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茨风机在电厂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肖建群[1](2021)在《某H级燃机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充分贯彻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针,体现水资源重复利用的节水政策,越来越多南方地区电厂的工业用水水源采用再生水,有必要对其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方案设计进行探讨。[方法]以广东某H级燃机电厂为例,通过分析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再生水出水水质指标,以及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设计出最适合的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方案。[结果]采用的"接触絮凝斜板沉淀池+过滤池"方案,系统流程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且能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结论]旨在为将来类似水源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罗凯[2](2021)在《智能风机变频系统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水量小、偏远、独立的污水源,对有效控制污水无规则排放并减轻污水处理厂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污水生化处理中最核心的曝气环节的重要设备,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的风机系统的能量损耗巨大,造成设备能耗管理困难、噪声大等不足。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引入,可实现对风机系统的智能化变频控制,从而实现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节能化、精准化、高效化和低噪化改进,提高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周淼[3](2021)在《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热力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大多数燃煤电厂为了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SO2污染,配备了完整的烟气脱硫系统,脱硫的方式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为主,种类多样。脱硫废水作为湿法烟气脱硫的产物之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盐类等污染物质,不能直接外排。随着国家对火电厂污染物质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中,利用锅炉烟气热量实现废水的蒸发干燥是综合性能较优的工艺之一。脱硫废水烟气蒸发干燥“零排放”系统不同,其对电厂热经济性、设备可靠性及投资等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论文构建了不同的脱硫废水蒸发“零排放”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热力计算模型,结合具体工程进行模拟计算。所得结果可为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首先,通过建立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能量平衡模型得到考虑外来能量进入脱硫塔时的出口烟气含湿量相对于不考虑外来能量进入高0.69%的结论,并结合脱硫系统水平衡模型、Cl-平衡模型,推导出燃煤电厂在煤含氯量不同的情况下脱硫废水排放量的理论计算方法。根据具体工程实例,得到某300MW燃煤机组脱硫废水产量QW=3940.87kg/h,可为后续蒸发系统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其次,建立了饱和湿烟气含湿量、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烟气酸露点、锅炉热效率变化计算模型,并构建了三种不同的烟气蒸发脱硫废水系统的热力计算模型,重新定义了中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排烟损失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出不同蒸发工况下的机组参数,结果表明某300MW机组用低温烟气浓缩系统抽取烟气量约为中温烟气蒸发系统的3倍;用中温烟气蒸发系统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下降约4℃,锅炉热效率下降0.29%,发电标准煤耗率增加1g/(KW·h);用中低温串联布置蒸发系统,若进入中温蒸发器内脱硫废水量增加10%,发电标准煤耗率增加0.021g/(KW-h),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下降0.025℃,这些不利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对于脱硫废水预浓缩方案,构建了汽轮机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利用Aspenplus软件搭建了三效蒸发脱硫废水模型,Ebsilon软件搭建某300MW电厂热力系统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抽汽量下出口脱硫废水的流量、浓度、抽汽后电厂热经济性变化。结果表明,浓缩液含盐量超过50%,所需蒸汽量急剧增加;含盐量超过80%,多效蒸发系统的经济性急剧变差;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热耗率最多增加3.5kJ/(KW-h),发电标准煤耗率最多增加0.2g/(KW-h)。最后,论文将汽轮机抽汽多效蒸发系统的热经济性指标和烟气蒸发系统的进行比较。同中温烟气蒸发系统相比,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热经济性能更好;同串联布置烟气蒸发系统相比,二者热经济性能相差不大,需进一步从投资造价等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对比才能选择最优方案。
刘少虹[4](2019)在《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火力发电将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而水资源作为能量传递的工质,其水质的好坏严重影响火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只有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处理,才可进入锅炉、汽机等设备参与运行,化学水处理系统已经成为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电厂员工很难参与到实际的启机、停机以及故障练习中,从而难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在实际系统过程控制中一些先进的控制策略是否可行,这些都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火电机组的仿真系统能够重现真实对象的操作环境,并模拟实际对象的动态运行过程。利用该仿真系统既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达到培训员工的目的,也可以为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试验平台。本文以内蒙古某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为仿真对象,首先深入研究了该仿真对象的运行流程,系统组成以及设备工作机理。采用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将实际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整个工艺逐步细分到各个子过程与单个设备,并根据其特定的物理结构,反应规律,建立了反映其功能特性的机理模型。其次利用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开发其对应的仿真模型,并进行模块化封装,基于OTS仿真支撑平台编译后形成算法库。依据仿真对象的工艺流程与控制逻辑,调用算法库中的仿真模型进行逻辑组态,完成了仿真对象各过程顺序控制的模拟仿真,实现了化学水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的动态模拟。接着应用Intouch组态软件进行画面组态、动态链接,构造其仿真系统的监控平台。最后通过MMI(人机接口)驱动程序与通讯数据库MMI点表搭建仿真模型和监控平台的通讯桥梁。最终开发了一套基于C/S模式下且纯软件形式的化学水处理仿真系统。通过运行操作该仿真系统,各个设备可根据顺控步序被准确地操控,验证了各过程顺序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工程师提供了优化控制算法的工具。仿真系统各系统处理后水质参数与实际系统处理后的水质标准误差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验证了仿真模型能够真实地反应实际过程的动态特性。证明了该仿真系统的可用性,满足培训要求。
刘一诺[5](2019)在《工业燃煤锅炉SO2、NOx超低排放系统建模与经济性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燃煤工业锅炉作为重要的热能动力转换设备,其能源消耗在我国工业行业一直稳居前列,但是燃煤锅炉燃烧生成的SO2、NOX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北方地区清洁供暖规划》明确要求:到2021年底,北方十五省50%-60%燃煤供热需要达到污染物到超低排放的要求。不同的减排技术,电价、消耗材料单价、运行负荷等的差别,使得单位污染物控制成本相差1倍以上,针对性地给出SO2、NOx超低排放减排系统的选型和优化运行策略,成为系统经济性运行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实施污染物减排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开展了工业燃煤锅炉SO2、NOX超低排放系统建模与经济性优化研究,结合工业运行实例数据分析,给出了典型超低排放系统方案选择、变负荷运行、成本对比分析方法。针对SO2超低排放:以典型湿法脱硫工艺为研究内容,分析了MgO、CaO、CaCO3三种不同脱硫剂,在电价、负荷、关键运行参数变化时系统静态经济性,结合典型运行负荷变化和减排目标的差异,给出了降低负荷运行时,不同工艺运行成本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基于“运行成本最低”的系统选型的依据和方法,当电价低于0.25元/度时,采用CaCO3经济性最高,当电价高于0.65元/度时,采用MgO经济性最高。通过建立主要能耗设备模型、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对一台70MW燃煤锅炉脱硫系统进行了系统变负荷运行优化,当负荷从90%降至70%时增压风机变频调节可节能38.88元/h;当负荷从100%降至50%时氧化风机变频调节可节能21.94元/h;当负荷从100%降至75%时,关闭一台浆液泵可节能72.32元/h。针对NOx超低排放:以低氮燃烧与SCR烟气脱硝工艺结合为研究内容,分析了燃烧过程优化、烟气再循环、SCR系统在面向不同减排目标时经济性运行参数,给出了组合选型、优化设计、运行方法。采用一台130t/h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运行数据作为训练模型的数据库,基于LLSVM算法在MATLAB软件平台建立脱硝系统燃烧优化模型。利用GA遗传算法对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修正,再利用PSO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输入输出变量进行寻优,获得了不同负荷下NOX排放浓度、单吨蒸汽燃煤消耗量的最优值,确立不同的减排目标下烟气再循环和SCR系统经济运行方式,执行特别排放标准时采用燃烧优化和烟气再循环的运行方式更具有经济性,执行超低排放标准时采用10%循环风量加三层催化剂的布置方式更具有经济性。
邹泉[6](2018)在《璜塘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方案与效能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处理工艺设计缺陷及设备陈旧等原因,需对璜塘污水厂进行改造。本文选取璜塘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样本,在对其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污水厂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造方案,通过改造前后对比,确定了改造的整体效能优良,达到了改造目的。璜塘污水处理厂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采用A2O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一期建设规模1×104 m3/d,设计出水执行一级B排放标准。通过统计2015年1月12月的出水数据可得知出水COD、氨氮、总氮浓度均无法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而这期间进水的BOD/COD为0.35-0.46,进水的可生化性良好,故选择对生化池加以优化。在完成延长生化池,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的优化后,对出水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出水COD的平均浓度降为31.4 mg/L;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降为1.59 mg/L;出水总氮的平均浓度为4.45 mg/L;根据上述指标来看,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与原有工艺相比,改良后工艺能更好的去除氨氮与总氮。针对璜塘污水处理厂抗原水冲击负荷能力弱,本课题通过泵站检测、增设回流管路等应急改造,有效的解决了因原水冲击造成的超标排放问题。在完成改造后的2年时间里,成功应对了5次原水冲击事件,确保了污水厂的稳定运行。污水厂接管企业中化纤类污水中的塑料瓶片众多,粗、细格栅均难以清除。本课题通过自己研制的滚筒过滤机与泵吸过滤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瓶片处理能力较原回转式格栅机提高了165%效果显着。为了有效提高污水厂运行效能,确保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中主要是对污水厂原设备进行优化更新。原自吸泵替换为潜污泵,平均每月可以节省用电约2.4×104 kwh;罗茨风机更换为空气悬浮风机,改造后平均每月节省用电约3.2×104 kwh。通过这两项改造,璜塘污水厂2017年整体电耗较2016年电耗减少了37%左右,全年可节约电费50余万元。这大大降低了污水厂运行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李睿[7](2018)在《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锅炉补给水的工艺设计与工程调试》文中研究指明华能伊春热电有限公司坐落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区,设置2台350 MW火力发电机组,同时负担着伊春主城区8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补给水水源采用伊春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由于污水厂尾水水质差,常规电站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无法满足锅炉供水要求。本文针对伊春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水质特点,以及电站锅炉补给水需要达到的水质标准,研究适宜的处理方案,分阶段进行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及运行,探索处理成本合理、工艺比较简单、运行效果稳定的污水处理方案,解决用水大户热电厂的用水问题,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在对市政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以及电站锅炉运行所要求的补给水水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石灰法混凝沉淀-变孔隙滤池-浸没式超滤-两级反渗透膜-连续电去离子模块(Electro-de-ionization,简称EDI)”的主体工艺路线,并对其中的各主要设备进行分析计算,提出设备选型要求。在研究并确定工艺方案的基础上,完成了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主要设计参数如下:预处理系统尾水1300 m3/h;除盐系统中,采用浸没式超滤对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除浊,浸没式超滤系统产水量416 m3/h;由于热网水补水采用一级反渗透生产的软化水,故增大一级反渗透产水量,设计值为292 m3/h;二级反渗透设计产水量为140 m3/h;最终EDI产出除盐水量126m3/h。经过了两个月的安装调试,预处理系统和除盐系统投入运行。在进水水质平均SS 22 mg/L,COD 25 mg/L的情况下,预处理系统产水水质维持在SS≤3mg/L,COD≤21 mg/L,浸没式超滤出水水质维持在浊度≤0.1 NTU,污染指数(Silting Density Index,简称SDI值)≤2,保证了反渗透的进水要求。调整一级反渗透清洗频次、药品种类,调整二级反渗透加药量,使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产水电导率≤10μs/cm。调节EDI系统电源电压,适时进行电再生,使EDI产水电导率稳定≤0.1μs/cm,满足电站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经过计算,本工程的投运使得电厂取水费年节约1232万元。
张立鹤[8](2017)在《大型火电机组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中,水、汽担负着电力生产能量传递介质的作用,是火电机组的“血液”,在发电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证锅炉给水的品质是化学水处理的主要任务,它的可靠、高效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火电机组的安全性能及锅炉、汽机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火电机组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本课题以华能莱芜新建电厂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电厂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并利用组态软件设计了该电厂化学水处理监控系统。本课题首先分析火电机组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明确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设备数量,并按控制系统要求给出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然后,采用FF-H1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标准,设计了整个化学水控制系统的7个子系统,其中包括锅炉补给水系统、中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含煤废水系统、净水站系统、加药系统、循环水系统和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整个系统上层采用DCS结构,配置了6对OCR1100控制器,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与硬接线相结合的方式,并设计有中水系统远程站,生活污水和含煤废水远程站,净水站系统远程站和加药系统远程站。最后,采用上海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的Ovation Developer Studio组态软件,设计了整个化学水系统的控制程序,并开发了各子系统的监控画面。通过现场的安装调试,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火电厂的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参数显示准确。其在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电缆的敷设,节省开支,还为后期的运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李伟[9](2017)在《基于PLC的电厂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化学水作为电厂用水,对水质、水量及供水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化学水处理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保证安全供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辅网系统,保证了化学制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就可以确保整个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和平稳长周期运行。本文通过对塔吉克斯坦杜尚别2号火电站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梳理、膜处理与电除盐技术的分析,归纳出了该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根据现场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了该系统存在的重点问题和技术控制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初步控制方案,工业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可靠性极高作为该设计方案的控制驱动级,用来实现对化学水处理系统现场各种工艺设备的复合操作的控制;HMI(人机界面)直观友好可以在各种操作站上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自动、手动、功能组等的控制;交换机用来实现PLC与HMI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采用PLC+交换机+HMI的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灵活和集中监控。本文阐述了整个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的总体控制网络架构和设计构思,对整个项目的全部实施过程从详细控制方案的确定、硬件软件的设计和选型,可靠性、组态调试等各方面进行了阐述。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设有三个控制站和一个远程I/O站,各个站点之间I/O信号数据的收集采用Modbus通讯协议进行传输,物理传输介质为光纤,所有现场I/O信号根据工艺车间的布置均分散在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的控制站和远程I/O站内,本文对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内的I/O模块配置、I/O设备层的MB+网络、系统控制层的通信技术及控制程序的设计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对各个工艺水系统的处理控制流程及逻辑程序进行了详细设计和研究。本项目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采用了流程与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既为运行操作人员提供了监控水处理工艺过程和设备多种控制模式,又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数据报表用以分析现场设备状况及时作出决策,还为服务人员提供了离线在线编程、仿真、修改程序等各种维护功能。本文还对化学水程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模块化设计原则,在硬件及软件程序的设计上均采用了可靠性的设计。本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经过168小时试运行和近半年的商业运行,实际运行效果说明了本系统能够实时的监控整个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工况,现场各种设备的控制操作准确无误,数据记录完整有效,并且能对现场出现的一般常规故障自动做出处理和报警,提示运行人员,完全实现化学水处理系统的长周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
花云浩[10](2017)在《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清洁、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核电运行时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新型获取淡水的方式,对解决核电站运行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在沿海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陆续在沿海核电站投入使用。本文以海阳核电站为例,对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相关经验。本文首先从海阳核电站厂址和堆型选择出发,对AP1000核电技术进行介绍,并分析AP1000核电技术的先进性特点。其次再对海阳核电站水循环系统流程进行说明,研究淡水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获取水资源的方式。然后再对海水淡化的几种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的技术方案,包括技术优劣和经济性等,并对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工程工艺流程和特点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海水淡化系统中几类重要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混凝沉淀池设备、V型滤池设备、泵类设备、风机、卧式细砂过滤器、反渗透能量回收装置、反渗透装置等设备,分析其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最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设备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期望后续类似工程的应用可以尽量优化,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响应“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口号。
二、罗茨风机在电厂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茨风机在电厂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某H级燃机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水处理厂简况 |
2 再生水深度处理的必要性 |
3 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选择 |
3.1 再生水深度处理典型方案 |
3.2 再生水深度处理方案选择 |
4 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方案设计 |
4.1 方案说明 |
4.2 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备 |
4.2.1 接触絮凝斜板沉淀池 |
4.2.2 过滤池 |
4.2.3 储药及加药设备 |
4.2.4 污泥浓缩池 |
4.2.5 中间水池 |
4.3 辅助系统及设备 |
4.3.1 罗茨风机 |
4.3.2 压缩空气系统 |
4.4 主要检测表计 |
4.5 主要设备规范 |
4.6 设备布置 |
5 结论 |
(2)智能风机变频系统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机的功能及当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
2 智能风机变频系统的组成 |
2.1 变频系统 |
2.2 传感器系统 |
2.3 智能控制系统 |
3 智能风机变频系统的使用效果 |
3.1 噪声及能耗优化 |
3.2 智能运行下的综合效果 |
4 结语 |
(3)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热力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
1.2.1 传统工艺 |
1.2.2 深度处理工艺 |
1.2.3 零排放处理工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湿法烟气脱硫废水量理论计算 |
2.1 湿法脱硫系统能量平衡 |
2.1.1 不考虑外来能量的湿法脱硫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模型 |
2.1.2 考虑外来能量的湿法脱硫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模型 |
2.2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水平衡 |
2.3 脱硫废水量理论计算模型 |
2.3.1 烟气中C1元素的含量计算 |
2.3.2 脱硫废水量计算模型 |
2.4 计算结果分析及应用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构建及热力计算模型 |
3.1 脱硫废水烟气蒸发零排放系统构建及优缺点分析 |
3.2 低温烟气脱硫废水浓缩系统热力计算模型 |
3.2.1 低温烟气脱硫废水浓缩系统出口烟气含湿量求解 |
3.2.2 低温烟气脱硫废水浓缩系统热力计算方法 |
3.3 中温烟气脱硫废水蒸发系统热力计算模型 |
3.3.1 中温烟气脱硫废水蒸发器出口烟气温度确定 |
3.3.2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计算 |
3.3.3 锅炉热效率变化 |
3.3.4 中温烟气脱硫废水蒸发系统热力计算方法 |
3.4 低温浓缩器+中温蒸发器串联布置蒸发系统热力计算模型 |
3.5 工程实例计算结果分析及应用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汽轮机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构建及模拟计算 |
4.1 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 |
4.1.1 多效蒸发的流程选择 |
4.1.2 多效蒸发的效数确定 |
4.2 多效蒸发废水系统构建 |
4.3 脱硫废水多效蒸发系统数学建模 |
4.3.1 蒸发系统数学模型 |
4.3.2 换热器数学模型 |
4.4 脱硫废水多效蒸发系统模型求解 |
4.4.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4.4.2 物性选择和收敛方法 |
4.4.3 模型的建立 |
4.5 Aspen模块单元介绍 |
4.5.1 预热器(冷凝器)单元模块 |
4.5.2 蒸发设备单元模块 |
4.5.3 分离器和混合器单元模块 |
4.6 建立Aspen plus脱硫废水多效蒸发模型 |
4.6.1 Aspen plus模拟结果 |
4.7 废水多效蒸发系统热力性评价 |
4.7.1 系统造水比GOR |
4.7.2 系统比传热面积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汽轮机抽汽对电厂热经济性影响计算与分析 |
5.1 利用Ebsilon为某300MW机组构建热力系统模型 |
5.1.1 Ebsilon热力模型组件介绍 |
5.1.2 Ebsilon机组热力系统模型搭建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4)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站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2.2 化学水处理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概述 |
2.1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
2.1.1 预处理系统 |
2.1.2 反渗透系统 |
2.1.3 除盐系统 |
2.1.4 酸碱中和系统 |
2.2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2.3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
2.4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模块化建模 |
3.1 建模的思想与方法 |
3.2 预处理系统数学模型 |
3.2.1 单层过滤器数学模型 |
3.2.2 超滤数学模型 |
3.3 反渗透装置数学模型 |
3.4 除盐系统数学模型 |
3.4.1 阴阳离子交换器数学模型 |
3.4.2 除碳器数学模型 |
3.4.3 混床数学模型 |
3.5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数学模型 |
3.6 补给水加氨数学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学水处理仿真系统的建立 |
4.1 仿真系统的整体设计 |
4.2 仿真控制系统的开发 |
4.2.1 OTS仿真系统的概括 |
4.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2.1 通用模块的仿真模型 |
4.2.2.2 设备的仿真模型 |
4.2.2.3 控制模块的仿真模型 |
4.2.3 逻辑组态 |
4.2.3.1 实际工艺的顺控步序 |
4.2.3.2 顺控步序的逻辑组态 |
4.3 仿真监控系统的设计 |
4.3.1 Intouch组态软件的概括 |
4.3.2 画面组态与功能介绍 |
4.3.3 动画链接 |
4.4 数据通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系统的验证与评价 |
5.1 物理逼真度 |
5.2 参数精度的验证 |
5.3 界面操作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工业燃煤锅炉SO2、NOx超低排放系统建模与经济性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脱硫技术概述 |
1.3.2 国内外脱硝技术概述 |
1.3.3 传统的评价方法 |
1.3.4 新型的评价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湿法脱硫系统经济性分析 |
2.1 典型工业锅炉湿法脱硫系统 |
2.1.1 烟气系统 |
2.1.2 SO_2吸收系统 |
2.1.3 吸收剂储备与供应系统 |
2.1.4 脱硫产物处理系统 |
2.1.5 其他系统 |
2.2 湿法脱硫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浆液pH值对脱硫效率影响 |
2.2.2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影响 |
2.2.3 钙硫比对脱硫效率影响 |
2.3 湿法脱硫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主要脱硫方法介绍 |
2.3.2 脱硫剂活性对成本影响 |
2.3.3 电价对成本影响 |
2.3.4 不同电价下脱硫剂选择 |
2.3.5 变负荷脱硫成本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法脱硫系统设备运行优化 |
3.1 湿法脱硫系统能耗设备建模 |
3.1.1 主要能耗设备介绍 |
3.1.2 增压风机能耗模型 |
3.1.3 氧化风机能耗模型 |
3.1.4 循环浆液泵能耗模型 |
3.2 锅炉概况 |
3.3 增压风机节能优化 |
3.4 氧化风机节能优化 |
3.5 循环浆液泵节能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硝系统燃烧优化建模 |
4.1 NO_X生成机理 |
4.1.1 快速型NO_X |
4.1.2 燃料型NO_X |
4.1.3 热力型NO_X |
4.2 脱硝系统能耗分析 |
4.2.1 低氮燃烧与SCR烟气脱硝综合利用 |
4.2.2 脱硝效率的影响因素 |
4.3 脱硝燃烧优化建模介绍 |
4.3.1 建模方案 |
4.3.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简介 |
4.3.3 模型输入、输出变量 |
4.4 锅炉脱硝燃烧优化建模 |
4.4.1 锅炉介绍与数据筛选 |
4.4.2 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脱硝系统经济性运行分析 |
5.1 遗传算法优化 |
5.1.1 遗传算法简介 |
5.1.2 优化方案 |
5.1.3 优化结果 |
5.2 粒子群算法优化 |
5.2.1 粒子群算法简介 |
5.2.2 优化方案 |
5.2.3 优化结果 |
5.3 烟气再循环和SCR技术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工作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6)璜塘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方案与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太湖流域的污染情况及治理现状 |
1.1.2 污水厂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分析 |
1.2 国内外A~2O工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污水厂运行现状 |
1.2.2 国外污水厂运行现状 |
1.3 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现状 |
1.3.1 格栅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2 水泵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3 鼓风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璜塘污水厂运行现状 |
2.1 城镇背景概述 |
2.2 污水厂概况 |
2.3 污水厂工艺介绍 |
2.4 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介绍 |
2.4.1 调节池 |
2.4.2 厌氧池 |
2.4.3 生化池 |
2.4.4 二沉池 |
2.4.5 混凝沉淀池 |
2.5 污水厂运行工况分析 |
2.5.1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现状 |
2.5.2 污水厂生物处理各工艺段现状 |
2.5.3 污水厂主要设备运行现状 |
2.5.4 污水厂电耗现状 |
2.5.5 运行突发事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璜塘污水厂改造方案的研究 |
3.1 进水水量水质分析 |
3.1.1 进水水量趋势分析 |
3.1.2 进水水质趋势分析 |
3.2 抗原水冲击改造方案的研究 |
3.2.1 进水管理 |
3.2.2 泵站检测 |
3.2.3 增加回流管路 |
3.3 化纤瓶片的处理方案 |
3.3.1 瓶片特点介绍 |
3.3.2 新型格栅机的研制 |
3.3.3 滚筒过滤机的研制 |
3.3.4 泵吸过滤机的研制 |
3.4 生物处理工艺的改造 |
3.5 污水厂节能降耗的改造 |
3.5.1 污水厂能耗分析方法 |
3.5.2 璜塘污水厂电耗概况 |
3.5.3 污水提升水泵的节能改造 |
3.5.4 曝气风机的节能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璜塘污水厂的效能研究 |
4.1 抗原水冲击应急改造效果 |
4.2 瓶片处理效果 |
4.2.1 滚筒过滤机效果 |
4.2.2 泵吸过滤机效果 |
4.2.3 瓶片处理效果对比 |
4.3 生化池改造效果分析 |
4.4 节能改造效果分析 |
4.4.1 提升泵改造的效能分析 |
4.4.2 风机改造的效能分析 |
4.4.3 节能改造的经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锅炉补给水的工艺设计与工程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火力发电用水现状及水资源开发策略 |
1.1.1 发电类型的变化趋势 |
1.1.2 火力发电厂用水途径分析 |
1.1.3 火力发电厂用水水质分析 |
1.1.4 我国火力发电厂耗水及节水策略分析 |
1.1.5 火力发电厂水资源开发策略 |
1.2 市政污水生产电厂锅炉补给水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
1.2.1 主要生产技术及其特点 |
1.2.2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1.3 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项目来源及意义 |
1.3.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锅炉补给水的技术方案确定及选择 |
2.1 设计依据和原则 |
2.1.1 设计依据 |
2.1.2 设计原则 |
2.2 原水水质分析及设计出水主要指标 |
2.2.1 水源及水质分析 |
2.2.2 设计尾水主要指标 |
2.3 市政污水处理流程的确定及主体工艺的选择 |
2.3.1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
2.3.2 主体工艺技术选择及说明 |
2.3.3 市政污水处理作为锅炉补给水的工艺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锅炉补给水的工艺设计 |
3.1 水处理系统的高程设计与平面布局 |
3.1.1 水处理系统的高程设计 |
3.1.2 平面布局设计 |
3.2 主要工艺单元的设计 |
3.2.1 主要工艺构筑物 |
3.2.2 工艺设备 |
3.3 工程投资估算 |
3.3.1 建筑工程投资 |
3.3.2 设备及材料购置投资 |
3.3.3 间接费用及工程总投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锅炉补给水工程的调试运行 |
4.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及条件要求 |
4.1.1 工程启动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
4.1.2 基建工程应满足的条件 |
4.2 预处理系统的调试运行 |
4.2.1 预处理系统调试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4.2.2 预处理系统的调试运行与效果 |
4.3 膜法脱盐系统调试效果与分析 |
4.3.1 膜法脱盐系统调试的准备 |
4.3.2 浸没式超滤调试 |
4.3.3 反渗透系统调试 |
4.3.4 EDI系统调试运行 |
4.4 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锅炉补给水工程的运行经济性分析 |
4.4.1 成本计算说明 |
4.4.2 锅炉补给水生产成本分析 |
4.4.3 以市政污水为水源生产锅炉补给水的经济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大型火电机组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散控制系统(DCS) |
1.2.2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CS) |
1.2.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
1.2.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工艺要求 |
2.1 系统工程概况 |
2.2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工艺要求 |
2.2.1 锅炉补给水系统工艺要求 |
2.2.3 化学水加药系统工艺要求 |
2.2.4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工艺要求 |
2.3 化学水系统控制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厂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控制方案的选择 |
3.1.1 三大控制系统的结构比较 |
3.1.2 三大控制系统的运算控制功能比较 |
3.1.3 三大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比较 |
3.1.4 三大控制系统的经济性比较 |
3.1.5 控制方案的确定 |
3.2 化学水系统的现场总线方案设计 |
3.2.1 现场总线标准的选取 |
3.2.2 现场总线的设计原则 |
3.2.3 现场总线网段设计 |
3.3 化学水系统的硬件配置 |
3.3.1 化学水系统的网络配置 |
3.3.2 控制器配置 |
3.3.3 I/O接口模块配置及I/O点数 |
3.4 系统接地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厂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构建 |
4.2 控制程序的设计 |
4.2.1 建立控制回路的方法 |
4.2.2 常用控制算法分析 |
4.2.3 建立马达控制宏算法 |
4.2.4 开关量数据的自动控制 |
4.2.5 模拟量数据的控制 |
4.2.6 再生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
4.3 监控画面的设计 |
4.3.1 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
4.3.2 监控画面的组成 |
4.3.3 监控画面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安装调试及运行效果分析 |
5.1 安装调试 |
5.1.1 现场总线仪表安装注意事项 |
5.1.2 电缆敷设注意事项 |
5.1.3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2 运行效果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成果 |
(9)基于PLC的电厂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火电厂生产过程自动化发展概况和趋势 |
1.3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
1.4 电厂化学自动化发展情况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
2.化学水处理系统工艺 |
2.1 火力发电厂工艺简述 |
2.2 火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艺简介 |
2.3 电厂水处理的必要性 |
2.4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构成及工艺介绍 |
2.4.1 化学预处理 |
2.4.2 化学除盐处理 |
2.4.3 污水处理系统 |
2.5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控制监测对象 |
2.6 本章小结 |
3.化学水处理控制的系统规划 |
3.1 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
3.2 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的控制难点 |
3.2.1 水处理控制室与现场设备之间的距离过长 |
3.2.2 化学水车间腐蚀环境较多、存在各种干扰信号 |
3.2.3 原水预处理、化学制水、污水处理监控量量多、范围广 |
3.3 化学水处理控制的系统规划 |
3.4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网络架构 |
3.5 本章小结 |
4.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下位机PLC的硬件设计 |
4.1.1 下位机PLC选型 |
4.1.2 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及子控制系统规划 |
4.1.3 水处理控制系统I/O点的配置 |
4.2 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PLC网络设计 |
4.2.1 化学水处理系统ModbusPlus网络规划 |
4.2.2 PLC主站与远程站之间的通信 |
4.2.3 化学水处理系统PLC端以太网络通讯 |
4.3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3.1 总体控制流程设计 |
4.3.2 过滤器程序流程设计 |
4.3.3 反渗透系统的程序流程设计 |
4.3.4 EDI的程序流程设计 |
4.4 逻辑程序的实现 |
4.4.1 模拟量信号处理自定义功能块的程序设计 |
4.4.2 马达控制自定义功能块的程序设计 |
4.4.3 阀门控制功能块的程序设计 |
4.4.4 闭环控制回路的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
5.1 INTOUCH软件的特性 |
5.1.1 InTouch软件概述 |
5.1.2 InTouch软件的结构 |
5.2 INTOUCH和PLC通讯 |
5.2.1 InTouch的通信方式 |
5.2.2 通信端口的配置 |
5.2.3 Topic的配置 |
5.2.4 Server设置 |
5.3 化学水处理监控主系统图形界面的设计原则 |
5.3.1 人机界面的定义 |
5.3.2 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上位机画面的设计原则 |
5.4 化学水处理系统上位机监控画面开发 |
5.4.1 监控画面规划 |
5.4.2 数据报表打印功能 |
5.4.3 创建报警及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提高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设计 |
6.1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6.1.1 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概念 |
6.1.2 可靠度指标 |
6.2 控制系统网络架构可靠性设计 |
6.3 控制系统硬件可靠性设计 |
6.4 控制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 |
6.4.1 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软件程序分段和分层次结构设计 |
6.4.2 软件程序其他可靠性措施 |
6.5 现场调试情况 |
6.5.1 控制系统功能联调 |
6.5.2 运行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海水淡化项目运用情况 |
1.1.2 海水淡化在国内核电站的建设情况 |
1.2 国内外发展形势与研究动态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海阳核电站堆型选择及循环水系统介绍 |
2.1 海阳核电厂选址 |
2.2 核电站堆型介绍 |
2.2.1 压水堆 |
2.2.2 沸水堆 |
2.2.3 重水堆 |
2.2.4 石墨慢化轻水堆 |
2.2.5 高温气冷堆 |
2.2.6 快中子增殖堆 |
2.3 海阳核电站堆型的确定 |
2.3.1 海阳核电站堆型介绍 |
2.3.2 海阳核电AP1000技术先进性特点 |
2.3.3 海阳核电站堆型确定过程 |
2.4 海阳核电站循环水系统介绍 |
2.4.1 核电站常见获取水资源方式 |
2.4.2 海阳核电站水系统的特点 |
第3章 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方案及设备的确定 |
3.1 海水淡化的定义 |
3.2 海水淡化技术介绍 |
3.2.1 多级闪蒸(MSF) |
3.2.2 低温多效蒸馏技术(LT-MED) |
3.2.3 海水反渗透(SWRO) |
3.3 海水淡化经济性分析 |
3.4 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方案的确定 |
3.4.1 低温多效蒸馏技术(LT-MED)方案 |
3.4.2 海水反渗透(SWRO)方案 |
3.4.3 技术和经济性比较 |
3.5 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的工艺及设备组成 |
3.5.1 海水淡化系统工艺流程 |
3.5.2 海水淡化建设方案的确定 |
3.5.3 海水淡化厂房布置 |
3.5.4 系统出力和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
3.5.5 海水淡化系统设备组成 |
第4章 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设备的制造与安装若干问题 |
4.1 混凝沉淀池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
4.1.1 湍流凝聚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
4.1.2 受控沉淀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
4.1.3 集水槽的制造和安装 |
4.1.4 混凝沉淀池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
4.2 V型滤池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
4.2.1 滤池内设备和材料概述和制造要求 |
4.2.2 滤池内设备的安装 |
4.2.3 滤池设备安装期间常见问题和解决方式 |
4.3 泵类设备制造和安装 |
4.3.1 泵类设备概述和制造要求 |
4.3.2 泵类设备的安装 |
4.3.3 泵类设备制造和安装常见问题和解决方式 |
4.4 各类风机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
4.4.1 罗茨风机概述和制造要求 |
4.4.2 罗茨风机的安装 |
4.4.3 风机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式 |
4.5 卧式细砂过滤器的制造和安装 |
4.5.1 卧式细砂过滤器概述和制造要求 |
4.5.2 细砂过滤器的安装 |
4.5.3 细砂过滤器制造和安装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式 |
4.6 反渗透能量回收装置的制造和安装 |
4.6.1 能量回收装置概述和制造要求 |
4.6.2 PX能量回收装置的安装 |
4.6.3 PX能量回收装置安装常见问题和解决方式 |
4.7 反渗透装置的制造和安装 |
4.7.1 反渗透装置概述和制造要求 |
4.7.2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 |
4.7.3 反渗透装置常见问题和解决方式 |
4.8 其他设备说明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罗茨风机在电厂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某H级燃机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方案设计[J]. 肖建群. 南方能源建设, 2021(02)
- [2]智能风机变频系统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罗凯.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05)
- [3]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热力分析及优化[D]. 周淼. 山东大学, 2021(09)
- [4]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 刘少虹. 山西大学, 2019(01)
- [5]工业燃煤锅炉SO2、NOx超低排放系统建模与经济性优化[D]. 刘一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璜塘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方案与效能研究[D]. 邹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锅炉补给水的工艺设计与工程调试[D]. 李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大型火电机组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 张立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9]基于PLC的电厂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设计[D]. 李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1)
- [10]海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D]. 花云浩.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