
3.4 诊断标准 |
3.5 诊断流程 |
4 治疗 |
4.1 非药物疗法 |
4.2 药物疗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纤维化的中医认识 |
1 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认识 |
1.1 病名源流 |
1.2 肺疾论 |
1.3 肺痹论 |
1.4 痿、痹并重 |
2 肺纤维化的辨证论治 |
2.1 正气虚衰为肺纤维化的发病根本 |
2.2 痰浊、瘀血、毒邪均为本病的病理因素 |
2.3 肺络是肺纤维化的关键病位 |
2.4 分期论治肺纤维化 |
2.5 六经与肺纤维化 |
3 大黄(?)虫丸与肺纤维化 |
3.1 大黄(?)虫丸的方义 |
3.2 血瘀兼证与肺纤维化 |
3.3 大黄(?)虫丸治疗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六经辨证分型标准 |
2.3 血瘀证诊断、量化标准 |
2.4 主要症状分级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症状特点 |
3.3 舌脉特点 |
3.4 评分指标 |
3.5 肺纤维化肺六经辨证分布 |
3.6 六经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研究结果讨论 |
4.2 肺纤维化、少阳三焦及“干血”之间的关系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及生存状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物与仪器 |
1.3 动物分组与造模 |
1.4 给药方法 |
1.5 肺功能检测 |
1.6 肺组织病理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体重变化 |
2.3 死亡率 |
2.4 肺功能 |
2.5 肺组织病理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造模与给药方法 |
1.5 标本采集 |
1.6 肺组织病理 |
1.7 RT-PCR法检测TGF-β1、Smad3及Collagen Ⅰ相关基因表达 |
1.8 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 p-smad3蛋白表达 |
1.9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 |
2.2 RT-PCR法测TGF-β1、Smad3及Collagen Ⅰ相关基因表达 |
2.3 Western blot法测Smad3,p-smad3蛋白表达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血瘀兼证诊断及量化标准 |
附录2 肺纤维化中临床特征信息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4)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探讨保肺康颗粒干预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IPF疾病名称和分类归属的新认识 |
2. IPF的致病因素 |
3. IPF的发病机制 |
综述二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及治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研究 |
2. 中医治疗IPF的思路与相关研究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保肺康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通气功能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保肺康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参龙煎剂干预IPF血管新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干预IPF血管新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关于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的研究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病理机制 |
2.1 病因 |
2.2 病理机制 |
3. 诊断 |
3.1 临床表现 |
3.2 影像学分型 |
3.3 血清学检查 |
3.4 肺功能 |
3.5 支气管肺泡灌洗 |
3.6 肺活检 |
3.7 诊断标准 |
4. 治疗进展 |
4.1 治疗方案 |
4.1.1 CTD-ILD的治疗 |
4.1.2 IPAF的治疗 |
4.2 药物研究进展 |
4.3 不同CTD-ILD的治疗 |
4.4 机械通气 |
4.5 肺移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中医药治疗进展 |
1. 病名归属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各医家治疗经验 |
5. 临床研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临床病例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医案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数据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统计 |
2.2 西医诊断统计 |
2.3 症状分布统计 |
2.4 舌象分布统计 |
2.5 脉象分布统计 |
2.6 用药规律统计 |
2.7 关联规则分析 |
2.8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一般资料 |
3.2 西医诊断统计 |
3.3 症状、舌象、脉象分布 |
3.4 用药规律 |
3.5 关联规则 |
3.6 聚类分析 |
第二部分 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学术思想探析 |
1. 对CTD-ILD病名的认识 |
2. 从状态认识CTD-ILD病机 |
3. 治则治法 |
4. 治疗用药 |
5. 典型医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党参平肺活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 |
1.1 病名及沿革 |
1.2 病因病机分析 |
1.3 辨证论治经验 |
1.4 临床用药规律 |
2 西医学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诊断标准 |
2.4 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及脱落病例的处理 |
1.8 终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一般性资料 |
4.2 疗效性评价 |
4.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背景 |
2 “党参平肺活血汤”选方依据 |
2.1 方药来源 |
2.2 方药组成 |
2.3 组方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党参平肺活血汤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
3.2 党参平肺活血汤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的影响 |
3.3 党参平肺活血汤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与SPO_2%的影响 |
3.4 党参平肺活血汤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3.5 党参平肺活血汤的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
2 圣乔治呼吸问卷 |
3 缩略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及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 |
1.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与筛选 |
1.2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信息采集 |
2.2 症状及中药名称标准化 |
2.3 研究工具选择 |
2.4 门诊病历录入 |
2.5 舌苔、脉象、诊断、治法录入 |
2.6 处方信息录入 |
2.7 病历复核查对 |
2.8 病历导入及处理 |
2.9 数据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基本信息资料统计结果 |
3.1.1 性别统计结果 |
3.1.2 年龄统计结果 |
3.2 数据挖掘结果 |
3.2.1 描述性统计 |
3.2.2 关联规则分析 |
3.2.3 聚类分析统计 |
3.2.4 复杂网络分析 |
4.讨论 |
4.1 IPF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分析 |
4.2 张念志教授对IPF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1 肺肾两虚是发病基础 |
4.2.2 瘀血、痰浊、水饮是主要病理因素 |
4.3 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4.3.1 中医证候分析 |
4.3.2 中药使用分析 |
4.3.3 药对药组使用分析 |
4.3.4 核心方剂分析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主要试剂 |
1.4 实验主要器材 |
1.5 实验动物分组 |
1.6 动物模型复制 |
1.7 给药方法 |
1.8 取材与标本采集 |
1.9 指标检测与方法 |
1.9.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
1.9.2 HE染色 |
1.9.3 Masson染色 |
1.9.4 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和TIMP-1 |
1.9.5 ELISA法检测TGF-β1、CTGF、Nrf2、HYP |
1.9.6 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和CHOP |
1.10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大鼠一般状况观察 |
2.1.1 大鼠精神状态、活动、饮食等情况观察 |
2.1.2 大鼠死亡情况及分析 |
2.1.3 大鼠体重变化 |
2.2 肺组织形态观察 |
2.3 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
2.3.1 HE染色 |
2.3.2 Masson染色 |
2.4 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MMP-9和TIMP-1 表达 |
2.4.1 大鼠肺组织MMP-9 免疫组化染色 |
2.4.2 大鼠肺组织TIMP-1 免疫组化染色 |
2.5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 CTGF、HYP、Nrf2、TGF-β1表达影响 |
2.5.1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CTGF表达影响 |
2.5.2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HYP表达影响 |
2.5.3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Nrf2 表达影响 |
2.5.4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GF-β1 表达影响 |
2.6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CHOP和 Smad2 蛋白表达 |
3 讨论 |
3.1 补肾活血法的选用依据及其药物研究 |
3.1.1 补肾活血法选用依据 |
3.1.2 补肾活血法组方特点 |
3.1.3 补肾活血法单药研究 |
3.2 补肾活血法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干预机制研究 |
3.2.1 补肾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
3.2.2 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作用机制分析 |
3.2.2.1 补肾活血法对TGF-β1、CTGF、Nrf2、HYP表达影响 |
3.2.2.2 补肾活血法对MMP-9和TIMP-1 表达影响 |
3.2.2.3 补肾活血法对Smad2和CHOP蛋白表达影响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PDGF、HIF-1α在不同证型IP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参七虫草方含药血清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IPF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血清PDGF、HIF-1α含量与证候间相关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检测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参七虫草方含药血清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一章 IPF大鼠模型建立及含药血清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第二章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免疫荧光鉴定 |
1.试验所需仪器设备及试剂 |
2.实验步骤 |
3.鉴定结果 |
第三章 参七虫草方含药血清对IPF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管腔行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步骤 |
3 统计方法 |
4 管腔形成结果 |
第四章 RT-qPCR检测各组HIF-1α mRNA、AKT mRNA、PI3K mRNA、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分析 |
1.实验材料及方法 |
2、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步骤 |
3、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灌洗液中KL-6及SP-D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IPF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IPF的诊断及诊断方法 |
1.2.1 IPF的诊断 |
1.2.2 IPF的诊断方法 |
1.3 IPF的治疗及预后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收集 |
2.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见表1)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般资料的收集 |
2.2.2 IPF患者的GAP指数及分期(见表2) |
2.2.3 BALF的留取与送检 |
2.2.4 BALF中KL-6及SP-D含量的检测(见图1) |
2.2.5 实验原理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肺功能资料见下表(表5) |
3.3 BALF中KL-6与SP-D水平比较 |
3.4 实验组BALF中KL-6和SP-D水平的相关性及表达水平 |
3.5 KL-6、SP-D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见表8) |
3.6 KL-6、SP-D水平与BALF中细胞水平相关性(见表9) |
3.7 KL-6、SP-D水平与是否吸烟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生物标志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响研究[J]. 展鹏. 世界复合医学, 2021(12)
- [2]五味子乙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赵红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肺纤维化的六经辨证研究及大黄(?)虫丸干预肺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D]. 蔡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探讨保肺康颗粒干预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D]. 王佳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参龙煎剂干预IPF血管新生机制研究[D]. 姜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姜良铎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研究[D]. 闫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党参平肺活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章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及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 周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PDGF、HIF-1α在不同证型IP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参七虫草方含药血清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D]. 陶春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灌洗液中KL-6及SP-D的表达及意义[D]. 刘睿超. 兰州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