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岩骨入路面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书锋[1](2016)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各段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测量其显微解剖数值,探索其解剖学特征,明确其相互毗邻关系,定量研究该入路分开前、后对周边相关组织结构的显露范围和显微手术可利用的操作空间,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30侧正常成人湿头颅标本进行解剖:模拟手术状态下该入路操作,将尸头侧卧位固定在头架上,乳突后横(纵)切口,开2.5cm-3cm骨窗,切开硬脑膜,测量分开岩裂-桥脑裂前后时手术野显露范围变化,以及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暴露情况;显微镜下解剖岩裂和小脑桥脑裂上、下支;对岩裂、桥脑裂上、下支、岩静脉、小脑动脉、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等相关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照相。结果:该入路可显露的解剖结构上至天幕前侧缘,下到枕骨大孔颈静脉结节,内侧到桥脑和中脑的侧方。可显露桥小脑角区包括岩静脉、小脑上中下三个神经血管复合体。岩裂-桥脑裂分离前后距离在统计学具有差异性。结论:该入路是对经典乙状窦后入路的补充和扩大,根据疾病及病变特点不同,按其在后颅窝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的不同位置,分别设计了手术切口,横(或纵)形切口,具有切口小、脑损伤小,充分利用小脑的自然间隙,不牵拉或少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增加了操作空间;该入路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方面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显露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全程,减少对岩静脉及其属支的牵拉或切断,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显露充分,责任血管探查更全面,使减压更彻底。该入路在同等条件下使后颅窝相关区域的组织结构显露更大,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提供了解剖学空间。第二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岩裂-桥脑裂上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25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231例发现责任血管,20例未发现责任血管,4例蛛网膜增厚粘连,16例无血管接触。219例获完全减压,13例未能完全减压,19例术中未能判断是否充分减压。术后疼痛消失244例,明显减轻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9.6%;听力下降3例,面瘫2例。结论: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利于显露三叉神经全程,特别是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减轻岩静脉及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三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上、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36例完全减压,12例未完全减压。术后痉挛消失134例,明显减轻14例;听力下降1例,面部轻瘫3例,脑脊漏1例。结论: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有利于显露面神经全程,特别是面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及减轻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四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压,3例未完全减压。术后14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术后并发一过性吞咽困难。结论: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对显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全程有帮助,特别是靠近脑干处的责任血管,便于探查、减压,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五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该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31例经该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0cm)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未能解剖保留,均于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该入路在有限的骨窗内,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的情况下,达到了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创伤小、并发症少,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以较小的手术切口及骨窗范围使桥小脑角区肿瘤特别是大型肿瘤(直径≥3cm)的手术效果达到或优于传统开颅手术。
王晋超,吾买尔·牙生,唐亮,张劲[2](2016)在《迷路上间隙和后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所致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迷路上间隙和后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例颞骨骨折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迷路上间隙、后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按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术前Ⅲ级1例,Ⅳ级6例,Ⅴ级4例;术前平均听阈为(54.4±9.6)d B;术中见听骨链中断者5例,所有病例镫骨未见损伤。结果 11例均在受伤后4周内手术,术后随访0.52年均获得较好的恢复。术后面瘫恢复至Ⅰ、Ⅱ、Ⅲ级的分别为4、4、3例。术后平均听阈为(38.0±12.0)d B。5例听骨链中断患者中3例用自体听小骨,2例应用钛合金听小骨,其余6例患者听骨链活动良好,5例保留了后拱柱。结论迷路上间隙和后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对面神经功能及听力恢复均获满意疗效。
徐熙鹏[3](2016)在《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文中提出背景:听神经瘤(Vestibular Schwannomas)是起源于颅内前庭神经上的施万氏细胞(Schwann’s cell)的良性肿瘤。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直径>30mm)适用于手术治疗。由于面、听神经解剖学上相互毗邻,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面神经受压迫严重,肉眼观呈薄片状,有时候难以与瘤壁组织相区分,极易损伤,手术中面神经的保护仍然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目的:探讨在术中电生理监测及其他手段的帮助下,是否有助于提高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一科2008年7月2015年12月间53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大型听神经瘤病例资料,其中有29例术中实行了神经电生理监测。记录全部53例病人的术中听神经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听神经瘤的切除率,面神经解剖保留情况及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所见典型之波形,并以面神经临床功能分级(House-Brackmann分级)为标准分别评定术前、术后2周、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状况。结果:1.位置关系:53例听神经瘤病例中,面神经大部分位于肿瘤的腹侧中1/3,共45例,其他情况分别有:位于前上部1例,前下部5例,位于肿瘤内部者2例。2.肿瘤全切率:监测组中有2例未进行肿瘤全切,占监测组所有病例的6.9%;对照组有1例,占所有对照组病例的4.2%。行χ2检验示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672)。3.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术中面神经非解剖保留共4例,均为对照组病例,神经损伤部位均在内听道口处,监测组病例均实现面神经解剖保留。行χ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24)。4.面神经功能保留率:(1)术后2周随访结果,对照组中面神经H-B分级为I级5例,II级8例,III级4例,IV级5例,V级2例。监测组I级16例,II级5例,III级4例,IV级3例,V级1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2)术后3个月后随访结果:对照组中I级7例,II级7例,III级5例,IV级4例,V级1例。监测组I级18例,II级4例,III级4例,IV级2例,V级1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3)术后6个月后随访结果:对照组中I级11例,II级6例,III级3例,IV级3例,V级1例。监测组I级21例,II级6例,III级6例,IV级1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使用对面神经保护有重要意义,其在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及促进术后面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方面均优于未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使用并不会降低肿瘤的全切率。
魏先锋[4](2014)在《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颞骨岩部制备火棉胶切片,结合计算机及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岩骨三维模型,清楚地显示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为探讨该区域的形态结构提供资料依据。以岩骨表面解剖结构为标志,建立三维坐标系,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精确定位研究,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材料方法1.选择生前无耳疾的成人尸头,男性尸头14例(27侧颞骨),女性尸头10例(20侧颞骨),经过脱钙、脱水、浸胶、包埋和硬化、切片等过程,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切片。局部切片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观察。2.选取一例男性和一例女性的双侧颞骨切片用于建模,使用PhotoShop6.0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定位,在Amira软件中,提取各结构的轮廓曲线,建立岩骨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软件集成的测量工具,对不同结构的相互距离、角度等数据进行测量。3.选取男性右侧岩骨切片进行建模,在Amira软件中,建立原始三维坐标系,然后转化为生理坐标系,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以及以匙突中心和锥隆起中心分别作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结果1.3例男性切片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获得成功,切片厚度在40μm~200μm之间,采集图片3000余张。不染色组基本能观察到半规管、耳蜗、前庭水管、乙状窦、面神经、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内耳道等岩骨内结构,各结构边界清晰,易于辨认。局部细微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清晰显现。茜素红染色组1例男性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采集图片1500余张。获得了较完整的人岩骨组织连续切片及其放大后的图像信息。茜素红染色组比不染色组更能清晰观察到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等神经结构。2.成功重建出了男女双侧的岩骨模型,重建的岩骨三维图像清楚的显示了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准确。重建出的结构包括岩骨、三个半规管、前庭、耳蜗、圆窗和卵圆窗、前庭水管、内淋巴囊、颈内动脉管、颈内静脉管、舌咽通道、迷走通道、乙状窦、岩下窦、内听道、内听道底、面神经、锥隆起、匙突等。3.岩骨模型中,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三维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结论1.首次应用火棉胶对颞骨岩部进行整体包埋,用Microtome860滑动切片机对包埋块进行连续切片,获得的内耳结构的二维图像,可以清晰观察内耳细微结构形态,为临床影像诊断学和断层影像学提供了丰富、完整、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为影像识别解剖结构或病变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在体视显微镜下,这些薄切片能清晰地显示壶腹嵴、蜗管及细小的神经和血管,为岩骨形态学领域提供了全新可靠的研究途径。2.利用非染色火棉胶连续切片进行岩骨结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本实验首次对岩骨及其内部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三维建模。运用该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精确显示岩骨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临床外科医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讨论病情和手术方式、手术入路以及注意事项,提供手术的准确性,对影像诊断学、耳显微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学有较大价值。3.首次建立生理坐标系下,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建立岩骨内部各解剖结构的三维坐标,以及测算外下唇至各重要结构的距离,为颅后窝入路手术中以内耳门为标志,避免损伤骨迷路、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奠定了数据基础。4.生理坐标系下,以膝状神经节与岩浅大神经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及以匙突、锥隆起作为坐标原点,对岩骨内外各结构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研究,比以前单纯靠测量距离来判断手术范围更加精确,对岩骨内外结构之间三维空间关系提供了更丰富、更精确的信息。可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提高其手术效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申卫东,张秀菊,韩东一,杨仕明[5](2014)在《听神经瘤手术相关的内听道和桥小脑角区显微解剖基础(Ⅰ)》文中研究指明早在20世纪初学者们就开始探讨经迷路到达内听道的可能,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William House将手术显微镜、冲洗吸引系统和金刚钻应用到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加快了手术的速度、改善了深部结构的暴露、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才使得经迷路入路成为切除听神经瘤的常规方法。完整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和保全神经功能是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最理想的结果,而熟悉桥小脑角和内听道的显微解剖,是安全切除肿瘤、保全重要结构功能的前提。本文主要对迷路入路涉及到的内听道和桥小脑角区域的正常显微解剖以及发生听神经瘤时的病态解剖进行综述,限于篇幅,我们将其分开综
李刚[6](2014)在《经鞍后区及上斜坡处理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鞍后区及上斜坡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不同手术入路对鞍后区及上斜坡的显露范围,并依据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与后床突的位置、大小、生长方向的不同综合考虑决定手术入路,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湿性尸头标本6个(12侧),用清水反复清洗标本表面,清理表面毛发。解剖出标本颈部的双侧颈总动脉、颈静脉、椎动脉大约2~3cm,插管冲洗,用温水反复灌洗,去除血管内血栓,于阴凉处晾干标本,经颈动脉及椎动脉注入大红色硅胶约300ml,颈静脉注入深蓝色硅胶约400ml。静置48小时待硅胶凝固后,放入75%乙醇溶液中保存。1颞极入路:该入路通过筋膜间入路保护面神经的颞支,去掉眶颧骨质,结扎离断汇入蝶顶窦的桥静脉,围绕外侧裂“S”形剪开硬脑膜,充分暴露额叶、颞叶及外侧裂,分离外侧裂后抬起额叶,并且向后下外侧牵拉颞极,显露颅底上斜坡及其周围结构组织,仔细分离该区域蛛网膜,抬起后交通动脉及颈内动脉,在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与动眼神经之仔细分离蛛网膜,显露基底动脉分叉处。同时观察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发出穿支动脉的走行,测量该入路下暴露鞍后区上斜坡及其周围的距离。为进一步扩大显露范围,可以通过颞极入路显露鞍后区上斜坡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基础之上,仔细剪开包绕后床突的小脑幕,充分显露后床突,高速磨钻小心磨除后床突骨质,增加暴露范围。再次观察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发出穿支动脉的走行,测量该入路下暴露鞍后区上斜坡及其周围的距离。2颞下经岩骨入路:头皮皮肤颞部直切口,颞瓣开颅,分离颅底硬膜,于棘孔处电凝离断脑膜中动脉,暴露三叉神经半月节,保护岩浅大神经,通过颞下磨除kaease三角,使脑组织回到生理解剖位置,在颞部硬脑膜外马蹄形剪开硬脑膜,抬起颞叶,结扎离断岩上窦后,在滑车神经进入小脑幕的后方,分别沿着岩上窦和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外侧缘“T”形剪开小脑幕,松解游离三叉神经穿入中颅窝周围的硬脑膜,向下压迫三叉神经增加术野暴露范围,同时观察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发出穿支动脉的走行,测量该入路下暴露鞍后区上斜坡及其周围的距离。3扩大颞极入路:头皮皮肤切口起自颧弓下靠近耳屏1cm,垂直向上至耳廓根部向后,至耳后23cm,弧形向前向内至中线旁,过正中线后旁开1~2cm,终止于发迹内。抬起额叶,向后外侧牵拉颞叶,通过外侧裂观察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发出穿支动脉的走行,测量该入路下暴露鞍后区上斜坡及其周围的距离。磨除Kawase三角,抬起颞叶,剪开小脑幕,在颞下观察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发出穿支动脉的走行,测量该入路下暴露鞍后区上斜坡及其周围的距离。结果:1颞极入路暴露鞍后区上斜坡的距离:(12.46±1.51)mm颞极入路+磨除后床突暴露鞍后区上斜坡的距离:(17.31±2.03)mm颞下经岩骨入路暴露鞍后区上斜坡的距离:(23.92±1.64)mm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对于鞍后区上斜坡区的暴露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实存在不同。2基底动脉尖处及大脑后动脉P1段发出的穿支动脉主要起自上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向上和向后走行,进入丘脑、大脑脚、脚尖窝、后穿质、中脑脑桥等。结论:1位于鞍后区及后床突下5mm内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可以采用经颞极入路充分暴露并夹闭,必要时可剪开包绕后床突的小脑幕,磨除后床突,增加暴露范围。2位于后床突之下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应当采用经颞下岩骨入路夹闭。3经颞极入路可以观察到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尖发出的穿通支动脉,在夹闭动脉瘤时可以防止误夹穿通支动脉,而颞下经岩骨入路无法看到对侧的穿支动脉,误夹这些穿支动脉可导致严重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响远期预后效果,严重者甚至死亡。4如果基底动脉瘤生长朝向后方,部分穿支动脉有时可发自动脉瘤或很难与动脉瘤分离,从而大大增加手术的难度。这时,通过颞极入路在前方很难清晰分辨穿支动脉与动脉瘤的关系,而经颞下经岩骨入路可以清楚的看到后穿支动脉,有效防止术中误夹穿支动脉,对此种动脉瘤的夹闭有优势。5基底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往往是两侧的直径宽于前后径,经颞下经岩骨入路进行夹闭时,动脉瘤夹几乎平行于基底动脉尖部,并且能减少因夹闭而造成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扭曲及狭窄,保证血管的通畅。6扩大颞极入路既可以从前方颞极外侧裂向后清楚的看到双侧的穿支动脉,又可以从颞下侧方及后方清楚的看到后方的穿支动脉,降低误夹风险。并且对于不同位置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此入路都可以有效夹闭。
吴国庆[7](2011)在《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中显微解剖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术前面神经3D-TOF-MRA及3D-FIESTA扫描,达到术前明确责任血管;通过术前颅脑T2像扫描,测量桥小脑角池的大小,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通过术后面神经3D-TOF-MRA扫描,评估病人的预后情况。方法我院2004-2011年共收治原发性面肌痉挛125例,其中80例术前进行了面神经MRA扫描。分析80例病人的术前、术后面神经MRA情况,判定责任血管的来源、数目、位置等,与术中所见比较;根据术后面神经出脑干端(REZ)有无可疑血管,判断病人预后。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根据术前颅脑MRI扫描T2轴位像测量桥小脑角池(CPA)的大小,与手术的难易程度做比较,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本组手术采用横切口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结果80例面肌痉挛病人术前MRA检查均发现了责任血管。单一血管者60例(占7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7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2根及以上责任血管者9例(占11.2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内听动脉1例。术前不能确定责任血管来源的11例。术中解剖发现:单一责任血管者59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3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多根血管者14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7例,内听动脉+小脑后下动脉2例,小脑前下动脉+脑干穿动脉3例,小脑前下动脉+静脉血管2例。不确定责任血管7例。经统计学分析,术前MRA检查与术中解剖发现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颅脑MRI扫描T2轴位像显示的桥小脑角池大小与年龄及手术的难易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术后面神经MRA检查显示REZ有无可疑血管与预后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00)。结论1、原发性面肌痉挛术前面神经MRA特殊序列扫描,可以明确责任血管的情况;测量桥小脑角池的大小,可以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故术前面神经MRA检查对手术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2、对于多支责任血管存在的情况,特别是面神经REZ存在静脉血管或脑干小穿支动脉的压迫时,术前3D-TOF-MRA尚难以准确判断。3、年龄大于40岁尤其是60岁以上的病人,桥小脑角池明显增大,有利于术中显露面神经REZ,分离垫开责任血管较容易些,使手术操作更方便。4、术后面神经3D-TOF-MRA扫描,可以了解术后责任血管的移位情况、术后面神经REZ有无可疑血管压迫等,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更可为复发病例二次手术提供参考。
林海蜂[8](2011)在《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是:1、寻找岩斜区颅骨的解剖标志,并对其结构进行量化。2、结合减少术中正常组织损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治疗宗旨,对现有的岩斜区手术入路进行剖析、总结并进行改良,希望获得更佳的手术入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寻找更合理的岩斜区手术入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在尸头上模拟改良后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和传统的乙状窦前入路。得出结论为1、通过两个关键孔(顶乳突缝前角和星点前下方约4.67mm处)基本能够锁定幕上下联合入路的骨窗;2、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只需磨除岩骨嵴内侧部及中间部骨质后与乙状窦前入路两者在手术最大视角和操作深度无显着差异(P>0.05);3、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骨窗面积较乙状窦前入路显着缩小(P<0.05);4、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脑干腹侧中间隙暴露长度明显大于乙状窦前入路而在桥脑腹侧中点所需牵开颞叶的角度明显小于乙状窦前入路(P<0.05);5、利用传统乙状窦前入路的切口创造出改良的颞枕开颅经小脑幕经岩骨嵴入路;6、提出顶乳突缝前角作为颞枕开颅的关键孔,减少了颞枕开颅的骨窗面积;7、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对岩斜区肿瘤基底暴露好,可早期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缩小,质地变软,出血减少,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邵高峰[9](2011)在《额颞经颧弓颞下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模拟额颞经颧弓颞下入路并对切口和骨窗的设计做以改进,对所涉及的各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探讨此入路的适应症和手术注意事项,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将10例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经双氧水、酒精浸泡处理后,解剖颈部血管,插管冲洗,灌注乳胶,模拟手术进行解剖。测量面神经额颞支及颞浅动脉的走行位置关系,探讨避免损伤的方法;牵开皮瓣、离断颧弓、分离颞肌,探讨减少颞肌损伤的方法;去除骨瓣,测量接近中颅窝底和内侧距离的变化。模拟硬膜下入路,测量所见各神经血管结构数据。再模拟硬膜外入路,观察所见结构后磨除岩尖,测量岩尖周围各结构的位置关系,探讨磨除的注意事项。打开后颅窝硬膜观察所见结构,测量岩尖的磨除面积,并对左右两侧的数据做小样本配对t检验,以α=0.05做为检验水准,判断两侧岩尖磨除面积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颞浅动脉在颧弓上方(26.6±3.7)mm、耳屏前方(11.3±1.5)mm最终分为额支和顶支,面神经额颞支始终走行于颞浅动脉额支的额侧下方,最颞侧分支与颞浅动脉额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0~13.2)mm。测量颧弓的最大去除长度为(29.5±3.3)mm,通过离断颧弓、牵开颞肌、磨除蝶骨大翼外侧骨质后,手术操作接近颅中窝内侧(17.8±2.7)mm,接近中颅窝底(14.5±2.3)mm。PCoA发自颈内动脉终段(C1)起始部的下外侧壁,沿脚间池向后内方走行,沿途发出许多穿支,其中结节丘脑动脉恒定出现,与之关系密切。测量PCoA长度为(13.8±3.5)mm,直径为(1.8±0.3)mm。动眼神经发自中脑前方的脚间池,穿过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向外上方斜行,在前床突后方(10.8±1.5)mm进入海绵窦外侧壁,其脑池段长度为(19.5±1.7)mm。滑车神经自中脑下丘下方发出后,绕中脑脚外侧,向前内方走行于小脑幕游离缘和小脑上动脉之间,在前床突后方(22.8±3.1)mm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后进入海绵窦外侧壁。测量Ⅲ、Ⅳ颅神经进入小脑幕游离缘处之间距离为(9.6±1.2)mm。海绵窦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排列,滑车神经走行常有变异,由此形成滑车上三角、滑车下三角、前内侧三角、前外侧三角,测量它们的面积为(35.8±7.1)mm2、(60.7±11.5)mm2、(37.5±9.4) mm2、(29.3±8.5)mm2,以滑车下三角面积最大,打开此三角可以暴露CS的后上腔、后下腔、内侧腔、ICA后垂直段、后曲部、及其脑膜垂体干的分支等。ICA岩骨水平部走行于GSPN下后方,测量其长度为(19.6±2.1)mm,直径为(4.3±0.5)mm,其后缘与岩骨嵴的距离为(10.3±0.9)mm,前缘与棘孔的垂直距离为(7.1±0.6)mm,膝部与GSPN裂孔距离为(6.4±1.2)mm。耳蜗位于内听道、膝状神经节、ICA岩骨部膝段所构成的三角内,同时也处于内听道前壁--GSPN裂孔两线外侧,表面骨质厚度为(6.2±0.8)mm,后缘距内听道口前壁(12.7±0.9)mm,内缘距三叉神经压迹(12.1±1.3)mm。内听道常位于弓状隆起与GSPN延长线所成夹角的平分线上,其内侧壁密质骨厚约(1.2±0.3)mm。接近内听道的岩尖最大磨除高度为(8.3±0.4)mm,岩尖中段最大磨除高度为(10.2±0.3)mm。三叉神经压迹内侧岩尖最大磨除深度为(4.1±0.2)mm。最大程度磨除岩尖部骨质后形成以内听道内口前壁、GSPN裂孔、破裂孔外后缘、岩斜裂为顶点的四边形区域,打开后颅窝硬膜和小脑幕可以显露桥脑腹外侧、小脑半球前上部、三叉神经根部、SCA、AICA及其分支等结构。测算岩尖的平均磨除面积为190.6mm2。分别计算左右侧面积,左侧平均为204.5mm2,而右侧为176.7mm2,行配对t检验,t=15.799,P<0.05,可以认为岩尖的磨除面积左、右侧有差异,且左侧>右侧。结论:在颞浅动脉主干颞侧切开、暴露颧弓后端,于颞深筋膜浅、深层间逆行分离可保护面神经额颞支和颞浅动脉。经颞部的手术把颞浅动脉额支作为保护面神经额颞支的标志。锐性切开耳前颞肌,骨膜下逆行完整分离、颞上线打孔固定、避免过多烧灼可有效减轻颞肌术后萎缩。去除颧弓、牵开颞肌后手术操作接近中颅窝底和内侧,明显减轻对颞叶的牵拉。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时应该仔细辨认其周围穿支,尤其是结节丘脑动脉。从海绵窦外侧壁两层之间的间隙分离可以直视其外侧壁各三角结构,有助于计划手术入路。熟悉岩尖区的结构、把GSPN裂孔作为保护颈内动脉岩骨段和内耳结构的标志有助于减少磨除损伤,岩尖的磨除面积左侧大于右侧。颞下颧弓入路可适用于中颅窝底部及后部、海绵窦旁、中脑外侧、环池、骑跨中后颅窝型或局限于岩斜区的病变及P2段动脉瘤的手术,对于内听道下、后外方的病变不宜经此入路。
张云鹤[10](2010)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后循环的血管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该区域的动脉瘤手术、介入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2、国人尸头上模拟达到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描述各入路显露范围差异,并探讨各入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解剖依据。方法1、利用15例(30侧)灌注有彩色硅胶的成人尸头,对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行程、管径、主要分支、变异和周围神经的关系;2、在15具尸头上模拟这些手术入路,包括翼点入路、颞下入路、眶颧入路、扩大中颅窝底入路(K awase入路)、小脑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入路、远外侧入路。反复演练并总结相应的颅底外科技术,体会各个手术入路的优缺点。结果1、在国人尸头上观测了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及变异,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左右椎动脉粗细明显不同(直径相差1.0mm以上)4例,椎动脉弯曲移位3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变异多见,我们发现一例由椎动脉颅外段发出,一侧标本小脑后下动脉缺如。基底动脉形态不规则,常有向左或向右偏移。小脑上动脉多数左右对称,有时一侧双干。两例后交通动脉粗大,显示同侧大脑后动脉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本侧颈内动脉。2、以图片记录翼点开颅过程和颅内显露情况。第二间隙的外形和内容物变异较大。向两侧分别牵开视神经或颈内动脉增大了对基底动脉顶端的显露。磨除前床突后可以从更前下的角度暴露基底动脉顶端。磨除后床突,牵开视神经可以获得更好的显露且增大了操作空间。3、颞下入路开颅后从前侧方观测对基底动脉顶端暴露,可以清楚显露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牵开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有助于对基底动脉的显露,小脑幕切开扩大了基底动脉上段向下的暴露。4、经眶颧入路磨除前床突,打开颈内动脉的远环和海绵窦外侧壁,增大了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的活动度,利于从前侧方近90度的视野范围显露基底动脉顶端。5、模拟颅中窝经前岩骨入路观测了入路相关结构的距离和解剖,以图表记录。脑膜中动脉、岩浅大神经、弓状隆起是该入路的重要标志点。硬膜外磨除Kawase三角,硬膜下剪开小脑幕可以显露基底动脉中上段,并可显露小脑前下动脉和面听神经。6、模拟小脑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入路,观测了PS点到岩骨内部重要结构的距离。同时观测了面神经管。演练硬膜和小脑幕的剪开方法,从迷路后和经迷路角度观察基底动脉干的暴露情况。7、对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进行详细的观测。磨除寰椎后弓、枕骨髁后三分之一,扩大了颅内前侧方的显露,可以观察小脑后下动脉在椎动脉的起源。结论1、本研究中对后循环血管结构的观测结果对国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病变的影像诊断、介入和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2、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采用前上方路径,包括颞下、翼点-经侧裂或眶颧-翼点入路,各有其适用范围。将这三种入路联合使用能够提供各种所需的路径。去除邻近骨性结构(如前后床突、鞍背和上斜坡、内侧岩尖)加上经海绵窦或(和)小脑幕操作能够增加显露范围。3、处理基底动脉干动脉瘤的手术入路经过外侧方途径,主要的障碍是颞骨岩部。手术中需要磨去部分颞骨,从侧方经乙状窦前到达基底干。去除骨质的范围因人而异,从迷路后到经耳蜗的全岩部切除都有可能。迷路前经岩部入路(经Kawase三角扩大中颅窝入路)需要去除内岩尖,可以为基底干下部的手术提供一个狭窄的窗口,这一入路只适用于小的椎-基底动脉瘤。扩大的入路需要联合经岩部入路和颞下入路,切开小脑幕以扩大CPA。4、处理椎动脉干动脉瘤的手术入路从后下方提供手术路径,远外侧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暴露。应熟悉手术路径中的筋膜、肌肉、神经血管和骨质结构以便于安全顺利操作。移位椎动脉,切除枕髁和颈静脉结节可以增加内部显露。5、本研究以后循环动脉瘤为焦点,首次较系统地在国人尸头上对相关手术入路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和总结,必将对国人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经岩骨入路面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岩骨入路面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1.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器械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标本血管灌注 |
1.3.2 模拟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PF-CPF入路,在此过程中进行局部显微结构显露、观察、测量、拍照 |
1.4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效果满意,椎动脉效果稍差(图 1.5)。 |
2.2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口部位解剖 |
2.3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解剖显露 |
2.4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的解剖显露 |
2.5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和频邻血管、神经关系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5.1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 |
2.5.2 岩裂、桥脑裂自身数据及与相邻关系显微解剖数据 |
2.6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入路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PV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1 经PF-CPF上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
2.6.2 PF-CPF与三叉神经、SCA、PV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2.1 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结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2.2 SCA 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2.3 PV 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7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7.1 经PF-CPF上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
2.7.2 PF-CPF与面、前庭蜗神经、展神经、AIC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8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对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基底动脉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8.1 经PF-CPF下入路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
2.8.2 PF-CPF与舌咽、迷走、副神经、PICA、B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3.讨论 |
3.1 微创神经外科与“锁孔”手术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
3.2.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皮肤切口位置及方向 |
3.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相关骨性标志及开颅注意事项 |
3.2.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
3.3 SRKA经PF-CPF入路后颅窝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显露和操作要点 |
3.3.1 上神经、血管复合体及 PV 暴露操作要点 |
3.3.2 中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暴露操作要点 |
3.3.3 下神经、血管复合体及椎-基底动脉的暴露操作要点 |
4.小结 |
附图 1 |
第二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手术方法 |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
1.5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
1.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临床意义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减压方式选择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术中注意事项 |
4. 小结 |
附图 2 |
第三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手术方法 |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
1.5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中探查结果 |
2.3 术中面神经减压情况 |
2.4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5 随访结果 |
3.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临床意义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CPF上、下支治疗HFS对重点减压区的作用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对减压方式选择 |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术中注意事项 |
4.小结 |
附图 3 |
第四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手术方法 |
1.3.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中舌咽神经根减压情况 |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临床意义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治疗GPN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减压方式选择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术中注意事项 |
4.小结 |
附图 4 |
第五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手术方法 |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
1.5 随访内容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3 随访结果 |
3.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入路设计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听神经瘤时重要血管的保护与处理90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 PF-CPF 治疗 CPA 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时术中注意事项 |
4.小结 |
附图 5 |
全文结论 |
附录A: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显微解剖实验数据及经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资料 |
附录B: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
附录C: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
综述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
1.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概述 |
2.显微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入路概述 |
3.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 |
3.1 骨性标志 |
3.2 桥小脑角区 |
3.3 岩裂—桥脑裂: |
4.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现状和适应症 |
4.1 解剖学研究现状 |
4.2 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适应症 |
5.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5.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现状 |
5.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进展 |
5.2.1 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CPA手术 |
5.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 |
6.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迷路上间隙和后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所致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听骨链完整的手术方法 |
1.2.2 听骨链中断的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3)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听神经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 |
1.3 面神经的功能评估 |
1.4 肿瘤的生物学性状对面神经保护的影响 |
1.5 面神经保护的进展 |
1.5.1 手术入路与手术技巧 |
1.5.2 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 |
1.5.3 术中视频监控 |
1.5.4 围术期相关药物的应用 |
1.5.5 面神经相关血管的保护 |
1.5.6 内镜辅助听神经瘤切除手术 |
1.5.7 神经导航系统的应用 |
1.5.8 DTI术前面神经定位 |
1.5.9 面神经修复技术 |
1.6 面神经的康复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临床表现 |
2.1.3 影像学检查 |
2.1.4 面神经功能 |
2.1.5 基线资料分析 |
2.2 监测设备 |
2.3 麻醉方式 |
2.4 手术方法 |
2.5 病例随访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术中所见面神经部位 |
3.2 肿瘤全切率 |
3.3 面神经解剖保留率 |
3.4 术后面神经功能 |
第4章 讨论 |
4.1 肿瘤全切率 |
4.2 面神经解剖保留率 |
4.3 术后面神经功能 |
4.4 手术技巧方面探讨 |
4.5 术前DTI的使用 |
4.6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
4.7 电生理监测与麻醉的协调配合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岩骨结构二维数据的获取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标本 |
1.1.2 尸头处理及切片制备 |
1.1.3 火棉胶连续切片图像的获取 |
1.2 结果 |
1.2.1 观察不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
1.2.2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岩骨切片局部细微结构 |
1.2.3 观察茜素红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
1.3 讨论 |
1.3.1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重要性 |
1.3.2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方法 |
1.3.3 本实验岩骨切片的意义 |
1.4 小结 |
二、岩骨结构的三维重建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使用设备与软件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岩骨三维模型与骨迷路、VA和ES的相互关系 |
2.2.2 颈内动脉管与颈静脉孔区血管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 |
2.2.3 内耳道底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 |
2.2.4 面神经管的位置走形 |
2.3 讨论 |
2.3.1 岩骨三维建模的重要性 |
2.3.2 近年来颞骨三维重建的研究进展 |
2.3.3 岩骨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2.3.4 Amira软件的可视化操作 |
2.3.5 岩骨可视化模型建立的意义 |
2.4 小结 |
三、岩骨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岩骨解剖结构的三维建模 |
3.1.2 原始坐标系的建立 |
3.1.3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
3.1.4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
3.1.5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
3.1.6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值 |
3.1.7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值 |
3.2 结果 |
3.2.1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2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3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4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3 讨论 |
3.3.1 与岩骨有关的手术入路 |
3.3.2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
3.3.3 内耳门外下唇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
3.3.4 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 |
3.3.5 匙突为标志点坐标系的建立 |
3.3.6 锥隆起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
3.3.7 距离的测量 |
3.3.8 岩骨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局限性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件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经鞍后区及上斜坡处理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手术治疗研究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中显微解剖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部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面神经3D-TOF-MRA及3D-FIESTA扫描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术前的指导价值 |
一 术前面神经MRA扫描与术中解剖发现责任血管的比较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 术前测量桥小脑角池的大小对手术难易程度的判断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术后面神经MRA扫描对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1 |
参考文献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Abstract |
PartⅠ |
PartⅡ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课题相关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岩斜区应用显微解剖学及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
2.2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与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比较 |
第3章 颞骨的岩部、乳突部显微解剖研究 |
材料及来源 |
设备及器械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4章 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与乙状窦前入路应用解剖学比较研究 |
材料及来源 |
设备及器械 |
方法 |
结果 |
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主要指标包括 |
改良的颗枕经小脑幕-经岩峭入路解剖特点与创新点 |
讨论 |
第5章 岩斜区脑膜瘤个体化显微外科手术入路临床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临床资料 |
手术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6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情况 |
致谢 |
(9)额颞经颧弓颞下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额颞经颧弓颞下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颞下相关入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后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经岩骨入路面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 常书锋. 郑州大学, 2016(03)
- [2]迷路上间隙和后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所致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J]. 王晋超,吾买尔·牙生,唐亮,张劲.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6(03)
- [3]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D]. 徐熙鹏. 吉林大学, 2016(12)
- [4]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D]. 魏先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5]听神经瘤手术相关的内听道和桥小脑角区显微解剖基础(Ⅰ)[J]. 申卫东,张秀菊,韩东一,杨仕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03)
- [6]经鞍后区及上斜坡处理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显微解剖研究[D]. 李刚. 河北医科大学, 2014(10)
- [7]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中显微解剖的对比研究[D]. 吴国庆. 山东大学, 2011(06)
- [8]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D]. 林海蜂. 吉林大学, 2011(09)
- [9]额颞经颧弓颞下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邵高峰.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10]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D]. 张云鹤. 天津医科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