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羊毛混纺精纺纱工艺研究

羊绒/羊毛混纺精纺纱工艺研究

一、羊绒/羊毛混纺精纺纱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四新,杨晓华,章友鹤[1](2021)在《新型纤维、纱线、面料的新工艺新技术——基于2021年中国国际纺织品联展信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分析了在上海举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的产品技术信息与特点,"绿色、低碳环保、功能性与时尚性"是新产品、新技术展现的特点。展览会有纤维原料、纱线、面料、服饰(含针织服饰)及家纺5种纺织品联展,文章重点对展示的新型纤维、新型纱线及新型面料所采取的新工艺与新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康乐,王利平,聂文山,周浩秋[2](2021)在《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为充分发挥羊毛纤维吸湿保暖、兔绒纤维蓬松滑糯、羊绒纤维弹性柔软的性能,开发一种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针对兔绒纤维可纺性差的问题,采用羊毛、兔绒、羊绒散纤维混纺方法,提升纤维抱合力。通过散毛染色、和毛、梳毛、细纱、络筒、蒸纱等工艺,设计纺纱上机参数,制得羊毛/兔绒/羊绒60/25/15混纺纱线。以1/3破斜纹纬二重组织为基础组织,设计织造工艺,织制正反面双色图案提花织物。后通过洗缩呢、起毛、蒸呢等方法,制得蓬松饱满,手感滑糯的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对纺织产品的设计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杜蕴琪[3](2021)在《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开发》文中提出骆马绒纤维性能优异,被称为“纤维皇后”,多用来生产高端面料。目前,对骆马绒纤维的研究多聚焦在其机织面料的开发,还未见关于开发骆马绒针织面料的研究报道。骆马绒针织面料同机织面料相比,其弹性与伸展性更佳,且舒适柔软、贴合人体。但是骆马绒纤维的产量有限,在电脑横机上编织的骆马绒针织物能够一次成型,节约骆马绒纤维的使用,而且操作简单,织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因此本文选择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作为研究方向:首先分析骆马绒纤维与其纱线的性能;其次利用电脑横机技术开发骆马绒针织面料,分析对比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最后对骆马绒针织面料进行抗静电整理及工艺优化,并选出最佳的抗静电剂和抗静电整理工艺。本文所得结论如下:(1)骆马绒纤维的卷曲数较少,但回复率和弹性率较高。骆马绒纤维纵向没有沟壑,鳞片较薄且翘角小,回潮率略低,约为13%。骆马绒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力较高,而且弹性优良。因为骆马绒纤维的表面鳞片贴合纤维主体,纤维表面较为光滑,所以导致骆马绒的摩擦系数较小。(2)由于骆马绒纤维的分解温度高于羊驼毛,因此骆马绒纤维的耐热性能优于羊驼毛。在150℃的温度下,骆马绒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受到显着影响,因此加工处理骆马绒纤维的温度不应超过150℃。(3)采用走锭纺设计开发不同规格的骆马绒纱线,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分析可得:18Nm/2 U20骆马绒纱线的断裂强力最高,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力最低。这是由于U20骆马绒纤维的断裂强力较大,因此所纺纱线强力高,而羊毛纤维的断裂强力较小,导致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力不如骆马绒纯纺纱线。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表面的毛羽数量最多,这是由于羊毛纤维比骆马绒纤维长,易于被挤向纱芯,骆马绒在纱线表面形成毛羽;18Nm/2 U20骆马绒纱线毛羽量最少,这是因为18Nm/2 U20骆马绒纱线所含的纤维最细,纱线中纤维间的摩擦力与抱合力最大,所以其纱线条干也最为均匀;而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条干不匀率最高,这是由于骆马绒和羊毛的性质差异而造成的纱线条干不匀。(4)骆马绒纯纺针织面料水洗后尺寸稳定性优于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而且骆马绒纯纺针织面料的多项服用舒适性能均优于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这是由于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强力小、毛羽量多、条干均匀度差,因此使针织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下降,但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的透湿性优于骆马绒纯纺针织面料。(5)通过对骆马绒针织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判可得:16Nm/2 U23骆马绒纱线、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适合织造2+2双反面组织;18Nm/2 U20骆马绒纱线、18Nm/2 U23骆马绒纱线适合织造2+2罗纹组织。同羊毛针织物、羊驼毛针织物和山羊绒针织物相比,骆马绒针织物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能、抗起球性能、抗皱性能和保暖性能。(6)非离子抗静电剂欧特菲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0g/L、最佳焙烘温度为100℃、最佳焙烘时间为3min;阳离子抗静电剂DK-301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0g/L、最佳焙烘温度为100℃、最佳焙烘时间为4min;阴离子抗静电剂DK-301的最佳使用浓度50g/L、最佳焙烘温度100℃、最佳焙烘时间4min。在最佳抗静电整理工艺的条件下,非离子抗静电剂欧特菲的抗静电效果最好。原因是非离子抗静电剂直接附着于织物表面发挥吸湿与抗静电作用,因此抗静电效果显着。但非离子抗静电剂经皂洗后,抗静电性能下降最明显。(7)对抗静电整理后织物的悬垂性能和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判可得:16Nm/2 U23骆马绒纱线针织面料适合选用阳离子抗静电剂,18Nm/2 U20骆马绒纱线针织面料、18Nm/2 U23骆马绒纱线针织面料和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适合选用阴离子抗静电剂。本文将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作为骆马绒产品开发的新方向,促进骆马绒制品及其针织面料的发展,为将来骆马绒面料的加工使用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开发骆马绒/羊毛纤维混纺针织面料,能够扩大骆马绒纤维和羊毛纤维的加工使用范围,还可以降低骆马绒针织面料的生产成本。

曾祥松,章友鹤,赵连英,张毅[4](2021)在《从2020年3个展会看纺织产品发展新动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2020年国内3个纺织产品展会上纺织产品的发展新动向。介绍了纺织产品展会的特点,纺织企业参展形式和产品结构。对比了展会上各类新型纱线面料与历届展会的不同特点,并对各类新型纱线面料的使用原料、生产品种及应用领域作了深入论述。指出:我国纺织产品以新型纤维原料为载体,正走向高端化、多功能、舒适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认为:以多种功能性纤维原料来开发抗菌防病毒及多种功能性纱线与面料,是我国纺织产品发展的一个方向。

谭郭婷[5](2021)在《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运动面料的要求也在逐步发生改变,轻薄透气、柔软舒适、风格多样、环保健康型运动面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羊毛纤维作为具有优异的弹性、透气、吸湿、防污防臭等性能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同时随着高支毛纱与轻薄型羊毛面料的发展,羊毛运动面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目前高支羊毛纱强力较低、轻薄型羊毛面料强力不达标等问题依然存在,而高强锦纶6短纤维强度高、耐磨性好,并且质轻柔软、回弹性好,将高强锦纶6与羊毛纤维混纺,可有效改善混纺纱线与织物的强力与耐磨性能,并保持羊毛的手感,但目前市场上对于高强锦纶6短纤维与羊毛混纺产品的开发较少,本文通过对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及织物的全流程开发与性能研究,为高强锦纶6短纤维在毛纺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同时对于拓宽高强锦纶6纤维的下游市场,改善羊毛运动面料的性能及丰富运动面料种类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精纺工艺将高强锦纶6纤维与羊毛进行混纺,合理设计纺纱工艺并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生产难题,成功纺制出一批不同混纺比例的高强锦纶6/羊毛环锭纺纱线,并将其编织成纬平针织物,对混纺纱线与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混纺比对混纺纱线及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中当高强锦纶6纤维含量为20%时,高强锦纶6纤维向内转移,主要分布于纱线内层,当含量为30%时,高强锦纶6纤维向内转移趋势减少,高强锦纶6纤维与羊毛在纱截面中的分布趋于均匀,而当含量为40%时,高强锦纶6纤维开始向纱外层转移,羊毛向纱线内层转移。同时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中随着高强锦纶6纤维含量的增加,强度与伸长率均增大,并且纱线条干均匀度有所提高,但有害毛羽指数整体呈增大趋势。混纺织物中由于高强锦纶6纤维的加入,织物的顶破强力、耐磨性能及透湿性能均有提高,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及透气性能略有下降。然后基于高强锦纶6/羊毛30/70比例的环锭纺纱线开发出运动面料,同时制备出阳离子改性涤纶/羊毛、常规锦纶6/羊毛环锭纺纱线与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纱线并进行纱线的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发现在环锭纺纱线中,高强锦纶6/羊毛纱线较阳离子改性涤纶/羊毛、常规锦纶6/羊毛纱线的强度、条干均匀度及毛羽性能均有改善,纱线可编织性有所提高。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纱线较环锭纺纱线强度提高,条干不匀率及有害毛羽指数下降,纱线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最后将纺制的纱线分别编织成纬平针与单面珠地网眼组织并进行染整处理。对面料的基本服用性能、运动舒适性能、热湿舒适性能以及液态水管理能力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最后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面料综合服用性能进行评判,结果显示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纬平针面料的评判值最高,为0.5908,综合服用性能最优,最适宜用作运动面料。

刘高丞[6](2021)在《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PL(己内酰胺)、PA6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国,锦纶6纤维产业链日益成熟。其中,高强锦纶6纤维性能优良,价格亲民,具备民用产品开发的可能性。课题采用高强锦纶6短纤维材料,研究配合的纺纱及织造工艺,制备高强锦/棉混纺纱线及织物,以期开发出兼具耐用性和舒适性的职业工装面料升级迭代产品,为职业装行业消费升级提供参考和保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高强锦纶短纤维的特性,针对高比例(≥60%)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出现的问题,各工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工艺优化,顺利纺制不同线密度和混纺比的紧密赛络纺高强锦/棉混纺纱。测试结果显示,高比例高强锦纶/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高、伸长大、断裂功大,且条干和毛羽水平优良。(2)运用混纺纱强伸理论模型,探究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发现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存在临界混纺比,且混纺纱断裂强度与混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预测曲线高度吻合,但断裂伸长率曲线存在变化速率上的差异,并证明了高强锦/棉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与混纺比关系曲线的三阶段特征显着,具体表现为一、三阶段平缓,二阶段激增。为保证高强锦/棉混纺纱较高的断裂强度和稳定的断裂伸长率,混纺时要避开30%-40%临界混纺比附近区间,且在40%-100%锦纶混纺比区间,高强锦/棉相较于普通锦/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大幅度提高,达到FZ/T 12052-2016《锦棉混纺本色纱线》优等品水平。(3)分别于大、小捻系数范围内,探究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大、小范围内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3mm毛羽指数随捻系数的变化趋势,确定各比例高强锦/棉混纺纱捻系数390-400为佳。(4)采用合适混纺比及捻系数的混纺纱,织制职业装用高强锦/棉混纺机织物,探究不同混纺比织物的拉伸、抗撕裂、弯曲、耐磨等服用性能,并与目前市售的职业工装坯布性能及原料成本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市售的工装坯布,开发的高强锦/棉混纺卡其织物的抗撕裂及耐磨性能极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强伸性能及透气透湿性。N/C 20/80的撕破强力是纯棉织物1.5倍;耐磨性能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近4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但弯曲回复性能变差;透湿性能与纯棉织物相当。N/C 50/50的断裂强力远超纯棉织物,与TC织物相当,断裂伸长远超纯棉及TC织物;撕破强力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3倍;耐磨性能分别是纯棉织物和TC织物的7.9倍和2.3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弯曲回复性能优于纯棉织物;透湿性能较纯棉织物略有降低,但好于TC织物。N/C 60/40与N/C 50/50相比,织物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及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但出现较明显的起毛起球现象且透气透湿性能有所下降。高强锦/棉织物与纯棉织物的原料成本相差不大,而TC织物较高强锦/棉织物的原料成本低0.36倍左右。

姜迎雪[7](2021)在《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兔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兔毛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但由于兔毛纤维特殊的结构和特点,很容易成为微生物生长和传播的媒介,且兔毛织物在使用过程中易掉毛等问题突出,目前成膜性良好的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多用于毛织物后整理以解决兔毛织物防起球,防缩水、防掉毛的“三防”问题。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抑菌剂,在织物整理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溶解性欠佳限制了其抑菌性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制备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抑菌剂,将新型抑菌剂与丙烯酸树脂共混的改性聚氨脂结合,来制备适用于兔毛织物的长效型“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采用席夫碱法将壳聚糖与正丁醛反应合成烷基化壳聚糖(N-CTS),以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醚化剂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CHPTAC-ethly),再将N-CTS与CHPTAC-ethly通过醚化反应生成烷基化季铵型壳聚糖(N-CCTS)。采用FTIR、XPS、13CNMR、SEM、XRD、粘度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产物进行表征,得到季铵基团和烷基链已成功引入壳聚糖大分子,产物分子量增大,溶解性提高。采用最小抑菌法测定样品抗菌活性,得到N-CCTS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MIC值均为0.15g/L,此值均优于天然壳聚糖的MIC值,经验证得到一种新型抑菌剂。选用经济环保的柠檬酸(CA)为交联剂,将N-CCTS共价结合到兔毛织物上。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BBD)实验设计优化N-CCTS抗菌工艺,建立了以N-CCTS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CA浓度变化参数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工艺为N-CCTS 0.72%(owf),CA 0.34%(owf),焙烘温度118.5℃,焙烘时间7min。经N-CCTS整理后的兔毛织物对E.coli和S.aureus的抗菌活性显着提高,抑菌率达到99.9%,经过25次洗涤后仍能保持在90%左右,证明该新型抑菌剂适用于兔毛织物且具有长效性。基于此,将N-CCTS与已有的丙烯酸树脂共混改性的聚氨脂有机结合制备新型长效“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分别采用CA和三乙醇胺为交联剂,确立了兔毛织物多功能整理工艺。通过SEM观察了整理前后兔毛织物表面微观形态,考察了织物被整理前后以及水洗前后的白度、断裂强力、透气性、硬挺度、掉毛量、起毛起球性以及抗菌性能。经25次水洗后织物抑菌率仍在95%左右,掉毛改善率和起球改善率均达到55%以上;整理过程对织物的透气性、硬挺度和白度影响不大,织物服用性能良好。

张悦,赵士毅,张梦涵,王进丽,田娟娟,付学燕,李美真,陈香云[8](2021)在《绒毛混纺比和染色工艺对羊毛衫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毛绒针织物穿着过程中容易起球的问题,研究了羊毛衫、羊绒衫的起球过程。总结出了在箱式起球条件下织物表面毛球个数、毛球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0~2 h内起毛起球增加较慢;超过2 h后起毛起球增加较快;羊绒衫开始起球的时间为1.0 h,毛球达到峰值的时间为4.0 h;羊毛衫开始起球的时间为1.5 h,毛球达到峰值的时间为4.5 h;羊毛衫起球程度要大于羊绒衫。探讨不同比例羊毛、羊绒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发现羊毛、羊绒混纺比在30∶70~40∶60时起球最严重。研究常用染色工艺对羊毛衫起球性能的影响,发现活性染料染色起球问题较严重,其次是弱酸性染料。

王纪冬,安晓龙,陈东升,陈学彪[9](2021)在《半精纺澳毛/大麻/羊绒抗菌针织纱线的开发》文中指出介绍了澳毛/大麻/羊绒60/30/10混纺针织纱线(线密度19.2 tex×2)的原料特点、产品开发思路及纺纱工艺。采用大麻纤维与澳毛、羊绒混纺纱织制的织物具有天然持久的抗菌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抗菌面料更高的要求,提升混纺纱的抗菌能力,使用绿色抗菌剂对澳毛和羊绒散纤维进行抗菌处理,可以使澳毛/大麻/羊绒混纺织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能力从93%提升到98%。通过优化半精纺各道工艺,解决了大麻纤维和澳毛、羊绒适纺工艺存在差异的问题。开发的澳毛/大麻/羊绒混纺产品不仅具有抗菌效果,而且色泽艳丽,兼具羊毛舒适保暖、大麻清爽透气、羊绒手感滑糯的特点。

泮志连,姜云水,程四新,章友鹤[10](2020)在《国内纺纱业近期开发新型纱线与提升纱线品质档次情况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新形势及人们对纺织产品的新需求,提出了开发新型纱线及提升纱线品质的必要性。并对近期国内纺纱业开发的6大类新型纱线及拓展应用领域的情况作了初步分析,指出:纱线生产是纺织产业链的首道工序,开发好新型纱线并提升其品质档次,是提高我国纺织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我国纺织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羊绒/羊毛混纺精纺纱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羊绒/羊毛混纺精纺纱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纤维、纱线、面料的新工艺新技术——基于2021年中国国际纺织品联展信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纤维
    1.1 绿色低碳纤维
        1.1.1 奥地利兰精公司碳天丝品牌纤维
        1.1.2 中纺院绿色纤维公司绿纤竹、绿纤优赛尔、绿纤长丝等新品种
        1.1.3 河北吉藁公司天竹纤维
        1.1.4 赛得利公司优可丝系列纤维、莱赛尔纤维和纤生代再生纤维
    1.2 功能性差异化纤维
        1.2.1 青岛邦达生态科技公司植物生态功能性纤维
        1.2.2 上海德福伦化纤公司4T锌力康系列差别化聚酯纤维
        1.2.3 四川东材科技公司阻燃抗熔液聚酯纤维
        1.2.4 杭州高烯科技公司第4代康护纤维
        1.2.5 宁波禾素纤维公司禾素抗菌纤维
        1.2.6 江苏连云港杜钟奥神氨纶制造公司银系抑菌氨纶
    1.3 再生纤维纺织品的利用
        1.3.1 唐山三友兴达化纤集团唐丝Eco Tang Re Visco再生纤维素纤维,
        1.3.2 江苏兴发化纤集团再生涤纶、再生氨纶包覆丝等再生产品
        1.3.3 杭州奔马化纤公司原液染色差异化再生涤纶短纤、功能性再生涤纶纤维等产品
        1.3.4 多家企业利用废弃资源开发再生纤维的经验与方法
2 新纱线
    2.1 流行棉纺区
    2.2 创意花式纱展区
    2.3 奢华羊绒纱、品质毛纱及绿色麻纱3种特色纱线
        2.3.1 精纺毛纱
        2.3.2 高档羊绒纱
        2.3.3 花色毛纱线
        2.3.4 半精纺纱线
        2.3.5 麻类纱线
    2.4 开发差异化与功能性纱线
        2.4.1 国家差别化纱线精品基地德州华源生态科技公司
        2.4.2 中国新型纱线领航者山东恒丰集团
        2.4.3 重点纺纱企业江苏悦达纺织公司
        2.4.4 南京禾素时代公司
        2.4.5 浙江华丰龙塞尔纤维科技公司
3 新面料
    3.1 采用组团集结方法展示每个地区面料的特点
    3.2 生态、环保、绿色、功能性是面料的总体发展趋势
    3.3 多种牛仔面料
        3.3.1 广东北江智联纺织公司“牛年穿牛仔科技新体感”
        3.3.2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的多种新型牛仔
        3.3.3 牛仔纱、牛仔面料与服饰企业联合打造新产品发布会
    3.4 麂皮绒功能性新面料
4 结语

(2)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散毛染色
    1.1 材料与试剂
    1.2 染色工艺
2 纺纱工艺设计
    2.1 和 毛
    2.2 梳 毛
    2.3 细 纱
    2.4 络 筒
    2.5 倍 捻
    2.6 蒸 纱
3 织造工艺
    3.1 织物组织设计
    3.2 布边设计
    3.3 织造工艺设计
    3.4 提花机技术要求
4 后整理工艺
    4.1 洗缩呢工艺
        ①初洗工艺:
        ②缩呢能使织物表面形成细密的绒面,蓬松丰满,保暖性增强[10]。
        ③复洗工艺:
        ④烘干:
    4.2 起 毛
    4.3 蒸 呢
5 结束语

(3)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概述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骆马绒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2.1 骆马绒纤维的形态结构
    2.2 骆马绒纤维的力学性能
    2.3 骆马绒纤维的热学性能
    2.4 骆马绒纤维的其他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骆马绒纱线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3.1 纺纱工艺流程
    3.2 纱线的拉伸性能
    3.3 纱线的毛羽
    3.4 纱线的细度不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骆马绒针织面料的开发与服用舒适性能研究
    4.1 针织物组织设计
    4.2 针织物结构参数及尺寸稳定性分析
    4.3 针织面料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
    4.4 针织面料舒适性能测试与分析
    4.5 服用舒适性能综合评价
    4.6 骆马绒针织物与其他几种针织物的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骆马绒针织面料抗静电整理工艺优化
    5.1 抗静电原理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4 抗静电整理工艺优化
    5.5 抗静电剂耐水洗牢度测试
    5.6 骆马绒针织面料抗静电剂的筛选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从2020年3个展会看纺织产品发展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年纺织产品展会的特点
2 2020年纺织产品展会的产品特色
3 传统纯棉及其混纺产品向高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4 麻类纱线及制品使用领域不断拓展
    4.1 亚麻纱线及面料
    4.2 汉麻纱线及面料
    4.3 其他麻类纱线与面料的开发
5 抗菌抗病毒纱线与面料
    5.1 禾素纤维
    5.2 新型纤维
    5.3 铜改性聚酯纤维
6 毛纺工艺向精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7 结语

(5)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锦纶纤维概述
    1.2 高强锦纶纤维概述
        1.2.1 高强锦纶6 纤维的发展
        1.2.2 高强锦纶6 纤维的应用
    1.3 羊毛运动面料的发展
    1.4 锦纶在毛纺产品中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性能
        2.2.2 纱线规格的设计
        2.2.3 纺纱工艺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分析
        2.3.1 混纺纱线中纤维转移的研究
        2.3.2 混纺比对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
        2.3.3 混纺比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2.3.4 混纺比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针织工艺
        3.2.2 性能测试
    3.3 结果分析
        3.3.1 顶破性能
        3.3.2 耐磨性能
        3.3.3 起毛起球性能
        3.3.4 透气性能
        3.3.5 透湿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针织运动面料研究与开发
    4.1 引言
    4.2 纱线制备与性能测试
        4.2.1 纤维基本性能
        4.2.2 纱线制备
        4.2.3 纱线性能测试与分析
    4.3 面料的设计与制备
        4.3.1 组织结构选择与编织
        4.3.2 染整工艺
    4.4 面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4.4.1 面料的结构特征参数
        4.4.2 面料基本服用性能测试
        4.4.3 面料运动舒适性能测试
        4.4.4 面料热湿舒适性能测试
        4.4.5 液态水管理能力测试
    4.5 面料服用性能的模糊综合评判
        4.5.1 确定因素集
        4.5.2 建立评判集
        4.5.3 建立评判矩阵
        4.5.4 确定权重分配集
        4.5.5 确定综合评判向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锦纶纤维概况
    1.2 锦纶混纺纱及织物的研究现状
    1.3 职业装面料的开发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可纺性及其制备
    2.1 高强锦纶短纤维性能及可纺性
    2.2 高强锦/棉混纺纱的纺制
    2.3 混纺纱性能测试
    2.4 性能测试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3.1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3.2 双组分混纺纱强伸模型再讨论
    3.3 高强锦/棉与普通锦/棉混纺纱断裂强度比较
    3.4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其他性能的影响
    3.5 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织造及性能研究
    4.1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的织造
    4.2 织物种类及规格
    4.3 织物性能测试
    4.4 织物厚度及面密度
    4.5 织物的力学性能
    4.6 织物的耐磨性能
    4.7 织物的舒适性能
    4.8 织物的抗渗水性能
    4.9 高强锦/棉与涤/棉混纺织物性能及成本对比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兔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毛纺整理剂研究现状
        1.1.1 毛纺整理剂概述
        1.1.2 毛纺整理剂种类及研究现状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1.2.1 壳聚糖
        1.2.2 壳聚糖衍生物
        1.2.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菌材料的研究
    1.3 兔毛及产品的研究现状
        1.3.1 兔毛纤维的概述
        1.3.2 兔毛纱线的研究现状
        1.3.3 兔毛织物整理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3 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
        2.3.1 N-CCTS合成原理
        2.3.2 醚化剂CHPTMAC-ethyl的合成
        2.3.3 N-CTS的合成
        2.3.4 N-CCTS的合成
    2.4 制备N-CCTS反应条件的优化
    2.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表征
        2.5.1 扫描电镜(SEM)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5.4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13)CNMR)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5.6 溶解性能的测定
        2.5.7 取代度的测定(DS)
        2.5.8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2.5.9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MIC)
    2.6 结果与讨论
        2.6.1 合成N-CCTS的反应条件优化
        2.6.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SEM和 XRD分析
        2.6.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FTIR分析
        2.6.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13)CNMR分析
        2.6.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XPS分析
        2.6.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溶解性能分析
        2.6.7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2.6.8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MIC值的测定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CCTS对兔毛织物抑菌整理的适用性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和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仪器
    3.3 兔毛织物抑菌整理的适用性研究
        3.3.1 兔毛织物抑菌整理流程的确定
        3.3.2 单因素法探究抑菌整理工艺
        3.3.3 响应面法优化抑菌整理工艺
    3.4 兔毛织物性能测试
        3.4.1 兔毛织物强力测试
        3.4.2 兔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3.4.3 兔毛织物耐洗性能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抑菌整理工艺单因素变量结果与分析
        3.5.2 抑菌整理工艺响应曲面中心组合设计分析
        3.5.3 抑菌兔毛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3.5.4 抑菌兔毛织物耐洗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效型“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和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3 “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的制备
        4.3.1 抑菌整理液的制备
        4.3.2 “三防”整理液的制备
    4.4 兔毛织物“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流程
    4.5 兔毛织物性能测试
        4.5.1 织物微观形貌
        4.5.2 织物白度测试
        4.5.3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4.5.4 织物透气性测试
        4.5.5 织物柔软度测试
        4.5.6 织物掉毛量测试
        4.5.7 织物起毛起球性测试
        4.5.8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4.5.9 织物耐洗性能测试
    4.6 结果与讨论
        4.6.1 织物微观形貌分析
        4.6.2 织物白度分析
        4.6.3 织物断裂强力分析
        4.6.4 织物透气性分析
        4.6.5 织物柔软度分析
        4.6.6 织物掉毛量分析
        4.6.7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分析
        4.6.8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绒毛混纺比和染色工艺对羊毛衫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材料
    1.2 设备
    1.3 纺纱与编织
    1.4 染色工艺
    1.5 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羊毛、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过程
    2.2 混纺比对起球性能的影响
    2.3 染色工艺对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9)半精纺澳毛/大麻/羊绒抗菌针织纱线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选择
    1.1 澳 毛
    1.2 大麻纤维
    1.3 山羊绒
2 产品开发思路
3 关键工艺技术
    3.1 工艺流程
    3.2 染色及抗菌处理
    3.3 纺纱工艺
        3.3.1 和毛工序
        3.3.2 梳毛工序
        3.3.3 并条工序
        3.3.4 粗纱工序
        3.3.5 细纱工序
        3.3.6 络并捻工序
4 成品指标
5 结束语

(10)国内纺纱业近期开发新型纱线与提升纱线品质档次情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新型纱线,提升纱线品质档次,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求
2 开发新型纱线,提升纱线品质档次,必须采用先进的纺纱技术与装备,开发新型纤维原料
    2.1 采用先进的纺纱技术与装备,是开发新型纱线、提升品质档次的重要前提
        2.1.1 采用在线质量监控技术
        2.1.2 采用自调匀整技术
        2.1.3 采用先进的梳理工艺技术
        2.1.4 细纱采用紧密纺和紧密赛络纺技术
    2.2 采用多种新型纤维是扩大纱线品种、提升纱线品质档次的重要保障
        2.2.1 化纤
        2.2.2 天然纤维
3 国内纺纱业近期开发新型纱线与提升纱线品质档次的新动向
    3.1 纯棉及其混纺纱线正在向“高、精、优”方向发展
    3.2 色纺纱线向多元化、多品种、高档次方向发展
        3.2.1 采用多纤原料组合与色彩纤维互配生产色纺纱,改变原来原料单一(棉花)色彩少的格局
        3.2.2 在色纺纱生产中融入花式纱技术
        3.2.3 色纺纱向半精纺延伸,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3.3 利用麻类纤维开发新型纱线
        3.3.1 亚麻纤维产品开发
        3.3.2 汉麻纤维的产品开发与应用
    3.4 开发差异化与功能性新型纱线也是国内纺纱领域的热点
    3.5 用特种纺纱(或染色)技术与特种纤维材料开发的特种纱线,也是近期纱线发展的新动向
        3.5.1 纯天然色素混纺纱
        3.5.2 用水溶性维纶纤维伴纺技术来开发新型纱线
        3.5.3 用万能包纱技术生产多种包芯纱与包覆纱
        3.5.4 强捻纱与反捻纱(S捻纱)
        3.5.5 丝麻纤维
        3.5.6 海藻纤维

四、羊绒/羊毛混纺精纺纱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纤维、纱线、面料的新工艺新技术——基于2021年中国国际纺织品联展信息分析[J]. 程四新,杨晓华,章友鹤.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2]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工艺设计[J]. 康乐,王利平,聂文山,周浩秋. 毛纺科技, 2021(08)
  • [3]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开发[D]. 杜蕴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4]从2020年3个展会看纺织产品发展新动向[J]. 曾祥松,章友鹤,赵连英,张毅. 棉纺织技术, 2021(08)
  • [5]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D]. 谭郭婷. 东华大学, 2021(09)
  • [6]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D]. 刘高丞. 东华大学, 2021(09)
  • [7]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兔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D]. 姜迎雪.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8]绒毛混纺比和染色工艺对羊毛衫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J]. 张悦,赵士毅,张梦涵,王进丽,田娟娟,付学燕,李美真,陈香云. 染整技术, 2021(02)
  • [9]半精纺澳毛/大麻/羊绒抗菌针织纱线的开发[J]. 王纪冬,安晓龙,陈东升,陈学彪. 毛纺科技, 2021(01)
  • [10]国内纺纱业近期开发新型纱线与提升纱线品质档次情况探析[J]. 泮志连,姜云水,程四新,章友鹤.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标签:;  ;  ;  

羊绒/羊毛混纺精纺纱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