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文献综述)
徐聪聪,陈浩,孙建方[1](2021)在《单侧眼睑肿胀性红斑狼疮三例》文中研究指明报道3例表现为单侧眼睑受累的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均为中年女性,均表现为单侧眼睑浸润性水肿性红斑片。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深浅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灶状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胶原纤维间少许黏蛋白沉积。
郑佳媛,陈显侠,骆志成[2](2021)在《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文中研究表明报道1例肿胀性红斑狼疮(LET)。患者女,36岁,藏族,面部反复出现不对称肿胀性红斑伴痒痛6年。皮肤科查体:双侧眼睑不对称性肿胀,其上可见紫红色不规则斑片,境界欠清,压之不褪色,无鳞屑、瘢痕及萎缩。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均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有毛囊角栓形成,棘层萎缩变薄,基底细胞伴空泡变,皮肤附属器和小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根据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皮损组织病理结果,诊断为LET。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有效。
刘鑫[3](2020)在《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PPD)病例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PD发病因素的认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9年国内外文献个案报道的208例PPD患者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情况,另附2010年6月至2020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收住的10例PPD患者病例资料。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文献病例分析1.性别和年龄:国内患者100例,男性30例(30.0%),女性70例(70.0%),男女比例1:2.3;国外患者108例,男性49例(45.4%),女性59例(54.6%),男女比例1:1.2;国内外性别构成比有差异(P<0.05)。208例国内外患者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7岁,中位年龄29.5(14.0,45.0)岁。2.发病时间:国内100例患者中有62例说明了发病月份,1例仅说明发病季节。其中春季发病38例(60.3%)、夏季20例(31.7%)、秋季4例(6.3%)、冬季1例(1.6%),春夏季发病人数占比92.1%,患者全年发病时间集中于3~7月(87.3%)。国外文献中仅17例说明患者发病季节,夏季15例,春季和秋季各1例。3.诱发植物与地域:所有患者中189例提及PPD诱发植物及种属。国内以藜科(31.1%)和十字花科(16.7%)植物较多见,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var.oleifera DC.)、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为常见诱发植物。国外以芸香科(54.6%)、伞形科(24.2%)和桑科(19.2%)植物多见,常见的植物包含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无花果(Ficus carica L.)、巨型猪草(Heracleum mantegazzianum Sommier&Levier)、芸香(Ruta graveolens L.)和柠檬(Citrus limon Burm.)。对于地域分布,国内东部地区48例(48.0%)、中部地区27例(27.0%)、西部地区25例(25.0%)。108例国外患者中107例说明发病地域,其中欧洲51例(47.7%)、美洲34例(31.8%)、亚洲17例(15.9%)、大洋洲5例(4.7%)。4.皮损部位及特点:所有患者中141例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多部位的皮损,以头面部(52.4%)、手部(69.7%)、臂部(40.9%)多见。177例(85.1%)皮损呈对称分布。食用发病患者和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相比,皮损部位(头面颈部、躯干部)和皮损对称性方面均有差异(P<0.05),皮损部位(四肢)无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皮损部位、皮损对称性比较均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皮损特点以红斑(77.9%)、肿胀(71.2%)、水疱(54.8%)较多见。食用发病患者出现红斑肿胀、瘀点瘀斑、溃疡坏死、水疱大疱血疱、色素沉着与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皮损特点比较无差异(P>0.05)。5.误诊情况:所有患者中提及误诊的有28例,其中过敏性皮炎7例、血管性水肿6例、接触性皮炎6例、湿疹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荨麻疹、卟啉病、皮肤幼虫移行症、水痘、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单纯疱疹各1例。6.治疗及预后:食用发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利尿剂的比率显着高于皮肤接触发病患者(P<0.001),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无差异(P>0.05);除了皮肤接触患者较食用发病患者更易出现色素沉着外(P<0.05),两组在痊愈、瘢痕形成、坏死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在治疗及预后均无显着差异(P<0.05)。第二部分:10例病例分析10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5(45.3,63.5)岁;农民9例;春夏季发病9例。诱发植物种类如下: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6例,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玉米穗(Zea mays L.)各1例;曾误诊为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各2例、特应性皮炎1例。结论:国内外PPD发病均以女性多见(国内70.0%、国外54.6%),国外男性患者比率(45.4%)高于国内(30.0%);所有患者发病中位年龄29.5(14.0,45.0)岁。我国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3~7月(87.3%),春夏季(92.1%)为主。国内诱发植物中以藜科(31.1%)和十字花科(16.7%)较多见,灰菜、苋菜、油菜、木耳为常见诱发植物;国外以芸香科(54.6%)、伞形科(24.2%)和桑科(19.2%)多见,其中常见的植物包含酸橙、无花果、巨型猪草、芸香和柠檬。国内东部地区(48.0%)多于中部地区27例(27.0%)和西部地区(25.0%);国外主要分布于欧美洲(79.4%)。本病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和接触性皮炎。食用发病患者和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皮损部位、皮损特点、治疗及预后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无显着差异。
龚莉[4](2020)在《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接种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是预防HPV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预防女性宫颈癌中具有突出价值。疫苗作为特殊的药品,也存在安全性问题。本研究拟基于循证医学、数据挖掘和疫苗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个案因果关系评价方法,旨在全面了解预防性HPV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特征,为预防性HPV疫苗的疫苗药物警戒和安全接种提供参考。方法:1、按照循证医学PICOS原则,检索Pubmed、Springer、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的预防性HPV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研究文献,按照研究设计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纳入文献中的AE数据,分析预防性HPV疫苗上市后的AE文献中的发生情况。2、(1)在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ccine Adverse Event System,VAERS)中,提取预防HPV疫苗从上市年份至2019年的报告数据,分析文献已出现的AE在大型数据库VAERS中的报告情况,采用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进行信号检测和分析。(2)以各种预防HPV疫苗共同检出信号为共同事件,从医学监管活动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 Activities,MedDRA)的标准MedDRA分析查询(Standardized MedDRA Queries,SMQ)和首选语(Prefered Term,PT)不同角度进行重点分析。3、基于信号关联强度评价标准,对各种预防HPV疫苗检出的新阳性信号进行关联强度分析,绘制时间扫描图谱验证强关联信号的关联强度和稳定性。基于美国的临床免疫评估(The Clinical Immunization Safety Assessment,CISA)协作网创建的疫苗AE个案报告因果关系评价的方法,选择某已知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对CISA进行验证,然后对强关联信号的个例报告进行因果关系初步评价。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文献53篇,其中观察性研究文献48篇,上市后临床试验研究文献5篇;另外,关于HPV2的文献有20篇,关于HPV4的文献有30篇,关于HPV9的文献1篇,HPV疫苗类型未知4篇。AE有254种,包括:重症肌无力、纤维肌痛样疾病、获得性神经强直、过早绝经、多形红斑、脱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间质性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自然流产、葡萄膜炎综合征、小管间质性肾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2、(1)VAERS数据库中,2006年至2019年,VAERS共接收481 265份AE报告,其中HPV4的AE报告有36 693份;2009年至2019年,VAERS共有405 965份报告,HPV2有253份;2015年至2019年VAERS收到225403份报告,HPV9有12 118份。HPV2检出7个安全信号并涉及4个系统器官分类,其中说明书收录4个,包括头痛、头晕、痛经等。HPV4共检出51个信号并涉及18个系统器官分类,其中说明书收录的有23个,包括晕厥、月经不规律、闭经、视物模糊等。HPV9共检出24个安全信号,涉及8个系统器官分类。说明书收录的有5个,包括晕厥、头晕、痛经、呕吐、腹痛。(2)HPV2、HPV4、HPV9共同检出的信号有晕厥前期和视物模糊,共同事件分析发现HPV2、HPV4、HPV9存在视网膜异常信号。3、信号强度分析显示:HPV4-闭经为强关联信号,时间扫描图谱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和报告数增加,信号稳定且关联性强。选择HPV4已知的ADR“晕厥”为目标事件验证CISA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有85.19%的“HPV4-晕厥”的报告为“符合”关系,提示该评价方法较为可靠。对162例HPV4导致闭经的不良事件报告因果关系评价结果发现,2例为“符合”关系,2例为“不符合”关系,158例为“不确定”关系。结论:本研究从安全性文献分析、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评价、初步因果关系评价三个层面对预防性HPV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文献汇总分析发现预防HPV疫苗存在254种AE,数据挖掘检出82个安全信号与预防性HPV疫苗存在统计学关联,应对这些信号予以重视,特别是强关联信号。信号关联强度分析发现HPV4和闭经存在强关联性,个例报告因果关系评价发现有2例为符合关系。但是对非个案层面的疫苗和AE之间的信号因果关系确认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为预防性HPV疫苗的安全信息更新提供了新依据,为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陈凤娟,赵月婷,耿雯瑾,曾贞,刘彤云[5](2020)在《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肿胀性红斑狼疮(LE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 23例LET患者中男7例,女16例,平均发病年龄(44.13±16.34)岁,平均病程(1.65±1.92)年。临床表现主要为曝光部位水肿性丘疹或斑块,与日晒相关;组织病理特点主要为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基底膜带局部增厚,真皮浅中层及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及真皮浅、深层胶原纤维束间黏蛋白沉积。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3、CD4、CD8、CD20、CD123均表达不同程度的阳性,且CD4/CD8约为2.05∶1,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结论 LET女性多发,皮损主要位于颜面部,具有光敏性,其主要组织病理表现为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束间黏蛋白沉积。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此种分布模式可能为LE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陈凤娟[6](2019)在《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文中指出[目 的]探讨肿胀性红斑狼疮(LE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率。[方 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结 果]23例LET患者中男7例,女16例,平均发病年龄44.1±16.3岁,平均病程1.6±1.9年。临床表现主要为曝光部位水肿性丘疹或斑块,与日晒相关;组织病理特点主要为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基底膜带局部增厚,真皮浅中层及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及真皮浅、深层胶原纤维束间黏蛋白沉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CD4、CD8、CD20、CD123均表达不同程度的阳性,且CD4/CD8约为2:1,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结 论]LET女性多发,皮损主要位于颜面部,皮损特点主要为双侧或一侧面颊部水肿性丘疹或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发病与日晒相关。LET组织病理中可以有表皮和真表皮交界的改变,且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和基底膜带局部增厚为最常见的改变。LET真皮内CD4是主要浸润的淋巴细胞,其次是CD8淋巴细胞,CD4/CD8大约2:1。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此种分布模式可能为LE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刘晓蕾[7](2018)在《回顾性分析肿胀性红斑狼疮29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肿胀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罕见的皮肤型红斑狼疮,该病没有明确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标准,诊断困难,我们通过对29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研究,描述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2012至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诊断的皮肤红斑狼疮25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电话随访,入选29例(11.6%)符合肿胀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结果:1、一般情况:男10例,女19例,男女比1:1.9;发病年龄1975岁,平均44.9±12.6岁。2、皮损部位:27例面部出现皮损,其中18例局限于面部,面部及上肢2例,面部及胸部1例,面部及背部3例,面部、背部及上肢1例,面部及四肢3例,仅累及四肢1例。3、皮损特点:皮损为非对称性丘疹、斑块,颜色为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表面光滑。无表皮改变,如毛囊角栓、萎缩、鳞屑或瘢痕。15例表现为水肿性红斑,8例浸润性红斑,5例不能明确红斑性质,1例肿胀浸润性红斑。皮损个数为1-20处。6例仅有1处皮损,4例2处皮损,19例310余处。7例患者皮损处轻度瘙痒,4例轻度疼痛,余无明显自觉症状。4、发病季节及光敏感病史:春季发病10例,夏季发病11例,其中6例有光敏史,11例无光敏史,4例不明确。秋冬季发病分别为6例、2例。4例无光敏史,4例不明确。5、伴随症状:6例伴关节痛、1例伴口眼干燥、1例伴口干、2例伴脱发、4例曾出现口腔溃疡。6、确诊前病程3天10年(中位时间5个月),17例患者在皮损出现后6个月内确诊,12例患者在110年后确诊。7、确诊后随访时间:169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8、实验室检查:6例外周血白细胞降低3.043.43×109/L(3.509.50×109/L),平均3.13±0.15×109/L,余均正常。26例行免疫学检测中21例(80.8%)自身抗体阳性,其中8例仅ANA阳性,1例仅SSA和/或SSB阳性,1例Ro-52阳性,10例ANA阳性并且SSA、SSB和/或Ro-52阳性。4例CRP 5.4325.1 mg/l(05mg/l),平均14.05±8.50 mg/l,6例2小时血沉3175 mmH2O(男0-15 mmH2O,女0-20mmH2O),平均41.5±21.6 mmH2O。9、组织病理:29例表皮均无改变,真皮全层血管周围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其中20例附属器周围显着浸润,21例见胶原纤维束间隙增宽,8例胶原间隙未增宽。10、狼疮带试验(LBT):4例真表皮交界处IgM带状沉积,余14例阴性(78%)。11、治疗:16例患者口服羟氯喹治疗(300400 mg/d),其中8例单用羟氯喹,其余8例联合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复方甘草酸苷等。随访期间未发现系统受累。结论:1.LET多发生在曝光部位,尤其是面部。2.多发生于中年女性。3.羟氯喹治疗LET疗效显着。
颜晓波,曲才杰,毕健平[8](2017)在《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确诊的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皮损,累及面、颈、胸背部和上肢,表现为红色荨麻疹样丘疹或斑块,表面光滑,其中6例有光敏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胶原束间可见黏蛋白沉积,7例有轻度表皮改变。
葛玲智[9](20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提高对两种疾病及其相关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两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关性。结果患者,女,62岁,反复出现面颈、背部疼痛性红色丘疹结节;双颊部水肿性红斑,伴有轻度脱屑;脱发,发质干枯、粗糙;多发口腔痛性溃疡;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辅助检查结果示:WBC2.81*10^9/L;血沉40mm/h(正常:0-20mm/h),补体C3<0.18(正常0.9-1.8g/L),补体C4<0.064g/L(正常:0.1-0.4g/L);抗核抗体1:100(+),抗dsDNA测定125.10IU/mL(正常:0-100IU/mL);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915.0mg/24h;谷丙转氨酶207.9U/L(正常:7-40U/L),谷草转氨酶198.1U/L(正常:13-35U/L)。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层散在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2.Sweet综合征。结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嗜中性皮病并不少见,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鲜有分析报道,伴发时临床鉴别诊断困难,发病机制复杂。我们报道了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Sweet综合征,该患者Sweet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紊乱或日光暴露有关。综合分析我们认为Sweet综合征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不能完全排除独立发病的可能。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希望更多的皮肤科医师关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Sweet综合征。嗜中性皮病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史冬梅,严红霞,贾虹[10](2015)在《肿胀性红斑狼疮19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我国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4年笔者确诊的6例肿胀性红斑狼疮及自2003年中国报道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女9例,男10例;平均发病年龄38.1岁。临床特点主要为曝光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少数发生在腰背部等非曝光部位。2例患者伴有脱发。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全层的血管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束之间的黏蛋白沉积。羟氯喹及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有效。结论肿胀性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临床表现相对单一,没有统一诊断标准,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患者病情迁徙、误诊、误治。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二、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单侧眼睑肿胀性红斑狼疮三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2)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病史 |
1.2 查体 |
1.3 辅助检查 |
1.4 诊断 |
2 讨论 |
(3)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病例资料 |
2.1.1 文献检索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4 文献筛选 |
2.1.5 数据提取 |
2.1.6 数据分析 |
2.2 质量控制 |
2.3 10例病例资料 |
第三章 文献病例回顾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发病因素 |
3.2.1 职业与户外史 |
3.2.2 诱发植物 |
3.2.3 发病地域分布 |
3.2.4 发病月份和季节 |
3.3 临床特点 |
3.3.1 皮损部位及特点 |
3.3.2 自觉症状及系统症状 |
3.4 误诊情况 |
3.5 治疗及预后 |
3.6 植物不同接触方式患者病史资料比较 |
第四章 10例病例分析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临床特点 |
4.3 实验室检查 |
4.4 小结和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性别与年龄 |
5.2 诱发因素 |
5.3 临床特点 |
5.4 误诊情况 |
5.5 治疗及预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日光性皮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植物日光性皮炎典型皮损图片 |
附录二 常见诱发植物图片 |
附录三 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信息录入表(中文文献) |
附表四 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信息录入表(英文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常规的疫苗AE监测方法 |
2.2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疫苗不良事件监测的现状 |
2.3 疫苗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价方法 |
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一章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上市后不良事件文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1.2 数据来源 |
1.3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
1.4 数据提取和分析 |
1.5 不良事件数据标准化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 |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2.3 纳入文献及不良事件的基本特征 |
2.4 不良事件汇总分析及分类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不良事件的信号检测分析 |
第一节 不良事件PT层级的信号检测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提取和整理 |
1.3 检测方法 |
2 结果 |
2.1 AE上报基本情况 |
2.2 信号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共同事件的PT层级及SMQ层级信号检测与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共同事件的定义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SMQ分类及其狭义术语 |
2.2 信号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信号关联强度分析及强关联信号的个例报告因果关系初步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信号关联强度分析 |
1.2 个例因果关系评价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
1.3 CISA评价方法 |
2 结果 |
2.1 信号关联强度 |
2.2 强关联信号的时间扫描图 |
2.3 因果关系评价方法的验证分析 |
2.4 个例报告的因果关系初步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数据库检索策略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交流情况 |
(5)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特点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组织病理 |
2.4.1 HE染色 |
2.4.2 PAS(过碘酸-雪夫)染色 |
2.4.3 胶体铁染色 |
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 讨论 |
(6)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回顾性分析肿胀性红斑狼疮29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患者资料 |
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3 实验室检验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皮损部位 |
3.3 皮损特点 |
3.4 发病季节及光敏感病史 |
3.5 伴随症状 |
3.6 病程 |
3.7 随访时间 |
3.8 诊断 |
3.9 实验室检查 |
3.10 组织病理(HE染色) |
3.11 阿新兰染色 |
3.12 狼疮带试验(LBT) |
3.13 治疗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2 结果 |
2.1 临床表现 |
2.2 组织病理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治疗 |
3 讨论 |
(9)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我院病例报道 |
1.1 临床资料 |
2.病例讨论 |
2.1 鉴别诊断 |
3.文献分析 |
3.1 狼疮的皮肤表现 |
3.2 狼疮相关的 Sweet 综合征 |
3.3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嗜中性皮肤病 |
3.4 发病机制 |
3.5 治疗 |
4.总结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肿胀性红斑狼疮19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
2结果 |
2.1一般情况 |
2.2临床表现 |
2.3实验室检查 |
2.4治疗及随访 |
2讨论 |
四、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侧眼睑肿胀性红斑狼疮三例[J]. 徐聪聪,陈浩,孙建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07)
- [2]肿胀性红斑狼疮1例[J]. 郑佳媛,陈显侠,骆志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01)
- [3]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D]. 刘鑫. 兰州大学, 2020(04)
- [4]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的初步研究[D]. 龚莉.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J]. 陈凤娟,赵月婷,耿雯瑾,曾贞,刘彤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03)
- [6]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D]. 陈凤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5)
- [7]回顾性分析肿胀性红斑狼疮29例[D]. 刘晓蕾. 中国医科大学, 2018(01)
- [8]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分析[J]. 颜晓波,曲才杰,毕健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03)
- [9]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 葛玲智.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10]肿胀性红斑狼疮19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J]. 史冬梅,严红霞,贾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