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转移率高的微孔曝气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宋新新,林甲,刘杰,徐相龙,李佳,李传举,江瀚,王洪臣,伊锋[1](2021)在《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工程实践》文中提出目前全球面临巨大能源、水污染及资源危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能源自给、污水再生及资源回收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是未来水厂重要实施路径.污水处理厂实现能源自给的关键一是"开源",即高效回收污水中有机物化学能、低品位热能,并利用外源有机物厌氧共消化、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开发能源;二是"节流",即利用高效设备、精细化运行系统及厌氧氨氧化技术等举措节能降耗.基于可饮用用途,MBR+RO法是实现污水再生的主要途径,但膜污染严重、电耗高的问题仍有待解决.通过污泥水解技术获得富含VFA的优质碳源或合成PHAs的主要原料是有机物资源化的重要方向;利用污泥焚烧磷回收,可获得90%以上的磷回收率,并可解决污泥处置的困境.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介绍了典型国家对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实践,提出我国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阻碍及可能的出路,为我国未来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提供方向.
潘志颖[2](2019)在《DY经济开发区污水厂升级改造方案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颁布与执行,我国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都要升级一级A标准。由于原有污水处理工艺不尽相同,进水水质差别也较大,因此,升级改造的工艺选择是确保出水达标的关键,也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最核心的问题。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原有设计的出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不能达到一级A标准的要求。因此,应对原有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艺进行研究,为该厂的升级改造以及扩建工程提供技术支持。本课题以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以及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际对该厂的升级改造和扩建工程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进水分析;运行处理效果以及原有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升级改造和扩建工程处理工艺方案选择与分析,设计参数优化及工艺设计,运行效果分析等。根据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实测进水水质指标,结合概率分析确定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扩建工程的设计进水水质为CODcr为400mg/L,SS浓度为200mg/L,NH3-N浓度为40mg/L,TP浓度为5mg/L。排水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具体为CODcr≤50mg/L,NH3-N≤5mg/L,SS≤10mg/L,TN≤15mg/L,TP≤0.5mg/L。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水的可生化性为0.4,易于生物降解。因此,升级改造工艺仍采用生化处理工艺。从现有工艺的处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升级改造工艺应强化脱氮除磷效果,强化生物处理段,增加深度处理。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标准的要求,结合现有处理工艺,采用改良A2/O生物池+MBBR生物池+活性砂滤池工艺+紫外线消毒的工艺方案。升级改造工艺的核心是在现有的A2/O生物池后增加了 MBBR生物池和活性砂滤池。运行结果表明,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处理效果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DY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和扩建工程的建设及投产,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有利于缓解和消除污水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对改善周边水域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李勇[3](2016)在《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效能提升及其生物微环境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总量日益匮乏、水污染形势愈加严峻。由于卡鲁塞尔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相对稳定、方便管理以及能耗较低等优点,在国内外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设计或运行管理的原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脱氮效果较差、出水总氮不能达标等情况。本研究以重庆某卡鲁塞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厂为原型,针对影响氧化沟脱氮性能的关键因子,构建了底曝式中试系统,分别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浓度及曝气工况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的影响,特别是脱氮效能提升的关键参数;然后,以中试获得的最优工况为依据,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详细研究了氮的沿程和深度方向的转化规律,并获得了稳定的脱氮效果和出水水质;最后,结合微电极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了生产性试验规模下生物微环境对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为提高小规模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效能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开展了规模为10m3/d的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中试研究。运行条件为:溶解氧为3 mg/L,内回流比为200%,外回流比为50%80%。当HRT为17h、10h时,C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NH3-N去除率为51.9%-83.8%,TN去除率为41.2%-55.5%,当HRT在12h和15h时,有机物和氨氮的氧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均较强,COD、NH3-N、TN去除率最高分别达93.1%、92.2%和52.8%。2)在中试条件下,HRT=15h,回流比采用200%,外回流比采用50%80%,溶解氧(DO)水平为5mg/L、4 mg/L、3 mg/L、2 mg/L时,SS、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6-97%和90-93%,但COD、NH3-N、TN的去除率呈显着差异(P<0.05)。当DO为3、4、5mg/L时,可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足够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氮的硝化,因此COD去除率分别达93.1%、94.4%和95.2%,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8.9%、99.1%和98.9%,这种情况也会促使内回流混合液产生较高的溶解氧,从而影响了氧化沟缺氧区的溶氧浓度,使硝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NO3-N过多,导致TN去除率降低。当DO浓度降低至2mg/L时,形成的缺氧环境使得反硝化得以顺利进行,TN的去除率由高DO水平(5mg/L)时的28.8%提升至48.1%。同时,在氧化沟的好氧段,关闭内回流附近及曝气沿程中部的一段曝气区域时,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较充分,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达91.8%、77.6%和67.0%,污染物去除效能显着优于其它工况。3)以中试试验确定的最佳工况(HRT=12h,DO=23mg/L)进行生产性试验,规模为1.5万m3/d。研究结果表明,出水SS、BOD5、CODcr、NH3-N、TN、TP均能较好的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去除率分别为:96.25%、95.54%、90.54%、88.69%、54.6%、92.17%。nh3-n、tn的去除效果受低温影响较大,水温为1315℃时,nh3-n和tn的出水效果有所下降,分别达到3.95mg/l和15.96mg/l,但依然满足国家(gb18918—2002)一级b标准。4)在生产性试验中进行了溶解氧的沿程、深度分布及氮的沿程迁移转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沿程方向上,当缺氧池do为0.20.5mg/l,主要发生反硝化作用,tn、no3-n去除率分别为53.56%和69%。好氧池前段do为1.652.95mg/l时,主要发生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nh3-n浓度由5.25mg/l下降到3.8mg/l,同时no3-n的浓度沿程上升较快,由5.25mg/l上升到11.34mg/l;好氧池后段,逐渐降低do至1.5mg/l以下,由于反硝化作用的发生,tn和no3--n浓度同时下降,并趋于稳定,达到国家(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深度方向上,缺氧区深度从0.5m增加到3.5m时,do浓度0.51mg/l降低为0.31mg/l,硝态氮浓度从9.913mg/l降低到9.375mg/l,氨氮浓度由8.763mg/l升高到9.322mg/l。好氧区深度从0.5m增加到3.5m时,do由3.35mg/l降低到3.10mg/l,硝态氮浓度从11.384mg/l降低到10.883mg/l,氨氮浓度从3.099mg/l上升到3.341mg/l。5)利用微电极技术对污泥絮体微环境进行了检测。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絮体结构较为疏松,半径约12mm。好氧池内絮体从外至内沿半径方向,do浓度由3.311mg/l减少至1.795mg/l,降幅达50%,nh3-n浓度由3.8002mg/l变为3.8003mg/l,no3--n浓度由11.7475mg/l变为11.7416mg/l,no2--n浓度基本维持在0.21mg/l,差异不显着。缺氧池内絮体从外至内沿半径方向,do浓度由0.690mg/l减少至0.378mg/l,nh3-n浓度由8.4011mg/l变为8.4012mg/l,no3--n浓度由5.1578mg/l变为5.1542mg/l,no2--n浓度也始终维持在0.53mg/l。三种形态的氮在好氧和缺氧条件下,絮体微环境中浓度差异均不大。由此可见,结构疏松的污泥絮体微环境中,溶解氧沿絮体由外向内的传质仍然较难,且do不是导致氮形态差异的关键因素。6)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种群进行检测发现,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好氧池和缺氧池脱氮过程中,主要的共有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浮霉状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菌门、放线菌门等,各菌门在好氧池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6.1%、7.0%、19.4%、0.48%和4.1%,在缺氧池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6.6%、6.5%、18.7%、0.42%和3.6%。硝化螺菌门的存在使得no2形菌门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在缺氧池的污泥样品中所占比例要高于好氧池,该门细菌的功能在缺氧池中主要体现为反硝化作用。好氧池与缺氧池主要的共有优势菌属为暖绳菌属、dokdonella属、出芽菌属、生丝微菌属、浮霉状菌属,其在好氧池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33%、0.66%、0.94%、1.05%和2.50%,在缺氧池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80%、0.82%、1.06%、1.02%和2.42%,其中后四种兼性菌属为工艺运行过程中主要的脱氮菌群;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的脱氮效能主要是由于这四种兼性菌属,尤其是Dokdonella属细菌,在不同溶解氧浓度区域表现出的硝化及反硝化作用来实现的。
赵晓龙[4](2015)在《小城镇污水厂氧化沟升级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重庆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出水水质执行一级B标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水量、水质的变化以及曝气设备等问题,TN、NH3-N出水水质不能达标。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设计,经过现场踏勘,总结现状问题,对该工艺的曝气方式、回流方式、池容扩充等进行改良,改造后为底曝式氧化沟工艺。改造工程于2014年3月底完工,投入运行后经过3个月调试运行,出水水质逐渐趋于稳定,且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B标准。稳定运行工况参数为:气水比约为8:1,内回流比R为100%150%,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为30004000mg/L,外回流比为70%左右。论文分析了该污水厂调试运行的结果及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影响。夏季水温较高时(2025℃),B污水处理厂的出水SS、BOD5、CODcr、NH3-N、TN、TP均值分别为:13.74 mg/L、5.71 mg/L、24.12 mg/L、1.69 mg/L、12.84 mg/L、0.24mg/L,能较好的达一级B标;冬季低温运行时(1316℃)能够达一级B标,各指标出水均值分别为:14.63 mg/L、5.97 mg/L、28.14 mg/L、3.93 mg/L、15.97 mg/L、0.48mg/L,NH3-N、TN的去除效果受冬季低温影响较大。论文还分析了氧化沟断面溶解氧分布情况。氧化沟断面溶解氧分布特点:缺氧池DO浓度02.0.5mg/L,好氧池在冬季和夏季运行都满足好氧状态,冬季DO浓度高于夏季。氧化沟沿程各污染物变化情况:CODcr和NH3-N主要在好氧池D断面至F断面去除,TN主要在缺氧池A段面至C断面去除,好氧池TN浓度基本不变。论文对该污水厂升级改造前后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污染物削减量、运行能耗、运行成本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其在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适用性。升级改造后,出水CODcr、NH3-N、TN月均值分别减小了7.97mg/L、13.9mg/L、8.97mg/L;较改造前出水水质分别降低了26.11%、90.91%、40.35%;削减量由改造前的103.9吨/月、2.11吨/月、5.61吨/月增加到至改造后的123.1吨/月、6.99吨/月、7.14吨/月,削减增幅分别为18.5%、231.0%、21.4%;电耗方面,处理单位污水耗电量由改造前0.60 k W·h/m3降至0.37k W·h/m3,节电约38.3%。污水处理厂吨水运行成本由改造前的2.495元/m3降低至1.937元/m3,较改造前节约22.4%。从累计总成本上看,改造后较改造前平均每月节约6159元,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污水厂运行调试中应注意控制污水碱度、溶解氧、进水有机负荷、混合液内回流比、BOD5和TKN的比值、剩余污泥排放、污泥负荷和污泥龄等因素,预防二沉池出水浑浊、生物泡沫、污泥膨胀等问题。该生产性试验表明,底曝式氧化沟工艺运行状况良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较稳定,TN、NH3-N出水水质指标均能稳定达一级B标准。
张燕南[5](2014)在《小城镇污水厂氧化沟改造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担负着水体污染物削减的重要任务。污水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导致运行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大大影响了其环境效益的发挥。论文结合重庆某小城镇污水厂(以下简称为“A污水厂”)改造工程,首先通过踏勘和论证分析找到其处理效果不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改造措施,根据相似原则设计中试反应装置,并对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处理效果较好且运行高效的工况,为A污水厂改造运行提供借鉴,也为类似小城镇污水厂改造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对A污水厂进行了问题诊断,指出其在处理规模、曝气方式、回流方式、推流方式四方面存在缺陷。针对A污水厂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中试反应装置,在工艺上进行了以下四点优化:缺氧池厌氧池合并为缺氧池;采用底部微孔曝气;增设推流设备;取消内回流阀门,改设内回流泵作为内回流设备。②通过对中试反应装置的试验研究,在水深为0.5m,内回流比为200%,外回流比为50%80%的情况下,中试反应装置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HRT)控制在12h15h,曝气量控制在2m3/h3m3/h为最佳工况。在此工况下,出水均能达一级B标,且SS、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5%、93.1%、98.9%、47.7%、92.6%。③通过控制不同的曝气方式,在进水流量10m3/d,曝气量2.5m3/h2.7m3/h,混合液回流比200%,外回流比50%80%的情况下,对各个曝气工况下的中试反应装置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临近内回流的曝气区域溶解氧适当降低,尽可能使曝气区域均匀布置,并在曝气沿程适当形成一定的曝气梯度,可以有效提高脱氮的效果;通过适当减少曝气区域和推流器流速,可以降低沟内的紊动程度,促进微观SND过程发生,促进氮的去除。在不同工况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的分析中,采用能耗一定的情况下比较污染物削减量的方法得出工况三是比较理想的工况,既满足了水质达标的要求,又能减少不必要的能耗。④通过试验可知,在规范要求满足有效水深4.0m6.0m的情况下,A污水厂采用底部微孔曝气来提高其处理效果是可行有效的。根据中试反应装置的处理情况,对A污水厂提出改造方案和运行建议。
吕宙[6](2014)在《微纳米气泡曝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微纳米气泡曝气与传统曝气(底部曝气)作比较,分别搭载在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装置中,观察分析两种曝气方式下的污水处理结果,并进行经济性分析比较,此外还探索了将微纳米气泡联合臭氧曝气处理污水的可能性。1、在A2O小试装置污水处理工艺的好氧区曝气方式中,先后运用底部曝气和微纳米气泡曝气,结果发现后者对污水中SS、CODcr、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比前者分别高出7.3%、10.2%、12.4%、11.5%和11.2%。而且通过经济性分析,在处理相同水量的情况下,微纳米气泡曝气所产生的能耗要低于底部曝气方式。2、当外界空气温度<10℃时,A2O和MST两种工艺装置(好氧区都采用普通的底部曝气)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去除率会有所降低,特别是对氨氮的降解,无法达到污水处理厂正常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将其中的曝气方式换成微纳米气泡曝气后,氨氮的去除效率有明显提高,达到污水处理厂正常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在探索将微纳米气泡搭载臭氧曝气处理污水的试验中,在一定时间内,微纳米臭氧曝气对水体中各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要优于微纳米空气曝气。但随着微纳米臭氧曝气中臭氧量积累增多,致死了水中的微生物,污水的处理效果慢慢变差。
崔志刚[7](2013)在《东莞市沙田镇印染专业基地废水集中处理一期15000m3/d工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但行业特点决定其排污量大,能耗高,对于城镇乡镇区域内印染企业来说,重复建设污水处理厂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工业园区,同类或几类同行业的企业进工业园,发挥园区规模效应,因此废水集中处理是未来工业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本设计对象是东莞市沙田镇印染专业基地内配套建设的印染废水集中式处理污水厂,处理对象为基地内20家印染企业产生的棉布、化纤布、织带染整废水。基地企业总环评批复排水量50000m3/d,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50000m3/d,一次规划,分二期建设,一期处理规模15000m3/d。建成投产后对沙田镇乃至东莞市产生显着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同类印染基地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示范意义。调研得出:一期基地内共14家企业,实际排放废水12570m3/d,水质:CODcr:500-600mg/L,BOD5:120-180mg/L,SS:300mg/L,色度:400-600倍。根据调研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论证采取生化+物化组合处理工艺,即:调节预沉池—HABR厌氧反应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BAF。根据相关文献及设计规范,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参与完成各构筑物设计和主要设备选型,重点完成接触氧化池及最终沉淀池的设计,接触氧化池的设备选型工作,如下:预沉池:选择中进周出辐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q=1.0m3/(m2h),HRT为2.5h,h=5.4m,D=20m。HABR池:容积负荷q=0.5kg COD/m3d,HRT=12h,两组并联,单组分7格,每格尺寸:8m×4m。接触氧化池:选择组合填料,容积负荷q=0.50kg BOD/(m3d),填料容积V=2850m3,填料高度h3=3.5m,HRT=6.7h;8组并联运行,单组分2格,单格尺寸:10m×5m,需氧量GS=160m3/min。终沉池:选择中进周出辐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q=1.0m3/(m2h),HRT为2.0h,h=4.9m,D=20m。BAF池:q滤料=0.35kg CODCr/(m3d),滤料高度h3=3.0m,HRT=3.8h,分4组,单组5格,每格尺寸:6m×6m,需氧量GS=70m3/min。主要设备的选型:风机选择D系离心式鼓风机,污水泵选择GPS卧式直连式离心泵,污泥脱水采取XMZG型隔膜压榨压滤机。重点完成接触氧化池构筑物图,设备安装图绘制,包括组合填料布置及安装图,曝气管路布置图的图纸绘制工作。通过该工艺处理,出水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二时段一级排放要求。对主要运行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估算综合直接成本为3.67元/吨水。
夏季春[8](2013)在《基于托管运营模式下的污水处理厂运营技术和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管运营污水处理厂被认为是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但仍需要从管理、技术层面进行改进。本文以江南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为例,通过生产模型和实际调试、技术参数拟合以及工艺优化,研究了各种措施的效果。论文针对国内外污水处理现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污水处理的相关工艺和技术,讨论了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分别从设计技术参数、设备技术参数、A2/O工艺流程、水量水质、运行技术、维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运营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江南市政府基于政企分开、转变角色、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监管的理念,寻求专业公司托管运营江南污水处理厂。针对江南市政府的托管运营需求,本文研究设计了法律方案和人力资源方案。结合受托方的技术与管理能力,针对江南污水处理厂,本文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建立了生产模型,包括划分板块试验模型、节能控制试验模型、BioWin工艺模拟与控制参数优化(DO浓度可控制在0.6mg/L,内回流比可控制在0.85左右,污泥排放量可降至1859m3/d,以节约能耗和运行费用)。通过生产性试验,调整污水处理的运行参数,优化运营工艺,加强设备维修技术,提高了系统运营效率和管理技术水平。为解决江南污水处理厂部分污泥出路问题,研究了污泥生物干化利用技术,采用好氧堆肥方式,分析了污泥生物干化工艺的控制模型与初步应用,包括污泥生物干化过程的物质平衡计算、能量平衡计算、污泥生物干化过程的工艺模拟和控制模型的初步应用。托管运营后,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江南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提高。江南市政府组织专家对该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估,托管运营前1年、后1年和后2年处理成本分别为0.39元/吨、0.35元/吨和0.29元/吨,效果良好。
陈康[9](2013)在《曝气生物滤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集合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快滤池等工艺设备优点的新型污水处理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强制曝气、高SS截留率、高水力负荷、耐负荷冲击等特点,主要通过物理过滤、网捕吸附和生物代谢实现对废水的净化。运行实践表明,它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无需二沉池,维护管理方便;抗冲击负荷强等优点。调试后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一级物理-化学处理+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三级强化化学处理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性能,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在平均处理水量为39,469m3/d的情况下,出水SS在5mg/L左右,去除率达98%;COD约15mg/L,去除率在94%以上;BOD约3mg/L,去除率在97%以上;NH3-N约2mg/L,去除率在90%左右;TN在12mg/L左右,去除率达65%;TP约0.2mg/L,去除率超过95%。本课题研究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并以脱氮工艺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污水处理厂工程,考察BAF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后置反硝化脱氮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研究影响SS、COD、NH3-N、TN、TP处理效果的因素,得出曝气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以指导工程设计与工厂运行
郑阳光[10](2013)在《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的启动及除磷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化沟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处理工艺之一。传统氧化沟具有传质效率低、易发生污泥沉淀、膨胀及氮磷去除效率较低的缺点,微孔曝气氧化沟将表曝改为底部曝气,提高充氧效率,在污水厂的升级改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将微孔曝气的高充氧效率和高氧利用效率与液流推动混合巧妙的结合,将微孔曝气氧化沟沟型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以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为对象,通过对中试系统启动和运行的研究,探讨影响除磷的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系统在低温环境下成功启动。启动期间系统对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90%和65%以上,出水TP去除率由刚启动的33.52%增至末期的90%以上。启动后期除TP外,其余各项指标基本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出水一级A标准。但低温对微生物生长不利,从而延长了污泥培养和驯化的时间,增加了启动难度。2、中试系统运行显示,当沟内流速在0.15m/s时,污泥仍不至于沉淀,DO控制在0.8-1.5mg/L,试验系统实现了在低温、低溶解氧和较低的流速条件下成功启动,并达到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说明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工艺具有实现高效、节能、低耗的应用潜力。3、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氮、磷和有机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稳定运行阶段反应器的平均出水COD、NH4+-N、TN、TP浓度分别为40.64、1.72、10.94、0.56mg/L,出水达一级A标准(达标率80%以上)。4、在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中,氨氧化速率(Ammonia Utilization Rate,AUR)、亚硝化速率(Nitrogen Utilization Rate,NU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出水氨氮浓度随着AUR、NUR的升高而下降;出水氨氮低时,NUR大于AUR,而出水氨氮高时,AUR大于NUR。5、通过除磷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得出:(1)试验用水、乙酸钠和葡萄糖作为不同碳源时:释磷速率:乙酸钠>试验用水>葡萄糖;吸磷速率:试验用水>乙酸钠>葡萄糖。(2)在温度为12、16、20和25℃时,释磷吸磷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3)在好氧段,COD浓度对好氧吸磷速率的影响规律为:无有机物时,好氧吸磷速率较大,有有机物时,吸磷速率滞缓,而且COD浓度越高,速率越小。(4)氧气、硝氮和亚硝氮分别作为吸磷阶段电子受体时,吸磷速率大小关系为:氧气>硝氮>亚硝氮。硝氮、亚硝氮消耗量和吸磷量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吸磷量分别为0.96、0.49mgP/mgN。
二、氧转移率高的微孔曝气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转移率高的微孔曝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国内外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Current situa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facing future) |
2.1 污水处理厂碳中和技术 |
2.1.1 污水处理厂能源开发技术 |
2.1.2 污水处理厂节能技术 |
2.2 水质可持续技术 |
2.3 资源回收技术 |
2.3.1 有机物资源化 |
2.3.2 营养物质资源化 |
3 典型国家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工程实践(The practice of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facing the future in typical countries) |
3.1 美国 |
3.2 新加坡 |
3.3 荷兰 |
4 我国面向未来污水厂的挑战(Challenge of the future sewage plant in our country) |
5 结论(Conclusions) |
(2)DY经济开发区污水厂升级改造方案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的目的意义 |
1.1.1 本课题依托的实际工程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脱氮技术 |
1.2.3 生物除磷技术 |
1.2.4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
1.3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
1.3.1 A/O工艺 |
1.3.2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及其变形工艺 |
1.3.3 氧化沟工艺及其变形工艺 |
1.3.4 SBR工艺及其变形工艺 |
1.3.5 其它工艺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升级改造前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分析 |
2.1 概况 |
2.2. 升级改造前原污水处理规模及处理工艺 |
2.2.1 升级改造前的工艺流程 |
2.2.2 已建主要构筑物及工艺设计参数 |
2.3 升级改造前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2.3.1 污水处理厂原设计水质 |
2.3.2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
2.3.3 污水处理厂改造前出水水质分析 |
2.4 原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 |
2.5 升级改造的内容 |
2.6 小结 |
3. 进出水水质确定及升级改造工艺方案研究 |
3.1 升级改造目标分析与确定 |
3.1.1 升级改造规模的分析与确定 |
3.1.2 设计进水水质的分析与确定 |
3.1.3 处理程度及出水水质的确定 |
3.2 升级改造工艺方案论证 |
3.2.1 基本污染物处理方法分析 |
3.2.2. 一级处理段工艺方案分析 |
3.2.3 生物处理段工艺方案选择 |
3.2.4 三级处理段工艺方案选择 |
3.2.5 消毒系统分析 |
3.2.6 污泥处理系统分析 |
3.2.7 两种备选方案的确定 |
3.2.8 两种备选的比较及推荐方案的确定 |
3.3 小结 |
4. 升级改造工艺设计 |
4.1 设计参数 |
4.2 工艺设计 |
4.2.1 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改造) |
4.2.2 配水井(新建) |
4.2.3 改良A~2/O生物池(改造和新建) |
4.2.4 二次沉淀池(新建) |
4.2.5 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泵站(改造) |
4.2.6 MBBR生物池及提升泵站(新建) |
4.2.7 活性砂滤池(新建) |
4.2.8 紫外线消毒槽(改造及新建) |
4.2.9 鼓风机房(新建) |
4.2.10 加碳间(新建) |
4.2.11 加药间(改造) |
4.2.12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改造) |
4.3 小结 |
5. 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
5.1 COD去除效果分析 |
5.2 BOD去除效果分析 |
5.3 SS去除效果分析 |
5.4 TP去除效果分析 |
5.5 NH_3-N去除效果分析 |
5.6 TN去除效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致谢 |
(3)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效能提升及其生物微环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氧化沟工艺概述 |
1.1.1 氧化沟的发展历史 |
1.1.2 氧化沟分类及其工艺特征 |
1.1.3 氧化沟的曝气系统 |
1.2 氧化沟脱氮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脱氮机理 |
1.2.2 氧化沟脱氮性能和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 基于微电极的微观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微电极技术及其分类 |
1.3.2 微电极在污水处理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1.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PCR-DGGE技术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
1.4.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应用 |
1.5 课题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中试试验装置 |
2.1.2 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生产性试验体系 |
2.2 试验设备 |
2.2.1 微电极研究系统 |
2.2.2 高通量测序设备 |
2.2.3 分析测定设备 |
2.3 试验测试方法 |
2.3.1 水质分析方法 |
2.3.2 微电极测试分析方法 |
2.3.3 高通量测序研究方法 |
3 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效能提升的中试试验 |
3.1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试试验启动 |
3.2.2 水力停留时间对SS、COD、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DO浓度对SS、COD、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4 影响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效能的关键因素 |
3.2.5 不同曝气工况下的污染物去除效能 |
3.2.6 不同曝气工况效能分析 |
3.2.7 中试最佳工况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生产性试验研究 |
4.1 生产性试验 |
4.1.1 试验水质 |
4.1.2 生产性试验运行工况 |
4.2 生产性试验中SS、COD、BOD_5和TP的去除效能 |
4.2.1 SS的去除效果 |
4.2.2 COD的去除效果 |
4.2.3 BOD_5的去除效果 |
4.2.4 TP的去除效果 |
4.3 生产性试验中脱氮效能的提升 |
4.3.1 氨氮去除效果 |
4.3.2 总氮去除效果 |
4.4 低温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4.5 DO沿程分布及其对应区域污染物的去除 |
4.5.1 改良型氧化沟沿程测定项目及方法 |
4.5.2 改良型氧化沟各断面溶解氧分布 |
4.5.3 改良型氧化沟沿程污染物变化规律 |
4.6 改良型氧化沟深度方向上氮转化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5 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生物微环境的研究 |
5.1 不同条件污泥絮体微环境的研究 |
5.2 不同条件污泥絮体细菌种群结构的研究 |
5.2.1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结果 |
5.2.2 细菌种群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
5.2.3 细菌种群结构组成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小城镇污水厂氧化沟升级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现状 |
1.1.2 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
1.1.3 我国小城镇污水厂能耗研究现状 |
1.2 氧化沟工艺综述 |
1.2.1 氧化沟分类及特点 |
1.2.2 氧化沟曝气方式 |
1.2.3 氧化沟曝气系统的节能 |
1.2.4 氧化沟脱氮除磷 |
1.2.5 底曝式氧化沟工艺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氧化沟升级改造方案设计 |
2.1 重庆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概况 |
2.1.1 工艺概况 |
2.1.2 工艺流程 |
2.1.3 进出水水质 |
2.2 污水厂运行问题诊断 |
2.2.1 服务镇区给排水现状 |
2.2.2 污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2.2.3 升级改造必要性 |
2.3 污水厂升级改造 |
2.3.1 设计思路与分析 |
2.3.2 升级改造方案 |
2.3.3 污水厂改造施工 |
2.4 本章小结 |
3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3.1 试验方案 |
3.1.1 活性污泥培养 |
3.1.2 调试工况参数 |
3.2 试验过程 |
3.2.1 采样方法 |
3.2.2 测试项目及方法 |
3.2.3 试验进度安排 |
3.3 本章小结 |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4.1.1 SS的去除效果 |
4.1.2 COD的去除效果 |
4.1.3 BOD5的去除效果 |
4.1.4 NH3-N的去除效果 |
4.1.5 TN的去除效果 |
4.1.6 TP的去除效果 |
4.2 低温调试运行研究 |
4.2.1 低温运行调试结果 |
4.2.2 低温运行措施 |
4.3 氧化沟沿程分析 |
4.3.1 氧化沟沿程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2 氧化沟断面DO分布 |
4.3.3 氧化沟沿程污染物变化规律 |
4.3.4 氧化沟沿程氮的转移去除研究 |
4.4 调试运行中的问题及控制因素 |
4.4.1 调试运行中的问题 |
4.4.2 调试运行中应注意的控制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改造前后对比分析 |
5.1 改造前后运行效果对比 |
5.1.1 改造前后各污染物去除效果对比 |
5.1.2 改造前后各污染物削减量对比 |
5.1.3 改造前后运行能耗对比 |
5.2 运行成本分析 |
5.2.1 运行成本分析 |
5.2.2 控制运行成本的建议 |
5.3 污水处理效益分析 |
5.3.1 环境效益 |
5.3.2 社会效益 |
5.3.3 经济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报和获批的专利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小城镇污水厂氧化沟改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
1.1.2 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
1.2 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研究状况 |
1.2.2 我国小城镇污水厂能耗研究状况 |
1.3 微孔曝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微孔曝气装置概述 |
1.3.2 微孔曝气装置分类 |
1.3.3 影响影响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因素 |
1.3.4 曝气系统的节能途径 |
1.4 氧化沟脱氮除磷概述 |
1.4.1 脱氮除磷机理概述 |
1.4.2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2 中试试验设计 |
2.1 A 污水厂现状分析 |
2.1.1 A 污水厂处理效果分析 |
2.1.2 A 污水厂能耗分析 |
2.1.3 A 污水厂问题诊断 |
2.1.4 A 污水厂构筑物校核 |
2.2 中试反应装置设计 |
2.2.1 中试反应装置优化措施 |
2.2.2 中试反应装置设计参数 |
2.2.3 中试反应装置尺寸 |
2.2.4 中试反应装置附属设备 |
2.3 试验条件 |
2.3.1 试验场地 |
2.3.2 试验水质 |
2.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4.1 取样点及所测指标设置 |
2.4.2 测试方法 |
2.5 试验内容 |
2.5.1 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曝气量对污染物去除的效果研究 |
2.5.2 不同曝气工况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
2.6 中试反应装置启动 |
2.7 本章小结 |
3 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
3.1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
3.1.1 SS 去除率分析 |
3.1.2 COD 去除率分析 |
3.1.3 NH3-N 去除率分析 |
3.1.4 TN 去除率分析 |
3.1.5 TP 去除率分析 |
3.2 曝气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
3.2.1 SS 去除率分析 |
3.2.2 COD 去除率分析 |
3.2.3 NH3-N 去除率分析 |
3.2.4 TN 去除率分析 |
3.2.5 TP 去除率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曝气工况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
4.1 效能分析方法概述 |
4.2 不同曝气工况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
4.2.1 曝气方式一去除效果研究 |
4.2.2 曝气方式二去除效果研究 |
4.2.3 曝气方式三去除效果研究 |
4.2.4 曝气方式四去除效果研究 |
4.2.5 曝气方式五去除效果研究 |
4.2.6 曝气方式六去除效果研究 |
4.2.7 曝气方式七去除效果研究 |
4.2.8 不同曝气方式污染物去除效果比较 |
4.3 不同曝气工况的效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A 污水厂改造方案及运行建议 |
5.1 A 污水厂改造方案 |
5.2 A 污水厂运行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报和获批的专利 |
(6)微纳米气泡曝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曝气技术及设备 |
1.2.1 鼓风曝气 |
1.2.2 机械曝气 |
1.2.3 潜水搅拌曝气 |
1.3 微纳米气泡的定义和产生 |
1.4 微米气泡的基本特性 |
1.4.1 水中停留时间长 |
1.4.2 带电性 |
1.4.3 自我增压和溶解 |
1.4.4 收缩性 |
1.4.5 界面动电势高 |
1.4.6 产生自由基离子 |
1.4.7 氧传质效率高 |
1.5 纳米气泡的基本特性 |
1.6 微纳米气泡的历史及现代应用 |
1.6.1 微纳米气泡的发展道路 |
1.6.2 微纳米气泡曝气处理废水 |
1.6.3 微纳米气泡结合臭氧的应用 |
1.6.4 微纳米气泡曝气的其他应用 |
1.7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微纳米气泡曝气的初步探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检测方法 |
2.2.3 实验设计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体中 DO 浓度的变化 |
2.3.2 水体中 COD_(cr) 浓度的变化 |
2.3.3 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变化 |
2.3.4 水体中总磷浓度的变化 |
2.3.5 水体中 SS 的变化 |
2.3.6 水体中总氮浓度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纳米气泡曝气在生活污水中的探索性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设计 |
3.2.3 水质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对有机物 COD 的去除 |
3.3.2 对 SS 的去除 |
3.3.3 对氨氮的去除 |
3.3.4 对 TP 的去除 |
3.3.5 对 TN 的去除 |
3.4 单因素变化对微纳米气泡曝气的影响 |
3.4.1 不同污泥浓对去除率的影响 |
3.4.2 进水量变化对去除率的影响 |
3.5 经济性分析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纳米气泡臭氧曝气的探索性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设计 |
4.2.3 水质监测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 COD 的去除比较 |
4.3.2 对氨氮的去除比较 |
4.3.3 对 TP 的去除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时微气泡曝气对氨氮的降解效果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 1—在 A2O 工艺中的运用比较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设计和检测方法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实验 2—在 MST 一体化装置的运用比较 |
5.3.1 MST 的简介 |
5.3.2 MST 的工作原理 |
5.3.3 实验介绍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东莞市沙田镇印染专业基地废水集中处理一期15000m3/d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及项目简介 |
1.1 课题简介 |
1.2 项目背景 |
1.3 设计废水水量分析 |
1.4 设计水质分析及排水目标 |
1.5 设计对象技术要求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染废水处理基本方式及要求 |
2.1 印染行业概况 |
2.2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
2.3 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现状 |
2.3.1 印染废水处理情况对比 |
2.3.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对比 |
2.4 国内外印染废水集中处理现状 |
第三章 废水及污泥处理工艺论证 |
3.1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
3.1.1 厌氧-好氧串联工艺 |
3.1.2 生物+物化组合工艺 |
3.2 废水处理单元形式比较 |
3.3 污泥处理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设计 |
4.1 设计依据 |
4.2 污水处理系统单元设计 |
4.2.1 进水渠及格栅 |
4.2.2 调节预沉池 |
4.2.3 HABR 厌氧池 |
4.2.4 接触氧化池 |
4.2.5 生化沉淀池 |
4.2.6 最终物化沉淀池 |
4.2.7 悬浮式曝气生物滤池 |
4.2.8 外排水池 |
4.3 污泥处理系统 |
4.4 药剂贮备及溶药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触氧化池主要设备和材料 |
5.1 进水管 |
5.2 填料 |
5.3 曝气设备 |
5.4 穿孔曝气器 |
5.5 供风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专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
6.1 厂区平面设置 |
6.2 厂区平面设计 |
第七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分析 |
7.1 污水处理费 |
7.2 污泥处理处置费 |
7.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托管运营模式下的污水处理厂运营技术和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污水性质 |
1.1.2 污水分类和组成 |
1.1.3 污水中的污泥 |
1.2 污水处理 |
1.2.1 污水收集 |
1.2.2 污水混凝沉淀过滤 |
1.2.3 污水活性炭吸附、消毒、膜技术 |
1.3 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
1.3.1 污泥堆肥技术 |
1.3.2 污泥建材技术 |
1.3.3 污泥焚烧技术 |
1.3.4 污泥填埋技术 |
1.3.5 污泥热解技术 |
1.4 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研究进展 |
1.5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标及难点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及托管运营综述 |
2.1 污水处理工艺 |
2.1.1 A~2/O 工艺技术 |
2.1.2 BAF 工艺技术 |
2.1.3 MBR 工艺技术 |
2.1.4 NPR 工艺技术 |
2.1.5 CNR 工艺技术 |
2.1.6 人工湿地技术 |
2.2 中水回用技术 |
2.2.1 中水回用技术概述 |
2.2.2 中水回用技术处理流程 |
2.2.3 中水回用技术标准 |
2.2.4 中水回用投资 |
2.2.5 中水回用运营技术 |
2.3 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现状趋势及要求 |
2.3.1 污水处理厂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
2.3.2 污水处理厂减排技术发展趋势 |
2.3.3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备技术 |
2.3.4 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目标 |
2.3.5 政府寻求托管运营要求 |
2.3.6 竞争性谈判 |
2.3.7 法律 |
2.3.8 人力资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艺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江南污水处理厂概况 |
3.2 一期工程技术 |
3.2.1 设计技术参数 |
3.2.2 工艺流程 |
3.2.3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
3.2.4 水量水质 |
3.2.5 运行技术情况 |
3.2.6 维修技术情况 |
3.3 二期工程技术 |
3.3.1 设计技术参数 |
3.3.2 工艺流程 |
3.3.3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
3.4 运营及技术存在问题 |
3.4.1 运营存在问题 |
3.4.2 技术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水处理工艺模拟与优化运营技术 |
4.1 运营技术体系构建 |
4.1.1 运营技术体系 |
4.1.2 运营技术研究手段 |
4.2 划分板块试验模型 |
4.3 节能控制试验模型 |
4.4 BioWin 工艺模拟与控制参数优化 |
4.4.1 活性污泥系统模拟程序的编制及校核 |
4.4.2 活性污泥系统内的物料衡算方程 |
4.4.3 商业化的污水处理工艺数学模拟软件 BioWin |
4.4.4 BioWin 系统的应用研究—一期工艺 |
4.4.5 数据调研处理 |
4.4.6 进水水质组分分析与模型校准 |
4.4.7 模型验证 |
4.4.8 工艺优化 |
4.5 技术指标及运行研究 |
4.5.1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指标 |
4.5.2 设计参数校核和运行调整 |
4.6 维护技术研究 |
4.6.1 检修和维护 |
4.6.2 大修和重置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运行技术 |
5.1 污泥处理项目概况 |
5.2 堆肥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5.3 好氧堆肥技术 |
5.4 污泥生物干化工艺的控制模型与初步应用 |
5.4.1 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的物质平衡计算 |
5.4.2 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的能量平衡计算 |
5.4.3 污泥生物干化物质和能量平衡模型的工艺模拟 |
5.4.4 控制模型的初步应用 |
5.4.5 后续研究建议 |
5.5 问题讨论 |
5.6 投资估算及成本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托管运营技术实施效果评估 |
6.1 维修技术改进 |
6.1.1 维修问题 |
6.1.2 实际维护维修技术 |
6.1.3 维护维修效果评价 |
6.2 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
6.3 满意度调查 |
6.4 成本比较研究 |
6.4.1 指标对比 |
6.4.2 敏感性分析 |
6.5 托管运营后的初步技术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本文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9)曝气生物滤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 |
1.1.2. 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处理工艺的选择 |
1.2. 常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
1.2.1. 按空间分割的工艺——A/O工艺和氧化沟工艺 |
1.2.2. 按时间分割的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
1.2.3. 生物膜法 |
1.3. 曝气生物滤池(BAF) |
1.3.1. 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发展 |
1.3.2. 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原理与工艺特点 |
1.3.3. 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类型 |
1.3.4. 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污染物的去除及其应用 |
1.3.5. 曝气生物滤池(BAF)主要存在问题 |
1.4.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工程方案比较——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
2.1. 方案设计原则与工程建设规模 |
2.1.1. 工程概况 |
2.1.2. 设计规模与进、出水水质 |
2.1.3. 工艺设计原则 |
2.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
2.2.1. 污水处理工艺类别 |
2.2.2. 污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
2.2.3.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
2.2.4. 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
2.3. CASS方案工程设计 |
2.3.1. 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 |
2.3.2. 主要单体工艺设计 |
2.4. BAF方案工程设计 |
2.4.1. 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 |
2.4.2. 主要构筑物工艺设计 |
2.5. 结论 |
第3章 B 型曝气生物滤池调试与运行 |
3.1. 全厂工艺流程及水量水质参数 |
3.1.1. 工艺流程 |
3.1.2. 水量水质设计参数 |
3.2. 水处理单元与主要设备 |
3.2.1. 预处理单元 |
3.2.2. M 型高效沉淀池 |
3.2.3. B 型曝气生物滤池 |
3.2.4. A 型高速沉淀池 |
3.3. 指标和参数检测方法 |
3.3.1. 检测方法 |
3.3.2. 取样方法 |
3.4. 系统启动及调试 |
3.4.1. 硝化反硝化滤池挂膜 |
3.4.2. 后置反硝化滤池挂膜 |
3.4.3. 系统调试运行效果分析 |
3.5. 性能测试结果 |
3.6. 两年持续运行观测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水力高程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的启动及除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
1.2.1 除碳 |
1.2.2 生物脱氮 |
1.2.3 生物除磷 |
1.2.4 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
1.2.5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发展 |
1.3 氧化沟工艺 |
1.3.1 氧化沟工艺技术特点 |
1.3.2 氧化沟的常见工艺 |
1.3.3 氧化沟的曝气方式 |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水 |
2.2.2 主要设备仪器 |
2.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3 系统的启动 |
3.1 启动前期 |
3.2 启动期间 |
3.2.1 有机物的去除 |
3.2.2 对氨氮的去除 |
3.2.3 对TN和硝氮的去除 |
3.2.4 对TP的去除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氧化沟内部参数分布特征 |
4.1 流速分布 |
4.2 污泥浓度分布 |
4.3 DO分布 |
4.4 小结 |
5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运行研究 |
5.1 对COD的处理效果 |
5.2 对氨氮的处理效果 |
5.3 对TKN的处理效果 |
5.4 对TP的处理效果 |
5.5 中试系统中各个指标沿程的变化 |
5.6 污泥硝化速率 |
5.7 小结 |
6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生物除磷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6.1 不同碳源类型对除磷的影响 |
6.1.1 试验装置 |
6.1.2 试验污泥来源 |
6.1.3 试验方法 |
6.1.4 结果与讨论 |
6.2 不同温度对除磷的影响 |
6.3 好氧段吸磷影响因素 |
6.3.1 不同COD浓度对好氧吸磷的影响 |
6.3.2 不同电子受体对吸磷过程的影响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氧转移率高的微孔曝气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工程实践[J]. 宋新新,林甲,刘杰,徐相龙,李佳,李传举,江瀚,王洪臣,伊锋. 环境科学学报, 2021(01)
- [2]DY经济开发区污水厂升级改造方案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D]. 潘志颖.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脱氮效能提升及其生物微环境的研究[D]. 李勇. 重庆大学, 2016(03)
- [4]小城镇污水厂氧化沟升级改造技术研究[D]. 赵晓龙. 重庆大学, 2015(06)
- [5]小城镇污水厂氧化沟改造试验研究[D]. 张燕南. 重庆大学, 2014(01)
- [6]微纳米气泡曝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吕宙.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8)
- [7]东莞市沙田镇印染专业基地废水集中处理一期15000m3/d工程设计[D]. 崔志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基于托管运营模式下的污水处理厂运营技术和工艺优化研究[D]. 夏季春. 天津大学, 2013(11)
- [9]曝气生物滤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D]. 陈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10]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的启动及除磷影响因素研究[D]. 郑阳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标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 氧化沟论文; 曝气沉砂池论文; 污水处理工艺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