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改造可控硅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Lee Jin)[1](2018)在《站场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研究》文中认为川渝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开启净化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运行以来,管网建设历时50余年,输配气站场阀门采用的进口机械式和早期的智能型电动驱动设备已经全面停产,进口电动驱动设备故障后需要采购原装配件并由原厂家专业人员实施维修,维修等待时间长、费用高,部分老型号的设备已经停产,难以进行维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输气站场的安全生产。因此,为缩短设备维修周期,减小对国外厂家的依赖度,降低设备故障率,有必要开展站场阀门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研究,实现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这对保障输气管道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本论文通过对川渝地区输配气站场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国内外输配气站场阀门电动驱动设备发展现状调研,明确了智能型电动驱动设备和机械电磁式电动驱动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对比分析两种电动驱动设备的特点、内部电路板结构和各模块的作用。(2)对川渝地区输配气站场阀门常用的进口电动驱动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收集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常见故障种类、发生频率以及年维修费用,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引发故障的元器件。(3)找出目前川渝地区输配气站场阀门使用的电动驱动设备元器件的通用性和易损元件,拆卸并梳理旧电动驱动设备元器件与市面同类元器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可以同类替换的元器件;对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元器件的现有国产替代件进行研究,制定替代方案,(4)对于市面上没有的元器件,与国内电动驱动设备厂家协作,共同研发国产元器件;进行国产电路板研发功能设计、线路路设计,利用国内市场上易于购买的国产元器件研发出第一代国产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5)在现场选取分别机械电磁式和智能型电动驱动设备进行国产化替代实验。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研发出第一代国产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并现场实验,通过已有国产元器件的不同组合对故障的进口电动驱动设备进行修复,证明开展进口电动驱动设备易损元器件国产化替代是可行的,对有效缩短进口电动驱动设备的维修周期、节约投资,而且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升设备管理能力,提高输配气站场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祥麟[2](2018)在《基于L-N总线的网络空调监控系统》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各种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在众多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不仅物联网、网络家电、智能家居等词汇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许多新型科技及其周边产品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家电监控系统相关背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家庭网络组网方案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对各类现场总线技术的深入研究,采用自设计的L-N(Local Monitoring Network,本地监控局域网)总线技术,设计了一种网络空调监控系统构建的实用化方案。该系统具有布线简单、组网便捷、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势。其次,本文提出了L-N总线的协议模型,制定通信协议机制。设计具备L-N总线通信接口的网络空调控制器,并成功模拟对家庭监控网络内空调设备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空调控制器以STC89C58RD+单片机为微控制器,外设有各类执行器和传感器,采用交流市电三线组网布线方式,通过网关节点跨接本地应用服务器,使用户可以通过本地或远程监控终端对网络空调进行控制和管理。系统具有组网简单、无需隔离、系统稳定性强的优点,能有效降低房屋智能化改造成本,省去复杂的家装布线设计。传统家电单向、单点、近程的控制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本文提出的网络空调监控系统采用即插即用式的家电入网方式,安全便利,入网后的网络空调可实现双向、多点、远程监控和管理。同时本监控系统网络下的网络空调节点和电气监控节点能够完美兼容,可配置性和其联动功能让整个系统更加强大。最后,经多次试验测试表明,设计的网络空调控制器工作稳定、可靠、实用、有效,同时本网络空调监控系统的设计具有一般性,可有效应用于对家庭内各类白色家电的组网化监控和管理。
范兴瑞[3](2017)在《现场总线技术在FL8风洞测控系统中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进一步提升FL-8风洞的试验能力、技术水平,用以配合不断发展的航空、航天装备的研发要求,FL-8风洞对现有测控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测控系统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将整个控制系统的各个节点联接起来,其中结合了CAN总线技术、MODBUS总线技术、VXI总线技术。同时,完成了FL-8风洞模型姿态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整套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使用简单、功能完整、监控方法齐全、维护和扩展方便,且能全面满足FL-8风洞所有试验(集静、动态试验于一体)要求的,高效的测控系统。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和对FL-8风洞的试验能力、技术水平等特点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FL-8风洞目前的技术不足,制定了此次改造的目标及技术改造的总体设计方案。其次,针对FL-8风洞现场的试验工况,说明了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优势,并详细分析、研究了测控系统中使用的CAN总线技术、MODBUS总线技术、VXI总线技术,并从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了实施方案。再次,根据FL-8风洞测控系统的特征和性能要求,分析了采集系统、动力系统、模型姿态控制系统的现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将各系统互联,并通过对在线校准、分频电路、变频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完成研制。最后,FL-8风洞新测控系统经过标模试验检验,试验数据精度可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试验数据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都很高。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展性,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风洞试验技术提高的需求。改造结果证明,新系统提高了风洞运行自动化水平和风洞试验效率、加快了试验技术设备更新速度,缩减了风洞运行维护成本。这对提高我国航空科学技术水平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谢传萍[4](2016)在《基于CAN总线的低压机组一体化设计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小水电自动化技术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低压机组,其中大部分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成,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基本采用纯手动控制为主,因此对于低压机组来说,考虑到其装机容量小,经济效益低,在进行技术改造时,设备成本是电站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就是设备的性能,要求低压机组自动化产品务必满足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等。在此背景之下,本课题进行了低压机组一体化智能控制装置的研究和设计,主要是结合400V低压机组的特点,以当前比较流行的CAN网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研制集监控、保护、励磁、同期、交采、出口断路器、隔离装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实现低压机组一体化控制,以节省设备间的硬接线,实现“傻瓜化、一键式”操作,以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经济效益。该智能控制装置经检验测试,所有技术参数和功能符合设计要求,领先国内水平,现已经投入市场,并已在多个工程项目上使用。此外,本文介绍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低压机组一体化智能控制装置的软硬件的设计方案,并在智能控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体化控制屏,将一二次设备进行集成组屏,一体化屏具有功能齐全、简单易用、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特点,并达到实现电站“少人值守或无人值班”的技术要求,特别适合我国农村小水电的技术改造和建设,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张永鹏[5](2016)在《PROFIBUS现场总线在印刷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发展,公司除了应对各种科技不断更新的现状,还要面对印刷市场格局变化的现实,要在竞争愈加的市场中立足,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硬实力,提高公司相关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系中,现场总线技术已在大多数的行业被普遍应用,公司在此次改造印刷电气设备的同时,也尝试通过应用现场总线技术来对公司设备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进行提高。基于现场总线技术,设备电气化改造节省了硬件数量和投资,从而实现了大量的简化线路,降低了线路的安装和维护工作量,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对印刷设备应用PROFIBUS现场总线的电气化改造进行了研究,对PROFIBUS的协议结构、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PROFIBUS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和设备各个分部的主要功能。
梁波[6](2013)在《基于PLC矿井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改造》文中认为矿井提升机是矿山重要的设备,肩负着矿石、物料、人员等的运输责任。传统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这类提升机通常在电动机转子回路中串接附加电阻进行启动和调速。这种控制系统存在可靠性差、操作复杂、故障率高、电能浪费大、效率低、难以实现现代化管理的矿井等缺点。结合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矿井提升机系统改造,将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于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用PLC中大量的软元件代替原电控系统中的接触器和继电器,完成了PLC对原有系统的改造;结合PLC特点,在系统中实现了安全回路的双冗余;在系统中实现了N:N网络的组建,便于主控机PLC、监控机PLC、调速柜PLC、高压换向PLC,4台PLC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Pro-faceGP软件设计了矿井提升机监控画面。在系统主回路的改造中,设计了采用可控硅取代空气接触器控制逐级切除电阻的启动控制方式,并分析了改造后系统可控硅调速的基本原理及特性;改造后的提升机系统有较好节能效果。现场调试和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平稳可靠,控制精度高,操作简单,完全可以满足煤矿实际生产需要。
高荣,罗刚,樊莉[7](2011)在《F管现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热工监控系统的改造升级方案。该方案利用现场总线技术,通过工控触摸屏实现了对温度控制仪、可控硅控制器、电量表等各种信号的现场监视控制。F管现场控制系统改造升级方案解决了F管工艺操作的难题,改善了操作人员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效率,提高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目前该系统已在多条生产线上得到了推广应用。
冯宝泉[8](2011)在《达拉特发电厂自并励励磁系统的研究与调试》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工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电力的大力支持,提高与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国民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型发电机组的励磁控制是改善电力系统大干扰稳定性及提高动态性能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因此采用先进的励磁系统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发电机组的自并励励系统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自并励励磁调节器的控制算法,建立了传统自并励励磁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美国GE公司EX2100励磁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功能,研究了EX2100励磁调节器所采用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控硅整流桥智能化均流技术、低残压快速起励技术、通讯功能和多种调试手段、ARCnet现场总线技术等显着区别于传统自并励励系统的新特点。结合达拉特发电厂七号机组励磁系统调试试验参数,分析讨论EX2100型数字式励磁调节器现场试验数据,提出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及行业标准的要求。调试了内蒙古达拉特发电厂七号机组EX2100型励磁系统,指出了该系统现场调试发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运行建议,并网运行后系统运行稳定。
孟庆宽[9](2010)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箱式变电站由于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供电周期短而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供电网络终端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大,无人值守、可靠性、安全性、远程管理功能已经成为箱式变电站配电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针对作者所在公司在高新区立项的“智能箱式变电站”项目,在全面了解箱式变电站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发展的工业控制技术对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模设计,成功开发了智能配电系统。通过工程实际应用检验,所设计的智能配电系统满足用户的各项要求,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从箱式变电站的常规系统分析入手,建立方案模型,结合模型对配电系统的高压、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等系统分别进行智能化的研究,分析智能化实现的技术基本条件与要求。第二,确立智能化解决方案,采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配电系统方案,通过现场总线技术完成高压、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等数据采集,通过支持现场总线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数据的分析与处理。PLC技术、工控软件技术以及总线式智能产品等的应用与发展,为解决箱式变电站的智能配电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结合上述工控产品,论文采用并行设计、模块化等研究方法,将配电系统分为高压配电、变压器配电、低压配电、无功补偿等若干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对每个子系统智能化实现方案的研究,最终实现整体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化配电系统方案。第三,在分析箱式变电站各子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数据采集、检测、传输、控制的具体要求,给出智能配电系统的硬件搭建方案,同时对方案现场总线、PLC、总线式智能配电数据采集装置、HMI人机接口、工业控制软件等在智能配电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硬件平台搭建之后,进行了智能配电系统的软件设计。遵循结构化程序语言的设计原则,将智能配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控制任务层次化,设计软件实现的流程图,编写、调试软件程序,设计出完整的智能配电系统的程序软件。最后,根据项目的实际调试运行数据,分析并总结了该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厂内试验调试过程、调试试验方法、参数设置以及“四遥”的参数与数据,系统软、硬件问题处理与故障分析。通过系统的实际运行和调试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运行的各项指标要求,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操作灵活方便,达到了用户非常满意的效果。论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结合工业级工控产品实现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方案,其硬件设备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基础,结合智能配电系统理论,使采用工业工控产品开发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成为可能。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降低了箱式变电站智能化的门槛,而且使其整体的配电水平得到了提高,为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大众化的参考方案,对配电生产企业终端产品的研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曹松花[10](2010)在《基于PROFIBUS的静电除尘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尘污染在大气污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不仅严重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大量贵重材料的流失。目前,人们采用各种除尘装置来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粉尘颗粒物进行控制,其中静电除尘器用的最多。现代最新技术现场总线在工业上的应用,使得工业上的过程控制自动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但是总线技术在静电除尘器上的控制应用技术并不成熟,是静电除尘技术上的一个难点。本设计以秦皇岛港运煤码头的静电除尘器为对象,对静电除尘控制器实现PROFIBUS从站化进行接口设计。根据静电除尘器的主要工作参数和指标设计了以双向可控硅和移相触发器KC05为核心的控制电路,集成电路反馈功能实现了对可控硅导通宽度的调整即静电除尘控制器的保护电路。控制器运行时示波器重要节点的电压和波形进行采集,与标准波形一致,控制器正常工作。电位器可正常调节脉冲宽度和可控硅导通角大小;过流时报警灯亮,保护电路正常工作。以上这些信号为总线的通信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参数标准。控制器与现场总线之间的连接由80C51、SPC3、RS485驱动和光耦隔离实现,设计的关键是单片机80C51与协议芯片SPC3之间的连接。单片机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数据,对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参数进行采集并打包送给协议芯片SPC3;SPC3经过对数据的协议处理送给上位机;在协议芯片和DP总线之间由光耦隔离来消除来自零线的干扰;另外,RS485是半双工,驱动能力较大,PROFIBUS-DP协议通常是建立在RS485之上的,因此总线都有较普遍通用的RS485接口。单片机的初始化程序,主循环部分和中断处理程序主要程序设计,利用汇编语言实现了单片机与主站之间的通信程序。此设计成功将静电除尘器总线从站化,实现了除尘现场与车间监控级之间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通信网络,取代了传统的DCS系统。总线代替一对一传统接线模式使得数据传输快捷有效,提高了静电除尘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和实现了远距离网络传输;一根电缆作为总线代替繁琐的传统网络连接节省了大量成本,为现场总线在静电除尘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改造可控硅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改造可控硅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站场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电动驱动设备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电动驱动设备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动驱动设备原理及内部结构 |
2.1 电动驱动设备原理 |
2.1.1 电动驱动设备分类及特点 |
2.1.2 国际主流电动驱动设备特点 |
2.2 电动驱动设备内部结构 |
2.2.1 机械电磁式电动驱动设备内部结构 |
2.2.2 智能型电动驱动设备内部结构 |
2.2.3 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元器件名称和功能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渝进口电动驱动设备运行情况及国产化必要性 |
3.1 川渝地区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运行情况 |
3.1.1 川渝地区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使用情况 |
3.1.2 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故障问题统计 |
3.2 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必要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产电路板研发 |
4.1 国产电路板性能指标要求 |
4.2 国产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研发方案 |
4.2.1 电路板主要功能设计 |
4.2.2 电路板模块设计 |
4.2.3 电路板线路图设计 |
4.3 国产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改造 |
5.1 智能型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改造 |
5.1.1 改造方案 |
5.1.2 第一批次改造实施过程 |
5.1.3 第一批次改造后运行情况及性能完善 |
5.1.4 第二批次改造及运行情况 |
5.2 机械电磁式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改造 |
5.2.1 改造方案 |
5.2.2 第一批次改造实施过程 |
5.2.3 第一批次改造后运行情况及性能完善 |
5.2.4 第二批次改造及运行情况 |
5.3 国产化改造经济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口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元器件替换 |
6.1 进口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故障元器件查找 |
6.1.1 故障现象 |
6.1.2 故障元器件查找 |
6.2 进口电动驱动设备电路板故障元器件替换 |
6.2.1 替换方案 |
6.2.2 替换后电路板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L-N总线的网络空调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4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家电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2.1 传统家电控制系统 |
2.2 L-N总线技术设计 |
2.3 L-N总线分层结构 |
2.3.1 物理层 |
2.3.2 数据链路层 |
2.3.3 应用层 |
2.4 网络家电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2.5 家庭网络组网的方案选择 |
2.5.1 常用家庭网络组网方案 |
2.5.2 L-N总线与其它组网方案的比较 |
2.5.3 预计达成目标 |
2.6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6.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6.2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2.6.3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空调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监控系统方案构建 |
3.1.1 网络空调控制器硬件实现方案 |
3.1.2 整体硬件结构 |
3.2 总线接口单元电路设计 |
3.2.1 总线电源电路 |
3.2.2 总线接口电路 |
3.3 室内机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3.1 可控硅控制电路 |
3.3.2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
3.3.3 LCD显示电路 |
3.3.4 温湿度信号采集电路 |
3.3.5 蜂鸣器电路 |
3.4 室外机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5 实物与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空调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网络空调控制码 |
4.2 L-N报文帧结构 |
4.3 家电监控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 |
4.3.1 指令报文 |
4.3.2 反馈报文 |
4.3.3 查询报文 |
4.3.4 配置报文 |
4.4 网络空调控制器软件设计 |
4.4.1 各模块底层驱动程序 |
4.4.2 控制流程 |
4.4.3 执行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硬件测试 |
5.3 系统功能性测试 |
5.4 系统可靠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现场总线技术在FL8风洞测控系统中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风洞概述 |
1.2 课题背景 |
1.3 研制目标 |
1.4 国内外风洞发展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FL8风洞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测控系统概述 |
2.2 数据采集与动力系统 |
2.3 姿态角控制系统 |
2.4 软件设计 |
2.5 现场总线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FL8风洞采集与动力系统设计 |
3.1 FL8风洞采集系统 |
3.1.1 数据采集系统构建 |
3.1.2 采集系统设计 |
3.1.3 VXI外触发输出设计 |
3.1.4 在线校准 |
3.1.5 分频电路设计 |
3.1.6 软件设计 |
3.2 FL8风洞动力系统 |
3.2.1 动力系统技术要求 |
3.2.2 动力系统设计 |
3.2.3 变频系统研究 |
3.2.4 变频器选型 |
3.2.5 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FL8风洞姿态角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
4.1 FL8风洞姿态角控制系统概述 |
4.2 FL8风洞尾撑攻角控制系统设计 |
4.3 FL8风洞尾撑侧滑角控制系统设计 |
4.4 FL8风洞腹撑系统设计 |
4.5 FL8风洞动导数控制系统设计 |
4.6 FL8风洞标模试验验证 |
4.6.1 尾撑标模试验验证 |
4.6.2 腹撑标模试验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总线在FL8风洞中的应用 |
5.1 现场总线概述 |
5.2 FL8风洞测控系统现场总线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CAN总线的低压机组一体化设计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水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
1.1.1 国外小水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现状 |
1.1.2 我国小水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现状 |
1.2 我国低压机组控制技术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CAN总线技术及发展 |
2.1 CAN的发展历程 |
2.2 CAN总线的结构特性 |
2.2.1 CAN总线协议的网络结构 |
2.2.2 CAN总线的报文传输结构 |
2.2.3 CAN总线的技术特点 |
2.3 CAN总线系统设计 |
2.3.1 CAN总线系统硬件设计 |
2.3.2 CAN总线系统软件设计 |
2.4 CAN总线发展前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压机组水电站及其自动化技术 |
3.1 低压机组水电站概况 |
3.1.1 低压机组分类 |
3.1.2 低压机组二次设备及选择要求 |
3.2 低压机组自动化技术要求 |
3.3 低压机组一体化控制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压机组一体化装置方案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工作原理 |
4.1.2 系统功能 |
4.2 硬件方案设计 |
4.2.1 监控插件的设计 |
4.2.2 保护插件的设计 |
4.2.3 励磁插件的设计 |
4.2.4 人机界面插件的设计 |
4.3 软件方案设计 |
4.3.1 CAN通讯驱动设计 |
4.3.2 CPU插件软件设计 |
4.3.3 人机部分软件设计 |
4.3.4 用户程序设计 |
4.4 相关检验试验 |
4.4.1 主要检验仪器设备 |
4.4.2 主要测试项目 |
4.4.3 测试报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压机组一体化控制屏的设计和应用 |
5.1 屏柜构成 |
5.2 系统功能 |
5.3 主要特点 |
5.4 工程应用 |
5.4.1 屏柜设计 |
5.4.2 出厂调试 |
5.4.3 现场安装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程序清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工程应用证明 |
致谢 |
(5)PROFIBUS现场总线在印刷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课题的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现场总线的印刷设备电气化改造 |
2.1 现场总线技术介绍 |
2.1.1 现场总线的基本概念 |
2.1.2 现场总线的特点与优点 |
2.2 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 |
2.2.1 IEC 61158 |
2.2.2 IEC 62026 |
第3章 现场总线与DCS的区别 |
3.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产生及发展 |
3.2 第二代计算机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 |
3.3 DCS与FCS对比 |
第4章 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 |
4.1 PROFIBUS现场总线基础 |
4.2 PROFIBUS现场总线的通信协议 |
4.2.1 PROFIBUS的数据链路层 |
4.2.2 PROFIBUS的物理层 |
4.2.3 PROFIBUS-DP |
4.2.4 PROFIBUS-DP设备分类 |
4.2.5 PROFIBUS的通信服务 |
4.3 PROFIBUS现场总线应用发展趋势分析 |
4.3.1 网络兼容与标准统一 |
4.3.2 网络解决新方案PROFINET技术 |
4.3.3 PROFIBUS产品开发 |
4.3.4 PROFIBUS-DP网络性能研究与推进 |
第5章 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电气化改造设计 |
5.1 系统设计需求和任务 |
5.2 系统的设计 |
5.2.1 现场总线选型 |
5.2.2 PROFIBUS通讯框架设计 |
5.2.3 PROFIBUS现场通讯网络设计 |
5.2.4 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相关设计及注意事项 |
5.3 系统的应用 |
5.3.1 打开OMRON CX-configurator FDT软件 |
5.3.2 添加现场总线通讯主站模块以及总线通信模块 |
5.3.3 安装组态设备所需要的设备GSD文件 |
5.3.4 进行总线模块组态 |
5.3.5 进行设备元器件组态 |
5.3.6 进行网络组态 |
5.3.7 进行下载配置 |
5.3.8 现场总线系统通讯故障诊断 |
5.4 电气化改造后系统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PLC矿井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2.1 矿井提升机的结构简介 |
2.1.1 主轴装置 |
2.1.2 制动系统 |
2.1.3 机械传动系统 |
2.1.4 润滑系统 |
2.1.5 操纵和观测系统 |
2.1.6 拖动控制和自动保护系统 |
2.2 矿井提升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
2.3 原矿井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改造后矿井提升机的总体设计 |
2.4.1 概述 |
2.4.2 监控系统 |
2.4.3 主控系统 |
2.4.4 安全保护系统 |
2.4.5 制动控制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矿井提升机的硬件设计 |
3.1 改造后电控系统的硬件配置 |
3.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概述 |
3.2.1 PLC 的控制功能 |
3.2.2 PLC 的基本特点 |
3.2.3 PLC 的发展方向 |
3.3 主控系统中 PLC 的选型及特点 |
3.4 主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3.4.1 主控系统设备要求 |
3.4.2 带具体参数的主控系统硬件选型方案 |
3.4.3 主控系统 I/O 统计 |
3.5 PLC 外围电气控制硬件设计 |
3.5.1 电源回路 |
3.5.2 提升系统信号采集 |
3.5.3 安全回路 |
3.5.4 调绳、安全阀控制回路 |
3.5.5 制动泵控制 |
3.5.6 润滑泵控制 |
3.5.7 主控台各按钮和转换开关 |
3.6 本章小结 |
4 矿井提升机的软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构成 |
4.1.1 现场总线设计 |
4.1.2 N:N 网络的组建 |
4.2 人机界面(触摸屏)的设计 |
4.2.1 Pro-faceGP 触摸屏 |
4.2.2 人机界面的设计 |
4.2.3 矿井提升机监控画面的设计 |
4.3 PLC 程序设计 |
4.3.1 GX-Developer 功能概述 |
4.3.2 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矿井提升机可控硅调速系统的设计 |
5.1 矿井提升机调速 |
5.1.1 矿井提升机调速系统概述 |
5.1.2 矿井提升机交流调速方式 |
5.2 可控硅调速的设计 |
5.2.1 用 PLC 控制可控硅改造交流提升机的八段加速 |
5.2.2 主要技术特性 |
5.3 改造后的效益 |
5.4 调试报告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矿井提升机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达拉特发电厂自并励励磁系统的研究与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汽轮发电机组励磁方式 |
1.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GE EX2100 自并励励磁系统 |
2.1 EX2100 励磁调节器的硬件组成 |
2.1.1 主控板UNS2880(COB) |
2.1.2 测量单元板(MUB) |
2.1.3 快速输入输出板(FIO) |
2.1.4 主回路信号接口板(PSI) |
2.1.5 UNS0880 整流桥接口板(CIN) |
2.1.6 门极驱动板(GDI) |
2.1.7 扩展门极控制板(EGC) |
2.1.8 可控硅整流桥 |
2.1.9 整流桥显示屏、现场操作面板、现场总线耦合器 |
2.2 EX2100 励磁调节器的软件功能 |
2.3 EX2100 励磁调节器的特点 |
2.3.1 智能均流 |
2.3.2 ARCnet 内部通讯 |
2.3.3 CMT 调试工具 |
2.3.4 串行通讯 |
2.3.5 触发脉冲的波形 |
2.3.6 人机界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达拉特发电厂七号机励磁系统现场调试 |
3.1 励磁系统设备参数 |
3.2 励磁系统静态检查 |
3.3 来自励磁变(6kV 电源)假负载试验 |
3.4 励磁系统启动试验 |
3.4.1 发变组短路试验 |
3.4.2 发变组空载试验 |
3.4.3 发电机空载时励磁系统闭环试验 |
3.4.4 发电机并网带负荷后励磁系统动态试验 |
3.5 调试中的问题及建议 |
3.6 调试结论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详细摘要 |
(9)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的内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 |
1.1.3 国内现状 |
1.3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实现的工业控制技术 |
1.3.1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
1.3.2 PLC 控制技术 |
1.3.3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方案模型的建立 |
2.1 箱式变电站配电方案模型的建立 |
2.2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
2.3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变压器系统的设计 |
2.4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
2.5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 |
3.1 现场总线 |
3.1.1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状况 |
3.1.2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 |
3.2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
3.3 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3.1 现场总线的选择 |
3.3.2 利用现场总线实现高压配电系统的数据采集 |
3.3.3 利用现场总线实现变压器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 |
3.3.4 利用现场总线实现低压系统运行数据采集以及智能低压运行 |
3.3.5 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硬件搭建 |
4.1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 |
4.2 总线式智能采集装置 |
4.3 总线式低压主断路器 |
4.4 HMI 人机接口 |
4.5 现场总线的通信介质 |
4.6 现场总线的预留接口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PLC 软件编程组态设计 |
5.2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程序设计 |
5.2.1 高压配电系统程序设计 |
5.2.2 变压器系统程序设计 |
5.2.3 低压配电系统程序设计 |
5.2.4 无功补偿系统程序设计 |
5.3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就地监视主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调试 |
6.1 初步检验 |
6.2 上电编程 |
6.3 模拟调试 |
6.3.1 高压配电系统 |
6.3.2 变压器系统 |
6.3.3 低压系统 |
6.3.4 无功补偿系统调试 |
6.3.5 配电系统四遥功能调试 |
6.4 调试中问题处理与故障分析 |
6.4.1 硬件故障 |
6.4.2 软件设备故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PROFIBUS的静电除尘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静电除尘控制器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
1.3 现场总线介绍 |
1.3.1 Lon Works 总线 |
1.3.2 PROFIBUS 总线 |
1.3.3 CAN 总线 |
1.3.4 HART 总线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1.5 小结 |
第2章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流程 |
2.1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 |
2.2 静电除尘控制器的核心 |
2.2.1 单向可控硅 |
2.2.2 双向可控硅 |
2.3 静电除尘器的高压实现过程 |
2.4 静电除尘器的反馈网络 |
2.5 小结 |
第3章 静电除尘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静电除尘器主控制回路设计 |
3.1.1 静电除尘器供电主回路的组成 |
3.1.2 静电除尘器供电主回路工作原理 |
3.1.3 静电除尘器供电主回路中可控硅保护器件的选取 |
3.2 静电除尘器低压控制回路设计 |
3.2.1 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设计 |
3.2.2 KC05 输入信号的实现 |
3.2.3 门振荡器波形整形电路 |
3.3 静电除尘控制器保护电路的设计 |
3.3.1 一次电流保护电路 |
3.3.2 二次电流信号过流保护电路 |
3.4 控制器供电系统 |
3.5 控制系统的运行与调试 |
3.5.1 控制系统的启动 |
3.5.2 不同控制信号下的触发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PROFIBUS 总线的静电除尘控制系统 |
4.1 总线选择设计方案 |
4.2 PROFIBUS 现场总线 |
4.2.1 PROFIBUS 的分类 |
4.2.2 PROFIBUS 的协议结构 |
4.3 PROFIBUS 总线在静电除尘控制中的应用 |
4.4 静电除尘器作为PROFIBUS 总线从站的实现 |
4.4.1 静电除尘器智能化从站接口的硬件设计 |
4.4.2 单片机80C51 |
4.4.3 PROFIBUS 协议芯片SPC3 |
4.4.4 80C51 与芯片SPC3 的连接 |
4.4.5 串行通讯接口 RS485 |
4.5 软件设计 |
4.6 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改造可控硅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站场阀门进口电动驱动设备国产化研究[D]. 李进(Lee Jin).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2]基于L-N总线的网络空调监控系统[D]. 孟祥麟.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3]现场总线技术在FL8风洞测控系统中的设计与研究[D]. 范兴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4]基于CAN总线的低压机组一体化设计和研究[D]. 谢传萍.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5]PROFIBUS现场总线在印刷生产中的应用[D]. 张永鹏. 南昌大学, 2016(06)
- [6]基于PLC矿井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改造[D]. 梁波.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7]F管现场控制系统设计[J]. 高荣,罗刚,樊莉.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1(11)
- [8]达拉特发电厂自并励励磁系统的研究与调试[D]. 冯宝泉.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9]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D]. 孟庆宽. 吉林大学, 2010(05)
- [10]基于PROFIBUS的静电除尘控制系统设计[D]. 曹松花. 河北大学, 2010(01)
标签:现场总线论文; 风洞试验论文;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论文; 矿井提升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