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之管见(论文文献综述)
韩翔宇[1](2020)在《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为例》文中指出注重选拔培养年轻党政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执政方略,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历史时期。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的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能否稳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能否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目标能否如期完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选调生工作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源头工程,从1965年至今历经了初探、中断、恢复、调整、完善的历程,探索出一条由组织择优选调、依法录用、通过基层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为优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来源、结构、素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选调生工作越发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广泛吸纳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接受实践锻炼,通过分级分类梯次精准培养为各级党政机关输送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将是新时代选调生工作担负的神圣使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回顾河南省选调生工作历程,有很多有益的经验需要汲取发扬,同时也存在许多客观问题需要予以解决,尤其是面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形势和培养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发挥我省选调生工作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去总结、去探索、去完善、去提升。本文主要站在河南省选调生工作主体责任单位的视角,聚焦新时代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着眼我省选调生工作新的目标定位,围绕选调生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重要问题,尤其着重于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严格管理等环节,通过系统学习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和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的总结分析,结合笔者作为选调生一员的成长历程感悟,对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实践中的有益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发掘与剖析探究,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基于年轻选调生比较优势素质能力打造且富于实践内涵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选调生工作更好的开展,培养更多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提供有益参考。
高忠儒[2](2020)在《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数十年的民族工作实践证明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是帮助人们科学分析民族现象、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金钥匙”,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接受系统的民族观教育,了解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者,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更应自觉接受科学系统的民族观教育,掌握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以正确指导自身以及他人(学生)的行为实践。然而,环顾现阶段我国的民族观教育,不难发现:高校教师的民族观教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政策层面,党的民族观教育政策虽然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各个场域,但却较少关注到高校教师群体,表现出对高校教师群体的政策“遗忘”;其次,在高校教师教育与培训的实践层面,未能与时俱进添加民族观教育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教育培训内容上民族观知识的不足或缺失;最后,高校教师自身基于“快速”发展考虑,将有限的时间、资源等专注于那些能带来可见的、实际的、限时收益的教学或科研等活动,无暇顾及民族观教育,也是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现阶段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要着眼于顶层设计,完善和制定具体的民族观教育政策,实现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制度化;其次,要立足于高校教师教育与培训实际,将民族观教育内容有机添加到教育培训的各个阶段;最后,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接受民族观教育成为其自觉行为,从而实现政策层面、实践层面与个人层面的全面保障,以推动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常态化进行。
王一铮[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文中指出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的普遍现象和有效政治运作模式,政党执政有其自身的基本经验和客观规律。深入探索、准确把握、自觉实践党的执政经验是一个政党不断降低执政成本、增强执政能力和提升执政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掌握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效果如何,也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其目的就是要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形成科学的执政理论,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总结经验,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是理论生成的基本前提。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长期的执政历史中曾经历过曲折坎坷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执政地位,也更加深刻地总结了自己的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九十九年的奋斗历史,是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实践史,也是一部不断总结概括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走上科学执政轨道的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是一个既具理论性又具现实性的重大战略课题,直接关系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经验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首先厘清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随后,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紧接着,深刻剖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本文主要从绪论、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结论等七个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而言: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难点进行总体概括。论文的选题缘由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此篇论文的原因;选题意义详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侧面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的现状,并对此加以细化从不同侧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和遗憾;研究思路主要对本文的构思、轮廓进行梳理概括;研究方法主要体现本文运用辩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本文在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这一章首先对执政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基于对执政及党执政本质的理解,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内涵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实践的相关关系分别作了论述,对执政经验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逻辑、理论上的准备。第三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这一章内容深入挖掘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指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滋养;其他国家执政思想的理论冲突、反思与借鉴。此章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使得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清晰的认识。第四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本章以时间轴为主线,结合执政实践和探索,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轨迹,分为三个阶段:执政经验的起步探索阶段;执政经验的改革发展阶段;执政经验的全面创新阶段。此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阶段性的执政经验,使得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第五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此章深入剖析了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逻辑规律,开门见山的指出遵循原理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党义。之后,指出坚持建党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不变本色的根本保障,并对此进行了细化分析:初心和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初心和使命确保铸牢中国共产党人原始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开启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的基因密码。最后,详细论述了坚持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生成积累的主要动力,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执政思想的与时俱进、执政逻辑的时代接轨。通过对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的详细剖析与阐释,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六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通过前几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研究,总结出党的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四点大方向的启示:新时代党的执政要坚定执政理念、优化执政环境、完善执政主体、改进执政方式。此章重点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对于坚定执政理念,通过靠谁执政、靠什么执政、为谁执政的思路,将此部分细化为三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优化执政环境,也细化为三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即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方面对如何优化执政环境的问题进行阐述;对于完善执政主体即党要在自身上下功夫,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对于改进执政方式即要实现党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本文做了简短的补充、总结,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更加科学的积累完善寄予展望。总之,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党在执政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客观、全面、科学地总结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在理论上,有利于加深对党的执政本质、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规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有利于党增强正确的执政意识,努力从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执政问题,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决不动摇。这对于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陈恩智[4](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思想、文化、价值呈现多元化,外来意识形态领域不良社会思潮对民众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产生一定误导。近年来,西方媒体误读误解中国政党制度的事件频发,因此新时代进一步科学阐述好、说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有益于诠释民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认识上的疑惑,提升民众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力量。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理论渊源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认识。通过结合制度的历史性,对该制度存在基础的正义性、正当性和认同性进行阐述,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中国能长期存在的原因。在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主要表现与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凝练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观点从内外因上深入探究新时代影响该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因素,并结合时代特征对进一步发挥该制度的优越性路径提出理性思考。研究内容,由导论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构成。导论部分,对为什么研究该选题,从选题背景、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综述三方面进行阐明;对怎么研究该选题,从研究思路、方法、目标、特色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此外,还对该选题的主要概念内涵进行释明,以夯实该选题的下一步论述。正文第一部分,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认识,指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政党理论的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和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党制度的新认识,推动了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部分,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在制度历史性的基础上,从正义性、正当性和认同性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存在基础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包括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维护人民利益、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第四部分,主要结合第三部分主要表现对该制度优越性的基本特征进行凝练总结,就其宽广的包容性、广泛的代表性、监督的民主性和治理的有效性四个特征展开论述。第五部分,主要结合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发挥面临的挑战,阐述当前影响该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因素,如世界政治多极化挑战、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等制约因素。第六部分,对新时代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路径作出理性思考。结论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性阐述。
李宇博[5](2018)在《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通过民主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大国前列。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从政治框架和权力结构上来看,主要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的制度安排和运转机制,本文拟对其中的一种——党组制度进行考察研究,尝试将其运转的过程展现出来,找到它的特点、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党组是党的领导实现机制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接受批准其设立的党组织的领导,在各单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政治领导责任。从理论渊源上讲,它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从制度渊源上讲,它可以追溯到苏共的党团制度,甚至西方议会党团制度。同时它又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共产党将近70多年的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如今的制度状态,与西方议会党团相比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与苏共党团制度相比有着大跨度的发展和创新。党组的功能从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宏观维度上看,党组具有联结纽带、政治领导和协调整合的功能;从本单位环境的中观维度上看,党组具有领导核心、组织凝聚、调试反馈和统战团结的功能;从具体职责维度上看,党组具有议事决策、干部管理和价值引导的功能。虽然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首立专门性规矩是在2015年,但它的实践历程已有70余年。因此,它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制度,在相关规定完善和修订的过程中,实践经验和教训无疑是走在前面的。本文对党组制度发展沿革的历程作了梳理,证明了党组发展的良性与否与政党执政领导效果的良好与否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党组存在于国家、社会场域的众多单位和组织中,覆盖面非常广,所以它在嵌入国家和社会的时候,需要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所在单位组织的具体职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对人大(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人民政协(政协机关)、人民政府(行政机关)、法院和检察院(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中的党组进行类别考察,结合规章条文和案例研究归纳总结不同类别党组的基本构成、关系结构、功能特点和实现途径。任何制度的运行都会有不同的系统偏差,党组制度历经70多年方首度立规,其复杂性可见一斑。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现实运转中,党组制度都在不同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党组工作条例也只是试行阶段,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因此,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党组制度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运行中的权责划分不明晰、党组与党委同质化等问题。并提出创新发展党的领导理论和党组理论、构建完善的党组制度体系、加强党组制度的监督与追责、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等若干建议。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系统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结合;使用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党的文献文件、各种规章制度、调研访谈材料等。
王秀强[6](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彭肇武[7](2018)在《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应用研究 ——以某央企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针对某央企当前产值高、利润低的现状,完成了以下工作: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公司现行的项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提出了一种用于房建项目管理的模拟股份制激励机制。该机制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股权激励和股金约束等机制,刺激项目团队努力工作,积极创效,并尽可能实现超额利润,公司按股权比例分享项目超额利润和全部基础利润,项目团队按股权比例分享剩余的超额利润,实现企业和个人“双赢”。本公司还没有成熟的做法,行业内虽有很多相关研究,但因与本公司企业文化不相符,不可直接借鉴实施。通过对业内专家访谈以及文献查阅,识别出了某央企在特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实施模拟股份制的关键要素,包括:基础利润确定、团队股权配置、个人股权配置、股金缴纳、分红兑现、责任追究等,并量化了各项指标,设计出了模拟股份制初步方案。然后以该企业下属某分公司近年来竣工结算的近二十个项目数据为样本,分别进行了盈利项目分红测算和亏损项目追责测算,并与该公司现行的责任预算考核制测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其先进性。然后在公司内部广泛征求公司领导、项目经理、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了方案的各项指标,形成了可实施性模拟股份制方案。该模拟股份制方案在河北省三河市某房建项目上进行了试点,试点结果表明:项目团队积极性显着提高,项目进度、质量与安全文明施工均达到或略超预期效果,项目创效大大超过了预期利润率,基本实现了企业与个人“双赢”目标。通过试点还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该模拟股份制方案是在央企背景下由项目管理团队提出并获得公司管理层认可的一次自下而上的成功的项目管理改革创新。其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对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的模拟股份制改革、内部承包制改革、股份制改革等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孙进宝[8](2017)在《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既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战略举措,也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活水”,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正是通过基层实践锻炼培养领导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选调生工作在近50余年的实施过程中,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极大地优化了我国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升了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逐渐深入,当前我国干部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根本改善。但同时,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择业理念出现了重要变化,广大基层群众对干部的诉求与评价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选调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时代要求。当下中国,选调生工作是否还有存在价值?选调生工作面临哪些难题和困境?应当如何调整?选调生干部应怎样定位?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选调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是关键所在。本文从完善党的干部人事制度这一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历史梳理、案例剖析、问题总结、对策提出为研究进路,系统阐述了选调生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我国选调生工作实施以来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认真总结了山东、湖北、重庆三省选调生工作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选调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相应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策建议。本文从“选调生工作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框架下有效开展”这个基本前提出发,首先界定和辨析了定向选调生与非定向选调生、选调生与公务员、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的区别联系,从而廓清了选调生工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接着介绍了国外政党在年轻干部选拨任用上的相关理论与探索实践,为进一步完善选调生工作的理论视野奠定了基础。论文接着回顾了我国选调生工作自卜世纪60年代试行以来的基本历程和主要成就。以国内重大事件节点和中央重要文件出台为划分依据,从五个阶段详细梳理了我国选调生工作的实施历程和历史经验。通过调研走访和对比分析,作者选取山东、湖北、重庆三省作为选调生工作的研究样本,分别阐述了三省选调生工作的总体概况、制度内容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选调生制度的总体特征和选调生工作的演进规律。论文从制度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对选调生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总结。文中以为,当前我国选调生制度在顶层设计与实施细节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高校、选调生本人、组织部门、基层用人单位等主体在选调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认识错位与方法不当;在环境方面,选调生工作面临社会转型压力、基层条件制约以及政治生态破坏等方面的挑战。究其原因,当前选调生工作的不足主要受制度要素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各主体重视不够、就业压力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亟待深化等因素的影响。论文对当前我国选调生工作进行了反思,提出选调生工作不应立即废止、选调生工作不宜搞“一刀切”、选调生定位须进一步明确。在实际操作中,要牢牢把握“组织抓、抓组织”,“严关口、严把关”,“重培养、重锻炼”,“沉基层、重基层”,“强保障、保障强”等五对关系,不断完善选调生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改进选调生选拨方式,努力提升选调生能力素质,积极发挥各培养主体选育功能、着力营造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形成推动选调生工作健康发展的合力。
管小六[9](2017)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以衡阳市民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如何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当正视社会治理转型所带来的新变化,理性的分析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参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加强自身建设。与此同时,民主党派作为社会组织履职部门,要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多党合作框架内,自觉成为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推动者,完善社会体制改革的行动者,维护社会稳定的构建者,承接起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时代使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此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还要做好角色定位,弥补了基层治理中短板,这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走向善治。因此,有必要深入阐释社会治理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战略布局与策略选择。本研究以社会治理理论为指导视角,以衡阳市民建为问题导向,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为实践基础,以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社会治理出现的新特征以及民主党派呈现的新问题,以衡阳市民建为案例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劣势、策略、前景、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自身思想观念上的难以适应、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上难以适应、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上难以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并相应给出了强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使命感、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系列体制和机制,创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法,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对策和建议。文章包含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第1章即绪论,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的介绍,研究方法的描述,文章的创新点的归纳总结。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包括第2、3、4章:其中第2章是社会治理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相关概念界定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者的关系或者切入点。第3章以衡阳市民建为例,阐述了我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现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参与社会治理的制约原因。第4章在以社会治理理论为指导价值之下,结合我的实际国情和借鉴吸收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最后,第三部分也就是结论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明了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
杨文斌[10](2016)在《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培育与提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必须注意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党意识。当前,福建九三学社成员管理松散,成员参与党派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走访等形式,收集了福建九三学社成员思想动态、开展组织活动、参加培训教育、撰写调研文章等方面详实的数据,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参考国内对参政党意识建设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从事民主党派组织工作的实际经验,运用管理学的原理,提出三个方面九条具体解决对策。创新提出领导班子任前能力测试制度、基层组织主委讲课制度和将参政党成员在党派发挥作用的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等新思路,探索调动福建九三学社成员积极性、培育和提升参政党意识的新途径。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之管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之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1、选调生培养与管理相关政策 |
2、选调生培养与管理相关工作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优秀年轻干部 |
2、选调生 |
(二)理论基础 |
1、X理论和Y理论 |
2、需求层次理论 |
3、期望理论 |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5、人才成长规律 |
6、比较优势理论 |
三、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
(一)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
1、地方党委高度重视 |
2、因人因地安排岗位 |
3、传帮带助推选调生成长 |
4、有针对性培训提高素养 |
5、包村蹲点践行群众路线 |
6、急难险重岗位磨炼品格 |
7、轮岗交流强化实践锻炼 |
8、座谈交流注重人文关怀 |
9、解放思想大胆提拔使用 |
(二)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1、选拔招录方面 |
2、培养管理方面 |
3、提拔使用方面 |
(三)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招录选拔方面 |
2、培养管理方面 |
3、提拔使用方面 |
四、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对策 |
(一)选拔招录方面 |
1、高校部门履行好培养推荐职责 |
2、组织部门履行好精准选拔职责 |
3、用人单位履行好申请分配职责 |
(二)培养管理方面 |
1、责任主体与职责使命相匹配,提升思想认识 |
2、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打造比较优势 |
3、平台搭建与沟通交流相融合,制定职业规划 |
4、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相协调,助推成长成才 |
(三)提拔使用方面 |
1、及时落实选调生政策 |
2、培养成熟后大胆任用 |
3、跟踪管理全链条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切身体会:民族观教育是认识“民族”的必要过程 |
(二)社会舆情引发对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思考 |
(三)政府重视教师的民族观教育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政策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理论意义研究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价值功能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内容研究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教育实践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 |
(二)民族观 |
(三)民族观教育 |
第一章 加强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重视民族观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 |
一、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观教育的关注(1949-1956)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民族观教育的重视(1956-1965)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民族观教育的强调(1978-今) |
第二节 民族大学生快速增长要求高校教师加强民族观教育 |
一、教育的整体发展推动民族大学生基数上升 |
二、“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加强民族观教育 |
三、“互嵌式”校园格局的构建要求高校教师加强民族观教育 |
第二章 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一、政府体系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二、学校场域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三、社会场域民族观教育政策之于高校教师的“遗忘” |
第二节 教师培训内容中民族观教育的不足 |
一、政策执行上民族观教育内容的不足 |
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民族观教育内容的缺失 |
三、“潜在高校教师”群体高等教育阶段民族观教育的不足 |
第三节 各行为主体对民族观教育的选择性“忽视” |
一、时间精力“稀缺”导致教师的选择性“忽视” |
二、学校基于自身发展的选择性“忽视” |
三、政府部门间权责“模糊” |
四、社会场域对高校教师民族观产生的冲击 |
第三章 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常态化思考 |
第一节 政策层面:完善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政策制度 |
一、政策制约:明文规定,理清源头 |
二、适当的激励机制设计 |
三、完善多元的政策考核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实践层面: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的具体实施 |
一、立足课堂教学:加强高校教师“潜在群体”的在校教育 |
二、基于入职培训:完善民族观教育的入职培训机制 |
三、把握在职培训:完善民族观教育的继续教育设计 |
第三节 个人层面:高校教师增强民族观学习的自觉性 |
一、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教师发挥带头作用 |
二、普通教师自觉提高民族观学习意识 |
三、潜在教师群体加强多渠道的民族观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 |
2.1 前提概念厘清 |
2.1.1 执政的基本内涵 |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 |
2.1.3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内涵特点 |
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相关关系阐明 |
2.2.1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实践 |
2.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 |
2.2.3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能力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指引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思想 |
3.1.2 列宁执政思想 |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滋养 |
3.2.1 民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
3.2.2 德治思想与以德治国的执政方略 |
3.2.3 贵和思想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执政方针 |
3.2.4 尚贤思想与选贤任能的干部路线与标准 |
3.3 其他国家执政思想的理论冲突、反思与借鉴 |
3.3.1 汲取世界上一些政党衰败的经验教训 |
3.3.2 借鉴国外主流政党执政的成功经验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产生的实践轨迹 |
4.1 起步探索阶段:从建国初期的过渡探索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
4.1.1 社会变革中的实践 |
4.1.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探索和挫折 |
4.1.3 “文革”时期的实践 |
4.2 改革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后的科学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与时俱进 |
4.2.1 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的实践阶段 |
4.2.2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21世纪的实践阶段 |
4.2.3 与时俱进的实践阶段 |
4.3 全面创新阶段:从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执政创新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稳步推进 |
4.3.1 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执政面貌 |
4.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执政面貌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 |
5.1 遵循原理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基本原则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5.1.2 坚持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
5.1.3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党义 |
5.2 坚持建党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不变本色的根本保障 |
5.2.1 初心和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 |
5.2.2 初心和使命确保铸牢中国共产党人原始理想信念 |
5.2.3 初心和使命开启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的基因密码 |
5.3 坚持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生成积累的主要动力 |
5.3.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 |
5.3.2 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与时俱进 |
5.3.3 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的时代接轨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 |
6.1 坚定执政理念 |
6.1.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6.1.2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6.2 优化执政环境 |
6.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6.2.2 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健康发展 |
6.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6.3 完善执政主体 |
6.3.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6.3.2 坚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
6.3.3 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 |
6.4 改进执政方式 |
6.4.1 实现执政方式科学化 |
6.4.2 实现执政方式民主化 |
6.4.3 实现执政方式法治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及创新之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特色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认识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发展 |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政党理论的借鉴 |
(三)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党制度的新认识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存在基础 |
(一)正义性 |
(二)正当性 |
(三)认同性 |
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 |
(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
(三)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四)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五)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
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基本特征 |
(一)宽广的包容性 |
(二)广泛的代表性 |
(三)监督的民主性 |
(四)治理的有效性 |
五、当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因素 |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挑战 |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
(三)政党制度运行机制的制约 |
(四)政党制度中参政党存在的问题 |
六、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路径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
(二)不断提高执政党在政党制度中的领导水平 |
(三)加强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建设 |
(四)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夯实新时期政治协商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5)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原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 |
五、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党政治理论中的相关理论 |
一、政党与国家权力 |
二、政党与现代社会 |
三、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苏共党团制度 |
一、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中的相关理论 |
二、列宁政党学说中的相关理论 |
三、苏共党团制度的实践沿革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基本内涵 |
一、党组制度是“党的领导”重要实现机制之一 |
二、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基本功能 |
四、比较视野中的党组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组制度的探索发展 |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促成中国共产党党团诞生 |
二、中国共产党党团专列一章首次入党章 |
三、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团发展与建设 |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党团发展与理论建设 |
五、中共七大将“党团”改称为“党组”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组制度的曲折发展 |
一、建国初期党组的设立与实践 |
二、“文革”后党组制度的初步恢复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组制度的新发展 |
一、十二大党章对党组制度作了全面规制 |
二、十三大对党组制度的探索调整及效果 |
三、党组制度的成型和进一步完善发展 |
第三章 不同类型党组的功能特点分析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党组 |
一、党领导人大的历程概述 |
二、人大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
三、人大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
第二节 人民政协中的党组 |
一、党的领导人民政协的历程概述 |
二、人民政协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
三、人民政协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
第三节 人民政府中的党组 |
一、党领导人民政府的历程概述 |
二、人民政府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
三、人民政府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
第四节 司法机关中的党组 |
一、党领导司法机关的历程概述 |
二、司法机关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
三、司法机关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
第五节 群团组织中的党组 |
一、党领导群团组织的历程概述 |
二、群团组织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
三、群团组织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
第六节 国有企业中的党组 |
一、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历程概述 |
二、国有企业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
三、国有企业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特性、不足与调适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特性 |
一、制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不足 |
一、党组制度体系不完善 |
二、党组运行中的权责划分不明晰 |
三、党组内部组织管理薄弱涣散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调适 |
一、创新发展党的领导理论和党组理论 |
二、构建完善的党组制度体系 |
三、加强党组制度的监督与追责 |
四、加强党组自身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7)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应用研究 ——以某央企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模拟股份制初步方案设计 |
2.1 本公司企业文化及项目管理现状 |
2.2 模拟股份制研究现状 |
2.3 模拟股份制关键要素识别 |
2.4 与其他公司模拟股份制关键要素对比 |
2.5 模拟股份制关键要素的初步设计 |
2.5.1 团队股权配比 |
2.5.2 团队股金缴纳 |
2.5.3 基础利润率确定 |
2.5.4 员工股权分配 |
2.5.5 大小股东如何行使权利 |
2.5.6 项目期间考核与兑现 |
2.5.7 项目竣工考核与分红 |
2.5.8 员工差异化考核 |
2.5.9 项目风险分担与亏损追责 |
第3章 模拟股份制关键要素优化分析 |
3.1 模拟股份制与责任预算考核制在盈利项目中的对比分析 |
3.1.1 分红对比 |
3.1.2 股金与风险抵押金对比 |
3.2 模拟股份制与责任预算考核制在亏损项目中的对比分析 |
3.2.1 小股东追责对比分析 |
3.2.2 大股东权益对比分析 |
3.3 模拟股份制关键要素优化 |
3.3.1 项目团队内部征求意见 |
3.3.2 公司其它项目团队征求意见 |
3.3.3 公司领导层意见 |
第4章 模拟股份制的实际应用案例 |
4.1 应用项目的模拟股份制设计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组织机构图与团队配股 |
4.1.3 项目个人配股及风险保证金缴纳 |
4.1.4 过程管控 |
4.1.5 项目审计 |
4.1.6 项目期间考核与兑现 |
4.1.8 竣工考核与兑现 |
4.1.9 分红调整 |
4.1.10 个人分红办法 |
4.1.11 问责 |
4.1.12 股东权力 |
4.2 模拟股份制应用效果分析 |
4.2.1 现场施工概况 |
4.2.2 经济指标 |
4.2.3 资金使用情况 |
4.2.4 二次经营 |
4.3 模拟股份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模拟股份制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8)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困境 |
第一章 选调生工作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选调生工作的概念辨析 |
一、概念厘定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选调生工作运行的理论支撑 |
一、国外政党选拔年轻干部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选调生工作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 |
第一节 选调生工作实施的历史脉络 |
一、曲折中的萌芽(1965—1976) |
二、料峭中的破土(1977—1991) |
三、暖阳中的勃发(1992—1999) |
四、规范中的成长(2000—2008) |
五、指导下的完善(2009年—至今) |
第二节 不同历史时期选调生工作的特点 |
一、萌芽时期特点 |
二、破土时期特点 |
三、勃发时期特点 |
四、成长时期特点 |
五、完善时期特点 |
第三节 选调生工作实施的主要成就 |
一、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
二、探索出一条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新路径 |
第三章 当前选调生工作的实施概况 |
第一节 山东省选调生工作概况及特点 |
一、山东省选调生工作总体概况 |
二、山东省选调生工作的具体规定及执行情况 |
三、山东省选调生工作实施的特点 |
第二节 湖北省选调生工作概况及特点 |
一、湖北省选调生工作总体概况 |
二、湖北省选调生工作的具体规定及执行情况 |
三、湖北省选调生工作实施的特点 |
第三节 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概况及特点 |
一、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总体概况 |
二、重庆市选调生工作的具体规定及执行情况 |
三、重庆市选调生工作的实施特点 |
第四节 选调生工作的特点总结和规律分析 |
一、关于选调生工作的特点总结 |
二、对选调生工作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
第四章 当前选调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当前选调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选调生工作存在的不足 |
二、选调生工作实施主体存在的不足 |
三、选调生工作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选调生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选调生工作缺乏法理支持和有效监督 |
二、制度自身缺乏完备的执行机制 |
三、选调生缺乏对自身的清晰认识 |
四、用人单位对选调生的认识存在偏差 |
五、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 |
六、基层政治生态缺乏有效根治 |
第五章 改进我国选调生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关于当前选调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一、选调生工作不应被立即废止 |
二、选调生工作不宜搞“一刀切” |
三、进一步明确选调生工作的定位 |
第二节 牢牢把握选调生工作的五对重点 |
一、组织抓、抓组织,牵住“牛鼻子” |
二、关口严、严把关,增强“稳定阀” |
三、重培养、重锻炼,努力“压担子” |
四、沉基层、基层长,实现“蹲蹲苗” |
五、保障强、强保障,提供“定心丸” |
第三节 改进选调生工作的具体建议 |
一、完善选调生工作的顶层设计 |
二、进一步完善选调生工作的选拔方式 |
三、端正选调生态度,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
四、充分发挥高校、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各主体选育功能 |
五、着力为选调生工作营造健康有序的政治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社会治理视域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以衡阳市民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治理视域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概述 |
2.1 社会治理理论 |
2.1.1 社会治理 |
2.1.2 基层社会治理 |
2.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
2.2.1 民主党派 |
2.2.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
2.2.3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
2.2.4 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意义 |
2.3 社会治理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 |
2.3.1 社会治理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新视野 |
2.3.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打造新模式 |
第3章 社会治理视域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以衡阳市民建为例) |
3.1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经验 |
3.1.1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经验 |
3.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组织发展不平衡 |
3.2.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部分成员政党意识淡薄 |
3.2.3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程度不高 |
3.2.4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支部活动单一 |
3.3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
3.3.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有待健全 |
3.3.3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建设有待巩固 |
3.3.4 中共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
第4章 社会治理视域下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
4.1 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则 |
4.1.1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4.1.2 坚持服务社会治理原则 |
4.1.3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
4.2 社会治理视域下民主党派多方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4.2.1 加强基层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政党意识 |
4.2.2 健全基层组织的工作机制,提高履职能力 |
4.2.3 基层组织深入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
4.2.4 创新基层组织的组织生活,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
4.3 社会治理视域下中共基层党组织多层次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
4.3.1 充分认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
4.3.2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领导,保障社会治理正确方向 |
4.3.3 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条件,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
4.3.4 关心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骨干成员的政治成长,奠定社会治理的多元组织基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培育与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参政党意识的内涵 |
1、参政党意识概念 |
2、培育和提升参政党意识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培育和提升参政党意识的目的和意义 |
1、培育和提升参政党意识的目的 |
2、培育和提升参政党意识的意义 |
第二章 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的建设情况 |
第一节 参政党意识建设的历史发展 |
1、九三学社参政党角色定位的发展 |
2、九三学社参政党意识的自觉与发展 |
第二节 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建设的现状 |
1、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建设的制度规范 |
2、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建设的分工 |
第三章 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薄弱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表现形式 |
1、参与政治的热情不足 |
2、参政议政职能未充分发挥 |
3、组织凝聚力和认同感有下降之虞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1、思想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
2、松散式的管理 |
3、参政议政能力较弱 |
第四章 培育和提升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的建议 |
第一节 改进思想教育的方式 |
1、思想教育要贴近现实 |
2、探索思想教育的新方法 |
3、注重培养“九三情结” |
第二节 进一步增强九三学社成员组织观念 |
1、各级组织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
2、探索成员管理党派事务的模式 |
3、完善监督与奖惩机制 |
第三节 强化参政议政能力培养 |
1、培养三种意识 |
2、加强培训指导 |
3、建立联动机制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之管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为例[D]. 韩翔宇. 郑州大学, 2020(02)
- [2]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问题研究[D]. 高忠儒.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D]. 王一铮.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研究[D]. 陈恩智.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研究[D]. 李宇博.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4)
- [6]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应用研究 ——以某央企项目为例[D]. 彭肇武. 清华大学, 2018(04)
- [8]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问题研究[D]. 孙进宝.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社会治理视域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以衡阳市民建为例[D]. 管小六. 南华大学, 2017(04)
- [10]福建九三学社成员参政党意识培育与提升问题研究[D]. 杨文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