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三个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朱苑璟[1](2021)在《新的春天 振翮远翥 记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文中研究说明昂首阔步新征程、同心奋进正当时。1月23日,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福州开幕。省政协主席崔玉英,副主席张兆民、杜源生、洪捷序、薛卫民、王光远、阮诗玮、刘献祥、许维泽、林钟乐,秘书长陆开锦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省委书记尹力,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宁,驻闽部队领导张红兵,省领导胡昌升、周联清、赵龙、邢善萍、杨贤金、郑新聪、庄稼汉、吴喜铧、林宝金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黄蒂[2](2020)在《地方政协协商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研究 ——以X市为例》文中提出人民政协在我国的政治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创立,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与共和国风雨同舟71年,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全国政协的指导下,地方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转化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协商成果转化率低、转化落实难、反馈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影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本文基于陈振明政策执行模型,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理论模型,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协商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完善现有的协商成果转化程序,完善协商成果产出机制,完善协商成果以外的因素三个方面建议,以促进政协协商取得更好实效。
葛俊良[3](2020)在《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协商治理意味着环境治理由依靠政府威权解决问题向主体间达成合意的过程转变。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引导利益相关方理性互动,形成政策建议,有助于强化环境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而可视为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试图回答地方政府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协商治理实践以及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如何具体运行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进行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和比较不同环境治理范式的主要内容和实践现状,着重探讨协商治理与多中心治理、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网络化治理等环境治理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协商治理是环境社会治理的一种基础性范式。在此基础上,依据环境议题属性和协商主体间关系标准,将国内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划分为回应型、自治型、咨询型和监督型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其议题属性、协商功能、社会参与形式和制度化平台等。根据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协商治理的利益动机,本研究从议题边界、功能定位、参与主体、程序流程和协商方式五个角度剖析国内环境协商治理的实践取向,指出其兼具公共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治理动机,但基于治理有效性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性取向更为明显。协商民主对公共理性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特定环境问题、规范公众参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组织机构职能、提供环境政策咨询和推动环境政策落实等工具性的协商动机所取代。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出发,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民主协商的重心停留在治理层面,聚焦于包括环境议题在内的社会民生事务,注重对社会各阶层意见和诉求的包容、吸纳和整合。通过协商民主与地方或基层治理的整合,以推动社会的动员、整合和合作,进而达成有效治理的目标,这也是协商民主本土化实践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的这种工具性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Z省J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协商主体的行为逻辑、主体间相互关系和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勾勒出J市环境协商治理的整体图景;并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从环境协商议题、环境协商策略和环境协商成效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协商平台的搭建和协商参与者的挑选,体现出党委领导、利益相关和便于治理的原则;环境协商议题设置的关键在于响应者响应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公共性环境治理主体会根据具体协商情境,选取恰当的协商策略并加以组合式运用,使之与环境协商议题的特征相匹配;从所选案例来看,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比较好的治理绩效,而环境协商治理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协商策略运用以及这两者间的匹配性等因素的影响。
于玉艳[4](2020)在《凝心聚力 共谱福建发展新篇章》文中认为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于1月10日至14日隆重召开。来自32个界别的500多名省政协委员,肩负全省人民的期望与重托,齐聚一堂,汇聚向心力,画大同心圆,共赴新征程,共谋发展之路。
杨佩,雷耀勇,于晓瑛,李凯悦[5](2020)在《不负韶华,共绘河南发展新蓝图——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以民主激荡智慧,以协商集思广益。1月8日至13日,肩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800多名省政协委员豪情满怀地再次汇聚郑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聚焦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重点任务,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最强正能量。大会自始至终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用无数涓滴汇成千顷碧波,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王博[6](2019)在《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政协委员提案实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九三学社作为中国8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在人民政协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九三学社提案对于推动人民政协科学履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至2018年以来,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和湖北省九三学社政协委员提交的414份政协提案,得知九三学社提案的数量与其产生的实效性不匹配,存在改善提案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个别访谈,了解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在参政议政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研究提出:提案自身因素和提案人的因素是影响提案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自变量(主要因素)与因变量(实效性)的相关假设。论文首先认真分析6年来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提案数据,制作编码本和调研问卷,完成文本编码。其次录入提案数据,形成相对完整的数据信息。最后通过SPSS软件,借助定量测量方法对提案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即在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案自身因素中,4个子因素中如提案的质量、承办单位数量等与提案实效性正相关;提案人的因素中,3个子因素如提案人的影响力、提案的署名人数、提案人的积极性与提案的实效性正相关。研究结果对前文假设进行了回应和支撑。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的实际,提出了增强九三学社提案实效性,改进提案工作的相关建议。如重点关注九三学社省级集体提案,发挥关键性九三学社政协委员作用,多提涉及面广,契合党派及专业特色的提案,把握提案所处的公共决策阶段等等。研究旨在通过对九三学社提案的分析,为九三学社参政议政提供一定参考,为民主党派履职工作提供借鉴。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7](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栾家庚[8](2019)在《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研究(1940-1949)》文中指出本文利用浙江省相关地方档案以及当时干部训练团相关的报刊杂志等,试图梳理1940-1949年间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的成立原因、建设及施训情形等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围绕干部训练团所展开的派系权力斗争,进而透视当时的政治生态,以及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浙省干训团是在中央要求下所开展施行的,目的在于提高浙省行政人员素质、加强基层统治与建立人事制度,其沿革与浙省的派系政治生态息息相关。在训练团存续的九年间,其组织机构虽整体上变动不大,但为适应战时需要,它的核心部门则不断调整、以细化其职能。省训团虽受战争的影响,团址及人员编制皆不甚稳定,但仍建立了素质较高的教职员班子,共举办了 28期训练,训练了 7000余名合格的干部。受训学员以在职行政人员为主,以调训与招训两大模式招收。但地方长官不配合调训、学员规避训练情况严重,对训练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施训者以课程教学、军事训练及训育实施三位一体训练。训练结束前后,训练团还会对学员进行考核与甄选,但因其标准不甚科学,致使许多学员训后即失业。虽然训练团开展了一系列训后服务,试图解决学员失业和就业问题,但多数未能落实。浙江省干训团的施训工作改变了学员的生活习惯、提振了学员的抗战信心,并且提升了学员的实际行政能力。但另一方面,训练团采取严密的思想控制,且始终对共产党抱有敌视态度,干扰了正常的训练进程。与此同时,由于国民党威权统治的衰弱及浙江省激烈的派系斗争,省政府通过训练团建立人事制度的努力最终也宣告失败。
郑瑶[9](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指出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瀛[10](2019)在《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和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新部署和新要求,提供了方向指南和行动纲领。当前,H省发展正面临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基层政协应该在这一轮历史发展机遇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服务家乡改革发展稳定和振兴大局。目前,H省基层政协各项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前进,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从总体上看,H省基层协商民主开展的过程中坚持着党建引领,注重从基层层面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基层政协委员产生及退出机制,与基层党政部门密切沟通,加强协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立足于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实际情况,从制度分析角度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解决思路和具体对策措施,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贡献积极力量。
二、省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三个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三个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新的春天 振翮远翥 记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政协大省”建设催人奋进 |
用心用力用情履职 |
(2)地方政协协商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研究 ——以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协商成果 |
2.1.2 协商成果转化 |
2.1.3 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梅兹曼尼和萨巴蒂尔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 |
2.2.2 陈振明的政策执行模型 |
2.2.3 理论框架 |
第3章 X市政协协商成果转化现状 |
3.1 X市政协基本情况 |
3.1.1 发展历史 |
3.1.2 机构组成 |
3.1.3 制度建设 |
3.2 X市政协现有的协商成果转化制度机制 |
3.2.1 主要类型 |
3.2.2 形成方式 |
3.2.3 转化程序 |
3.2.4 规范性文件 |
3.2.5 惯例做法 |
3.3 X市政协协商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3.3.1 转化率不高 |
3.3.2 转化落实难 |
3.3.3 反馈渠道不畅通 |
第4章 X市政协协商成果转化问题原因分析 |
4.1 现有的协商成果转化程序因素 |
4.1.1 协商成果的采纳程序不规范 |
4.1.2 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缺乏有效跟踪问效 |
4.1.3 协商成果的反馈随意性强 |
4.2 协商成果本身的因素 |
4.2.1 协商议题提出不够严谨 |
4.2.2 意见建议的质量缺乏评定标准 |
4.2.3 委员履职积极性两极分化严重 |
4.2.4 协商形式相对单一 |
4.3 协商成果以外的因素 |
4.3.1 党员委员意识不强 |
4.3.2 民主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 |
4.3.3 考核激励机制相对薄弱 |
4.3.4 协商成果宣传运用不够广泛 |
第5章 地方政协协商成果转化机制优化 |
5.1 完善地方政协现有的协商成果转化程序 |
5.1.1 根据协商成果的类型,将其适用的采纳程序进行分类 |
5.1.2 明确追踪问效的方式和程序,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
5.1.3 用制度规范协商成果转化反馈,形成合理的反馈闭环 |
5.2 完善地方政协协商成果产出机制 |
5.2.1 从议题数量和内容着手,完善协商议题提出机制 |
5.2.2 建立协商议政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协商成果的质量 |
5.2.3 畅通委员“进出”通道,加强委员履职服务管理 |
5.2.4 完善和丰富协商形式,探索直面基层群众协商等新形式 |
5.3 完善地方政协协商成果以外的因素 |
5.3.1 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委员积极履职 |
5.3.2 完善民主监督程序、范围和方式,激发民主监督效力 |
5.3.3 制定考核表彰办法,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指标体系 |
5.3.4 完善宣传工作制度,加强成果宣传运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的研究 |
1.2.2 关于环境民主的研究 |
1.2.3 关于当前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研究 |
1.2.4 关于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阐释 |
1.3.1 环境与环境治理 |
1.3.2 环境社会治理 |
1.3.3 协商治理 |
1.3.4 环境协商治理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环境协商治理理论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 |
2.1.1 环境单中心治理范式 |
2.1.2 环境多中心治理范式 |
2.1.3 环境协同治理范式 |
2.1.4 环境整体性治理范式 |
2.1.5 环境网络化治理范式 |
2.1.6 环境协商治理范式 |
2.2 环境协商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生态现代化理论 |
2.2.3 环境正义理论 |
2.2.4 环境民主理论 |
2.3 环境协商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
2.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四种实践 |
3.1 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类型划分 |
3.2 回应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3 自治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 咨询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1 人民政协制度框架下的环境协商 |
3.4.2 环境议题的协商式电视问政 |
3.5 监督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5.1 专题询问会 |
3.5.2 环保社会组织的协商监督 |
4 民主协商:我国地方环境治理的一种工具性机制 |
4.1 环境协商治理的议题边界 |
4.2 环境协商治理的功能定位 |
4.3 环境协商治理的主体挑选 |
4.4 环境协商治理的程序设计 |
4.5 环境协商治理的方式选择 |
5 环境协商治理何以可能:基于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
5.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基本情况 |
5.1.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主要背景 |
5.1.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参与主体及相互间关系 |
5.1.3 Z省J市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行为逻辑 |
5.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建构 |
5.2.1 环境公民身份的塑造 |
5.2.2 环境协商治理具体机制的建构 |
5.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多案例比较 |
5.3.1 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
5.3.2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组织基础 |
5.3.3 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议题设置:环境问题如何被建构为环境协商议题? |
5.3.4 环境协商治理的策略选择:注重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的匹配性 |
5.3.5 环境协商治理的效果 |
5.3.6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凝心聚力 共谱福建发展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专”字招牌更闪亮 |
履职为民更突出 |
百姓关切,就是委员关注。 |
(5)不负韶华,共绘河南发展新蓝图——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只争朝夕逐梦行 |
凝聚共识守初心 |
建言资政担使命 |
合力谱写新篇章 |
(6)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政协委员提案实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假设 |
2.1 提案及提案实效性 |
2.2 影响提案实效性的因素 |
2.2.1 提案人相关因素 |
2.2.2 提案本身相关因素 |
第三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
3.1 变量测量 |
3.1.1 提案实效性 |
3.1.2 提案人影响力 |
3.1.3 提案的署名人数 |
3.1.4 提案人的积极性 |
3.1.5 提案的质量 |
3.1.6 承办单位数 |
3.1.7 提案的领域 |
3.1.8 提案涉及到的决策阶段 |
3.2 提案基本情况及编码过程 |
3.2.1 提案的情况 |
3.2.2 编码过程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提案实效性 |
4.1.2 提案人影响力 |
4.1.3 提案类型 |
4.1.4 提案人署名数量 |
4.1.5 提案人积极性 |
4.1.6 提案质量 |
4.1.7 提案承办单位数 |
4.1.8 提案领域 |
4.1.9 提案涉及到的决策阶段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政策建议及展望 |
5.1 政策建议 |
5.1.1 体现提案人数的作用,发挥党派集体提案的优势 |
5.1.2 利用提案人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参政议政队伍建设 |
5.1.3 聚焦经济等重点领域,彰显九三学社特色 |
5.1.4 立足提升提案质量,建立量化考评体系 |
5.1.5 关注评估监督阶段,完善提案工作机制 |
5.1.6 开展提案培训学习,提升参政履职水平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提案成效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
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 |
致谢 |
(7)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8)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先行研究 |
三、本文内容及思路 |
第一章 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的成立 |
一、国民党干部训练概况 |
二、浙江省干部训练活动的开展 |
第二章 浙江省干部训练沿革与派系政治生态 |
一、黄绍竑与战时工作人员训练团 |
二、阮毅成与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讲习所 |
三、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与浙江省训练团 |
第三章 训练团的课程教学及军事训练实施情况 |
一、课程教学 |
二、军事训练 |
第四章 训练团的训育实施情况 |
一、小组讨论会及工作讨论会 |
二、党团务活动 |
三、其他 |
第五章 训练团历期训练概况 |
一、团址选址、建设及变迁相关情形 |
二、抗战胜利前后训练统计及其影响因素 |
第六章 训练团的组织机构及人事执掌 |
一、组织机构概况 |
二、训练团的资金及人事编制相关情形 |
三、教职员分析 |
第七章 受训人员分析 |
一、受训人员招收情形 |
二、受训人员的考核、甄选与服务 |
结语 |
一、浙省干训团之得 |
二、浙省干训团之失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一)路数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
(一)晚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
(一)充实图书资料 |
(二)添置仪器设备 |
(三)扩充实验场所 |
(四)壮大发展院系 |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
(一)科研准备 |
(二)科研活动 |
(三)科研成果 |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 |
第2章 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和原因分析 |
2.1 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和时代背景 |
2.1.1 政协协商民主制度的概念和界定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出新要求 |
2.1.3 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赋予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新的内涵 |
2.2 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现状 |
2.2.1 协商计划制定情况 |
2.2.2 委员履行职能的数据分析 |
2.2.3 社情民意反馈现状的数据分析 |
2.3 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2.3.1 协商程度参差不齐 |
2.3.2 协商民主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
2.3.3 委员提案缺乏推进及监督机制 |
2.3.4 委员履职效果不够突出 |
2.4 原因分析 |
2.4.1 部分基层地区党委政府部门重视程度还不够 |
2.4.2 协商民主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 |
2.4.3 对政治协商规定的执行缺少规范性的程序 |
2.4.4 基层政协委员产生机制不够完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3.1 历史因素影响 |
3.1.1 历史发展阶段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产生影响 |
3.1.2 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
3.2 传统因素影响 |
3.2.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 |
3.2.2 传统协商议事形式和内容影响 |
3.3 法律因素影响 |
3.3.1 政治协商章程不具备法律保障和法定效力 |
3.3.2 政协民主监督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制度设计 |
4.1 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
4.1.1 推进协商民主的程序立法 |
4.1.2 推进地方政协以立法协商形式参与立法 |
4.2 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程序设计 |
4.2.1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 |
4.2.2 进一步规范协商内容和形式 |
4.2.3 改革跟踪督办机制 |
4.3 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技术规范 |
4.3.1 完善提案审查细则和立案标准 |
4.3.2 提升决策前专家咨询和论证环节实效 |
4.3.3 通过大数据和网络议政等手段提升提案工作信息化水平 |
4.4 完善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 |
4.4.1 建立完善协商议题提出机制 |
4.4.2 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 |
4.4.3 完善政情通报制度 |
4.5 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的监督制度建设 |
4.5.1 健全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的相关制度 |
4.5.2 抓好民主监督的程序和载体建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政党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建设 |
5.1.1 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向基层延伸 |
5.1.2 拓展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职议政平台 |
5.1.3 规范基层党政领导出席政协协商活动 |
5.2 加强基层政协委员议政协商能力建设 |
5.2.1 创新完善委员产生和退出机制 |
5.2.2 提升委员议政建言能力和水平 |
5.3 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理论研究和文化培育 |
5.3.1 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理论研究和创新 |
5.3.2 多渠道加强对协商民主及委员履职实践的宣传报道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省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三个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的春天 振翮远翥 记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J]. 朱苑璟. 政协天地, 2021(Z1)
- [2]地方政协协商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研究 ——以X市为例[D]. 黄蒂. 南昌大学, 2020(07)
- [3]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D]. 葛俊良. 浙江大学, 2020(02)
- [4]凝心聚力 共谱福建发展新篇章[J]. 于玉艳. 政协天地, 2020(Z1)
- [5]不负韶华,共绘河南发展新蓝图——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综述[J]. 杨佩,雷耀勇,于晓瑛,李凯悦. 协商论坛, 2020(02)
- [6]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政协委员提案实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王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5)
- [7]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8]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研究(1940-1949)[D]. 栾家庚. 浙江大学, 2019(01)
- [9]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H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研究[D]. 许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标签:政协委员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实践报告论文; 会议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