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3例随访观察

脑瘫患儿3例随访观察

一、小儿脑性瘫痪3例随访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徐亭亭,何晓霞,裴静愉,郭妹冉[1](2021)在《醒脑开窍法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智力、运动功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醒脑开窍法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智力、运动功能影响,旨在为患儿康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脑性瘫痪患儿,均由医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现代康复疗法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醒脑开窍法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esell诊断发育量表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检测量表评分(GMFM88)变化、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及痉挛程度评分变化、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患儿家属对本次康复治疗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康复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5.19%,46/54),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esell诊断发育量表评分、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检测量表评分(GMFM88)、中医症状积分、痉挛程度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Gesell评分、GMFM88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痉挛程度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儿康复治疗后Gesell评分、GMFM88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痉挛程度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83.33%,45/54),P<0.05。结论醒脑开窍法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在脑性瘫痪患儿中应用效果良好,患儿治疗效果提升,智力、运动功能等发育情况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改善,恢复好,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徐杰[2](2020)在《腰骶段SPR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及国家经济发展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一直是医疗界的重点和难点。痉挛型脑性瘫痪或伴有痉挛的混合型脑性瘫痪在脑性瘫痪的分型中占比最大。目前,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改善脑性瘫痪患者痉挛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SPR治疗脑性瘫痪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其疗效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一直是影响脑性瘫痪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已做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SPR能够显着改善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然而近几年国内对脑性瘫痪患者SPR术后下肢运动功能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腰骶段SPR对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进行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36例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平均年龄(7.69±2.47)岁,其中男26例;女1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估,同时对髋膝踝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度进行测量。在术前,术后3~6个月运用GMFM-88对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运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将上述数据进行术前术后对比。结果 36名脑性瘫痪患者中4名患者失访,余32名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32例脑瘫患者双下肢肌张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髋关节肌张力改善不明显,膝关节和踝关节肌张力明显降低。32名患者D区、E区及总分得分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关节活动度:32名脑瘫患者髋关节前屈角、髋关节后伸角、髋关节内收角、膝关节前伸角及踝关节跖屈角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者髋关节外展角、膝关节后屈角及踝关节背伸角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关节活动度:32名脑瘫患者髋关节前屈角、髋关节后伸角、髋关节内收角、膝关节前伸角及踝关节跖屈角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者髋关节外展角、膝关节后屈角及踝关节背伸角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名脑瘫患者髋关节前屈角、髋关节后伸角、髋关节内收角及膝关节前伸角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者髋关节外展角、膝关节后屈角、踝关节跖屈角及踝关节背伸角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改善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短期疗效显着,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邹琴[3](2020)在《“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瘫患儿的氨基酸代谢与疗效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盖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esse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ale,GDS)和氨基酸代谢组学检测观察“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氨基酸代谢谱变化,筛选相应的差异代谢物,探讨疗效与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两个中心进行,分临床研究和代谢组学研究两个部分。根据统计学要求,取单侧α=0.025,β=0.20,及预估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合格率为98%,非劣效性界值5=0.10,估算出每组例数应为24例,受经费限制,最终确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另招募健康儿童10例作为正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遵循随机对照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组予“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正常组不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合称为脑瘫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GDS评估计算相应的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 Q)、采集血清样本;正常组于研究期间采集血清样本一次;所有样本收集完毕后一起送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治疗组11例,对照组9例,正常组10例;代谢组学样本50份。结果分临床研究和代谢组学研究两部分。1.临床研究结果:脑瘫组治疗后各能区DQ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治疗后GDS适应性、精细动作及个人社交3个能区和平均DQ得分均显着提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运动和语言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精细动作得分显着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适应性、大运动、语言及个人社交4个能区和平均DQ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代谢组学研究结果:(1)治疗前:脑瘫组与正常组相比,共筛选出9种差异氨基酸,即脑瘫组血清中的谷氨酸、鸟氨酸、酪氨酸、L-甲硫氨酸和精氨酸显着下调,组氨酸、瓜氨酸、5-羟基-L-赖氨酸、谷氨酰胺显着上调。(2)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筛选出2种差异氨基酸,瓜氨酸和组氨酸。(3)脑瘫组治疗前后:氨基酸变化达20余种,无差异氨基酸。结论:“补肾健脑针法”和康复训练均可通过调节体内氨基酸代谢发挥脑瘫治疗作用;瓜氨酸和组氨酸可能是“补肾健脑针法”短期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氨基酸代谢谱改变可能较临床疗效更灵敏。

穆晓红,李筱叶[4](2020)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脑瘫的发病人数每年不少于600万,其治疗也是当今医学的难点之一。痉挛型脑瘫作为脑瘫中最主要的类型,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脑瘫的外科治疗已经过30余年的发展,鉴于国内脑瘫外科的治疗现状,并征求部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目前亟需一个规范脑瘫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用于指导临床。受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的委托,我们组织骨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小儿骨科、显微外科、康复医学科以及麻醉科、护理等各领域的相关专家起草了《痉挛型脑瘫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韦小霞[5](2019)在《两种不同推拿方案结合头针与Bobath技术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临床对比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观察小儿脑瘫常规推拿方法与常规推拿方法基础上加用补肾为主特定穴推拿两种不同推拿方案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旨在观察补肾为主特定穴推拿对小儿脑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的脑瘫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编号,再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推拿方法、头针、Bobath技术,常规推拿方法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推拿学》中治疗小儿脑瘫的推拿方法,头针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头针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疗法中的补肾经、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等特定穴推拿。每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为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共观察12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评分(GMFM-88评分)、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总积分(总积分)、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5个功能区积分(各功能区积分)及两组治疗后疗效,采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GMFM-88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82.87±27.82分,治疗后133.07±28.39分;对照组治疗前83.70±25.77分,治疗后107.30±25.12分,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均分别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总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42.07±20.51分,治疗后63.53±15.59分;对照组治疗前43.37±20.46分,治疗后53.57±17.77分,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均分别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积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各功能区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各功能区积分均分别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区积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比较:观察组30例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推拿方法基础上加用补肾为主特定穴推拿较常规推拿方法能显着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社会适应性和综合功能,补肾为主特定穴推拿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疗效明确。

卢美娜[6](2016)在《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1年04月至2015年04月在苏州大学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255例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癫痫(epilepsy,EP)进行分组,分为脑瘫合并癫痫组(Merge epilepsy group,MEP)和脑瘫不伴癫痫组(Non-epilepsy group,NEP),探讨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发病率、发病年龄、合并症、围产期病理因素、CP及EP类型等情况。2、脑瘫合并癫痫组和脑瘫不伴癫痫组两组相比较,探讨小儿脑瘫合并癫痫的相关因素。3、随访患儿预后,172例获得完整资料,合并癫痫组35例,不伴癫痫组137例,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对35例随访成功的MEP组患儿的预后进行分组,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探讨合并癫痫组患儿预后危险因素。结果:1、共收集255例脑瘫患儿病例资料,其中脑瘫合并癫痫组54例,发病率21.2%;首次癫痫发作年龄小于1岁的患儿占55.6%;围产期主要病理因素中,窒息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21例(38.9%),低体重20例(37.0%),早产13例(24.0%);在常见合并症中,智力低下47例(87.0%),语言障碍40例(74.1%);脑瘫分型中,痉挛性瘫痪40例(74.1%),肌张力低下型8例(14.8%),混合型4例(7.4%)不随意运动型3例(3.7%),共济失调型0例(0%),其中痉挛性四肢瘫18例(33.3%)),偏瘫9例(16.7%),双瘫7例(13.0%);癫痫发作类型中,部分性发作20例(37.0%),强直-阵挛性发作13例(24.0%)、婴儿痉挛症9例(16.7%)。2、与NEP组患儿相比较,MEP组患儿在1岁内癫痫首次发作、新生儿期惊厥史、窒息或HIE、低体重、智力低下、痉挛性四肢瘫、影像学示脑结构异常、脑电图异常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电图异常、新生儿期惊厥史为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P<0.05)。3、MEP组预后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在1岁内癫痫首发、治前发作频繁(每周≥2次癫痫发作)、初发持续时间≥30分钟、智力低下、痉挛性四肢瘫、影像学示脑结构异常、EEG示痫样波异常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EG痫样波异常提示预后较差。结论:1、本研究小儿脑瘫合并癫痫的发病率21.2%;发病年龄大多在1岁以下;以严重窒息或HIE、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主要的围产期病理因素;对智力发育水平影响最大;痉挛性四肢瘫为合并癫痫患儿最主要的脑瘫类型;CP患儿癫痫的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2、新生儿惊厥史、脑电图异常为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3、脑性瘫痪是否合并癫痫及合并癫痫的程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脑电图示痫样波异常提示预后较差,在积极正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及时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对脑瘫患儿的运动、认知等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齐放[7](2012)在《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按住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后,脱落35例,最终观察组86例,对照组79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经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两组内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上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内较小年龄段的患儿疗效更好。结论1.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能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状况。2.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李尉萌,吴丽[8](2011)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预测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应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观察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特点,分析GMs质量评估技术在预测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中的预测效度。开展早产儿全身运动监测,旨在早期发现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治疗,从而达到减少脑性瘫痪(CP)等残障的发生。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7月来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头颅B超检查诊为脑室周白质软化(PVL)32例为实验组,头颅B超检查无PVL18例为对照组。完成全部实验的PVL组患儿28例(随访中死亡2例,失访2例),对照组16例(随访中失访2例)。实验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所有患儿(在校正胎龄40周后7–10天)进行临床标准化GMs录像记录,评估出患儿的全身运动类型(扭动运动阶段:校正胎龄40周至2月龄,不安运动阶段:校正胎龄2月龄至5月龄),每2周记录一次,直至不安运动结束;胎龄6月时对所有患儿行Vojta姿势反射,米拉尼运动发育评价,原始反射及肌张力检查,综合判断其神经发育预后,并描绘其运动发育轨迹。统计各阶段各种运动发育类型患儿的人数,并分析GMs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的预测效度(预测敏感性、预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方法: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结果为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X2检验及校正四格表X2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结果 1.全身运动扭动运动阶段两组比较:早产儿实验组正常5例,痉挛–同步性(CS)GMs15例,单调性(PR)GMs8例,异常率82.1%;早产儿对照组正常12例,痉挛–同步性2例,单调性2例,异常率25%。两组患儿扭动阶段运动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身运动不安运动阶段两组比较:早产儿实验组正常6例,不安运动缺乏(F-)22例,异常率78.6%;早产儿对照组正常13例,不安运动缺乏3例,异常率18.8%。两组患儿不安运动阶段运动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月龄两组比较:早产儿实验组正常4例,中枢协调障碍(CCD)24例,异常率85.7%;早产儿对照组正常10例,中枢协调障碍6例,异常率37.5%。两组患儿6月龄运动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早产儿PVL患儿共28例运动发育轨迹特点:扭动阶段正常4例(14.3%)→不安阶段1例F–,3例正常→6月龄3例正常,1例极轻度CCD;扭动阶段CS17例(60.7%)→不安阶段17例F–→6月龄17例CCD,其中中度12例,重度5例;扭动阶段PR7例(25%)→不安阶段5例F–、2例正常→6月龄1例正常,6例CCD,其中轻度4例、中度1例、重度1例。5.早产儿无PVL患儿共16例运动发育轨迹特点:扭动阶段正常12例(75%)→不安阶段2例F-、10例正常→6月龄9例正常,1例极轻度CCD,1例轻度CCD,1例中度CCD;扭动阶段CS2例(12.5%)→不安阶段2例F–→6月龄1例中度CCD,1例重度CCD;扭动阶段PR2例(12.5%)→不安阶段1例F–、1例正常→6月龄1例正常,1例轻度CCD。6.扭动运动阶段预测效度:扭动阶段正常16例,CS19例,PR9例,6月龄时正常14例,CCD30例。扭动运动阶段敏感性86.2%、特异性80%,阳性预测值89.3%,阴性预测值75%。7.不安运动阶段预测效度:不安阶段正常16例,F–28例,6月龄时正常15例,CCD29例。不安运动阶段敏感性93.1%、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87.5%。结论 1.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全身运动模式(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大多表现为异常,应早期对其随访。2.扭动运动阶段表现为痉挛–同步性和不安运动阶段表现为不安运动缺乏的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6月龄时运动发育障碍程度重,大多为中重度中枢协调障碍。3.GMs质量评估在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的早期就具有满意的预测效度,预测价值高,GMs质量评估可作为一种预测和筛查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的工具,也可作为指导脑损伤早产儿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手段。4.不安运动阶段异常患儿较易发展为中重度中枢协调障碍,其预测价值更优于扭动运动阶段。5.GMs评估的录像法评估技术,检查时对小儿的状态要求相对不高,对早产儿和小婴儿无干扰,较为简单、易学、快速、经济,适于远程会诊及教学,易于推广。

岑丽婷,刘振寰[9](2011)在《小儿脑性瘫痪针灸治疗的机理和临床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1.小儿脑瘫的定义及其诊断1.1.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患儿自出生前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其它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脑性瘫痪概念的核心内容为三个要素和两个条

阳庆军[10](2011)在《针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观察针刺结合Bobath技术与单纯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Bobath法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法治疗,此外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临床观察3个月。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对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其治疗前相比GMFM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GMFM量表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两组治疗前综合功能积分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综合功能积分都有明显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都有提高患儿综合功能的作用。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Ashworth痉挛分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后Ashworth等级的改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肢体的痉挛状态。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量表评定结果比较,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治疗后痉挛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单纯Bobath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对患儿粗大运动能力、综合功能及痉挛状况都有较好的疗效。2.针刺配合Bobath疗法相比单纯Bobath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效果更明显。3.两法合用临床上操作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患者有较好依从性,值得推广及进一步探索。

二、小儿脑性瘫痪3例随访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脑性瘫痪3例随访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醒脑开窍法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智力、运动功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康复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治疗前后Gesell诊断发育量表评分变化分析
    2.3 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治疗前后GMFM88评分变化分析
    2.4 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分析
    2.5 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评分比较
    2.6 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分析
    2.7 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家属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2)腰骶段SPR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1. 历史溯源
        2. 中药治疗脑性瘫痪
        3. 针刺治疗脑性瘫痪
        4. 推拿治疗脑性瘫痪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1. 腰骶段SPR治疗脑性瘫痪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 腰骶段SPR对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3. 腰骶段SPR对脑性瘫痪患者伴随症状的影响
        4. 腰骶段SPR术后常见并发症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基本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1. 痉挛产生及改善的机制
        2. 腰骶段SPR改善脑性瘫痪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机制
        3. 腰骶段SPR改善脑性瘫痪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的机制
        4. 总结
        5.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瘫患儿的氨基酸代谢与疗效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
        1. 五迟
        2. 五软
        3. 五硬
    (二)脑性瘫痪的病因学研究
        1. 早产
        2. 低体重
        3. 黄疸
        4. 感染
        5. 缺氧缺血性脑病
        6. 遗传易感性
    (三)脑性瘫痪的治疗进展
        1. 康复治疗
        2. 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
        4. 针灸治疗
        5. 推拿治疗
    (四)氨基酸代谢组学
        1. 代谢组学概述
        2. 氨基酸代谢与脑瘫及其合并症
        3. 针灸与代谢组学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临床表现
        3. 诊断标准
        4. 临床分型
        5. 纳入标准
        6. 排除标准
        7. 试验病例的终止
        8. 脱落病例的处理
        9. 试验病例的剔除
    (二) 研究方法
        1. 分组方法
        2. 治疗方案
        3. 入组患儿临床信息的采集
        4. 评价指标
        5. 观测时点
        6. 统计方法
    (三)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分析
        2.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代谢组学研究
    (一) 样本信息
        1. 血清样本的采集、处理与保存
    (二) 实验信息
        1. 仪器及试剂
        2. 代谢物提取
        3. 标准溶液配制
        4. 上机检测
        5. 校准曲线
        6. 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
        7. 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
    (三)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 原始数据预处理
        2. 质量评估
    (四) 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五) 代谢组学研究结果
        1. PCA
        2. 差异代谢物筛选火山图
        3. 脑瘫组治疗前后的氨基酸变化
        4.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和差异氨基酸
第四部分 讨论
    (一) 结果分析
    (二) 基于“肾脑轴”探讨“补肾健脑针法”治疗脑瘫的可行性
        1. 从中医基础理论认识“肾脑轴”
        2. 从现代医学探索“肾脑轴”
    (三)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氨基酸探讨
        1. 瓜氨酸和认知与脑
        2. 组氨酸的脑保护作用
    (四) 血脑屏障与氨基酸转运
        1. 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 氨基酸转运功能障碍与不良妊娠
    (五)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外科治疗
    1.1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SPN)
    1.2 矫形手术
    1.3 矫形器具的使用
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2.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名称的确定
    2.2 国外发展进程
    2.3 国内发展历程
    2.4 疗效
    2.5 外科治疗的原则

(5)两种不同推拿方案结合头针与Bobath技术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临床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中止、脱落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病例分组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观察组
        2.3 疗程
        2.4 异常情况处理
    3 观察内容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定
        3.3 安全性指标
    4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
    1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情况
    2 两组患儿GMFM-88评分比较情况
    3 两组患儿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总积分及各功能区积分比较情况
    4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情况
    5 安全性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脑瘫的认识
        1.1 脑瘫病名相关古籍记载
        1.2 脑瘫的病因病机
        1.2.1 五迟五软以虚为主
        1.2.2 五硬可因木旺乘土
        1.2.3 正虚邪实论
        1.2.4 脑瘫的病因病机以肾精亏虚为本
    2 现代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研究
        2.2 发病机制
    3 小儿脑瘫治疗现状
        3.1 现代康复技术是小儿脑瘫康复的常用手段
        3.2 针灸是公认有效的小儿脑瘫中医康复方法
        3.3 推拿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3.3.1 推拿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3.3.2 推拿在小儿脑瘫康复应用中的不足
    4 本研究两种不同推拿方案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疗效比较及作用分析
        4.1 两种不同推拿方案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疗效比较
        4.2 特定穴推拿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4.3 常规推拿方法对小儿脑瘫康复的治疗作用
        4.4 特定穴推拿在脑瘫康复治疗中值得推广
    5 创新之处
    6 临床体会
    7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7)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小儿脑性瘫痪的基础研究
    2 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3 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评定
    4 关于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
    5 关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
    6 结论与展望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4 典型病例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针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2.1.1 西医诊断标准
        2.1.2 中医诊断标准
    2.2 入选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治疗方法
        2.6.1 基础治疗
        2.6.2 受试方法
    2.7 评估量表
    2.8 临床疗效标准
        2.8.1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疗效标准
        2.8.2 痉挛症状改善标准
    2.9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量表评分比较
    3.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综合功能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分级比较
    3.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综合功能临床疗效比较
    3.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痉挛改善情况比较
4、讨论
    4.1 中医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
    4.3 小儿脑性瘫痪针灸的取穴依据及作用
    4.4 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作用机理
    4.5 临床疗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综述
    参考文献

四、小儿脑性瘫痪3例随访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醒脑开窍法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智力、运动功能影响研究[J]. 徐亭亭,何晓霞,裴静愉,郭妹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02)
  • [2]腰骶段SPR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 徐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瘫患儿的氨基酸代谢与疗效相关性研究[D]. 邹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家共识[J]. 穆晓红,李筱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01)
  • [5]两种不同推拿方案结合头针与Bobath技术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临床对比观察[D]. 韦小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分析[D]. 卢美娜. 苏州大学, 2016(01)
  • [7]针刺头部及上肢阳明经穴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齐放.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8]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预测缺血性脑损伤早产儿运动发育障碍中的应用[A]. 李尉萌,吴丽. 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脊髓损伤康复分论坛论文集, 2011
  • [9]小儿脑性瘫痪针灸治疗的机理和临床研究新进展[A]. 岑丽婷,刘振寰. 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10]针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D]. 阳庆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脑瘫患儿3例随访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