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多糖脱色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姚其凤[1](2020)在《绿茶多糖对大肠杆菌和乳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绿茶在中国是产量最大的茶叶种类,随着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每年大量低档绿茶滞销,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低档绿茶的加工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关注,消费者对肠道健康产品如益生菌、益生元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以低档炒青绿茶为原料提取多糖,研究了绿茶多糖(Green tea polysaccharide,g TPC)对大肠杆菌DH5α、ATCC 25922和嗜酸乳杆菌CCTCC AB2010208生长的影响,为开发其作为“益生元”奠定基础。结论如下:(1)gTPC的分子量分布为3.55×106 Da(19.97%)和1.76×105Da(80.03%)。g TPC的单糖组成有鼠李糖、岩藻糖、核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摩尔比为3.01、15.53、26.12、1.43、3.85、24.35和21.78,其蛋白质部分由16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6.47%,蛋白质含量5.56%。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g TPC中存在吡喃型单糖,且糖苷键主要以α-构型为主。(2)gTPC对大肠杆菌量依赖性,但两种大肠杆菌对g TPC的敏感程度不同。对于大肠杆菌DH5α,g TPC浓度4mg/m L时,抑菌率最大55.75%;对于大肠杆菌ATCC 25922,浓度1mg/m L时,抑菌率最大50.75%。超过最大抗菌浓度时,g TPC抗菌能力的下降,可能由于过量的多糖水解被大肠杆菌作为营养物质利用。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可知,g TPC的处理破坏了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导致表面孔的形成,胞质泄露,粘附性变差。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绿茶多糖对大肠杆菌细胞完整性的损伤能力呈剂量依赖性,浓度越高破坏能力越大。对大肠杆菌细胞外膜和内膜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绿茶多糖浓度为4mg/m L时,对大肠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的影响最大,但是对细胞内膜无影响。最后,0.50~6.00 mg/m L g TPC处理过的大肠杆菌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对比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5.11%、26.57%、33.72%、38.19%、10.87%,造成细胞结构进一步损伤。(3)研究测定添加不同浓度g TPC、海藻酸钠和菊粉对嗜酸乳杆菌酵液中的菌落数和OD600nm值的影响,发现三种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均有促生作用,增殖效果依次为菊糖>海藻酸钠>绿茶多糖。三种多糖发酵液中的总酸含量的区别只有0.15g/L左右,说明对嗜酸乳杆菌产酸量基本无影响。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gTPC对嗜酸乳杆菌产乙酸、丙酸和丁酸均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海藻酸钠后对丙酸产量有影响,对乙酸产量有抑制作用;菊粉对嗜酸乳杆菌发酵产乳酸和乙酸的促进效果、产丙酸的抑制效果都较明显。g TPC、海藻酸钠和菊粉的添加对嗜酸乳杆菌增殖有促进效果然而总产酸量没有明显改变,这种情况可能归因于这三种多糖对于嗜酸乳杆菌产某些短链脂肪酸促进而对另一种短链脂肪酸产量有抑制作用。
黄秀红,刘丽辰,阮怿航,彭启良,程博思,林金科[2](2020)在《乌龙茶多糖脱色和脱蛋白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乌龙茶多糖的绿色环保脱色脱蛋白工艺,以活性炭、AB-8树脂、D101树脂、PHD500树脂为材料,比较茶多糖脱色率与多糖保留率差异;以木瓜蛋白酶、AB-8树脂、D101树脂、PHD500树脂为材料,比较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差异。结果表明,PHD500树脂0.2g/mL添加量为最佳脱色方法,脱色率为23.19%,多糖保留率为70.78%;AB-8树脂0.2g/mL添加量为最佳脱蛋白方法,脱蛋白率为57.76%,多糖保留率为66.44%。综合考虑,为了提高脱色率、脱蛋白率的效果,节省材料,减少多糖损失和简化工艺流程,确定采用AB-8树脂用于乌龙茶多糖脱色脱蛋白工艺。
艾于杰[3](2019)在《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多糖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酸性糖蛋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茶多糖生物活性和结构具有品种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两种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的茶多糖,即高抗氧化活性茶多糖(迎霜多糖,T1)和低抗氧化活性茶多糖(云南大叶种多糖,T2)。两种茶多糖经过DEAE-52、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分离后分别得到四种不同的组分(T1-1、T1-2、T1-3和T1-4与T2-1、T2-2、T2-3和T2-4),选取中性多糖组分(T1-1和T2-1)与得率最高组分(T1-3和T2-3)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一性进行测定后发现,T1-1、T2-1、T1-3和T2-3均出现单一对称峰,说明为纯度较高的多糖,可用于后续功能与结构的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清除·OH的IC50值分别为1.25mg/m L和2.66 mg/m L,T1-1和T2-1不具有清除·OH的能力,T1-3和T2-3清除·OH的IC50值分别为1.94 mg/m L和3.09 mg/m L。迎霜清除·OH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清除O2-·的IC50值分别为0.60 mg/m L和1.43 mg/m L,T1-1和T2-1清除O2-·的IC50值分别为1.05 mg/m L和1.17 mg/m L。T1-3和T2-3不具有清除O2-·的能力,迎霜清除O2-·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清除DPPH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0.06 mg/m L和0.11 mg/m L,T1-1和T2-1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6.55 mg/m L和8.01 mg/m L,T1-3和T2-3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3.43 mg/m L和3.65 mg/m L。迎霜清除DPPH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铁离子(Fe2+)螯合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对Fe2+螯合能力的IC50分别为0.24mg/m L和0.31 mg/m L,T1-1和T2-1对Fe2+螯合能力的IC50为0.10 mg/m L和0.15mg/m L。T1-3和T2-3不具有螯合Fe2+能力,迎霜对Fe2+螯合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差异性分析表明,除粗多糖T1和T2对DPPH清除作用存在显着差异(P<0.05)外,无论是不同品种同种组分之间(T1和T2、T1-1与T2-1、T1-3与T2-3),还是同一品种不同组分之间(T1-1与T1-3、T2-1与T2-3),在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螯合铁离子(Fe2+)能力方面,各茶多糖组分间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且迎霜品种抗氧化能力强于云南大叶种品种。2茶多糖基本组成结果不同品种相同组分之间,即T1和T2、T1-1和T2-1、T1-3和T2-3在中性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上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茶多糖基本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与糖醛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螯合铁离子(Fe2+)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3茶多糖结构分析结果红外扫描结果显示,T1-1和T2-1为中性多糖,T1-3和T2-3为酸性多糖,四种组分均含有α-型糖苷键,且含有葡聚糖结构。紫外扫描结果显示,经纯化后的四种组分仍含有蛋白质。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四种组分均含有以CC、CCC和COC为主的骨架结构。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茶多糖的分子量集中在0.5 KD135.8 KD之间。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其最佳条件为:色谱柱TC-C18(4.6 mm×250 mm,5μm,Agilent Technologies Inc.USA),柱温35℃,波长250 nm。流动相:A为纯乙腈,B为含有0.045%磷酸二氢钾-0.05%三乙胺的10%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曲线:94-94-88-88%的B洗脱溶液分别对应0-4-5-20分钟。柱前衍生HPLC与糖腈乙酸酯衍生GC方法对比研究表明,PMP柱前衍生化HPLC是更为全面、快速和精确的测定茶多糖单糖组成的方法。单糖组成测定结果表明,T1-1与T2-1含有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5种单糖组分,单糖摩尔比分别为0.4:15.6:0.2:5.6:0.7和0.7:7.0:0.2:5.8:2.2。T1-3和T2-3含有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分,单糖摩尔比分别为0.5:1.7:1.1:8.6:2.0:3.9:3.8和0.4:1.0:0.9:8.7:2.0:3.0:2.9。甲基化和NMR测定结果表明,T1-1与T2-1具有相似的结构组成单元,主要以→4)-Galp-(1→与→4,6)-Glcp-(1→为骨架;→5)-Araf-(1→、→6)-Glcp-(1→为分支的聚合结构,Glcp-(1→、Galp-(1→存在于支链末端和主链的非还原性末端。T1-3与T2-3具有相似的结构组成单元,主要以→4)-Glc A-(1→、→4)-Galp-(1→、→2,4)-Rhap-(1→和→4,6)-Glcp-(1→为骨架;→5)-Araf-(1→、→6)-Glcp-(1→为分支的聚合结构,Glcp-(1→、Galp-(1→存在于支链末端和主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四种茶多糖均为以1,4-连接为主链,1,6-连接残基为支链的聚合结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T1和T2为平整的较为稳定的片状结构,T1-1与T2-1空间构象表现为团装或片状的聚集体,T1-3与T2-3空间构象表现为无规则颗粒状或片状组成的聚集体。刚果红测定结果表明,粗茶多糖及纯化后各级多糖均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而是一种无规则卷曲构象。4构效关系分析结果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与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NMR分析表明以上各种单糖均为多糖骨架主链与支链的重要组成单元,所以茶多糖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为各种单糖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相同组分间的一级结构发现,含有更多的分支且支链中含有更多→6)-α-D-Glap-(1→的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更高。
张军耀[4](2019)在《富硒黑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多糖是一种兼具硒与多糖双重活性的有机硒化合物,因其生物利用度高、毒性低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等多种活性。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富硒茶多糖,是从富硒黑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硒多糖,不仅具有多糖的生物活性,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当前国内外对其研究报道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富硒黑茶多糖的结构特征及活性上的研究。本论文以湖北富硒黑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富硒黑茶多糖,并利用DEAE-Sepharose FF分离纯化硒多糖,而后对硒多糖进行了理化组成分析,结构表征及体外活性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富硒黑茶原料的基本成分分析,富硒黑茶的硒含量符合国家对于富硒食品定义中硒含量的规定要求。富硒黑茶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90℃最合适,提取时间为2h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20最优。而后通过响应面设计软件对富硒黑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佳提取温度为94.2℃,最佳提取时间为1.64 h,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20.56,理论得率为6.0%。通过响应面分析可知提取时间和提取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极显着(P<0.01),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显着P=0.0393(P<0.05)。由于实际操作的限制,因而在验证性实验中最终设定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2h,提取料液比为1:20。在这样的提取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00%左右,与理论得率误差在2%范围内波动,符合设计要求。提取后的富硒黑茶粗多糖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最后经UV在490nm下测定吸光度值。通过收集不同洗脱时间节点下的组分,得到6组洗脱组分峰。洗脱分离的各个组分酸性糖测定实验表明,洗脱的六个组分的糖醛酸含量均较高,是典型的酸性多糖。(2)通过对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和6种纯化组分进行紫外全波长扫描得出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和分离洗脱组分均在280nm处无明显吸收峰,说明富硒黑茶多糖均不含有芳香族氨基酸。而通过聚丙烯氨酰胺凝胶电泳可知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和6种纯化组分均不含游离的蛋白。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富硒黑茶多糖以及6种纯化组分都具有典型的多糖类吸收峰。凝胶反渗透色谱结果表明富硒黑茶多糖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且含有酰胺键,可初步推断其为糖蛋白结合物。离子色谱结果表明富硒黑茶多糖纯化组分中单糖组成单糖含量最高为11种,最低为10种。由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结果可知,富硒黑茶多糖的纯化组分在表观结构、表面平整度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XRD衍射分析可知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和纯化组分在晶体形成方面差异显着。而DSC分析结果表明富硒黑茶多糖纯化组分之间热特性变化均具有显着差异。(3)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及各纯化组分对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但各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及各纯化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但各组分之间无显着差异。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实验结果表明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及各纯化组分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显着抑制活性并且和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组相比差异不显着。通过人工胃液体外消化实验可知经提取纯化获得的富硒黑茶多糖不易被胃液消化。而经人工肠液的体外消化实验可知富硒黑茶多糖粗品及其组分亦不易被肠液消化。(4)通过对高得率、高平整度组分4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均一组分,并对均一组分进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结果表明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均一组分浓度呈正相关,且浓度在1mg/ml时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0%,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达到70%。
黄业伟,朱强强,向泽敏,张冬英[5](2019)在《普洱熟茶主要成分检测和分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普洱熟茶作为云南的特有名茶,随着其保健功效被逐渐揭示,愈加受到人们青睐。一直以来,成分分析和分离是普洱熟茶研究的热点,因为这关系到生产质量的控制、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保健功效机理的阐明等。然而,普洱熟茶中含有大量茶褐素和茶多糖,这些物质分子量大、结构复杂,不仅难以分离,还会影响其他常规成分在比色法中测量的准确性,这对普洱茶研究已造成巨大障碍。文章综述了普洱熟茶成分分析和茶褐素、茶多糖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
唐平,杜丽平,王超,翁彦如,孙文,马立娟,肖冬光[6](2019)在《酸沉淀色素快速测定普洱茶多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洱茶中色素的存在对茶多糖的测定影响较大,研究通过比较大孔树脂吸附、聚酰胺吸附、H2O2氧化和酸沉淀4种脱色方法对普洱茶多糖测定的影响,选择通过调节溶液pH使色素沉淀的方法对普洱茶汤进行脱色。比较了不同的酸与不同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采用硫酸调节pH为1.5对普洱茶汤进行脱色,苯酚-硫酸法快速测定普洱茶多糖含量。方法学验证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55%)、重复性(RSD=2.81%)及稳定性(RSD=0.95%),回收率为93.23%~103.98%,具有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普洱茶多糖的测定。
杨军国,王丽丽,陈林[7](2017)在《茶叶多糖制备新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超声波辅助浸提、微波辅助浸提、酶法浸提、乙醇辅助浸提、反胶束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协同浸提等提取技术,及膜分离法、吸附树脂法、柱色谱法等纯化技术,阐述近年来茶叶多糖提取制备的研究进展。
镇卫国,张红梅,杨晓丰,赵杰,阮绪芝[8](2017)在《树脂纯化武当道茶多糖的研究》文中认为为探讨树脂在武当道茶多糖脱色和脱蛋白过程中的效果及DEAE-纤维素-52层析柱分离武当道茶多糖的效应,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对样品上样流速、温度和料液比进行L9(34)正交实验,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树脂201x7在料液比11:1、上样流速1.0 m L/min、50℃条件下,武当道茶多糖脱色率为87.49%,脱蛋白率为43.27%,多糖保留率为89.12%。树脂201x7纯化后的武当道茶多糖经DEAE-纤维素-52层析柱分离得到5个不同组分。上述方案稳定性好效果明显,可用于武当道茶茶多糖的开发和利用。
赵艳,王白娟,杨青松,秦向东,杨姝,周雷[9](2016)在《红雪茶多糖过氧化氢脱色工艺优化》文中认为【目的】优化红雪茶多糖过氧化氢(H2O2)脱色工艺条件,为红雪茶多糖的纯化及其资源深度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脱色时间、脱色温度、H2O2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多糖脱色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红雪茶多糖的H2O2脱色工艺,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3个因素对红雪茶多糖脱色效果影响的排序为:H2O2体积分数>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其中H2O2体积分数有极显着影响(P<0.01)。红雪茶多糖的最佳H2O2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55℃、脱色时间20 min、H2O2体积分数2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1.55%。【结论】H2O2脱色法对红雪茶多糖的脱色效率较高,且成本低廉、工艺稳定,是红雪茶多糖脱色的可行方法。
李涛[10](2016)在《滇红工夫红茶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红工夫红茶,属大叶种类型的红条茶,以外形肥硕紧实,色泽乌润,金毫显露,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甘爽,叶底红匀嫩亮而称着于世,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茶多糖是存在于茶叶中或从茶叶中提取获得的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者酸性糖蛋白,其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而成为近年来茶学功能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用滇红为原料,通过对几种不同工夫红茶茶多糖含量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对滇红工夫红茶茶多糖的提取、脱蛋白和脱色方法研究,尝试筛选出滇红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苯酚-硫酸法测量来自云南的三种滇红工夫红茶:云南大叶群体大树晒干工夫红茶、云南大树烘干工夫红茶及良种等高条栽工夫红茶茶多糖含量,同时用试剂盒测定三种红茶茶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三种红茶茶多糖含量差异显着:晒干红茶比烘干红茶粗多糖的得率更高,晒干红茶多糖是烘干红茶多糖的1.53倍;大树晒干工夫红茶多糖得率是良种等高条栽工夫红茶的2.35倍,大树烘干工夫红茶多糖得率是良种等高条栽工夫红茶的1.53倍。茶多糖溶液总抗氧化能力最高为云南大树晒干工夫红茶,最低为良种等高条栽工夫红茶,其中大树晒干工夫红茶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是良种等高条栽工夫红茶的1.73倍。因此选用云南大树晒干工夫红茶作为进一步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试验的材料。2.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云南大树晒干工夫红茶中提取茶多糖,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使用数据处理软件SASS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知最佳提取工艺如下: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20,其多糖得率为3.14%,总抗氧化能力为38.13单位/毫升多糖,粗多糖提取率为7.59%。3.通过对三氯乙酸法、Sevag法和盐酸法进行对比可知,蛋白质去除率最高的为三氯乙酸法,且其多糖保留率高,与盐酸法相比,前者脱蛋白效果更好,后者多糖保留率较高。Sevag法去除蛋白效果最差,仅为10.08%。三氯乙酸法蛋白去除率为88.59%,多糖保留率为77.04%。4.利用静态吸附法比较五种树脂脱色效果,其中D-900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率最高,正交试验筛选出该树脂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2.5 g,pH值4.5,温度75℃,在此条件下进行脱色试验,茶多糖溶液的脱色率为78.573%,多糖保留率为78.023%,蛋白质去除率为94.112%。
二、茶多糖脱色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多糖脱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绿茶多糖对大肠杆菌和乳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茶多糖的研究进展 |
1.1.1 茶多糖的提取 |
1.1.2 茶多糖的分离纯化 |
1.1.3 茶多糖的理化性质 |
1.1.4 茶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 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
1.3 多糖的益生作用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绿茶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表征 |
2.1 概述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绿茶多糖的提取 |
2.4 绿茶多糖理化性质测定 |
2.4.1 分子量的测定 |
2.4.2 单糖组成的测定 |
2.4.3 氨基酸组成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
2.4.4 光谱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绿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
2.5.2 绿茶多糖的单糖组成 |
2.5.3 绿茶多糖的氨基酸组成 |
2.5.4 绿茶多糖的光谱分析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茶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配置 |
3.3.2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大肠杆菌形态 |
3.3.4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大肠杆菌形态 |
3.3.5 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肠杆菌细胞膜完整性 |
3.3.6 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的检测 |
3.3.7 大肠杆菌内膜通透性的检测 |
3.3.8 大肠杆菌活性氧水平检测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gTPC对大肠杆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
3.5.2 大肠杆菌菌体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5.3 大肠杆菌菌体内部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3.5.4 gTPC对大肠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5.5 gTPC对大肠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影响结果 |
3.5.6 gTPC对大肠杆菌细胞内膜通透性影响结果 |
3.5.7 gTPC对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的影响结果 |
3.6 小结 |
第4章 绿茶多糖对嗜酸乳杆菌体外增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培养基配置 |
4.3.2 菌落计数 |
4.3.3 嗜酸乳杆菌发酵液OD600nm值的测定 |
4.3.4 嗜酸乳杆菌产酸量的测定 |
4.3.5 嗜酸乳杆菌产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平板计数法测定绿茶多糖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4.5.2 光密度(OD)法测定绿茶多糖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4.5.3 绿茶多糖对嗜酸乳杆菌产酸量的影响 |
4.5.4 绿茶多糖对嗜酸乳杆菌产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2)乌龙茶多糖脱色和脱蛋白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粗乌龙茶多糖的制备 |
1.2.2 脱色工艺的研究 |
1.2.3 脱蛋白工艺研究 |
1.2.4 茶多糖化学成分分析 |
1.2.5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脱色方法对乌龙茶多糖脱色效果差异分析 |
2.1.1 活性炭脱色 |
2.1.2 大孔树脂脱色 |
2.1.3 不同脱色方法脱色效果评价 |
2.2 不同脱蛋白方法对乌龙茶多糖脱蛋白效果差异分析 |
2.2.1 木瓜蛋白酶脱蛋白 |
2.2.2 大孔树脂脱蛋白 |
2.3 不同脱蛋白方法脱蛋白效果评价 |
2.4 茶多糖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3 结论 |
(3)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茶多糖的研究概述 |
2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EAE-52 柱层析分离 |
3.2 Sephadex G-150 凝胶柱层析分级及纯度鉴定 |
3.3 茶多糖的基本组成分析 |
3.4 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3.5 茶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
3.6 茶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3.7 茶多糖对Fe2+螯合能力测定 |
3.8 茶多糖基本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茶多糖的结构对比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外光谱分析 |
3.2 紫外光谱分析 |
3.3 拉曼光谱分析 |
3.4 相对分子量分布分析 |
3.5 HPLC分析单糖组成 |
3.6 GC分析单糖组成 |
3.7 甲基化分析 |
3.8 NMR分析结果 |
3.9 茶多糖SEM分析 |
3.10 茶多糖刚果红分析 |
第四章 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 |
1 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基本原理 |
2 茶多糖溶解度与抗氧化活性 |
3 茶多糖分子量与抗氧化活性 |
4 茶多糖糖基组成与抗氧化活性 |
5 茶多糖糖苷键的类型与抗氧化活性 |
6 茶多糖高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富硒黑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茶叶中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
1.2.1 茶多酚 |
1.2.2 生物碱 |
1.2.3 茶多糖 |
1.2.4 茶蛋白和氨基酸 |
1.2.5 茶色素 |
1.2.6 维生素 |
1.2.7 无机成分 |
1.3 硒与人体的健康 |
1.3.1 缺硒可引发的疾病 |
1.3.2 硒产品的存在形式 |
1.4 茶多糖生物活性 |
1.4.1 降血糖活性 |
1.4.2 抗氧化活性 |
1.4.3 抗肿瘤活性 |
1.4.4 肠道功能的影响 |
1.5 富硒茶多糖的研究进展 |
1.6 茶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
1.6.1 茶多糖的提取 |
1.6.2 茶多糖的分离和纯化 |
1.7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 |
1.7.1 茶多糖的一级结构 |
1.7.2 多糖高级结构的研究 |
1.8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1.8.1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8.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富硒黑茶多糖的提取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硒含量的测定 |
2.3.2 总氮含量的测定 |
2.3.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3.4 灰分含量的测定 |
2.3.5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6 得率的测定 |
2.3.7 矿质元素测定 |
2.3.8 富硒黑茶多糖的前处理 |
2.3.9富硒黑茶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 |
2.3.10 富硒黑茶多糖提取方法优化实验 |
2.3.11 富硒黑茶多糖的分离纯化 |
2.3.12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富硒黑茶原料成分分析测定结果 |
2.4.2 矿质元素结果 |
2.4.3 富硒黑茶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4 响应面优化富硒黑茶多糖提取方法实验结果 |
2.4.5 富硒黑茶多糖的洗脱曲线 |
2.4.6 富硒黑茶多糖各组分成分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硒黑茶多糖理化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富硒黑茶多糖的紫外扫描 |
3.3.2 富硒黑茶多糖的红外扫描 |
3.3.3 富硒黑茶多糖的SDS-PAGE电泳 |
3.3.4 富硒黑茶多糖的均一性和分子量的测定 |
3.3.5 富硒黑茶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3.3.6 富硒黑茶多糖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7 富硒黑茶多糖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3.3.8 富硒黑茶多糖的XRD衍射分析 |
3.3.9 富硒黑茶多糖的热特性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富硒黑茶多糖的紫外全波长扫描结果 |
3.4.2 富硒黑茶多糖的红外图谱扫描结果 |
3.4.3 富硒黑茶多糖的电泳结果 |
3.4.4 富硒黑茶多糖的分子量和均一性结果 |
3.4.5 富硒黑茶多糖的离子色谱结果 |
3.4.6 富硒黑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结果 |
3.4.7 富硒黑茶多糖的电镜扫描结果 |
3.4.8 富硒黑茶多糖的原子力显微镜结果 |
3.4.9 富硒黑茶多糖的XRD衍射结果 |
3.4.10 富硒黑茶多糖的热特性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硒黑茶多糖的体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
4.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 |
4.3.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4.3.4 模拟人工胃液的消化活性的研究 |
4.3.5 模拟人工肠液的消化活性的研究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 |
4.4.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 |
4.4.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结果 |
4.4.4 富硒黑茶多糖人工胃液消化结果 |
4.4.5 富硒黑茶多糖人工肠液消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分四的进一步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组分四的分离纯化 |
5.3.2 分子量的测定 |
5.3.3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 |
5.3.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分离纯化结果 |
5.4.2 分子量结果 |
5.4.3 ABTS自由基清除结果 |
5.4.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5)普洱熟茶主要成分检测和分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普洱熟茶主要成分的检测现状 |
2 影响普洱熟茶主要成分检测的问题分析 |
3 普洱熟茶主要成分的分离研究进展 |
3.1 普洱熟茶茶褐素的提取和分离 |
3.2 普洱熟茶茶多糖的提取和分离 |
4 展望 |
(6)酸沉淀色素快速测定普洱茶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实验溶液配制 |
1.3.2 不同脱色方法的比较 |
1.3.2. 1 D101树脂吸附脱色[16] |
1.3.2. 2 聚酰胺吸附脱色[18] |
1.3.2.3 H2O2氧化脱色[17] |
1.3.2. 4 酸沉淀色素脱色 |
1.3.3 酸沉淀脱色单因素实验 |
1.3.3. 1 不同酸对酸沉淀脱色效果的影响 |
1.3.3. 2 不同pH对酸沉淀脱色效果的影响 |
1.4 茶多糖含量测定 |
1.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4.2 茶多糖测定 |
1.4.3 计算按照式 (1) 计算茶多糖含量。 |
1.5 脱色率与多糖保留率的计算 |
1.5.1 脱色率 |
1.5.2 多糖保留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脱色方法的比较 |
2.2 酸沉淀脱色单因素实验 |
2.2.1 不同酸对酸沉淀脱色效果的影响 |
2.2.2 不同pH对酸沉淀脱色效果的影响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精密度实验 |
2.3.2 重复性实验 |
2.3.3 稳定性实验 |
2.3.4 回收率实验 |
2.4 普洱茶样品中茶多糖的测定 |
3 结论 |
(7)茶叶多糖制备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叶多糖提取新技术 |
1.1 超声波浸提 |
1.2 微波浸提 |
1.3 酶法浸提 |
1.4 乙醇辅助浸提 |
1.6 反胶束萃取 |
1.7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8 协同浸提 |
2 茶叶多糖纯化新技术 |
2.1 膜分离技术 |
2.2 吸附树脂技术 |
2.3 柱色谱法 |
3 小结 |
(8)树脂纯化武当道茶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多糖样品制备 |
1.3.2 树脂预处理 |
1.3.3 树脂吸附实验操作 |
1.3.4 树脂201x7吸附单因素实验 |
1.3.5 树脂201x7脱去多糖色素和蛋白的正交实验 |
1.3.6 DEAE-纤维素-52层析柱分离武当道茶多糖 |
1.4 计算分析方法 |
1.4.1 脱色率计算 |
1.4.2 脱蛋白率计算 |
1.4.3 多糖保留率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树脂筛选 |
2.2 树脂201x7处理粗多糖单因素实验结果 |
2.2.1 料液比对树脂201x7处理粗多糖效果的影响 |
2.2.2 温度对树脂201x7处理粗多糖效果的影响 |
2.2.3 上样流速对树脂201x7处理粗多糖效果的影响 |
2.3 树脂201x7处理武当道茶粗多糖最佳方案 |
2.4 验证武当道茶多糖提取方案的稳定性 |
2.5 DEAE-纤维素-52层析柱分离武当道茶多糖 |
3 结论 |
4 讨论 |
(9)红雪茶多糖过氧化氢脱色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雪茶粗多糖提取 |
1.2.2 单因素试验 |
1.2.3 正交试验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2O2体积分数对红雪茶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 |
2.2 脱色温度对红雪茶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 |
2.3 脱色时间对红雪茶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 |
2.4 正交试验结果 |
2.5 最佳工艺验证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10)滇红工夫红茶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红茶多糖的研究概述 |
1.1.1 滇红工夫红茶概述 |
1.1.2 茶多糖的理化性质 |
1.2 茶多糖的制备方法 |
1.2.1 茶多糖的提取方法 |
1.2.2 茶多糖的纯化方法 |
1.2.2.1 茶多糖脱蛋白 |
1.2.2.2 茶多糖脱色 |
1.3 茶多糖生物活性 |
1.3.1 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
1.3.2 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1.3.3 茶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 |
1.4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三种红茶茶多糖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1.5.2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红茶多糖得率及其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5.3 不同化学方法去除粗多糖中蛋白质的差异研究 |
1.5.4 比较不同树脂去除粗多糖中色素的差异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料预处理 |
2.2.1.1 粗多糖提取 |
2.2.1.2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2.2.1.3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2.2.2 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2.2.2.1 提取温度 |
2.2.2.2 提取时间 |
2.2.2.3 料液比 |
2.2.3 初步纯化 |
2.2.3.1 脱蛋白工艺 |
2.2.3.2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
2.2.3.3 分析方法 |
2.2.4 精细纯化 |
2.2.4.1 树脂的预处理 |
2.2.4.2 静态吸附法 |
2.2.4.3 树脂的初筛选 |
2.2.4.4 影响脱色的单因素试验 |
2.2.4.5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料选取结果 |
3.1.1 总糖含量标准曲线 |
3.1.2 多糖含量差异 |
3.1.3 总抗氧化能力差异 |
3.1.4 小结 |
3.2 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1.1 提取温度对茶多糖得率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1.2 提取时间对茶多糖得率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1.3 料液比对茶多糖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2 茶多糖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
3.2.2.1 正交试验设计 |
3.2.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3.3 初步纯化结果分析 |
3.3.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3.2 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分析 |
3.3.3 Sevag法脱蛋白效果分析 |
3.3.4 盐酸法脱蛋白质效果分析 |
3.3.5 小结 |
3.4 脱色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树脂初筛选试验结果 |
3.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2.1 不同树脂用量对粗多糖脱色的影响 |
3.4.2.2 不同pH值对粗多糖脱色的影响 |
3.4.2.3 不同温度对粗多糖脱色的影响 |
3.4.3 脱色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1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
3.4.3.2 正交试验参数优化 |
3.4.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比较粗多糖得率结果 |
4.1.2 比较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
4.1.3 热水浸提最佳工艺 |
4.1.4 脱蛋白方法筛选结果 |
4.1.5 脱色最佳工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茶多糖脱色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茶多糖对大肠杆菌和乳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D]. 姚其凤.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2]乌龙茶多糖脱色和脱蛋白工艺研究[J]. 黄秀红,刘丽辰,阮怿航,彭启良,程博思,林金科. 广东茶业, 2020(02)
- [3]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研究[D]. 艾于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4]富硒黑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 张军耀.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普洱熟茶主要成分检测和分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黄业伟,朱强强,向泽敏,张冬英. 中国茶叶加工, 2019(01)
- [6]酸沉淀色素快速测定普洱茶多糖的研究[J]. 唐平,杜丽平,王超,翁彦如,孙文,马立娟,肖冬光. 食品科技, 2019(02)
- [7]茶叶多糖制备新技术研究进展[J]. 杨军国,王丽丽,陈林. 茶叶学报, 2017(02)
- [8]树脂纯化武当道茶多糖的研究[J]. 镇卫国,张红梅,杨晓丰,赵杰,阮绪芝.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6)
- [9]红雪茶多糖过氧化氢脱色工艺优化[J]. 赵艳,王白娟,杨青松,秦向东,杨姝,周雷. 南方农业学报, 2016(05)
- [10]滇红工夫红茶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研究[D]. 李涛.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