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交通冲突及影响交通冲突危险性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艺[1](2021)在《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文中提出非机动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衔接机动化出行和促进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共享单车和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非机动车出行比重进一步提高,混合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多发区域,为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亟需对交叉口处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进行针对性分析。我国大多数交叉口不对右转机动车实施信号控制,允许其在红灯期间右转,对非机动车产生严重干扰。为了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分析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行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首先采用录像观测法,对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数据进行调查和提取。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总结两者的交通行为在信号交叉口处所呈现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交通冲突区域的轨迹以及速度特性,为下文交通冲突严重性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在总结不同类别交通冲突指标的基础上,以各样本的交通冲突时间TTC、后侵入时间PET和安全减速度DST值为分析指标,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将其分为潜在、一般和严重三个等级。然后,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影响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变量的边际效益,发现增大严重交通冲突概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右转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右转机动车速度变化、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过情况、非机动车违章情况等。最后,以交叉口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区域为分析样本,选取一般交通冲突率和严重交通冲突率两个分析指标建立分析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区域安全分析模型。代入调研样本,进行实例分析,求得各样本的安全水平。通过分析发现,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较低。结合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对该交叉口不同进口区域分别提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主要包括分设专用相位、控制右转机动车速度、保障非机动车优先通行等。
张新昊[2](2021)在《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与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快速路承担着日益增加的机动车车流量,服务于市民远距离出行的需要,并在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城市交通出行系统中,快速路互通式立交合流区是连接快速路与其它道路的主要节点。合流区域内机动车的行驶特性比较复杂,车辆之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且构造形式不同,经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有必要了解其交通流特性,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交通事故数据固有的弊端,对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进行交通冲突预测和安全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首先,以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作为研究的对象,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范围。深入地分析合流区域内机动车的行驶规律,借助交通冲突技术,确定了合流区域内交通冲突的概念,分析了冲突技术的有效性,并研究了冲突的形成过程并对其进行分类,梳理对比了几种冲突指标,选取了距离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来评估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的交通冲突。其次,根据研究目的及现有的调查条件,选取半坡立交、朱宏路与北二环交叉处立交作为案例地,结合无人机航拍方式与人工观测,从主客观角度进行高峰期的交通数据的采集与交通冲突的观测。基于交通数据,对合流区域的交通流特性进行探索,确定了不同严重性的各类型交通冲突阈值和位置分布,并总结了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再次,为深入研究合流区域内机动车的行驶特征,运用VISSIM软件模拟在不同的道路几何参数与交通流参数条件下机动车的合流情况。借助SSAM软件,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处理,得到不同仿真条件下的交通冲突,并进一步量化各影响因素与交通冲突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总冲突和严重冲突的预测模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最后,以主线车辆总冲突率、主线车辆严重冲突率、匝道车辆总冲突率、匝道车辆严重冲突率为评价指标,基于改进灰色聚类安全评价模型,确定了各合流区的安全水平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邢璐[3](2020)在《基于微观轨迹数据的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高速公路主要事故黑点,收费站的交通安全问题已备受关注。尤其在收费站上游道路的车辆分流区域,有限的道路空间、复杂的车道配置以及不同的收费类型给驾驶员正常行驶提升了难度,也使得车辆在此区域的事故风险显着提升。虽然,交通管理部门已于近年开始重视上述问题,并从收费方式着手解决收费站对高速公路发展及车辆正常运行的限制,但由于收费站发展处于过渡阶段,实施的措施对车辆安全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收费站的更新换代也导致已有安全评估系统的失效,亟需修正已有事故风险评估模型,保证收费站分流区安全预警系统能够适应快速更新的交通环境。因此,有效合理地评估车辆在分流区内的安全,明晰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构建适用性广泛的收费站安全评价体系对收费站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混合收费站运行安全和效率影响机理与多领域协同分析设计研究》(51778141)以及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基于交通冲突的混合型收费站前广场交通安全影响研究》(KYCX17_0148),以南京混合型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为例,探究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特征以及事故影响机理,改善分流区交通安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对混合型主线收费站分流区进行重新定义,将收费站车辆分流行为的传统研究范围拓展到车辆实施预备分流的主线道路,并从理论角度概括车辆在收费站分流区的行驶过程、换道及速度特征。其次,从系统框架和功能、目标检测、目标跟踪、误差消除以及坐标系转换等方面深入介绍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车辆轨迹自动识别系统,以及获取完整车辆轨迹和提高车辆轨迹精度的过程,强调了高精度视频识别对复杂道路节点中转向或变道车辆跟踪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以沪蓉高速南京收费站分流区为例,从车辆类型、行驶时间、行驶速度、速度变化、车道选择等方面探究收费站分流区的交通流特征。第二,详细阐述了交通冲突技术以及交通冲突判别指标,重点讨论传统指标适用场景的局限,提出适用于无约束车辆运动交通冲突计算的安全替代指标(拓展距离碰撞时间,ETTC)及其计算方法,弥补传统指标的局限性。进一步明确收费站分流区车辆运动的无约束特征,定义分流区交通冲突并分类,详细介绍了分流区交通冲突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车辆微观轨迹数据和ETTC,提取车辆在收费站分流区内交通冲突并判别安全状态,详细刻画交通冲突特征,对比车辆事故风险的差异性。第三,基于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微观轨迹和交通冲突估计结果,构建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Logistic回归,LR)和五种非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K邻近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对比六种模型对分流区车辆事故预测的精度和模型结果的解释能力,优选适用于收费站分流区的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摆脱IIA假设约束并且有效捕捉解释变量未被观测到的异质性。探究车辆类型、收费通道选择、行驶速度、行驶位置以周边车流与车辆安全之间的关系,对分流区车辆事故影响机理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解读。研究成果为交通安全管理者理解分流区交通事故影响机理、有效预测分流区车辆事故、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指导。第四,通过探究车辆分流行为的连续性动态变化,发掘车辆事故风险具有的时空动态差异,提出车辆在分流区内的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对事故风险影响的重要性。基于随机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进一步引入车辆分流行为的连续动态特征,提出了基于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的随机参数事故风险模型,探索车辆安全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动态变化,以及各影响因素与车辆安全内在联系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基础模型、时变模型和空间变化模型的评估效果对比,证实考虑时空动态变化的有效性。此外,将收费站分流区混行车辆划分为四种混行类别,对比不同混行类别的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影响机理,捕捉不同混行类别的车辆安全差异性,证实车辆混行对分流区交通安全的危害,为收费站收费方式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最后,研究基于对离线静态估计在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局限性以及滞后性的探讨,以六种数据采样方法模拟数据离散特征,采用贝叶斯动态LR理论构建能够随着数据更新实现自适应修正的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了模型自适应修正和动态估计的有效性。在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动态更新的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安全预警系统。同时,采用灰度聚类评价方法,构建分流区车辆安全预分级模型,将车辆自身安全性能划分为四个等级,并优化四类安全级别车辆的ETTC阈值和事故概率阈值。基于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动态更新以及车辆安全预分级,构建同时具有动态更新和细分车辆安全等级功能的分流区车辆安全预警系统,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安全管理实践。在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安全行驶诱导、安全状态监控、高危状态急救以及危险行为干预的车辆安全改善思路以及多种安全管控措施,实现研究结果和工程实践的有效结合,同时将收费站安全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类似的复杂道路节点中,为道路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和借鉴。
张建明[4](2020)在《面向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行人过街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步行服务供需矛盾使行人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受限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过街环境是过街安全供需匹配的关键。为从道路规划设计层面推进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环境供需矛盾的系统、有效解决,从而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考虑到行人过街交通安全问题特点及其相关研究局限,论文从解析安全问题成因及提出安全评价新方法两个关键层面着手,展开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研究。首先,依行人过街交通安全概念,明确了行人过街交通安全即合理冲突的过街交通系统运行状态,以及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的组织与供给、需求与使用关系。依过街交通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解析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的构成,包括宏观的步行系统环境、中观的过街交通组织管理、微观的行人过街过程三个层面。在明晰行人过街交通安全构成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各部分内容的组织要点及其安全影响。宏观的步行系统层面,明确步行系统通达性、可达性的组织要点,点明了行人无组织过街与步行系统环境条件的内在联系;中观的过街交通组织层面,依交通组织原理解析了人车冲突的组织形式及其对应组织内容、程度和要点等,其中组织形式包括立体空间绕行、平面分离组织、全无管制等;微观的行人过街过程层面,依计划行为理论、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分别解析行人过街的计划过程和实际行为过程,辨析行人出行偏好、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生理特征局限于过街行为层面的影响,并提出干预不良影响的形式及内容。其次,在解析行人过街交通安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为查证我国行人过街环境建设可能潜在的交通安全问题,论文以柏林、大阪、北京、杭州、大连5座城市的部分六条机动车道城市干路为调查对象,对比分析了其行人过街安全环境于通道设施、过街设施、行为干预三个层面的差异,得出我国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环境建设可能潜在的不足。然后,为推动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环境潜在问题的发现与系统解决,在分析现有评价方法评价原理及应用局限的基础上,发现以界定严重冲突为核心的交通评价侧重精确研究而摒弃了评价效用。随后,针对评价效用问题,以冲突情境作为交通冲突形式及内容的归类依据,以归类冲突情境下冲突主体的避让行为比率界定该冲突情境的冲突发生率及冲突风险程度,提出了基于“冲突情境——反应行为”的安全评价新方法,并限定其具体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为检验新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大连市软件园路与数码路交叉口为例,开展基于“冲突情境——反应行为”的全路口安全风险评价,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新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通过比较数据结果初步发现:相同进口道的右转冲突风险情况明显弱于相邻进口道的右转冲突,且两者风险呈明显的倍数关系;位于同一转角处的两种右转冲突形式,其冲突风险与冲突情境样本量关系紧密;位于不同转角处的冲突形式,其安全风险与冲突情境样本量之间无明显联系。最后,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为落脚点总结了论文的成果及创新,其中,成因分析及问题查证分别为具体道路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意见及完善意见;安全评价作为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具体问题的认定与解决。还就行人过街环境提升,提出了观念、服务、保障三个层面的建议。
陈庆旭[5](2020)在《信号交叉口人车交通冲突的量测和风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逐渐转变为以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运输压力也不断扩大,尤其是交叉口节点位置。尤其是位于城区的信号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连接道路的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同时也是整个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瓶颈。聚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等的混行交通流。行人作为弱势群体,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通过交通安全技术分析可知,由于交通事故样本的稀缺性和事故发生的局限性,可选取交通冲突技术对信号交叉口人车交通冲突进行数据分析,对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进行评价,提出交叉口改善意见,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在本文中,基于交通冲突技术基本原理,采用录像法获取现场视频资料,利用物理跟踪软件TRACKER,通过标定定标杆和设定坐标轴,选取质点,手动跟踪或自动跟踪所标质点在每帧的运行轨迹,获取机动车的坐标变化基础数据,进而实现交通冲突微观数据的提取。本研究一共获取400个四维样本,每个样本包括冲突时间、冲突速度、最大加速度和车辆转向等参数,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所有样本进行深度学习,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归类降维,最终可以将这些样本分为四类,代表着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四种等级。对这四种等级进行分析,以深度学习结果为参考依据,量化评价信号交叉口基于人车交通冲突严重性的安全评价。另外,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人、车、道路、管理等四个维度十七个指标的信号交叉口风险分析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技术,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结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交通冲突数据,利用耦合度理论,构建城市交叉口风险因素耦合模型,分析城市交叉口风险构成要素间的耦合作用,并提出冲突严重度模型,对城市交叉口多因素风险耦合效应进行评估。耦合模型输出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对交叉口改善提出针对性意见。本研究基于轨迹追踪技术提取交通冲突的微观数据,并进行深度学习判别交通冲突严重性的种类,初步量化交叉口的安全水平,评估交叉口风险水平。另外,根据交通冲突样本数据,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的信号交叉口风险分析评价体系,分析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该研究可为传统安全评价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尝试角度,并对交叉口改善方法提出新的方向。
戈林娟[6](2020)在《基于机非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道连续通行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普及,绿色出行和环保理念的增强,城市非机动车交通需求大增,但因非机动车道建设滞后,无法保障非机动车安全连续的通行空间而备受诟病;特别是交叉口进口道位置,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的冲突更是频发,作为冲突弱势方的非机动车,其通行安全和效率都难以保障;因此,厘清机非冲突特征,比较各种非机动车道通行空间优化措施的效果,量化机非冲突数与交通流背景和设施设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以交叉口进口道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冲突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交叉口非机动车道设计特征选取长沙市7处交叉口为调查点,采用T-Analyst视频检测软件对调查视频进行分析,获取了右转机动车和直行非机动车各项交通流及交通冲突指标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交叉口进口道的机非交通流差异;进而以冲突方向、冲突主动方、冲突原因为三要素,将机非冲突划分为8种类型并分析其冲突特征,从机非通行空间、机非交通流和交通道路使用者不良骑行(驾驶)行为3个方面探讨了机非冲突成因和程度判别。第三,基于3项冲突指标,从非机动车道宽度、机非隔离措施和机非前车因素对让行标志设置的影响3个方面,解析了交通冲突的不同特征及优化效果。第四,通过建立贝叶斯随机效应泊松-对数正态模型和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量化分析了非机动车道设施因素、机非交通流因素等因素对机非冲突数的影响,并构建了冲突严重程度判别指标用于分析不同类型的机非冲突;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效应泊松-对数正态模型比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能更好的拟合机非冲突。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了交叉口进口道非机动车道优化设计方法,并采用案例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交叉口进口道机非交通流特性、机非冲突机理、贝叶斯机非冲突模型和机非冲突严重程度,以及非机动车道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交叉口进口道非机动车道连续通行空间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顾晨阳[7](2020)在《二相位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评价与方案比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城市绿色出行理念的不断推广以及共享单车的发展,城市道路上的非机动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它在带给人们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会与机动车争用时间和空间资源,其导致的交通安全问题和通行效率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对于交叉口处左转非机动车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的右侧转弯”,即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内直接利用“大转弯”进行左转。然而随着如今一些城市交叉口内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叉口内的机非冲突也日益凸显,对此一些城市提出了“非机动车二次过街”新型左转方式,该方式在减少机非冲突的同时却会增加非机动车的绕行以及信号等待的次数和时长。对于传统的非机动车直接左转和二次过街两种方式各自所产生的成本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目前研究较少。对此,本文将以二相位交叉口内左转非机动车为研究对象,从通行安全和通行效率两个角度出发,建立运行成本模型对左转非机动车不同交通组织方法下的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交通流量组成情况下选择交通组织方式的阈值进行确定,以得到非机动车最优的交通组织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1)通过对非机动车直接左转和二次过街两种方式下的行驶过程进行研究,确定出不同交通组织方式下所产生的交通冲突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类延误的时长等情况,并通过实际调查数据确定信号交叉口的基本参数情况和交叉口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车流特征情况。(2)利用交通冲突理论、排队论等基本理论,从安全成本和延误成本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单位事故经济损失和人均时间成本将安全成本和延误成本建立联系,确定非机动车不同左转方式下的总运行成本。利用Matlab编程设计求解算法,对不同交通流量情况下左转非机动车在不同交通组织方式下所产生的总运行成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左转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直接左转和二次过街两种组织方式的总运行成本均会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速有所不同。在机动车和非机动流量都较小的情况下,非机动车直接左转所产生的总运行成本会低于二次过街方式的总运行成本,当交叉口交通流量较大时,二次过街方式的总运行成本会小于直接左转方式。通过成本对比与数据拟合,本文也给出了不同交通流量情况下,非机动车左转方式选择的阈值。(3)选取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路-雁西路交叉口交通数据,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实际交叉口采用不同左转方式进行实测,对阈值函数加以验证。研究发现,根据道路实际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流量,利用阈值函数选择优化后的交通组织方式,能使所调查交叉口的总的运行成本减少13.4%。
陈思恬[8](2020)在《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冲突中违法骑行行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会频繁地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极易与机动车在交叉口发生交通冲突,而交通事故是交通冲突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展开就电动自行车违法骑行行为对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交通冲突(以下简称为电—机冲突)的影响研究,并对引起冲突的主要违法行为进行更深一步的心理分析。首先以城市不同的平面信号交叉口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视频拍摄的方法进行电—机冲突的调查。本文选择TTC作为此次冲突判别的指标,运用85%位累积频率分析法区别冲突的严重程度并得到判别标准,认为当TTC>2.50s时为交通干扰;1.20s<TTC≤2.50s时为一般冲突;0<TTC≤1.20s时为严重冲突。并在识别冲突的过程中同步记录引起本次冲突的电动自行车违法骑行行为,观察并验证得到其中最主要的3种违法行为分别是在停车线外停车、违反交通信号和占用机动车道。于是对这些主要的违法行为进行心理的分析。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研究框架,根据违法骑行行为和骑行者心理的特性,对理论进行扩展。在原理论的基础上增设出行成本、出行环境、过去行为、风险认知四个变量,通过假设各变量的影响关系得到一个初始的骑行者心理—违法行为假设模型。根据初始假设模型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的题项作为观测变量以反映模型中作为潜变量存在的各变量。接着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引入调查数据后对初始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与验证,再通过修正得到最终的模型。根据对模型路径系数和潜变量效应值的分析,分别得到各个心理影响因素对违法意向和实际违法行为的直接、间接和总计效应。其中,知觉行为控制对违法意向的直接效应最高,是其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过去行为对违法意向的总计效应最高,也是影响违法意向关键路径中的因素。违法意向对实际违法行为的直接效应最高;过去行为对实际违法行为的总计效应最高;违法意向、过去行为和知觉行为控制同为影响实际违法行为关键路径中的因素。最后将研究成果落地,通过对各因素的效应分析和心理上的解释,据此提出能够减少违法行为发生的针对性的对策,以期降低由违法骑行行为导致的电—机冲突数。
卢欢欢[9](2020)在《基于不同驾驶行为的高速公路运行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驾驶人作为高速公路出行的主体,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其不同的驾驶行为对高速公路运行安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进行研究,明确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标路段的历史事故数据和交通流状况为背景,运用问卷调查和视频数据提取的方法,以高速公路驾驶人超速驾驶行为和换道驾驶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驾驶人对待超速驾驶行为的态度差异,深入探究其内在关联;基于交通冲突理论和车辆换道行为机理,,通过交通流视频数据的提取,建立换道风险性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模型,从车辆换道冲突角度对高速公路运行安全性进行改善。基于驾驶人个人属性问卷,在超速驾驶行为问卷设计中引入驾驶人行为态度量表,并进行筛选、完善和信度效度分析,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将量表归纳为超速驾驶风险态度、侥幸心理、过失超速三个维度,并通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差异性分析和独立T检验等方法对各个因素与超速驾驶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证实驾驶人的性别、年龄、驾龄和违章情况与高速公路超速驾驶行为显着相关,其中驾驶人性别、年龄和违章情况分别与超速驾驶风险态度、侥幸心理、过失超速行为之间直接显着负相关,驾驶人驾龄与高速公路超速行驶的侥幸心理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基于交通流视频数据,以交通冲突理论为基础,实地调研获取交通流视频数据,选定换道冲突的量化指标TTC和DRAC作为换道车辆与周边冲突车辆的换道风险度和换道冲突率基本参数,从宏观交通流和微观交通流两个维度着手,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关系分析,建立换道冲突率及换道风险度与交通流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深入研究高速公路换道驾驶行为风险度、换道冲突及其各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目标路段各断面的车辆换道风险进行评估,识别目标路段中安全性能相对最差的断面所在,以前文研究的驾驶人超速驾驶行为和换道驾驶行为为背景,从车辆限速、大型车辆管控、行车间距和其他安全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行车风险改善方法及途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驾驶人超速驾驶行为的个人特性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了解超速行驶的驾驶人心理动态,明确换道驾驶行为风险度的影响因素及内在联系,确定高速公路危险路段以及提升驾驶人的筛选、培训、教育手段和完善高速公路运行控制方案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亓鑫[10](2020)在《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公路路网不断完善的同时,高速公路作为其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着来自于多方面的挑战。针对高速公路存在的拥堵严重以及事故频发等问题,我国高速管理部门广泛采用限速措施来进行整治。其中,高速公路存在的限制速度不合理、限速方式不科学以及限速区间长度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行驶体验,大大降低了限速管理的可信度。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在限速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等方面出发,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经验结合的方法,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论文在高速公路限速标准与实际运行情况不相符的问题背景下,以高速公路限速区间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理论为研究框架,阐述了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内涵、高速公路限制速度、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以及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相关理论;从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两方面出发,分别构建了多指标因素的安全以及效率评价模型;以驾驶员在限速区间对标志的认读以及进行操作的特性为研究目标,将限速区间分为标志视认距离、标志设置前置距离以及驾驶员心理稳定距离三个部分并参照相关规范以及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高速公路限速区间最小长度建议值;在遵守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影响区间确定的多方面因素,以高速公路速度突变点作为控制指标对高速公路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段;结合高速公路限速路段特点,构建了基于有序聚类的高速公路限速路段划分及优化模型;采用VISSIM仿真软件通过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进行限速方案模拟,同时利用SSAM交通冲突分析软件得到路段冲突数据,分析对比得到优化前后的安全及效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用作于验证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完善了高速公路限速标准的制定,丰富了高速公路限速区间划分理论,有效降低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制定限速方案以及执行限速管理的难度,一方面增强了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水平,同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高效率发展,与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适应。
二、公路交通冲突及影响交通冲突危险性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交通冲突及影响交通冲突危险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研究 |
1.2.2 交通冲突严重性研究 |
1.2.3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通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概述 |
2.1.1 交通冲突定义 |
2.1.2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过程分析 |
2.2 交通冲突数据采集 |
2.2.1 数据采集方法 |
2.2.2 调查地点选取 |
2.2.3 调查方式及调查时间 |
2.3 交通冲突数据提取 |
2.3.1 运行轨迹的追踪与提取 |
2.3.2 齐次坐标转换 |
2.4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1 右转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1.1 右转机动车到达特性 |
3.1.2 右转机动车加(减)速特性 |
3.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2.1 非机动车运行特性 |
3.2.2 非机动车骑行者个体特性 |
3.3 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的分布 |
3.4 交通冲突区域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4.1 右转机动车轨迹特性 |
3.4.2 右转机动车速度特性 |
3.4.3 电动自行车轨迹特性 |
3.4.4 电动自行车速度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划分 |
4.1.1 交通冲突指标的选取 |
4.1.2 交通冲突严重性分析指标计算模型 |
4.1.3 交通冲突严重性等级划分模型 |
4.2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变量的选取 |
4.2.3 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区域交通安全分析 |
5.1 分析体系的确定 |
5.1.1 交通安全分析模型的选取 |
5.1.2 确定研究对象 |
5.1.3 分析指标的选取 |
5.2 建立灰色聚类安全分析模型 |
5.2.1 灰色聚类理论 |
5.2.2 构建灰色聚类分析模型 |
5.3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
5.3.1 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西进口改善措施 |
5.3.2 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东进口改善措施 |
5.3.3 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南进口改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统计数据 |
附录B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统计数据 |
附录C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影响因素统计数据 |
附录D 灰色聚类分析模型计算过程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与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合流区交通流特性研究现状 |
1.2.2 交通冲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合流区交通冲突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合流区交通安全评价 |
1.2.5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
2.1 合流区定义及车辆运行特征 |
2.1.1 合流区定义 |
2.1.2 合流区分类 |
2.1.3 合流区车辆行驶特征 |
2.2 合流区交通冲突特性 |
2.2.1 合流区交通冲突定义 |
2.2.2 交通冲突技术有效性分析 |
2.2.3 合流区交通冲突形成过程 |
2.2.4 合流区交通冲突类型划分 |
2.3 合流区的交通冲突度量指标选取 |
2.3.1 时间度量指标 |
2.3.2 空间度量指标 |
2.3.3 其他度量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 |
3.1 交通调查与数据处理 |
3.1.1 调查准备工作 |
3.1.2 调查内容 |
3.1.3 基础数据处理 |
3.1.4 冲突观测与指标计算 |
3.2 合流区交通流特性分析 |
3.2.1 交通量特性分析 |
3.2.2 速度特性分析 |
3.2.3 换道特性分析 |
3.3 交通冲突严重性判别 |
3.3.1 冲突严重性判别的含义及存在的问题 |
3.3.2 交通冲突阈值确定 |
3.3.3 交通冲突位置分布 |
3.4 合流区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道路因素 |
3.4.2 交通流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构建 |
4.1 仿真实验 |
4.1.1 仿真流程 |
4.1.2 选取仿真实验参数 |
4.1.3 驾驶行为和冲突指标标定 |
4.1.4 仿真实验设计 |
4.2 交通冲突预测模型构建 |
4.2.1 主要影响因素与交通冲突关系的定量分析 |
4.2.2 模型选择准则 |
4.2.3 单车道匝道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 |
4.2.4 双车道匝道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 |
4.3 模型验证 |
4.3.1 单车道匝道合流区的交通冲突预测模型验证 |
4.3.2 双车道匝道合流区的交通冲突预测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灰色聚类的安全评价方法 |
5.1 安全评价准备工作 |
5.1.1 选择评价方法 |
5.1.2 确定评价对象 |
5.1.3 建立评价指标 |
5.2 建立改进灰色聚类安全评价模型 |
5.2.1 灰色聚类理论 |
5.2.2 灰色聚类模型的改进 |
5.2.3 灰色聚类评价步骤 |
5.2.4 不同安全水平车辆运行特征 |
5.2.5 安全评价步骤 |
5.3 基于交通安全的合流区改善措施 |
5.4 评价方法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微观轨迹数据的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收费站交通特性及安全研究 |
1.2.2 车辆事故风险建模研究 |
1.2.3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交通冲突研究 |
1.2.4 研究概况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收费站分流区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 |
2.1 收费站概述 |
2.1.1 道路收费方式 |
2.1.2 收费站类型和基本组成 |
2.2 混合型主线收费站分流区定义 |
2.2.1 分流区定义 |
2.2.2 分流区车辆行驶特征 |
2.3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车辆轨迹自动识别系统 |
2.3.1 系统框架 |
2.3.2 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方法 |
2.3.3 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验证 |
2.3.4 误差消除 |
2.3.5 坐标系转换 |
2.4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微观轨迹提取 |
2.4.1 数据采集 |
2.4.2 轨迹提取与数据处理 |
2.5 基于车辆微观轨迹数据的收费站分流区交通流特征研究 |
2.5.1 车辆类型特征 |
2.5.2 车辆行驶时间特征 |
2.5.3 车辆速度特征 |
2.5.4 车辆车道选择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收费站分流区无约束车辆运动的交通冲突研究 |
3.1 交通冲突技术 |
3.1.1 交通冲突定义和分类 |
3.1.2 交通冲突判别 |
3.2 无约束车辆运动的交通冲突估计 |
3.2.1 传统距离碰撞时间 |
3.2.2 无约束车辆运动的拓展距离碰撞时间 |
3.3 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机理研究 |
3.3.1 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定义及分类 |
3.3.2 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
3.4 基于拓展距离碰撞时间的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冲突特征 |
3.4.1 基于车辆微观轨迹的交通冲突识别 |
3.4.2 交通冲突空间分布特征 |
3.4.3 交通冲突严重性特征 |
3.4.4 交通冲突与车道选择的关系 |
3.4.5 交通冲突与行驶速度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收费站分流区的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4.1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优选 |
4.1.1 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1.2 非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1.3 车辆事故风险建模与优选 |
4.2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随机参数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2.1 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 |
4.2.2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模型参数估计 |
4.3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评估与分析 |
4.3.1 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
4.3.2 模型结果 |
4.3.3 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 |
4.3.4 车辆事故风险弹性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时空动态变化的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事故风险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5.2.1 车辆行驶时间特征 |
5.2.2 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特征 |
5.2.3 车辆事故风险空间变化动态特征 |
5.3 基于时空动态变化的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5.3.1 基于行驶时间变化的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 |
5.3.2 基于行驶距离变化的随机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 |
5.3.3 考虑时空动态变化的事故风险建模 |
5.4 基于行驶时间变化的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 |
5.4.1 本车特征对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影响 |
5.4.2 前车特征对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影响 |
5.4.3 交通流特征对车辆事故风险时变动态影响 |
5.5 基于行驶距离变化的车辆事故风险影响机理 |
5.6 车辆混行对车辆事故风险的影响 |
5.6.1 车辆混行分类及安全性分析 |
5.6.2 车辆混行对事故风险的时变动态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离散数据更新的收费站分流区事故风险评估与安全管控研究 |
6.1 面向离散数据更新的车辆事故风险评估模型自适应修正研究 |
6.1.1 贝叶斯动态Logistic回归模型 |
6.1.2 数据采样 |
6.1.3 事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评估准则 |
6.1.4 模型结果分析 |
6.1.5 遗忘参数敏感性分析 |
6.1.6 模型应用 |
6.2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安全预分级 |
6.2.1 车辆安全评价模型 |
6.2.2 灰度聚类评价 |
6.2.3 车辆安全预分级模型构建 |
6.2.4 车辆安全预分级结果 |
6.2.5 车辆安全预警阈值选取 |
6.3 收费站分流区车辆安全管控 |
6.3.1 考虑车辆安全预分级的安全预警系统 |
6.3.2 面向车辆的安全管控思路 |
6.3.3 面向车辆的安全管控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面向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行人过街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过街安全问题背景 |
1.1.2 规划设计成果背景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重点范围 |
1.2.1 交通安全概念界定及相关术语 |
1.2.2 研究重点层面 |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1 国外具体层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2 国内具体层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3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总结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目的及目标 |
1.4.2 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的组织与供给 |
2.1 步行系统环境的过街安全 |
2.1.1 步行系统构成与过街安全 |
2.1.2 过街通道设置与过街安全 |
2.1.3 本节小结 |
2.2 平面过街区域的过街安全 |
2.2.1 行人驻足区的待行安全 |
2.2.2 人车交织区的通行安全 |
2.2.3 本节小结 |
2.3 过街交通组织管理的安全 |
2.3.1 立体分离组织与过街安全 |
2.3.2 平面分离组织与过街安全 |
2.3.3 其他组织管理与过街安全 |
2.3.4 本节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的需求与使用 |
3.1 行人过街的计划行为 |
3.1.1 行为态度——行人过街的需求偏好 |
3.1.2 主观规范——行人过街的行为压力 |
3.1.3 知觉行为控制——行人过街的行为过程 |
3.1.4 本节小结 |
3.2 过街行为的原理——人的信息处理 |
3.2.1 注意资源特征——过街行为状态 |
3.2.2 感觉知觉系统——过街信息感知 |
3.2.3 认知决策系统——过街信息处理 |
3.2.4 反应运动系统——过街行为输出 |
3.2.5 本节小结 |
3.3 行人过街的生理局限 |
3.4 过街交通行为的干预措施 |
3.4.1 标志标线 |
3.4.2 设施设计 |
3.4.3 道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问题的查证——国内外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环境建设差异调查 |
4.1 调查方案 |
4.1.1 选定调查区域——柏林、大阪、北京、杭州、大连 |
4.1.2 选定调查对象——“六条机动车道”城市干路 |
4.1.3 调查内容及流程 |
4.2 调查结果 |
4.2.1 步行系统过街通道建设差异 |
4.2.2 行人过街设施建成环境差异 |
4.2.3 行人过街行为干预环境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5 行人过街交通安全性的评价 |
5.1 安全评价相关概述 |
5.1.1 交通冲突技术的概述 |
5.1.2 冲突指标的评价偏误 |
5.2 基于“冲突情境——反应行为”的安全评价方法 |
5.2.1 冲突情境——交通冲突的归类依据 |
5.2.2 行为反应——交通冲突的概率及程度 |
5.2.3 具体评价内容及方法 |
5.3 新评价方法的实验检验 |
5.3.1 评价路口交通条件 |
5.3.2 录像调查及评价数据整理 |
5.3.3 路口交通安全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4 评价实验的总结与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关于过街环境提升的其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路口评价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信号交叉口人车交通冲突的量测和风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冲突研究现状 |
1.2.2 交通冲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机理研究 |
2.1 交通冲突机理研究 |
2.1.1 冲突的定义 |
2.1.2 交通冲突的发生过程 |
2.1.3 行人和车辆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
2.1.4 交通冲突技术的有效性 |
2.2 安全风险分析机理研究 |
2.2.1 安全与风险的关系 |
2.2.2 风险的来源 |
2.2.3 风险的特征 |
2.3 本章小节 |
3 交通基础数据调研与分析 |
3.1 冲突数据采集 |
3.1.1 数据采集方法 |
3.1.2 调查地点选取 |
3.1.3 调查时间 |
3.1.4 确定最小样本量 |
3.2 冲突数据提取 |
3.2.1 冲突数据提取方法 |
3.2.2 冲突数据提取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信号交叉口人车交通冲突的量化分析 |
4.1 SOM算法理论分析 |
4.1.1 算法简介 |
4.1.2 算法实现步骤 |
4.1.3 算法程序实现 |
4.2 交通冲突数据的SOM算法应用 |
4.2.1 SOM输出图像分析 |
4.2.2 SOM输出数据分析 |
4.2.3 基于SOM聚类分析结果的人车交通冲突分析 |
4.3 结果有效性检验 |
4.3.1 多重共线性诊断 |
4.3.2 确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
4.3.3 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分析研究 |
5.1 风险分析 |
5.2 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1 评价对象 |
5.2.2 评价指标 |
5.3 建立改进耦合度风险分析研究模型 |
5.3.1 耦合度理论 |
5.3.2 耦合分类 |
5.3.3 建立人车冲突的耦合度风险分析研究模型 |
5.3.4 耦合结果及其分析 |
5.4 安全改善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人车交通冲突微观数据提取结果及其聚类结果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机非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道连续通行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非机动车交通流中的骑行特征研究 |
1.2.2 机非骑行干扰行为研究 |
1.2.3 非机动车道设施优化研究 |
1.2.4 交通冲突识别和机非冲突模型研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2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数据采集与提取 |
2.1 交通行为数据采集方法选取 |
2.2 视频识别技术原理及在骑行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
2.2.1 视频识别技术应用框架 |
2.2.2 视频识别技术原理 |
2.2.3 关键分析指标 |
2.2.4 数据提取方法 |
2.3 交通调查及机非交通流描述性统计分析 |
2.3.1 交通调查 |
2.3.2 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 |
2.3.3 右转机动车交通流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骑行行为及机非冲突特征分析 |
3.1 骑行行为与机非冲突分析 |
3.1.1 骑行行为特征分析 |
3.1.2 机非冲突分类与程度界定 |
3.2 机非冲突典型行为特征解析 |
3.2.1 专用非机动车道的机非冲突典型行为分析 |
3.2.2 混行非机动车道的机非冲突典型行为分析 |
3.3 机非冲突成因分析及程度判别 |
3.3.1 机非冲突成因中的通行空间因素解析 |
3.3.2 机非冲突成因中的交通流因素解析 |
3.3.3 机非冲突成因中的不良骑行和驾驶行为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非机动车道通行空间优化措施对比研究 |
4.1 非机动车道宽度对冲突评估指标的影响 |
4.2 软隔离措施在机非冲突中的作用差异分析 |
4.2.1 1.5m非机动车道宽度条件下 |
4.2.2 2.5m非机动车道宽度条件下 |
4.3 前车机非因素冲突差异对比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5 基于MCMC方法的交叉口进口道机非冲突模型 |
5.1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贝叶斯方法 |
5.1.1 贝叶斯方法 |
5.1.2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 |
5.2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机非冲突模型 |
5.2.1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模型参数估计 |
5.2.2 贝叶斯机非交通冲突模型 |
5.3 机非冲突严重程度判别指标 |
5.3.1 机非冲突频率和累积分布 |
5.3.2 机非冲突严重程度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6 交叉口进口道非机动车道连续通行优化及案例 |
6.1 交叉口进口道非机动车道连续通行优化 |
6.1.1 优化设计问题及关键参数 |
6.1.2 优化设计方法 |
6.2 交叉口进口道非机动车道案例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二相位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评价与方案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冲突判别方法研究 |
1.2.2 交通安全成本研究 |
1.2.3 交通延误成本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左转非机动车成本分析基本理论 |
2.1 交叉口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互状态分析 |
2.2 交叉口交通冲突基本理论 |
2.2.1 交通冲突概念 |
2.2.2 交通冲突分类 |
2.2.3 交通冲突产生过程 |
2.2.4 交通冲突等级划分 |
2.3 交通延误基本理论 |
2.3.1 交通延误基本概念 |
2.3.2 交通延误分类 |
2.3.3 交通延误产生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特征调查与分析 |
3.1 交通特性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调查地点选择 |
3.2 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
3.2.1 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方式 |
3.2.2 交叉口非机动车到达特性 |
3.2.3 非机动车聚集及消散特性 |
3.2.4 非机动车速度特性 |
3.3 机动车交通特性 |
3.3.1 车辆到达分布情况分析 |
3.3.2 车头时距分布情况分析 |
3.4 交叉口机非交互特性调查分析 |
3.4.1 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数调查分析 |
3.4.2 PET阈值调查分析 |
3.4.3 非机动车可穿越间隙调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左转非机动与机动车运行成本模型 |
4.1 安全成本模型 |
4.1.1 模型假设 |
4.1.2 严重冲突概率模型 |
4.1.3 小时严重冲突数模型 |
4.1.4 小时安全成本模型 |
4.2 延误成本模型 |
4.2.1 非机动车不同左转方式下延误分类 |
4.2.2 机动车延误 |
4.2.3 非机动车延误 |
4.2.4 总延误成本 |
4.3 交叉口总运行成本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机动车左转方式阈值设置与实例分析 |
5.1 左转方式阈值设置 |
5.1.1 参数设置 |
5.1.2 非机动车不同左转方式下运行成本 |
5.1.3 左转方式阈值确定 |
5.2 实例分析 |
5.2.1 交叉口现有条件及分析 |
5.2.2 交叉口现有交通组织下运行成本 |
5.2.3 二次过街交通组织后交叉口成本 |
5.2.4 效果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冲突中违法骑行行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 |
1.2.2 机非冲突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电动自行车特征分析 |
2.1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及基本特征 |
2.1.1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 |
2.1.2 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标准与车辆特征 |
2.2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征分析 |
2.2.1 电动自行车交通行为特征 |
2.2.2 电动自行车交叉口运行特征 |
2.3 电动自行车优缺点分析 |
2.3.1 电动自行车优点 |
2.3.2 电动自行车缺点 |
2.4 电动自行车违法骑行行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面信号交叉口电—机冲突分析 |
3.1 电—机冲突概述 |
3.1.1 电—机冲突定义 |
3.1.2 冲突与事故的关系 |
3.2 平面信号交叉口电—机冲突分布 |
3.3 电—机冲突数据的采集 |
3.3.1 调查数据的特点 |
3.3.2 主要调查内容 |
3.3.3 调查交叉口选择原则 |
3.3.4 调查方案的确定 |
3.3.5 样本容量的确定 |
3.4 电—机冲突数据的提取 |
3.4.1 电—机冲突预判 |
3.4.2 视频数据的提取 |
3.5 电—机冲突数据的处理 |
3.5.1 冲突判别方法的选择 |
3.5.2 电—机冲突严重程度划分 |
3.6 导致电—机冲突的违法骑行行为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违法骑行行为建模 |
4.1 计划行为理论基础 |
4.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违法骑行行为假设模型建立 |
4.2.1 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与扩展 |
4.2.2 模型各变量的解释 |
4.3 电动自行车违法骑行行为问卷调查 |
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2 调查问卷的收集 |
4.3.3 调查问卷的样本量 |
4.4 调查问卷的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分析 |
4.4.3 效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违法骑行行为模型验证与分析 |
5.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2 违法骑行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
5.2.1 初始模型的建立 |
5.2.2 假设模型的验证 |
5.2.3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5.3 违法骑行行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5.4 依据骑行心理的违法行为分析与对策 |
5.4.1 过去行为影响下的分析和对策 |
5.4.2 知觉行为控制影响下的分析和对策 |
5.4.3 出行环境影响下的分析和对策 |
5.4.4 出行成本影响下的分析和对策 |
5.4.5 行为态度影响下的分析和对策 |
5.4.6 主观规范影响下的分析和对策 |
5.4.7 风险认知影响下的分析和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研究成果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电动自行车违法骑行行为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不同驾驶行为的高速公路运行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不同驾驶行为特性分析及数据采集 |
2.1 高速公路超速和换道驾驶行为原理及定义 |
2.1.1 超速驾驶行为 |
2.1.2 换道驾驶行为 |
2.2 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2.1 驾驶人人口统计学特性 |
2.2.2 道路环境 |
2.2.3 车辆类型 |
2.3 历年事故数据分析 |
2.3.1 车辆类型分布 |
2.3.2 天气情况分布 |
2.3.3 事故原因分布 |
2.3.4 事故地点道路特点分布 |
2.4 数据采集方法 |
2.4.1 问卷调查 |
2.4.2 视频数据采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超速驾驶行为的风险影响分析 |
3.1 数据来源和采集 |
3.1.1 调查方法的选取 |
3.1.2 调查目的确定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4 调查问卷内容 |
3.1.5 问卷调查的实施与有效问卷的筛选 |
3.2 问卷调查初步统计 |
3.2.1 个体属性统计分析 |
3.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2.3 信度检验 |
3.3 常规状态下高速公路超速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性别属性对超速驾驶行为的影响 |
3.3.2 年龄属性对超速驾驶行为的影响 |
3.3.3 驾龄对超速驾驶行为的影响 |
3.3.4 交通违规对超速驾驶行为的影响分析 |
3.4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换道驾驶行为的风险影响分析 |
4.1 换道行为影响与相关评价指标介绍 |
4.1.1 车辆换道冲突产生过程 |
4.1.2 追尾冲突指标选取 |
4.1.3 侧向冲突指标选取 |
4.2 高速公路交通流参数关系特性分析 |
4.2.1 交通流数据采集与处理 |
4.2.2 交通流特性分析 |
4.3 基于冲突指标的换道驾驶行为危险度差异分析 |
4.3.1 换道冲突的指标计算结果 |
4.3.2 换道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宏观交通流参数对车辆换道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4 微观交通流参数对车辆换道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主要影响因素与换道冲突之间的关系分析 |
4.4.1 宏观交通流参数与车辆换道冲突之间的关系 |
4.4.2 微观交通流参数与车辆换道冲突之间的关系 |
4.5 研究路段各断面的安全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超速和换道行驶的高速公路安全运行保障措施研究 |
5.1 基于超速和换道行驶的高速公路安全运行保障措施的依据 |
5.2 车辆限速及换道 |
5.2.1 限速值 |
5.2.2 限速方式 |
5.2.3 车辆换道限制 |
5.3 大型车辆的管控 |
5.4 保持安全行车间距 |
5.5 其他安全措施 |
5.5.1 道路标线 |
5.5.2 驾驶人安全意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关系 |
第二章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理论 |
2.1 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的内涵及评价模型分析 |
2.1.1 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内涵分析 |
2.1.2 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评价模型 |
2.2 高速公路限制速度 |
2.2.1 高速公路速度定义及分类 |
2.2.2 高速公路限制速度确定 |
2.3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 |
2.3.1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相关规范 |
2.3.2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相关理论 |
2.4 高速公路限速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最小限速区间长度研究 |
3.1 最小限速区间长度分析 |
3.1.1 标志视认距离 |
3.1.2 标志设置前置距离 |
3.1.3 驾驶员心理稳定距离 |
3.1.4 限速标志设置条件分析 |
3.2 限速区间最小长度确定 |
3.3 现行规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 |
4.1 限速区间确定方法基本原则 |
4.1.1 基本原则提出 |
4.1.2 基本原则论述 |
4.2 限速区间确定影响因素分析 |
4.3 限速区间具体单元划分 |
4.3.1 限速路段划分方法 |
4.3.2 基本路段 |
4.3.3 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组合路段 |
4.3.4 连续下坡路段 |
4.3.5 隧道与隧道群路段 |
4.3.6 互通式立体交叉路段 |
4.3.7 复杂组合路段 |
4.4 基于有序聚类分析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优化方法研究 |
4.4.1 聚类分析方法 |
4.4.2 限速区间优化指标分析 |
4.4.3 基于聚类分析的限速区间优化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实例验证 |
5.1 山区高速公路概况 |
5.2 限速方案分析 |
5.3 VISSIM仿真分析及数据处理 |
5.4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有效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成果 |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公路交通冲突及影响交通冲突危险性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D]. 卢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2]快速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与安全评价研究[D]. 张新昊. 长安大学, 2021
- [3]基于微观轨迹数据的主线收费站分流区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邢璐. 东南大学, 2020
- [4]面向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行人过街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D]. 张建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信号交叉口人车交通冲突的量测和风险分析研究[D]. 陈庆旭.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基于机非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道连续通行空间优化研究[D]. 戈林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二相位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评价与方案比选研究[D]. 顾晨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冲突中违法骑行行为特性研究[D]. 陈思恬. 长安大学, 2020(06)
- [9]基于不同驾驶行为的高速公路运行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 卢欢欢. 长安大学, 2020(06)
- [10]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D]. 亓鑫. 长安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