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岩,许艳艳[1](2021)在《社会支持与大学新生适应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新生适应是近几年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基于对某高校部分新生适应量表的分析,发现大学新生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的情绪状态不够乐观。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对新生适应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网络,对于提升新生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方参与、多层联动、多措并举,共同为大学新生适应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支持,帮助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宋婧[2](2021)在《人际交往能力、院校支持对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邓昭财[3](2021)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及干预》文中指出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和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以及三者的关系,并基于相关性研究,针对性地设计降低大学生孤独感主题的团体辅导,探索提高他们的学校适应的有效途径。本文由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两部分组成,研究一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UCLA孤独量表和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7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到的数据检验三个变量间的关系模型,验证孤独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间的中介效应。基于研究一的结果,研究二针对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设计团体辅导干预方案,挑选孤独感高且学校适应不良的28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14人)和对照组(14人),对两组成员进行前后测。综合两部分研究结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高度孤独感人群占41.2%,偏上孤独感占22.5%,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存在孤独感过高的情况;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整体良好,但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仍有部分大学生严重适应不良。(2)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四个维度呈负相关,其中人际适应维度与孤独感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身心适应、学习压力和学习动机。(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积极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具有正向的影响,消极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具有负向的影响。(4)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关系密切,其中孤独感与积极性父母教养方式负相关,与消极性父母教养方式正相关。(5)孤独感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也可能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6)对孤独感的干预能够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提升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周海鸽[4](2021)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社会支持、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学校适应是一个广义多维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学校),学生可以顺利平稳的完成学业任务、处理人际关系、处理情绪情感等的衡量标准。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侧重从不同的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状况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去分析与学校适应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主要是探索这个群体在这些因素上的表现、现实状况,并且分析是否在人口学等变因素上有所不同;其次明确他们四者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了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大学生适应量表、社会支持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四川省、山东省5所大学994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选择SPSS21.0进行数据录入管理以及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使用PROCESS宏系统分析社会支持、情绪调节策略两个中介变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最终研究结果表明:(1)女性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客观支持以及支持的利用度显着高于男性,男性在情绪调节中的表达抑制维度上显着高于女性。在学校适应上没有性别差异。(2)城镇个体在客观支持、学校适应的择业维度上显着高于农村个体,农村子女在依恋回避维度上显着高于城镇。情绪调节二者没有显着差异。(3)各年级在依恋类型中焦虑维度、社会支持以及表达抑制中、校园适应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4)多子女家庭的在依恋类型回避维度上的体现是明显显着的。(5)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两维度分别与社会支持、认知重评、学校适应呈低等程度负相关。(6)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呈低等程度正相关,与学校适应为中等程度正相关;认知重评与学校适应为中等程度正相关,表达抑制与学校适应为低等程度正相关。(7)依恋两维度分别与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具有预测作用。(8)依恋回避对认知重评有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重评维度正向预测。(9)依恋类型的两个维度负向预测适应,社会支持变量、情绪调节策略中的重评正向预测适应。(10)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的认知重评在依恋回避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存在链式中介作用,但还是主要以社会支持分别在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和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主。
张佳蕾[5](2020)在《小组工作在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Y大学社工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新生群体在不断壮大。大学的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学习方法、授课模式都与高中截然不同,步入大学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致使大学新生群体感到难以适应。大学新生能否良好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这四年的成长与发展。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开展了校园适应教育工作。但总体上,存在时间短,教育模式传统的问题,一味的强调制度、纪律的重要性,没能从实质上帮助到大学新生良好适应校园生活。而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既能在一定程度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又可以有效充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内容,因此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以内蒙古Y大学2019级社工系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实地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入学后适应校园时存在哪些问题,分析他们适应不良的原因,有计划、具体的确定小组目标和制定相应的小组方案,并通过开展为期五次的小组活动,协助大学新生良好的适应校园生活。活动结束后,以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为主要的方式对小组活动成效进行评估。探索小组工作这一模式介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群体的方案。从研究的成果证明:小组工作的方式具有趣味性强、创新性高、接受度广的特点,可以充分应用到提高大学新生校园适应能力中。同时,希望能把这种方式广泛推广和应用到高校新生校园适应的教育工作中。
杨丽丽[6](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王慧[7](2020)在《某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适应性反映个体应对新环境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提供依据,以降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发生风险。方法于2018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971名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SACQ)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水平进行调查,结合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以及自行设计的校园功能满意度调查问卷,评测大学新生一般资料、心理一致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家庭环境及对学校满意度等情况。采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的因素。结果1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总分为(108.68±13.07)分,对大学的认可程度、对大学的总体评价、情绪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各维度的均分分别为:(24.16±3.27)分、(27.97±4.98)分、(20.35±5.67)分、(15.33±2.68)分、(20.87±3.28)分。2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学新生适应性总分、对大学的认可程度、对大学的总体评价在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专业、心理一致感、领悟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怀度、对宿舍的满意度、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食堂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适应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心理一致感、领悟社会支持、对宿舍的满意度、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食堂的满意度、对校园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适应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专业、心理一致感、领悟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怀度、对宿舍的满意度、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食堂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适应性在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专业、心理一致感、领悟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怀度、对宿舍的满意度、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食堂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线性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适应性总分与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心理一致感、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对食堂的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对宿舍的满意度、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专业有关(P<0.05);(2)对大学的认可程度与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是否独生子女、心理一致感、家庭经济状况、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对食堂的满意度、家庭关怀度、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专业有关(P<0.05);(3)对大学总体评价与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心理一致感、独生子女、对宿舍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对食堂的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性别有关(P<0.05);(4)大学新生情绪适应性与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独生子女、心理一致感、性别、对宿舍的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有关(P<0.05);(5)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一致感、对图书馆的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对食堂的满意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对宿舍的满意度、家庭关怀度、性别、专业有关(P<0.05);(6)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性与心理一致感、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独生子女、对宿舍的满意度、对食堂的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学生干部、专业有关(P<0.05)。结论1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对人文环境的满意度、对校园周边的满意度、心理一致感水平、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对食堂的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对宿舍的满意度、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专业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图0幅;表14个;参162篇。
温雪娇[8](2020)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大学生人际适应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对象也涉及到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已有研究表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等因素导致其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汉合校”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以“民汉合班”为载体的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随着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交往更加密切,人际交往环境变得较为复杂,其人际适应问题更应该引起学者们的积极关注。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社会构成的重要群体,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局面的形成。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本研究选取X大学不同年级、非民族班的40名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将文化认知、文化态度、人际认知、人际信任、人际互动、人际沟通六方面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分析维度。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进行具体资料的收集。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大部分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而且人际适应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干部身份、语言能力、学生成绩、班级氛围、社会支持、文化态度、人际交往技巧七个方面。促进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适应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本研究通过分析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几点教育策略:班级干部采用轮换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扩大交往范围,提升其沟通协调能力;学校应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的学习,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其学业水平;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族际文化理解;关注人际交往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李亚飞[9](2020)在《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长春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学作为聋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场所,这一阶段的适应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对未来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对于来自非主流文化的聋人大学生而言,大学这一微型社会并没有明确要求他们按照听人文化下大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进行交流和行动,但是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主流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渗透在聋人大学生学校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无形中给聋人大学生施加压力,势必导致其在学校适应上遇到困难和障碍。本研究选取长春地区某高等院校的268名聋人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6名学生为访谈对象。在认同聋人文化及手语地位的前提下,以社会适应理论为研究出发点,结合社会学领域文化资本理论,通过调查问卷法并辅以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聋人大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及人际适应进行分析,以探析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该大学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中高水平;双文化属性在聋生人际适应中尤为突出;性别、母亲学历、独生子女情况与学习适应的关联显着;沟通不畅对聋生的现实生活适应起阻碍作用。论文结论如下:一、作为学校中的少数群体,聋人大学生在与听人大学生交往过程中依然存在沟通障碍。二、聋生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和增益作用不容小觑。三、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聋人大学生实现良好的学校适应。四、聋人大学生依然期望从学校获得更多学校适应相关支持。论文针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聋人大学生语言及文化特殊性需得到更广泛认同和接纳;在学校中加强聋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推广力度;提升校园无障碍水平以建设优良生活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家庭教养氛围,发挥家庭之于学校的基础作用。聋生的良好学校适应主要得益于群体归属和认同。学校需在尊重聋人文化、语言及社会独特性的基础上,把握和利用这一结论,创设聋、听大学生的互动空间,增进两种文化的交流渗透,为聋生适应社会搭桥建梁。
陈姝玉[10](2020)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人际适应是个体进入新环境时,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善交往环境,应对情景压力,以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并保持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大学阶段是个体步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有效提高人际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人际适应不良会使他们产生焦虑和孤独感,影响学业成绩、产生不良行为或严重的心理疾病。同伴支持作为青少年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对青少年的情绪、自我价值、社会行为等都有显着的影响。人际交往效能感被定义为个体对人际交往水平的预期评估。人际交往效能感的高低对个体在陌生环境中建立支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个体快速适应新环境。因此了解大学生人际适应状况,明确同伴支持与人际适应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作用,为有效提高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提供了参考意义。研究一,招募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360名,采用实验法,创建人际适应中的陌生人交友实验情境,采用2×4被试间设计,其中自变量为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男VS女)和同伴支持不同类型(同伴情感支持VS同伴信息支持VS同伴无支持VS无同伴无支持),因变量为人际适应(交谈过程满意度的高低),交谈过程满意程度越高代表被试的人际适应水平越好,交谈过程满意度越低则代表被试人际适应水平越低。检验同伴支持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考察同伴支持类型与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在大学生人际适应方面的最优匹配。研究二,选取河南省几所高校大学生563名,采用问卷法,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引入人际交往效能感概念,探索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大学生人际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的主效应显着,女性被试组的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男性被试组。不同类型的同伴支持主效应显着,同伴信息支持组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同伴无支持组、无同伴无支持组;同伴情感支持组的人际适应得分也高于同伴无支持组、无同伴无支持组;总体上看,同伴支持组的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无支持组。(2)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和同伴支持类型的交互效应显着。不同的支持类型在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上的研究结果:男性同伴信息支持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同伴无支持组和无同伴无支持组;同伴情感支持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无同伴无支持组;同伴无支持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无同伴无支持组。女性同伴信息支持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同伴无支持组和无同伴无支持组;同伴情感支持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同伴无支持组和无同伴无支持组。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在不同类型同伴支持上的研究结果:在同伴情感支持组,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差异显着,女性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男性组;在无同伴无支持组,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差异显着,女性组人际适应得分高于男性组。(3)大学生人际适应总体状况良好,在性别、生源地、专业、是否单亲家庭、是否为独生子女及教养方式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女性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男性;城镇学生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农村学生;艺术体育类大学生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类;非单亲家庭学生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单亲家庭;非独生子女学生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独生子女;民主型教养方式学生人际适应得分显着高于专制型;但在不同年级、父母文化水平、不同学校层次和不同学校性质等方面差异不显着。(4)同伴支持与人际交往效能感显着相关,同伴支持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效能感;同伴支持与大学生人际适应呈正相关,同伴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显着相关,人际交往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人际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陌生人交友情境中,同伴支持组的人际适应水平高于无支持组;不同类型的同伴支持、不同性别支持接收者与大学生人际适应的最优匹配结果:为女性提供同伴情感支持最佳。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支持与大学新生适应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新生适应情况 |
二、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 |
(一)社会支持的特点及作用 |
(二)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适应的积极意义 |
三、多元协同,为新生适应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支持 |
(一)转变思路,通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注重延续和衔接,引导新生掌握学习方法 |
(二)自我管理,通过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提升新生交往适应能力 |
(三)认识自我,通过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新生自我认识和接纳的能力 |
(四)多方参与,通过家社校三层联动,健全新生社会支持网络 |
(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生的发展课题 |
2.2 学校适应概述 |
2.2.1 学校适应的概念 |
2.2.2 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
2.2.3 学校适应相关研究 |
2.3 孤独感概述 |
2.3.1 孤独感的概念 |
2.3.2 孤独感影响因素 |
2.3.3 孤独感相关研究 |
2.4 父母教养方式概述 |
2.4.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4.2 父母教养方式类别 |
2.4.3 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
2.5 团体辅导干预学校适应的有效性 |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2.7 理论意义 |
2.8 现实意义 |
3 研究一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3.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 |
3.4.3 孤独感的基本情况 |
3.4.4 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 |
3.4.5 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
3.4.6 孤独感可以部分中介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
4 研究二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理论依据 |
4.2.1 社交需要理论 |
4.2.2 认知加工理论 |
4.2.3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4.1 测量工具 |
4.4.2 干预工具 |
4.4.3 干预效果检验的实验设计 |
4.4.4 团体辅导时间及场地 |
4.4.5 团体辅导过程(干预示例)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4.5.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校适应、孤独感在前测的差异比较 |
4.5.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校适应、孤独感在变化量的结果分析 |
4.5.3 团体辅导反馈 |
5 讨论 |
5.1 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分析 |
5.1.1 孤独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5.1.2 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 |
5.1.3 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5.2 孤独感部分中介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
5.3 对本次团体辅导干预的总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社会支持、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学校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2.1.1 学校适应性的概念 |
2.1.2 学校适应性的评价指标和测量工具 |
2.1.3 学校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2.1.4 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
2.2 成人依恋类型的研究现状 |
2.2.1 成人依恋理论 |
2.2.2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
2.2.3 成人依恋类型的分类 |
2.2.4 成人依恋类型的测量 |
2.2.5 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
2.3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
2.3.1 社会支持的概念 |
2.3.2 社会支持的测量 |
2.3.3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2.4 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现状 |
2.4.1 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
2.4.2 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工具 |
2.4.3 情绪调节策略的模型 |
2.4.4 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
2.5 成人依恋、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
2.5.1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2.5.2 成人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2.5.3 成人依恋类型、情绪调节策略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2.5.4 社会支持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3.1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
3.4.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3.4.3 情绪调节问卷(ERQ) |
3.4.4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 |
4 统计分析工具 |
4.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结果 |
5.1.1 不同性别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 |
5.1.2 不同年级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 |
5.1.3 不同生源地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 |
5.1.4 是否独生子女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 |
5.2 成人依恋、社会支持、情绪调节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
5.2.1 成人依恋、社会支持、情绪调节和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
5.2.2 成人依恋、社会支持、情绪调节和学校适应的归回分析 |
6 讨论 |
6.1 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 |
6.2 大学生依恋类型状况 |
6.3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 |
6.4 大学生情绪调节现状 |
6.5 对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讨论 |
6.6 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策略在成人依恋类型与学校适应间链式中介效应讨论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小组工作在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Y大学社工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依据 |
(一)“镜中我”理论 |
(二)社会学习理论 |
四、概念界定 |
(一)校园适应 |
(二)小组工作 |
第一章 大学新生校园适应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内蒙古Y大学新生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内蒙古Y大学新生校园适应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内蒙古Y大学开展校园适应工作的现状 |
第二章 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不良表现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不良的表现 |
一、人际关系方面 |
(一)与同学关系不亲密 |
(二)与老师相处有距离感 |
二、学习适应方面 |
(一)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
(二)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三、生活管理方式 |
(一)日常消费缺乏有效管理 |
(二)作息时间不规律 |
第二节 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原因 |
(一)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强 |
(二)专业认知肤浅导致学习动机不明确 |
(三)自我处理事务能力弱 |
二、客观原因 |
(一)父母对孩子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 |
(二)高校新生校园适应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校园适应工作的策划 |
第一节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校园适应工作的理论依据与优势分析 |
一、同辈群体之间能产生积极影响 |
二、能提升学习动力 |
三、能促进小组成员的个人成长 |
第二节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校园适应的筹备 |
一、小组成员的招募 |
二、需求评估 |
三、小组目标以及计划制定 |
四、资源的运用 |
第四章 小组活动的实施与评估 |
第一节 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描述 |
一、小组第一次活动 |
二、小组第二次活动 |
三、小组第三次活动 |
四、小组第四次活动 |
五、小组第五次活动 |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评估 |
一、过程评估 |
二、结果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研究背景 |
2.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
5.研究评价 |
(四)概念界定 |
1.学校适应 |
2.中职升高职 |
3.团体心理辅导 |
(五)相关理论阐释 |
1.团体动力学理论 |
2.社会学习理论 |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工具 |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测量法 |
3.统计分析法 |
4.访谈法 |
5.实验法 |
6.观察法 |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二)调查结论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
1.方案设计思路 |
2.方案设计内容 |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某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研究方案 |
1.1.1 研究目标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统计学处理 |
1.1.5 质量控制 |
1.1.6 伦理原则 |
1.2 结果 |
1.2.1 大学新生一般人口学特征 |
1.2.2 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 |
1.2.3 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单因素分析 |
1.2.4 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 |
1.3.2 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的因素分析 |
1.4 小结 |
1.5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
2.1 适应性的概念 |
2.2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测评工具 |
2.3 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
2.3.1 个体因素 |
2.3.2 家庭因素 |
2.3.3 学校因素 |
2.4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危害 |
2.4.1 人际交往障碍 |
2.4.2 学业成绩不理想 |
2.4.3 强迫症状、焦虑等负性情绪 |
2.5 适应性在护理领域的研究 |
2.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 |
2.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且人际适应问题凸显 |
3.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适应 |
2.人际适应 |
(五)文献综述 |
1.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
2.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六)理论基础 |
1.多元文化整合理论 |
2.文化适应理论 |
3.人际关系理论 |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 |
4.研究维度 |
二、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现状与问题 |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
(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
1.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
2.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态度 |
(三)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1.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 |
2.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信任能力 |
3.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互动能力 |
4.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
三、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
(一)学生干部身份 |
(二)语言能力 |
(三)学生成绩 |
(四)班级氛围 |
(五)社会支持 |
(六)文化态度 |
(七)人际交往技巧 |
四、改善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教育对策 |
(一)班干部采取轮换制,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
(二)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三)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学业水平 |
(四)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 |
(五)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 |
(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族际文化理解 |
(七)关注交往教育,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长春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一)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过程 |
(二)文化适应带来的启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一)社会适应理论 |
(二)跨文化适应理论 |
(三)文化资本理论 |
四、概念界定 |
(一)学校适应 |
(二)聋人大学生 |
第二部分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学校适应影响因素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测量工具 |
三、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
四、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初测问卷研究对象 |
(二)正式问卷研究对象 |
(三)访谈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初测问卷的编制 |
(二)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正式问卷施测 |
(三)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访谈提纲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问卷背景变量分析 |
二、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分析 |
(一)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总体情况分析 |
(二)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适应情况分析 |
三、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在背景变量上的差异体现 |
(一)性别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的影响 |
(二)年级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三)聋人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 |
(四)教育经历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影响 |
(五)父母的听力状况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六)父亲受教育程度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七)母亲受教育程度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第五部分 讨论 |
一、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中高水平 |
(一)聋人的群体归属有助于减少不良适应问题的发生 |
(二)无障碍校园环境益于提升聋生学校适应水平 |
二、双文化属性在聋生人际适应中作用尤为突出 |
(一)口语观念对人际适应有促进作用 |
(二)口语能力是聋生重要的择偶标准 |
(三)理性的双文化认知对聋人大学生人际适应有积极影响 |
三、性别、母亲学历、独生子女情况与学习适应的关联显着 |
(一)男生的学习适应水平高于女生学习适应 |
(二)聋生学习适应在母亲文凭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 |
(三)非独生子女的聋人其学习适应情况更优 |
四、沟通不畅对聋生的现实生活适应起阻碍作用 |
(一)父母听力状况与聋生生活适应呈负相关 |
(二)师生沟通不足致使教师对聋生迷茫现状了解甚少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提高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
(一)聋人大学生语言及文化特殊性需得到更广泛认同和接纳 |
(二)在学校中加强聋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推广力度 |
(三)提升校园无障碍水平以建设优良生活学习环境 |
(四)营造良好家庭教养氛围,发挥家庭之于学校的基础作用 |
三、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 |
附录二 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聋人大学生A访谈实录 |
附录四 聋人大学生B访谈实录 |
附录五 聋人大学生C访谈实录 |
附录六 聋人大学生D访谈实录 |
附录七 聋人大学生E访谈实录 |
附录八 聋人大学生F访谈实录 |
致谢 |
(10)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同伴支持 |
2.1.1 同伴支持定义 |
2.1.2 同伴支持的测量方法 |
2.1.3 同伴支持的相关理论 |
2.2 人际适应 |
2.2.1 人际适应定义 |
2.2.2 人际适应的测量方法 |
2.2.3 人际适应的相关理论 |
2.2.4 人际适应的相关研究 |
2.3 人际交往效能感 |
2.3.1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定义 |
2.3.2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测量方法 |
2.4 同伴支持、人际交往效能感、人际适应的关系 |
2.4.1 同伴支持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
2.4.2 同伴支持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 |
2.4.3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
3 问题提出 |
3.1 已有研究局限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4 研究一同伴支持对于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实验设计 |
4.3.3 实验材料与情境 |
4.3.4 实验程序 |
4.4 研究结果 |
4.4.1 同伴支持的操作性检验 |
4.4.2 同伴支持类型在人际适应上的差异分析 |
4.4.3 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在人际适应上的差异分析 |
4.4.4 同伴支持类型、不同性别同伴支持接收者对于人际适应的差异分析 |
4.5 讨论 |
4.5.1 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 |
4.5.2 同伴支持类型与不同性别支持接收者在大学生人际适应方面的最优匹配 |
5 研究二同伴支持、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施测与数据处理 |
5.4 研究结果 |
5.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2 大学生人际适应的描述统计 |
5.4.3 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4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5 是否单亲家庭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6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7 不同父母文化水平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8 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9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10 不同学校层次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11 不同学校性质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12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差异检验 |
5.4.13 同伴支持、人际交往效能感和人际适应的相关分析 |
5.4.14 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人际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 讨论 |
5.5.1 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分析 |
5.5.2 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支持与大学新生适应策略研究[J]. 黄岩,许艳艳. 北京教育(德育), 2021(06)
- [2]人际交往能力、院校支持对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研究[D]. 宋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及干预[D]. 邓昭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社会支持、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效应[D]. 周海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小组工作在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Y大学社工系为例[D]. 张佳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某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慧.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8)
- [8]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D]. 温雪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长春某高校为例[D]. 李亚飞.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D]. 陈姝玉.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