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为交换产品非洲结硕果(论文文献综述)
罗皓文[1](2018)在《基于“去产能”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我国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虽然,近两三年产能过剩问题在整体上有所减轻,但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会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使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大降低,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严峻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一个重大障碍。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在相关重大会议上指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性。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提出。2017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明确指出,2018年要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僵尸企业”的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产能过剩问题,也引起了国内理论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化解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工业行业之所以出现产能过剩,甚至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经济形势比较低迷导致出口萎缩方面的原因,有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内需不足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原因,还有体制机制不完善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一系列盲目、过度、低效的投资扩张行为,而这在根本上又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滞缓和不彻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当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现实情况,探讨其与国有企业的内在关联以及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分析国有企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以化解国有企业过剩产能为最终目标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路径。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对现有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阐明产能过剩的含义、界定产能过剩的判断标准,并阐述去产能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其次,分析产能过剩与国有企业的内在关联,以及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包括国有企业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国有企业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国有企业对风险重视不够、国有企业供给效率不高;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滞缓、不彻底。最后,从“去产能”的角度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强化国有企业品牌制度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着力国有企业退出机制建设,以达到有效化解当前国有企业过剩产能和预防新的产能过剩出现的目的。
韩振国[2](2017)在《中国农业企业走向非洲的适应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坦桑尼亚两个中国农业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业走向非洲先后经历多个阶段,在中非合作论坛之后呈现出全面、多元化发展,而企业是农业走向非洲的主要主体,其在非洲一方面学习着西方组织模式和国际惯例以适应全球化,另一方面保持着"中国特色"并在与他者互动中适应当地环境,但这些实践遭到西方的污名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关研究较少而导致对话困境。受费孝通先生类型比较法的启示,本研究以人类学中的民族志方法对两个在坦桑尼亚的由中国农业企业承担的援助和投资项目进行田野调查,并借助组织适应性框架从外部适应、内部适应和战略适应三个层面分析农业企业在非洲的适应过程。从外部适应来看,农业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策略体现为一体化和本土化,实践中由于区域环境差异,企业的策略从一体化转向本土化。尽管本土化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在当地运营的合法性,但本土化程度过高不利于跨国公司的整体协同。因此,企业在本土化实践后积极同母公司进行知识分享,其话语权得到提升,又重新嵌入到母公司的网络中形成"双元嵌入"。从内部适应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是关键,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是两种主要的治理方式。实践中企业单纯依靠契约治理遭到雇工的各种抵抗,进而关系治理被用来消解冲突。在此过程中,非洲当地人的契约精神、"大家庭"理念和工会的制度设计得到中方认同,中方的人情伦理以及融入当地文化的实践得到当地员工认同,劳资关系有所改善,推动企业内部系统良性运转。从战略适应来看,农业走向非洲强调互利共赢。援助项目中企业的商业功能改善了项目的可持续性,且国家与企业、专家之间形成协同。在投资项目中,企业的公益性体现为社会责任,其不仅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隐含契约的履约,而且是国家对非话语的重要实践。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来看,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的适应过程是组织学习不断升级的过程,企业从单回路学习上升到双回路学习,最终形成二次学习,其适应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最后,西方媒体对在非中国农业企业的污名化体现了西方缺乏对中非农业合作独特性的足够认知。西方发展援助强调结构性干预,而中国援助奉行不干预政策,发展有效性体现为经验的持续分享,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量力而行,进而产生了援助和投资相结合的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的援助和投资以不同方式共同推动非洲的发展,体现了中非农业合作的独特性。同时,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地区多为类似非洲的不发达地区,需要"有为政府"来推动发展,进而中国政府可以发挥"有为政府"的制度优势来支持中国企业更好地"走过去"。因此,企业与国家可以在全球治理中成为合作伙伴。
PER VAIZ IQBAL[3](2013)在《中加贸易比较优势与结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与加拿大都是国际贸易大国,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者的国际贸易地位日益趋向平等,由此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条件下,两国十分有必要在各自贸易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整合,以利于两国间贸易空间的发展。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及比较分析方法,接着分析了中加贸易发展的动因、存在的障碍及中加贸易产品比较优势及其双边贸易结构,并通过散点图分析了二者的一致性变动。然后,以大量数据为支撑,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加贸易结构整合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为:(1)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的价格和产品要素的社会成本,而产品要素的社会成本主要靠国内资源成本来实现。(2)中国对加拿大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自身不断增强的出口竞争力来推动的,而在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出口增长完全得益于市场扩大效应,即依靠中国市场的扩大来带动。(3)中国和加拿大贸易存在明显的互补性。以中国为出口国的贸易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制成品方面,而以加拿大为出口国的贸易互补性主要体现在燃料及矿产品和农产品方面。(4)中加贸易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结构整合是一个多层次的整合。整合的多层次性体现在子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自身的整合、要素间的整合、各子系统间的整合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的整合。(5)论文探讨了中加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完善贸易结构的整合策略,主要有三方面:改善双边贸易环境,促进中加贸易平衡发展;调整和优化商品结构,营造产品比较优势;整合技术支持系统,推动比较优势升级。作者希望论文中所提出的中加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能够对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提供借鉴。
陈晓静[4](2012)在《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并将这种国际化战略看作是获取东道国先进技术和知识资源,学习和模仿对方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如何有效提升海外并购中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效果,在并购过程的不同环节中企业应该如何控制和引导企业所需的创造性资产,以及并购后进行资源整合和创造性资产的应用?本文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为基础,研究其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应通过哪些环节因素调节和影响创造性资产的获取绩效。围绕该论题,本文首先对现有领域国内外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然后在现状研究基础上提出对本文问题的思考,并通过典型并购案例分析归纳基于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模型,再通过实证研究加以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实践提供建议。在对中国企业进行案例研究,以及问卷调研和多元回归的实证检验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以创造性资产寻求为目标的案例日益增加,其中大多集中在对先进技术、核心知识、优势品牌和渠道关系资源等方面的寻求上。(2)通过实证检验,本文也进一步验证了为获取目标企业不同类型的资产,并购过程不同环节的因素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在并购前环节中,海外并购动因、对目标企业和并购企业的资源能力评估、双方企业距离因素(尤其是技术和文化距离)对创造性资产获取和应用具有显着影响。(3)在并购中环节中,双方企业沟通渠道的畅通性(尤其是基于网络和人员渠道)、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和并购目标兼容性对创造性资产获取和应用具有显着影响。(4)在并购后环节中,并购整合绩效(尤其是人力资源和财务整合等)、企业吸收能力和连续性并购对创造性资产获取和应用具有显着影响。通过上述研究,针对海外并购中创造性资产获取问题,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考虑到以往文献多从并购外部环境和并购整合等因素分析其对并购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本文选择海外并购过程的全新视角切入;(2)本文围绕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提出了基于并购过程因素的资产获取机制,即系统分析资源、需求目标、谈判和评估能力等战略因素,吸收能力和并购整合等组织因素对不同类型资产的影响作用差异;(3)以往研究多采用案例研究和定性分析方法,本文针对该论题设计全新问卷量表,通过对中国企业并购事件的问卷调研采集一手数据,即采用一手问卷调研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本文希望能为我国企业实施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创造性资产获取型海外并购提供建议:(1)重视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并购动因;(2)有效评估并购双方的资源能力状况;(3)积极实现并购目标的双向兼容;(4)保持沟通渠道的丰富性和畅通性;(5)积极实现有效的并购整合;(6)积极提高吸收能力和创新水平,借此为我国企业未来的创造性资产获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指引。
艾达金[5](2011)在《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2006年1月,四川构建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决策出台,从此成都经济区正式确立。随着成都经济区的正式确立,如何把原来各自为政的不同地区在经济合作上联系到一起,怎样实现成都经济区的快速增长,成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为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四川省其他经济区的经济合作发展提供经验。在本文研究中,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成都经济区各组成部分的经济水平、经济距离以及成都经济区内成都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分析,划分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层次,研究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发展方式。本文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主要说明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通过对区域经济原理的梳理及其评述来指引全文。第三章,对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成都经济区发展现状、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成都经济区合作现状及发展阶段的评价、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难点分析。第四章,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基础及层次分析。对成都经济区各组成城市的综合经济水平及产业发展状况做了研究,以及通过研究对成都经济区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层次划分。第五章、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及主要任务。通过前面的分析研究,此章主要研究的是成都市在成都经济区内的合作与发展目标,以及成都市同成都经济区内各个层次的合作方式与目标。第六章,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保障措施。此章主要从政府和民间层面分析,主要研究政府、企业和区域自组织机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作用以及倡议政府机构建立完备机制、制定规划以保障引导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序进行。本文以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方法,结合计量分析手段,综合利用了区域经济学原理、产业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等知识对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成都经济区作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划分,得出了以成都市为中心的三个层次不同合作方式。这对加强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周菁[6](2010)在《和而不同——论WTO背景下中外合拍电影的跨界生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外合拍电影在建国至今的60年岁月长河里,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逐步放开之下,陆续迎来了三次创作浪潮。尤其是WTO以后,伴随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伟大进程,以及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的启动,因其资金、人力、技术、市场经验等优势,中外合拍片横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成为国产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绩赫赫,深受世人瞩目。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大攻势,合拍片以国产片身份在内地市场上与之正面竞争,并取得骄人成绩,合拍片从2003年开始就长期占据内地票房排行榜前列;在国际市场,合拍片担当中国电影“走出去”主力,在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拍片已然成为实现中国电影崛起和跨界共赢的主流制片趋势,其特殊的“混血”身份、跨文化特征和市场策略都值得业界关注。本文欲对建国后合拍片的三次创作浪潮进行回顾,重点阐述WTO以后至今,中外合拍电影的嬗变和发展,并分析和解读中外合拍电影的美学特征和文化意蕴,并以好莱坞、欧洲及香港等合拍片盛行的地区进行参照,揭示中外合拍片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找寻中外合拍片未来的发展路向。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中外合拍电影是全球化浪潮下电影制作的大势所趋,如要真正发挥其在彰显中国“软实力”,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目的,就必须在和境外机构合作的过程中贯彻“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发挥自己的民族特色,坚持与世界电影平等对话。惟其如此,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走出去”,使中国电影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李明星[7](2008)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论文第一章提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开篇指出,本论文将以品牌创新为切入点,以市场占有为归宿点,改变以往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和取向,为企业实现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能够转变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方案。在介绍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的研究现状后,本文指出,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很少有文章将知识产权与品牌联系起来,而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起来研究尚为空白。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力图构建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去创品牌、创市场和创效益,使“贴牌生产”和“加工经济”转变为“品牌生产”和“创新经济”,以期为我国企业谋得更为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第二章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中,着重介绍了自主知识产权理论、企业品牌创新理论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揭示了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品牌评估模型,研究了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特征、目标、要素、重点及战略步骤。第三章阐述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具体运用。美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事实标准战略等十大战略。日本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专利化战略等七大战略。韩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引进战略等四大战略。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模式不同、企业专利战略的侧重点不同、企业专利的质量和数量不同、企业专利和技术研发的R&D资源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不同。论文分别介绍了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论文认为要把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结合起来,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以及灵活运用国际规则。论文认为要把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结合起来。论文认为要将企业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促成技术、品牌与市场三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彼此互动的成熟模式。论文对这三个国家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及其借鉴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分析论证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在专利层面,提出了7个战略,即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取消专利权战略、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专利网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专利公开战略、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在商标层面,提出了3个战略,即驰名商标战略、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在标准层面,介绍了标准概念及分类、标准的功能,分析了标准的产权效应,提出了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第六章也是本文的重要部分。论文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商标、驰名商标、国际名牌、标准、专利以及研究开发经费对于企业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论文利用索洛型生产函数,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并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通过科学测评,本文认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水平处于中等。第七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剖析了海尔集团的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海尔品牌创新战略、海尔专利战略、海尔标准战略、海尔的专利与标准预警机制以及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向。
樊艳君[8](2007)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探析 ——以永州市职业中专为个案》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核心问题是教学问题的实质合作,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现在中职学校的订单班越来越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这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调查入手,采用问卷、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析。笔者对永州市17所中职学校校企教学方面的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选取了永州12所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校企在资金和设备合作、教学工作合作、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合作、管理工作合作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笔者对国内外职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校企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理论依据;选取了正在成长中的永州职业中专校企合作教学情况作为个案研究,介绍了这所学校的基本情况,为搞好合作教育,该校积累的一些主要经验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对策与思考,从学校内部工作和优化学校外部环境两方面去探讨,希望借此能找出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教学问题的对策。
本报编辑部[9](2005)在《点评2005年通信业十大事件》文中提出中国政府明确表态 3G牌照发放时机已到 事件 2005年年底,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3G牌照的发放问题涉及技术和业务成熟性、竞争格局优化、知识产权问题以及中国标准TD-SCDMA的发展等4个问题,目前看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的决策时机已到。此前,中国政府
二、华为交换产品非洲结硕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为交换产品非洲结硕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去产能”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去产能”的意义 |
2.1 产能过剩的含义 |
2.2 产能过剩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过剩 |
2.3 产能过剩的判断标准 |
2.4 “去产能”的提出及意义 |
3 产能过剩与国有企业的关联分析 |
3.1 产能过剩的行业分布 |
3.2 产能过剩行业与“僵尸企业” |
3.3 产能过剩“僵尸企业”与国有企业 |
4 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
4.1 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 |
4.1.1 国有企业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 |
4.1.2 国有企业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 |
4.1.3 国有企业对风险重视不够 |
4.1.4 国有企业供给效率不高 |
4.2 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
4.2.1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善 |
4.2.2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制建设滞后 |
4.2.3 国有企业内外部约束体系不健全 |
4.2.4 国有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不强 |
4.2.5 国有企业退出机制尚未真正确立 |
5 基于“去产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路径 |
5.1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有效投资约束机制 |
5.2 深化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增加有效供给 |
5.3 强化国有企业品牌制度建设,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
5.4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增强“走出去”的竞争力 |
5.5 着力国有企业退出机制建设,有效处置“僵尸企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农业企业走向非洲的适应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坦桑尼亚两个中国农业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农业走向非洲历程与方式的研究 |
1.2.2 中国农业在非洲地方化遭遇的研究 |
1.2.3 企业在海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简评 |
1.3 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1.3.1 常人方法论中的实践 |
1.3.2 案例研究中的类型比较法 |
1.3.3 田野过程与案例描述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组织适应性的理论内涵 |
1.4.2 主要概念、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农业走向非洲背景下企业的主体性特征 |
2.1 农业走向非洲的历史与政策演变 |
2.1.1 农业走向非洲的历史 |
2.1.2 中非合作论坛"行动计划"的政策梳理 |
2.1.3 "三农"类一号文件关于农业"走出去"的政策梳理 |
2.2 企业与农业走向非洲的现状、文化差异 |
2.2.1 农业走向非洲的现状:企业为主 |
2.2.2 国家与企业:农业走向非洲的文化差异 |
2.3 小结:企业为主,互利共赢 |
第三章 一体化与本土化:在非农业企业开展项目的策略选择 |
3.1 管理学视角下的一体化与本土化 |
3.1.1 一体化与本土化的内涵 |
3.1.2 网络、嵌入与农业企业的策略选择 |
3.2 援助项目开展的策略与实践 |
3.2.1 项目的制度设计与组织结构 |
3.2.2 内部嵌入与援助项目一体化的困境 |
3.2.3 外部嵌入与援助项目的本土化实践 |
3.2.4 知识分享、话语权提升基础上企业与母单位的协同 |
3.3 投资项目开展的策略与实践 |
3.3.1 企业的进入、变革与组织结构 |
3.3.2 内部嵌入与投资项目一体化的困境 |
3.3.3 外部嵌入与投资项目的本土化实践 |
3.3.4 知识分享、话语权提升基础上企业与总公司的协同 |
3.4 小结:文化差异、知识分享与项目开展的"双元嵌入" |
第四章 契约与关系:在非农业企业劳资关系治理的策略选择 |
4.1 劳资关系治理的两种模式: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 |
4.1.1 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的内涵 |
4.1.2 劳资关系治理中的契约与关系 |
4.2 援助项目劳资关系治理中的策略与实践 |
4.2.1 援助项目围绕工作时间的"白纸黑字" |
4.2.2 非正式网络、文化互动与抗争的消解 |
4.3 投资项目劳资关系治理中的策略与实践 |
4.3.1 投资项目围绕劳资权益的"白纸黑字" |
4.3.2 人情伦理、价值认同与抗争的消解 |
4.4 小结:劳资关系治理中的调适——和而不同 |
第五章 公益与逐利:在非农业企业义利观上的选择 |
5.1 援助项目的利与义:企业挣钱还是做公益? |
5.1.1 援助项目的可持续性与企业的逐利性 |
5.1.2 国家与企业的协同 |
5.1.3 国家与个人:农业专家对于意义的感知 |
5.2 投资项目的义与利: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 |
5.2.1 社会责任的演变与社会契约的视角 |
5.2.2 社会契约与农场的社会责任 |
5.2.3 中非农业合作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国家话语的体现 |
5.3 小结:先义后利抑或先利后义——分享经济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6.1 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的适应:一个多层因素驱动的过程 |
6.2 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的适应:一个组织学习升级的过程 |
6.3 思考 |
6.3.1 中非农业合作的独特性:发展有效性与经验的持续分享 |
6.3.2 农业"走出去"背景下的国家与企业:全球治理中的合作伙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中加贸易比较优势与结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创新点 |
2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特征 |
2.1 古典贸易理论下的比较优势 |
2.2 新古典贸易理论下的比较优势 |
2.3 新贸易理论下的比较优势 |
2.4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下的比较优势 |
3 比较优势实证分析方法及评价 |
3.1 成本比较法 |
3.2 价格比较法 |
3.3 显示性比较优势法 |
3.4 贸易专业化系数 |
3.5 相对贸易优势系数 |
3.6 国内资源成本法 |
3.7 分析方法评价及应用 |
4 中加贸易发展的动因及障碍分析 |
4.1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增长阶段 |
4.2 加拿大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增长阶段 |
4.3 中加贸易比较优势来源 |
4.4 中加双方比较优势的指标衡量 |
4.5 中加双边贸易出口增长的动因分析 |
4.6 中加双边贸易出口增长的障碍分析 |
5 中加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改进 |
5.2 中加贸易商品结构 |
5.3 中加贸易市场结构 |
5.4 中加贸易比较优势格局与特征 |
5.5 中加贸易比较优势影响因素分析 |
6 中加贸易结构整合研究 |
6.1 整合的内涵与外延界定 |
6.2 中加贸易结构整合概念的界定 |
6.3 中加贸易结构整合策略与系统整合模型 |
6.4 中加贸易结构整合程度评价 |
7 中加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7.1 改善双边贸易环境,促进中加贸易平衡发展 |
7.2 调整和优化商品结构,营造产品比较优势 |
7.3 整合技术支持体系,推动比较优势升级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的研究综述 |
1.2.2 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的作用机制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本文切入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创造性资产获取的理论基础 |
2.1 跨国并购的基础理论 |
2.1.1 跨国并购的主要类型 |
2.1.2 传统跨国并购理论 |
2.1.3 新兴跨国并购理论 |
2.2 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投资理论 |
2.2.1 创造性资产的概念界定 |
2.2.2 创造性资产获取与跨国并购 |
2.2.3 基于创造性资产寻求的海外并购研究 |
2.3 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 |
2.3.1 并购前环节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2.3.2 并购中环节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2.3.3 并购后环节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2.4 基于资产类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 |
2.4.1 对创造性资产获取的动因研究 |
2.4.2 对技术资产的研究 |
2.4.3 对品牌资产的研究 |
2.4.4 对关系资产的研究 |
2.4.5 对知识资产的研究 |
2.5 创造性资产寻求型海外并购的理论研究总结 |
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创造性资产获取现状 |
3.1 全球并购活动及影响 |
3.1.1 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情况 |
3.1.2 当代跨国并购的新特点和影响 |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阶段和现状特征 |
3.2.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阶段 |
3.2.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特征 |
3.2.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
3.3 中国企业基于创造性资产获取的国际化战略 |
3.3.1 获取创造性资产的三种不同战略模式 |
3.3.2 获取创造性资产的其他战略模式 |
3.4 中国企业基于创造性资产获取的海外并购 |
3.4.1 中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型海外并购的战略意图 |
3.4.2 中国典型行业的创造性资产获取型海外并购的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创造性资产获取的案例研究 |
4.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的研究设计 |
4.1.1 案例研究对象选择 |
4.1.2 案例研究资料收集 |
4.2 中联重科的海外并购和创造性资产获取 |
4.2.1 中联重科的海外并购与创造性资产获取概况 |
4.2.2 中联重科海外并购过程因素研究 |
4.2.3 中联重科创造性资产获取效果研究 |
4.2.4 中联重科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 |
4.3 中国化工的海外并购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4.3.1 中国化工海外并购与创造性资产获取动因 |
4.3.2 中国化工海外并购过程因素研究 |
4.3.3 中国化工创造性资产获取效果研究 |
4.3.4 中国化工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 |
4.4 万向集团的海外并购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4.4.1 万向集团海外并购与创造性资产获取概况 |
4.4.2 万向集团海外并购过程因素研究 |
4.4.3 万向集团创造性资产获取效果研究 |
4.4.4 万向集团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 |
4.5 中国企业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模型 |
4.5.1 创造性资产获取型海外并购的主要特征 |
4.5.2 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与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框架和基本假设 |
5.1.1 实证研究框架 |
5.1.2 基本研究假设 |
5.2 变量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1 变量与问卷设计 |
5.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2.3 问卷数据基本统计 |
5.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1 问卷信度检验 |
5.3.2 问卷效度检验 |
5.4 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实证研究 |
5.4.1 并购前环节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5.4.2 并购中环节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5.4.3 并购后环节与创造性资产获取 |
5.5 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结果讨论 |
5.5.1 基于并购前环节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 |
5.5.2 基于并购中环节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 |
5.5.3 基于并购后环节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启示 |
6.2.1 并购前-重视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并购动因 |
6.2.2 并购前-有效评估并购双方的资源能力状况 |
6.2.3 并购中-积极实现并购目标的双向兼容 |
6.2.4 并购中-保持沟通渠道的丰富性和畅通性 |
6.2.5 并购后-积极实现有效的并购整合 |
6.2.6 并购后-积极提高吸收能力和创新水平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件一:2004-201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一览表(部分) |
附件二: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中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调研问卷 |
致谢 |
附件 |
(5)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背景 |
1.1.2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西部大开发现实背景 |
1.1.3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背景 |
1.1.4 成都经济区经济发展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研究 |
1.3.1 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
1.3.3 国内关于区域产业合作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贡献和不足 |
1.5.1 主要贡献 |
1.5.2 不足之处 |
2.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共同市场理论 |
2.2 地域分工理论 |
2.3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
2.4 相对成本优势理论 |
2.5 要素禀赋理论 |
3.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问题 |
3.1 成都经济区发展现状 |
3.1.1 成都经济区区位及范围 |
3.1.2 成都经济区在四川省的经济地位 |
3.1.3 成都市已经具备推进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和条件 |
3.2 成都经济区合作现状 |
3.2.1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实践进程 |
3.2.2 当前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特点 |
3.3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3.3.1 成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还不够强 |
3.3.2 经济区核心层次的合作起步较晚 |
3.3.3 经济区内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市场体系 |
3.3.4 成都经济区经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 |
3.4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和难点分析 |
3.4.1 行政区经济是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一大障碍 |
3.4.2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制约因素 |
4.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及层次分析 |
4.1 成都经济区内八个城市的综合经济水平 |
4.2 成都经济区内八个城市的产业发展特征 |
4.3 成都市与成都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距离 |
4.4 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方式 |
4.4.1 核心合作层: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的合作 |
4.4.2 次级合作层: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的合作 |
4.4.3 一般合作层:成都市、乐山市、雅安市、遂宁市的合作 |
5.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及主要任务 |
5.1 成都经济区内成都市的合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
5.2 成都市在成都经济区的合作方式 |
5.2.1 成都市的合作方式以双边合作为主 |
5.2.2 成都市应该以构建大区域产业体系来发展经济 |
5.3 当前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任务 |
5.3.1 成都市与德阳市、绵阳市的合作 |
5.3.2 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的合作 |
5.3.3 成都市、乐山市、雅安市、遂宁市的合作 |
6. 加强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保障措施 |
6.1 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区域自组织机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力 |
6.1.1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前提——各地政府统一认识 |
6.1.2 合作基础——为企业创造合作环境,培育区域自组织机制 |
6.2 建立机制、制定规划,为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保障 |
6.2.1 合作保障——建立协商对话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 |
6.2.2 合作引导——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和而不同——论WTO背景下中外合拍电影的跨界生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热创作"面临"冷研究" |
1、WTO后合拍片创作掀起新高潮 |
2、合拍片研究黯淡及原因分析 |
二、合拍电影研究综述 |
(一) 跨文化角度的研究 |
(二) 国产电影产业化和发展的角度 |
(三) 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研究 |
(四) 合拍片个案研究及短评 |
(五) 国外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关键词解读 |
一、中外合拍电影 |
二、和而不同 |
三、电影产业/文化产业 |
四、跨文化文化交往/交流 |
五、文化软实力/"走出去"工程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突破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中外合拍电影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建国至今中外合拍电影的三次浪潮 |
一、1949-1979年合拍萌发期:对外交流之桥 |
二、1979年-2001年合拍高潮期:身份确认之镜 |
三、WTO以后-现在合拍理性期:跨界出征之先锋 |
第二节 WTO后的中外合拍电影 |
一、合拍片提振国产商业电影 |
二、合拍片担当国内外市场主力 |
三、合拍片探索类型片创作 |
第三节 中外合拍电影的发展趋势 |
一、从国际代工走向国际合作 |
二、从中港合作进入多元合作 |
三、从"港台潮"转向"中国风" |
第二章 中外合拍片的美学景观(一)国际化叙事 |
第一节 合拍电影叙事视角及类型选择 |
一、合拍电影的国际生存空间 |
二、视角选择受制于资金权重 |
三、类型选择满足他者观影期待 |
第二节 合拍电影叙事主题的混杂选择 |
一、爱情:跨越国境的浪漫 |
二、暴力:刺激视听的集合 |
三、喜剧:中西"通吃"的夸张 |
第三章 中外合拍片的美学景观(二)跨文化语言 |
第一节 中西合璧的叙事语言 |
一、与中国贴近的故事/情节设置 |
二、寻求中西观众审美契合点 |
第二节 中西融合的美学意图 |
一、中西交汇的电影语言 |
二、商业、艺术突出的艺术品质 |
三、小结 |
本章附录:重点影片基本情况一览 |
第四章 其他国家(地区)合拍电影的借鉴与反思 |
第一节 好莱坞合拍成功策略与启示 |
一、好莱坞电影称霸全球的策略 |
(一) 内容:全球化与本土化对接 |
(二) 制作:电影高科技运用和创新 |
(三) 营销:产品的文化转换及对接 |
(四) 合作:凸显多元化特征 |
二、好莱坞跨国合拍的具体做法 |
(一) 寻求国际投融资 |
(二) 挖掘他国文化资源 |
(三) 网罗各国优秀电影人才 |
(四) 保留各地区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欧亚部分国家合拍策略概览 |
一、欧洲国家:在传统中突破 |
(一) 英国:合拍英国本土经典故事 |
(二) 法国:"多国部队"凸显优势 |
(三) 德国:反思二战成为合拍主流 |
二、亚洲国家:在变通中坚守 |
(一) 韩国:视合拍为低谷出路 |
(二) 日本:合拍中坚守本土文化 |
(三) 印度:保留民族文化气息 |
第三节 香港合拍电影的反思 |
一、喜:合拍片成为票房支柱 |
二、忧:昔日港片风采难现 |
(一) 迎合内地港味尽失 |
(二) 舍弃特色无奈选择 |
(三) 两边讨好票房落败 |
(四) 小结 |
本章附录:重点影片基本情况一览 |
第五章 合拍电影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反思:华丽背后的隐忧 |
一、形式大于内容 |
二、类型较为单一 |
三、全球视野依然缺失 |
第二节 合拍电影的展望 |
一、坚持并超越"民族风格" |
二、加强商业模式的运作 |
三、多种文化因素的共生共荣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家相关政策一览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一览 |
后记 |
(7)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1 自主知识产权理论 |
2.1.2 企业品牌创新理论 |
2.1.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2 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 |
2.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及其构成 |
2.3.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
2.3.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
2.3.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
2.3.4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要素 |
2.3.5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 |
2.3.6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
3.1 美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2 日本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3 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4 不同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的比较 |
3.4.1 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4.2 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5 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借鉴研究 |
3.5.1 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相结合 |
3.5.2 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相结合 |
3.5.3 企业特有的技术品牌与市场的协调机制和互动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
4.1 主要外部环境 |
4.1.1 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 |
4.1.2 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 |
4.1.3 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制环境 |
4.2 主要内部条件 |
4.2.1 盈利投入与企业知识产权 |
4.2.2 创新人才创新制度与企业技术资源 |
4.2.3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内容及其运用 |
5.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专利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1.1 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 |
5.1.2 取消专利权战略 |
5.1.3 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 |
5.1.4 专利网战略 |
5.1.5 专利收买战略 |
5.1.6 专利公开战略 |
5.1.7 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 |
5.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商标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2.1 驰名商标战略 |
5.2.2 地理标志品牌战略 |
5.2.3 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 |
5.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标准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3.1 标准概念及分类 |
5.3.2 标准的功能 |
5.3.3 标准的产权效应 |
5.3.4 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 |
6.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 |
6.2 企业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 |
6.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3.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 |
7.1 海尔品牌创新战略 |
7.2 海尔专利战略 |
7.3 海尔标准战略 |
7.4 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探析 ——以永州市职业中专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意义 |
3 概念的界定 |
3.1 校企合作 |
3.2 教学模式 |
4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4.1 研究的过程 |
4.2 研究的方法 |
4.2.1 调查研究法 |
4.2.2 文献资料法 |
4.2.3 案例研究法 |
4.2.4 比较分析法 |
4.2.5 行动研究法 |
第二章 国内外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
1 国内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1.1 “五阶段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1.2 “三段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2 国外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2.1 CBE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2.2 “双元制”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2.3 MES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3 五种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4 评述 |
第三章 校企合作的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理论依据 |
1 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2 校企合作教育的理论依据 |
2.1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 |
2.2 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
2.3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第四章 中职校企合作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对象与材料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关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情况 |
2.2 关于校企合作的人员情况 |
2.3 关于资金和设备合作情况 |
2.4 关于教学工作合作情况 |
2.5 关于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合作情况 |
2.6 关于管理工作合作情况 |
3 结论 |
3.1 校企合作教育有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
3.2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五章 中职校企合作教学个案研究 |
1 永州市职业中专的基本情况 |
2 为搞好校企合作教育,该校近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
2.1 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
2.2 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2.3 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稳步发展 |
3 主要经验 |
3.1 注重专业思想建设 |
3.2 加强专业建设 |
3.3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3.4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
3.5 实现学生对口就业 |
3.6 追求“质量、效益与特色” |
3.7 产教结合结硕果 |
4 不足之处 |
4.1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面太窄,对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全面理解 |
4.2 学校为企业提供的支持与服务太少 |
4.3 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太少 |
4.4 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仍是白纸一张 |
第六章 对策与思考 |
1 学校内部工作的对策 |
1.1 以整合能力为导向,搞好中职课程体系改革 |
1.2 调整教学体系,确立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 |
1.3 强化实训指导,培养“双师型”教师 |
1.4 改革评价机制 |
2 优化学校外部环境的对策 |
2.1 呼吁政府制定推动校企合作教育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和措施 |
2.2 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华为交换产品非洲结硕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去产能”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研究[D]. 罗皓文.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2]中国农业企业走向非洲的适应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坦桑尼亚两个中国农业项目为例[D]. 韩振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3]中加贸易比较优势与结构整合研究[D]. PER VAIZ IQBAL.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4]基于海外并购过程的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机制研究[D]. 陈晓静. 武汉大学, 2012(07)
- [5]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艾达金.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6]和而不同——论WTO背景下中外合拍电影的跨界生存[D]. 周菁. 暨南大学, 2010(09)
- [7]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D]. 李明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
- [8]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探析 ——以永州市职业中专为个案[D]. 樊艳君.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 [9]点评2005年通信业十大事件[N]. 本报编辑部. 中国电子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