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伤3例治疗与监测

心脏外伤3例治疗与监测

一、3例心脏外伤的救治与监护(论文文献综述)

蔡榕[1](2019)在《九例心脏骤停院前复苏成功案例讨论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现场高质量复苏抢救能力,加强院前急救管理,规范和优化复苏抢救的相关流程和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脏骤停患者院前院内伤残死亡率。方法:通过回顾分中心2017年1月一2017年12月院前9例心脏骤停患者现场复苏成功的案例,并对其中的急救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影响院前复苏的相关因素进行讨论体会。结果:复苏成功案例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3例,救护车平均到场时间9分钟31秒,平均现场复苏时间45.3分钟,其中2例患者为急救医生在途中通过第三方通话对现场人员行医学指导下现场持续心肺复苏后急救人员到达后接手后再次抢救后现场成功复苏,另外2例患者为送院途中在救护车监护下发生室颤,医生及时发现立即除颤恢复窦性心律,9例患者均为急救人员现场实施规范复苏抢救至自主循环恢复后院前复苏成功转院,统计显示经分中心2017全年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由往年平均的0.5%提升至5.1%,除颤率、现场静脉开通率及肾上腺素使用率也均高于往年平均水平。结论:中心和分中心近年来加强院前急救各环节的管理,规范院前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现场抢救流程,紧紧围绕新版复苏指南要求今后将不断提升院前专业复苏能力,同时也建议进一步加强急救人员专业培训及民众的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提高心脏骤停患者院前院内复苏存活率,提升地区急救医疗专业服务水平。

徐文静,杨玥含,刘清杰[2](2019)在《优化的入院流程在心脏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缩短心脏外伤患者入院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和救治质量,应用优化入院流程为患者急救赢得宝贵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邱方方[3](2019)在《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短期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主要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1年至2018年以来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分析接受ECMO患者短期预后生存因素,讨论ECMO 在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心肺移植围手术期、急性中毒、器官捐献等新领域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1年至2018年因各种病因接受ECMO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根据28天内的结局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总结并探讨ECMO治疗的最佳上机时机、转流中的管理、撤机时机以及28天内预后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结果共收集160例患者行ECMO治疗,其中男性108例,女性52例;69例行V-A(Venous-Artery)模式,91例行V-V(Venous-Venous)模式;所有患者中共存活74例,总体平均7天生存率为70.6%,平均28天生存率为46.25%;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APACHE Ⅱ评分(OR=1.132,95%CI:1.074-1.194,P<0.001、术前乳酸(Lactic,Lac)(OR=1.118,95%CI:1.036-1.206,P=0.004)、术前肌酐(Creatinine,Cr)(OR=1.008,95%CI:1.003-1.0113,P=0.001)、建立 ECMO 管路时长(OR=1.057,95%CI:1.028-1.087,P<0.001=与短期内死亡呈正相关,为住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术前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OR=0.98,95%CI:0.966-0.995,P=0.011)、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OR=0.987,95%CI:0.976-0.999,P=0.027)、ECMO 转流时间(OR=0.998,95%CI:0.996-0.999,P=0.002)、气管插管时间(OR=0.998,95%CI:0.997-0.999,P<0.001、ICU 住院时间(OR=0.919,95%CI:0.982-0.947,P<0.001、总住院时间(OR=0.893,95%CI:0.861-0.926,P<0.001)与短期内死亡呈负相关,为住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通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校正了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术前APACHE Ⅱ评分(OR=1.311,95%CI:1.162-1.479,P<0.001)、术前平均动脉压(OR=1.034,95%CI:1.004-1.065,P=0.024)、建立 ECMO 管路时长(OR=1.061,95%CI:1.021-1.104,P=0.003)、气管插管时间(OR=1.002,95%CI:1-1.003,P=0.009)、ICU 住院时间(OR=1.169,95%CI:1.05-1.303,P=0.005)、总住院时间(OR=0.705,95%CI:0.613-0.812,P<0.001)是院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APACHE 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为0.743(95%置信区间0.665-0.82)和临界值为22(灵敏度为59.30%;特异度为82.43%;约登指数为41.735);术前平均动脉血压的AUC为0.613(95%置信区间0.526-0.701)和临界值为63(灵敏度为28.235%;特异度为90.541%;约登指数为18.776);建立ECMO管路时长的AUC为0.717(95%置信区间0.638-0.796)和临界值为48(灵敏度为46.512%;特异度为89.189%;约登指数为35.701);气管插管时间的AUC为0.701(95%置信区间0.618-0.783)和临界值为672(灵敏度为93.023%;特异度为41.892%;约登指数为34.915);ICU住院时间的AUC为0.819(95%置信区间0.756-0.883)和临界值为26(灵敏度为90.698%;特异度为58.108%;约登指数为48.806);总住院时间的AUC为0.885(95%置信区间0.836-0.934)和临界值为28(灵敏度为91.86%;特异度为68.919%;约登指数为60.779);并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根据不同时间不断的删失,绘制出COX生存函数曲线,该曲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在前10天内不断有人删失,更直观的体现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生存概率。结论ECMO是急危重症患者挽救生命的重要利器。对于病因可逆转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ECMO能够有效替代心肺功能,使患者度过致命的危险期,在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最佳上机时机是关键。本文研究得出术前APACHE Ⅱ评分、术前平均动脉压、建立ECMO管路时长、气管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是院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这些指标预估患者短期预后,根据统计结果ROC的AUC得出,总住院时间对ECMO治疗患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次是ICU住院时间;而术前MAP对ECMO治疗患者预测意义不大。随着适应症扩大,ECMO不仅在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及循环衰竭领域应用良好,在ECPR、心肺移植围手术期过度、急性中毒以及器官捐献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

夏维,许红阳,毛文君,焦国庆,严洁,李明秋[4](2018)在《心脏破裂伤术后住ICU时间延长的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破裂伤术后住ICU时间的因素,为预防术后住ICU时间延长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心脏破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2例住ICU生存患者年龄、致伤原因、合并症、输血情况、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ICU时间等信息和入科时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肌酐、血乳酸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uscle b,CK-MB)检验数值,并根据术后住ICU时间是否大于3 d,将患者分为A(>3 d)、B(≤3 d)两组,采用SPSS20.0软件、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意义。结果本研究纳入22例住ICU生存患者,其中A组11例,B组11例。将A、B两组的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A组较B组Hb(P=0.001)、Hct(P=0.008)更低,CK-MB(P=0.005)、血乳酸(P<0.01)更高,输血量(P=0.002)更大,合并症2项以上的患者更多(P=0.024),机械通气时间(P=0.001)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P=0.003)更长。进一步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Hb和Hct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呈负相关(均P<0.05);血乳酸、CK-MB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表明血乳酸、Hct和CK-MB三种检测指标对判断心脏破裂伤术后患者住ICU时间延长均有预测意义,三者之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通过ROC曲线得到血乳酸(≥3.4 mmol/L)、Hct(≤39%)和CK-MB(≥58 U/L)三个指标临床诊断的最佳临界值。结论 Hb、Hct、CK-MB、血乳酸、输血量、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均为影响心脏破裂伤术后患者住ICU时间的因素,其中血乳酸、Hct、CK-MB指标检测对预测患者住ICU时间延长有显着意义。

刘召,阿依齐娃·努尔买买提,李春,边拜[5](2017)在《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救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抢救过程,总结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11月救治的8例心脏刀刺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到达医院后生命体征变化、抢救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患者中,1例到院时已心脏停搏,继续抢救无效,死亡;7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为87.5%。结论心脏刀刺伤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抢救的关键在于整个抢救过程简洁高效,争分夺秒,尽快转手术室开胸手术,充分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

钟源波,王进,刘莉,柳勋法,单爱军[6](2014)在《快速维护循环与重建呼吸在重症胸外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综合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下,快速维护循环与重建呼吸对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综合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救治的9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救治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预后情况,评估快速维护循环与重建呼吸对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综合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下,入院1 h内休克纠正44例(88.0%),伤后1 h内实施决策性治疗72例(80.0%),核心检查完成时间(0.37±0.16)h;90例患者中仅5例死亡,病死率5.6%,神经功能恢复不良8例(8.9%),住院时间(6.23±1.17)d。结论包含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病房、急诊手术、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综合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可以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在救治时间窗内快速启动维护循环与重建呼吸,明显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申凯未[7](2011)在《7例心脏钝性伤病人的护理重点》文中指出心脏损伤分为钝性心脏损伤和穿透性心脏损伤,占胸部外伤的2%4%[1]。心脏钝性伤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可能为胸外伤或其他部位的创伤所掩盖,所以在临床的救治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救治效果。现回顾总结我科收治的7例心脏钝性损伤病人的救治情况,就影响诊治的护理重点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回顾我科2008年4月—2010年11月共收治7例心脏钝性伤病人,由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及胸CT等辅助检查确诊[2.3]。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24岁

王威[8](2010)在《严重多发创伤救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多发创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严重多发创伤69例。外伤原因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斗殴刀刺伤等。按AIS90版与ISS标准评定均>16,最高89。损伤组织器官依次为颅脑、左心室、右上肺、左右胸腔、肝及血管、脾脏、左肾、膈肌、胰腺、小肠,脊柱及骨盆等。同时伤及23个部位54例,45个部位15例。急诊抗休克65例,急诊手术69例,抢救手术11例。结果存活66例(95.65%),入院时血压为零及心脏刀刺伤11例均抢救成功。死亡3例(4.35%),死于重度脑外伤。无一例并发症及MOF。结论严重多发创伤救治严禁按诊断程序救治,采取争分夺秒地边抗休克复苏边进行急诊手术。及时手术止血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开胸剖腹探查是急救患者的诊断与救治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选择最佳时机与恰当术式,同时注意早期保护重要器官。处理器官伤仍坚持"保全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手术救治原则。

陈杏瑛,芦雅琳,陈春丽,陈倩颜[9](2007)在《穿透性心脏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穿透性损伤的抢救和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穿透性损伤患者的术前抢救和术后护理措施。结果11例(92%)患者救治成功,1例死亡。术后2例出现右心衰,1例心律失常,经对症处理痊愈。结论及时诊断并启动心脏外伤抢救护理程序配合抢救,施行剖胸止血术后密切监护,早期保护大脑功能,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控制补液,预防和及时处理心脏并发症是提高心脏穿透性损伤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护理措施。

艾尼瓦尔·马木提,殷惠美,蔡伟[10](2015)在《心脏外伤在非体外循环下的诊疗体会》文中认为心脏外伤是心胸外科的危重急症,心脏压塞和大出血是其主要病理改变〔1〕。大出血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心脏压塞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表现〔2〕。心脏外伤若诊治不及时,延误病情,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次研究选取2010-01-2015-01我院心外科收治的8例心脏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非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手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22.5±

二、3例心脏外伤的救治与监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例心脏外伤的救治与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2)优化的入院流程在心脏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优化前入院流程
    1.2 优化后入院流程
2 讨 论
    2.1 优化的入院流程可缩短患者入院至手术室的时间
    2.2 优化的入院流程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2.3 优化的入院流程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3)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短期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一览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收集资料
    2.2 ECMO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4 ECMO 预充
    2.5 ECMO通路的建立
    2.6 ECMO建立场所
    2.7 ECMO转流后的管理
    2.8 主要的纳入指标
    2.9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及基本特征
    3.2 患者生存率分析
    3.3 影响ECMO患者短期生存危险因素分析
    3.4 评估危险因素预测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3.5 生存函数及并发症、死亡原因分析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救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讨论

(6)快速维护循环与重建呼吸在重症胸外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快速检查识别
        1.2.2 快速维护循环与重建呼吸
        1.2.2.1 基本复苏程序
        1.2.2.2 维护循环
        1.2.2.3重建呼吸
        1.2.3 手术及监护管理
        1.2.3. 1 STT合并存在严重的腹部、脊柱、颅脑、骨折等联合伤的手术治疗
        1.2.3. 2 STT患者监护管理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7)7例心脏钝性伤病人的护理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重点
    2.1 静脉通路的建立和维护
    2.2 生命体征的监测
    2.3 心电监护
    2.4 加强医护配合
    2.5 心理护理
3 讨论

(8)严重多发创伤救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致伤原因与部位
    1.3 受伤程度与诊断方法和标准
    1.4 救治措施
2 结果
3 讨论
    3.1 及时采取边诊断抗休克复苏边进行急诊抢救手术
    3.2 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及恰当术式施行手术治疗对严重多发创伤伴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患者腹腔穿刺阳性, 有腹膜刺激征或休克不能用其他部位伤解释时, 应积极手术。
    3.3 注重早期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10)心脏外伤在非体外循环下的诊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方法
    1.3治疗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四、3例心脏外伤的救治与监护(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例心脏骤停院前复苏成功案例讨论体会[A]. 蔡榕. 2019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次灾害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9
  • [2]优化的入院流程在心脏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徐文静,杨玥含,刘清杰.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9(06)
  • [3]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短期预后分析[D]. 邱方方. 浙江大学, 2019(03)
  • [4]心脏破裂伤术后住ICU时间延长的因素分析[J]. 夏维,许红阳,毛文君,焦国庆,严洁,李明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03)
  • [5]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救治[J]. 刘召,阿依齐娃·努尔买买提,李春,边拜. 医疗装备, 2017(15)
  • [6]快速维护循环与重建呼吸在重症胸外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J]. 钟源波,王进,刘莉,柳勋法,单爱军. 广东医学, 2014(11)
  • [7]7例心脏钝性伤病人的护理重点[J]. 申凯未. 护理研究, 2011(18)
  • [8]严重多发创伤救治的临床研究[J]. 王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07)
  • [9]穿透性心脏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J]. 陈杏瑛,芦雅琳,陈春丽,陈倩颜. 现代医院, 2007(10)
  • [10]心脏外伤在非体外循环下的诊疗体会[J]. 艾尼瓦尔·马木提,殷惠美,蔡伟. 临床急诊杂志, 2015(11)

标签:;  ;  

心脏外伤3例治疗与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