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阮氏钗[1](2021)在《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美德超越力量研究 ——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分析》文中提出逆境,美德和幸福是人类生活中三个熟悉的概念。每个概念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含义,但是从这些东西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人类和社会的不同方面。生活的逆境,这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逆境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生活有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面对和克服。沉浸于自己之中,在每个人的带领下逃避困难或克服困难。逃避麻烦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也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大胆地直接看问题,考虑并找到最佳方法。凭着乐观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感到困难。越南人民有句俗话:失败是成功的源泉,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每一次失败都是汲取人生经验教训的时间。从那里,我们可以对自己充满信心,可以面对逆境并克服逆境,得到幸福。人类幸福的概念在一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帮助人们建立理想,目标和态度的基础之一。它也是人们建立善,恶,尊严和一系列其他人类概念的核心,度量和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实证法,探索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美德超越力量是如何作用的机理机制,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调研分析。采取问卷调查,分别抽样2020年疫情严重影响期间防疫居家中国大学生(N302 of 28万数据库)和越南大学生(N300),对数据库中的中越抽样逆境综合指数、幸福发展指数、超越力量指数等做SPSS26大数据比较分析和回归预测,并对所得出的显着结论做讨论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创新结论:(1)逆境是大学生人生成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使中国和越南大学生均陷入了生活学习等学涯成长和交往就业等人生发展的逆境之中,其中女生承受着比男生更为强烈的逆境应激压力感。(2)超越是大学生战胜逆境所必备的自我力量。中越大学生共有“感恩”,中国学生还有“宽恕、自信”超越力量;越南学生则有“共情、韧性、敬畏”我超越力量。因为感恩于亲友帮助、宽恕是对伤害的超越、自信基于自我效能、共情常怀忧患意识、韧性是对逆境的抗衡、敬畏更关爱生命。(3)幸福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美好自我体验。中国抽样大学生幸福发展优势表现为“生活意义、专注投入、积极情感”;越南抽样大学生幸福发展优势表现为“生活意义、美好人缘、学涯成就”,其中生活意义是共同的幸福体验。(4)在逆境中追求幸福源自不同的超越驱动力。中国抽样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13.8%源自“乐观、情商、共情、韧性”等自我超越内驱力。越南抽样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49.8%来自“乐观、自信、沉浸、共情、韧性”等自我超越内驱力。其中,乐观即积极面对、共情即同理心、韧性即复原力等是逆境下追求幸福的跨文化的中越大学生共同的自我超越优势力量。(5)建议:培养中越大学生超越力量激励逆境追求幸福的策略,如培养抗逆的韧性,拥有自信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等。本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内容研究不够,寄希望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不断深化和探索完善。
鄂义强[2](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杨丽丽[3](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谭智力[4](2020)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提炼》文中指出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创新创业商业模式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与前沿问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开展,政府主导鼓励下的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实践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由高校大学生为主要创办者的创业公司,并取得了许多杰出的商业成绩。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现象,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实践已成为政府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一大壮举,其商业模式亟需理论归纳与总结,以便进一步丰富现有商业模式研究成果,更好指导中国更多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基于此,本文运用扎根研究法,以2015-2019年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五届大赛以来包含冠、亚、季军和部分金奖的共41个相关创业案例,并将案例分为科技类创业项目和非科技类创业项目两类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对商业模式模型、创业企业商业模式、“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以及大学生创业领域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充分吸纳借鉴已有商业模式模型构建的独到之处。其次,本文将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类创业,另一类是非科技类创业,并分别运用扎根研究法对两类创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中国大学生“互联网+”科技类和非科技类创业商业模式模型。最后,论文再次运用扎根研究法,提炼出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理论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描述分析模型中各要素以及作用关系。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互联网+”科技类创业商业模式模型,主要由技术性价值、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政府高校扶持和社会性支持六个部分组成。科技类创业商业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技术性的价值主张和高校的科研支持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非科技类创业商业模式模型,主要由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政府高校扶持和社会性支持六个部分组成。非科技类大学生创业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价值创造方式的复杂多样性。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模型,主要由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政府高校支持、社会性支持和价值获取6个部分组成,其中政府高校支持、和社会性支持分别作用于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同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
李芬[5](2020)在《心理资本干预和高职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本世纪初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很多心理学的研究者将注意力从二战以后的关注疾病和创伤转移到探索和开发人类的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生活得更有意义。在这一背景下,Fred Luthans和他的同事们在2004年提出了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以下简称PsyCap)的概念。近年来国内有关大学生PsyCap的研究和学校适应研究文献较多,而高职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较少。本文以湖北某高职院校为例,对300多名在校高职大学生的PsyCap现状,大学适应现状做了调查,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学校适应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基于PsyCap的干预模型(简称PCI)对实验组20名高职大学生实施干预实验,探索PCI理论对高职大学生PsyCap的影响。通过对样本325份《心理资本自评量表》有效问卷调查研究,高职大学生PsyCap合计均值高于柯江林(2015)对本科生的测量值,二阶维度中,事务型心理资本低于本科生,人际型心理资本高于本科生,三阶维度中,高职大学生在自信勇敢,尊敬礼让两个维度低于本科生,坚韧顽强一个维度与本科生持平,其余四个三阶维度均高于本科生,高职大学生与本科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二阶三阶维度,存在显着年级差异,性别差异,生源地差异,在某些三阶维度,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也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对样本305份《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有效问卷调查研究,湖北地区高职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均值高于沈茜(2018)对上海地区高职大学生的测量值,在大学适应的七个二阶维度中,湖北高职大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和满意度两个二阶维度得分低于上海高职大学生,其余五个二阶维度均高于上海。两个地区的高职大学生在学校适应及其各个二阶维度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湖北地区高职大学生大学适应及其二阶维度,存在显着年级差异,性别差异,生源地差异,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在某些二阶维度也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对样本《心理资本自评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300份有效问卷分析研究,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大学适应呈显着正相关,心理资本与高职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七个二阶维度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心理资本总均值和大学适应合计均值一元回归方程有效,拟合优度检验显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可以解释50%以上的大学适应得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可以部分预测其大学适应水平。基于PCI理论,随机抽取的20对40名学生分成2组,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首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同质性检验,然后对实验组实施为期两周共6次的干预活动,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资本自评量表》和《心理资本他评量表》测量值,心理资本总均值及其二阶维度都有所提升,其中实验组《心理资本自评量表》得分,心理资本总均值,事务型心理资本以及八个三阶因子后测值均显着高于前测值。实验组《心理资本他评量表》的前后得分,二阶维度中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三阶维度的八个因子的后测值均显着高于前测值。对照组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各个维度在干预前后均无显着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在干预前后也不存在差异。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可能带来5种不同的结论:1.干预实验有效;2.干预实验有效并且对对照组产生“传染效应”;3.干预实验有效,但干预活动并非导致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资本提升的唯一因素;4.干预实验无效,导致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资本提升的原因是干预实验之外的其他未知因素;5.本研究采用的本土化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和PCI模型不匹配。
张健萍[6](2019)在《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央大力提倡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工作进入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已有348家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约4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即便如此,现实情况却是:很少有社工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SWG)把社会工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已有的研究比较关注SWG不从事社工行业的原因,较少研究其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本身,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对口单位”缺乏具体且深入的探讨。本研究站在行业系统的角度,从就业单位出发,探究SWG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情况:一方面采用二手资料分析法,在对SWG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进行详细操作化的基础上,针对2000年-2015年上海9所高校SWG就业登记表的信息进行内容分析,探讨SWG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水平。另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2015年上海7所高校SWG得出其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并将此结果用于评估二手资料分析得出的结果。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严格意义下SWG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5.5%,宽泛意义下SWG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9.0%。而且,历年来SWG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所浮动,但整体而言较稳定,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学校等级、专业成立时间和生源地因素对SWG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有显着影响。(3)从就业区域来看,绝大多数SWG选择就业于东部发达地区,只有少数SWG到中西部和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从行业来看,SWG就业单位多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仅有3.9%的SWG选择就业于社工机构。(4)高职教育下的社工专科毕业生,严格意义下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22.8%,远远高于社工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5.5%);而且选择就业于社工机构的社工专科毕业生比例为19.5%,远高于社工本科毕业生的比例(3.9%)。研究结果对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和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政府应该在社工职业化与专业化道路上作出变革引导,早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切实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与保障制度;第二,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要重视社工专业教育的职业转化,即通过培养社工专业人才,将“专业化的社工教育”转化为“职业化的社工服务”。
黄莉[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是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强烈信仰,在行动上更加规范与自律,以使自身政治行为与所信仰的政治体系要求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政治认同无论是对社会成员还是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否光明。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维系和增强我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国际国内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径,使得公民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趋于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最易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及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认同状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简言之,作为网民重要群体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这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立德树人原则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化解负效应、善用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巧用新媒体凝聚新共识,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正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出合格人才。本文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大学生政治认同划分为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具体维度,并从上述四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四维度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概括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状况与双重变化。从总体状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认可与质疑交织。这种现状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态度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认同类型从潜藏型转向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虚假认同趋势,且政治信仰弱化加剧,政治认同状态更具暂时性与易变性。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放大、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有效引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变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并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致对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别是:其一,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其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其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其四,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其五,正确对待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六,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王帅[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付贺贺[9](2019)在《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反应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使得当前的职业生涯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如何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对生涯适应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根据量表编制的科学程序,自编《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量表》;其次,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量表》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考察;最后,结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探讨了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及生涯适应反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编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量表》包括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决策和提高竞争力四个维度,共19个题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测量工具。(2)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提高竞争力维度的水平最高。大学生的总体生涯适应反应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在是否双亲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的总体生涯适应反应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但自我探索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的总体生涯适应反应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但环境探索维度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3)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反应三者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社会支持对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适应反应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生涯自我效能感对生涯适应反应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生涯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反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丘少云[10](2019)在《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要实现城乡高职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需要有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职业观指引。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的职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采用《高职学生社会资本量表》和《高职学生职业观量表》,调查广东省各地区城乡高职学生共636名。结果显示:第一,高职学生总体的社会资本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第二,高职学生总体的职业观的特征是重利益轻责任、重发展轻稳定。第三,职业观在学校所在地上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城市高职学生比农村高职学生更加重视自我发展、社会地位、现实利益,工作稳定和社会责任没有差异且最受忽略。结合以上两个量表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高职学生社会资本与职业观之间在总体和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存量可以正向预测和影响职业观的形成与发展。为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采用《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访谈提纲》对广东省各地区共10名城乡高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过程中专业选择具有依赖性、职业选择具有功利性、职业规划具有模糊性、职业定位具有工匠性。第二,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城市高职学生受血缘关系的影响较深刻,而农村高职学生更易受亲缘关系的影响,更注重工作稳定;城市高职学生组织社会资本较丰富,比农村高职学生更重视自我发展;城市高职学生专业社会资本较丰富,比农村高职学生更加重视现实利益;公共社会资本对城市和农村高职学生的影响甚微。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围绕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引导城乡高职学生形成重视长远发展、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职业观的差异化策略。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职业观的形成阶段上,结合影响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性事件进行具有针对的职业观教育,专业志愿选报前开展选报科学指导;知识技能获得中培养职业认同感;就业指导过程中增强职业责任感;就业后职业发展追踪提高职业稳定性。
二、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美德超越力量研究 ——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幸福与美德及逆境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 |
1.3.2 中西方学者幸福与美德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逆境与幸福相关研究现状 |
1.4 前人研究之不足与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1 前人研究之不足 |
1.4.2 本研究问题提出 |
1.4.3 课题来源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马克思,毛泽东,胡志明) |
2.1.1 马克思幸福观 |
2.1.2 毛泽东幸福观 |
2.1.3 胡志明幸福观 |
2.2 美德暨性格优势理论(积极心理,中国传统,越南传统) |
2.2.1 积极心理美德 |
2.2.2 中国传统美德 |
2.2.3 越南传统美德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样本选择 |
3.2 研究方法 |
3.2.1 质性研究方法 |
3.2.2 量化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信度效度:中越大学生抽样调研问卷信度和答卷效度检验 |
4.1.1 编制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4.1.2 学生回复答卷效度检验 |
4.2 逆境指标:中越大学生疫情所致逆境应激源评估 |
4.2.1 中国大学生疫情下的10 项逆境应激源多重响应分析 |
4.2.2 越南大学生疫情下的10 项逆境应激源多重响应分析 |
4.2.3 中越大学生逆境应激源10 项总分均值比较T检验 |
4.3 超越力量:中越大学生逆境下生命叙事超越力量分析 |
4.3.1 中国大学生逆境下生命超越力量9 项多重响应分析 |
4.3.2 越南大学生逆境下生命超越力量9 项多重响应分析 |
4.4 幸福发展:中越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均值比较分析 |
4.4.1 中国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配对均值比较T检验 |
4.4.2 越南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配对均值比较T检验 |
4.4.3 中越大学生幸福发展5 要素PERMA均值比较T检验 |
4.5 在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中越大学生回归预测模型 |
4.5.1 中国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线性回归预测 |
4.5.2 越南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线性回归预测 |
4.6 逆境中追求幸福:中越大学生美德超越力量回归预测模型 |
4.6.1 中国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的美德超越力量多元回归预测 |
4.6.2 越南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的美德超越力量多元回归预测 |
4.7 在逆境中追求幸福:中越大学生自我超越力结构方程模型 |
4.7.1 中国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的各结构结构建模 |
4.7.2 越南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的各因素中介结构建模 |
4.7.3 中国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部分中介效应结构建模 |
4.7.4 越南大学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的自我超越力部分中介效应结构建模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全球重大疫情使中越大学生处于多元人生逆境之中 |
5.2 中越大学生逆境下自我超越叙事着各自的生命故事 |
5.3 中越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幸福发展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 |
5.4 中越大学生逆境中追求幸福发展的超越力量各自其内驱效应 |
5.5 建议:培养中越大学生超越力量激励逆境追求幸福的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研究背景 |
2.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
5.研究评价 |
(四)概念界定 |
1.学校适应 |
2.中职升高职 |
3.团体心理辅导 |
(五)相关理论阐释 |
1.团体动力学理论 |
2.社会学习理论 |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工具 |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测量法 |
3.统计分析法 |
4.访谈法 |
5.实验法 |
6.观察法 |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二)调查结论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
1.方案设计思路 |
2.方案设计内容 |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提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商业模式模型研究 |
2.1.1 结构化商业模式模型 |
2.1.2 逻辑化商业模式模型 |
2.2 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研究 |
2.2.1 创业企业商业模式模型 |
2.2.2 创业企业商业模式构建 |
2.3 “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2.3.1 “互联网+”对创业的影响 |
2.3.2 “互联网+”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2.4 大学生创业研究 |
2.4.1 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 |
2.4.2 大学生创业过程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案例抽样 |
3.3 案例收集 |
3.3.1 案例来源 |
3.3.2 案例筛选规则 |
3.4 研究案例概况 |
第四章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科技创业商业模式模型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案例分布 |
4.2 科技创业商业模式开放式编码 |
4.3 科技创业商业模式主轴性编码 |
4.4 科技创业商业模式选择性编码 |
4.5 科技创业商业模式模型分析 |
4.5.1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
4.5.2 商业模式要素作用关系 |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非科技创业商业模式模型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案例分布 |
5.2 非科技创业商业模式开放式编码 |
5.3 非科技创业商业模式主轴性编码 |
5.4 非科技创业商业模式选择性编码 |
5.5 非科技创业企业商业模式模型分析 |
5.5.1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
5.5.2 商业模式要素间作用关系 |
第六章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模型构建 |
6.1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开放式编码 |
6.2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主轴性编码 |
6.3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选择性编码 |
6.4 模型的饱和度检验 |
6.5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模型分析 |
6.5.1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
6.5.2 商业模式要素间作用关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模型的一般性 |
7.1.2 模型的新特质 |
7.1.3 模型的应用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心理资本干预和高职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资本概述 |
2.2 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的理论和测量研究 |
2.2.1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及测量研究 |
2.2.2 希望理论及测量研究 |
2.2.3 乐观理论及测量研究 |
2.2.4 韧性理论及测量研究 |
2.2.5 心理资本的测量研究 |
2.3 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的干预研究 |
2.3.1 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2.3.2 希望的干预研究 |
2.3.3 乐观的干预研究 |
2.3.4 韧性的干预研究 |
2.3.5 心理资本(PsyCap)的干预研究 |
2.4 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 |
2.4.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 |
2.4.2 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 |
2.4.3 大学生心理资本相关变量研究 |
2.5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
2.5.1 大学生适应的测量研究 |
2.5.2 大学生适应的现状调查研究 |
2.5.3 大学生适应的干预研究 |
2.6 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研究 |
3. 问题的提出 |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3.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4. 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
4.1 设定研究目标 |
4.1.1 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 |
4.1.2 高职学生大学适应现状调查 |
4.1.3 心理资本现状和学校适应现状的相关性研究 |
4.1.4 基于PCI模型探索心理资本干预对高职大学生的作用研究 |
4.2 确定研究对象 |
4.3 选择研究工具 |
4.4 提出研究假设 |
4.5 研究过程和结果 |
4.5.1 研究一: 样本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 |
4.5.2 研究二: 样本高职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调查 |
4.5.3 研究三: 样本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校适应关系研究 |
4.5.4 研究四: 基于PCI模型的微干预对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效果研究 |
4.5.5 研究结果 |
4.5.6 讨论 |
4.5.7 研究结论 |
4.5.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4.5.9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5. 附录A |
5.1 基于心理资本微干预PCI模型干预实验 |
5.1.1 准备阶段 |
5.1.2 实施阶段 |
5.1.3 结束阶段 |
5.2 干预实验情景再现 |
5.2.1 第1次活动 |
5.2.2 第2次活动 |
5.2.3 第3次活动 |
5.2.4 第4次活动 |
5.2.5 第5次活动 |
5.2.6 第6次活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关于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二手资料分析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核心概念的操作化 |
2.1.3 数据编码 |
2.1.4 数据分析 |
2.2 问卷调查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数据分析 |
2.3 研究框架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情况 |
3.2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基于二手资料的分析 |
3.2.1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整体水平 |
3.2.2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历时变化 |
3.3 对二手资料分析结果准确性的评估: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基于学生的自评 |
3.3.2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基于笔者的评价 |
3.4 社工专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基于二手资料的分析 |
3.5 社工本科毕业生与专科毕业生对口率的差异的比较 |
3.6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影响因素 |
3.6.1 学校等级 |
3.6.2 专业成立时间 |
3.6.3 学生性别 |
3.6.4 生源地 |
3.7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地域分布 |
第4章 讨论 |
4.1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水平及其稳定性 |
4.2 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影响因素 |
4.2.1 学校等级 |
4.2.2 专业成立年份 |
4.2.3 学生性别 |
4.2.4 生源地 |
4.3 社工本科毕业生与专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与局限 |
5.2.1 创新之处 |
5.2.2 研究局限 |
5.3 启示与建议 |
5.3.1 对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启示 |
5.3.2 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㈠理论意义 |
㈡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㈠国外研究现状 |
㈡国内研究现状 |
㈢研究成果评析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重、难点 |
㈠可能的创新点 |
㈡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
一、新媒体及其社会功能 |
二、新媒体环境 |
三、我国新媒体与网民的发展 |
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概述 |
一、政治认同及其具体维度 |
二、大学生与政治认同 |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
一、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 |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状况说明 |
一、问卷编制 |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维度分析 |
一、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坚定与迷茫共存 |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忠诚与困惑同在 |
三、政治工具认同方面:肯定与否定交织 |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认可与质疑相随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情况 |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重变化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全球化引发主权观讨论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全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破坏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全球化引发制度比较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环境放大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经济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被新媒体放大减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政治建设问题借助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思想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剧烈碰撞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社会转型引发的不公经由新媒体放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三节 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巨大 |
一、去中心化传播特点降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权威认同 |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综合判断能力 |
三、传播多样化带来的反向信息滋生销蚀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
四、新媒体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感性认同 |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非有效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不小 |
一、“两个舆论场”冲突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官方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弱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变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
二、社会教育多样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突出 |
三、学校教育更加开放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家庭教育非理性现象凸显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我国应对媒体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一、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考察 |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三、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教训 |
第二节 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一、发达国家重视利用新媒体促进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 |
二、部分国家忽视媒体作用导致民众政治认同降低的教训 |
三、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经验教训所涵盖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探寻 |
一、建立利益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
二、加强国家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手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道路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 |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理论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 |
三、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制度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 |
四、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 |
一、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 |
二、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
三、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 |
一、深化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与利益基础 |
二、加强政治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保障 |
三、弘扬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指引 |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手段 |
第四节 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 |
一、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形成自我约束 |
二、加强与优化新媒体行业法律规范化管理 |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思想舆论引导能力 |
四、努力实现新媒体舆论传播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利用新媒体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 |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六节 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改善新媒体下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改善新媒体下学校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改善新媒体下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概览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反应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生涯适应反应及其相关研究 |
1.1 生涯适应反应的概念 |
1.2 生涯适应反应的测量 |
1.3 生涯适应反应的相关研究 |
2 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 |
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
2.2 社会支持的测量 |
2.3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3 生涯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研究 |
3.1 生涯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3.2 生涯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3.3 生涯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4 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适应反应三者之间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1 问题提出 |
1.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2 研究假设 |
2 研究设计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量表的编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过程 |
2.1 维度的确定 |
2.2 初测量表的形成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施测程序 |
3.4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项目分析 |
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4 信度分析 |
4.5 效度分析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的特点及与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研究工具 |
2.3 施测程序 |
2.4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2 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的特点 |
3.3 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适应反应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
3.4 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适应反应三者之间的回归分析 |
3.5 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反应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4 讨论 |
4.1 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
4.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生涯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
4.3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 |
4.4 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 |
4.5 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对生涯适应反应的回归分析 |
4.6 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反应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总讨论 |
1 关于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的维度 |
2 关于大学生生涯适应反应的特点 |
3 关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适应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
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 本研究的教育启示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职业观研究 |
二、高职学生职业观研究 |
三、城乡学生社会资本差异的研究 |
四、社会资本促进积极职业观形成的对策研究 |
五、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拟突破难点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职业与职业观的概念 |
二、社会资本与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概念 |
三、城乡差异的概念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影响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理论基础 |
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强关系”理论与“弱关系”理论 |
第三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工具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预测与分析 |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预测) |
二、项目分析 |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三节 问卷正式施测的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正式施测) |
二、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三、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四、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与职业观的相关分析 |
五、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影响职业观的回归分析 |
六、问卷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四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访谈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访谈调查设计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工具 |
四、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一、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与现状分析 |
二、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访谈结果分析 |
三、访谈调查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
第五章 基于社会资本促进城乡高职学生积极职业观形成的对策 |
第一节 专业思想建立期:专业志愿选报前开展选报科学指导 |
一、协助学生增强专业志愿选报的科学性 |
二、提高农村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 |
第二节 职业选择迷茫期:知识技能获得中培养职业认同感 |
一、农村高职学生自觉强化知识技能 |
二、实训技能训练中渗透职业认同感 |
三、校企合作实习中提高职业认同感 |
第三节 职业规划迷茫期:就业指导过程中增强职业责任感 |
一、学校指导学生增强职业责任感 |
二、长辈引导晚辈树立职业使命感 |
第四节 事业观形成期:就业后职业发展追踪提高职业稳定性 |
一、建立健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追踪机制 |
二、城市高职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稳定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在逆境中追求幸福:美德超越力量研究 ——基于中越大学生实证分析[D]. 阮氏钗.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提炼[D]. 谭智力. 广西大学, 2020(08)
- [5]心理资本干预和高职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 李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健萍.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8]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与生涯适应反应的关系研究[D]. 付贺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10]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D]. 丘少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