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合物驱注采工况数学模型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学[1](2021)在《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方法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能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常规化石能源的也会造成碳排放量加剧,同时常规化石能源的紧缺带来了能源结构的转变,能源利用的清洁化、可持续化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地热能作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决定了其在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比重,其中干热岩资源作为可用于社会生产的重要能源,温度高、储量大,决定了其必然会成为未来重要能源之一。在地热能利用方面我国紧跟时代步伐,干热岩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大力发展干热岩资源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开发中深层高温干热岩资源用于发电的有效手段,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巨大的干热岩资源储量和环保方面的优势,EGS开采技术也需要随之加强。但现阶段EGS处于起步阶段,鲜有适用于商业推广的理想EGS实际工程。除热储改造技术方面限制外,EGS产热量和运行寿命预测不准确是制约EGS实际工程难以快速普及的重要原因。而对影响EGS热开采的影响因素不明确不准确、热储内流场流动规律不明确是导致EGS产能和运行寿命预测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本文为解决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问题,以Dupuit公式和吸放热公式为基础建立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分析EGS热储内的渗流场和换热规律,建立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并对其进行应用研究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EGS热储的特点将热储简化为均质多孔介质模型,分析EGS换热过程,以渗透率为媒介提出将EGS复杂的多场耦合过程简化为流—热(TH)耦合过程,推导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提出进行EGS产能和寿命计算的重要参数;基于复势函数与压力叠加原理推导分别获得平面多种布井方式的势函数与流函数,计算不同布井方式的压力势和流场的分布规律,提出“以流场分布规律划分单注入井控制面积的流场劈分方法,将多井EGS简化为多个双井EGS分别计算产能和寿命”的思路。(2)基于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和EGS流—热耦合数学模型分析控制方程中重要参数影响因素,设计并搭建了微型渗流换热模型实验系统,开展微型渗流换热实验研究,获得水温和岩体的温度响应规律,验证流—热耦合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开展实际工况下的双井EGS渗流换热数值模拟实验,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重要参数的影响,修正重要参数影响因素,获得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3)研究不同布井方式的压力势和流场的分布规律,计算两注入井连线间最小压力坐标,提出平面多井EGS流场劈分方法:沿相邻注入井与生产井连线所组成夹角的角平分线劈分获得单注入井控制面积;改进水电比拟仪,开展多井水电比拟实验,分析流场中压力势分布规律,定性验证了 EGS流场劈分方法;基于Darcy定律开展平面多井流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流场中压力势和流速分布规律,定量验证了 EGS流场劈分方法。(4)基于复势函数和压力势叠加原理分析多井平面流场在压力势叠加后的流量折减机理,研发流速折减实验系统,开展了多井压力叠加实验,验证平面流量折减机理的正确性;开展了多井整体EGS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劈分后双井EGS有限元数值模型组的数值模拟,分析井的数量和流量折减对EGS产能和寿命的影响规律,以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为基础,修正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中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5)将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与已有文献案例比较,验证了双井与多井EGS产能和寿命控制方程的正确性;依托云南腾冲县热海地热田,基于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开展不同布井方式的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分析不同布井方式的EGS产能和寿命,提出了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于优化方法。
徐伟[2](2021)在《JZ油田化学驱准均衡驱替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渤海JZ油田化学驱已经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但开采到一定阶段,由于井网调整使得油藏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并且在后期的注水井转注聚井后所造成的水聚干扰现象使得油藏整体的波及系数不高,造成聚合物驱效益降低,并且不同于陆地开采,海上油田受到平台作业限制只能采用笼统注笼统采的作业方式,因此无法对各个层位进行精细划分注入液量,使得高渗透层优先突破,造成无效水循环,从而对低渗层动用不足。为此需要探讨如何通过调整井网模式以及注入参数提高驱替液波及效率。针对渤海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替不均衡问题,本文提出油田化学驱准均衡驱替概念来探讨如何提高采收率。首先基于油藏工程基础以及渗流力学理论,并结合聚合物流体特性,通过水驱均衡驱替理念为基础构建出理论数学模型,推导了平面上聚合物驱均衡驱替的约束方程,验证了平面均衡驱替可行性,并提出了修正后的泰尔指数作为其均衡程度的评价指标,通过后期的井网模型等实验进行验证。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静态实验对不同聚合物、聚合物微球溶液以及凝胶配方进行强度性能测试,并通过单管小岩心实验对配方与储层配伍性进行研究,通过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确定出不同极差的注入体系,为之后油藏适应性评价提供依据。基于注入性实验方案,针对不同的井网模式、不同的井排距部署以及水聚干扰条件下不同水聚注入量配比展开大型平板物模实验,筛选出五点井网为最佳井网模式,并基于此进行井距调整研究,认为基于渗透层分层特性调整纵向井距能够改善整体驱替效果;同时在水聚同驱时,即注水井转注聚井后,认为在水聚比为1:0.8时,驱替较为均衡。之后为实现纵向上不同渗透率级差条件下的准均衡驱替,基于此开展不同级差条件下双层岩心并联实验,最终筛选出用聚合物/微球的交替段塞体系对级差3条件地层进行调驱,对级差6条件下采用由凝胶/聚合物/微球的组合的分级封堵体系进行深部调剖。研究对于提高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效果,大幅度降低聚合物驱成本有重要意义。
孙大兴[3](2020)在《油藏聚驱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油田稳产增产,也是涉及国家能源战略、能源安全的重要课题。聚合物驱油分层配注是目前最适用于我国陆相非均质油藏的开采技术,通过大幅提高配注液粘度来降低水油流度比的方式扩大驱替相波及范围,从而提高油田采收率。但是开采过程中驱油聚合物的粘度损失特别是由机械剪切降解导致的配注液粘度损失是导致驱替效率无法达到预期的关键问题。现有的解决手段是增加聚合物干粉用量和研制耐温耐盐抗剪切的新型聚合物产品,不仅没有解决导致配注液粘损的根源问题,还进一步提高了配注液驱油投入成本。本文针对聚驱配注系统中造成聚合物配注液粘度损失最显着的静态混合流场、分层配注器流场和油藏微孔喉流场流动机制及粘损调配技术开展研究。针对注聚井地面系统中造成配注液粘损最严重的静态混合器流场,研究了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与配注液粘损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式连续螺旋静态混合单元设计方法,建立静态混合器流场数学模型,对比新型静混与传统静混混合性能与剪切流动机制,并对新型静混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室内与油田井场实验评估新型静混的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新型静混在保证混合性能满足工程需求的基础上,平均粘度损失率仅为3.0%,与SMX和Kenics静态混合器相比粘度损失率降低3.8个百分点。针对注聚井井下系统中造成配注液粘度损失最严重的分层配注器流场,研究了配注器节流阀芯调压机制与配注液粘损机制,提出了一种流线型多级调压节流阀芯设计方法,建立配注器节流阀芯流场数学模型,对比流线型与矩形阀芯流场调压与剪切作用机制,与矩形阀芯相比流线型阀芯在保证调压效果的同时,最大剪切速率与矩形阀芯流场相比降低55.6%。通过室内实验评估流线型节流阀芯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流线型阀芯在保证调压效果满足工程需求的基础上,最大工作流量下粘度损失率低于3%,与矩形阀芯相比粘度损失率降低9个百分点。针对地层油藏微孔喉流场流动机制,建立了微孔喉流场配注液高分子吸附行为与剪切流动机制耦合模型,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孔喉流场配注液表观流变行为,揭示了低流量下配注液机械降解致粘损机制。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配注液高分子吸附与剪切流动机制耦合模型。基于微孔喉流场粘损机制,提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微孔喉流场配注液吸附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待测参数从难以测量的微量溶液浓度差转变为容易测量的动力粘度差。基于马拉高尼流动原理,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运动与群聚行为。建立了油相环境与聚合物液滴两相流数学模型,分别基于热毛细效应与溶质毛细效应为聚合物液滴提供驱动力,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会随温度或离子浓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对油溶剂一侧局部加热,油溶剂与空气界面流体会向低温流动,在马拉高尼流作用下推动容器底部聚合物液滴做趋热运动;利用各向同性半导体Fe2O3纳米粒子、H2O2溶液和聚合物溶液混合而成的水相液滴,被光照射的一侧发生光芬顿反应,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在液滴内部形成离子浓度梯度。因此在界面处液体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流动,并在马拉高尼效应作用下在液滴内形成循环流动,从而使水相液滴向光源方向运动。此方法可以赋予配注液定向驱替能力,从而可用于弥补配注液粘度损失导致的波及范围减小。
姚尚空[4](2020)在《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Y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油井含水率普遍高于90%,聚合物驱投注前含水持续上升,已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表现为见效难、含水率下降幅度低的特点,严重影响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目前,针对高含水油井调整方法很多,但往往忽略高含水形成的原因,同时,对于高含水调整机理尚不明确,且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为了适应聚合物驱精细开发,保证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亟需探索高含水井形成的原因,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保证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本文考虑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判别高含水形成的原因,通过统计动静态参数,建立高含水井动静态数据库,分析优势渗流通道的特征。利用分流量曲线和相渗曲线,拟合得到水驱条件下不同含水阶段渗透率与临界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该渗透率条件下的含油饱和度,并与临界含油饱和度进行比值,建立了高含水优势通道判别标准。通过聚驱前高含水通道层数占比参数指标划分成不同级别,将高含水井分为四类,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进行计算和识别。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的特点,分析高含水井组成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依据Y区二类油层参数,明确了高含水井层内、层间、平面矛盾调整机理。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特点,分析出各类高含水井存在的主要矛盾,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为下一步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井网因素、注采连通因素、注入水体积倍数,研究高含水井组成因,并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明确Y区目标区块不同类型高含水井层间、层内、平面调整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建立异步注采、水聚交替层内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能有效动用常规水驱难以动用的剩余油,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建立封堵高含水层位、层段组合层间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缓解了高渗层的低效、无效水循环问题,高渗层相对吸水量被抑制,中低渗透层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提高了纵向上的波及体积;建立井网抽稀、转注平面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油水井间压力平衡被打破,液流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原开发方案未波及到的区域剩余油得到波及。
郑国兴[5](2020)在《非牛顿流体旋流场中油滴运动规律及分离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研发的井下油水旋流分离技术有体积小、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已满足了高含水油田水驱区块井下油水高效分离的应用需求,但对于聚驱区块,因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聚合物导致组分复杂化,且极易乳化,分离难度增加,已成为制约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工艺在聚驱区块有效应用的技术难题。对含聚采出液中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其水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黏弹性流体,对于含聚条件下旋流分离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都是以牛顿流体为基本假设构建数学模型和预测模型,忽略了介质黏性和流变性对旋流场的影响,这对于非牛顿流体的研究来说显然是不适用的。鉴于井下旋流分离工艺在聚驱井亟待应用需求,亟需开展非牛顿流体条件下相关流场特性研究,并指导井下旋流分离工艺的设计应用。本文通过开展不同含聚条件下油水混合液的流变特性研究,拟合出不同含聚浓度下的黏度模型,通过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对非牛顿流体黏度模型进行了修正;选定螺旋导流内锥式旋流器作为试验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开展数模分析,获取了含聚条件下速度场、压力场、油滴运动轨迹等流场特性规律;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进行了流场测试实验分析,验证了非牛顿流体黏度修正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并选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离散相模型(DPM)及非牛顿流体黏度修正模型进行了含聚条件下旋流器内连续相和离散相流场变化规律分析。获取了不同含聚条件下旋流器内的速度特性、压力特性、分离特性以及油滴运移轨迹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含聚条件下粒径与分离效率间的拟合方程,通过分析验证最大误差控制可在5%范围内。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并引入群体平衡模型(PBM)与油水两相流模型(Mixture)相结合进行了含聚条件下油滴的粒径、流场速度、含聚浓度、含油体积分数对油相浓度分布、油滴粒径分布和压降等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获取了含聚条件下旋流器内油滴聚并破碎特性以及油滴运动特性规律,得出了流速是流体流动产生压降的关键因素。基于正交试验法进行螺旋内锥导流旋流器结构参数优化,得到了旋流器的流场速度分布特性及压力损失与参数化的影响关系,获取了槽深、升角、锥度的最佳参数;基于单一变量法并结合非牛顿流体黏度修正模型与离散相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获取了分流比、处理量、入口含油浓度、含聚浓度等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的操作参数区间;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进一步修正分流比、处理量等操作参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史雪冬[6](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王莉利[7](2019)在《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驱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适用范围广、驱油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当前国内外的火驱项目成功率低、火驱开发经济风险性较大、对火驱动态预测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在火驱领域采用智能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几乎是空白。因此,为了充分挖掘稠油热采潜力,实现稠油开发技术的科学化和最优化,本文深入开展了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与智能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取得的新认识和主要结果如下:本文依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结合火驱油藏内油、水、气、温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创新性地考虑了气相和蒸汽相重力超覆因素对火驱效果影响,建立了完整的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理论模型(即FFDPM)。FFDPM模型可用于火驱油藏的筛选、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火驱生产动态的实时跟踪分析,为火驱开发方案的及时调整和注采技术参数的优化确定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研究和解决了FFDPM模型数值模拟有效运行问题。在FFDPM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建立了FFDPM模型的相关物性参数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了预测模型中气相组分质量分数、凝结区三相饱和度等重要参数的获取方法,提出了参数赋值错误等因素导致数值模拟意外中断运行的处理方法,提高了火驱动态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和开发了火驱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预测数值模拟系统。在火驱数学模型和相关参数确定方法基础上,研发了完善的火驱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预测数值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火驱生产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模拟各种物性参数在火驱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理论最优值。本文理论模拟结果与前人的一维燃烧管实验和火驱现场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模拟系统输入参数少、计算速度快、模拟结果与室内实验和现场火驱实际生产结果符合度高。引入现代智能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火驱开发效果预测方法。本文新方法将自适应混沌克隆粒子群优化(ACCPSO)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基于ACC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火驱开发效果预测理论模型。文中采用国外42个火驱现场试验项目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在火驱开发效果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预测准确性。在本文中,作者还将改进的人工鱼群智能算法与本文建立的火驱数学模型结合,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跳跃人工鱼群智能算法的火驱开发注采参数优化方法。文中以辽河油田杜66块为例进行了验证性试算,结果表明,引进智能计算方法对火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可以对火驱注采参数进行实时动态优化和调整,从而保证火驱油藏开采始终处于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中。
张娜[8](2019)在《胜二区东三4单元延长注聚方案优化及经济界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驱作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和有效方法,已在陆上油田大规模推广应用,并取得成功。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低油价对聚合物驱技术要求更为严苛,聚合物驱项目提质增效势在必行。胜利油田胜二区东三4聚合物驱处于见效高峰期,单井日油6.9 t/d,综合含水89.0%,但其注入量已完成方案设计的83.7%,面临转后续水驱。按照化学驱见效规律,转后续水驱会造成含水快速回返,影响开发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延长注聚,减缓含水回返速度,有效延长见效高峰期,提升开发效果。而延长注聚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化学剂用量也随之升高,经济效益必将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最大程度发挥驱油剂的作用,从而保证经济效益。本论文以胜利油田胜二区东三4聚合物驱单元为目标单元,首先分析目前聚合物驱见效特征,通过室内物模试验和数值模拟优化研究,进行延长注聚注入参数优化,结合注采差异化调整和分层注聚井优选,编制目标单元延长注聚方案。矿场完成延长设计的注入量后,含水保持在92%以下,单井日油4.1 t/d,数值模拟跟踪预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达到8.3%,证明了延长注聚设计思路的正确性。最后采用有无项目对比法进行全过程经济评价,制定了不同油价不同聚合物价格下的聚合物驱项目和延长注聚项目经济界限,并应用此界限指导聚合物驱项目的最大用量优化研究。依据延长注聚经济界限,按照研究期间胜利油价50$/bbl、聚合物价格1.2万元/吨,优化得到胜二区东三4聚合物驱单元最大用量为1650 PV·mg/L,可逐年设计延长注入,实现正注项目的效益最大化。该方法可用于指导胜利油田11个正注化学驱单元的经济评价及用量优化,覆盖地质储量8570×104t,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张娟[9](2019)在《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底水油藏在我国诸多类油藏中占比很大,其储量非常丰富。除了有大量的天然底水油藏外,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很多非底水油田的开发特征正不断地趋向于底水驱动类型的油藏。所以,认清这类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大小,能够有效指导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挖潜和综合调整工作,提高最终采收率。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底水油藏已经取得的剩余油成因研究成果及开发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L2厚层底水油藏为研究对象,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结合注采动态特征及监测资料进行数值模拟,进行水驱效果评价、分析油水运动特征评价储量动用状况,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认清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潜力大小。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挖潜方案,明确最优挖潜措施,提高原油产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上韵律段,根据剩余油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井网调整、人工隔板、聚合物驱和泡沫驱四种挖潜措施。通过研究各技术对L2油藏的开发效果,这四种方案均能有效的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其中人工隔板技术累增油8.74×104t,上韵律段采出程度增加8.87%,开发效果最佳。
莫爱国[10](2018)在《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庆油田预计到“十三五”末,聚驱后续水驱区块地质储量将达到8.9亿吨,目前后续水驱区块综合含水为97.5%,已接近经济开采界限。聚驱后后续水驱由于长期开采,优势渗流通道发育,有效开采难度大,纵向上厚度比例只有12.8%,但吸水比例高达60.9%,平面上大面积分布,所占井组比例达到87.5%,聚驱后高渗透带的存在,造成后续水驱“短路”,吨油耗水量大幅度增加,影响水淹段驱油效率,无效注水浪费巨大。但目前还存在高水淹优势通道的识别与量化描述方法尚不成熟,常规识别方法还存在识别符合率偏低、无法实现定量描述、识别周期长等缺点;凝胶调堵剂初粘高(>30mPa·s)、成胶时间短,无法实现油层深部定点封堵;体膨颗粒类初膨快,易剪切破碎,深调距离有限,有效期较短的问题。针对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识别及调堵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应用3DSL数值模拟软件识别优势渗流通道,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给出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注采关系、注水井的注入走向及在邻近生产井的分布比例、流体在油藏中的流线(强弱及方向)、泄油体积和油井分配因子等重要信息。模拟结果可与常规优势通道识别方法、油水井动静态资料等对比验证符合率,判别方法更加有快速、准确,规模化应用优势明显,投入成本低,更有利于经济、快速、定量的识别油藏优势渗流通道,从而为油田确定调剖、调驱等措施提供定量依据。室内自主研发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本文利用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仪,明确了凝胶调堵剂低初始粘度、超长延缓成胶时间、长期热稳定的作用原理,体系中加入了一种多氨基环形分子,通过氢键与-COOH链接,使聚合物分子链构象变为卷曲,从而降低体系的初始粘度;利用pH缓冲体系,通过氢键束缚-COOH电离,控制交联离子的电离速度,采用强螯合配位体,螯合交联剂离子,控制交联离子的释放速度,达到了控制成胶时间的目的;凝胶体系中HPAM的侧链所带-COOH与表活剂胶束通过氢键作用链接,在体系内形成双网络互穿结构,增强调堵剂终粘、提高稳定性。室内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初始粘度低于10mPa·s,低粘度((27)300mPa·s)周期最长达40天,终粘2500mPa·s以上(清水体系),成胶时间30-70天可控,可实现油层深部不同位置定点封堵。通过室内分子结构设计,采用嵌段聚合方法将高极性单体和疏水单体进行聚合,双酰胺基物质为支化点,辅以丙烯酸等高吸水单体及pH值调节剂,先按设定的比例进行主链聚合,再加入疏水基团和双酯类增强剂,经过辐射(钴60)引发自由基合成,利用疏水基团的斥水性,激活颗粒的“阀门”作用,来增加颗粒网格空间的疏水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设计的疏水和亲水基团已经成功参与反应形成颗粒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FZ-1颗粒调堵剂体系,具有初膨倍数低,缓膨时间长的特点,在矿化度为8000mg/L的污水条件下,初膨6倍/10天,终膨时间约55天,终膨倍数约32倍。在清水中,初膨6倍/10天,55天后,FZ-1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为35倍。开展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三层岩心物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沿水窜通道窜流,不污染中、低渗透层,注入凝胶后高渗透层得到有效封堵。封堵后高渗层分流率由72.7%降为0.7%,低渗层分流率为14.3%,中渗透层分流率85%,中、低渗透层改善效果明显提升;凝胶后续水驱驱替时压力由聚驱后续水驱压力0.008MPa升至0.087MPa;表明对中低渗透层污染小、高渗层封堵性能好。建立了10m胶结长岩心凝胶动态成胶实验方法,首次观察到了凝胶调堵剂在岩心深部动态成胶现象,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可在10m长岩心中“动态成胶”;凝胶驱阶段压力“锯齿状”上升,凝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抗剪切吸附性”、“封堵性”;从电镜扫描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驱替距离体系均有成胶显示。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优势渗流通道封堵现场试验。Z281-SP42井组现场试验过程中实现低压注入,初期注入压力8.0MPa与注水压力7.8MPa相当,注入井调堵后平均压力上升1.4MPa,调堵过程中及调堵后4次连续剖面测试结果表明高渗层吸液比例由70.1%降到32.1%。示踪剂测试表明调堵后优势渗流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主要见剂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平面矛盾得到调整,调堵措施后最大日含水下降0.9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7.69t。Z80-P026井组调堵后6口注入井注入压力相比调前平均上升2.5MPa,剖面改变明显;措施后有9口油井见到较好效果,井组含水下降1.7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11.46t。
二、聚合物驱注采工况数学模型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驱注采工况数学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方法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EGS热开采影响因素研究 |
1.2.2 EGS开采潜力估算研究 |
1.2.3 井网取热与井网劈分方法研究 |
1.2.4 热储层寿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机制 |
2.1 EGS换热系统及换热机制 |
2.1.1 EGS换热系统 |
2.1.2 基本假设 |
2.1.3 EGS换热机制 |
2.2 EGS产能与寿命预测方法 |
2.2.1 体积法地热资源产能预测原理 |
2.2.2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方法 |
2.3 流场分布规律及EGS应用 |
2.3.1 平面多井流场分布规律 |
2.3.2 流场劈分方法在多井EGS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3.1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原理 |
3.2 渗流换热模拟实验与数值验证 |
3.2.1 渗流换热模型实验研究 |
3.2.2 渗流换热实验数值模拟验证 |
3.3 双井EGS换热数值模拟 |
3.3.1 双井EGS取热模型概述 |
3.3.2 双井EGS模型热物性参数取值 |
3.3.3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3.4 模拟结果分析与关键参数主要因素修正 |
3.4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 |
3.4.1 热储终温T_(ml)变化规律 |
3.4.2 大地热补偿热量Q_t变化规律 |
3.4.3 平均产出温度T_(out)变化规律 |
3.4.4 系数α的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井EGS流场劈分方法研究 |
4.1 流场分布规律和劈分方法 |
4.1.1 多井平面稳态渗流的流场劈分原则 |
4.1.2 多井平面稳态渗流的流场劈分结果 |
4.2 多井平面水电比拟实验验证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系统改装与实验设计 |
4.2.3 仪器校准与实验步骤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多井平面渗流场数值模拟验证 |
4.3.1 多井平面渗流模型建立 |
4.3.2 多井平面渗流工况及参数取值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流场劈分的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5.1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原理 |
5.1.1 多井平面流场流速折减机理 |
5.1.2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关键参数及其定性公式 |
5.2 多井流速折减实验 |
5.2.1 多井流速折减实验原理 |
5.2.2 实验系统概述及搭建 |
5.2.3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
5.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多井整体数值模拟与劈分后数值模拟对比 |
5.3.1 多井EGS整体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2 多井EGS劈分后对应的双井EGS模型建立 |
5.3.3 多井EGS模型热物性参数取值 |
5.3.4 网格独立性验证 |
5.3.5 模拟结果分析 |
5.4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 |
5.4.1 多井EGS产能预测 |
5.4.2 平均产出温度和形状系数的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验证与优化 |
6.1 双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验证 |
6.2 多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验证 |
6.2.1 热海地热田地质赋存条件 |
6.2.2 热海地热田数值模型 |
6.2.3 公式预测结果与数值结果对比 |
6.3 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与优化 |
6.3.1 三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 |
6.3.2 六井EGS产能和寿命预测公式的应用 |
6.3.3 EGS的建设与运行过程的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JZ油田化学驱准均衡驱替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准均衡驱替研究现状 |
1.2.2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JZ油田概况及开采现状 |
2.1 地质概况 |
2.2 化学驱开发现状 |
2.2.1 开采历程 |
2.2.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准均衡驱替机理研究 |
3.1 理论模型建立 |
3.2 准均衡驱替约束方程 |
3.3 准均衡驱替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准均衡驱替体系筛选 |
4.1 聚合物溶液性能评价 |
4.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1.2 储层配伍性 |
4.2 微球体系筛选 |
4.2.1 微球吸水膨胀性及稳定性 |
4.2.2 微球运移调剖性能评价 |
4.3 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评价 |
4.3.1 凝胶配方研究 |
4.3.2 凝胶成胶强度分析 |
4.3.3 凝胶在岩性中的封堵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准均衡驱替体系的油藏适应性评价 |
5.1 准均衡驱替平面物模实验 |
5.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5.1.2 水聚干扰条件下注入量优选 |
5.1.3 井网形式优选 |
5.1.4 井排距优选 |
5.2 级差条件下准均衡体系优化实验 |
5.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5.2.2 级差2条件下注入体系研究 |
5.2.3 级差3条件下注入体系研究 |
5.2.4 级差6条件下注入体系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油藏聚驱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聚合物驱油采油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驱油技术发展概况 |
1.2.2 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机理 |
1.2.3 聚合物驱油分层配注系统 |
1.3 聚驱配注液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
1.3.1 聚驱配注液表观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
1.3.2 聚驱配注液降解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
1.3.3 聚驱配注液机械降解致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
1.4 聚驱配注液粘损调配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基于耐剪切聚合物研制的粘损调配技术研究现状 |
1.4.2 基于低剪切流场设计的粘损调配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静态混合器流场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 |
2.1 引言 |
2.2 静态混合器流场数学模型 |
2.2.1 传统静态混合器流场结构 |
2.2.2 静态混合器流场控制方程 |
2.2.3 静态混合器流场有限元划分与边界条件 |
2.3 静态混合器流场剪切致粘损机制及低剪切流场设计 |
2.3.1 传统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与致粘损机制 |
2.3.2 新型并联式静混单元流场混合性能与剪切作用分析 |
2.4 静态混合器流场配注液的粘损调配 |
2.4.1 并联式螺旋静混单元几何参数优化 |
2.4.2 静态混合器粘损调配效果测试方法 |
2.4.3 静态混合器流场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层配注器流场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 |
3.1 引言 |
3.2 配注器节流阀芯流场数学模型 |
3.2.1 传统配注器节流阀芯结构 |
3.2.2 配注器阀芯流场控制方程 |
3.2.3 配注器阀芯流场有限元划分与边界条件 |
3.3 配注器阀芯流场调压与致粘损机制 |
3.3.1 矩形配注器节流阀芯调压机制 |
3.3.2 矩形配注器阀芯流场剪切致粘损机制 |
3.4 流线型多级阀芯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实验 |
3.4.1 基于阀芯流场结构设计的配注液粘损调配 |
3.4.2 配注器粘损调配效果测试实验方法 |
3.4.3 配注器阀芯流场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藏微孔喉流场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吸附行为 |
4.1 引言 |
4.2 油藏微孔喉流场数学模型 |
4.2.1 油藏多孔介质流场微孔喉模型 |
4.2.2 微孔喉流场流动状态与剪切作用机制 |
4.2.3 微孔喉流场剪切作用与吸附行为耦合模型 |
4.3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粘损机制研究 |
4.3.1 微孔喉流场剪切流动机制 |
4.3.2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表观流变行为 |
4.3.3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剪切粘损机制 |
4.4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高分子吸附行为 |
4.4.1 配注液高分子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行为 |
4.4.2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吸附层厚度测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驱配注液的定向驱替方法 |
5.1 引言 |
5.2 温度场驱动配注液定向驱替 |
5.2.1 温度场驱动单相液滴运动仿真 |
5.2.2 温度场驱动油相液体运动仿真 |
5.2.3 温度场驱动水油两相流运动仿真 |
5.2.4 温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运动实验 |
5.3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仿真 |
5.3.1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流场模型 |
5.3.2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机理 |
5.4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实验 |
5.4.1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动实验方法 |
5.4.2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 |
5.4.3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群聚行为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含水形成原因研究现状 |
1.2.2 高含水调整措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状况 |
2.1 区块地质概况 |
2.2 沉积相特征 |
2.3 开发历程 |
2.4 连通状况 |
2.5 高含水井的基本状况 |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 研究区模型的建立 |
3.2 相渗曲线 |
3.3 PVTI拟合 |
3.4 历史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含水井组分类及识别方法研究 |
4.1 水驱高含水通道界限判定 |
4.2 水驱高含水通道分类 |
4.3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识别方法 |
4.3.1 单因素分析法 |
4.3.2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含水井组成因研究 |
5.1 高含水井组成因分析 |
5.1.1 井网因素 |
5.1.2 注采连通关系 |
5.1.3 注入水体积倍数 |
5.2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成因实例分析 |
5.2.1 一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
5.2.2 二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
5.2.3 三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
5.2.4 四类高含水组井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研究 |
6.1 高含水井层内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
6.1.1 异步注采机理研究 |
6.1.2 水-聚合物段塞交替机理研究 |
6.2 高含水井层间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
6.2.1 层段组合机理研究 |
6.2.2 封堵高含水层位机理研究 |
6.3 高含水井平面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
6.3.1 平面转注机理研究 |
6.3.2 平面抽稀机理研究 |
6.4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
6.4.1 一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
6.4.2 二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
6.4.3 三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
6.4.4 四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件 |
(5)非牛顿流体旋流场中油滴运动规律及分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旋流分离的特点与应用 |
1.2.1 旋流分离器的基本原理 |
1.2.2 旋流分离器的应用进展 |
1.3 旋流场内非牛顿流体研究现状 |
1.3.1 理论模型方法 |
1.3.2 实验研究方法 |
1.3.3 数值模拟方法 |
1.4 旋流场内液滴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
1.4.1 液滴运动轨迹研究 |
1.4.2 液滴破碎聚结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含聚条件下旋流器流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 聚合物浓度对介质流变特性影响规律 |
2.2.1 含聚条件对介质流变特性影响机理 |
2.2.2 试剂配制及流变测试 |
2.3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 |
2.4 旋流器内流场特性及油滴运移轨迹分析 |
2.4.1 旋流器内流场特性分析 |
2.4.2 油滴在旋流场内的运动特性分析 |
2.4.3 分离效率 |
2.5 基于PIV的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验证 |
2.5.1 PIV系统及工作原理 |
2.5.2 实验操作步骤 |
2.5.3 数值模拟与实验误差分析 |
2.6 含聚条件下目标旋流场内流场特性及运移轨迹分析 |
2.6.1 模拟参数设置 |
2.6.2 含聚条件下流场特性分析 |
2.6.3 含聚条件下油滴运动特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聚条件下目标旋流器旋流场内油滴聚结破碎特性研究 |
3.1 群体平衡模型(PBM) |
3.1.1 破碎机理与聚结机理 |
3.1.2 破碎频率与聚并效率 |
3.2 群体平衡模型(PBM)的适应性 |
3.3 边界条件和计算条件设定 |
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粒径对旋流器油滴破碎与聚并的影响 |
3.4.2 含聚浓度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
3.4.3 流速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
3.4.4 油相体积分数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锥型螺旋导流式旋流器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优化 |
4.1 正交试验设计 |
4.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2.1 直观分析 |
4.2.2 方差检验 |
4.2.3 试验结果验证 |
4.3 操作参数优化 |
4.3.1 入口处理量 |
4.3.2 分流比 |
4.3.3 入口含油体积分数 |
4.3.4 含聚浓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锥型螺旋导流式旋流器试验研究 |
5.1 室内实验研究 |
5.1.1 室内工艺流程 |
5.1.2 含油分析系统 |
5.1.3 室内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
5.2 现场试验对比研究 |
5.2.1 井口试验流程设计 |
5.2.2 现场试验井选定 |
5.2.3 现场试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缩写和符号说明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
2.1.1 储层模型 |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
2.4.1 井网调整方案 |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火驱技术发展概况 |
1.3 火驱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智能计算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1.4.1 人工神经网络在油田中的应用 |
1.4.2 群体智能算法在油田中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火驱数学模型建立 |
2.1 模型建立 |
2.1.1 模型基本假设 |
2.1.2 微分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 |
2.1.3 移动坐标 |
2.1.4 热传导 |
2.1.5 波动前缘两侧的质量平衡 |
2.2 火驱能量平衡优化和稳态热流速度分析 |
2.2.1 能量平衡优化 |
2.2.2 稳态热流速度分析 |
2.3 温度分布 |
2.3.1 燃烧温度 |
2.3.2 蒸汽温度 |
2.4 分区流体饱和度和分流量 |
2.5 火驱产率 |
2.6 压力分布 |
2.7 空气和水蒸汽超覆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驱数学模型相关参数的求取和处理 |
3.1 分区参数的优化求取方法 |
3.2 密度计算 |
3.3 比热和潜热计算 |
3.4 温度计算 |
3.5 导热系数计算 |
3.6 相对渗透率计算 |
3.7 残余饱和度计算 |
3.8 粘度计算 |
3.9 波及系数计算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驱数学模型验证和开发动态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算法与参数处理 |
4.1.1 数值模拟算法 |
4.1.2 相关参数优化处理方法 |
4.2 数值模拟系统设计与开发 |
4.2.1 系统功能设计 |
4.2.2 系统开发过程 |
4.3 FFDPM模型的验证 |
4.3.1 一维燃烧管室内实验验证 |
4.3.2 罗马尼亚Suplacu de Barcau油田火驱生产数据验证 |
4.4 火驱开发动态模拟与分析 |
4.4.1 干式燃烧油藏动态模拟分析 |
4.4.2 湿式燃烧油藏动态模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驱开发指标智能预测模型研究 |
5.1 RBF神经网络 |
5.1.1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1.2 径向基函数 |
5.1.3 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5.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3 标准粒子群优化流程 |
5.3 自适应混沌克隆粒子群算法 |
5.3.1 混沌优化算法 |
5.3.2 ACCPSO算法 |
5.3.3 ACCPSO算法性能验证 |
5.4 ACCPSO-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4.1 模型参数确定 |
5.4.2 模型算法流程 |
5.5 ACCPSO-RBF神经网络火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 |
5.5.1 建立样本数据集 |
5.5.2 建立火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 |
5.5.3 火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性能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火驱注采参数智能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
6.1 火驱注采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 |
6.1.1 注气速率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
6.1.2 转湿时机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
6.1.3 注水速率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
6.2 人工鱼群算法 |
6.2.1 人工鱼群基本思想 |
6.2.2 人工鱼的行为描述 |
6.2.3 人工鱼群的寻优原理 |
6.2.4 人工鱼群的算法流程 |
6.3 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改进 |
6.3.1 算法改进思想 |
6.3.2 算法流程 |
6.3.3 算法验证 |
6.4 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火驱注入方案优化方法 |
6.4.1 火驱注入方案优化模型 |
6.4.2 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6.5 辽河油田杜66 块火驱注入方案优化应用实例 |
6.5.1 杜66 块基本概况 |
6.5.2 注入方案优化 |
6.5.3 应用效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文中涉及公式附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授权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8)胜二区东三4单元延长注聚方案优化及经济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聚合物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驱油技术 |
1.2.2 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技术 |
1.2.3 聚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 |
1.2.4 延长注聚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分析 |
2.1 聚合物驱方案设计 |
2.1.1 聚合物驱选区概况 |
2.1.2 聚合物驱配方设计 |
2.1.3 聚合物驱方案设计 |
2.2 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分析 |
2.2.1 开发状况分析 |
2.2.2 见效特征分析 |
2.3 聚合物驱效果跟踪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区延长注聚方案优化 |
3.1 延长注聚技术可行性研究 |
3.2 延长注聚参数优化 |
3.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2.2 延长注聚方案优化 |
3.3 差异化注采调整 |
3.3.1 分井组差异化配注 |
3.3.2 分井组配产设计 |
3.3.3 注采井网调整 |
3.4 分层注聚设计 |
3.4.1 物模试验研究 |
3.4.2 数值模拟研究 |
3.4.3 分层注聚井优选 |
3.5 延长注聚经济可行性研究 |
3.5.1 增油效果预测 |
3.5.2 经济效益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驱经济界限研究及应用 |
4.1 聚合物驱经济界限研究 |
4.1.1 研究方法 |
4.1.2 软件介绍 |
4.1.3 注聚新项目经济界限 |
4.1.4 延长注聚项目经济界限 |
4.1.5 不同注聚项目经济界限对比 |
4.2 聚合物驱经济界限应用 |
4.2.1 聚合物驱项目经济可行性论证 |
4.2.2 聚合物驱项目经济极限用量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延长注聚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5.1 注入状况分析 |
5.2 生产状况分析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开采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L2油藏概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储层特征 |
2.1.3 流体性质 |
2.1.4 温度与压力系统 |
2.2 油藏开发历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2油藏生产状况拟合及分析 |
3.1 三维地质建立 |
3.1.1 数据准备 |
3.1.2 构造模型 |
3.1.3 属性模型 |
3.2 流体及动态模型建立 |
3.2.1 流体模型 |
3.2.2 动态模型 |
3.3 生产历史拟合 |
3.3.1 储量拟合 |
3.3.2 生产动态拟合 |
3.3.3 水驱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2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油水运动规律 |
4.1.1 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
4.1.2 剖面油水运动规律 |
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3 剩余油成因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2油藏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 |
5.1 井网调整 |
5.1.1 井网调整原则及基础方案部署 |
5.1.2 井身轨迹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1.3 水平段长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4 井网调整开发效果预测 |
5.2 人工隔板技术 |
5.2.1 人工隔板技术基础方案部署 |
5.2.2 人工隔板技术开发效果预测 |
5.3 聚合物驱 |
5.3.1 聚合物驱参数设置及基础方案部署 |
5.3.2 聚合物干粉用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3 聚合物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4 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预测 |
5.4 泡沫驱 |
5.4.1 泡沫驱参数设置及基础方案部署 |
5.4.2 发泡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4.3 发泡剂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4.4 泡沫驱开发效果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孔道发育识别及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调堵剂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大庆油田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治理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聚驱后N区块3DSL流线法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研究 |
2.1 3DSL流线数模识别优势渗流通道方法研究 |
2.1.1 流线模拟基本原理 |
2.1.2 数模3DSL流场分析技术特点 |
2.2 应用区块开发地质概况 |
2.2.1 区块简况 |
2.2.2 油藏精细描述 |
2.2.3 区块开发简况 |
2.2.4 区块注采状况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3DSL流线法区块优势通道识别分析结果 |
2.3.1 模拟区选择 |
2.3.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2.3.3 历史拟合 |
2.3.4 流场分析模拟结果 |
2.3.5 调堵层位选取 |
2.3.6 调堵后3DSL流线模拟井组优势通道识别分析 |
2.3.7 井组示踪剂测试结果与3DSL流线分析结果符合率验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驱后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研制 |
3.1 CYFD-1 凝胶调堵剂反应机理研究 |
3.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CYFD-1 凝胶调堵剂机理研究技术路线 |
3.1.4 凝胶低初始粘度作用机理研究 |
3.1.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成胶时间长延缓作用机理研究 |
3.1.6 提高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终粘作用机理研究 |
3.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配方优化及性能评价实验 |
3.2.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不同浓度配方实验 |
3.2.2 水质对体系的影响研究 |
3.2.3 初粘对比评价实验研究 |
3.2.4 交联剂浓度对体系成胶粘度影响研究 |
3.2.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抗剪切性能研究 |
3.2.6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pH值适用范围评价研究 |
3.2.7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形变恢复和抗压能力评价研究 |
3.2.8 单管岩心封堵性能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YFD-1 凝胶调堵剂三管岩心及长岩心性能评价 |
4.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三管岩心评价实验 |
4.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注入参数研究 |
4.2.1 实验驱替模型 |
4.2.2 实验方案设计 |
4.2.3 实验基础参数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10m长岩心物模性能评价实验 |
4.3.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 |
4.3.2 实验步骤 |
4.3.3 长岩心驱替实验 |
4.3.4 岩心取样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
4.3.5 岩心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EDAX能谱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驱后FZ-1颗粒深部液流转向调堵剂体系研制 |
5.1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实验 |
5.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原理 |
5.2 FZ-1 颗粒调堵剂性能评价实验 |
5.2.1 FZ-1 颗粒调堵剂水份含量测定 |
5.2.2 FZ-1 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评价 |
5.2.3 FZ-1 颗粒调堵剂过孔强度评价 |
5.2.4 FZ-1 颗粒调堵剂抗岩心剪切性能评价 |
5.2.5 FZ-1 颗粒调堵剂回弹恢复性能评价 |
5.2.6 FZ-1 颗粒调堵剂单颗粒可视化颗粒强度评价 |
5.2.7 FZ-1 颗粒调堵剂模拟原油中膨胀性能评价 |
5.2.8 FZ-1 颗粒调堵剂抗机械剪切性能评价实验 |
5.2.9 FZ-1 颗粒调堵剂体系岩心封堵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驱后N区块调堵现场试验 |
6.1 Z281-SP42 井组聚驱后凝胶调堵现场试验 |
6.1.1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
6.1.2 注入井用量及段塞设计 |
6.1.3 注入井示踪剂设计 |
6.1.4 调堵剂注入状况分析 |
6.1.5 井组注入剖面、吸水指示曲线、示踪剂测试结果及采出井效果分析 |
6.2 Z80-P026 井组聚驱后凝胶颗粒组合调堵现场试验 |
6.2.1 调剖井组概况 |
6.2.2 Z80-P026 井组特点 |
6.2.3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
6.2.4 调堵剂用量及段塞设计 |
6.2.5 调剖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聚合物驱注采工况数学模型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流场劈分的EGS产能和寿命的预测方法与优化研究[D]. 孙玉学. 山东大学, 2021(12)
- [2]JZ油田化学驱准均衡驱替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徐伟. 长江大学, 2021
- [3]油藏聚驱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技术研究[D]. 孙大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D]. 姚尚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非牛顿流体旋流场中油滴运动规律及分离机理研究[D]. 郑国兴. 东北石油大学, 2020(12)
- [6]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D]. 王莉利.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胜二区东三4单元延长注聚方案优化及经济界限研究[D]. 张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D]. 张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D]. 莫爱国.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