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如何防止和避免审计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管淑慧[1](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提出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周凤玉[2](2020)在《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与税收始终是息息相关的,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税收贯穿于采购、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对于企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比如,税收作为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调控过程中,国家可以在税收政策制定上收紧政策来限制一些限制性行业发展,也可以通过释放政策红利鼓励一些行业发展。更有学者认为,税收政策的变化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不仅可以判断经济形势,还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利润。当然,凡事具有两面性。税收政策有时也是一颗定时炸弹,其伴随而来的税务风险让很多企业诚惶诚恐。企业经营目的是盈利,而缴纳的税款对于企业也是真金白银,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者的收益,所以,在利益与税收之间无形中就产生了博弈。有些企业沉迷于纳税筹划,经常打政策的擦边球,有时过度的进行纳税筹划触犯了规定,一不小心也会成为稽查和处罚的对象。比如,很多大企业都陷入了“税务门”的丑闻之中,比如苏宁、谷歌等一系列大企业都难以幸免。当然,税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避免税务的处罚,更加有意义的一面是避免因为涉税事项复杂、政策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就导致多缴税款,从而蒙受损失。比如,有的企业经营业务属于国家税收政策优惠范围,但由于未及时捕获新的税收政策导致漏享政策,对于企业来说不经意间也产生了一笔损失。总之,税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各个环节,难以回避。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L建工集团,其是典型的建筑行业大企业,具有业务流程复杂、周期长、资金量大等特点,税务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做好税务风险管理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方式了解L建工集团经营情况、涉税情况、税务风险管理现状,运用了财务报表分析法、税种分析法、内部控制分析法三种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通过制定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最后,从信息化角度、业务角度、内控角度三个角度对前期识别出的L建工集团的税务管理风险进行应对。总之,本文将理论研究和调研分析进行结合,对L建工集团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并针对问题提出风险应对的方向。最终达成目标,制定出了符合L建工集团针对性的税收风险管理优化方案。该风险应对方法是针对L建工集团“量身定制”,但是风险识别、评估应对中的方案内容依然具有普适性,对于建筑行业其他企业均具有借鉴意义。
詹羽茜[3](2020)在《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行业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近年来的房价逐渐高升,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把控也越来越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省市都在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各地兴起了“盖房、建房、卖房”的热潮。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房地产行业性质较为特殊,其开发时间长、资金回笼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导致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流程中存在一些风险,如何加强对该部分风险的把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本文以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相关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当前KY房地产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现状,其次,通过对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控制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来分析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问题:销售价格的管理、销售合同的保管、销售环节授权审批制度存在漏洞;利用问卷调查法和穿行测试两种方法的结合对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测试,通过调查测试结果找出KY房地产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的运行缺陷:过度追求业绩忽视风险、员工综合素质较低、内控意识不足、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通过对设计和运行方面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内部控制设计流程层面的优化和内部控制运行层面有效运转的保障措施,从而能够对KY房地产企业未来的长久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虽然本文只针对KY房地产企业的现状提出优化方案,但是对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来说可以从中找到共同处,促进企业完善对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兰文[4](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以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提出现代企业普遍在经营与管理中引入高科技技术手段,既包括互联网,也包括云计算等。目前,我国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电子数据大集中的显着代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对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而言,大数据时代既孕育着机遇,也不乏挑战。从机遇来讲,所有事物的发展都要跟进时代潮流,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借助引进的先进科学技术优化和创新审计方法,更有助于达到企业内部的审计目标。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审计信息化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而更新了传统审计的工作理念。除了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以外,还完善了内部审计的制度体系等。从挑战来讲,大数据整体形式过于复杂、规模较大,对处理技术要求较高,假如依旧拘泥在传统审计方式之中,则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所以,在大数据的挑战面前,必须积极寻求应对挑战与机遇的方法,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审计能力与质量。本文围绕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展开论述,针对其审计信息化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从中梳理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具体方式,并加大该类新型审计方式的推广力度。结合学术界有关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文献成果可知,大多学者将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技术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探讨大数据审计时则以内部审计受大数据影响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少数学者通过综合大数据与内部审计的方式,探究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内部审计情况。因此,本文在阐释内部审计信息化理论和大数据审计理论的同时,还综合运用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大数据审计技术理论,选取当前处于大数据环境中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具代表性的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康力电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企业处于大数据环境中,其发展管理和传统审计之间的必然问题,并梳理国家与企业在审计信息化工作领域的具体要求,立足于企业的信息化环境,全面总结了康力电梯当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工作情况,并由此发掘康力电梯现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既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信息化审计成果运用等,也包括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数据安全和存储以及审计信息化时效性等问题,结合康力电梯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出可行意见与举措。本文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持续发展的大数据为企业生产营运提供了大规模的数据信息,但传统审计方式单一且存在较高风险,为内部审计提出全新挑战。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显着拓展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二是提升审计质量及效率。本文立足于大数据环境,选取康力电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内部审计化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改善意见,为我国同处于大数据环境中的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纯燕[5](2020)在《货币资金审计风险问题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维系企业生命活力的血液,货币资金与企业的各生产经营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资金循环对应关系,增减变动均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货币资金的收付较为频繁,往往会涉及到各种舞弊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审计风险的产生。近些年来,我国证监会披露的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公众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性表示质疑,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可靠性的信任感也下降,这对注册会计师的信誉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审计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货币资金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探寻出能够降低货币资金审计风险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审计质量。康美药业作为曾经万众瞩目的“白马股”,中国医药行业的龙头老大,一直以正面强势形象示人。但2017年爆出的财务造假丑闻,引起了各界对于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案的是例分析法,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和结论,首先,以舞弊风险因子这一理论为依据,从道德品质、动机、机会、暴露的可能性和受惩罚程度这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康美药业进行舞弊的动因;其次,对康美药业的舞弊手段进行分析,指出康美药业主要通过虚增收入,虚减费用、伪造合同和单据流,少计存货等手段进行财务舞弊;第三,从外部监管、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审计失察的原因;最后,根据康美药业货币资金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及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在今后的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规范审计程序,防范审计风险。
李田田[6](2020)在《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研究 ——以G公司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通过投资、战略联盟等方式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伴随而来地产生了大量的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可以分为正当的关联方交易和非正当的关联方交易。正当的关联方交易可以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不正当的关联方交易容易侵犯相关投资者的利益,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关联方交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在公司经营不景气或者基于某种目的需求时,容易受到管理层的青睐并作为财务舞弊的一种重要方式。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中介机构,是证券市场的“监视器”,承担着维护全体委托人利益的责任。但频繁出现的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案例,降低了投资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赖程度,影响了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因而研究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具体的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之前,首先从行业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关联方交易舞弊案件中常用的手段,并总结了近10年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本文针对G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分析了G公司关联方的基本状况、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舞弊的手段、风险导向型审计思路下如何识别和评估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并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G公司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待能够帮助降低关联方交易舞弊带来的审计失败风险。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施恩杰[8](2019)在《KT建筑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收账款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也是建筑企业营运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能力和经济效益情况。自2017年之后,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旺盛,各地房价发生了普遍的上扬,但是经过国家的多重政策调控,市场需求得到释放,房地产行业趋于平稳发展。各地扩大为了建筑行业的市场占比,很多企业开始承揽大量的建筑工程,提升市场占有率,而以此为代价的就是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垫资赊销。但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回款的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建筑行业工期比较长,加上每个建筑项目的工程款金额比较大,所以如果无法按期回收应收账款的话,就会严重降低建筑公司的资金运转效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提出对KT建筑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研究。本文先对应收账款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对应收账款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分析案例时,介绍了KT公司的背景及发展状况,以及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其中包括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内部控制环境问题、控制活动问题、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运用了财务数据比例分析法对KT公司近四年来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验证:包括企业间的数据横向对比、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应收账款集中度以及应收账款的增长率等分析。其次针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情况,本文运用了案例分析法对KT公司的组织架构、资信风险评估、授权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流程、信息沟通以及部门考评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最终得出KT公司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哪些问题,并通过该问题找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最后结合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及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可行性对策。通过构建可行性的全过程管理思路,优化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助于帮助KT公司改善目前应收账款的困境,同时对相关企业或相似行业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郑薇薇[9](2019)在《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以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政府采购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采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影响面越来越广。政府采购工作成效显着,不仅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了政府的购买行为,也保障了财政政策的落实。其中,对道路、市政、桥梁等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益性质等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占到了40%以上。然而,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发展时间不长,有效经验缺乏,采购业务也频频暴露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贿赂腐败行为严重等问题,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指,根据有关的采购法规等要求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相关措施,旨在规范政府采购活动,提高政府采购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但内部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找出制约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活动、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基础理论,然后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提出四个理论假设。第一,内部监督对于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正向影响。第二,采购预算管理对于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正向影响。第三,人员队伍对于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正向影响。第四,外部监督对于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正向影响。以上这四个假设是理论分析,其是否会影响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通过对案例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进行针对性的实证检验展开。本文运用了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影响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客观因素模型,随后对模型及相关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文4个假设均成立,内部监督、采购预算管理、人员队伍、外部监督均对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正向影响。最后本文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改善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的建议,包括重视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意识,规范内部流程设计和执行,加强新技术的运用。
彭乐辰[10](2019)在《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的铁路施工企业经常出现的低效竞标和低价中标等现象,工程项目的利润率没有以往高,在众多铁路施工企业中A铁路施工企业也只能接受低价中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新项目。最近,企业的经营环境也趋于日益繁复,经营风险也相继增高,伴随着大环境的改变,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增值目标的重要环节。铁路施工企业为了可以形成自己的风险应对模式,这个模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能度过低迷的市场,更能协助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正是风险应对模式需求的出现才衍生出了这一种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方式。这种新型的内审方式就是环绕着风险展开审计作业,对风险点做出一定地识别和评价,从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紧接着再根据以往经验作出风险防范措施。。本文在研究中将以A铁路施工企业为例,同时对本文研究的背景与含义进行阐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在对相关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本文着眼于研究A铁路施工企业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为改善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提出恰当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改善现状。本文的由以下六个部门所组成: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以及选题意义,本部分将分析国内对于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以进行文献综述,进而得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是从理论层面分析和阐述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目标、模式、主要风险、基本方法、基本流程以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A铁路施工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包括介绍A铁路施工企业的基本经营现状、机构设置着重介绍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状况,进而阐述A铁路施工企业在内部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质量低下、风险评估不规范,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企业内部机构独立性不强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第四部分是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第五部分,为了解决第三部分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完善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建议:(1)健全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思路;(2)构建与内部审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4)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如果想要完成内部审计所具备的监督、服务作用,使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最为基础的手段,但是该理论现阶段在国内仍然不够成熟,企业在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A铁路施工企业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尝试并总结经验,才能发挥真正的风险导向的作用。
二、浅议如何防止和避免审计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如何防止和避免审计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2)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税务风险文献回顾 |
1.2.2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文献回顾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基本理论及概念 |
2.1.1 税务风险 |
2.2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综述 |
2.2.1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定义 |
2.2.2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流程 |
2.2.3 税务管理与税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
2.3 内部控制理论 |
2.3.1 内部控制理论概念 |
2.3.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3 建筑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建筑行业涉税情况介绍 |
3.2 经营方式与流程 |
3.3 财务核算模式及基本内容 |
3.3.1 财务核算模式 |
3.3.2 财务核算基本内容 |
3.4 生产经营特点 |
3.5 建筑行业企业涉税风险管理情况 |
4 L建工集团的税务风险管理概述 |
4.1 企业情况概述 |
4.2 企业纳税情况简介 |
4.3 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管理现存问题 |
4.3.1 税务风控人员配置不到位 |
4.3.2 内部重视程度不够 |
4.3.3 税务专员综合素质不够高 |
4.3.4 缺少流程化管理 |
4.3.5 已经存在潜在风险危及企业 |
4.4 风险原因分析 |
5 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 |
5.1 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识别 |
5.1.1 财务指标分析法 |
5.1.2 流程税种分析法 |
5.1.3 内部控制分析法 |
5.2 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评估 |
5.2.1 风险评估 |
5.2.2 风险等级划分 |
6 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应对 |
6.1 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
6.2 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应对 |
6.2.1 电子信息管理角度 |
6.2.2 业务角度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
6.2.3 内控角度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和国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概述 |
2.1.1 内部控制含义和要素 |
2.1.2 内部控制的相关基础理论 |
2.2 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简述 |
2.2.1 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 |
2.2.2 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目标 |
2.2.3 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措施 |
2.3 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
2.3.1 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目的 |
2.3.2 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方法 |
第三章 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3.1 KY企业简介 |
3.1.1 KY企业经营范围 |
3.1.2 KY企业经营现状 |
3.1.3 KY企业组织架构 |
3.2 KY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2.1 KY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说明 |
3.2.2 KY企业销售与收款的业务流程 |
3.2.3 KY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设计现状 |
3.2.4 KY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运行现状 |
第四章 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
4.1 KY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设计问题 |
4.1.1 销售价格管理制度不健全 |
4.1.2 销售合同保管制度不完善 |
4.1.3 销售授权审批制度有漏洞 |
4.2 KY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运行问题 |
4.2.1 关键控制点的管控片面 |
4.2.2 员工内控意识薄弱 |
4.2.3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5.1 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的设计基础 |
5.1.1 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思路和目标 |
5.1.2 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原则 |
5.2 KY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的内容优化 |
5.2.1 销售价格管理制度优化 |
5.2.2 销售合同管理制度优化 |
5.2.3 授权审批制度优化 |
5.3 KY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的运行优化 |
5.3.1 完善信用审核和余款追踪控制 |
5.3.2 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
5.3.3 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
第六章 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训 |
6.2 提升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信息传递效率 |
6.3 加大内控管理的评审力度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以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信息化理论概述 |
2.1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概念 |
2.1.1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含义 |
2.1.2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内容 |
2.1.3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特点 |
2.2 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特点 |
2.2.1 审计内容的全面性 |
2.2.2 审计过程的持续性 |
2.2.3 审计实施的远程性 |
2.2.4 审计管理的智能性 |
2.3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 |
2.3.1 计算机审计理论 |
2.3.2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2.3.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 |
2.3.4 统计学相关理论 |
第3章 公司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康力电梯简介 |
3.2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 |
3.2.1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
3.2.2 内部审计信息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情况 |
3.2.3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开展情况 |
3.3 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3.3.1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有待加强 |
3.3.2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数据储存与安全不完善 |
3.3.3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数据分析不充分 |
3.3.4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审计时效性滞后 |
3.3.5 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素质有待提高 |
3.4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信息化审计队伍建设不足 |
3.4.2 内部审计信息技术力量薄弱 |
3.4.3 数据分析的精确性不高 |
3.4.4 没有建成适合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发展的规范体系 |
3.4.5 信息化审计技术保障不足 |
3.4.6 现有的信息技术无法实现全方位监控 |
第4章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重建路径 |
4.1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及总体思路 |
4.1.1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
4.1.2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 |
4.1.3 内部审计信息化总体思路 |
4.2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架构 |
4.2.1 审计数据仓库 |
4.2.2 风险预警系统 |
4.2.3 在线监控系统 |
4.2.4 审计管理系统 |
4.3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流程实施过程 |
4.3.1 审计作业系统流程 |
4.3.2 审计管理系统流程 |
4.4 审计专业化实施 |
4.4.1 内部审计程序的优化 |
4.4.2 后续审计工作的优化 |
第5章 康力电梯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的保障措施 |
5.1 培养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的内部审计师队伍 |
5.1.1 树立信息化审计新理念 |
5.1.2 创新审计方法 |
5.1.3 培养复合型人才 |
5.2 完善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 |
5.2.1 夯实信息化建设理论基础并制定信息化建设标准 |
5.2.2 注重构建数据驱动的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体系 |
5.2.3 建立完善信息引导的内部审计运作机制 |
5.3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审计平台系统 |
5.3.1 建立智能化和资源共享的审计云服务平台 |
5.3.2 整合强化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 |
5.4 积极推动信息化审计的应用 |
5.4.1 进一步扩大信息化审计覆盖面 |
5.4.2 进一步完善非现场审计系统 |
5.5 完善信息化风险管理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货币资金审计风险问题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舞弊审计的概念 |
2.1.2 审计风险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号传递理论 |
2.2.2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
2.2.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3.案例简介 |
3.1 案例背景 |
3.2 案例描述 |
3.3 康美药业货币资金异动情况 |
3.3.1 货币资金项目数额畸高 |
3.3.2 股债融资形成的存贷双高 |
3.3.3 相关财务指标异常 |
3.3.4 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 |
3.4 康美药业货币资金审计风险简介 |
4.案例分析 |
4.1 康美药业货币资金重大错报分析 |
4.1.1 货币资金舞弊动因分析 |
4.1.2 货币资金舞弊手段分析 |
4.2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 |
4.2.1 审计师执业谨慎性分析 |
4.2.2 事务所失察原因分析 |
5.货币资金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
5.1 外部监管方面的改进建议 |
5.1.1 构建高效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1.2 加强财政、审计、银行、税务等职能部门的监管 |
5.1.3 加大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
5.2 注册会计师方面的改进建议 |
5.2.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大分析程序的应用 |
5.2.2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降低检查风险 |
5.2.3 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
5.3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改进建议 |
5.3.1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函证程序 |
5.3.2 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
5.3.3 保持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研究 ——以G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联方交易的相关研究 |
1.2.2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相关研究 |
1.2.3 关联方交易审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相关概述 |
2.1.1 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界定 |
2.1.2 关联方交易的方式 |
2.1.3 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要求 |
2.2 关联方交易舞弊相关概述 |
2.2.1 舞弊的定义 |
2.2.2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因 |
2.2.3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常见手段 |
2.3 关联方交易审计 |
2.3.1 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含义 |
2.3.2 关联方交易审计理论 |
2.3.3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 |
2.3.4 关联方交易审计核心点 |
3 关联方交易及舞弊审计现状分析 |
3.1 关联方交易现状总体分析 |
3.1.1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现状分析 |
3.1.2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类型分析 |
3.2 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现状 |
3.2.2 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存在问题分析 |
4 G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
4.1 G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基本情况 |
4.1.1 G公司简介 |
4.1.2 G公司股权结构及关联方状况 |
4.1.3 G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手段分析 |
4.2 G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分析 |
4.3 G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4.3.1 未能识别出隐性的关联方 |
4.3.2 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
4.3.3 针对关联方交易未实施充分、有效的审计程序 |
4.3.4 针对关联方交易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
4.4 G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4.4.1 被审计单位刻意隐瞒关联方和关联方交易 |
4.4.2 审计人员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 |
4.4.3 未能有效实施分析程序发现异常现象 |
4.4.4 未能有效与治理层沟通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
5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审计应对策略 |
5.1 优化关联方交易审计程序 |
5.1.1 运用战略思维分析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可能性 |
5.1.2 加强识别关联方及交易的力度 |
5.1.3 针对关联方交易实施特别的审计程序 |
5.2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业务质量控制 |
5.2.1 强化对签字注册会计师和总体复核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 |
5.2.2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 |
5.3 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执业能力教育 |
5.3.1 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态度和风险意识 |
5.3.2 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
5.3.3 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水平 |
5.4 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关联方交易审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KT建筑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1 应收账款的概述及内容 |
2.1.1 应收账款的分类 |
2.1.2 应收账款的特征 |
2.2 内部控制的概述及内容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全过程管理理论 |
2.2.3 信用管理理论 |
第三章 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 |
3.1 KT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产品特点 |
3.1.3 企业文化 |
3.2 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2.1 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五要素具体分析 |
3.2.2 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有制度分析 |
3.2.3 KT公司应收账款的形成过程 |
3.3 KT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效果评价 |
3.3.1 KT公司应收账款的金额规模过大 |
3.3.2 KT公司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及变现能力较弱 |
3.3.3 KT公司应收账款的结构不合理 |
3.3.4 KT公司应收账款的金额过于集中 |
3.3.5 KT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增长速率控制不合理 |
第四章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原因分析 |
4.1 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及内容 |
4.1.2 客户信用的管理情况 |
4.1.3 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情况分析 |
4.2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2.1 组织架构及职责分配不明确 |
4.2.2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 |
4.2.3 授权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 |
4.2.4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
4.2.5 缺乏有效的激励考评制度 |
4.3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合同流程管理不完善 |
4.3.2 信用管理部门履职不到位 |
4.3.3 社会信用缺失 |
第五章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 |
5.1 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
5.2 KT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
5.2.1 构建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
5.2.2 完善各部门流程管理,加强沟通并明确职责关系 |
5.2.3 规范合同管理制度,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
5.2.4 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款力度 |
5.2.5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
5.2.6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考核机制 |
5.2.7 合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转嫁风险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以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研究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府采购 |
2.1.2 政府工程采购 |
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1 内部控制涵义及发展 |
2.2.2 内部控制要素 |
2.2.3 内部控制原则 |
2.2.4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评价 |
2.2.5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 |
第三章 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识别——以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为例 |
3.1 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工程项目采购内控管理现状 |
3.1.1 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工程采购业务基本情况 |
3.1.2 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工程采购内控管理现状 |
3.2 影响因素识别和研究假设 |
3.2.1 内部因素 |
3.2.2 外部监督 |
3.2.3 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调查对象选择 |
4.2 量表指标选择 |
4.3 影响因素变量的测度 |
4.4 调查问卷设计 |
4.5 研究分析工具 |
4.5.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2 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章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1 问卷收集 |
5.2 信度效度分析 |
5.3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5.3.1 自变量问题描述与分析 |
5.3.2 因变量问题描述与分析 |
5.4 建模分析 |
5.4.1 模型评价 |
5.4.2 模型假设检验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潜变量实证结果分析 |
5.5.2 观测变量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提高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
6.1 重视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
6.2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
6.3 规范内部流程设计和执行 |
6.4 加强新技术的运用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10)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 |
1.2.2 关于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
2.1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
2.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 |
2.1.2 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
2.1.3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特点 |
2.1.4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 |
2.1.5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模式 |
2.1.6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2.2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 |
2.2.1 风险评估程序 |
2.2.2 分析性程序 |
2.2.3 控制测试 |
2.2.4 实质性程序 |
2.3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流程 |
2.3.1 审计准备阶段 |
2.3.2 审计实施阶段 |
2.3.3 审计报告阶段 |
2.3.4 后续审计阶段 |
2.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4.1 系统理论 |
2.4.2 受托责任理论 |
2.4.3 风险管理理论 |
2.4.4 战略管理理论 |
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简介 |
3.1 A铁路施工企业的概况 |
3.1.1 A铁路施工企业的简介 |
3.1.2 A铁路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 |
3.1.3 A铁路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 |
3.2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的基本思路 |
3.2.1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 |
3.2.2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模式 |
3.2.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的确定 |
3.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 |
3.3.1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准备阶段 |
3.3.2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阶段 |
3.3.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报告阶段 |
3.3.4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后续阶段 |
3.4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质量低下 |
3.4.2 风险评估不规范,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
3.4.3 企业内部机构独立性不强 |
3.4.4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4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过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不健全 |
4.1.1 内部审计职能局限于监督检查,未完成企业增值的目标 |
4.1.2 内部审计模式受到传统审计的局限 |
4.1.3 审计重点放在工程造价,忽略项目其他环节 |
4.2 缺少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
4.2.1 对项目交验后的风险监控不到位 |
4.2.2 对各项资金风险缺乏预警机制 |
4.2.3 未能全面识别各种风险 |
4.3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严重缺失 |
4.3.1 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不科学 |
4.3.2 内部审计人员机构设置存在缺陷 |
4.3.3 内部审计机构层次较低,审计机构权威性缺乏体现 |
4.4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建设落伍 |
4.4.1 审计人员评估和识别风险的能力不足 |
4.4.2 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强、素质参差不齐 |
4.4.3 后续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
5 完善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的建议 |
5.1 健全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思路 |
5.1.1 重新定位审计职能,明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重点 |
5.1.2 落实审计整改,促进多种审计模式相结合 |
5.1.3 完善审计范围,构建健全的审计规章制度 |
5.2 构建与内部审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 |
5.2.1 建立风险监控的动态机制 |
5.2.2 重视合同索赔条款,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
5.2.3 完善项目中各环节的风险识别评估程序,确立涵盖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风险评估体系 |
5.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 |
5.3.1 科学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
5.3.2 加强内部控制评价,促进铁与路施工企业高效规范营运 |
5.3.3 赋予审计机构高层级,增强内部审计权威性 |
5.4 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
5.4.1 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
5.4.2 完善选聘和考评制度 |
5.4.3 加强后续教育和培训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议如何防止和避免审计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2]L建工集团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 周凤玉.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KY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研究[D]. 詹羽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以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兰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5]货币资金审计风险问题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D]. 刘纯燕.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6]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研究 ——以G公司为例[D]. 李田田.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KT建筑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D]. 施恩杰.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9]政府工程项目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以玉林市市政建设单位为例[D]. 郑薇薇. 广西大学, 2019(06)
- [10]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 彭乐辰.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