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的鉴定与防治

玉米青枯病的鉴定与防治

一、玉米青枯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钮笑晓,李小波,孙毅,马海林,张洁,刘亚飞,郝曜山,崔贵梅[1](2020)在《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玉米茎腐(青枯)病不仅在我国广泛发生,也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严重影响全球玉米的总产量以及种子品质。简要概述了该病的发生与危害,致病菌及发病成因和相应栽培措施;通过对已有的玉米抗病鉴定方法及病原菌鉴定方法总结分析,认为抗病育种与抗性鉴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不够问题;着重介绍了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玉米对茎腐(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且对玉米茎腐(青枯)病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王志伟[2](2020)在《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是两种危害玉米的主要的土传病害。玉米茎腐病主要由腐霉菌(Pythium spp)和镰孢菌(Fusarium spp)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引起。目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仍是防治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主要手段。为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的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常见杀菌剂对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选择咯菌腈、恶霉灵和苯醚甲环唑三种杀菌剂进行两两复配,测定不同混配组合对禾谷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联合毒力。根据共毒系数及杀菌剂单剂的表现,筛选出最佳复配组合,实验室自制成悬浮种衣剂并进行室内安全性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以期为田间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防治药剂的合理选择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精甲霜灵、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溴菌腈,辛菌胺醋酸盐、霜脲氰、克菌丹和恶霉灵8种杀菌剂对瓜果腐霉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活性,EC50值介于0.441053.3533 mg/L之间。叶菌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硅唑、腈菌唑、氟环唑、戊唑醇、咯菌腈、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溴菌腈、克菌丹、恶霉灵、肟菌酯和嘧菌酯15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活性,EC50值介于0.201812.9433 mg/L之间。咯菌腈、噻呋酰胺、丙硫菌唑、氟环唑、叶菌唑、戊唑醇、氟硅唑、吡唑醚菌酯、腈菌唑、溴菌腈、异菌脲、恶霉灵、克菌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15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活性,EC50值介于0.243239.3771 mg/L之间。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将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恶霉灵三种杀菌剂分别按20∶1、10∶1、5∶1、1∶1、1∶5、1∶10和1∶20的配比进行两两复配时,苯醚甲环唑与恶霉灵、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和咯菌腈与恶霉灵分别在20∶1、20∶1和1∶1配比时对禾谷镰孢菌的共毒系数(CTC)最高,增效效果最好;在10∶1、5∶1和1∶5配比时对立枯丝核菌的共毒系数(CTC)最高,增效效果最好。评价了实验室自制的6%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1)和6%噻呋酰胺·咯菌腈(2∶1)悬浮种衣剂拌种后,对玉米的安全性。安全性结果表明,6%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8、27、36和45 g/100 kg种子,6%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2、18、24和30 g/100 kg种子,分别拌种三个供试玉米品种后,与不拌种相比,不影响玉米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但对根长、根数和株高几个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p<0.05)。室内盆栽与一年两地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量15和18 g/100 kg种子,6%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9和12 g/100 kg种子,拌种玉米后,对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均具有较好的室内防效和田间防效,且不影响玉米的出苗。

郭成[3](2019)在《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植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品种更替以及耕作制度改变,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并采集样本,从病原种类、优势病原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和抗性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于2015年和2017年分别对甘肃玉米茎腐病的分布范围和为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在华亭县、庄浪县、灵台县、崆峒区、泾川县、华池县、镇原县、合水县、庆城县、宁县、清水县、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成县、迭部县、康县、舟曲县、临夏县、广河县、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通渭县、安定区、临洮县、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州区和凉州区均有分布,且2年的平均病田率和分别为28.6%和100%,病株率分别为3.6%和31.5%。(2)为了明确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病原种类和致病类群,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陇南地区、陇东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结合培养性状,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53株镰孢菌菌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150株、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9株、木贼镰孢(F.equiseti)26株、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15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10株、三线镰孢(F.tricinctum)5株、温带镰孢(F.temper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2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1株,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9.3%、11.5%、10.3%、5.9%、4.7%、4.0%、1.9%、1.2%、0.8%和0.4%。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玉米品种甘宇2号通过平皿法测定、盆栽法测定和田间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平皿法测定和盆栽法测定证实了10种镰孢菌均为致病菌,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而木贼镰孢、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变红镰孢、三线镰孢、温带镰孢、锐顶镰孢和尖孢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首次在甘肃报道。(3)选取代表性菌株HCSZ4-9、HHXHZ15-7、ZY2-2、PC14-1、YJ8-1、ZY7-1、ZY11-1、KTQ3-1、ZQDC13-3、HA26、TW30、ZY13-2、KTQ16、KTQ19、ZJCZC14-5、ZJCZC14-2、TW26、TW40和HCSZ4-19进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发现菌株HHXHZ15-7与布斯镰孢(F.boothii);菌株HCSZ4-9与禾谷镰孢;菌株ZY2-2和PC-14-1与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菌株YJ8-1和ZY 7-1与木贼镰孢;菌株ZY 11-1和KTQ3-1与胶孢镰孢;菌株ZQDC13-3和HA-26与层出镰孢;菌株TW 30和ZY 13-2与变红镰孢;菌株KTQ16和KTQ19与三线镰孢;菌株ZJCZC14-5和ZJCZC14-2与温带镰孢;菌株TW26和TW40与锐顶镰孢;菌株HCSZ4-19与尖孢镰孢分别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说明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4)利用镰孢菌特异性引物对禾谷镰孢复合种150个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共检测出110株布斯镰孢和40株禾谷镰孢,本研究掌握了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结构由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2个类群组成,分别占73.33%和24.67%,其比例约为3:1。(5)为明确甘肃省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8对VNTR和10对SSR引物对甘肃省4大生态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禾谷镰孢复合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6个,多态性位点数2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4个地理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51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939,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91,多态性位点数为24.7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19%。4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8800.9674,遗传距离为0.03310.1188。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陇南地区为第Ⅰ类群,河西地区为第II类群,陇东地区和陇中地区为第Ⅲ类群。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0.71%。(6)经对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产毒化学型检测,发现42株产生15-AcDON,34株产生3-AcDON,20株产生NIV,18株不产毒,分别占36.84%、29.82%、17.54和15.79%。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能产生15-AcDON、3-AcDON和NIV,3种毒素在4个生态区均有分布。(7)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明确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要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S1-1为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尖孢镰孢、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肿囊腐霉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012.0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均为5.0;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说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8)采用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自交系X178和高感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并对该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明确其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抗感比例约为2.38:1。根据表型结果对50个抗病和50个感病材料,及2个亲本分别建库,进行WGS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BSA性状定位分析,基于SNP-index和InDel-index鉴定出的候选基因分别为6个和33个,通过整合SNP和InDel信息,发现6号染色体上Zm00001d035153发生了非同义突变,3号染色体Zm00001d040332发生了移码突变,即这2个基因在编码区蛋白质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Zm00001d035153和Zm00001d040332为2个主要抗病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育种提供可利用的抗病基因和有效的基因资源,以及用于快速辅助选择的功能标记,提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育种速度和效率,构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于海阔[4](2020)在《土壤主要有机磷对禾谷镰刀菌生长、产毒以及致病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禾谷镰刀菌是引起玉米茎腐病等常见土传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环境、耕作方式和施肥制度的改变使我国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施肥制度的改变,肥料的大量施用使耕地地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茎腐病的病情逐年加重。为阐明耕地地力因素中土壤有机磷与病害发生的关系,运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以及盆栽和大田接种试验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随着有机磷含量的升高,禾谷镰刀菌的生长、产毒以及致病力均显着提升,使玉米茎腐病等土传病害的病情加重。本研究选用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别设置卵磷脂、植酸和K2HPO4为查彼克培养基中的唯一磷源物质,具体设计原则为:每100 ml培养基中K2HPO4的添加量分别设置为1 mg、10 mg、100 mg、1000 mg。将培养基中K2HPO4替换为等物质的量的卵磷脂和植酸,经计算卵磷脂添加量对应为4.5 mg、45 mg、450 mg、4500 mg,植酸添加量对应为0.75 mg、7.5 mg、75 mg、750 mg。培养结束后比较不同磷源对禾谷镰刀菌生长、产毒以及致病力的影响差异,并对试验结果做出初步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禾谷镰刀菌分别以卵磷脂,植酸,K2HPO4为唯一磷源,在查彼克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不添加任何磷源的查彼克培养基作为对照,采用十字交叉法每天同一时间测定禾谷镰刀菌菌落直径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磷源均能促进禾谷镰刀菌生长。其中,卵磷脂组菌落生长速度最快,当每100 ml培养基中卵磷脂添加量为450 mg时,在培养第6天菌落直径就达到8.5 cm。植酸和K2HPO4对菌落生长促进效果无差异,但都不如卵磷脂。液体摇床培养试验结果与平板试验结果一致,添加卵磷脂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干重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菌丝干重最高可达0.28 g·L-1。两组试验结果都表明,卵磷脂能显着促进禾谷镰刀菌的生长。2、玉米种子的生测试验和发酵培养液中DON毒素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卵磷脂和植酸两种有机磷的发酵培养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胚根胚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每100 ml培养基中卵磷脂添加量为4500 mg时,发酵培养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可达56.7%,对胚根、胚芽的抑制率高达95.03%和89.49%,而K2HPO4组对种子萌发抑制率仅为16.7%,对胚根、胚芽的抑制率为75.76%和70.56%。植酸和卵磷脂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K2HPO4(P<0.05)。对玉米种子的生长抑制效果随磷源添加量的增多而变得更加明显。而且,发酵培养液中DON毒素检测结果证明,毒素含量也随着卵磷脂和植酸的添加量增多而增多。当每100 ml培养基中植酸添加量为0.75 mg时,发酵培养液中毒素含量仅为69.87μg·L-1,当添加量设置为750 mg时毒素含量可达到580.79μg·L-1。发酵培养液的DON毒素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主要有机磷与K2HPO4相比能显着促进禾谷镰刀菌产生更多的DON毒素(P<0.05)。3、在玉米苗期和吐丝期接种不同磷源培养条件下的禾谷镰刀菌,调查统计病害发生情况,依照病级评价标准和病情指数,比较致病力的强弱。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在添加有机磷的培养条件下,致病力明显强于K2HPO4(P<0.05)。当每100 ml培养基中卵磷脂添加量为4500 mg时,玉米苗期根部的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95,玉米苗期茎部的发病率为98.33%,病情指数为94.55;当每100 ml培养基中植酸添加量为750 mg时,植酸苗期根部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85。植酸茎部发病率为90%,病情指数为89.60。当每100 ml培养基中K2HPO4添加量为1000 mg时,K2HPO4苗期根部的发病率为86.67%,病情指数为56.67,苗期茎部发病率为76.66%,病情指数为72.41。玉米吐丝期试验结果与苗期试验结果一致,证明了卵磷脂和植酸这两种土壤主要有机磷与K2HPO4相比均能显着提升禾谷镰刀菌的致病力。

孟程程[5](2019)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两种作物茎基腐病的病原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山东是典型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的种植模式。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及玉米茎基腐病均呈现加重趋势。秸秆还田是我国推广程度较高的一项农业措施,尤其是在小麦-玉米轮作地块中,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可以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作物产量,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发病的玉米秸、麦秸的还田是否会加重某些土传病害的发生,也一直是栽培学者和病理学者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究小麦、玉米茎基腐病发病植株秸秆还田是否会加重彼此茎基腐病的发生,本研究自山东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采集小麦、玉米茎基腐病发病植株进行组织分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从致病性、有性态的产生及温度适应性三个方面比较不同种病原菌的差异,期望从病原学的角度出发,科学指导小麦、玉米秸秆的合理还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山东省济南、泰安、德州、潍坊、烟台、聊城、菏泽、临沂等8个地区共采集200余份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样本,分离获得的224个菌株,从中选取190个代表性菌株,对其EF-1α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所属类群。结果表明送测菌株分属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其中假禾谷镰孢菌占送测菌株的74.7%,是山东省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类群。2.自山东省德州、泰安和聊城三地采集玉米茎基腐病样本100余份,分离获得203个菌株,从中选取189个代表性菌株,对其EF-1α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所属类群。结果表明,送测菌株分属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及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轮枝镰孢菌占鉴定菌株的55%,是山东省玉米茎基腐病的优势类群。3.从病原菌的鉴定结果来看,两种作物的茎基腐病菌分属镰孢菌的5个种,即假禾谷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及尖孢镰孢菌。假禾谷镰孢菌只在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样本中分离得到,在玉米茎基腐病发病样本中未分离得到。禾谷镰孢菌、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在两种寄主的茎基腐病样本中均有分离,但所占比例存在差异。4.对分离自两种作物茎基腐病的5种镰孢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孢菌对小麦苗期植株和小麦穗部的致病力最高,病情指数分别为100和84.3,大部分镰孢菌对小麦植株的致病力有显着差异,但对小麦穗部及玉米植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假禾谷镰孢菌未能成功侵染玉米植株。寄主来源不同的禾谷镰孢菌、轮枝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对小麦植株、穗部及玉米植株的致病性无明显差异。5.人工诱导5种镰孢菌的有性态试验结果显示,假禾谷镰孢菌不能产生子囊壳,其余4种镰孢菌均能产生子囊壳,但禾谷镰孢菌子囊壳产生的数量更多。6.不同病原菌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假禾谷镰孢菌与禾谷镰孢菌在35℃时几乎停止生长;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尖孢镰孢菌温度适应范围广,在5℃35℃范围内均可生长。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为假禾谷镰孢菌,玉米茎基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为轮枝镰孢菌,两种作物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并不相同,且假禾谷镰孢菌未能成功侵染玉米植株。田间发病秸秆还田不会明显加重下茬作物茎基腐病的发生,尤其是由假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的小麦秸秆还田,不会直接导致玉米茎基腐的发生。但自两种作物茎基腐病样本中又都可以分离到禾谷镰孢菌,禾谷镰孢菌不仅能引起两种作物的茎基腐病,同时也是小麦赤霉病菌的优势致病菌,从此层面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茎基腐病发病秸秆还田存在一定的联系。

关振峰[6](2017)在《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青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和丝黑穗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等。现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其防治建议,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1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

林强[7](2017)在《玉米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病害主要有四个主要部位发病:叶部病害、穗部病害、根茎部病害、全株性病害;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是多发叶斑病(大斑、小斑、弯孢霉叶斑病)、锈病、青枯病;穗部病害多发穗腐病、黑穗病(丝黑穗、瘤黑病)、根茎部病害多发纹枯病、茎基腐病、苗枯病;全株性病害多发矮花叶病、粗缩病等。一、玉米病害的种类与识别(1)玉米叶斑病(大、小斑病)

徐刚[8](2017)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青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和丝黑穗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等。现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其防治建议,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一、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

王仕伟[9](2017)在《玉米耐高温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的地位。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极速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非生物胁迫造成的损失逐渐增多,其中短期异常高温发生越发频繁,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受高温危害,高温已成为限制玉米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夏季短期的异常高温往往造成玉米籽粒败育,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通过研究高温发生规律以及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在玉米生产中提出有效的防御措施,通过对玉米高温抗性的鉴定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挖掘优异耐高温种质和基因/QTL,提高玉米抗高温育种效率。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化过程研究,对玉米抗高温遗传规律研究相对较少。试验建立了田间及室内鉴定体系,筛选出一批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抗源;利用BC3F1群体及F2群体鉴定出不同时期均有效应的耐高温主效QTL和特异的QTL;利用重组近交系群体和关联群体对玉米耐高温相关性状结实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高温发生规律的初步探索以及对玉米为害程度的连续观察,建立了在田间条件下玉米耐高温鉴定体系,确定了以热敏感指数为鉴定指标,从包含有Reid、lancaster、唐四平头以及CYMMYT等热带等种质的278份玉米自交系中,利用参考品种法筛选出N6、西502、444、昌7-2等一批耐高温自交系,也鉴定出一批叶片敏感型自交系W-5、CML154、CML170、CML327、CML480、CNW021等自交系。探索了苗期室内鉴定体系,确定了以2叶期玉米幼苗进行直接高温(42℃光照16h及32℃黑暗8h)处理,持续处理72h,通过这一鉴定体系,对部分材料进行苗期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2.利用高温敏感自交系W-5和抗性自交系N6构建了以W-5为轮回亲本包含612个单株的BC3F1群体;以热敏感指数为指标,挑选出极端抗、感材料各30份,通过QTL-seq检测到26个与叶片耐高温相关的QTL,分布在第1,2,3,4,7,8,10染色体,第1染色体包含1个,第2染色体包含6个,第3染色体包含3个,第4染色体包含1个,第7染色体包含4个,第8染色体包含9个,第10染色体包含两个,其中第2染色体和第8染色体检测到的QTL数量最多,说明第2和第8染色体可能存在玉米耐热性的热点区域。这些QTL位点,区间最大的为19.5Mb,最小的为2Mb。3.对612个BC3F1单株利用单标记分析,共检测到有4个QTL位点其中qHT2-4、qHT3-3存在极显着差异,qHT8-8、qHT8-9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位于第2,3,8染色体上,其表型贡献率分别是12.21%,16.34%,10.58%和10.99%。通过443个苗期F2单株对四个显着QTL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HT2-4,qHT3-3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存在显着差异,抗性都来源于亲本N6,且抗性基因为显性。收集整理已经报道过的4篇玉米耐高温遗传研究结果,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将qHT2-4作为玉米耐高温的主效QTL深入研究,将qHT2-4定位在HTM-35和HTM-37间,区间大小为851kb。4.利用抗病育种中以热带血缘自交系BT-1和N6构建的包含250份S10的RIL群体,和258份包含不同血缘材料的关联群体,通过结实性揭示玉米耐高温的遗传规律,共检测到两个显着QTL:qSS-1和qSS-2分别位于第2和第5染色体上。通过关联分析,共检测到29个显着SNP位点,对应13个候选基因,其中9个基因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结合连锁分析及关联分析发现,有两个SNP位点chr222193492和chr222193603位于qSS-1内,所对应的基因为GRMZM2G109262,该基因编码乙二醛酶,在高温干旱胁迫中大量表达。通过对高温发生规律以及高温对玉米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提出科学的高温评价方法以及有效的生产防范措施。通过抗性材料的筛选,以及玉米耐高温遗传研究,加深对高温抗性遗传机制的认识,为克隆玉米耐高温主效基因和进一步抗性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黄海青[10](2016)在《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经济作物,在南方地区产量非常高。要想保障玉米的质量就需要强化对玉米病虫害的分析,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的侵袭和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玉米青枯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青枯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分布及其危害
2 玉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及发病成因
    2.1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
    2.2 造成玉米茎腐病发病的环境条件和栽培原因
3 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措施
4 玉米茎腐病抗性品种鉴定及评价方法
5 玉米抗茎腐病种质资源筛选
6 玉米茎腐病抗病育种及其相关遗传研究
7 基因定位和表达研究
8 展望

(2)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概述
        1.1.1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情况
        1.1.2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症状
        1.1.3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
        1.1.4 玉米茎腐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侵染规律
    1.2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防治现状
        1.2.1 农业防治
        1.2.2 生物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3 试验药剂介绍
        1.3.1 三唑类杀菌剂
        1.3.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3.3 其他类型杀菌剂
    1.4 农药复配研究现状
        1.4.1 农药复配的目的和意义
        1.4.2 农药复配的原则
        1.4.3 农药复配的机理
    1.5 悬浮种衣剂概述
        1.5.1 悬浮种衣剂的特点
        1.5.2 悬浮种衣剂作用原理
        1.5.3 悬浮种衣剂的组成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
    2.2 供试菌株
    2.3 供试培养基
    2.4 供试仪器
    2.5 试验试剂
    2.6 毒力测定方法
        2.6.1 供试药剂的配置
        2.6.2 含药PDA培养基的制备
        2.6.3 试验药剂对玉米茎腐病菌和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6.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7 联合毒力测定
        2.7.1 混配组合设计和药剂配置
        2.7.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8 室内安全性试验
        2.8.1 供试玉米品种
        2.8.2 供试药剂
        2.8.3 药剂剂量设计
        2.8.4 试验设计
    2.9 盆栽苗期防效试验
        2.9.1 供试玉米品种及药剂
        2.9.2 玉米茎腐病盆栽苗期防效试验
        2.9.3 玉米纹枯病盆栽苗期防效试验
        2.9.4 药效计算方法
    2.10 田间药效试验
        2.10.1 试验地概况
        2.10.2 供试玉米品种及药剂
        2.10.3 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
        2.10.4 发病调查及病情数据统计
        2.10.5 药效计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瓜果腐霉菌)的室内毒力
    3.2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禾谷镰孢菌)的室内毒力
    3.3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
    3.4 不同混配组合对玉米茎腐病菌(禾谷镰孢菌)的联合毒力
        3.4.1 苯醚甲环唑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3.4.2 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的联合毒力
        3.4.3 咯菌腈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3.5 不同混配组合对玉米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的联合毒力
        3.5.1 苯醚甲环唑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3.5.2 咯菌腈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3.5.3 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的联合毒力
    3.6 6 %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与6%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安全性结果
        3.6.1 6 %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发芽试验
        3.6.2 6 %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出苗试验
        3.6.3 6 %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发芽试验
        3.6.4 6 %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出苗试验
    3.7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盆栽防效试验
        3.7.1 6 %恶霉灵·咯菌腈FS和6%噻呋·咯菌腈FS防治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菌)盆栽试验
        3.7.2 6 %恶霉灵·咯菌腈FS和6%噻呋·咯菌腈FS防治玉米纹枯病(立枯丝核菌)盆栽试验
    3.8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的大田试验
        3.8.1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效
        3.8.2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对玉米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4 讨论
    4.1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与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
    4.2 复配组合的筛选与联合毒力的测定
    4.3 两种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的安全性评价
    4.4 两种悬浮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与纹枯病的盆栽和田间防效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3)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1.1.2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特点
        1.1.4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
        1.1.5 玉米抗茎腐病鉴定方法与种质资源筛选
        1.1.6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
        1.1.7 玉米对茎腐病抗病基因QTL定位
        1.1.8 玉米抗茎腐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1.1.9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机制
        1.1.10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
        1.1.11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1.2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2.1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2.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2.3 试验目标
第二章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2.1.2 样品分离
        2.1.3 镰孢菌纯化和单孢分离
        2.1.4 菌落直径测定
        2.1.5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2.1.6 菌株致病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玉米茎腐病分布范围和严重度
        2.2.2 玉米茎腐病样品中镰孢菌鉴定
        2.2.3 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描述
        2.2.4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
        2.2.5 基于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致病性测定结果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产毒化学型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引物
        3.1.3 PCR扩增体系
        3.1.4 凝胶电泳
        3.1.5 电泳谱带的统计及数据分析
        3.1.6 产毒化学型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3.2.2 产毒化学型检测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短密木霉菌株GAS1-1的鉴定、拮抗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菌株鉴定结果
        4.2.2 菌株GAS1-1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4.2.3 短密木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玉米自交系X178抗镰孢茎腐病基因挖掘
    5.1 材料与方法
        5.1.1 F_2群体表型鉴定
        5.1.2 DNA提取
        5.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5.1.5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表型鉴定结果
        5.2.2 亲本及抗感池F_2群体重测序分析
        5.2.3 SNP和InDel的分析与鉴定
        5.2.4 子代SNP频率分布
        5.2.5 子代InDel频率差异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4)土壤主要有机磷对禾谷镰刀菌生长、产毒以及致病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玉米茎腐病的研究概况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及致病机理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特点及侵染循环
        1.1.4 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措施
    1.2 禾谷镰刀菌的研究进展
        1.2.1 禾谷镰刀菌特征
        1.2.2 禾谷镰刀菌致病力鉴定方法
    1.3 禾谷镰刀菌毒素研究进展
        1.3.1 禾谷镰刀菌产毒类型
        1.3.2 DON毒素
        1.3.3 DON毒素检测技术
    1.4 土壤有机磷概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和磷源
        2.1.2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磷源对禾谷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2.2.2 发酵培养液毒性的生物学检测试验设计
        2.2.3 发酵液中DON毒素检测试验设计
        2.2.4 玉米苗期根部致病力试验设计
        2.2.5 玉米苗期茎部致病力试验设计
        2.2.6 玉米吐丝期穗部致病力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禾谷镰刀菌生长的测定方法
        2.3.2 发酵液毒性的生物学检测方法
        2.3.3 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法检测发酵培养液中DON毒素含量
        2.3.4 病害调查方法
        2.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磷源对禾谷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磷源对禾谷镰刀菌菌落扩增速度的影响
        3.1.2 不同磷源对禾谷镰刀生物量的影响
    3.2 添加不同磷源的禾谷镰刀菌发酵培养液对玉米种子的毒性测试结果
    3.3 添加不同磷源的禾谷镰刀菌发酵培养液中DON毒素的测定结果
    3.4 不同磷源对禾谷镰刀菌致病力的影响
        3.4.1 玉米苗期根部致病力测试结果
        3.4.2 玉米苗期茎部致病力测试结果
        3.4.3 玉米吐丝期致病力测试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磷源影响禾谷镰刀菌的生长
    4.2 DON毒素对玉米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
    4.3 不同磷源对禾谷镰刀菌致病力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两种作物茎基腐病的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麦茎基腐病的研究概况
        1.1.1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1.1.2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特点
        1.1.3 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害循环
        1.1.4 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
    1.2 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概况
        1.2.1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1.2.2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特点
        1.2.3 玉米茎基腐病的致病机制
        1.2.4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害循环
        1.2.5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条件
        1.2.6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害控制
    1.3 病原真菌的分类鉴
        1.3.1 形态学分类
        1.3.2 化学分类
        1.3.3 分子系统学分类
        1.3.4 镰孢菌的分类鉴定
        1.3.4.1 形态学分类
        1.3.4.2 分子生物学分类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小麦、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1.1 样本的采集
        2.1.2 供试试剂及培养基的配置
        2.1.3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2 小麦、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2.2.1 供试材料
        2.2.2 供试试剂的配置
        2.2.3 使用仪器
        2.2.4 试验方法
        2.2.4.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4.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4.3 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3.1 对小麦苗期植株的致病性测定
        2.3.1.1 试验材料
        2.3.1.2 试验方法
        2.3.2 对小麦穗部的致病性测定
        2.3.2.1 试验材料
        2.3.2.2 试验方法
        2.3.3 对玉米苗期植株的致病性测定
        2.3.3.1 试验材料
        2.3.3.2 试验方法
    2.4 病原菌有性态的诱导
        2.4.1 试验材料
        2.4.2 实验试剂的配置
        2.4.3 试验方法
    2.5 病原菌的温度适应性测定
        2.5.1 供试菌株
        2.5.2 试验方法
        2.5.3 数据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的鉴定分析
        3.1.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1.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1.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3.2 玉米茎基腐病病原的鉴定分析
        3.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3.3 寄主不同的病原菌的系统发育比较
    3.4 病原菌的致病性及温度适应性测定
        3.4.1 不同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3.4.1.1 不同病原菌对小麦苗期植株的致病性测定
        3.4.1.2 不同病原菌对小麦穗部的致病性测定
        3.4.1.3 不同病原菌对玉米苗期植株的致病性测定
        3.4.2 病原菌的温度适应性
    3.5 病原菌有性态的诱导
4 讨论
    4.1 小麦、玉米茎基腐病病原的鉴定
    4.2 不同病原菌对小麦、玉米苗期植株的致病性测定
    4.3 不同病原菌的温度适应性测定
    4.4 不同病原菌对小麦穗部的致病力测定及其有性态的诱导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青枯病
2 玉米大斑病
3 玉米小斑病
4 玉米病毒病
5 丝黑穗病
6 蚜虫
7 红蜘蛛
8 玉米螟
9 地下害虫

(7)玉米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米病害的种类与识别
二、玉米病害防治技术

(8)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米青枯病
二、玉米大斑病
三、玉米小斑病
四、玉米病毒病
五、丝黑穗病
六、蚜虫
七、红蜘蛛
八、玉米螟
九、地下害虫

(9)玉米耐高温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生产现状
    1.2 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1.3 高温热害在玉米生产中的发生与危害及防治
    1.4 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1.4.1 生长发育的影响
        1.4.2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5 玉米耐高温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1.5.1 玉米耐高温性状的鉴定及评价
        1.5.2 玉米耐高温性状的遗传研究
        1.5.3 玉米对高温的抗性机制
        1.5.3.1 玉米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机制
        1.5.3.2 玉米高温胁迫下分子生物学研究
        1.5.4 玉米耐高温育种
    1.6 QTL-seq在 QTL定位中的应用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1.7.1 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叶片耐高温遗传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表型调查
        2.1.4 统计分析
        2.1.5 玉米耐高温性状的鉴定
        2.1.6 混池测序
        2.1.6.1 DNA提取
        2.1.6.2 QTL分析
        2.1.7 单标记分析
        2.1.7.1 分子标记开发
        2.1.7.2 基因型检测
        2.1.7.3 显着性测验
        2.1.8 苗期抗性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玉米叶片耐高温性状鉴定和评价
        2.2.1.1 玉米叶片高温耐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2.2.1.2 玉米高温耐性评价
        2.2.2 玉米叶片耐高温性状的QTL分析
        2.2.2.1 成株期BC_3F_1群体表型描述性统计
        2.2.2.2 极端抗感材料选取
        2.2.2.3 叶片耐高温性状的QTL鉴定
        2.2.3 玉米叶片耐高温性状QTL的效应验证
        2.2.3.1 成株期BC_3F_1群体的验证
        2.2.3.2 苗期F_2群体验证
        2.2.4 多时期稳定QTLqHT2-4 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章 玉米结实性耐高温的遗传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田间管理
        3.1.1.1 试验材料
        3.1.1.2 田间试验
        3.1.2 性状调查
        3.1.3 统计分析
        3.1.4 连锁分析
        3.1.5 关联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玉米结实性的耐高温性状遗传研究
        3.2.1.1 玉米结实性描述性统计
        3.2.1.2 基于玉米结实性的耐高温QTL分析
        3.2.1.3 基于玉米结实性的耐高温关联分析
        3.2.1.4 基于结实性耐高温关联SNP位点与QTL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讨论
        4.2.1 QTL鉴定结果
        4.2.2 自然鉴定与室内鉴定
        4.2.3 鉴定指标
    4.3 抗性鉴定结果
    4.4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

(10)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的常见病虫害疾病分析
    1.1 大小斑病
    1.2 玉米的青枯病
    1.3 玉米病毒
    1.4 玉米的虫害分析
2 玉米病虫害的解决对策
    2.1 大小斑病的防治
    2.2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
    2.3 玉米病毒病的防治
    2.4 玉米的害虫防治方法
3 结束语

四、玉米青枯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J]. 钮笑晓,李小波,孙毅,马海林,张洁,刘亚飞,郝曜山,崔贵梅. 华北农学报, 2020(S1)
  • [2]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D]. 王志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3]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D]. 郭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4]土壤主要有机磷对禾谷镰刀菌生长、产毒以及致病力的影响[D]. 于海阔.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5]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两种作物茎基腐病的病原鉴定[D]. 孟程程.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J]. 关振峰.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0)
  • [7]玉米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技术[J]. 林强.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7)
  • [8]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J]. 徐刚.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3)
  • [9]玉米耐高温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D]. 王仕伟.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问题与对策[J]. 黄海青. 农技服务, 2016(09)

标签:;  ;  ;  ;  

玉米青枯病的鉴定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