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垞城电力公司胶球系统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付东方[1](2019)在《发电厂热网系统工程技术改造效能分析》文中认为能源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要支柱,“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能源发展已经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国家提出能源结构调整,加快绿色低碳化发展,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讲求能源投资和运行经济效益将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的战略计划,提高能源产业竞争力已迫在眉睫。火电厂作为能源的生产工厂,资源浪费尤其严重,对火电厂的提高其节能效益对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绥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机组现阶段循环水泵入口旋转滤网、热网循环泵、凝汽器机组现阶段存在设备老化,通过相应的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提出了对应的改造方案,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对循环水泵入口滤网海洋生物侵袭、设备老化严重缺陷等,通过国内外调研,结合原海水流道设计,提出了两种改造方案采用新的滤网全框架结构,可提高滤网拦截和清污效率,保证旋转滤网长期稳定运行,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针对热网循环水泵电机直连振动和噪音过大问题,同时实现其可以根据生产实际工况调节对水道管网的压力或流量的自动调速功能,加入了永磁调速器,降低电机全调速范围的运行功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后理论计算验证了改造的节能效果。针对凝汽器机组的铜管管口腐蚀以及水侧结垢等导致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下降问题,提出两种对主机、小机凝汽机的改造方案,同时改造循环水泵,保证了凝汽器循环水流量,优化主凝汽器管束布置方式,重新设计了主凝汽器水室,优化水室流场。旋转滤网、热网循环泵、凝汽器机组整个热网系统现阶段的改造对有效提升机组整体经济运行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水资源作为投入的一种重要资源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其消耗量在工程上占有很大部分的比重,所以在工程上对于体现水的使用进行计算统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对电厂供暖工程进行体现水的核算,给企业提出了用水建议,对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树女[2](2018)在《某300MW汽轮机组热力性能及凝汽器改造分析》文中认为近来,能源的需求与消耗成为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主要矛盾,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迫在眉睫,能源的高效与合理利用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火力发电继续占领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对改善汽轮机组的运行、提高换热效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措施。本文对提高汽轮机组的热力性能分析进行了阐述总结。借助某电站对300MW汽轮机组各项参数的试验结果,本文的工作是将各项数据进行了归纳计算,通过对热耗率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300MW汽轮机组的最优定滑压工况,对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供有力依据。同时,凝汽器改造对整个机组换热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由此对凝汽器进行了整体改造。首先在凝汽器管材选择、冷却管管径、管长、数量和壁厚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改造,然后应用CFD技术对凝汽器冷却管布置方式与水室结构进行了仿真模拟的对比与优化分析。使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改造前模型和优化模型,应用ICEM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导入Fluent软件中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凝汽器不同布管方式下壳侧蒸汽的速度分布图与压力图,以及凝汽器水室冷却水的流动速度云图和流线图。模拟结果表明:仿生双连树形布管的凝汽器蒸汽流场比较均匀,主凝区未发生明显涡流现象,不会出现蒸汽积聚,壳侧流阻较小不会引起冷却管的振动,可以明显改善凝汽器的换热效果;凝汽器水室改造后冷却水流动平稳,基本消除涡漩与流动死区,可以减少水阻导致的能量损失和提高换热,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赵磊[3](2017)在《达拉特发电厂#5机组加装低温省煤器的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发电厂三期5号机组所配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SG-1018/18.55-M864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型布置、固态排渣煤粉炉。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器四角布置。配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和电除尘器。额定工况下修正后排烟温度为122℃,2015年实际运行年平均排烟温度接近130℃,满负荷排烟温度达到145℃。过高的排烟温度一方面使得锅炉排烟热损失增大、除尘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使得湿法脱硫装置中喷水量大增,造成水资源浪费。为了推进节能减排,配合机组除尘器提效改造,提高机组效率,彻底解决机组排烟温度较高的问题,达拉特发电厂三期5号机组增设了低温省煤器系统。本论文针对该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有机组存在的问题、改造方案的分析、关键技术研究、技术经济性分析、改造后实验数据、对研究的论证等,为达拉特发电厂其他机组同类型改造提供参考。低温省煤器系统改造后可将除尘器烟气入口温度由145℃降至95℃,将凝结水温度由70℃提升至110℃左右,#5炉低温省煤器投运后,在不同的负荷运行工况下,机组热耗以及发电煤耗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安全性较好,投资适中,对锅炉的正常运行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王攀[4](2016)在《现役火力发电机组汽机侧节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索节能减排综合评价的可行性。通过对现役火力发电机组汽机侧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普遍性一般系统的原理和数学模型,从而更好的执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力促进火电机组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一是根据部分电厂的试验数据,提出影响机组能耗的共性问题,并撰写改造方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耦合变工况理论研发机组经济性诊断分析及运行优化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汽轮机组节能优化改造实际工作。二是机组冷端系统的优化调整对机组运行效率有着十分显着的影响。通过建立冷端优化数学模型,结合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确立机组在不同负荷和凝汽器不同冷却水进口温度下的最佳运行背压,以及对应的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三是针对不同的抽汽流量和压力,以及不同热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对吸收式热泵供热运行进行最优化研究,建立汽轮机组和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制定吸收式热泵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四是基于现场测点及精度校核的数据采集,以及多频、异源、异构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技术,分析机组常态运行时稳态工况判定,以及基于现场运行数据的正/反平衡经济性能指标计算,提出汽轮机系统高精度远程在线性能检测试验方法。
陆洋[5](2015)在《扬州Y电厂成本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网上竞价、厂网分开”正逐步成为电厂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在面对上游煤炭市场价格放开,下游上网电价依然按计划执行,火电厂承受到来自上下游行业的双重压力。电厂生产出来的电力产品具有性质相同的特点,使得电厂将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到企业的成本差异性上,企业在市场上所具备的竞争力完全取决于其成本水平。加强电厂成本控制的研究可以降低电厂的能源消耗,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本文以扬州Y电厂背景,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对Y电厂的成本控制从横向、纵向以及企业内部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Y电厂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控制方法不够完善;燃料作业环节管理需要加强;设备检修环节成本控制薄弱;生产运营环节成本控制有漏洞;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等。文章综合运用目标成本法、价值链分析法和作业成本控制法,针对扬州Y电厂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的现状,提出了Y电厂加强成本管理,优化成本控制的对策,主要包括:改进煤炭作业链,优化燃料成本,实行燃料采购、运输、存储、配煤等环节的全面管理;改进设备的检修作业链,通过检修和技改的项目管理、物资管理、缺陷管理、状态检修管理等环节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生产环节作业链中,从燃料运行、锅炉运行、汽机运行以及环保运行等环节进行优化,采取措施,实施节能降耗;对人力资源环节进行优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文章最后提出通过建立成本管理目标,对关键作业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优化,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其他发电厂的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王雨[6](2015)在《唐热300MW机组冷端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使大家了解目前火力发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火电机组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巨大潜力。冷端系统可以成为是火电机组的重要辅助系统,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影响巨大。所以,对冷端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提高其性能,保证凝汽器工作在最佳真空状态,提高机组经济性,创造环保型企业。本文主要围绕冷端系统各分支的模型和其具体优化方案展开研究工作,从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冷端系统各子系统的模型,最终确定其节能优化的具体方案。冷端系统的建模主要围绕凝汽器、冷却塔、汽轮机低压缸末端以及循环水泵四个子系统展开。确定凝汽器最佳真空,在机组负荷变化时进行实际计算,利用计算结论得出了冷却水量、冷却水入口温度和机组负荷对真空的影响,从而确定各个负荷下的循环水泵的最优运行方式,使其简单明了易于计算。
朱广沛[7](2015)在《135CFB汽轮机组系统优化及节能降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对中煤大屯公司发电厂#6、#7机组汽轮机组的系统优化及节能降耗工作总结和对#6、#7机组节能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目前的主要问题和技术要点,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提出节能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以便在今后的节能工作中立项更合理,并达到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效果。
于董运[8](2014)在《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大修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华宁海电厂目前投产总装机容量4400MW,电厂分两期建设,2006年11月20日一期4台600MW亚临界燃煤机组全部建成投产,2009年二期2台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实现双机投产。大修作为2号机组生产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检修时间紧、改造项目多、工作量大、安全要求高、质量验收严、信息协调复杂以及投入资源大等特点;同时大修又是机组生产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大修质量和工期直接影响到2号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结合借鉴了国华兄弟电厂全过程检修管理,结合本厂机组检修管理的实践经验,针对宁海电厂2号机组的特点,开展2号机组大修项目管理研究,对2号机组大修工程费用、安全、质量、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宁海电厂2号机组大修项目概述;第二部分,宁海电厂2号机组大修项目的计划管理;第三部分,宁海电厂2号机组大修项目的实施控制。文章最后总结了宁海电厂2号机组大修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为理顺大修项目管理流程、提高检修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为宁海电厂及同类型电厂的机组大修提供理论支持。
周长喜[9](2014)在《燃气发电厂降低运营成本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节能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代表清洁能源利用优先方向的燃气发电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迅速蓬勃的发展,一方面也面临着与传统能源一样的节能降耗的压力。本文结合国内外燃气发电的发展现状,研究论证并分析总结了燃气发电厂在降低运营成本上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技术和经验。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机组试验、数据采集分析、计算机软件模拟等研究方法,从燃机性能维护、负荷控制、性能加热器的节能改造、燃气品质的监测等方面阐述了燃气轮机节能降耗的方法与经验;从给水泵的经济运行、锅炉保温维护、减少锅炉汽水损失等方面阐述了余热锅炉节能降耗的方法与经验;从提高凝汽器真空、机力通风冷却塔运行方式的优化、循环水系统的节能减排、滑参数停机轴封供汽的新方法、热网系统的经济运行等方面阐述了汽轮机、热网与公用系统节能降耗的方法与经验;从变压器、电动机的经济运行、生产区照明的节电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的方法与经验;从CDM与碳交易、运行的日常管理、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管理、物资的科学管理及生活办公区的节能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燃气发电厂项目创收及管理创效方面的方法与经验。文章结合燃气发电厂的生产实际,论证了燃气发电厂主、辅机设备运行方式优化、节能改造及加强管理对获得节能效果、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缺水地区燃气电厂机力通风冷却塔的研究,提出通过试验获得汽轮机运行极限真空的方法,并论证了依据极限真空实现机力通风冷却塔运行方式优化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何蕾[10](2014)在《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全面、系统地进行企业能源因素的识别与优控因素的评价活动是耗能企业进行减少能源无谓损耗,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强有效的手段。火电企业是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之一,在面临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不断恶化的外部压力的同时;又面临成本价格倒挂,火电企业连年亏损的内部成本压力;火电企业应该而且必须做好能源因素的识别以及评价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本文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和能源需求情况提出了火电企业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能源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是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因此本文对能源管理体系以及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理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火电企业的分类、生产系统、主要设备等,在此基础上运用生产系统过程分析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火电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能源因素识别步骤及方法,由此构建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G1法和改进的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模型,对已识别的能源因素指标进行评价和排序,从而择选出优先控制能源因素,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优控因素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火电企业的能源效率,节约了能源的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火电企业的利润空间。本文最后进行了实证应用,对河北省某火电企业实施了能源因素的识别及评价活动,并对优控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显着降低了企业能源损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垞城电力公司胶球系统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垞城电力公司胶球系统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发电厂热网系统工程技术改造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11号循环水泵入口旋转滤网改造 |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改造的必要性 |
2.1.1 设备简介 |
2.1.2 现场环境 |
2.1.3 设备缺陷 |
2.2 国内外调研报告 |
2.3 可行性方案与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网循环泵的调速改造 |
3.1 热网循环泵的改造的目的 |
3.2 热网循环泵的设计和运行条件 |
3.2.1 热网循环泵的设计 |
3.2.2 热网循环泵的设计和运行条件 |
3.3 技术要求 |
3.3.1 永磁调速器的性能参数和功能要求 |
3.3.2 永磁调速器的材质要求 |
3.4 调速器的选用 |
3.4.1 磁屏蔽套筒永磁调速器的结构特点 |
3.4.2 磁屏蔽套筒永磁调速器的技术优势分析 |
3.4.3 永磁调速部分的基本结构 |
3.5 离合器的选用和调速控制原理 |
3.5.1 离合器的选用 |
3.5.2 调速控制原理 |
3.6 导体转子的冷却 |
3.7 控制系统与改造过程的实施 |
3.7.1 控制系统 |
3.7.2 改造过程的实施 |
3.8 永磁调速改造节能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机凝汽器与小机凝汽器的改造 |
4.1 凝汽器的现状概述 |
4.1.1 主机凝汽器概述 |
4.1.2 小机凝汽器概述 |
4.1.3 海水循环水泵概述 |
4.2 凝汽器存在的问题 |
4.2.1 主机凝汽器运行状况 |
4.2.2 小机凝汽器运行状况 |
4.2.3 循环水供水能力 |
4.2.4 凝汽器存在主要问题小节 |
4.3 凝汽器改造方案 |
4.3.1 主凝汽器与小机凝汽器单独改造方案 |
4.3.2 小机排汽接入主凝汽器,去除小机凝汽器方案 |
4.3.3 凝汽器改造方案汇总对比 |
4.3.4 凝汽器改造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 |
4.3.5 凝汽器改造带来的设计更改 |
4.3.6 凝汽器改造预期效果 |
4.3.7 凝汽器改造的效益分析 |
4.4 凝汽器加装清洗装置 |
4.4.1 改造方案对比 |
4.4.2 “水蜘蛛”在线冲洗技术 |
4.4.3 在线冲洗改造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现水核算 |
5.1 背景 |
5.2 方法 |
5.2.1 体现水多尺度投入产出法 |
5.2.2 工程系统核算方法 |
5.3 核算结果 |
5.3.1 热力系统 |
5.3.2 电气系统 |
5.3.3 热工控制系统 |
5.3.4 其他及服务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某300MW汽轮机组热力性能及凝汽器改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国内外现状 |
1.2.1 汽轮机组研究现状 |
1.2.2 凝汽器改造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汽轮机热力性能分析 |
2.1 机组主要技术概况 |
2.2 数据处理公式 |
2.2.1 主凝结水流量计算 |
2.2.2 电功率计算 |
2.2.3 系统不明泄漏流量计算 |
2.2.4 机组热耗率 |
2.3 结果分析 |
2.3.1 主要计算结果 |
2.3.2 汽轮机的缸效率 |
2.3.3 高—中压轴封漏汽量实验计算结果分析 |
2.3.4 定—滑压计算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凝汽器改造分析 |
3.1 凝汽器的现状概述 |
3.2 凝汽器改造的方案 |
3.2.1 凝汽器整体改造 |
3.2.2 凝汽器管材选择 |
3.2.3 凝汽器冷却管规格、数量的确定 |
3.2.4 端管板、中间隔板间距的确定 |
3.3 凝汽器改造分析 |
3.3.1 热力分析 |
3.3.2 抗振分析 |
3.3.3 水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及CFD软件介绍 |
4.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4.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 |
4.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特点 |
4.1.3 CFD研究的具体步骤 |
4.2 流动控制方程 |
4.3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的方法 |
4.4 湍流模型 |
4.5 两相流模型 |
4.6 多孔介质模型 |
4.7 ANSYSCFD软件介绍 |
4.7.1 前处理器 |
4.7.2 求解器 |
4.7.3 后处理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值仿真分析 |
5.1 凝汽器布管方式分析 |
5.1.1 FOSTERWHEELER布管 |
5.1.2 双山形布管 |
5.1.3 外围带状山形布管 |
5.1.4 仿生双连树形布管 |
5.2 凝汽器水室优化 |
5.2.1 水室模型建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网格质量检查 |
5.2.4 流动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达拉特发电厂#5机组加装低温省煤器的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的背景 |
1.2 本文的目的、意义 |
1.3 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余热回收的经济效益 |
1.3.2 余热回收的环境效益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达拉特发电厂#5炉本体概况及改造方案 |
2.1 机组的基本情况 |
2.2 机组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改造方案分析 |
2.3.1 进出口水温的选择 |
2.3.2 受热面布置方案的选择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4.1 低温省煤器低温腐蚀的研究 |
2.4.2 热水再循环系统 |
2.4.3 积灰、磨损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
2.4.4 传热管型式及材料研究 |
2.4.5 烟道及支撑板防腐 |
2.4.6 烟道均流装置 |
2.4.7 对引风机出力的影响 |
2.4.8 低温省煤器泄漏检测 |
2.4.9 吹灰方式选择 |
2.5 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
2.6 改造预期收益 |
2.7 小结 |
第3章 达拉特发电厂#5炉低温省煤器改造后的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 |
3.1 实验内容 |
3.2 实验方法 |
3.2.1 烟气成分测试 |
3.2.2 烟气温度测量 |
3.2.3 烟气流量测量 |
3.2.4 粉尘浓度测算 |
3.2.5 机组热耗计算 |
3.2.6 低温省煤器节能效果计算 |
3.3 实验结果 |
3.3.1 烟气侧阻力 |
3.3.2 烟气温度 |
3.3.3 漏风率 |
3.3.4 除尘器实验 |
3.3.5 #5炉投、切低温省煤器热力系统主要参数测试 |
3.3.6 #5炉低温省煤器投运前、后机组热耗及煤耗对比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现役火力发电机组汽机侧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近年节能减排政策规划体系 |
1.2.2 能源结构调整对碳强度的影响 |
1.2.3 关于节能减排与社会、经济、风险防控的研究 |
1.2.4 关于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的研究 |
1.2.5 关于节能减排相关产业之间的分析研究 |
1.2.6 关于经济学理论分析的研究 |
1.2.7 关于节能减排的国际比较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变工况理论的汽机侧整体优化改造研究 |
2.1 引言 |
2.2 多因素运行参数经济性诊断 |
2.2.1 耦合变工况诊断模型 |
2.2.2 多因素的经济性诊断方法 |
2.2.3 集成化软件模型的建立 |
2.2.4 经济性分析计算实例 |
2.3 汽机本体优化运行研究 |
2.3.1 故障特征和约简理论 |
2.3.2 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 |
2.3.3 内禀模态能量特征约简方法研究 |
2.3.4 汽轮机组振动特征提取 |
2.3.5 PCA属性约简 |
2.3.6 粗糙集属性约简 |
2.3.7 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实现 |
2.3.8 实例应用 |
2.4 汽机侧辅机优化改造方案 |
2.4.1 主机改造条件 |
2.4.2 辅机适应性分析 |
2.4.3 凝结水泵综合节能改造技术应用研究 |
2.4.4 冷却塔经济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轮机冷端系统凝汽器和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1.1 凝汽器管束布置及胶球系统的研究 |
3.1.2 冷端系统循泵运行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 |
3.1.3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循泵优化问题求解 |
3.2 冷端系统凝汽器及循环水泵特性分析和运行优化 |
3.2.1 冷端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2 电厂试验 |
3.2.3 最佳运行背压和方式的选择 |
3.2.4 机组经济效益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轮机冷端系统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概述 |
4.3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模型 |
4.3.1 热电厂的热力学分析 |
4.3.2 热电厂的单耗分析 |
4.4 热电厂运行参数分析 |
4.4.1 计算与结果分析 |
4.4.2 热网水温度对热电厂能耗的影响 |
4.4.3 利用热泵增加供热面积 |
4.4.4 利用热泵增加发电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团级火力发电机组汽机侧远程节能监督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稳态工况的经济指标和设备指标计算模型 |
5.2.1 稳态工况的定义和计算 |
5.2.2 火电机组汽机侧主要设备指标计算 |
5.3 远程节能监督系统技术方案 |
5.3.1 系统技术架构 |
5.3.2 系统数据集成方案 |
5.3.3 集团侧硬件部署方案 |
5.4 基于远程技术监督平台开发的耗差分析系统研究 |
5.4.1 耗差分析原理与方法 |
5.4.2 耗差分析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扬州Y电厂成本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成本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
2.1 成本控制的原理 |
2.1.1 成本控制的概念 |
2.1.2 成本控制的观念 |
2.1.3 成本控制的内容 |
2.1.4 成本控制的原则 |
2.2 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
2.2.1 目标成本法 |
2.2.2 价值链分析法 |
2.2.3 作业成本控制法 |
2.3 发电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路 |
3 扬州Y电厂成本控制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3.1 扬州Y电厂成本控制现状 |
3.1.1 扬州Y电厂发展概况 |
3.1.2 扬州Y电厂的成本构成 |
3.1.3 扬州Y电厂成本管理外部环境 |
3.1.4 扬州Y电厂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
3.1.5 扬州Y电厂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
3.2 扬州Y电厂价值链分析 |
3.2.1 扬州Y电厂横向价值链分析 |
3.2.2 扬州Y电厂纵向价值链分析 |
3.2.3 扬州Y电厂内部价值链分析 |
3.3 扬州Y电厂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成本控制方法不够完善 |
3.3.2 燃料作业环节管理需要加强 |
3.3.3 设备检修环节成本控制薄弱 |
3.3.4 生产运行环节成本控制存在不足 |
3.3.5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 |
4 扬州Y电厂优化成本控制对策 |
4.1 完善目标成本控制对策 |
4.1.1 确定目标成本 |
4.1.2 实行各级成本责任管理 |
4.1.3 对目标成本实施的考核评价 |
4.2 燃煤作业链成本控制对策 |
4.2.1 改善采购环节作业链 |
4.2.2 优化煤炭运输链 |
4.2.3 严格煤炭验收环节 |
4.2.4 加强煤炭存储和盘点管理环节 |
4.2.5 改善配煤作业链效率 |
4.3 设备检修作业链成本控制对策 |
4.3.1 加强检修人员管理培训 |
4.3.2 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项目管理 |
4.3.3 设备检修及维护使用的物资管理 |
4.3.4 设备缺陷管理 |
4.4 生产运行作业链成本控制对策 |
4.4.1 生产运行作业链成本控制方法 |
4.4.2 生产运行作业链成本控制内容 |
4.5 人力资源作业链成本控制对策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唐热300MW机组冷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冷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凝汽器的研究现状 |
1.2.2 冷却塔的研究现状 |
1.2.3 汽轮机低压缸末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凝汽器的热力特性研究 |
2.1 凝汽器工作原理 |
2.2 凝汽器的热力特性 |
2.3 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却塔的运行研究 |
3.1 冷却塔概述 |
3.2 麦克尔焓差法 |
3.3 出塔水温的计算 |
3.4 进塔风速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水泵的运行特性研究 |
4.1 循环水泵概述 |
4.2 泵的特性 |
4.2.1 泵的基本性能 |
4.2.2 泵的联合运行 |
4.3 定速泵的运行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轮机低压缸末端的特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汽轮机功率背压特性 |
5.3 背压对机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唐热300MW机组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研究 |
6.1 凝汽器变工况计算 |
6.2 凝汽器特性确定 |
6.2.1 凝汽器技术规范 |
6.2.2 凝汽器在不同循环水量下变工况计算 |
6.2.3 凝汽器特性曲线 |
6.3 凝汽器真空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冷却水入口温度对凝汽器端差的影响 |
6.3.2 冷却水入口温度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 |
6.3.3 循环水量对凝汽器端差的影响 |
6.3.4 循环水量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 |
6.3.5 机组排汽量对凝汽器端差的影响 |
6.3.6 排汽量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 |
6.4 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的确定 |
6.4.1 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的计算 |
6.4.2 考虑环境因素影响效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35CFB汽轮机组系统优化及节能降耗(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力系统能耗损失分析 |
1.1 疏水系统阀门内漏造成能耗损失 |
1.2 高、低压加热器钢管漏造成能耗损失 |
1.3 凝汽器真空低造成能耗损失 |
1.3.1 我厂凝汽器进水二次滤网脏污引起的低真空问题。 |
1.3.2 冷却塔填料结垢引起的低真空问题。 |
1.3.3 凝汽器铜管脏污、结垢引起的低真空问题。 |
2 改进措施 |
2.1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疏水阀门内漏 |
2.2 采取有效的运行和检修措施,杜绝高低加泄漏问题 |
2.3 进行设备改造,提高凝汽器真空 |
2.4 常规的设备维护和改变明显不合理的操作方式 |
2.4.1 消除热力系统内外泄漏。 |
2.4.2 大修中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合理维护。 |
2.4.3 定时做真空严密性检查,消除影响汽轮机真空的因素。 |
2.4.4 主蒸汽、过热蒸汽参数压上限运行,确保达到设计值。 |
2.4.5 根据运行工况合理启停辅机,对有变频输出的设备尽量使用变频工况。 |
2.4.6 加强胶球清洗装置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
3 能效评价 |
(8)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大修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方式 |
1.2.2 我国发电设备维修管理方式 |
1.2.3 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相关项目管理理论与实施方案分析 |
2.1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标准及其特征分析 |
2.1.1 大型火电机组检修及其等级标准 |
2.1.2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标准与大修项目特征分析 |
2.2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相关项目管理理论分析 |
2.2.1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项目的费用管理 |
2.2.2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项目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 |
2.2.3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项目的进度管理 |
2.3 大型火电机组的大修实施方案分析 |
2.3.1 大型火电机组大修工程内容的确定 |
2.3.2 大型火电机组项目大修管理模式与实施方案分析 |
3 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大修部署与计划安排 |
3.1 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大修项目概况与管理模式 |
3.1.1 2号600MW机组设备运行现状分析与大修项目内容的确定 |
3.1.2 2号600MW机组大修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分析 |
3.2 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V机组大修计划安排与项目组织 |
3.2.1 2号600MW机组大修计划安排 |
3.2.2 2号600MW机组大修项目组织 |
4 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大修方案的实施与后评价 |
4.1 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的大修总承包管理实施方案 |
4.2 2号600MW机组自主承包项目大修方案的实施与管理 |
4.2.1 自主承包项目费用管理 |
4.2.2 自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 |
4.2.3 自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 |
4.2.4 自主承包项目进度管理 |
4.3 2号600MW机组专业外包项目大修方案实施与管理 |
4.3.1 专业外包项目费用管理 |
4.3.2 专业外包项目质量管理 |
4.3.3 专业外包项目安全管理 |
4.3.4 专业外包项目进度管理 |
4.4 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大修成果及其后评价 |
4.4.1 机组大修项目目标实现情况 |
4.4.2 机组大修项目经验总结 |
4.4.3 机组大修项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燃气发电厂降低运营成本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燃气发电的背景与意义 |
1.2 燃气发电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节能降耗的意义与现状 |
1.4 燃气发电与联合循环 |
1.5 燃气发电厂降低运营成本的方法概述 |
第2章 燃气轮机的经济运行 |
2.1 燃气轮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燃气轮机的性能维护 |
2.2.1 燃机的定期水洗 |
2.2.2 压气机入口空气冷却技术 |
2.2.3 压气机进气滤网反吹扫 |
2.2.4 燃机排气背压的控制 |
2.3 燃气轮机的负荷控制 |
2.4 燃机性能加热器的节能改造 |
2.5 燃气品质的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余热锅炉的经济运行 |
3.1 余热锅炉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 给水泵的经济运行 |
3.2.1 定速泵的经济运行 |
3.2.2 液耦式调速泵的经济运行 |
3.2.3 低压省煤器再循环泵的变频改造 |
3.3 锅炉保温的维护 |
3.4 减少锅炉的汽水损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轮机、热网与公用系统的经济运行 |
4.1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4.2 凝汽器的性能维护 |
4.2.1 凝汽器真空与严密性试验 |
4.2.2 凝汽器管壁清洁度的维护 |
4.2.3 凝汽器端差 |
4.2.4 凝汽器过冷度 |
4.2.5 抽真空设备的运行效能 |
4.3 机力通风冷却塔运行方式的优化 |
4.4 循环水系统的节能减排 |
4.4.1 高压变频器在循环水泵上的使用 |
4.4.2 循环水水质和排污的控制 |
4.5 滑参数停机维持轴封供汽的新方法 |
4.6 化学制水及加药系统的经济运行 |
4.6.1 化学制水系统运行调整优化措施 |
4.6.2 化学制水系统节能降耗效果分析 |
4.6.3 炉内加药调整优化措施及节能降耗分析 |
4.7 热网系统的经济运行 |
4.7.1 电厂热网系统的原理及流程 |
4.7.2 热网加热器换热性能的保证 |
4.7.3 减少汽、水侧工质浪费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气设备的经济运行 |
5.1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
5.2 电动机的经济运行 |
5.3 生产区照明的节能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项目创收与管理创效 |
6.1 CDM与碳交易 |
6.2 运行的日常管理 |
6.3 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管理 |
6.4 物资的科学管理 |
6.5 生活办公区的节能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
1.1.2 我国能源需求分析 |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2.1 火电企业能源管理现状 |
1.2.2 火电企业能源管理必要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能源管理体系中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
2.1 能源管理体系 |
2.1.1 能源管理体系核心思想 |
2.1.2 能源管理体系的特点 |
2.1.3 能源管理体系对推动企业节能工作的作用 |
2.1.4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长远影响 |
2.2 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
2.2.1 能源因素的识别 |
2.2.2 能源因素的评价 |
2.2.3 优先控制能源因素的评价方法 |
2.3 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遵循的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 |
3.1 火电企业概述 |
3.1.1 火电厂的分类 |
3.1.2 火电企业生产过程概述 |
3.2 火电企业主要生产系统 |
3.2.1 汽水系统 |
3.2.2 燃烧系统 |
3.2.3 发电系统 |
3.3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 |
3.3.1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的范围 |
3.3.2 火电企业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以及遵循的原则 |
3.3.3 确定火电企业使用的能源类型 |
3.3.4 确定火电企业耗能设备 |
3.3.5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及方法 |
3.3.6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指标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 |
4.1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的目的 |
4.2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3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评价方法的比较 |
4.3.2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实证分析 |
5.1 河北省某火电厂能源因素评价 |
5.1.1 G1 法确定指标权重 |
5.1.2 改进的灰色关联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5.1.3 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最终权重 |
5.2 优控能源因素评价指标的确定及节能潜力分析 |
5.3 火电企业优控能源因素的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垞城电力公司胶球系统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发电厂热网系统工程技术改造效能分析[D]. 付东方. 燕山大学, 2019(03)
- [2]某300MW汽轮机组热力性能及凝汽器改造分析[D]. 张树女.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3]达拉特发电厂#5机组加装低温省煤器的改造研究[D]. 赵磊.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4]现役火力发电机组汽机侧节能优化研究[D]. 王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 [5]扬州Y电厂成本控制对策研究[D]. 陆洋. 扬州大学, 2015(03)
- [6]唐热300MW机组冷端优化研究[D]. 王雨.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2)
- [7]135CFB汽轮机组系统优化及节能降耗[J]. 朱广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03)
- [8]国华宁海电厂2号600MW机组大修项目管理研究[D]. 于董运.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6)
- [9]燃气发电厂降低运营成本的探索[D]. 周长喜.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2)
- [10]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研究[D]. 何蕾.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