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审慎对待国有股及法人股的流通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冰[1](2019)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进非国有资本(包括外资、民间投资等),在一系列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下,构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成为能够承担资产损失的责任主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产权制度改革以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并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业的经营效率。可以缩小与世界先进银行差距。鉴于此,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能力的提高、我国金融业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全面、客观的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价体系,并从公司治理、经营绩效以及风险承担三个方面对已经完成的产权制度效应进行跟踪评价及科学分析,可以极大丰富和完善现有产权理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并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本章首先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及改组上市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最后归纳本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首先对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详尽的阐述,为后续章节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从产权制度改革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绩效以及风险承担四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与总结。第三章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较为深刻的评析。首先利用博弈论分别阐释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国有商业银行股东与董事会、经理层之间以及国有产权与非国有产权之间的利益分歧,得出了三种情形下个体理性产生的社会总收益均小于集体理性的社会总收益的结论。并有针对性的使用不同博弈类型分别求得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中博弈各方的最优策略解,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思路推进。其次,分别总结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及不足。第四章从公司治理角度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首先进行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行衡量与评价,最后就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五章从经营绩效角度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效应进行一般性的理论分析,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公司绩效效应生成机理。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动态效应模型就产权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从风险承担的角度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归纳阐述的基础上,首先对风险承担及产生的一般机理进行阐述和分析,其次构建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论述产权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最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本文在总结前文研究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策建议。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比较分析法。本文侧重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应。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有效的分析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与不足,从而可以评析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2.理论分析法。本文通过介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理论,以及分别对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三种效应产生机理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尝试性的丰富和完善现有产权理论,并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3.博弈分析法。博弈论能够较好的反映多方参与的经济活动中参与主体多变的行为结果。经济活动中,主要参与者通过观察和预测其他参与者的行为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更加贴合复杂的现实经济活动。本文使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委托代理与搭便车行为以及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关系进行利益博弈分析。4.实证分析法。本文在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公司治理效应、经营绩效效应以及风险承担效应时分别使用动态效应模型及Panel Data模型,基于数据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5.模型构建法。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本文试图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模型研究最适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及动态变化。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风险承担效应的研究,本文试图构建基于产权改革视角的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具体为:1.建立多视角的分析框架。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本文分别从公司治理效应、经营绩效效应以及风险承担效应三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加以论述和评析,避免了以往单一视角带来的片面性。2.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的三个不同角度本文都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试图构建国有商业银行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模型及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从理论上论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最优产权安排。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分别使用动态效应模型以及Panel Data模型,基于数据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3.采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式深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使得分析更全面。本文选取相关指标首先纵向的比较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前后经营绩效以及风险承担效应的变化,其次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分别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又横向的比较不同产权结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应的不同与优劣。
刘辉[2](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国际资本市场上一种普遍运用的金融工具,其既能促进股价理性回归,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又能便利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并且具有防御恶意收购和实施股权激励时代替新股发行等多项重要功能,从而以一种基础性金融工具的身份促进公司金融创新。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也对传统公司法理论和实践带来挑战,因此,对待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应当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的基础上,通过公司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促进和鼓励上市公司合理运用股份回购工具。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分别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法律规制的基本问题、立法模式、事前法律规制、事中法律规制和事后法律规制等方面展开论证。第一章主要介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法律规制的基本问题。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实施的基本特点来看,其主要是在造成股东与上市公司主体混同和逻辑混乱、危及公司资本维持原则、危及股权平等原则、破坏公平交易秩序等方面对传统公司法理论带来挑战。现代公司证券法理论的发展使得这些理论挑战迎刃而解:股份回购与股份发行认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范畴,股份回购并不必然造成公司法上的逻辑混乱;如果限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并不会威胁到法定资本法理的完整性,不会天然触犯债权人保护的底线;如果提供一套相对科学的回购机制和规范的回购程序,也能够为股东提供一种相对公平的交易机制,实现回购中的机会公平;在破坏公平交易秩序方面,可通过完善对虚假回购的防范机制和对内幕交易以及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规制机制予以规避。第二章主要介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立法模式以及我国的优选方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立法模式:“原则允许,例外禁止”模式、“原则禁止,例外允许”模式和折中立法模式。“原则允许,例外禁止”模式的商法本质是“限定政府,余外市场”模式。“原则禁止,例外允许”模式的商法本质是“限定市场,余外政府”模式。折中立法模式竭力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二者之间的平衡,以期实现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价值最大化。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思路应当以“原则允许,例外禁止”为最终目标,而以折中立法模式为当前改革的重点目标。可进一步扩张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适用情形,并设立概括性目的回购,弘扬公司自治的基本理念,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应有价值。正文第三、四、五章分别从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具体的法律规制问题予以剖析。其中,第三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前法律规制,包括决议程序、资金来源以及回购数量与价格规制等内容。围绕公司法理论中公司治理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和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之争,公司法在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的争鸣。在回购资金来源的法律规制方面,存在可分配盈余模式、可分配盈余+发新股融资模式、可分配盈余+资本公积金模式以及实质清偿能力模式四种模式。在回购数量与价格法律规制方面,有单设回购数量上限模式、将实质清偿能力与董事信义义务和经营判断规则相统合的模式以及既规制股份回购数量又赋予司法机关对争议中的回购价格予以裁定的模式。我国应设置与《公司法》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相协调的差异化的股份回购决议程序,确立上市公司实质偿债能力规则,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股份回购数量规制模式,并构建协议回购价格争议解决机制。第四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中法律规制,重点是防范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以及利用第三方主体规避回购限制等违法行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操纵市场行为的法律规制,需要确立“二元”规制逻辑。一方面,建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安全港”制度。另一方面,应当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操纵市场行为之间不相竞合、后者利用前者带来的利好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进行区分规制,建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公开承诺制度及其监管体系。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重点是完善敏感期交易禁止制度和内幕人员减持隔离期制度,并科学界定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内幕人员的主体范围。对回购规避行为,应建立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适度监管规则。同时,加强对财务资助行为的规制,以保护债权人。第五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后法律规制。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合法回购情形下,股份的权利状态以及对该股份的事后处理机制;违法回购情形下,股份的权利状态以及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违法回购下,股东的权利救济机制。我国合法回购下的股份权利状态应坚持股东权利(部分)休止说。应将库藏股法律制度写入《公司法》中,提高回购法律制度的可预见性与稳定性。对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的行为,应区分行为违反的具体法律规范的性质进行差异化的效力认定。应建立董事直接赔偿责任制度,补充规定《公司法》中相关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并在《刑法》中增设背信罪。同时,完善回购股份下的股东诉讼机制,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陈洁[3](2018)在《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机制研究 ——基于监管权边界划分的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纵观其发展历程,过度行政干预的影子无处不在,与之相伴随的行政监管缺陷造成的乱象层出不穷。而以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股票市场监管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具体监管措施的批判抑或对某一特定监管制度的局部研究,缺少对监管目标、监管理念以及监管权边界划分等根本问题的探究,偶尔涉及,往往也只是割裂开来的讨论,缺少站在全局把握和宏观构建的角度,从理论基础到方法设计继而由权力划分再到制度革新的系统性的研究。这种失去关联性的点状问题的研究,往往会造成研究的片面和盲目。须知,股票市场监管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运行机制,涉及到监管目标的达成、监管理念的确立、监管权的划分和配置以及监管具体制度的构建的整体考量,因此在研究上必须力求系统化。孤立的研究或分析问题只会造成研究结果过于片面,失去实际价值。基于这种现状,在当前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本文尝试运用经济法学、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借鉴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各具有代表性的发达资本市场国家的证券监管理论和监管经验以及同一经济政治体制下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经验,采取历史考察、比较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以“证券监管权边界划分”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和监管的特点,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监管目标作为我国监管机制重构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将市场与监管的“双向回归”监管理念作为贯穿监管机制重构的指导思想,对我国证券监管权三个维度、纵横两个方向的四条权力边界逐一厘清,继而在制度上进行配套革新,对构建我国特色的股票市场监管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我国股票市场及其监管机制的发展历程。该章节从介绍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入手,进而介绍了与之相伴随的监管目标的改变、监管理念的演变、监管手段的更新和延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中国股票市场和监管机制的发展阶段,在整理我国股市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总结出我国股票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频发、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股价暴涨暴跌等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监管措施简单粗暴、行政干预色彩过浓、监管效率低下等监管问题。第二章为我国股票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剖析。该章节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监管的主要缺陷及造成的乱象进行分析,究其根源,总结出造成这些缺陷和乱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监管层角色定位、监管目标、监管理念均存在的错位,以及监管权边界的模糊等,明确指出匡正监管机构自身的定位,结合我国国情,树立适合我国股票市场特征的监管目标和监管理念,并据此厘清监管权的权力边界,才是解决证券监管问题的正确之道。第三章为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重构的理论基础。该章节分为股票市场监管正当性和必要性的理论基础;股票市场监管理念的理论基础;以及股票市场监管权配置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通过凯恩斯主义、公共利益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私人利益学派、经济管理学派这一纵向发展的监管经济理论流派的梳理得出经济学家秉持着同一理念:认为证券市场的监管是必要的,认同经济市场的良性运作离不开监管;继而确认奥地利学派所强调的政府不过多干预市场,尊重市场本身的规律的思想为我国股票市场监管理念的理论基础,宪政理论中收缩政府监管权力边界和保护人民的个体权利的理念也为监管理念和监管目标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法律不完备论和监管博弈论的分析得出监管权配置的理论基础,即扩大立法和执法权,并在多方利益的动态平衡中寻找权力配置的最优解。第四章为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重构的比较与借鉴。该章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世界发达国家证券监管机制的比较和借鉴。通过选取美国、英国、日本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成熟股票市场的监管机制,从监管体制的发展、监管模式、权力配置、监管特点等多方位进行对比,折射出各国在监管理念、监管目标、政府监管与市场、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间的关系的共性和差异。由此得出各国在监管目标上逐渐趋同;各国在监管理念上并非一成不变,过分强调政府管制或过分强调市场自治的监管理念在市场发展的潮流下均被证明是不可取的,现今各发达资本市场国家的监管均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本国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寻找政府监管权力运行和市场自治的平衡点。这些启示对我国监管目标和监管理念的达成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二是与我国期货市场监管机制进行比较。通过对同一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经验的分析,得出我国期货市场监管较为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监管理念中政府干预的思想较淡,以及卖空机制的完善形成了多空平衡的市场机制,这为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的重构同样提供了参考意义。第五章为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重构的方法路径设计。该章首先厘清了监管目标和监管理念的概念和内涵并设计了监管机制重构的方法路径,即从监管目标入手,将监管目标确立为股票市场监管机制重构和监管权边界划分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的,基于监管目标,确立监管理念,并将监管理念作为贯穿证券监管机制重构和监管权边界划分的思路和指导思想,通过监管权边界的划分,继而通过权力划分后各阶段具体监管制度的配套更新,最终又达致监管目标的实现,即监管目标→监管理念→监管权边界划分→具体监管制度重构→监管目标实现。而监管权边界划分作为监管机制重构中最重要的一环,上述路径也同样为监管权边界的划分方法路径,即监管目标→监管理念→监管权边界划分。继而,本章具体分析了我国《证券法》、世界各发达国家及国际证监会组织的监管目标,结合我国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组成结构,及投资者权益保护欠佳的监管实情,重新确立了投资者保护,尤其是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为我国股票市场监管的核心监管目标。基于这一目标及对政府监管和市场机制特点的把握,确立了“市场回归本源,同时监管回归本源”的“双向回归”的监管理念作为贯穿监管权划分及监管机制重构的指导思想,即一方面使得市场回归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的本源,另一方面使得监管回归其引导、监督、规范市场的本源。在“双向回归”监管理念指引之下,投资者得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自主选择,而监管者专注于对市场的引导、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真正达致对投资者保护的目标。第六章为我国证券监管权边界的具体划分。该章节为本文的重点,秉承前章确立的投资者保护的监管目标,运用“双向回归”监管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和划分思路,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及监管的具体特点,对以证监会为中心的证券监管权的边界进行划分。首先,该章节将证券监管权边界界定为三个维度,纵横两个方向,共四条边界,即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所构成的政府监管权力和市场自治权利的边界;政府监管权与自律监管权的边界;政府监管权与相邻部门权力(主要是公检法部门的司法权)的边界;以及政府监管权内部的权力划分,即证监会和地方监管机构间、和地方政府间的央地权力划分。继而该章对上述四条边界划分逐一做了分析和探讨。第七章为权力划分下股票监管各阶段的具体制度重构。该章在前章监管权边界的重新厘定和划分下,在监管制度上进行配套革新,使得上述应然状态的权力划分得有制度的依托。该章从股票市场权力运行的各个阶段入手,通过股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制度的重新构建,使得监管权在股票市场运行的各个阶段得以适当介入,最终完成股票市场监管机制的重构。具体而言,首先,在股票发行阶段解析我国特色的注册制改革,着重介绍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及中介组织在注册制下的职权的重新定位,提出我国不宜采用美国证监会的权力完全隐退模式的注册制,建议我国证监会保留部分“对不对”问题的合规性审核权,而将“好不好”的价值判断的审核权下放给证券交易所,并保留谨慎的否决权;继而,在注册后证监会的权力重心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上需对交易阶段的信息披露以及证券执法进行加强,并培育多空平衡的市场机制;最后通过完善退市制度,完成一系列监管机制重构,使得监管回归本源,并使得市场能够自主发挥作用,最终达致投资者保护这一终极目标。
陈凡[4](2017)在《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实证及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进一步加大了公司的风险性和复杂性。近年来,上市公司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财务风险,使自身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已不胜枚举。影响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如非理性担保、管理者道德问题、逆向选择以及不正当关联交易等,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发现,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从根源上影响着公司的整体架构,是公司产生财务风险深层次的原因。上市公司作为股票市场的血液,其股权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整个股票市场及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因此,本文从股权结构角度出发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并基于股权性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基于市场经济背景,本文首先结合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从股权流通性结构、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四个维度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回归模型。其次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和股权结构进行总体描述。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影响。最后基于股权性质构建PSO优化SVM的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指出:流通股比例、非流通股比例与财务风险水平的相关性不显着;国有股比例与财务风险水平负相关,国有股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发挥的是“帮助之手”作用;法人股比例在改善和稳定公司经营状况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弱;管理者持股比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公司财务风险水平的影响作用也逐渐增强;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最为显着,股权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水平负相关,应建立适度集中又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SVM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将人工智能算法运用到经济管理领域的有效尝试,对分析公司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绍娓[5](2016)在《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能够分别在1997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金融危机中力克万难,在世界各国经济低迷中率先复苏,离不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中国企业的改革和创新。而中国企业改革与创新中,最为关键的是产权改革,最核心的则是所有权结构调整与改革。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遵循了“文献评述——理论分析——指标评估——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在对国内外关于所有权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之后,侧重探讨企业所有权结构中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绩效、企业非财务绩效和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进而,构建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机理模型并分别对企业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效果进行分析;然后,从公司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角度设计全面衡量公司综合绩效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于评估抽选的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而,分别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以抽选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分析样本,对所有权结构与公司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样本和分行业的实证检验,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公司优化所有权结构安排、提高公司绩效提供政策建议。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所有权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之后,界定企业所有权、公司绩效相关概念和范围,并将市场化环境差异分类为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环境、完全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体制,同时,将企业绩效分解为以企业生产绩效反映企业财务绩效和以社会总体福利反映企业的非财务绩效,进而分析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型体制三类不同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特征,之后,通过构建了N个厂商古诺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研究不同制度环境下,企业国有产权比例大小引致的所有权结构差异对企业财务绩效和企业非财务绩效的影响,发现在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体制下,企业所有权结构差异对其涉及生产经营的财务绩效和其涉及履行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的非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分类差异。接着,考虑了企业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方面构建了企业综合绩效指标体系,且选取了如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度量以及企业文化、企业福利输出和可持续增长等指标作为企业非财务绩效的度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数据库中筛选出49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评估,得到了样本年份每个企业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以及综合绩效评估结果,且对所选择的样本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按年度进行排名,再将样本企业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按所属行业进行加权平均,结果表明,样本年份内所选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平均水平都偏低,但如果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国家战略等职能引致的社会福利效应来看,这些行业中的上市公司非财务绩效却在样本年份内总体表现较好。再次,依据所选取的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499家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结合样本上市公司逐年逐个的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评估结果,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比和高管薪酬等因素之后,采用混合OLS、静态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随机面板数据以及差分GMM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构建了线性和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对其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显着性,一方面,以公司财务绩效为被解释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国有股比例越高并不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绩效;而从长期来看,公司国有股权比例越高,公司财务绩效表现越差;另一方面,以公司非财务绩效为被解释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体现于短期效应,国有股比例与公司非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短期的“U”型关系。进而,以公司综合绩效为被解释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综合绩效之间都存在着显着的“U”型相关关系。进一步地,本文采用所选取的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499家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以及这些样本公司逐年逐个的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评估结果,按传播与文化业、电煤水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渔业、社会服务业、制造业等九个不同行业特征进行分类,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比以及高管薪酬等因素的同时,引入上市公司国有股比重和股权集中度、所有权制衡度,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构建线性和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实证异质性行业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差异对其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各行业异质性之后,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差异对其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同时,从异质性行业上市公司层面研究所有权结构差异对其绩效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的效应不一。最后,依据理论建模与分析、指标体系与评估以及实证模型设计与分析,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从动态调整企业所有权结构、不同行业企业所有权结构差异化和依据企业功能目标差异化企业所有权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优化企业所有权结构、提高企业绩效的政策建议。
邢华彬[6](2014)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金融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也是金融安全的真谛所在。鉴于金融体系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重要性以及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决定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成为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与治理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它们不进行结构和机制创新,将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进而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产生威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从根本上促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遗留和产生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批判、借鉴西方产权与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的国有股与非国有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分析了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在研究过程中,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归纳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改革为研究对象,指出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必须保证国家绝对控股,股权多元化改革的关键不是国家应不应放弃绝对控股地位,而是如何确定国家绝对控股前提下的国有股最佳控股方式和比重,通过这种方式和比重既能保证国家控制金融命脉,又能充分调动非国有股东的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股东与非国有股东的协同效应。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比较分析四种国有股产权持有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应组建专门的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来代表国家行使绝对控股权(赋予其管资本权、管人权、管事权,落实国有股东权利),并采用“财政部--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商业银行”的三层管理模式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提出国有股比重应不低于51%,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控制力和影响力。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所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有其客观必要性,通过引进非国有股可以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监管水平的提高,但引进非国有股所产生的金融安全问题和战略投资者蜕变为财务投资者问题也不容忽视。引进非国有股所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资本的逐利本性,主要原因在于引资对象的偏失,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引进合格的非国有股东,并施以有效管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对中国银行的战略引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非国有股东的引进类型、选择标准以及引进方式,提出了引进非国有股的配套措施。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存问题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出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强有力的监督机制。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存问题,论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思路和措施:第一,设计了以类别表决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机制,该机制采取累积投票制来选举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主体,以保证非控股股东获得一定比例的决策层席位,使其有机会和途径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对于特定情形下国有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性决策采用类别表决法和“董事会--决策监督委员会--监事会”三级决议异议处理方法,以提高国有商银行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第二,设计了以差异化薪酬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该机制以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为指导,在对银行高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激励考核标准和薪酬激励手段,以提高激励机制的公平合理性。第三,设计了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监控机制,该机制在重新界定内部治理权利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控机制,以保障所有者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进而防范和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为研究对象,指出现有的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不能客观的反映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绩效水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套涵盖宏观绩效、中观绩效和微观绩效三个层次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吸收、借鉴国内外主要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该标准突出了宏观绩效考核和中观绩效考核,以全面的反映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真实绩效水平。
桑玥[7](2014)在《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EVA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因其对GDP的贡献及对创造就业岗位的贡献巨大,被国家列为支柱性产业。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房地产行业为中国经济低于国际经济形势巨变导致的冲击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严密调控,房地产上市公司均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优化其股权结构,提高其经营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传统财务指标忽略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有偿性和相关风险等诸多缺陷,未能更加全面和完善地评价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本文以EVA作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探讨房地产上市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提高经营绩效。本文通过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EVA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然后,分别介绍了股权结构和EVA的概念,分析了本文所运用到的相关理论。在理论基础之上本文以10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了2012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关数据,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介绍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EVA的计算及特点。为了准确的分析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EVA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2002-2012年的1155个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属性两个角度研究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EVA的影响。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房地产上市公司EVA呈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房地产上市公司EVA呈负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房地产上市公司EVA呈正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标准差、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标准差和Z指数与房地产上市公司EVA呈负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优化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其EVA的政策建议: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稳步提高法人股持股比例、审慎国有股减持、优化房地产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希望上述研究结论和所提建议不仅有助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而且对其他行业上市公司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王立元[8](2011)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对金融资源进行配置,它以发行虚拟证券的形式将资金从社会公众手中聚集到需要资金的企业,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便利;此时,股票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则需要由企业将它们通过股票市场筹集到的资金进行使用,以增加企业的内在价值。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到的资金如何使用对于一国经济的各个层面都有重要意义:就微观层面而言,它决定着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投资者利益得以保障的基础;就中观层面而言,它决定着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是否得以实现,围绕募集资金使用展开的各种活动是所有股票市场行为的中心环节;就宏观层面而言,它甚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中国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使用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即上市公司大面积频繁改变募集资金的投向。这是顺应市场变化的商业决策,还是股票市场功能扭曲下的恶意融资?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升的动力,还是公司绩效下滑的先兆?要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十分困难。群发性的募资变更行为是中国上市公司行为规律发生作用的一个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背景之下,为这一行为规律探索一条可以因循的逻辑线索具有相当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现有的国外文献中,对募集资金使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和随意使用自由现金流、公司的低效率投资行为、以及新股发行后长期业绩不良等问题,专门研究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相关成果几乎未见;而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募资投向变更的动因和募资投向变更的后果的研究。其中对募资变更动因的探讨是这一研究相对集中的领域,相关研究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或用规范分析方法或用实证研究方法论证了引发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对公司及市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变更募资投向是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及宏观政策调整的一种自然反应,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应盲目否定。对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反应,一是募资投向变更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对募资投向变更后的市场反应的研究文献均采用了事件研究法,但研究结果却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其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行为是否作出了反应,这是判断市场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二,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作出了积极反应还是消极反应,这是判断投资者对改变募集资金投向这种行为的态度是否理性的重要依据。对于募资投向变更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现有文献涉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已有文献绝大多数采取会计研究法以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结论也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变更募资投向使公司业绩下降,另一种则认为变更募资投向提高了公司业绩。关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现有研究成果涉及到这一行为的动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内容可谓全面,但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且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对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探索静态而孤立。现有文献中的规范研究简单地将各种募资变更行为同质化,以“变更”和“不变更”作为判断上市公司优劣的标准;实证研究则通常只考察1-3年的数据或者典型个案,分析结果的解释力有限。第二,对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探索缺乏清晰的逻辑线索。现有文献没有深入地探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公众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这些市场行为主体在改变募资投向这一行为产生及发展过程中各自的作用以及内在的关联,缺乏对募资变更行为生成机制的系统分析。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研究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方面,提供一份完整的募资变更资料和一条贯穿首尾的逻辑线索。本文以1990年~2009年在中国股票市场进行IPO且发生过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全景式地展示了自中国股市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情况,对引发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制度及非制度诱因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并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动因,及其对市场及公司绩效的作用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本文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定义以及设定的相关数据采集标准,从第一例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发生的1993年至考察期末的2009年,中国股票市场上累计有538家上市公司变更过IPO募资投向,这成为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样本。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的实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公司治理总体水平以及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是否存在相关关系;(2)管理者的股权融资偏好以及投资者的资产选择偏好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是否存在相关关系;(3)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改变IPO募资投向的行为做出了怎样的反应;(4)上市公司改变IPO募资投向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了以下几组研究成果:1.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制度及非制度诱因,本文给出如下解释:就制度性因素而言,中国现行的股票发审制度,具有很强的政府主导特性,这种政府主导的对股票的供给从总量到结构都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之制度具有的项目主导特性,这使得拟发行股票的企业在争夺发行资格的竞争中,以项目作为唯一的核心指导企业的决策行为,从而形成募资变更行为事前强化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在变更IPO募资投向行为发生之后,来自公司外部监管层面的处罚惩戒机制失效,来自公司内部中小股东层面的诉讼赔偿机制缺失,表现出制度约束弱化的特征。这种变更行为事后弱化的约束机制,加上以供给主导特性、项目主导特性和供给非有效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事前强化的激励机制,形成了中国上市公司大面积变更IPO募资投向行为的制度根源。就非制度因素而言,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低股权融资成本使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了股权融资的外在激励,股权融资近乎为零的自由现金流约束又产生了内在激励,使其具有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企业本身对资金的渴求与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遇上制度性的强激励与弱约束,便催生了上市公司的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选择的投资项目具有相当的偏好,具体表现为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单一资产偏好以及由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引发的投资选择偏好,上市公司为确保发行成功以及发行时获得较高的定价,会在发行前选择项目时有意识地迎合投资者的偏好,而在发行成功募集资金到位后,又变更这些项目。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偏好导致了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非制度性激励机制的强化,而以所有权性质结构中的“委托人-代理人缺位”问题和股权分配结构中的“大股东控制”问题为特征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缺陷,和以公司控制权市场及经理人市场约束失效为特征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缺陷则是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非制度性约束机制弱化的具体表现。非制度性激励机制的强化与非制度性约束机制的弱化同样成为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重要诱因。2.关于募资投向变更的动因及后果,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二项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可能性越小,募资变更的概率与公司治理水平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募资变更的程度越低,募资变更程度与公司治理水平负相关。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组成部分的所有权性质结构、股权分配结构、独立董事占比、B股H股发行状况、以及公司控制权转移状况等均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概率和程度呈显着的相关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本文将影响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非制度因素归结为资本成本因子、负债水平因子、自由现金流因子和多元化经营因子,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概率和程度与资本成本因子、负债水平因子和多元化经营因子都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通过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行为在短期内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剧烈反应,说明市场对于募资投向变更这一行为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但上市公司的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却使投资者在短期内获得了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市场并没有将募资变更行为当作一种“失信行为”而通过股票价格予以惩罚,反而将其当作具有某种“价值”的信息予以追捧,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募资投向的助推剂。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将上市公司的系列财务指标转换成为反映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以此作为基础研究公司在变更募资投向前后的绩效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在变更募资投向之前变更样本的绩效水平更低,说明经营绩效较差的公司更容易变更募资投向;对变更样本在变更前后公司绩效的t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统计上并不显着,但改变募资投向的行为确实提高了公司的总体经营绩效水平。本文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已有文献的实证研究样本局限于有限年份的截面数据或者某一行业领域的样本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的说服力。本文的数据统计在1990~2009历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相关公告的基础上得出,涉及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所有变更过IPO募资投向的公司,对募资投向变更总体情况的反映更为全面。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对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研究遵循一条“前因-后果”的逻辑线索;对于募资变更动因的探讨,无论是制度诱因还是非制度诱因,均从变更行为“事前”与“事后”两个方面考察引致该种行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对于募资变更后果的探讨,则以该种行为产生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为线索展开研究,分别检验作为短期效应的市场反应和作为长期效应的公司绩效。这是以往的研究文献不曾有过的尝试。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已有涉及上市公司募资投向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文献均采用单一财务指标,如息前税后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本文在检验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时,选取了反映公司资产运营能力、债务清偿能力、盈利能力的12个财务指标构成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反映公司整体绩效水平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作用后果。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是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有待深入的探究。本文在尝试理清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前因-后果”这一逻辑线索的同时,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如股权再融资中的募资变更问题、募资变更行为的监管问题、关联变更行为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尚未涉及,实证检验未能结合问卷调查或者具体案例比较分析等方法,这将是本文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努力的方向。
潘鸿[9](2006)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购重组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热点。总体而言,西方成熟市场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其中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浪潮(1992-2000)刚刚结束。这些并购浪潮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每次并购浪潮都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合并方式,与当时的经济、金融、政治及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相应地,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一般也是围绕并购浪潮的现实条件和效应,侧重于解释其动因而展开的。然而,西方经典的购并理论中关于购并动因的解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购并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背景和企业发行上市的宝贵资源,使得“壳”资源价值在购并重组中居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壳”资源价值理论表明,收购者发动针对目标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被购并上市公司原有股东转移过来的壳资源价值,而且当收购者在被购并企业中取得了决定性地位以后,便会以各种方式从其他中小股东处攫取利益转移给自己。因此,沿着购并过程中的“壳”资源价值的实现和利益转移为主线,考察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方向和脉络,尝试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购并推进的机理,探寻非正常利益转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揭开上市公司购并“黑箱”最直接和最可行的视角。围绕上市公司购并而展开的壳资源价值实现和利益转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内部交易,包括关联交易、抵押担保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二)后续融资,即控股股东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大量交联交易,短时间内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达到再融资标准,通过高市盈率增发或配股套取大量资金;(三)内幕交易、二级市场操纵,即控股股东和相关利益主体(内幕交易者)凭借内幕信息或者操纵市场从二级市场获取巨大的流通股差价利润。本文沿着“壳”资源价值实现及利益转移的脉络,对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动因进行了研究。综观全文,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针对国内外购并浪潮的特点和现实特点,总结了国内购并的基本形式和类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购并过程中呈现出的背离经典购并理论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并以“壳”资源价值为切入点,初步提出: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许多实现大股东非正当获利的机会,获取“壳”资源价值是我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基本动机。针对上市公司购并前后利益环节的分析发现,购并完成后大股东进行利益套取的模式主要有内部交易、后续融资和二级市场操纵三种。在上述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后续章节中将分别对这三种利益转移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探讨。第二章文献综述该章从微观角度总结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企业购并动机、购并绩效的研究结论,随后从适用性角度总结了经典购并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购并行为的解释力度。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特点,发现现有经典的购并动因理论对中国的购并实践缺乏说服力。同时,有关大股东侵
吴昊[10](2005)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方式与定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将上市公司股份化分成这样的股权结构,是在股份制改革之初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做出的权宜之计。为了防止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通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降低国家持股比例,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而国家有关部门对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加以严格地管制,禁止其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自由的转让。但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程的加快和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沉淀的国有股规模越来越大。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和运作,而且也不利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和股份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定价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国有股流通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在于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与定价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全文分五章阐述: 第一章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国有股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系统阐述了国有股流通与定价的意义与作用。第二章是在分析国有股流通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具备的法律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对现存的流通方式进行重新分类与比较,从而提出按照国有股权市场化的比例和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流通方式。第三章是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定价机制和原则的基础上,对理论定价模型和现存的国有股定价方法进行深入的阐述和系统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根据上市公司不同时期的市场状况及经营情况,结合现有国有股的复杂多样的发行方式、流通方式与定价方法, 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股流通定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最大限度地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与稳定。第五章是基于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从监管的角度提出一些政策措施。在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性和定价机制进行分析时,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与定价的问题。希望本文能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及定价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阶段性的平台。
二、如何审慎对待国有股及法人股的流通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审慎对待国有股及法人股的流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本文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2.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2.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分析 |
2.1.1 产权及产权制度 |
2.1.2 产权制度改革 |
2.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
2.1.4 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代理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
2.3.2 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
2.3.3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的研究 |
2.3.4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 |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评析 |
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利益博弈分析 |
3.1.1 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委托代理与搭便车博弈分析 |
3.1.2 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的博弈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
3.1.3 结论 |
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经验 |
3.2.1 自上而下推动的制度变迁缩短了改革的时间,避免了改革的弯路 |
3.2.2 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政府部门原有行为偏好发生转移,推动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
3.2.3 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有效保障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3.2.4 渐进性的改革特征保证了改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3.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不足与教训 |
3.3.1 路径依赖性严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效率 |
3.3.2 沉重历史包袱成为产权制度改革的“绊脚石” |
3.3.3 滞后性与被动性的特征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针对性较弱 |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
4.1 公司治理效应理论分析 |
4.1.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
4.1.2 公司治理运作机制 |
4.1.3 公司治理效应生成机理分析 |
4.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衡量与评价 |
4.2.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模型 |
4.2.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研究假设 |
4.3.2 模型设定 |
4.3.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4 国有银行组实证结论及分析 |
4.3.5 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组实证结论及分析 |
4.4 实证结论及对比分析 |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经营绩效效应分析 |
5.1 经营绩效效应理论分析 |
5.1.1 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方法 |
5.1.2 经营绩效效应生成机理分析 |
5.2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
5.2.1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体系选择 |
5.2.2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
5.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5.3.1 模型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
5.3.2 数据来源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结论 |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风险承担效应分析 |
6.1 风险承担效应理论分析 |
6.1.1 风险与风险承担 |
6.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
6.1.3 风险承担效应生成机理分析 |
6.2 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基于产权改革视角 |
6.2.1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收益函数 |
6.2.2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收益函数 |
6.2.3 国有商业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 |
6.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检验 |
6.3.1 变量选择 |
6.3.2 模型设定 |
6.3.3 样本选取 |
6.3.4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3.5 实证结论及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策建议 |
7.2.1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框架构建 |
7.2.2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评析 |
三、论证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法律规制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概念及特征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主要类别 |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积极作用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学分析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可能带来的挑战 |
一、造成主体混同和逻辑混乱 |
二、危及资本维持原则 |
三、危及股权平等原则 |
四、破坏公平交易秩序 |
第四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的理论回应 |
一、对造成主体混同和逻辑混乱的理论回应 |
二、对危及资本维持原则的理论回应 |
三、对危及股权平等原则的理论回应 |
四、对破坏公平交易秩序的理论回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立法模式以及我国的优选方案 |
第一节 国外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述评 |
一、“原则允许,例外禁止”模式 |
二、“原则禁止,例外允许”模式 |
三、折中立法模式 |
四、不同立法模式的法哲学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的价值诉求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制的自由价值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制的公平价值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制的安全价值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优选方案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成因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三、《公司法最新修改决定》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影响 |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前法律规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前法律规制的主要方式及其评析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规制及其评析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规制及其评析 |
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数量与价格规制及其评析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前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一、决议程序设置不合理 |
二、疏于债权人保护 |
三、忽视回购风险规制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前法律规制的完善 |
一、分类设置股份回购决议程序 |
二、确立实质偿债能力规则 |
三、强化回购风险规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中法律规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中法律规制的范畴以及比较法分析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操纵市场的关联关系及其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内幕交易的关联关系及其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避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中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操纵市场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内幕交易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避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中法律规制的完善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操纵市场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内幕交易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避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后法律规制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合法回购股份的权利状态及其处理机制 |
一、我国上市公司合法回购的股份的权利状态 |
二、我国上市公司合法回购股份的处理机制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的效力及其法律责任 |
一、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的范围及其效力认定 |
二、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下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的股东诉讼机制的完善 |
一、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现有股东诉讼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股东诉讼机制立法的比较法分析及其启示 |
三、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股东诉讼机制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机制研究 ——基于监管权边界划分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与监管机制之变迁 |
第一节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萌芽阶段(1981年-1992年) |
二、我国股票市场的扩张阶段(1992年-1997年) |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阶段(1997年-2005年) |
四、我国股票市场的纵向探索阶段(2005年-今) |
第二节 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的发展变迁 |
一、监管机制的雏形阶段——地方为主,中央为辅的分散监管(1981年-1992年) |
二、监管机制的摸索阶段——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多头监管(1992年-1997年) |
三、监管机制的确立阶段——全国集中统一监管(1997年-2005年) |
四、监管机制的磨合阶段——在政府监管与市场自治中寻求平衡(2005年-今) |
第三节 我国股票市场现行监管权力之架构 |
一、证监会享有股票市场全方位的监管权 |
二、证监会派出机构在证监会授权范围内行使监管权 |
三、自律机构享有少数的特定监管权 |
四、证监会对自律机构的权力行使享有监督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股票市场监管的缺陷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缺陷及具体表象 |
一、行政干预市场严重——从“政策市”到“政府救市” |
二、人为控制供给数量——股票估值体系混乱 |
三、执法不力效率低下——违法违规行为频发 |
四、制度缺陷抑制做空——股票价格暴涨暴跌 |
第二节 我国股票市场监管缺陷的成因分析 |
一、监管者角色定位成因:所有者与监管者,调控者和监管者角色错位 |
二、监管目标成因:宏观调控目标与监管目标错位 |
三、监管理念成因:行政管制理念与行政监管理念错位 |
四、权力配置成因:边界模糊、配置失当、协调不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重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股票市场监管必要性的理论基础 |
一、凯恩斯主义 |
二、公共利益理论 |
三、公共选择学派 |
四、私人利益学派 |
五、监管经济学派 |
六、政府监管经济学理论流派对股票市场监管必要性的启示 |
第二节 股票市场监管理念的理论基础 |
一、奥地利学派 |
二、宪政理论 |
三、奥地利学派和宪政理论对股票市场监管理念的启示 |
第三节 股票市场监管权配置的理论基础 |
一、法律不完备论 |
二、监管博弈论 |
三、法律不完备论和博弈论对监管权边界划分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重构之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监管机制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一、美国——政府主导型监管 |
二、英国——自律主导型监管 |
三、日本——严格政府主导型监管 |
四、对我国监管机制重构的借鉴和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期货市场监管对股票市场监管的启示 |
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之解构 |
三、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之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证券监管权边界重新划分的方法路径 |
第一节 我国证券监管核心目标的重新确立——证券监管权边界划分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的 |
一、证券监管目标之解析 |
二、证券监管需应对的现状 |
三、基于国情的监管核心目标的重新确立——保护中小投资者 |
第二节 我国证券监管理念的重新确立——证券监管权边界划分的指导思想 |
一、监管理念的概念厘定 |
二、监管理念的内涵明晰 |
三、基于国情的监管理念的重新确定——市场和监管的“双向回归”理念 |
第三节 监管目标、监管理念及监管权配置的内在逻辑——“双向回归”监管理念下证券监管目标的路径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证券监管权边界的划分设计 |
第一节 监管权的内外部划分:政府监管与市场自治的边界划分设计 |
一、证券监管中的政府与市场:政府管制到市场自治的两极推演 |
二、我国证券监管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与互动探讨 |
三、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市场分权探讨 |
第二节 监管权边界的纵向划分:政府监管权与自律监管权的边界设计 |
一、政府监管权和自律监管权配置趋势 |
二、证监会与交易所之间的监管权配置分析及设计 |
三、证监会与证券业协会之间的监管权配置分析及设计 |
第三节 监管权边界的横向划分:政府监管权与相邻部门权力(司法权)边界设计 |
一、证券监管司法权介入的方式和特点 |
二、当前我国证券监管司法权介入现状和问题 |
三、证券监管中政府监管权与司法权的边界与互动探讨 |
第四节 监管权边界的央地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证券监管权划分 |
一、我国证券监管央地分权历史变迁及现状 |
二、我国证券监管地方分权的必要性及其限度 |
三、注册制背景下我国证券监管权的央地划分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股票市场各阶段具体监管制度重构 |
第一节 股票发行阶段监管制度重构——注册制改革 |
一、现行核准制的缺陷 |
二、核准制与注册制的本质区别 |
三、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改革路径 |
第二节 股票交易阶段监管制度重构之一——对持续性信息披露的监管 |
一、对市场失灵的修正:信息披露以公开原则为核心 |
二、防止政府失灵:信息披露以适度原则为补充 |
三、持续性信息披露的强化路径 |
第三节 股票交易阶段监管制度的重构之二——增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机制 |
一、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规制的转变 |
二、证券执法价值的重构 |
三、执法及行政处罚和现行法律的协调——以内幕交易执法为例 |
第四节 股票交易阶段监管制度的重构三——培育多空平衡的市场机制 |
一、我国融资融券现实情况分析 |
二、多空平衡是投机市场的本质特征 |
三、完善做空机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五节 股票退市阶段监管制度重构——完善退市机制 |
一、我国现行股票市场“退市难”问题 |
二、注册制下退市制度的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实证及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繁荣背后隐藏风险 |
1.1.2 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 |
1.1.3 亟待加强股权结构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财务风险的概念 |
2.1.2 股权结构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2.2.4 掏空与支持理论 |
2.2.5 行为财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股权流通性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假设 |
3.1.2 股权性质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假设 |
3.1.3 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假设 |
3.1.4 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假设 |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1 样本选取 |
3.2.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变量 |
3.3.1 被解释变量 |
3.3.2 解释变量 |
3.3.3 控制变量 |
3.4 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实证结果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1.1 财务风险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
4.1.2 股权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股权流通性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回归分析 |
4.3.2 股权性质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回归分析 |
4.3.3 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回归分析 |
4.3.4 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回归分析 |
4.4 实证研究结论 |
4.5 相关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 |
5.1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5.2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所有权与公司绩效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所有权性质与公司绩效 |
2.2.1 国家股与公司绩效 |
2.2.2 法人股与公司绩效 |
2.2.3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绩效 |
2.3 所有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
2.4 所有权制衡与公司绩效 |
2.5 内部人所有权与公司绩效 |
2.6 外部环境、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本模型 |
3.3 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析 |
3.3.1 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描述 |
3.3.2 企业国有产权比例及其财务绩效 |
3.3.3 企业国有产权比例及其非财务绩效 |
3.4 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析 |
3.4.1 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特征描述 |
3.4.2 企业国有产权比重及其财务绩效 |
3.4.3 企业国有产权比例及其非财务绩效 |
3.5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体制下的分析 |
3.5.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体制特征描述 |
3.5.2 企业国有产权比重及其财务绩效 |
3.5.3 企业国有产权比重及其非财务绩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 |
4.1 理论依据 |
4.1.1 以财务指标为衡量标准的研究范式 |
4.1.2 以综合指标为衡量标准的研究范式 |
4.2 指标体系设计与样本选取 |
4.2.1 指标体系设计 |
4.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步骤 |
4.3.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3.2 主成分分析步骤 |
4.4 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模型构建 |
4.4.1 KMO和Bartlett检验 |
4.4.2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4.3 提取主成分 |
4.4.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指标数学模型 |
4.5 公司绩效动态评估结果分析 |
4.5.1 样本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动态评估结果 |
4.5.2 样本公司综合绩效均值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 |
5.2.1 国有股比例 |
5.2.2 所有权集中度 |
5.2.3 所有权制衡度 |
5.2.4 资产负债比率 |
5.2.5 公司规模 |
5.2.6 高管薪酬 |
5.3 模型与变量 |
5.3.1 计量模型设计 |
5.3.2 变量说明 |
5.4 样本与数据 |
5.4.1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2 数据统计性描述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5.1 以公司财务绩效指标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 |
5.5.2 以公司非财务绩效指标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 |
5.5.3 以公司综合绩效指标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 |
5.5.4 综合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分行业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计量模型设计 |
6.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3 样本与数据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数据统计性描述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传播与文化业 |
6.4.2 电煤水行业 |
6.4.3 房地产业 |
6.4.4 交通运输业 |
6.4.5 农林牧渔业 |
6.4.6 批发零售业 |
6.4.7 社会服务业 |
6.4.8 信息技术业 |
6.4.9 制造业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企业所有权结构提升公司绩效的政策建议 |
7.1 动态调整企业所有权结构 |
7.2 不同行业企业所有权结构差异化 |
7.3 依据企业的功能目标差异化所有权结构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样本年份上市公司年度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和综合绩效以及综合绩效排名表 |
(6)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研究 |
1.2.2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产权与治理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 |
1.2.4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的研究 |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
2.1.2 西方产权理论的批判与借鉴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
2.2.2 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的批判与借鉴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原则性构想、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原则性构想 |
3.1.1 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界定 |
3.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原则性构想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成效及问题 |
3.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历程 |
3.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初步成效 |
3.2.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遗留和产生的问题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
3.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成因 |
3.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的国有股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
4.1.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形式 |
4.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地位 |
4.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本质属性--公共权利 |
4.1.4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以国有股为主体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借鉴 |
4.2.1 经济转型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以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例 |
4.2.2 发展中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以阿根廷为例 |
4.2.3 发达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以法国为例 |
4.2.4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借鉴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改革的目标设计与关键环节 |
4.3.1 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改革的功能定位与目标设计 |
4.3.2 关键环节之一--构建一个真正的、人格化的国家股产权持有主体 |
4.3.3 关键环节之二--确保国家绝对控股国有商业银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的非国有股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的形式、地位及存在的必要性 |
5.1.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的形式 |
5.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的地位 |
5.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存在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动机及效应分析 |
5.2.1 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动机 |
5.2.2 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商业银行的效应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的案例分析及关键环节 |
5.3.1 中国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
5.3.2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的基本原则与目标设计 |
5.3.3 关键环节之一--选择合格的非国有股东 |
5.3.4 关键环节之二--完善引进非国有股的配套措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设计及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设计 |
6.1.1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主要动因 |
6.1.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原则 |
6.1.3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约束条件 |
6.1.4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设计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国际经验:德国与美国 |
6.2.1 银行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以德国为例 |
6.2.2 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权利结构的重新界定 |
7.1.1 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的重新界定 |
7.1.2 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权和经营权的重新界定 |
7.1.3 国有商业银行监督权的重新界定 |
第二节 以类别表决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机制 |
7.2.1 以累积投票制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主体产生机制 |
7.2.2 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主体的权限范围 |
7.2.3 以类别表决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机制 |
第三节 以差异化薪酬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7.3.1 国有商业银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7.3.2 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 |
7.3.3 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类别及其激励标准 |
7.3.4 以差异化薪酬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7.3.5 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信息披露机制 |
第四节 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监控机制 |
7.4.1 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的现实窘境 |
7.4.2 国有商业银行监督机制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必要性 |
7.4.3 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监控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的六大关键问题 |
8.1.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
8.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设计原则 |
8.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主体及目的 |
8.1.4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要素构成 |
8.1.5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分值的测算方法 |
8.1.6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的适用范围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 |
8.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宏观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 |
8.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中观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 |
8.2.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微观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 |
8.2.4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EVA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股权结构的概念 |
2.1.2 EVA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3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EVA影响的现状分析 |
3.1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 |
3.1.1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特征 |
3.1.2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构成特征 |
3.2 房地产上市公司EVA的现状分析 |
3.2.1 房地产上市公司EVA的计算 |
3.2.2 房地产上市公司EVA特征 |
3.3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EVA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股东性质对EVA的影响 |
3.3.2 股权集中度对EVA的影响 |
4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EVA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设计 |
4.1.1 样本选取 |
4.1.2 研究假设 |
4.2 变量选择 |
4.2.1 解释变量 |
4.2.2 被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相关性分析 |
4.4.3 多元回归分析 |
4.4.4 实证分析结论 |
5 房地产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以期提高EVA的对策 |
5.1 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 |
5.2 稳步提高法人股持股比例 |
5.3 审慎实施国有股减持 |
5.4 优化房地产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理论分析 |
2.1 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现象描述 |
2.1.1 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募资投向变更的总体概况与具体描述 |
2.2 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制度诱因 |
2.2.1 股票市场发行审核制度——强化的激励机制 |
2.2.2 募资投向变更监管制度——弱化的约束机制 |
2.3 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非制度诱因 |
2.3.1 市场行为主体偏好——强化的激励机制 |
2.3.2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弱化的约束机制 |
3 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的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机制 |
3.1 研究方法 |
3.1.1 Logistic回归模型 |
3.1.2 本章的研究设计 |
3.2 研究假说 |
3.3 变量选择与样本描述 |
3.3.1 变量与样本的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3.3.2 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及异方差检验 |
3.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3.4.1 公司治理因素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总体影响 |
3.4.2 不同公司治理机制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影响 |
3.4.3 本章研究结论 |
4 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的实证分析——行为主体偏好 |
4.1 研究方法 |
4.1.1 因子分析法 |
4.1.2 本章的研究设计 |
4.2 研究假说 |
4.3 变量选择与样本描述 |
4.3.1 变量与样本的选择 |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4.3.3 原始变量因子分析 |
4.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4.4.1 以公共因子为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 |
4.4.2 以公共因子为解释变量的分组检验 |
4.4.3 本章研究结论 |
5 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的作用后果——市场反应 |
5.1 理论假说 |
5.1.1 对募资投向变更市场反应的预期 |
5.1.2 对募资投向变更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的假说 |
5.2 研究方法 |
5.2.1 事件研究法 |
5.2.2 本章的研究设计 |
5.3 变量和样本的选取 |
5.3.1 事件研究时窗的选择 |
5.3.2 募资变更样本的选择 |
5.3.3 多元回归变量的选择 |
5.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5.4.1 募资投向变更公告的市场反应 |
5.4.2 募资投向变更公告市场反应的分组分析 |
5.4.3 募资投向变更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 |
5.4.4 本章研究结论 |
6 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的作用后果——公司绩效 |
6.1 理论假说 |
6.2 研究方法 |
6.2.1 会计研究法 |
6.2.2 本章研究设计 |
6.3 变量和样本的选取 |
6.3.1 公司绩效评价样本的选择 |
6.3.2 因子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多元线性回归变量的选择 |
6.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6.4.1 以因子分析法计算的公司绩效综合得分 |
6.4.2 募资投向变更前后公司绩效的均值检验 |
6.4.3 变更投向样本公司绩效的分组均值检验 |
6.4.4 变更投向样本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检验 |
6.4.5 本章研究结论 |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制度诱因的理论解释 |
7.1.2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非制度诱因的理论解释 |
7.1.3 关于公司治理机制与募资投向变更关系的研究结论 |
7.1.4 关于行为主体偏好与募资投向变更关系的研究结论 |
7.1.5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市场反应的研究结论 |
7.1.6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构想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购并动机 |
2.2 企业购并绩效 |
2.3 大股东侵占 |
2.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资本市场获利时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和利益实现模式 |
3.1 引言 |
3.2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获利方式和利益均衡模型 |
3.3 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行为对经济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内部交易动机的实例研究 |
4.1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不当得利的典型手段 |
4.2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上市公司利益的典型案例 |
4.3 控股股东不当得利的制度性根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利润操纵与购并的后续融资动机 |
5.1 引言 |
5.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
5.3 股权割裂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机理 |
5.4 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偏好与上市公司购并融资:获利方式和典型案例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上市公司购并的二级市场炒作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 |
6.1 引言 |
6.2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 |
6.3 我国上市公司购并重组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
6.4 二级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6.5 二级市场操纵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
6.6 二级市场操纵的案例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和建议 |
7.1 股权制度创新:全流通与分散化 |
7.2 加强市场监管的系列措施 |
7.3 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7.4 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回归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有待拓展的领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方式与定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上市公司国有股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
1.2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及其定价的现状分析 |
1.3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及其定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章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方式的选择 |
2.1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2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
2.3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主要方式及其比较与选择 |
2.3.1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主要方式 |
2.3.2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
第3章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定价方法 |
3.1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价格的影响因素 |
3.2 合理制定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价格的主要原则 |
3.3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理论定价模型 |
3.3.1 贴现现金流模型 |
3.3.2 市盈率模型 |
3.3.3 期权定价模型 |
3.4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定价的主要方法 |
第4章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定价的方案设计 |
4.1 流通定价方案模型的建立 |
4.2 本流通定价方案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
4.3 案例分析 |
第5章 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及其定价的政策措施 |
5.1 国有股流通与定价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
5.2 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有赖于长远的政策 |
5.3 上市公司要提高质量和诚信 |
5.4 国有股流通需要机构投资者 |
5.5 流通方式和定价方法的多元化和市场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如何审慎对待国有股及法人股的流通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D]. 刘冰. 辽宁大学, 2019(11)
- [2]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研究[D]. 刘辉. 厦门大学, 2019(12)
- [3]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机制研究 ——基于监管权边界划分的重构[D]. 陈洁. 东南大学, 2018(01)
- [4]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关系实证及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D]. 陈凡. 江苏科技大学, 2017(02)
- [5]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绍娓. 湖南大学, 2016(02)
- [6]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研究[D]. 邢华彬. 南开大学, 2014(08)
- [7]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EVA影响的研究[D]. 桑玥.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2)
- [8]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D]. 王立元.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9]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D]. 潘鸿.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6)
- [10]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方式与定价方法研究[D]. 吴昊.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