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与受众互联——媒体网站工作者工作、生活状态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崔艳燕[1](2021)在《主流媒体平台的谣言澄清机制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媒体新冠肺炎谣言澄清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网络谣言是以互联网为滋长土壤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的带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伴随着媒介技术和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谣言传播逐步从现实中的口口相传演变为网络中的集体行动。尤其是在公共突发事件的特殊情境下,网络谣言传播也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新特征。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不仅面临着现实中的疾病威胁,同时还受到社交媒体“信息疫情”的影响,这对主流媒体在疫情相关信息传播和谣言澄清方面的业务能力、使命与责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媒体的疫情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主流媒体平台的谣言澄清机制。本文脉络为首先对谣言、网络谣言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进行廓清和梳理,发现目前谣言澄清领域研究存在空缺。其次,引入主流媒体平台概念。根据互联网舆论场的基本状况,当前网络谣言澄清中存在着社交媒体、政府、主流媒体几个不同主体间的话语博弈,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主流媒体平台依然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平台化作为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积极尝试,对谣言澄清和媒体社会责任目标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扎根理论作为核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主流媒体平台的代表——《人民日报》新媒体在新冠肺炎期间的相关辟谣报道。通过对研究材料的充分收集与三级编码,得出了主流媒体平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澄清机制,即事实辟谣议题扩散转移机制、情绪辟谣平衡机制、互动辟谣联动机制、富媒体辅助辟谣机制共同作用的模式。其中,事实辟谣出现由细微到宏大的议题转向;情绪辟谣中通过“诉诸情感”强化受众认同感;在互动辟谣的倡议与联动中,兼顾了“窄化的”定向传播与社交媒体中的社群传播,满足不同群体信息需求;辅助辟谣呈现出富媒体化特征,体现了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平台强大的适应力与媒体实力。在辟谣模型基础上,本文围绕模型要素的互动关系及突出特征,发现主流媒体平台谣言澄清机制具有特殊性,基于强反馈的验证性、媒体主流价值的正向宣传效果以及对次级媒体议程设置的引领性是主流媒体平台区别于其他普通社交媒体平台的本质特征。最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平台的转型升级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对于谣言澄清这一专门领域,本研究对主流媒体平台当前谣言澄清中的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议,主流媒体平台能够搭建多元主体辟谣合作、发挥媒体专业主义优势、构建品牌策略以及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实现自我赋权,不断完善和扩充谣言澄清模型。
王喆[2](2020)在《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新媒体是网络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迅速改变了社会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推动了世界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日常学习、工作、娱乐、购物及出行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世界领域的意识形态博弈正借助网络新媒体而衍生出新的变体。部分西方国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借用网络新媒体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试图弱化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当前,我国已经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对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为关键。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环境下,研究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深化思想安全理论研究,拓展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和逻辑相统一法、系统科学研究法,对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效用,通过剖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体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的思路,阐述研究方法,从而搭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其一,分析新媒体基本概念,分析和归纳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总结新媒体的特点,对新媒体的类型进行划分,并从新媒体发展的主要规律和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其二,着重阐述意识形态的概念、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并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其三,重点分析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新媒体领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其四,分析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包括思想抗衡的信息化、思想话语的碎片化、思想渗透的隐蔽化。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资源。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安全理论、西方媒体信息传播理论为核心的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四部分,阐述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在新媒体时代中,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一是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并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营造安全环境,进一步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其二是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从社会价值角度而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其三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的意识,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并增加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分析新媒体不断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挑战及挑战的成因。一方面,新媒体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机遇,新型生活方式营造活力开放的社会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同时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另一方面,从挑战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体现为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方向,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此外,从挑战的成因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媒介的不断融合,使新媒体自身正在遭遇复杂价值的冲击,意识形态安全的固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第六部分,提出维护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与对策。在新媒体时代中,应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突出国家层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强大力量,从社会层面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整体网络、文化环境,从个人层面突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这一侧重点,使公民素养教育、不同职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及家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得到有机统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创新,将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建设网络强国的背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研究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实践的主要方法,对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界定。
李子涵[3](2020)在《基于UTAUT的中老年群体采纳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奥格本在描述文化滞后时提到,社会物质文化的变迁总是快于人们适应文化的速度,从而造成文化失调。伴随着传统医疗服务的媒介化变迁,作为文化失调易感人群的中老年群体的新媒体行为值得关注。本文聚焦于这一准老龄化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适应性,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对其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中老年群体个体心理、环境、媒介、人口学因素多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心理学UTAUT和传播学使用与满足及数字鸿沟、Andersen理论建立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中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认知行为、用户画像、挖掘影响其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技术理性反思其背后的权力和伦理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运营和传播建议。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深度访谈法。运用SPSS软件对366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与LSD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中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适应处于攻坚阶段。高知晓度与行为低转化率共存,认知-行为的“最后一公里”未完全打通。功能向服务运用程度远低于信息向服务,存在效用茧房。(2)学历和城乡是中老年用户画像的核心属性。对于高龄城市群体,文化层次所带来的行为差异很大;而对于农村群体,文化层次的影响几乎可略;农村主体用户偏向年轻化,而城市偏向高龄化。(3)绩效期望、社群影响对中老年人采纳行为的影响力最强。其次是努力期望、风险感知和媒介素养,而个体创新与便利条件并未呈现显着性。尤其需强调:在绩效期望中,有用性和相对优势的行为劝服意义最大;目前社群影响主要来源于“中老年群体”,囿于反哺需求感知偏差,“初级群体”的影响力式微,进一步开发初级群体的话语角色对健康传播效果大有助益。(4)本文还发现,在中老年人行为因素中存在着一种“窗纸效应”,反映出对准银发群体的行为干预和健康传播有可观的效果空间。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在最后从产品适老性设计、健康传播、社会支持、服务创新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提升本文的现实意义。
何梦桃[4](2020)在《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而且持续了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入世”之后,我国经济与世界融为一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变,老百姓都在迫切地开始消费的升级,这给一些不利于我国发展的思想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传播,影响到了我国的很多人民。目前,这股思潮进入大学,在校园内传播,影响大学生,大多为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对此引起重视。如何引导大学生有效避开消费思潮的负面影响,从而建立起充满正能量的大学生消费理念,养成优秀的消费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加以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一般与特殊结合的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研究法、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的具体影响,并且找出校园内思政工作者引领大学生抵御消费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对策。本文从消费主义思潮的概述说起,将其基本内容及特征进行了详细解释,从而为后文的论述提供理论的依据,继而分析了消费主义思潮在大学校园传播后,对校内的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方面的影响,包括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对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影响等等。另外,分析了消费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影响大学生,对其带来负面影响的背后根源,从而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出有效的建议和引导策略。具体的策略有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重要理想信念的来源、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统筹与引导大学校园的消费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规范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本文还针对传播的管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包括加强监管,提倡媒体进行正面消费观的传播。本文还提出了家庭教育方面的策略,而且要有效地让大学生本人能够学会自控,包括家庭教育的加强,家长的示范,以及家校的联系,加强大学生理财观的培养等。希望这些策略对改变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林黛颖[5](2020)在《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网络信息技术迭代升级速度空前,互联网在为社会发展提供新思维、新方式、新路径的同时也给意识形态带来巨大的风险和考验。有效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着力把握网络意识形态新的呈现形式及特征属性,站在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高度科学研判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在充分估量的基础上制定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策略,持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本文从网络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入手,基于对现有学术成果的分析,探究了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总结了网络意识形态所呈现的三大特征,同时结合具体数据及实际案例,阐明网络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效率大为提高、影响范围迅速扩大、传播渠道明细拓宽、渗透力显着增强为网络意识形态带来的发展机遇。但本文也认为较传统意识形态工作而言,网络意识形态发生风险的概率更大、级别也可能更高,因此本论文运用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分析并揭示了网络意识形态所面临的传播效果被弱化、教育方式受挑战、议程设置权被削弱、整合能力受冲击与引导力受阻五大风险,并就风险的成因提出了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议程设置能力、破解社群区隔困境、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等具体措施,以有效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何之子[6](2020)在《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科学技术及互联网技术飞跃式的向前迈进,高校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也逐渐多样。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两种媒介的充分融合,相互借鉴,使其在传播手段、功能价值等各方面得到提升。理想信念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有价值的理想信念可以引导人更好的社会时间,理想信念主要反映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对象,高校教育者应当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仰,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重视的重大问题。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理应是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新的传播媒介、各种理念及线上的沟通方式的大量出现,当前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树立也在一定程度下受到不良影响。因此,融媒体背景下髙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现阶段的各种新考验,要牢固树立互联网下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积极探究融媒体传播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的形式,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网络空间中的各类意识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提高融媒体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介绍了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缘起、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研究重难点和研究中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对“融媒体”的概念、特征的理论阐述,对理想、信念的概念阐述,我国几代领导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论述及融媒体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分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及融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以及教育途径的变化。第四部分是对三所高校展开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问卷调查和在校师生访谈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指出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同时进一步讨论了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第五部分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提出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设路径。首先社会一定坚持正确政策导向,完善媒体监管机制,高校应当着力提高融媒体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校园应当打造融媒体环境的新校园。从社会、高校、高校教育者几个方面来综合讨论,从根本上促进融媒体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的发展。
刘天宇[7](2020)在《端口打造与关系建构 ——技术公司的新闻领域入场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公司的入场行动正深刻影响着当前新闻场域多元行动主体的新闻实践。经由文化路径,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百度搜索两类技术公司所开发的数字端口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入场新闻领域的行动实践,并透过两起争议案例关注技术公司入场背景下多元行动者间的关系互动。本文发现,进入新闻领域最初只是技术公司开发端口业务的“连带性后果”,但却在与新闻场域行动主体的互动中迅速发展;“打造内容平台”逐渐成为技术公司商业策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技术公司开发的数字端口重要性日渐显现,它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实践也深刻影响着新闻业景观。首先,技术公司将数字端口开发成基础设施平台,以此转译新闻场域多元行动者;多元行动者则通过话语实践动态协商着与平台的位置关系。其次,内容生产平台的技术逻辑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既有新闻机构与网络原生新闻行动者间的身份边界,大量原生新闻行动者以“随机性新闻行动”的方式参与到新闻实践中,使得数字端口上既有新闻机构与原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张力。再次,不同数字端口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排他性特征,但多端口并存也为多元行动者提供了跨平台实践的物质基础;最后,权力结构将始终对行动者的实践行动保持关注,政治逻辑也始终作为制约行动者进行新闻实践的结构性力量存在。本文认为,技术公司的入场实践及关系建构将为新闻业的再专业化带来的可能。
郭迎春[8](2020)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文中认为2019年是5G元年,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普及建设之年。2020年,我国将加快5G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算法等技术集群的研发与创新。与此同时,2020年底也将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也正在形成全新的信息生态。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意义在于抢占基层舆论主阵地,把控技术赋权下基层信息生态的舆论导向。中央提出要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这三个定位彰显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职责不再是拘泥于新闻宣传,更是基于新闻宣传服务之上的社会信息服务。但现阶段的县级媒体还无法堪此大任。在经过初步的物理融合之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入深水区,人员待遇问题无法解决、社会服务接口无法连接,资源与责任的不对等造成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多是流于形式。究其根源是运营机制的固化,在中国强大的政体下,通过搭建合理的运营机制,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本文通过调查与文献分析,结合县级媒体运营机制建设的历史过程,总结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存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人才保障缺失、运营方式固化、资源供给不足四大问题,提出可通过内外的机制改革与保障予以解决。内部改革是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优化的关键,通过重构组织架构、优化采编发流程;升级运营方式、创新外宣机制;深改用人机制、打造核心力量三方面,可实际解决县级融媒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流程落后等现实问题。但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目标定位与历史责任表明,其改革仅靠媒体内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统筹县域资源,从县域的顶层设计着手对内部改革保驾护航。因此,本文提出外部资源供给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机制运行的保障,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制度建设;进而提高财政支持、供给社会资源,实现社会服务。鉴于媒体特殊的事业单位性质,还需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助推深化改革。同时,在移动互联的社交媒体时代,加强基层干部的媒介素养也极为关键,让他们主动融入媒体融合大潮中,促进基层工作的转型升级。
张琳琦[9](2020)在《媒介技术视域下的粉丝文化变迁研究 ——以《超级女声》和《偶像练习生》比较分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5年的《超级女声》在全中国掀起了选秀造星浪潮,到2018年以全新形式播出的《偶像练习生》。中国的大众娱乐业文化通过传统媒体时代下娱乐体制的改变以及移动互联时代下新型娱乐工业的不断发展变得更具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新的粉丝文化也在新一代的粉丝群体的孕育下生长发芽。本研究通过运用网络民族志、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超级女声》(2005)以及《偶像练习生》(2018)两档现象级具有代表意义的选秀造星节目中的粉丝参与式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参与式文化理论、虚拟社群以及费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媒介技术视域下粉丝文化产生的变迁、出现的问题以及引导粉丝文化健康发展的举措。本文的第一章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描述,并对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本研究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研究问题;第三章通过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的方法了解了《超级女声》(2005)粉丝群体的应援行为以及生产行为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偶像练习生》(2018)粉丝群体进行了人口统计学以及行为调查,并分别对两个粉丝群体的粉丝文化进行了探讨;第四章研究了中国本土生根发芽的粉丝文化的变迁路径以及新媒介技术发展下粉丝群体及其文化产生的新特征与形式;第五章对现阶段的粉丝文化展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引导措施;最后一章总结了本次研究的结论、对研究局限进行了探讨,并且对接下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本次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粉丝文化的变迁,粉丝文化在媒介技术的变革中发展成为了一种参与性文化,并依托互联网建构了具有规模化、制度化和公益化的网络粉丝社群,结合媒介技术、粉丝参与程度的深度化、粉丝角色的转变、职业化发展以及粉丝社群经济的兴盛带给粉丝赋权的同时对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收编以及商业收编进行了抵抗和反收编,粉丝群体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生产力和高度先进文化资本的群体,寻找与主流文化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粉丝社群在媒介技术下产生了社群内部的权利极化、更明显的区隔性等,也带来的排异与偶像群体的集体失声、粉丝产生的群体性迷失现象等问题。
陈小琴[10](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们与受众互联——媒体网站工作者工作、生活状态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与受众互联——媒体网站工作者工作、生活状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主流媒体平台的谣言澄清机制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媒体新冠肺炎谣言澄清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谣言与网络谣言研究 |
(二)谣言澄清研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扎根理论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时间节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角度 |
第一章 主流媒体平台及谣言澄清话语博弈 |
一、主流媒体平台 |
(一)主流媒体定义及形态变迁 |
(二)平台化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
二、网络谣言澄清的内外机理 |
(一)网络谣言传播内在动因 |
(二)网络谣言澄清推动力 |
三、网络谣言澄清中的话语博弈 |
(一)话语博弈主体分类 |
(二)主流媒体平台的话语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资料收集与清理 |
二、资料编码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式编码与模型构建 |
三、饱和度检验 |
第三章 谣言澄清机制中的具体表现分析 |
一、事实辟谣议题转向:细微到宏大 |
二、情绪辟谣平衡机制:强认同感弱信息不对称感 |
三、互动辟谣倡议与联动:社交关系与社区联系的结合 |
四、形式整合与创新:辅助辟谣中的富媒体化 |
五、层级交互的实现:各级媒体间的分工互动 |
(一)固定转载矩阵 |
(二)地缘媒体的反哺型互动 |
第四章 主流媒体平台谣言澄清机制特殊性 |
一、验证性:强反馈下的责任追溯 |
二、正向宣传:诉诸情感的存在必要 |
三、引领性:平台整合的示范效应 |
第五章 主流媒体平台谣言澄清发展可行路径 |
一、多元主体辟谣合作搭建,拓展传播维度 |
二、发挥媒体专业主义优势,挖掘权威特色 |
三、构建谣言澄清品牌策略,形成路径依赖 |
四、采纳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实现自我赋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2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
2.1 新媒体概述 |
2.1.1 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2.1.2 新媒体的特点及基本类型 |
2.1.3 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 |
2.2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
2.2.1 意识形态的概念 |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 |
2.2.3 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 |
2.2.4 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
2.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2.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分析 |
2.3.1 新媒体场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 |
2.3.2 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 |
2.3.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 |
2.4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 |
2.4.1 意识形态博弈的信息化程度加深 |
2.4.2 意识形态话语趋于碎片化 |
2.4.3 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化 |
2.4.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之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经验 |
2.5.1 始终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 |
2.5.2 立足人民立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创新 |
2.5.3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教育需常抓不懈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
3.1.1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 |
3.1.2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等同于“错误的观念” |
3.1.3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
3.1.4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
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 |
3.2.2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的与时俱进 |
3.2.3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地位 |
3.2.4 坚持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立场 |
3.3 西方媒介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 |
3.3.1 沉默的螺旋理论 |
3.3.2 “5W”模式理论 |
3.3.3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 |
4.1 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 |
4.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
4.1.2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 |
4.1.3 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 |
4.1.4 营造安全环境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 |
4.2 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 |
4.2.1 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 |
4.2.2 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 |
4.2.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 |
4.3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 |
4.3.1 有效提升公民的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意识 |
4.3.2 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 |
4.3.3 强化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影响 |
5.1 新媒体时代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 |
5.1.1 新型生活方式营造开放活力的社会氛围 |
5.1.2 提升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 |
5.1.3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
5.1.4 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5.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
5.2.1 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 |
5.2.2 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的方向 |
5.2.3 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 |
5.2.4 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 |
5.3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成因 |
5.3.1 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 |
5.3.2 媒介融合之下新媒体自身存在的价值冲击 |
5.3.3 固化思想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效度 |
5.3.4 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及对策 |
6.1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
6.1.1 坚持党领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
6.1.2 坚持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原则 |
6.1.3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结合原则 |
6.1.4 坚持大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 |
6.2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
6.2.1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家之度 |
6.2.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之维 |
6.2.3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个人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3)基于UTAUT的中老年群体采纳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新媒体医疗服务应用发展迅速 |
1.1.2 中老年群体对服务的采纳存在困境 |
1.1.3 银色鸿沟影响社会融入和医疗公平 |
1.1.4 传统健康传播和干预方式收效甚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框架和技术路线图 |
1.4.1 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研究综述和理论探讨 |
2.1 新媒体医疗服务相关研究及概念 |
2.1.1 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发展状况与模式 |
2.1.2 新媒体挂号系统中老年人采纳现状 |
2.1.3 其他核心概念界定 |
2.2 中老年群体新媒体行为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银色数字鸿沟与媒介行为 |
2.2.2 国内外中老年群体行为影响因素 |
2.2.3 文献综述小结 |
2.3 研究理论综述 |
2.3.1 UTAUT及其国内外实证研究 |
2.3.2 传播学及其他学科参考理论 |
2.3.3 理论综述小结 |
3.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模型 |
3.4 研究假设 |
4.问卷测量与数据收集 |
4.1 变量可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
4.2 抽样、前测和问卷正式回收 |
4.3 数据处理方法 |
5.数据分析与发现 |
5.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1.1 信度检验 |
5.1.2 效度检验 |
5.2 描述性统计 |
5.2.1 中老年人群认知和行为描述 |
5.2.2 核心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人口学因素的卡方检验 |
5.3.1 不同群体的采纳行为差异 |
5.3.2 年龄、城乡属地、学历组合间的行为差异 |
5.3.3 小结:积极采纳用户画像的显在指征 |
5.4 方差分析与LSD检验 |
5.4.1 各人口学样本的行为影响因素测值差异 |
5.4.2 小结:不同群体行为机制的潜在特点 |
5.5 独立样本T检验 |
5.5.1 采纳/不采纳组的个体心理差异 |
5.5.2 采纳/不采纳组的环境因素差异 |
5.5.3 采纳/不采纳组的媒介因素差异 |
5.6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5.6.1 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个体创新与行为 |
5.6.2 社群影响、便利条件与行为 |
5.6.3 新媒体风险感知、媒介素养与行为 |
5.6.4 中老年群体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检验 |
5.7 数据分析小结 |
5.7.1 新媒体挂号系统用户画像及新发现 |
5.7.2 中老年人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
6.思考与讨论 |
6.1 基于部分数据结论的延伸讨论 |
6.1.1 城市医疗服务媒介化的排他性效应 |
6.1.2 “局外人情绪”下准老龄群体的尊严需求 |
6.1.3 初级群体传播的劝服效果式微 |
6.2 技术理性、权力和伦理下的“降温”思考 |
6.2.1 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反思 |
6.2.2 基于媒介赋权下的群体失落 |
6.2.3 基于银色数字鸿沟下的伦理思考 |
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适应性正处“攻坚”阶段 |
7.1.2 积极行为用户画像标签中,年龄/学历/城乡组合分析价值凸显 |
7.1.3 绩效期望、社群影响是中老年人采纳行为的最强影响力因素 |
7.1.4 窗纸效应:准银发群体行为劝服机制里的曙光 |
7.2 建议 |
7.2.1 产品设计:优化功能、强化服务产品适老性设计 |
7.2.2 健康传播:细分渠道和受众,实行策略性传播 |
7.2.3 社会支持:提升数字素养,重视初级群体的文化反哺 |
7.2.4 服务创新:重视新媒体可及性缺憾,“守旧”与创新并举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消费主义思潮的相关概述 |
1.1 消费主义思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
1.2 消费主义思潮的产生及传播 |
第二章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 |
2.1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
2.2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
第三章 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对大学生的引导策略 |
3.1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
3.2 规范和优化大众传媒 |
3.3 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
3.4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管理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 |
2.1 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 |
2.1.1 意识形态的本质 |
2.1.2 意识形态的功能 |
2.2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 |
2.2.1 网络与意识形态 |
2.2.2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 |
2.2.3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 |
第三章 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发展机遇 |
3.1 意识形态传播效率大为提高 |
3.1.1 意识形态传播时效性提高 |
3.1.2 意识形态传播精准性提高 |
3.2 意识形态影响力范围迅速扩大 |
3.2.1 意识形态辐射范围扩大 |
3.2.2 意识形态受众规模扩大 |
3.3 意识形态传播渠道明显拓宽 |
3.3.1 意识形态输出渠道逐步增多 |
3.3.2 意识形态反馈渠道逐步畅通 |
3.4 意识形态渗透力显着增强 |
3.4.1 隐性教育方式提升意识形态亲和力 |
3.4.2 视觉传播模式加大意识形态感染力 |
3.4.3 感性表达手段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 |
第四章 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1 意识形态传播效果被弱化 |
4.1.1 传统媒体传播力下降 |
4.1.2 网络意见领袖良莠不齐 |
4.1.3 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凸显 |
4.1.4 信息把关人角色淡化 |
4.2 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受挑战 |
4.2.1 传统单向教育方式效力减弱 |
4.2.2 传统显性教育方式效果弱化 |
4.3 意识形态议程设置权被削弱 |
4.3.1 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力减弱 |
4.3.2 议题多元化引发议程设置秩序混乱 |
4.3.3 即时性特征放大议程设置负面影响 |
4.4 意识形态整合能力受冲击 |
4.4.1 过滤气泡效应易加剧社会价值观分化 |
4.4.2 网络回音室效应易引发群体极化现象 |
4.4.3 信息茧房效应易造成公共意识的淡化 |
4.5 意识形态引导力受阻 |
4.5.1 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增多 |
4.5.2 传统媒体舆论控制力减弱 |
第五章 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策略 |
5.1 构建网络意识形态现代传播体系 |
5.1.1 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
5.1.2 加强网络意见领袖培养 |
5.1.3 营造观点的自由市场 |
5.1.4 加速传统把关角色转变 |
5.2 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 |
5.2.1 传播注重以诚取胜 |
5.2.2 话语注重明暗结合 |
5.2.3 沟通注重情感交流 |
5.3 增强网络意识形态议程设置能力 |
5.3.1 促进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议程互动 |
5.3.2 发挥主流媒体对自媒体的引导作用 |
5.3.3 着力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 |
5.4 消除网络壁垒,破解社群区隔困境 |
5.4.1 提供信息多样的新闻聚合器 |
5.4.2 构建点面结合信息传播模式 |
5.4.3 优化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
5.5 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 |
5.5.1 加强网络舆情研判,抢占舆论引导先机 |
5.5.2 把握网络舆情动向,形成舆情预警机制 |
5.5.3 引导网络舆情发展,营造优良舆论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1.课题来源 |
2.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基本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概述 |
(一)融媒体 |
1.融媒体概念 |
2.融媒体特征 |
(二)理想信念 |
1.理想 |
2.信念 |
3.理想信念的内涵 |
4.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三)几代领导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论述 |
(四)融媒体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
1.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
2.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出的新思路 |
3.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转变 |
4.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不同媒体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的变化 |
(一)传统媒体时代 |
(二)新媒体时代 |
(三)融媒体背景下 |
1.教育模式朝多样化发展 |
2.学生的自我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有明显提高 |
三、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概述 |
1.调查的目的 |
2.调查的样本选择 |
3.调查的内容 |
4.调查的形式 |
5.调查的科学性 |
(二)问卷分析 |
1.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信息来源途径 |
2.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优势 |
(三)访谈分析 |
1.对大学生的访谈结果分析 |
2.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 |
(四)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困难 |
1.各部门联动力度不够,监管制度不完善 |
2.高校融媒体环境尚未健全,校园理想信念教育特色不明显 |
3.高校教师对利用融媒体展开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度欠缺 |
4.部分学生对短期目标和远大理想信念认识不全面 |
5.部分学生对个人发展和奋斗目标不明确 |
四、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索 |
(一)完善政策制度,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
1.合理运用政策引导融媒体在高校的运用 |
2.优化融媒体环境,营造积极社会氛围 |
(二)建设校园融媒体环境,塑造校园理想信念教育氛围 |
1.打造高质量校园融媒体环境 |
2.完善校园融媒体监管机制 |
3.借助融媒体突出校园理想信念教育特色 |
(三)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提升融媒体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效率 |
1.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突破传统师生角色 |
2.借助融媒体改进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 |
(四)培养大学生个人品格,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
1.培养大学生融媒体背景下的“主人翁”意识 |
2.提高大学生对信息辨别意识和能力,塑造优秀个人品质 |
(五)形成融媒体合力,凝聚各界力量投入理想信念教育 |
1.整合资源,打造融媒体理想信念教育新平台 |
2.结合融媒体用户习惯,增强社会各界联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端口打造与关系建构 ——技术公司的新闻领域入场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界定研究对象 |
二、技术公司入场新闻领域的研究路径 |
第三节 理论路径:元新闻话语理论 |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微信公众平台的入场实践与行动者的话语互动 |
第一节 微信公众平台的入场实践 |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意外入场” |
二、规范制定与功能迭代:成为“生态提供者” |
第二节 “今后每一次推送都关乎生死”:平台改版事件的元新闻话语 |
一、作为“热点时刻”的微信公众平台改版事件 |
二、多元行动者对微信公众平台改版事件的言说与阐释 |
三、微信公众平台多元行动者的共生与话语协商 |
第三章 百度搜索的入场实践与行动者的话语互动 |
第一节 百度的入场实践:从索引技术提供到内容生态构建 |
第二节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案例中的元新闻话语分析 |
一、事件缘起:新闻实验室与《搜索引擎百度已死》 |
二、多元行动者对《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事件的言说与阐释 |
三、混合价值观、边界工作与跨平台批判:多元行动者的关系建构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
(二)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下沉”策略 |
(三)“媒体融合”成大势所趋 |
二 文献综述 |
(一)媒体融合研究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相结合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难点 |
(二)创新点 |
五 研究样本选取缘由与概况 |
(一)样本选取缘由 |
(二)样本概况 |
1.海南定安县融媒体中心 |
2.江西泰和县级融媒体中心 |
3.浙江长兴县融媒体中心 |
第一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的现状及目标要求 |
一 县级媒体运营机制的历史沿革及融媒体中心的产生 |
(一)县级媒体运营机制的历史沿革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产生 |
二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 |
三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的意义 |
(一)宏观: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
(二)微观:释放新闻创作活力 |
四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治依据与目标要求 |
(一)政治依据 |
(二)目标要求 |
第二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的现存问题 |
一 懒政思维作祟责任意识不强 |
二 人才保障缺失改革动力不足 |
(一)运作模式“新瓶装旧酒” |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 |
(三)晋升空间狭小体制内发展无望 |
三 运营方式固化存在“等、靠、要”思想 |
(一)长期的历史弊病 |
(二)存在“等、靠、要”思想 |
四 资源供给不足改革阻力巨大 |
(一)财政补贴不足 |
(二)资源供给无力 |
(三)政策倾斜不够 |
第三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优化关键——内部改革 |
一 重构组织架构优化采编流程 |
(一)重构组织架构 |
(二)优化采编发流程 |
二 升级运营方式创新外宣机制 |
(一)升级媒体运营方式 |
(二)积极与县域外平台合作 |
三 深改用人机制打造核心力量 |
(一)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
(二)创新人才引培机制 |
(三)设立工作督察小组 |
第四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的保障——外部资源供给 |
一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制度建设 |
(一)明确责任主体 |
(二)加强制度建设 |
二 提高财政支持确保基础运营 |
三 供给社会资源实现社会服务 |
(一)统一宣传渠道 |
(二)供给硬件资源 |
(三)倾斜业务资源 |
四 适度政策倾斜助推深化改革 |
五 加强基层教育提升媒介素养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江西省泰和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樊军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2 :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综合部主任秦莉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3 :海南省定安县宣传部领导访谈记录(节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媒介技术视域下的粉丝文化变迁研究 ——以《超级女声》和《偶像练习生》比较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参与式文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粉丝文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综述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粉丝与粉丝文化 |
2.1.2 媒介技术 |
2.2 本次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1 媒介文化理论 |
2.2.2 参与式文化理论 |
2.2.3 虚拟社群理论 |
第三章 《超女》与《偶练》中的粉丝文化 |
3.1 《超级女声》粉丝参与式行为调查研究设计 |
3.2 个案研究—《超级女声》中的粉丝文化 |
3.2.1 《超级女声》粉丝参与式行为的特征 |
3.2.2 《超级女声》中的粉丝生产文本 |
3.2.3 《超级女声》的粉丝文化中的主体状态 |
3.2.4 《超级女声》的粉丝文化中的粉丝权力 |
3.3 《偶像练习生》粉丝参与式行为调查 |
3.3.1 问卷设计与样本的选取 |
3.3.2 《偶像练习生》粉丝参与式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3.4 个案研究—《偶像练习生》粉丝参与式文化 |
3.4.1 《偶像练习生》粉丝参与式行为的特征 |
3.4.2 《偶像练习生》粉丝文化中的文本 |
3.4.3 《偶像练习生》的粉丝文化中的主体 |
第四章 变迁中的粉丝文化 |
4.1 对比《超女》与《偶练》中的粉丝文化 |
4.1.1 参与式行为:深入与多样 |
4.1.2 粉丝文本:主流与异化 |
4.1.3 粉丝主体:角色与权力的变化 |
4.1.4 中国粉丝文化变迁轨迹 |
4.2 建构与赋权:粉丝的抵抗与反收编 |
4.2.1 建构:粉丝文化再生产的基础 |
4.2.2 赋权:粉丝社群文化再生产 |
4.3 媒介技术对粉丝文化变迁的影响 |
4.3.1 创造全民参与的粉丝文化的可能 |
4.3.2 表演:达到身份认同与虚拟幻想的彼岸 |
4.3.3 对粉丝文化的负影响 |
第五章 粉丝文化的引导策略 |
5.1 提高粉丝媒介素养 |
5.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媒介监管机制 |
5.3 合理利用媒介,改善媒体生态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四、我们与受众互联——媒体网站工作者工作、生活状态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主流媒体平台的谣言澄清机制研究 ——以《人民日报》新媒体新冠肺炎谣言澄清报道为例[D]. 崔艳燕.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2]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王喆. 吉林大学, 2020(01)
- [3]基于UTAUT的中老年群体采纳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D]. 李子涵. 暨南大学, 2020(04)
- [4]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及对策分析[D]. 何梦桃.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5]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D]. 林黛颖.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6)
- [6]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何之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端口打造与关系建构 ——技术公司的新闻领域入场实践[D]. 刘天宇. 南京大学, 2020(04)
- [8]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D]. 郭迎春.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媒介技术视域下的粉丝文化变迁研究 ——以《超级女声》和《偶像练习生》比较分析为例[D]. 张琳琦.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