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男[1](2021)在《寒地大豆高产高蛋白栽培影响因素及遥感数据支持的技术集成》文中认为
黄甜[2](2020)在《大垄三行下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产量及生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以普通品种吉育86和耐密品种长密豆30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种植模式大垄三行和小垄双行,两种种植密度20万株/hm2和40万株/hm2。研究两种类型大豆品种大垄三行与小垄双行种植模式下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1. 大豆叶片光合特性。两种种植密度下,大垄三行大豆中下层叶片光合相关性状显着小于小垄双行。种植密度大,光合特性的差异更显着。普通型品种吉育86差异高于耐密品种长密豆30。2. 大豆叶片叶面积指数。两种种植模式下,在R4-R5时期,大垄三行叶面积指数显着大于小垄双行,在R6时期大垄三行叶面积指数显着小于小垄双行,其中大垄三行中间行叶面积下降最为明显。3. 大豆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在R4-R5期,大垄三行大豆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小垄双行,R6期大垄三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低于小垄双行。在R6期,大垄三行上层荚重比高于小垄双行,下层荚重比显着低于小垄双行,小垄双行荚果分布更均匀。种植密度越大,大垄三行与小垄双行荚重分布及差异越显着。普通型品种吉育86荚重分布差异显着高于耐密型品种长密豆30。4. 大豆叶片保护酶。在两种种植模式下,R6时期,大垄三行下部叶片SOD酶活性显着低于小垄双行,种植密度越大,SOD酶活差异越大,植株SOD酶活有差异的叶片越多。大垄三行中间行SOD酶活显着低于边缘行。普通型品种吉育86变化差高于长密豆30。5. 大豆根系特性。R4期大大垄三行豆根系相关性状如根长、项目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等均为显着大于小垄双行。种植密度越大,根系的根长、项目面积、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越小。6. 大豆农艺和产量相关性状。在两种种植模式下,在成熟期大豆大垄三行主茎重、主茎荚数、主茎荚数、主茎粒数、主茎粒重均小于小垄双行。7. 大豆产量。在两种种植模式下,小垄双行产量高于大垄三行产量;不同种植密度下,吉育86产量在40万株/hm2下显着小于密度为20万株/hm2。本研究表明吉林地区大豆品种与大垄三行模式并最不适应,大垄三行模式使大豆生殖生长中期繁茂度过大,下部叶片面积、光合特性、抗逆能力显着下降,生殖生长后期单株叶片生产和干物质积累能力快速下降,导致结荚重心上移,单株荚粒数下降,从而导致减产。
刘显元[3](2019)在《矮秆大豆黑河51大垄密栽培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矮秆新品种黑河5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新选育的品种,为研究其良种良法大垄密高产高效综合配套集成技术模式,特设置保苗45万、55万、65万株·hm-2三个密度,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大面积验证及示范展示,测定了各物候期大豆株高、结荚高度、单位面积植株鲜重、单位面积植株干重、叶面积指数、倒伏程度、大豆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株高、结荚高度、单位面积植株鲜重、单位面积植株干重、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随密度增加,倒伏程度加重,保苗65万株·hm-2时产生严重倒伏,导致减产;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呈现减少趋势,但单株粒数×密度×百粒重呈增加趋势;在不产生严重倒伏情况下,大垄窄行密植有增产的趋势,高密度比低密度增产效果好,以保苗55万株·hm-2为最好。黑河51在红色边疆农场保苗株数55万株·hm-2大面积验证与示范展示,大垄窄行密植和生产上主推的60cm垄距30万株·hm-2保苗株数垄三栽培模式对照,产量分别为2 922.16和2 430.31kg·hm-2,增产491.85kg·hm-2,增产幅度为20.24%,增收1 385.21元·hm-2。
郭建华,于崧,于立河,郭伟,薛盈文,金珊珊,梁海芸,段君君[4](2017)在《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在平播、65cm垄作、110cm垄作方式下,研究9、13、17、21、25万株/hm2密度对小豆子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均在9万株/hm2时最高,110和65cm垄作主茎荚数随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密度处理对小豆百粒重的影响较之对其他性状(分枝数除外)稍小,不同种植方式随密度增加小豆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豆荚和子粒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呈上升趋势。平播和65cm垄作在17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分别为1 387.67和1 723.53kg/hm2;110cm垄作条件下,21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为1 901.07kg/hm2;故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110cm垄作,密度21万株/hm2为小豆适宜种植模式。
孙殿君,蒋洪蔚,胡国华[5](2014)在《大豆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文中提出介绍大豆110 cm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大豆栽培模式。主要解决阶段性降雨多或是土壤库容小,不能存放多余水的大豆栽培技术。在旱年比70 cm的三垄栽培能增产10%以上,在涝年比其他的大垄密栽培技术增产6%以上,常年其大豆产量能稳定保持在3 000 kg/hm2以上。
张国军,梁贵林,陈德恩,韩天富[6](2012)在《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解当前中国大豆种植效益偏低的症结所在,提出节本增效的技术途径,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农垦系统主要大豆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比较各模式的优劣。选取典型、一致地块,在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的条件下,记载各模式大豆生产各环节的人力、物力投入情况,进行投入产出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三江平原推广的大豆综合栽培技术模式中,大垄"行间覆膜"技术增产效果最为显着,2009—2010年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分别达4572.0kg/hm2和3880.5kg/hm2;玉米茬"原垄卡种"保水、省工,是节本增收的栽培措施,2009年单位面积效益最高,达9518.7元/hm2,2010年单位面积效益排在第二位;"大垄密"集合垄作和平作优势,便于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2009—2010年产量分别达到4002.0kg/hm2和3288.0kg/hm2;"三垄"栽培技术抗涝保收,是低湿地区和地块种植大豆的适宜栽培方式,2009—2010年产量分别达到3597.0kg/hm2和3273.0kg/hm2。农村小农户生产规模小,大型农机具少,技术到位率低,大豆产量明显低于邻近国有农场,2009—2010年产量分别达到2935.5kg/hm2和2497.5kg/hm2。由此得出,大垄"行间覆膜"等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在三江平原农垦系统已趋成熟,但需根据具体条件灵活选择。农村地区要推进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重点推广秋季深松整地和轮作倒茬等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
张国军[7](2011)在《三江平原东部地区主要大豆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豆三垄栽培、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大垄密、大垄行间覆膜和农村农户方式是目前黑龙江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几种主要的大豆栽培模式。其中,国有农场系统依托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而农村地区个体农户则依赖小型农机具作业。为了比较和优化大豆栽培技术模式,本文对不同生产规模和农机作业条件下几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在国有农场系统,四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均比农村农户的种植方式产量高,尤其以大垄行间覆膜增产更为显着。近几年,大豆高产创建的高产典型都是采用大垄行间覆膜技术取得的,这与相关试验结果是相吻合的。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能充分利用前茬残肥,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机械整地作业层次,是实现低碳环保的栽培措施,也创造了较高的产量水平,但其受春季雨水的影响较大,造成播期拖后,可能影响产量。大垄密植是一项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光合效率的一项大豆高产栽培措施,但大垄密播种匀度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造成播种不匀,不能真止达到群体结构合理分布,在多雨年份难以实现高产。三垄栽培技术是上述三项栽培技术模式的基础,既抗旱又抗涝,是低洼地种植大豆的首选栽培方式。2、农村农户在没有大马力机械作业条件下作业,一般不进行秋季深松整地,而是春天在原有茬的基础上进行旋地后进行播种。由于没有大马力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这种栽培方式受春季雨水的影响较大,土壤的库容小,蓄水保墒能力弱,既不抗旱也不抗涝,抗灾能力差无法保证播种期和出苗质量。同时,农村小农户也不能进行合理轮作,造成大豆病虫害严重,产量普遍偏低。3、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作者提出,三江平原地区应大力推广行间覆膜技术。由于该项技术一次性投入比其它模式高55-65元/亩,因此,有条件的农户可采用此项技术。原垄卡种技术不管是产量水平还是亩纯效益上都是较好的,产量仅次于大垄行间覆膜,但亩纯效益却超过行间覆膜,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三垄栽培技术在低洼地和大垄密在岗地白浆土地上应用多年都得到较好收益的,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具有其区域性的优势。
项德响[8](2010)在《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关键部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内容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作业装备研究与开发”(课题编号:2006BAD11A05)中的子课题“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精密播种机研究与开发”,旨在为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装备技术支撑。本文遵循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对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及配套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对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及其配套播种机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的农艺特点及增产机理,明确了大马力配套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精密播种机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不同行距窄行密植平作机械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窄行密植平作栽培模式,35cm单行栽培产量最高;与30cm单行、45cm单行、45cm双行和70cm垄作栽培相比,其增产幅度分别为23.3%、8.4%、24.3%和44.3%。这一试验结果为配套播种机的设计提供了农艺理论支持和设计参数依据。通过对播种机机组总体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栽培配套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的设计原则:整体受力平衡,播种机质心前移。本文采取CAD与CAE相结合的手段,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完成了对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栽培配套2BZJ-18大型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整机建模及播种单元组的运动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边梁式机架,兼作稳压箱及气流传输通道的作用,并应用ANSYS 10.0软件对播种机机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保证播种机在加工、装配和实际作业过程中均能能满足设计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栽培配套高速精密播种机能够正常运输与作业,且作业质量符合《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中关于一等品的规定,能够满足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机械化播种作业要求;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栽培配套高速精密播种机播种单元组各部件能够正常工作,仿行效果较好,传动可靠,可保证播深一致性和粒距均匀性。根据田间实际作业情况,播种单元组及施肥装置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播种单元组的改进方案,通过分析,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解决窄行密植平作栽培配套播种机关键技术问题,但是其实际作业效果仍需通过田间试验进行确定。
赵清华,许万同,张伟,韩红兵,万霖[9](2009)在《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对大豆大垄密栽培机械化生产全过程的田间对比试验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和技术先进的大豆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并以此为例,建立各作业机组费用与作业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机组经济可行域和线性规划理论分析,对田间机械化作业项目所选的动力和机具进行数量配备,形成一套最优的机具配套方案。经实践证明该方案经济可行。
于占海,侯艳芳[10](2008)在《2BZ—8型大豆精密耕播机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2BZ—8型大豆精密耕播机是与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技术相配套的播种机械,该机采用滑刀式开沟施肥器,可实现种肥、底肥的分层施撒;播种采用双条精量点播,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工序。生产试验表明,各行排量一致性、总排量稳定性均达到国际标准对播种大豆的播种质量指标。各项技术性能满足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技术所提出的农艺要求。
二、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大垄三行下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产量及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栽培模式对大豆的影响 |
1.栽培模式对大豆的光合特性影响 |
2.栽培模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栽培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影响 |
1.2 密度对大豆的影响 |
1.种植密度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种植密度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材料与方法 |
1.供试材料 |
2.试验设计 |
3.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大垄三行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影响 |
1.叶色值 |
2.净光合速率 |
3.气孔导度 |
3.2 大垄三行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影响 |
3.3 大垄三行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影响 |
1.茎干重 |
2.叶片干重 |
3.柄干重 |
4.荚干重 |
5.大田切片 |
3.4 大豆叶片保护酶 |
3.5 大豆根系性状 |
3.6 考种性状 |
3.7 蛋白含量 |
3.8 产量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大垄三行种植模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大垄三行种植模式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 大垄三行种植模式对大豆冠层干物质累积量变化的影响 |
4.4 大垄三行种植模式对R6不同节位大豆叶片SOD酶活的影响 |
4.5 大垄三行种植模式对大豆根系性状的影响 |
4.6 大垄三行种植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4.7 大垄三行对大豆品质及产量产生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矮秆大豆黑河51大垄密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调查项目及方法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黑河51大垄密试验结果 |
2.1.1 株高变化 |
2.1.2 结荚高度变化 |
2.1.4 单位面积植株干重变化 |
2.1.5 叶面积指数变化 |
2.1.6 倒伏程度变化 |
2.1.7 大豆植株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的变化 |
2.1.8 产量变化 |
2.2 黑河51大垄密大面积验证及示范展示 |
3 结论 |
(4)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单株性状的影响 |
2.2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产量的影响 |
2.3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1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2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3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荚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4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子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大豆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110 cm垄上三行示范增产增效情况 |
2技术要点 |
2.1品种选择标准 |
2.2整地标准 |
2.3施肥标准 |
2.4播法 |
2.5播种密度 |
2.6化学除草 |
3注意事项 |
(6)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大豆植株的中期长势 |
2.2 产量结果 |
2.3 经济效益分析 |
2.3.1 生产成本比较 |
2.3.2 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三江平原主要大豆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的比较 |
3.2 农村小农户生产方式大豆低产的原因分析 |
3.3 进一步提升农垦系统大豆生产水平, 带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大豆生产发展的途径 |
3.3.1 因地制宜地选用大豆生产技术模式在黑龙江农 |
3.3.2 加大农机更新力度, 提高大豆生产的精准水平 |
3.3.3 主推模式化技术, 提高技术到位率大力推广农 |
3.3.4 加强组织化管理, 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创新农 |
3.3.5 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大豆产业健康 |
3.3.6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促进大豆生产水平的提 |
3.3.7 推进场县共建工作, 促进农村小农户大豆种植方 |
4 结论 |
(7)三江平原东部地区主要大豆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大豆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
2.3.1 三垄栽培模式 |
2.3.2 "大垄密"模式 |
2.3.3 "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模式 |
2.3.4 "大垄行间覆膜"模式 |
2.3.5 农村农户大豆栽培 |
2.4 取样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气象因素分析 |
3.2 农艺性状分析 |
3.3 产量结果分析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3.4.1 生产成本比较 |
3.4.2 效益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获得了四种大豆栽培模式推广应用取得高产的条件及限制因素 |
4.1.2 获得了农村农户方式大豆减产主要原因 |
4.1.3 获得了对四种大豆栽培模式推广应用依据 |
4.1.4 四种栽培模式获得高产还需研究的内容 |
4.2 建议 |
4.2.1 寻找各种大豆栽培模式限制因素,实现大豆产量新突破 |
4.2.2 加大农机更新力度,提高大豆生产的精准水平 |
4.2.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大豆单位产量 |
4.2.4 加强农业管理,提升大豆生产的农业标准化水平 |
4.2.5 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
4.2.6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大豆生产水平的提高 |
4.2.7 推进场县共建工作,促进农村农户大豆种植方式的根本转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关键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成果 |
2 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2.1 大豆栽培模式及窄行密植栽培增产原理 |
2.1.1 大豆栽培模式简介 |
2.1.2 大豆窄平密栽培模式增产机理 |
2.2 大豆窄行密植平作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数据 |
2.2.3 试验数据分析 |
2.2.4 小结 |
3 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关键部件研究 |
3.1 总体设计原则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3 机组总体动力学分析 |
3.3.1 运输状态下机组纵垂面内的受力分析 |
3.3.2 作业状态下机组纵垂面内的受力分析 |
3.3.3 播种机运输和作业状态下对拖拉机附着性能和机组稳定性的影响 |
3.3.4 小结 |
3.4 机架设计 |
3.4.1 机架结构设计 |
3.4.2 机架有限元分析 |
3.5 播种单元体设计 |
3.5.1 播种单元体结构设计 |
3.5.2 播种单元组部件设计 |
3.5.3 播种单元组仿真分析 |
3.6 施肥开沟器设计 |
3.6.1 施肥开沟器技术要求 |
3.6.2 施肥开沟器类型 |
3.6.3 施肥开沟器结构设计 |
3.6.4 施肥开沟器总体布置 |
3.7 样机试制 |
3.8 小结 |
4 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播种单元组试验研究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试验方案 |
4.1.5 试验环境条件 |
4.2 试验过程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数据处理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播种单元组改进设计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器系统 |
1.1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高产机理分析 |
1.2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 |
1.3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主要环节配套机具 |
2 机组经济可行性分析 |
2.1 机组作业费用的数学模型 |
2.2 机组作业临界规模的数学模型 |
3 机器系统优化配备 |
4 经济效益分析 |
4.1 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生产效益分析 |
4.2 机械化生产用种量效益分析 |
5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四、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地大豆高产高蛋白栽培影响因素及遥感数据支持的技术集成[D]. 李佳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大垄三行下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产量及生理特征研究[D]. 黄甜.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3]矮秆大豆黑河51大垄密栽培模式研究[J]. 刘显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9)
- [4]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郭建华,于崧,于立河,郭伟,薛盈文,金珊珊,梁海芸,段君君. 作物杂志, 2017(01)
- [5]大豆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J]. 孙殿君,蒋洪蔚,胡国华. 大豆科技, 2014(01)
- [6]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 张国军,梁贵林,陈德恩,韩天富. 农学学报, 2012(08)
- [7]三江平原东部地区主要大豆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D]. 张国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8]大豆窄行密植平作高速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关键部件的研究[D]. 项德响.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9]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J]. 赵清华,许万同,张伟,韩红兵,万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03)
- [10]2BZ—8型大豆精密耕播机的设计与应用[J]. 于占海,侯艳芳. 农业装备技术,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