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的意境

室内设计的意境

一、室内设计的艺术意境营造(论文文献综述)

郝靖靖[1](2021)在《禅意空间家居室内软装饰研究》文中认为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孙文健[3](2021)在《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近三十年中,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到现代社会的视野之中。在东方自然哲学观念和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理念的影响下,MAD建筑事务所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浪潮中致力于创造可持续并具未来感、东方意境的有机建筑,并希望通过作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本文通过笔者在MAD建筑事务所的实习经历以及与马岩松本人的交流,以MAD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实践和设计手法为例,展开对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本文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并认定了MAD建筑实践即是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中的个例,其中,自然意境为东方自然属性中的最强因子。由此展开该类型场所的构建与研究。针对自然意境如何作用、怎样表达,需回归到场所中。本文第三章从场所精神的建立、自然要素的演绎、形态与界面、空间秩序、材质与构造以及路径与节点六方面分别展开探讨,总结出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共同营造了场所中的自然意境,并且人们所感知的意境与诗词、山水画、古典园林等传统艺术形式上具有“境生于象外”的相似之处,它是对真实自然的精神提取,是对自然元素的抽象表达。第四章则基于以上对场所中构成要素的研究,并结合MAD建筑事务所的内在逻辑,从自然、想象、文脉、秩序、人文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设计策略,提出了可应用于建筑实践中的具体建议和手段。基于创作使命,本文还讨论了东方自然之美的核心,挖掘出其作品产生自然意境的内核所在,并将其归结于场所中对于留白空间的再现与表达。结合前文的分析以及对场所中留白空间的进一步探讨,总结出在MAD的建筑实践中,无论是其设计手法还是表现形式,都有意于激发体验者的联想与想象,留白空间给予了体验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是激发“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的关键所在,人们对于自然意境的感知也便在联想与想象中建立而成。最后全文希望构建一个由个体到普世的深入分析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并为我国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提供新思路。

王沂宁[4](2021)在《中式美学体系下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艺术设计本就来源于生活来源心灵情感,能够真实传递出感染人们心灵的设计作品才不会被时代遗忘。通过探讨中式美学在室内场景设计发展时,发现中国风潮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与支持,这对于我们本民族文化发展进程是一种助力,我们应该把握抓住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在室内场景设计下传递出我国独有韵味的中式美学文化,这并不是宣传口号做“一次性”的文化设计,以往丢弃内容做着虚假形式的案例都以失败告终了,都告诫着我们想要稳定持续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在好的设计内容上再去搭配设计形式,把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放在第一位坚定走民族的道路,了解室内场景设计之中所要涉及的传统文化价值尤为重要。本文选择当前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里中式美学包含的室内场景、色彩设计、家具陈设布局等以及艺术意境氛围因素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对象,以国内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相关学术文献资料为参考依据,结合国内相关技术理论对国内较为着名且典型的影视动画场景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并提出当前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创建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点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并根据室内场景设计理论依据提出对室内场景设计构建的意境情感表达,以及中式美学体系下室内场景设计的应用设计原则、内容与设计策略,为以后发展的总结出国技术方法及应用途径。对中国影视动画制作场景整体设计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全新展望。因此,在室内场景设计中结合中式美学理念进行设计和探索,对当代设计研究和商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柴金珊[5](2021)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室内空间微型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城市生态破坏空气污染严重、高层密集建筑群的不断涌现以及外出放松时绿地广场较远、人流拥挤等因素使得久居城市的人囿于窠臼,与大自然相隔甚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生活空间绿化的不足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态自然的生活环境,因此,室内空间微型景观逐渐受到了重视。如何为人们创造出不仅有房可居、且环境优质的健康家居环境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环境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微型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改变室内空间环境从而更好的影响人,同时人的行为和经验也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同时又会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从而找到一个和谐的支点。本文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室内空间微型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体特指居住者及使用者,“环境”特指家装空间和工装空间。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融入艺术,融入生活,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远观细赏、亲近自然的诉求。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针对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仍有空白,需要不断的丰富和细化。综合问卷调查研究以及对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存在的问题。围绕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关理论进行拓展研究,分析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关系,得出:环境心理学对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指导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地域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生态原则。最后,对优秀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上述观点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应用。笔者希望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深入剖析,能够得出室内空间微型景观设计的新方法,拓展环境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范畴,希望可为室内装饰提供新的思路。

任娜[6](2021)在《基于“她时代”下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研究 ——以单身女白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女性地位也得到不断提高。因其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都到达了相对的高度,她们在生活上更加独立,对物质和精神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女性的敏感与细腻、感性与柔美,使其更加需要一个蕴含情感的居住空间,来实现文化与精神的交流。在这种独特的“她时代”女性消费文化影响下,女性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在欧美地区以及日本等国家针对女性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迅速发展,相较而下,我们国家却相对滞后。通过研究表明,针对女性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设计师普遍在设计的时候注重共性空间,而忽视了女性的特殊性。在“她时代”女性消费文化影响下,设计师应该以女性的角度为出发点,根据她们的情感需求,对女性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进行相应的研究。根据她们的情感需求,对女性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进行相应的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当下女性的共同特征,以单身女白领为例,借鉴关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书中的情感需求层次的相关理论,对单身女白领所需要的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进行研究分析。[1]本文将通过文献法,搜集整理本研究相关的资料,用KJ法分析、归纳、总结出这一社会群体的共性特点,从情感需求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的一一分析单身女白领对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物质功能功能需求与精神情感需求,从而创作出柔和、舒适、优雅、富有文化品味的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不仅满足其在居住过程中对功能和审美的需求,更加注重单身女白领与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情感交流,用室内软件创作单身女白领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作品,并对其做出评价,总结出满足单身女白领各方面需求的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刘圣楠[7](2021)在《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与传承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凝聚在建筑中的特征,是文化、技术、审美等多种因素在建筑上的表达。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众多类型多样、价值深厚、艺术高超的重要建筑遗产,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建筑艺术和城市风貌。尤其是其中极具北京地域特色的清代王府建筑,由于清代特有的封王不赐土封爵制度,使得数量众多的王府建筑几乎都集中分布在北京内城,成为首都北京建筑艺术与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者。因此,研究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是北京城市风貌特色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文化意识的觉醒,传承和彰显传统建筑文化和风貌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建筑师以及大众对当代城市建设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其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品质还极不匹配,很多城市公共空间缺乏北京文化特色。因此,本论文拟研究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并对集中分布于北京内城的王府建筑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展开研究,拟将王府建筑艺术特征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当中,探讨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途径与方法。目的是提升北京核心功能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促进古都风貌保护。另外,在当今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继承要么就是视而不见的国际式现代主义设计方法,要么就是流于对建筑符号的简单复制现象,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核无法充分表达,缺乏对传统建筑艺术特征的当代转译与传承。本论文正是拟以清代北京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结合现代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手段,赋予北京城市空间以当代独特的建筑艺术审美内涵,探索王府建筑艺术传承创新的途径,其中涉及对王府建筑艺术与文化特征的提炼与继承,也包括对王府建筑艺术的现代化转译,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内城现存的清代王府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清代王府建筑特征、传承与发展等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等级王府建筑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与特征,并结合恭亲王府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王府建筑艺术特征的传承设计方法与途径,为北京城市空间文化品质提升研究提供支撑。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和对象,对国内外的关于王府建筑、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确立了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从建筑学和美学两个角度对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的分布、形成的自然与社会背景、历史沿革、建筑文化进行梳理和总结,理清清代王府建筑艺术形成的内在影响因素。第三部分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对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进行解析,归纳成包括整体布局、空间特色、材料符号、元素装饰、审美特征等五个方面,尝试对对清代王府建筑艺术进行全面研究。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案例研究,总结其对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进行传承设计的策略,归纳其相应的具体传承设计方法与途径,并结合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索王府建筑艺术的当代传承设计创新的可能性。第五部分进行了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内容和特征的传承设计实践研究。以北京现存并全面开放展示的恭亲王府建筑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为例,从现状调研、问题分析、文化展示、游览标识、城市家具等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总体设计、街巷胡同设计和节点设计三个层次,分别从建筑意境、建筑风格、空间形态、图案符号、建筑材料五种传承设计途径来研究了王府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可能性与实践性,为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理论的丰富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杨婧怡[8](2021)在《论中式画屏在室内装饰中的视觉功能与应用》文中提出中式画屏作为屏风的一个分支,是集功能和审美于一体的装饰隔断,在发挥遮内蔽外、协调空间的作用时,也承担着独特的视觉功能。中式画屏是文化与美学的视觉呈现,作为室内装饰中的陈设家具,其工艺材质、画面处理、色彩运用、空间构造等方面的视觉内容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是政治、经济、艺术文化的物化形式,其中融合了美学、传统思想、心理等隐喻性视觉内容。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中式画屏已经脱离了古代暗含身份等级的象征性,现代人更加注重其视觉功能的完美呈现,其造型、画面都更加趋于简洁与意境化,且在功能、形制上也更加多样化。因此现代中式画屏被设计师们运用在室内装饰中,通过对绘画中的画屏与实物画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探讨,更有助于对中式画屏的视觉功能进行多角度的审视。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传统中式画屏、现代中式画屏、中国元素的画屏、绘画作品中的画屏以及屏风画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深入了解中式画屏视觉功能中的审美取向以及文化内涵,并将理论研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探析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需要和视觉内容的室内装饰。同时,如何将中式画屏的艺术审美与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是设计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我国现代室内设计领域带来了广阔的设计视野。但从视觉审美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设计缺乏本土特色与民族特点,中式画屏的设计在形制结构上千篇一律,画面内容也存在照抄照搬的现象,这使中式画屏失去了其独有的视觉审美与文化属性。因此,要想把中式画屏更好地运用于室内装饰中,就需深入解读中国本土文化,并融合现代设计手法。利用画屏的视觉功能组织室内空间,从而使中式画屏在室内装饰中体现出最大的艺术魅力,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而言,对中式画屏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而从室内设计的角度对中式画屏的视觉功能进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中式画屏的视觉功能为切入点进行探究,不仅为研究中式画屏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还为其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拓宽了设计思路与发展方向,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对中式画屏艺术、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具有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张威[9](2021)在《文人园林中的市隐思想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隐逸文化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隐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影响着历朝历代士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并逐渐发展为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隐逸文化的发展与封建王朝的更替相伴相随,并在朝代的更替过程中发生着极大的改变。从早期隐逸的“避世于林”发展至明清时期市隐的“栖居闹市”,打破了传统隐逸生活所要忍受的清苦劳顿,使文人隐士在城市中获得内心自由。而最为体现市隐思想的便是文人园林的设计。文人园林作为文人隐士的日常居所,满足了他们在政治压力下对恬淡适意生活的向往。文人园林以“复现自然”为目标的同时,融入了诗画中的创作手法与隐逸人格精神,以画入园,因画成景,既是文人的审美情趣、隐逸思想、哲学思考的结合,又是文人理想世界的现实展现,蕴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传统文化魅力。本文以文人园林为研究起点,从文人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入手,对文人园林中的市隐思想进行溯源,基于文人园林中体现市隐思想的理念与营造手段,分析传统艺术及室内空间中“市隐”思想的表现形式并归纳总结,进而将文人园林中蕴含市隐思想的表现手法与造园元素在现代室内空间中进行新的呈现,拓展室内空间设计的形式及内涵,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体现文人的审美情趣及隐逸人格精神,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回归提供新的思路。

吴灿[10](2021)在《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徽派建筑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深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甚至至今也没有失去其使用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珍视传统徽派建筑艺术,继承其优秀传统。意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意境的内涵和特征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受到道禅思想的影响。关于意境的研究,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无论从作品的意境表达还是理论成果都比建筑意境成熟得多。本文中从建筑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前人对意境的研究理论,分析总结出建筑意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将对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意境的阐释分为表象、意象、意境等三个由浅至深的层层递进层次:第一是主体对村落构成要素的表象感知;第二是主体与客体的情景交融,表象转化为意象;第三个层次是主体心灵上超越有限的意象,通过灵想和幻想到达无限广阔的象外之境,领悟宇宙的生命真谛,产生深刻的哲理性感悟。最后按照这三个层次,从自身体验的角度,归纳总结出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五种意境类型。按照表象到意象,意象到意境的隐含递进关系,分别描述这五种诗性空间意境的给人生命启示和深刻哲理性感悟。本文借鉴其它艺术意境的理论成果,结合建筑自身情况,以呈坎古村落为徽州的缩影,试图探析传统徽派建筑意境的生成方式和意境类型。

二、室内设计的艺术意境营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内设计的艺术意境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3)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之始
        1.1.2 独特的现代化模式
        1.1.3 研究方法论解析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1.2.1 基本概念释义
        1.2.2 相关文献检索概述
        1.2.3 研究现状及评析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的内容
        1.4.3 研究的方法
        1.4.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MAD建筑中暗含的东方自然属性
    2.1 东方自然体验的抽象认知
        2.1.1 东方自然观
    2.2 MAD建筑实践表征及其思想
        2.2.1 马岩松建筑思想自述
        2.2.2 MAD建筑实践概述
        2.2.3 MAD建筑的特点
        2.2.4 MAD建筑实践的内在逻辑
    2.3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MAD建筑实践解析——即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解析
        2.3.1 现代建筑现象学解析
        2.3.2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解析
        2.3.3 山水城市与粒子建筑
    2.4 MAD建筑中的知觉体验
        2.4.1 宏观体验——精神自由
        2.4.2 微观体验——诗意空间
        2.4.3 联想体验——山水意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构成要素
    3.1 场所精神的建立——主题概念
    3.2 自然要素的演绎——自然的道具
        3.2.1 自然要素的抽象表达
        3.2.2 自然要素的特征
        3.2.3 自然要素的图底关系
    3.3 形态与界面——朦胧的场景
        3.3.1 复杂的非线性
        3.3.2 消隐的形态
        3.3.3 模糊的空间
    3.4 空间秩序——有效的线索
        3.4.1 前奏
        3.4.2 序曲
        3.4.3 高潮
        3.4.4 尾声
    3.5 材质与构造——生动的细部
        3.5.1 “轻”
        3.5.2 “无”
        3.5.3 “真”
    3.6 路径与节点——整体的编排
        3.6.1 路径的叙事方式
        3.6.2 节点的暗示与引导
        3.6.3 路径与节点中的事件
    3.7 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8 本章小结——可观可游可居的场所
第四章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设计策略
    4.1 自然情节的采集——自然
        4.1.1 自然要素的模拟策略
        4.1.2 自然要素的介入方式
    4.2 形态与边界的自然化表达——想象
        4.2.1 非线性形态设计策略
        4.2.2 形态消隐化设计方法
        4.2.3 空间模糊化设计方法
    4.3 地域因子的回应——文脉
        4.3.1 回应城市天际线
        4.3.2 回应周边环境
        4.3.3 回应地域文化
    4.4 空间编排策略——秩序
        4.4.1 空间序列
        4.4.2 情感序列
    4.5 感官与需求的介入——人文
        4.5.1 创造预期之外的情感体验
        4.5.2 人体尺度的空间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留白”——东方自然之美的核心
    5.1 留白的传统哲学基础
        5.1.1 整体性特点
        5.1.2 感性的认知方式
        5.1.3 留白的美学内涵
    5.2 场所中的留白
        5.2.1 留白空间的创作思想
        5.2.2 留白空间的界定
        5.2.3 留白空间的表现特征
        5.2.4 留白与空间构成
        5.2.5 留白与自然
    5.3 精神境界的想象
        5.3.1 静谧
        5.3.2 幽玄
        5.3.3 神性
        5.3.4 自然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局限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MAD建筑实践概览
附录B:MAD建筑模型
附录C:图片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中式美学体系下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概念解析
    2.1 相关概念
        2.1.1 中式美学特征
        2.1.2 传统室内设计
        2.1.3 动画场景设计
    2.2 传统室内设计与动画场景设计的交叉性
        2.2.1 区别与联系
        2.2.2 二次创造性
        2.2.3 多科学整合
    2.3 现状调研分析
        2.3.1 调研问卷
        2.3.2 问题分析
    2.4 中式美学在室内场景设计中的必要性
        2.4.1 文化自信的回归
        2.4.2 顺应时代的推进
        2.4.3 艺术风格的突破
        2.4.4 材料多样的融合
第3章 中式美学在动画室内场景设计的内容分析
    3.1 中式美学装饰性元素的设计应用
        3.1.1 水墨装饰性元素
        3.1.2 戏剧装饰性元素
        3.1.3 木偶装饰性元素
        3.1.4 皮影装饰性元素
        3.1.5 剪纸装饰性元素
    3.2 中式美学在室内场景设计的营造方式
        3.2.1 风格的营造
        3.2.2 空间的营造
        3.2.3 色彩的营造
        3.2.4 肌理的营造
        3.2.5 光线的营造
        3.2.6 家居的营造
    3.3 “留白”设计在室内场景中的意境氛围表达
        3.3.1 空明澄静的艺术美
        3.3.2 虚实相生的变化美
        3.3.3 境生象外的感受美
        3.3.4 诗画一律的文心美
    3.4 设计内容的局限性分析
        3.4.1 制作技术的落后
        3.4.2 题材新意的缺乏
        3.4.3 观影群众的流失
        3.4.4 山寨作品的泛滥
        3.4.5 设计审美的缺失
第4章 中式美学在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中的策略研究
    4.1 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方案研究
        4.1.1 场景设计
        4.1.2 民族色彩
        4.1.3 意境体现
        4.1.4 室内家居
    4.2 中式美学在室内场景设计上的情感导入
        4.2.1 情感贯通
        4.2.2 个性表达
        4.2.3 价值体现
    4.3 中式美学在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的应用原则
        4.3.1 关注人性需求化原则
        4.3.2 环境塑造情趣化原则
        4.3.3 图样装饰美观化原则
        4.3.4 意境体验沉浸化原则
    4.4 中式美学在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的更新策略
        4.4.1 民族元素与数字制作融合发展
        4.4.2 空间虚实与灯光照明衔接贯连
        4.4.3 空间划分与象征隔断应变搭配
        4.4.4 主题内容与大众喜好有机相融
        4.4.5 艺术审美与商业娱乐协调平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中式美学与室内场景设计的调研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室内空间微型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来源)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创新点
        1.理论创新
        2.实践创新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研究现状
        2.国外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论文框架
二、理论指导:环境心理学
    (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1.环境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二)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1.环境认知
        2.环境压力
        3.个人空间和领域性
        4.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
        5.空间行为
        6.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
    (三)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1.环境
        2.人的心理需求
        3.人的行为
    (四)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1.环境知觉的理论
        2.环境认知的理论
        3.行为—环境关系的理论
三、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相关概述
    (一)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问卷调查分析
    (二)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概念
        1.“微”的处理手法
    (三)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
        1.植物
        2.山石
        3.水体
        4.小品
    (四)室内空间微型景观需体现的美感
        1.体现造型美
        2.体现意境美
        3.体现文化美
        4.体现色彩美
    (五)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营造方式
        1.科学选材,肌理质感
        2.比例尺度,有疏有密
        3.主题引领,参差错落
        4.虚实相生,灵活多变
        5.构图开合,露而不尽
        6 季节更替,情景交融
四、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关系
    (一)室内空间微型景观与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1.环境对人的影响
        2.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对环境的影响
        3.微型景观对人的影响
    (二)室内空间微型景观所体现的环境心理学
        1.色彩的觉察——放松释压
        2.声音的聆听——净化内心
        3.材质的感知——生态自然
        4.空间的变革——分区过渡
        5.生活的改变——缓解单调
    (三)环境心理学对室内空间微型景观的指导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生态性原则
        3.艺术性原则
        4.地域性原则
    (四)设计案例探析
        1.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在FUNTI方糖茶餐厅中的应用
        2.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在售楼处中的应用
        3.案例总结
五、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在茶馆中的设计实践
    (一)项目概况
        1.区位分析
        2.现状分析
        3 功能分析
        4.问题分析
    (二)设计策略
        1.风格定位
        2.室内空间微型景观与茶馆环境、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3.茶馆中的室内空间微型景观体现的环境心理学
    (三)设计总平面图分析
        1.平面布置图
        2.功能分区图
        3.交通流线图
        4.动静分析图
    (四)效果图展示分析
        1.鸟瞰图
        2.一层效果图
        3.二层效果图
    (五)专项设计
        1.一层中的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分析
        2.二层中的室内空间微型景观分析
        3.素材分析
    (六)方案展板展示
        1.展板一
        2.展板二
    (七)模型展示
        1.节点展示
        2.模型鸟瞰展示
        3.展厅展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基于“她时代”下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研究 ——以单身女白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她时代”单身女白领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2.1 “她时代”简述
    2.2 “她时代”单身女白领简述
        2.2.1 单身女白领的基础特征
        2.2.2 单身女白领的生活状态分析
        2.2.3 单身女白领的心理需求分析
    2.3 “她时代”单身女白领对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需求
        2.3.1 单身女白领对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功能需求
        2.3.2 单身女白领对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审美需求
        2.3.3 单身女白领对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情感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研究分析
    3.1 情感化设计分析
        3.1.1 情感概述
        3.1.2 情感化设计简述
    3.2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分析
        3.2.1 居住空间设计
        3.2.2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3.3 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3.3.1 情感需求与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联系
        3.3.2 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情感需求理论在单身女白领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4.1 本能层次的运用
        4.1.1 形态元素
        4.1.2 材质
        4.1.3 色彩
        4.1.4 光线
    4.2 行为层次的运用
        4.2.1 实现舒适性
        4.2.2 强化功能性
        4.2.3 满足安全性
    4.3 反思层次的运用
        4.3.1 文化性特征的体现
        4.3.2 个性化特征的体现
        4.3.3 时尚性特征的体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身女白领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研究应用
    5.1 单身女白领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案例
        5.1.1 设计案例本能层次的分析
        5.1.2 设计案例行为层次的分析
        5.1.3 设计案例反思层次的分析
    5.2 单身女白领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方案
        5.2.1 设计方案本能层次的分析
        5.2.2 设计方案行为层次的分析
        5.2.3 设计方案反思层次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反思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与传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必要性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王府建筑
        1.3.2 建筑艺术
        1.3.3 传承设计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的研究进展
        1.4.2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研究进展
        1.4.3 建筑传承设计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王府建筑特征形成背景及特点概述
    2.1 王府建筑特征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2.1.1 地理因素
        2.1.2 气候因素
        2.1.3 地质因素
    2.2 王府建筑特征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2.2.1 北京都城历史
        2.2.2 都城文化特点
        2.2.3 社会环境特征
    2.3 王府建筑特征与民族因素的关系
        2.3.1 民族观念
        2.3.2 民族因素对王府建筑的影响
第3章 王府建筑艺术特征解析
    3.1 情感本体溯源——形式层
        3.1.1 形式美的初步感知
        3.1.2 审美心理基础
    3.2 物化的王府具象世界——形象层
        3.2.1 特点鲜明的建筑群体
        3.2.2 复杂多变的空间关系
        3.2.3 灵活多变的材料艺术
        3.2.4 对立统一的色彩艺术
        3.2.5 和而不同的装饰艺术
    3.3 抽象的王府艺术形态——意味层
        3.3.1 寄托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之意
        3.3.2 寄托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之情
第4章 王府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4.1 当代传承实例研究
        4.1.1 建筑遗产的意境式传承——北京德胜尚城
        4.1.2 传统形式的非线性传承——七舍合院
        4.1.3 村落肌理在大体量建筑中传承——朱家角人文艺术中心
        4.1.4 材料的景观性传承——瓦园
    4.2 王府建筑传承设计总策略
        4.2.1 从外观模仿到精神传承
        4.2.2 寻找适用的设计内容
    4.3 场地传承设计方法
        4.3.1 尊重王府主导地位
        4.3.2 织补旧有城市肌理
        4.3.3 连接原有生活形态
    4.4 建筑空间传承设计方法
        4.4.1 空间形体组合与组织
        4.4.2 空间形态提取与拓扑
        4.4.3 空间界面归纳与再现
    4.5 形象元素传承设计方法
        4.5.1 内外一体的建筑风格
        4.5.2 形体原型的还原转化
        4.5.3 造型的解构与重构
    4.6 形式符号传承设计方法
        4.6.1 图像符号提取
        4.6.2 指示符号提取
    4.7 建筑意境传承设计方法
        4.7.1 历史式意境
        4.7.2 联想式意境
        4.7.3 体验式意境
        4.7.4 隐逸式意境
第5章 北京恭王府周围城市公共空间传承设计研究
    5.1 区位与概况
        5.1.1 区位特征
        5.1.2 设计概况
    5.2 场地公共空间设计现状调研
        5.2.1 面层面:总体问题
        5.2.2 线层面:胡同立面
        5.2.3 点层面:节点问题
    5.3 传承设计概念与构思
        5.3.1 总体构思:重引导与标志
        5.3.2 节点构思:重特色与亮点
    5.4 传承设计方法与途径研究
        5.4.1 建筑意境的传承——入口空间
        5.4.2 建筑风格的传承——地铁站建筑外观
        5.4.3 空间形态的传承——城市微空间
        5.4.4 图案符号的传承——城市家具
        5.4.5 建筑材料的传承——瓦片景墙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中式画屏在室内装饰中的视觉功能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式画屏的定义与范围界定
        1.1.1 中式画屏的定义
        1.1.2 中式画屏对视觉功能的界定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课题研究背景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式画屏的发展及功能分析
    2.1 中式画屏的文化背景
        2.1.1 画屏的起源
        2.1.2 画屏的历史发展
    2.2 中式画屏的功能多样性
        2.2.1 画屏的实用功能
        2.2.2 画屏的审美功能
        2.2.3 画屏的文化功能
第三章 中式画屏的视觉功能分析
    3.1 中式画屏的视觉显性功能
        3.1.1 画屏的存在形式
        3.1.1.1 作为室内陈设形式的存在
        3.1.1.2 作为绘画载体的存在
        3.1.2 画屏的材质与装饰
        3.1.2.1 工艺材质的广泛运用
        3.1.2.2 装饰纹样的题材内容
        3.1.3 画屏的色彩研究
        3.1.3.1 画屏色彩的变迁
        3.1.3.2 画屏的色彩制式
        3.1.3.3 画屏的色彩倾向
        3.1.4 画屏的空间构造
        3.1.4.1 “重屏式”空间构造
        3.1.4.2 “场景式”空间构造
        3.1.4.3 “中心式”空间构造
    3.2 中式画屏的视觉隐性功能
        3.2.1 画屏的视觉隐喻性
        3.2.1.1 画屏的开敞与隐蔽
        3.2.1.2 画屏的虚实空间
        3.2.1.3 画屏的心像反映
        3.2.2 传统思想对中式画屏的影响
        3.2.2.1 中式画屏中的儒家思想
        3.2.2.2 中式画屏中的道家思想
        3.2.2.3 中式画屏中的佛家思想
        3.2.3 中式画屏的风水文化
        3.2.3.1 画屏风水中的视觉经验
        3.2.3.2 中式画屏的风水心理
第四章 中式画屏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视觉需求与应用
    4.1 画屏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视觉需求
        4.1.1 中式画屏在审美上的视觉需求
        4.1.2 中式画屏在市场价值中的视觉需求
        4.1.3 中式画屏在文化取向上的视觉需求
    4.2 现代中式画屏的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
        4.2.1 现代中式画屏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4.2.2 现代中式画屏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中式画屏在茶室空间中的设计
    5.1 禅意茶室设计概念阐述
    5.2 中式画屏在禅意茶室中的设计构思
    5.3 中式画屏在禅意茶室中的设计效果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文人园林中的市隐思想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人园林与市隐思想概述
    2.1 文人园林概述
    2.2 文人园林中的市隐思想
        2.2.1 市隐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2.2.2 市隐思想与明清文人园林
        2.2.3 市隐思想的人文精神
    2.3 现代社会下市隐思想的复兴
第三章 文人园林中市隐思想的具体呈现
    3.1 造园理念——市隐之人文精神
        3.1.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1.2 以小为贵
    3.2 造园要素——市隐文人情怀的承载
        3.2.1 园林题咏
        3.2.2 山水意象
        3.2.3 植物意象
        3.2.4 园林建筑
    3.3 空间营造——市隐文人的情趣体现
        3.3.1 虚实相生
        3.3.2 藏露互成
第四章 “市隐”内涵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具体呈现
    4.1 质朴自然
        4.1.1 材料的自然
        4.1.2 自然事物的引入
        4.1.3 光线的自然
    4.2 去繁化简秉承传统
        4.2.1 色彩的选择运用
        4.2.2 室内陈设的简练
    4.3 寄情象征
        4.3.1 植物的选择与元素象征
        4.3.2 山水的意象营造
        4.3.3 题名的氛围渲染
        4.3.4 建筑意象与空间转换
    4.4 空间的虚实相生
    4.5 无“用”之用
    4.6 空间叙事与漫游
第五章 设计实践的具体呈现——“市隐园”艺术研究所
    5.1 项目概况
        5.1.1 设计背景
        5.1.2 设计理念
        5.1.3 设计定位
    5.2 设计方案
        5.2.1 功能与布局
        5.2.2 材料与色彩
        5.2.3 虚实营造与空间叙事
        5.2.4 意象与空间的具体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意境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意境”的思想根源
        2.1.1 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
        2.1.2 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2.1.3 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
        2.1.4 其他艺术意境的发展
    2.2 建筑意境的生成过程
        2.2.1 表象化意象
        2.2.2 意象组合
        2.2.3 象外之象
    2.3 建筑表象
    2.4 建筑意象
    2.5 建筑意境
        2.5.1 定义
        2.5.2 特征
    2.6 “诗性”解读
        2.6.1 诗性智慧
        2.6.2 诗性空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表象认知
    3.1 自然表象
        3.1.1 山体
        3.1.2 水系
        3.1.3 地面
        3.1.4 天空
        3.1.5 植物
    3.2 建筑表象
        3.2.1 空间
        3.2.2 实体
        3.2.3 材料
    3.3 生活表象
        3.3.1 日常生活
        3.3.2 民俗节庆
    3.4 时间表象
        3.4.1 四时气象
        3.4.2 光影
    3.5 声音表象
    3.6 气味表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象呈现
    4.1 意象组合
        4.1.1 单一意象
        4.1.2 多重组合意象
        4.1.3 逻辑组合意象
        4.1.4 非逻辑组合意象
    4.2 意象类型
        4.2.1 山环水抱
        4.2.2 古桥流水
        4.2.3 含蓄的水口
        4.2.4 窄巷一线天
        4.2.5 纠结的巷口
        4.2.6 雨巷石板路
        4.2.7 建筑表情
        4.2.8 十笏天井
        4.2.9 空灵宗祠
        4.2.10 古老神社
        4.2.11 静默的牌坊
        4.2.12 败壁废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呈坎古村落空间意境的生成及类型
    5.1 建筑意境的感相
        5.1.1 建筑意境的召唤结构
        5.1.2 情景交融的构成方式
        5.1.3 建筑意境的提示
    5.2 建筑意境的显现
        5.2.1 刹那呈现
        5.2.2 生命之境
    5.3 建筑意义的妙悟
    5.4 建筑意境的类型
        5.4.1 仙—渔樵耕读世外桃源
        5.4.2 幽—曲折深杳旷奥游息
        5.4.3 拙—冲淡天然永恒苍古
        5.4.4 和—中庸儒雅秩序灵动
        5.4.5 寂—空灵静谧惟恍惟惚
        5.4.6 哀—触目兴叹感物之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感悟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室内设计的艺术意境营造(论文参考文献)

  • [1]禅意空间家居室内软装饰研究[D]. 郝靖靖.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3]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D]. 孙文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中式美学体系下影视动画室内场景设计与研究[D]. 王沂宁.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5]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室内空间微型景观设计研究[D]. 柴金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她时代”下情感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研究 ——以单身女白领为例[D]. 任娜.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7]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与传承设计研究[D]. 刘圣楠.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8]论中式画屏在室内装饰中的视觉功能与应用[D]. 杨婧怡.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9]文人园林中的市隐思想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张威. 河北大学, 2021(02)
  • [10]徽州呈坎古村落诗性空间的意境阐释[D]. 吴灿.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室内设计的意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