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有效配置城市用水(论文文献综述)
蔡威熙[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85年以来的农业水价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始终面临“两难”问题:水价偏低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农田水利设施运营维护成本不足,水价提高会带来农户收入的减少,甚至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相较于传统农业水价改革单纯提高农业水价,2016年起全面推行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调综合施策,试图通过综合运用“一提一补”、“水权交易”等举措破解“两难”问题。本文综合运用资源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廓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解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理论参照点,揭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激励约束效应;回顾农业水价改革历程和成效,梳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构建水资源所有者、供水方、用水方三方行为互动分析模型,探析各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机理;以山东省的实践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进行评价;综合运用Meta方法、PSM方法测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情况;构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系统仿真模型,评估改革的效应,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程是在水资源所有者和供水方、用水方等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推进的,各主体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完善的制度安排是农业水价改革成功的前提,只有各相关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得到相应保障,改革才得以顺利进行。当前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较好地保障了供水方和水资源所有者的利益,但是,用水方的利益只在改革试点的局部地域和短时期内有一定保障,构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广泛推行和长久实施的潜在阻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容激励机制的实现,有赖于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的支持,通过将农业节水高价转入工业和城市用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形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良性循环。目前农业水权终端交易既面临市场机制不健全、交易途径有限、计量设施不完善等制度和技术难题,也受到小农户分散经营的限制。应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重点在严重缺水区、农业规模经营区等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探索水权的分解确认、交易形式、交易程序等,逐步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对于大部分区域,在农业节水分散于众多的农业用水户的情形下,为了节约水权转换成本,提升农业节余水权转换效率,重点探索实行水权回购制度。第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状况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市的改革进展在资金投入、政策实施、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和地方财政支持能力的差异。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量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经费缺口大,改革任务普遍较重,但农业县区一般经济能力有限,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的地方支持能力不足,改革面积和经费投入失衡。依靠农业水价提升收入补偿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成本和筹集精准奖补资金目前还难以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支持,数量有限、来源不稳定,资金短缺成为许多地区农业水价改革开展的制约因素。国家层面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为基层推进改革提供制度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应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倾斜,并探索经济发达区域在政策、资金、工程等方面对口支援。第三,尽管目前改革执行者和承受者均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措施总体评价较高,但是对于其核心环节“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权制度”的认可度并不高,普遍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依然主要依赖于工程设施建设和国家加大农田水利财政投入,市场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因而必须继续明确农业节水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的公益性定位,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同步配套与改革区域任务、财力相适应的终端计量设施,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合理核定供水成本、科学制定供水价格,构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责任明确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经费分担制度,逐步落实农业供水价格调整到位,从而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良性运行。第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能够促进农户节水行为响应。提高水价能够激励农户减少灌溉次数、采用节水技术、改种抗旱品种等节水行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提一补”、“水权交易”、“节水奖励”的制度设计,能够在提高农户节水技术采用意愿的同时降低弃灌风险。文化程度、节水技术培训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水价调整和奖补激励,增加农户收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预期效果有更为显着的影响。运用“一提一补”机制引导规模化与专业化节水,一方面,优先支持规模农户发展节水灌溉、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业灌溉集约化、规模化,提升用水效率与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提供灌溉服务补贴,鼓励规模农户为小农户提供灌溉服务,提高灌溉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从而有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对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约束。推进农地健康流转,增加农业收益,逐步创造农业水价水权交易机制能够发挥有效激励的制度环境。
张妍妍[2](2021)在《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方法和仿真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汉济渭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关中地区的用水压力,但也打破了关中地区原有的用水格局,使得关中地区的供水管理面临新挑战:引汉济渭工程将水量调入关中地区后,打破了受水区原有的供水格局,受水区多类水源应该如何联合分配。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前沿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作为水量分配重要依据的水资源配置,存在配置模型不精细、难以实现动态配置和配置方案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配置和水量分配方式研究。构建了基于“水源-水厂-用水户”供水网络、考虑用水对象供水优先级的多目标精细化水资源配置模型;搭建了水量分配仿真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实现了水资源动态配置和水量分配动态决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分析。根据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的社会经济指标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对受水区的需水进行预测、对可供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和供水配套工程设施建设整理收集,为水资源配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供水网络分析与概化。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对象与水源、水厂的供给关系,基于拓扑学理论采用图元化形式概化了“水源-水厂-用水户”供水网络,并应用关系矩阵存储供水网络的拓扑关系。(3)构建精细化水资源配置模型。以供水网络为基础,构建了考虑用水对象供水优先级、水厂供水约束能力的多目标水资源精细化配置模型。采用NSGA-Ⅱ的改进算法gamultiobj函数求解出该配置模型的非劣解集,为水量分配决策提供依据。水资源配置结果表明受水对象的供水保证率均达到90%,重点城市的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满足重点城市优先供水的配置原则。(4)构建水量分配仿真系统。以综合集成平台为依托,采用业务组件化和可视化表达技术,构建了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仿真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的水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动态化和指导水量分配工作时配置方案应用不完全的问题。在该系统上,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指标、可供水量以及水资源配置目标等条件的变动使水资源配置结果随着改变,决策者可以根据目标偏好从水资源配置方案中选择出合适的水量分配方案。
刘思源[3](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林梦珂[4](2021)在《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沣东新城是西安市核心发展区,由于其水资源量匮乏,区域发展与水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近些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取、用、排三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红线限制。如何缓解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不足之间的冲突,响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文件要求,加强取水用水排水管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沣东新城供需矛盾和水资源管理问题,构建了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该方法统筹兼顾沣东新城供需水侧,保障用水主体的最低用水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用水效益高、用水效率高、排污行为优的用水主体鼓励用水,反之,则约束用水。并将管理过程动态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动态因素;最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系统,推进沣东新城水资源管理工作向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沣东新城供需矛盾及水资源管理问题。对沣东新城的地理位置、气候与降水、水资源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沣东新城水文情况;识别了主要用水主体并预测了其需水量,调查分析了现状供水水源工程、规划水源工程并预测了其可供水量,基于供需预测分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调查了其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管理问题。(2)提出了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以平衡用水主体的基本权益与用水整体目标最优之间的关系为目标,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为指引,以规制为工具,设计了区间化管理方法的实现机制。该方法将供水、需水区间化,以区间平衡的方式,可根据供水管理要求和用水表现实现“无穷个值”的供需平衡,相较于传统“单个值”的供需平衡更具有适应性。(3)搭建了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系统。根据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基于综合集成平台,采用Web Service、数据库、知识图及组件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流程化、可视化、组件化的方式,将系统各个模块的应用以流程化方式进行可视化的描述并将相关计算方法封装成组件,实现供水区间化、需水区间化、供需平衡动态化等功能。实现了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4)沣东新城区间化管理系统实例应用。从系统的各个模块出发进行系统模拟仿真,以沣东新城规划年的数据为输入,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该系统能够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下为沣东新城提供一个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
李静思[5](2021)在《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型引黄灌区退水量大、影响因素多和退水规律复杂的问题,采用实际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结合甘肃景电灌区的实际,主要开展了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影响要素、退水时空分布特征、退水量预测方法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退水利用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灌区沟道退水规律与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特征,阐明了灌区退水组成、退水特征、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及地下水埋深对灌溉的响应关系。灌区退水组成主要包括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水、山洪、地下排水、地表径流及少部分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灌区沟道退水规律受灌溉、降水、蒸发与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水区域表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灌区沟道退水以年为周期往复变化,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子汇水区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为灌溉月份退水量小,非灌溉月份退水量大;红鼻梁子汇水区退水年内变化为7、8月份大,而其他月份小。景电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中地下水埋深与灌溉的影响较大,蒸发与降水的影响较小,其中退水与蒸发呈负相关关系,且变化具有一致性,而退水与其他因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灌区不同地下水埋深变化受包气带的调节作用,相对于灌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2)分析了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滞后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具有滞后性的沟道退水量预测方法,提高了退水量的预测精度。基于退水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并通过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流区域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和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其中,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响水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的滞后时间较长,而相对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较短;红鼻梁五佛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均较短。基于退水量对影响因素的滞后性,提出采用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退水量进行预测,相较于采用同一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改进的方法对退水量的预测精度显着提高,且子汇水区退水量的预测精度高于一期灌区整体退水量的预测。同时,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也适用于其他回归预测模型。(3)针对无退水量监测资料的地区,提出了采用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退水量的计算提供了思路。通过计算灌区内农田灌溉、生态和生产生活耗水量等,得到灌区整体与局部耗水系数,进而估算出灌区整体与各汇水分区的退水比例与退水量;其中景电二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明显高于一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通过耗水系数法对退水量的计算得到灌区耗水量占供水量的比例小,揭示了灌区退水比例大,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通过灌区供—需水量计算,表明灌区供需水矛盾突出,盐分淋洗需水量加大了灌区整体水资源的需求量。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无资料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4)构建了 MIKE SHE与MIKE 11分布式耦合模型,揭示了灌区退水机理,从水循环角度计算了灌区退水量,阐明了退水的过程与转化关系。通过模拟灌区各汇水流域水文过程,揭示了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明确流域主要水循环过程为引水灌溉—深层渗漏—地下排水—河道汇流,其中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量是退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模型在率定期与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指标的结果表明,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灌区水循环过程。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灌区降水量与灌溉量之和大于蒸发量,多余的灌溉水量通过深层入渗补给地下水,使得灌区饱和带水量处于盈余状态。进一步对有灌溉与无灌溉两种条件下模拟的径流量进行差值分析,得到灌溉产生的退水量。(5)根据灌区退水量的计算与模拟,研究了当前灌区水资源量的状态,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合理配置了灌区水土资源,并提出了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模型在获取现状与未来水土资源参数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粮食产量、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耕地面积、可用水量、最低水资源需求量和粮食产量为约束,采用粒子群法求解优化模型。研究表明,优化后现状年与规划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减小,作物种植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作物灌溉定额显着减小;综合效益达到最优,其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益均有所提高,粮食产量有小幅下降。通过优化灌溉定额从根本上减小了灌区退水量,同时根据退水量特点,提出了通过再次灌溉与生态用水的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杜佰林[6](2021)在《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明显,已逐渐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这一危机,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显得尤为必要。然而,面对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传统的配置方法往往只进行经验估计或者忽略,致使配置结果存在偏差。本文以陕西省大荔县为研究对象,在对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大荔县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通过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软件,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解决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子区域划分结果,选择2018年为现状年,在分析大荔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定额法、趋势法和ARMA时间序列法预测,得到大荔县规划水平年2025和2035年的供需水量预测结果,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5年,P=75%和95%情况下大荔县境内可供水量均无法满足用水户需求量,建议采用节水规划措施或增加新的供水方案以实现供需平衡。(2)通过分析研究区社会经济、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现状,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大荔县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中选取18个指标,用于分析评价大荔县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大荔县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较低,开发潜力比较小,应立即采取节水规划措施或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3)根据大荔县水资源的系统实际特点,在保障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构建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目标的综合评价函数,建立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确定模型各种参数和系数,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大荔县各子区域在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并从各用户配水量、缺水程度、配置目标及模型精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优化配置结果是科学合理的,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4)针对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限性,提出将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引入到基本粒子群算法当中,有效克服了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应的缺点,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极小值,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同时引入Ackley、Schwefel、Schaffer和Step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收敛精度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5)以MATLAB的GUI为开发工具,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具体展示了系统中始入模块、数据导入模块、供需水量预测模块、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的实现流程及界面,并采用测试实例验证了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辅助用户进行供需水量预测,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制定,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惠强[7](2021)在《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提出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是解决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最为有效且应用最广的工程手段,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手段逐渐成熟,其研究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了工程的调配运行方面,研究人员希望得到较好的运行调控方法指导工程运行从而获得更好的工程效益。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以及引汉济渭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到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从问题导向出发,以过程化管理为手段,以综合集成平台为技术基础,采用信息化、过程化的思想,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工程调配运行各相关业务进行梳理,找到其中的联系纽带,构建联合运行方法,并在国家标准综合集成平台上进行了数字水网的构建并搭载了联合调配运行业务,得到了相关结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从问题导向出发,对目前跨流域调水工程特别是引汉济渭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到了 目前的相关研究理论配套不齐指导效果不强、调配业务分离缺乏整体考量、研究偏向优化务实驱动较弱等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调控方法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理清完善了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数字水网构建方法。针对以往关于数字水网构建与应用交织进行导致对构建过程认知较为模糊的情况,在此次研究中,理清了数字水网较为通用的构建流程,数字水网构建结束后用具体实例对此构建过程加以说明,使其更加清晰明了。(3)设计补充了工程调配运行方法。对于工程的整体运行方法及短尺度运行方法的缺乏情况,用基础的水量调度与水量分配规则加工程关键控制节点反馈的方法构建了短尺度运行方法;用长短时间尺度约束嵌套的方法实现了已有年、月尺度调配方法与本次构建的日尺度方法的耦合,二者配合实现了联合运行调控方法的构建。(4)构建了工程水量调配系统。考虑到联合调控涉及的多对象及多时间的复杂过程,采用单纯的模型方法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应用,故在此处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对实体工程对象进行拓扑概化,对调控方法进行了模型组件实现,二者耦合对引汉济渭工程的调配业务进行了系统实现。
吴凡[8](2021)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石河子市水资源紧缺形势逐渐加剧,且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缺水与用水浪费现象并存。迫切需要对石河子市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着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本文所涉及三块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层面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了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评价等级标准,由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模糊集对分析法与五元减法集对势评价水资源承载力、诊断发展态势并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总体发展趋势为均势发展,影响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五项,需要进一步从影响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因素中挖掘节水潜力,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依据。(2)构建了改进的灰色模型、指标分析法、指数预测法,对石河子市需水量进行预测前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性,舍弃了指数预测法。灰色模型与指标分析法需水预测结果表明,区域需水量变化趋势为逐年增加,石河子市在未来较长的时间段内需水量仍将呈上升趋势,预测结果与“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存在缺口,灰色模型预测结果与“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更接近。石河子市水资源供需存在缺口,急需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3)构建了“三条红线”约束下的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构造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并通过测试函数测定其收敛性及全局寻优性,发现均有提升。将优化配置模型通过算法进行求解,得到2025年与2030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对该配置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缓解了供需矛盾,能够使社会、环境、经济三者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效果评价结果佐证了该配置方案的有效性,配置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调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纪静怡[9](2021)在《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增加区域水资源可供水量,本文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供水系统中,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区域水资源进行配置。基于配置模型的建立,提出评估非常规水利用风险的方法,进而确立整体配置方案风险分析流程及方法,最终应用到实例中。以期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基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及原则,结合用水部门对供水水源水质的要求,以非常规水及常规水配置水量为决策变量,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多个目标,将用水部门需水量、区域内常规水与非常规水可供水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转化单目标的求解方法,利用lingo软件建模对模型求解。基于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的构建,提出水资源配置系统风险分析内涵及基本步骤。与传统水源相比,非常规水水质情况更为复杂,其收集、生产及出水过程中易产生风险。因此首先采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方法对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进行评价,计算确定研究区域非常规水源利用风险等级。根据利用风险评价结果确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是否需要重新生成。进而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生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风险分析,模拟区域水资源系统供需水过程,构建模拟指标与目标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确定在指标变化条件下水资源配置方案目标效益无法达到预期值的可能性,即水资源配置方案的风险度。同时对配置方案风险进行敏感度分析,确定影响不同效益风险的敏感因子,为方案选择风险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将上述方法应用到阜宁县实例中,结合其实际发展规划情况对其区域水资源进行配置,配置结果表明非常规水配置水量占比随时间增长逐步提升,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可以有效减少常规水使用量,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对配置方案中的非常规水源利用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为较低风险,即配置方案中非常规水源可正常供水,无需重新配置。对整体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较低,水资源配置模型具备可行性。
刘显[10](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二、如何有效配置城市用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有效配置城市用水(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户用水行为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3 理论分析 |
2.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 |
2.3.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与利益相关者分析 |
3.1 农业水价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1 无偿和低价供水阶段(1949-1984 年) |
3.1.2 农业水价改革起步阶段(1985-2005 年) |
3.1.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2006 年以来) |
3.2 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与困境 |
3.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 |
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互动分析 |
3.4.1 农业水价改革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 |
3.4.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目标差异 |
3.4.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分析 |
4.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分析 |
4.1.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 |
4.1.2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2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及利益保障分析 |
4.2.1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 |
4.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分析 |
4.2.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利益相容性缺陷 |
4.3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 |
4.3.1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主体评价方法 |
4.3.3 相关主体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2 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驱动因素 |
5.2.1 Meta分析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2 Meta分析结果 |
5.3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偏好分析 |
5.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5.4.1 研究方法 |
5.4.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实证分析 |
5.4.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仿真模拟 |
6.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型构建 |
6.1.1 确定系统边界及结构 |
6.1.2 建构系统因果关系图 |
6.1.3 绘制存量流量图 |
6.2 变量方程赋值 |
6.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2 指标权重确定及变量方程赋值 |
6.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评价结果分析 |
6.4 情景模拟及仿真结果分析 |
6.4.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拟 |
6.4.2 各子系统效应仿真模拟 |
6.4.3 模型检验 |
6.4.4 参数情景设置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 |
7.2.2 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 |
7.2.3 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分担机制 |
7.2.4 完善“一提一补”机制,提升灌溉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方法和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2.1.2 引汉济渭工程供水对象 |
2.1.3 受水区工程概况 |
2.2 区域需水预测 |
2.2.1 需水预测内容 |
2.2.2 需水预测方法 |
2.2.3 需水预测 |
2.3 可供水量分析 |
2.3.1 本地水源 |
2.3.2 引汉济渭水源 |
2.3.3 可供水总量 |
2.4 本章小结 |
3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供水网络分析与概化 |
3.1 供水网络概化方法 |
3.1.1 概化原则 |
3.1.2 概化方法 |
3.1.3 数学描述 |
3.2 受水对象与水源关系分析 |
3.2.1 渭河南干线 |
3.2.2 渭河北干线 |
3.3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供水网络概化 |
3.3.1 绘制方法及步骤 |
3.3.2 供水网络概化 |
3.3.3 供水网络数学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4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
4.1 水资源配置原则 |
4.2 精细化水资源配置模型建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3 水资源配置模型求解 |
4.3.1 配置规则的处理 |
4.3.2 NSGA-Ⅱ求解算法 |
4.4 水资源配置与结果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配置结果 |
4.4.3 方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仿真系统研究与应用 |
5.1 仿真系统构建必要性 |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
5.2.1 系统总体框架 |
5.2.2 系统功能框架 |
5.2.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3 引汉济渭受水区水量分配系统应用 |
5.3.1 业务应用 |
5.3.2 动态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案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壤植被 |
2.2.3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
2.5.3 水土流失现状 |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
2.6.4 区位特殊性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1 VAR模型介绍 |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3.3.3 模型参数估计 |
3.3.4 模型检验 |
3.4 脉冲响应 |
3.5 方差分解 |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
4.1 模型基本原理 |
4.1.1 TOPMODEL模型 |
4.1.2 WAS模型 |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
4.4.1 拓扑关系 |
4.4.2 数据基础 |
4.4.3 模拟验证 |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
4.6 本章小节 |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模型框架 |
5.1.2 模型原理 |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5.4 调控情景设置 |
5.4.1 多元情景分析 |
5.4.2 调控情景设置 |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5.1 目标函数 |
5.5.2 约束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
6.1.2 ε占优策略 |
6.1.3 NSGA-Ⅱ算法 |
6.1.4 模型求解流程 |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2 区间化研究进展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问题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区位分析 |
2.1.2 气候与降水 |
2.1.3 水资源量 |
2.2 用水主体及供水水源调查 |
2.2.1 用水主体调查 |
2.2.2 现状供水水源 |
2.2.3 规划水源工程 |
2.3 供需分析 |
2.3.1 需水预测 |
2.3.2 可供水量预测 |
2.4 水资源管理现状 |
2.5 供需矛盾及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区间化相关理论 |
3.1.1 区间化内涵 |
3.1.2 区间化供需平衡思路 |
3.2 区间化供需平衡方法 |
3.2.1 规制概述 |
3.2.2 区间化规制及分类 |
3.2.3 区间化供需平衡流程 |
3.3 指标体系建立 |
3.3.1 指标选取 |
3.3.2 指标的评价方法 |
3.4 规制构建及完善与积累 |
3.4.1 规制构建及相关原则 |
3.4.2 规制的构建过程 |
3.4.3 规制构建实例 |
3.4.4 规制的完善与积累 |
3.5 动态过程化管理 |
3.5.1 动态化管理的必要性 |
3.5.2 动态化实现思路 |
3.5.3 “问题导向”流程 |
3.5.4 “指挥联动”流程 |
3.5.5 “在线考核”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系统实现 |
4.1 系统技术支撑 |
4.1.1 综合集成平台 |
4.1.2 数据库技术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系统实现流程 |
4.3.1 绘制知识图 |
4.3.2 组件开发与上传 |
4.3.3 组件定制 |
4.4 系统功能模块开发 |
4.4.1 基本需水计算 |
4.4.2 数据库开发 |
4.4.3 需水预测与可供水量计算 |
4.4.4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4.4.5 供需平衡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系统应用 |
5.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5.2 数据库管理模块 |
5.3 供需水管理模块 |
5.3.1 供水管理 |
5.3.2 需水管理 |
5.3.3 水资源配置与供需平衡计算 |
5.3.4 动态过程化管理 |
5.4 区间化平衡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区退水研究进展 |
1.2.2 灌区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灌区概况及水资源转化分析 |
2.1 景电灌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 |
2.1.2 引排水工程概况 |
2.2 水文和地质条件 |
2.2.1 水文水资源 |
2.2.2 水文地质 |
2.3 水资源转化特征 |
2.4 灌区监测 |
2.4.1 气象数据 |
2.4.2 土壤数据 |
2.4.3 水文数据 |
3 灌区气候变化特征与人类活动的演变分析 |
3.1 降水的时序变化 |
3.1.1 降水的特征值 |
3.1.2 降水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 |
3.1.3 降水的趋势分析与突变检验 |
3.1.4 降水的周期变化 |
3.2 灌区干旱演变特征 |
3.2.1 SPI标准化降水指数 |
3.2.2 Hurst指数 |
3.3 灌区气温变化特征 |
3.3.1 气温的年际变化 |
3.3.2 气温的年内变化 |
3.4 灌区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3.5 潜在蒸散发ET0的变化特征 |
3.5.1 ET0的计算方法 |
3.5.2 ET0变化特征 |
3.5.3 ET0影响因子辨析 |
3.6 人类活动因素的变化特征 |
3.6.1 灌区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
3.6.2 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
3.7 灌区气象与人类活动对引水灌溉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景电引黄灌区退水规律分析 |
4.1 灌区退水特征与退水组成 |
4.2 景电一期灌区沟道退水变化规律 |
4.2.1 沟道退水的年际变化 |
4.2.2 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 |
4.2.3 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 |
4.2.4 沟道退水量的关联分析 |
4.3 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4.3.1 灌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 |
4.3.2 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
4.3.3 地下水埋深变化对灌溉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滞后性的灌区沟道退水量预测 |
5.1 沟道退水量变化的滞后性 |
5.1.1 一期灌区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
5.1.2 子流域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
5.2 基于退水滞后性的交错时段模型预测原理 |
5.2.1 模型选择 |
5.2.2 模型改进原理 |
5.3 沟道退水量预测与效果评价 |
5.3.1 一期灌区退水量预测 |
5.3.2 响水退水量预测 |
5.3.3 五佛退水量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耗水系数法的退水量估算及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
6.1 灌区供水量 |
6.2 灌区耗水量与耗水系数计算 |
6.3 灌区需水量时空分布计算 |
6.3.1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 |
6.3.2 灌区生活、生态及工业需水量 |
6.3.3 灌区农业需水量的空间分布 |
6.4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MIKE耦合模型的灌区退水量模拟 |
7.1 MIKE SHE与MIKE11耦合模型结构原理 |
7.1.1 模型简介 |
7.1.2 模型模拟方法及过程 |
7.1.3 MIKE SHE与MIKE11耦合过程 |
7.2 景电一期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7.2.1 基础数据 |
7.2.2 数据建模 |
7.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7.3.1 参数率定 |
7.3.2 模型验证 |
7.3.3 模型效果评价 |
7.3.4 水量平衡结果分析 |
7.4 灌溉回归水量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8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8.1 未来气候情景与人类活动变化 |
8.1.1 未来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征 |
8.1.2 未来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分析 |
8.2 多目标优化模型 |
8.2.1 多目标优化概述 |
8.2.2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
8.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约束优化模型的建立 |
8.3.1 决策变量 |
8.3.2 目标函数 |
8.3.3 约束条件 |
8.4 灌区灌溉制度与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8.4.1 模型参数 |
8.4.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8.5 退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2.3 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大荔县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气候条件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辖区 |
2.2.2 经济发展 |
2.3 水资源状况 |
2.3.1 降雨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2.3.3 地下水资源 |
2.3.4 水资源总量 |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 |
3.1 子区划分及水源、用户组成 |
3.1.1 子区域划分 |
3.1.2 水源、用户组成 |
3.2 需水量预测 |
3.2.1 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
3.2.2 生活需水预测 |
3.2.3 工业需水预测 |
3.2.4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
3.2.5 农业需水预测 |
3.2.6 生态需水预测 |
3.2.7 需水量预测汇总 |
3.3 供水量预测 |
3.3.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3 其他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4 可供水总量预测 |
3.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4.1 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
3.4.2 二次供需平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4.1.2 指标的选取 |
4.2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 发展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与求解 |
5.1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5.1.1 目标函数 |
5.1.2 约束条件 |
5.1.3 整体模型 |
5.1.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的方法 |
5.2.1 模拟退火算法 |
5.2.2 粒子群算法 |
5.2.3 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
5.2.4 算法验证 |
5.3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 |
5.4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分析 |
5.4.1 各用户配水量分析 |
5.4.2 缺水程度分析 |
5.4.3 配置目标分析 |
5.4.4 模型适应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辅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
6.1.1 硬件环境 |
6.1.2 开发工具 |
6.2 系统功能介绍 |
6.2.1 系统始入模块 |
6.2.2 数据导入模块 |
6.2.3 供需水量预测模块 |
6.2.4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 |
6.2.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 |
6.3 系统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引汉济渭工程研究现状 |
1.2.4 相关研究问题剖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2.1 工程基本资料 |
2.2 工程所在流域概况 |
2.2.1 汉江流域 |
2.2.2 渭河流域 |
2.3 工程整体布置 |
2.4 工程水源区概况 |
2.5 受水区区域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平台的一体化数字水网研究与构建 |
3.1 数字水网的基础 |
3.1.1 数字水网的构成 |
3.1.2 数字水网的理论基础 |
3.1.3 支撑数字水网构建的综合集成平台 |
3.2 拓扑关系水网的构建 |
3.2.1 水网元素概化 |
3.2.2 水网供需关系分析 |
3.2.3 拓扑关系水网可视化构建 |
3.3 基于数字水网的水资源业务实现 |
3.3.1 水利业务主题划分 |
3.3.2 业务主题理论实现 |
3.3.3 水网-业务网关系分析 |
3.3.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主题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基于数字水网的水量调配方法研究与业务化实现 |
4.1 基于调度规则的工程水量调度 |
4.1.1 水源区调度规则细化提取 |
4.1.2 水源区规则水量调度 |
4.1.3 受水区水源运用规则 |
4.1.4 引调水与当地水联合运用方式 |
4.1.5 工程水量调度业务化实现 |
4.2 秦岭隧洞段流量演进 |
4.2.1 秦岭输水隧洞系统划分 |
4.2.2 隧洞段流量演进 |
4.2.3 秦岭隧洞段流量演进业务化实现 |
4.3 受水区水量分配 |
4.3.1 受水区水量分配原则 |
4.3.2 受水区需水量预测 |
4.3.3 受水区水量分配模型 |
4.3.4 工程水量分配业务化实现 |
4.4 工程水源区—受水区联合运行方式 |
4.4.1 工程关键单元与节点分析 |
4.4.2 联合运行模式选择 |
4.4.3 基于控制节点反馈的工程联合运行方式 |
4.4.4 工程水量调配业务化实现 |
4.5 短尺度与中长尺度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数字水网的水量调配系统研究与实现 |
5.1 系统组成及总体架构 |
5.2 工程联合运行系统实现 |
5.2.1 工程联合运行主题划分 |
5.2.2 工程联合运行业务实现 |
5.3 工程水量调度相关业务实现 |
5.4 工程隧洞段水量输送相关业务实现 |
5.5 受水区水量分配相关业务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水文 |
2.1.4 气象 |
2.1.5 地形与地貌 |
2.1.6 水文地质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2.1 地表水资源利用情况 |
2.2.2 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 |
2.2.3 水资源利用总量情况 |
第三章 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评价指标选取 |
3.1.2 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3.1.3 指标体系分级标准 |
3.2 模糊集对分析法 |
3.2.1 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2.2 单指标联系度计算 |
3.2.3 准则层联系度、目标层联系度计算与确定评价等级 |
3.3 五元减法集对势 |
3.4 石河子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影响因子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河子市需水预测研究 |
4.1 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
4.1.1 原始灰色模型建立 |
4.1.2 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 |
4.1.3 含有变权缓冲算子的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 |
4.2 指数预测模型建立 |
4.3 指标分析法 |
4.4 灰色模型预测 |
4.5 指数模型预测 |
4.6 指标分析法预测 |
4.6.1 生活用水预测 |
4.6.2 生产用水预测 |
4.6.3 生态环境用水 |
4.6.4 总需水量 |
4.7 预测需水量与石河子市“三条红线”对比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5.1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建模思路 |
5.1.1 以宏观调控、总量控制原则为基础 |
5.1.2 保障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最大 |
5.1.3 建立基于“三条红线”的约束条件 |
5.2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
5.2.1 宏观调控原则 |
5.2.2 总量控制原则 |
5.2.3 公平性原则 |
5.2.4 有效性原则 |
5.2.5 优先性原则 |
5.2.6 可持续性原则 |
5.3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
5.3.1 目标函数构建 |
5.3.2 设定约束条件 |
5.4 模糊层次分析法化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单目标优化问题 |
5.4.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体系 |
5.4.2 模糊互补矩阵的建立 |
5.4.3 建立模糊一致矩阵 |
5.4.4 确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权重 |
5.5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5.5.1 原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5.5.2 含有收缩因子的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
5.5.3 改进算法仿真测试 |
5.6 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5.6.1 石河子市未来需水预测 |
5.6.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求解 |
5.7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效果评价 |
5.7.1 配置方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7.2 计算发展系数 |
5.7.3 计算协调系数 |
5.7.4 计算公平系数 |
5.7.5 计算可持续发展系数 |
5.7.6 配置方案效果评价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获奖情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 |
1.2.2 水资源系统风险分析 |
1.3 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源组成及供水目标确定 |
2.2.1 水资源分类及其利用方式 |
2.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用水对象 |
2.3 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2.3.1 目标函数 |
2.3.2 约束条件 |
2.3.3 模型求解方法 |
2.3.4 权重计算方法 |
2.3.5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确定 |
第3章 水资源配置系统风险分析 |
3.1 风险分析的内涵 |
3.2 水资源配置系统风险分析内涵 |
3.3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评价 |
3.3.1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识别 |
3.3.2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
3.4 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评估 |
3.4.1 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因子识别 |
3.4.2 风险估计 |
3.4.3 供需水模拟 |
3.4.4 敏感性分析 |
第4章 实例应用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 |
4.1.2 水文气象 |
4.1.3 河流水系 |
4.1.4 社会经济 |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1 用水现状 |
4.2.2 供水现状 |
4.3 需水量预测 |
4.3.1 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 |
4.3.2 农业需水量预测 |
4.3.3 二三产业需水量 |
4.3.4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 |
4.3.5 需水结构分析 |
4.4 供水量预测 |
4.5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4.5.1 非常规水源供水参数确定 |
4.5.2 常规水源供水参数确定 |
4.5.3 约束条件参数确定 |
4.5.4 模型目标函数权重计算 |
4.5.5 模型求解结果 |
4.6 非常规水利用风险评价 |
4.6.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6.2 多级模糊评价结果 |
4.7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风险评估 |
4.7.1 风险因子指标集构建 |
4.7.2 风险概率参数率定 |
4.7.3 风险估计结果 |
4.7.4 敏感性分析结果 |
4.8 风险管控措施 |
4.8.1 生活用水 |
4.8.2 工业用水 |
4.8.3 农业用水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供需水年内分配结果 |
附录二 区域水资源年内配置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如何有效配置城市用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蔡威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2)
-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方法和仿真系统研究[D]. 张妍妍.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沣东新城供需水区间化管理方法研究及实现[D]. 林梦珂.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 李静思.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杜佰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引汉济渭工程数字水网及水量调配研究与系统实现[D]. 惠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石河子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吴凡.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9]纳入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区域水资源配置研究[D]. 纪静怡. 扬州大学, 2021(08)
- [10]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