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昌礼部长在江苏(论文文献综述)
陈斯亮[1](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提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何江岳[3](2020)在《唐宋陶瓷执壶研究》文中指出陶瓷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部分,选择陶瓷执壶作为研究对象,将范围限制于发展兴盛的唐宋时期,从艺术学的角度,在文献、出土实物、绘画作品中寻找唐宋时期陶瓷执壶的蛛丝马迹,探究造型艺术与演变。运用文献研究法、实物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器物形态学等方法,从六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从古代文献中收集执壶的曾用名,从社会原因、文化影响等方面分析各称谓,对执壶的名称由来进行研究;第二、在收集唐宋陶瓷执壶图像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朝代、类型的归类及各部分尺寸、形态的详尽分析,总结了出土陶瓷执壶于唐宋两代分别呈现的造型特点;第三,收集唐宋绘画作品中出现的执壶,对造型特点与使用场景进行分析,探讨了绘画所表现的唐宋时期对陶瓷执壶的审美追求,并体现出执壶在宴饮中的功能特性;第四,从执壶的功能角度,探讨酒、茶工艺、生活习惯、饮用方式、形式场景、配套用具对造型的具体要求和影响,揭示了唐宋陶瓷执壶应功能特性而产生的造型变化;第五,对唐宋陶瓷执壶各部分的造型、尺寸的演变分析;第六,从唐宋陶瓷执壶的前身、酒茶文化、多元文化的表现方面,研究了生活文化对唐宋陶瓷执壶审美艺术的深远影响。经过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执壶的设名经历了较为丰富的发展过程;陶瓷执壶于唐宋两代间在造型上经历了较为显着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造型特点;陶瓷执壶的功能性决定了造型受到使用环节中直接与间接因素的影响;唐宋的生活文化对陶瓷执壶的审美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余治国[4](2019)在《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文中认为清代前期与中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财税体系,主要以田赋、盐税等为主,其他收入为辅的中央集权化之财政制度。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形成了以关税、盐税、统税等工商税收为主的财税体制,初步建成了现代税收制度。近代财税的现代化变迁过程历经八、九十年,其中的过程复杂曲折而漫长。研究近代税制的过程,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在近代税制变迁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过渡税种分别是厘捐与子口税。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就是以多方博弈的视角,通过考察厘捐、子口税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展现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的主要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对近代税收体系变迁做细致的考察,以探讨这一嬗变的过程及特征。具体而言,清代前期与中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财税体系,刚性强,较僵化,财政体系缺乏国债、现代银行等现代融资手段与工具,在实际运作中已隐藏着潜在的危机。近代在内部战乱与对外战争的财政冲击下,清政府被迫下放财权,来源于传统捐输的厘捐由此产生。作为工商税种,厘捐具有相当的弹性,弥补了传统财税体系弹性不足的缺点。而地方督抚在战时掌控了军政、人事及财政等各种权力,并着力推动厘捐征收的长期化与制度化,清王朝中央财权与地方财权之间此消彼长。洋务新政时期所创办的各种企业,逐渐脱离了奏销制度的约束,巩固了地方督抚对厘捐等财权的控制,地方财政呈现半独立的状态,清政府的中央财权受到严重的削弱。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承认了地方税权与地方税,并引入西方预算制度替代传统的奏销制度,暂时划分了国地两税。袁世凯政权最终于1914年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了地方税制度。与此同时,厘捐的出现刺激了子口税制度的产生,子口税制度反过来又对厘捐征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厘捐是近代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源,子口税完全归中央所有,地方政府试图采取了各种办法以抵消子口税的影响,如土货三联单限制办法,以传统税种的落地税作为抵制进口子口税的主要厘捐。这些表现出近代税制变迁过程中的诸多特点。而清末民初铁路货捐的演变历程,则充分折射出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中外之间在财政关系上多元博弈的特点。税收在本质上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其运作基础是政治权力。概而言之,近代税制变迁是在条约制度的夹缝中获取生存的空间。税制需求存在着多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如中外、央地、政商之间的利权、财权,因时因地,或存在着一致利益,或存在着冲突及妥协。税收制度的制定与实际执行的税收体系须考虑到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妥协性。税制的有效变革依赖于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具有必要威权性之中央政府。以军事镇服与政治集权为支撑,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裁厘加税政策,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税制。但国民政府的现代税收制度未能避免变相厘捐的继续存在,尤其在县级仍延续着晚清以来无序而混乱的局面。总的来看,近代税制变迁的过程艰难而曲折,“变”与“不变”始终这一论题的焦点所在。多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则对这一焦点的实际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又基于近代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从而使得近代税收体系的变迁过程具有若干鲜明的特点与性质。
郭亚超[5](2019)在《吴天墀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吴天墀是我国近现代宋史及西夏史方向的研究专家,一生史学着作丰富,尤以《吴天墀文史存稿》和《西夏史稿》为主要代表。吴天墀一生历经了民国、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种时代变迁下,吴天墀的史学学术历程是明显随着时代有着波动的,这种波动体现在吴天墀研究方向的转变,由宋史到西夏史的过程;也有着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从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方法的改变。吴天墀的学术成就及史学思想是具有极大价值的,他的史学学术的发展成长道路体现着现代中国史学家成长发展道路的共同性,从侧面可以反映中国百年学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西夏学的兴盛,吴天墀作为西夏学早期探索者,对西夏学的发展是具有奠基作用。长期以来,对于吴天墀的史学研究,关注的一直较少,多集中在吴天墀任教川大时,同辈或学者们的追忆,较少有学者对吴天墀史学做以系统化、条理化的研究。故此,本文从吴天墀的生平和学术发展、吴天墀的学术成就、吴天墀的史学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史学学术进行初步的研究探析。本文主要以吴天墀的代表着作《吴天墀文史存稿》、《西夏史稿》等为依据,对吴天墀史学学术成就、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影响等主要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运用文献解析法、数据统计法等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同时期的学者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对吴天墀的史学研究思想以及史学成就做出初步的阐述。吴天墀早期以宋史研究为重心,其提出了很多超前甚至起奠基作用的论断,如《张咏治蜀事辑》、《龙昌期——被埋没了的“异端”学者》等,这些专题都是之前没有学者关注到的;还有对于宋太祖宋太宗传位之疑、王安石其人以及宋代的农民起义等,吴天墀均有其独特的见解。而且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吴天墀继续活跃在宋史研究领域,并步入西夏史研究的领域,虽然是在当初特殊环境下的“业余之作”,却对西夏史的发展具有开荒之作用。吴天墀充分利用前人西夏史着述的史料、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资料,并利用自身长期在宋史研究下所积累的知识,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西夏史稿》。《西夏史稿》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西夏历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西夏史的研究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后来西夏学产生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是西夏学的先驱者。吴天墀史学学术思想是与我国现代学术发展的百年历程是同步的。尤其是爱国主义史学思想更是贯穿吴天墀的一生,尤其建国之后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上升为民族平等、史学求真的思想。吴天墀在治学方法上更是影响了一代学者,为中国宋史学界以及西夏史学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晓星[6](2019)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海军的奋斗历程》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4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人民海军70周年纪念日。人民海军在青岛、北京等地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展示了中国海军雄姿。刘华清同志曾指出:"新中国诞生前夕建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产物。"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中国共产党创立人民海军的奋斗历程。
吴伟勤[7](2019)在《吴冠中的艺术市场研究》文中提出吴冠中(1919-2010)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一面旗帜。吴冠中的艺术创作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开辟了一条跨越传统程式,融汇中西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创新道路。不仅创作了大量赋有时代特色、个性风格的油画和水墨作品,还以评论家的身份活跃在中国画坛,提出“形式美”“抽象美”,对中国美术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吴冠中的作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屡次打破拍卖纪录,创造艺坛神话,达到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从艺术金融角度分析吴冠中的艺术市场,以艺术家、艺术作品、市场分析、画廊藏家、时代背景因素等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艺术市场形成和价格高拍的因素。具体分为四个部分:①首先梳理吴冠中绘画艺术历程,分析其作品的鲜明风格特征。②通过梳理吴冠中艺术市场发展脉络,分析其市场构成基本形态,探讨吴冠中当前市场状况。分别对其水墨、油画及水彩作品进行市场状况分析。③阐述吴冠中艺术市场能有今天的成功必定是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推进的结果,分别从画廊藏家和艺术家自我宣传等推动因素入手分析。①从社会大环境角度对吴冠中艺术市场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魏雪涛[8](2019)在《北魏太和到延昌年间军事史料汇集》文中研究表明北魏军事是我国军事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对南北朝历史研究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太和到延昌年间的军事史,因为这一时期是孝文帝与宣武帝执政时期,北魏正值社会转型和强盛时期。本文以记载太和到延昌年间的相关历史书籍《魏书》《资治通鉴》《齐书》《梁书》为史料来源,对这一时期的军事史进行史料筛选和,这样学者便可以便捷地从本论文中查找这一时期的军事史事件,也可以通过本论文对这一时期军事进行详细的了解。本文还对这一时期的军事史料进行问题与军事学学科分类,这样就可以对北魏军事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本文又有军事学相关问题域的目录与分类,进一步有助于学者研究工作。政权中心论、选择性伦理观、天命观、割裂性史学观点、古代地理名词差异化应用、文献语言差异化应用、文献信息异同。这些特征是受到地理隔绝、认知水平局限、政治利益化三种原因的影响,是社会和历史学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陈筱娇[9](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迪力夏提·帕尔哈提[10](2016)在《十二木卡姆的历史与现状(上)》文中提出一、源远流长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创作出了丰富多彩、个性独特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并在世代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繁荣、系统改革等延续过程。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研究维吾尔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民俗风情、道德伦理、哲学宗教等方面的宝贵资料,是维吾尔族人民知识宝库中的精神食粮,也是中华
二、高昌礼部长在江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昌礼部长在江苏(论文提纲范文)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唐宋陶瓷执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执壶的设名 |
第一节 “注子”、“偏提”至“汤瓶” |
第二节 “执壶” |
第二章 出土唐宋陶瓷执壶的造型分析 |
第一节 唐代青瓷执壶 |
一、唐代越窑青瓷执壶 |
二、唐代长沙窑青瓷执壶 |
第二节 唐代白瓷执壶 |
一、唐代邢窑白瓷执壶 |
二、唐代其他窑系的白瓷执壶 |
第三节 宋代青瓷执壶 |
一、宋代越窑青瓷执壶 |
二、宋代耀州窑青瓷执壶 |
三、宋代龙泉窑青瓷执壶 |
第四节 宋代白瓷执壶 |
一、宋代北方窑白瓷执壶 |
二、宋代南方德化窑白瓷执壶 |
第五节 宋代青白瓷执壶 |
一、北宋青白瓷执壶 |
二、南宋青白瓷执壶 |
第六节 宋代注子注碗 |
第三章 从绘画看唐宋执壶的使用与造型追求 |
第一节 唐代绘画中的执壶 |
第二节 宋代绘画中的执壶 |
一、《撵茶图》中的执壶 |
二、《五百罗汉图·吃茶》中的执壶 |
三、壁画《点茶图》中的执壶 |
第三节 南唐与宋代绘画中的注子注碗 |
一、《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注子注碗 |
二、《文会图》中的注子注碗 |
三、宋代墓室壁画开芳宴中的注子注碗 |
第四章 从功能看唐宋酒、茶饮用与执壶造型 |
第一节 唐代酿酒与饮酒面貌下的执壶 |
第二节 宋代酿酒与饮酒面貌下的执壶 |
一、宋代的酿酒工艺 |
二、宋代的温酒饮法 |
三、宋代的高足桌具 |
第三节 唐代饮茶面貌下的执壶 |
一、唐代煎茶与急须的造型 |
二、唐代饮茶与急须的使用 |
三、唐代执壶及配套茶碗 |
第四节 宋代饮茶面貌下的执壶 |
一、宋代点茶法与执壶的使用 |
二、宋代斗茶与执壶的造型 |
三、宋代配套茶器与执壶的造型 |
第五节 小结 |
一、酒茶的盛放功能对唐宋陶瓷执壶造型的影响 |
二、酒茶的倾注功能对唐宋陶瓷执壶造型的影响 |
第五章 唐宋陶瓷执壶的造型演变 |
第一节 唐宋陶瓷执壶壶身的演变 |
一、壶口 |
二、壶颈 |
三、壶肩 |
四、壶腹 |
五、底足 |
六、壶体高度 |
第二节 唐宋陶瓷执壶流与柄的演变 |
一、壶流造型 |
二、壶柄 |
第三节 唐宋陶瓷执壶基本造型的演变小结 |
第四节 唐宋陶瓷执壶的造型变体 |
一、梨形执壶 |
二、葫芦形执壶 |
三、莲瓣形执壶 |
四、人形执壶 |
五、狮型钮执壶 |
第六章 生活文化影响下的唐宋陶瓷执壶 |
第一节 唐宋陶瓷执壶的前身 |
第二节 唐宋酒、茶文化影响下的陶瓷执壶 |
一、唐宋酒文化对陶瓷执壶审美艺术的影响 |
二、唐宋茶文化对陶瓷执壶审美艺术的影响 |
第三节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唐宋陶瓷执壶 |
一、唐宋陶瓷执壶的贴花技术 |
二、唐宋陶瓷执壶的装饰纹样 |
三、金银器造型对唐宋陶瓷执壶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文章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文章结构 |
(四)制度与体系 |
第一章 厘捐的产生 |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的财税制度与特点 |
一、财税制度与法外之法 |
二、财税体系的刚性化回归 |
三、财政制度内含的潜在危机 |
第二节 晚清的内外财政冲击与厘捐的肇始 |
一、内外冲击对财税体系的动摇 |
二、厘捐之缘起 |
三、民间自愿捐输的近代变异:厘捐 |
第三节 地方财权的兴起过程 |
一、战时中央财政集权化制度的削弱 |
二、洋务新政对地方督抚厘捐控制权的巩固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央地税权之争及地方税的初步成型 |
第一节 清廷清理财政得失及地方税的孕育 |
一、中央集权化的财政清理 |
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厘捐 |
第二节 预备立宪与央地税权分配的角逐 |
一、各省对地方税权的意见 |
二、混乱的税捐及税收支配权的多方竞力 |
三、央地税权分配的各方争论与清廷的尝试 |
第三节 北洋时期的央地税权胶葛 |
一、袁世凯政府的税权分配方案 |
二、赣宁之役后袁世凯政权的财税中央集权化 |
三、地方税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厘捐盛行背景下子口税制度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子口税制度的设立 |
一、厘捐兴盛对开办子口税的刺激 |
二、子口税制度的初步建立及效果 |
三、复进口税制度对地方税权的侵蚀 |
四、修约谈判与子口税制度的调整 |
第二节 子口税制度引起的央地纠纷 |
一、海关的划一管理与子口税的中央控制 |
二、地方争夺子口税控制权的失败 |
小结 |
第四章 子口税与厘捐之间的此消彼长 |
第一节 三联单制度与厘捐 |
一、土货出口三联单制度的不统一 |
二、三联单制度之修订及其结果 |
三、对三联单制度的整顿及挫败 |
第二节 产地税对三联单制度的抵制 |
一、土货出口产地税的举办 |
二、行商包税形式的产地税 |
三、假名落地税的产地税 |
第三节 土货三联单限制办法对厘捐的保护 |
一、镇江关土货名目限制办法的形成 |
二、镇江关《土货限制章程》的局部推广 |
三、区域性零星土货的名目限制办法 |
第四节 华洋合伙对厘捐与子口税的双重规避:以新泰兴案为例 |
一、华洋合伙与新泰兴羊毛贸易网的建立 |
二、新泰兴羊毛联单案的起因 |
三、新泰兴羊毛联单案的结局 |
第五节 满足地方财政之需的区域性厘捐 |
一、广东台炮经费引发的中外交涉 |
二、吉林省七四厘捐与九厘捐的征收与改办 |
三、江西省九九商捐的征收 |
小结 |
第五章 落地税的演变及其与子口税的冲突 |
第一节 近代之前传统落地税的构成与特点 |
一、州县落地税 |
二、税关落地税 |
三、边疆落地税 |
第二节 清代后期落地税的延续与变动 |
一、传统落地税的存续 |
二、落地税与厘捐的合流 |
三、工业产品的落地税 |
第三节 洋货落地税的形成与普遍化 |
一、洋货落地税的产生 |
二、中外续订商约的影响 |
三、清末洋货落地税的中外交涉 |
第四节 落地税的分化与裁撤 |
一、落地税在北洋时期的变化 |
二、北洋时期洋货落地税的中外交涉 |
三、落地税之消亡及余波 |
小结 |
第六章 多方之间的财权博弈:以津浦货捐为个案 |
第一节 铁路货捐的兴办与多方角力 |
一、铁路货捐的起始及中外交涉 |
二、铁路路权与货捐税权之内在矛盾 |
第二节 财政部直管津浦货捐的制度确立之曲折过程 |
一、苏皖直鲁四省津浦货捐局的设而复废 |
二、财政部直管津浦货捐制度的最终确立 |
第三节 津浦线厘捐征收的外国干涉 |
一、津浦货捐的外交纠葛 |
二、津浦铁路沿线厘捐征收之中外纷争 |
第四节 地方军阀对中央津浦货捐控制权的消解 |
一、地方军阀对津浦货捐的截留 |
二、中央津浦货捐控制权的消解 |
小结 |
第七章 厘捐与子口税的裁撤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裁厘加税的过程 |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裁厘加税的延滞 |
二、中原大战后裁厘加税政策的推行 |
三、裁厘加税政策的成效 |
第二节 现代税制的初见雏形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税制变革 |
二、国地税的划分及地方税的现代化进展 |
三、变相厘捐的长期存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吴天墀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设计 |
四、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吴天墀走上治史之路 |
一、吴天墀生平 |
二、吴天墀的学术发展 |
第二章 吴天墀的史学研究成就 |
一、吴天墀的宋史研究 |
(一)吴天墀的宋史研究之路 |
(二)吴天墀的宋史研究及其特点 |
二、吴天墀的西夏史研究 |
(一)西夏史研究着作 |
(二)吴天墀的西夏史研究文章 |
(三)吴天墀对西夏学的影响 |
第三章 吴天墀史学思想与治学方法 |
一、吴天墀的史学思想 |
(一)建国前的史学思想 |
(二)建国后的史学思想 |
二、吴天墀的治学方法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吴天墀着作汇总 |
后记(含致谢) |
(6)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海军的奋斗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最初探索宣传真理 |
北伐战争崭露头角 |
土地革命水上力量 |
抗日烽火海防扬威 |
当机立断创立海军 |
(7)吴冠中的艺术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文章架构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吴冠中绘画的艺术特色 |
(一) 追求形式美 |
(二) 风筝不断线的情感表达 |
(三) 个性化色彩 |
二、吴冠中艺术市场状况分析 |
(一) 吴冠中作品的市场变化 |
1、初入艺术市场 |
2、蜚声世界画坛1984-1999 |
3、新世纪“吴冠中现象”2000-2010 |
4、辉煌再续 |
(二) 吴冠中作品拍卖市场交易数据分析 |
1、不同创作时期作品价格分析 |
2、绘画种类作品价格分析 |
三、吴冠中艺术市场的推动力 |
(一)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幕后推手 |
1、出色的画商友人 |
2、新加坡之缘 |
3、国内市场推动者 |
(二) 传播知名度与观点的大师 |
1、源源不断的艺术展览 |
2、惊世骇俗的尖锐话语 |
3、艺术评论的焦点 |
(三) 个人形象定位 |
1、平民生活与勤奋 |
2、耕耘与奉献 |
3、认真与执着精神 |
四、吴冠中艺术市场的社会因素 |
(一) 成功源于时代 |
1、经济因素 |
2、政治因素 |
(二) 吴冠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
1、有利的地域环境 |
2、友好的人际交往 |
3、不可动摇的社会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吴冠中个人中外展览 |
附录二: 2010胡润艺术榜 |
(8)北魏太和到延昌年间军事史料汇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一、北魏太和到延昌时期军事史文献汇集的研究方法与要点 |
二、北魏太和到延昌时期军事史文献汇集整理的思路 |
三、北魏太和到延昌时期军事史文献汇集的分类方法 |
第一章 北魏太和到延昌年间军事史料 |
第一节 北魏孝文帝承明年间军事史料 |
一、承明元年六月甲子冯太后政变 |
二、承明元年六月壬申大司马万安国事件 |
三、承明元年六月到十一月冯太后重组北魏军政格局 |
四、承明元年十月到十一月诸王领军 |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军事史料 |
一、公元年477年正月改元太和 |
二、太和元年正月己酉秦州王元寿起义 |
三、太和元年二月丙寅汉川民内属 |
四、太和元年十月兵役诏令 |
五、太和元年十一月癸未武兴氐族杨文度叛魏 |
六、太和元年十一月丁亥怀州伊祁苟起义 |
七、太和二年、南朝升明二年十一月甲子青州刺史李惠降南冤案 |
八、太和三年十一月癸丑柔然南下 |
九、太和四年正月癸卯甘肃卓尼县西南洮河南岸羌族起义 |
十、太和四年正月乙卯雍州氐族起义 |
十一、太和五年二月法秀教乱 |
十二、太和六年正月北魏修筑灵丘道 |
十三、太和六年九月北魏羁縻氐族杨起 |
十四、太和九年七月癸未北魏羁縻陇南宕昌国 |
十五、太和九年十二月柔然南下引发北魏北征 |
十六、太和十年正月壬午柔然南下 |
十七、太和十年十二月柔然南下 |
十八、太和十一年八月壬申柔然南下引发北魏北征 |
十九、太和十一年八月北魏正式设置设置军散阶 |
二十、太和十一年十二月北魏军官制度改革 |
二十一、太和十二年三月丁亥梁众保起义 |
二十二、年七月西域柔然伊吾戍主高羔子投降北魏 |
二十三、太和十二年年末北魏出兵百济失败 |
二十四、太和十三年正月乙丑河南兖州王伯恭起义 |
二十五、太和十三年十月柔然叱吕勤投降北魏 |
二十六、太和十四年四月东北民族地豆于南下被北魏击退 |
二十七、太和十四年五月库莫奚南下被北魏击退 |
二十八、太和十四年五月己酉司马惠教乱 |
二十九、太和十五年四月北魏打击吐谷浑洮阳、泥和军塞 |
三十、太和十六年八月乙未北魏北伐柔然 |
三十一、太和十六年八月癸丑北魏经行军事教育建设 |
三十二、太和十七年五月丁丑襄阳蛮酋雷婆思投向北魏 |
三十三、太和十七年六月孝文帝进行讲武 |
三十四、太和十八年八月丁未孝文帝在山东阴山一带进行讲武 |
三十五、太和十九年四月辛酉北魏诏兖州刺史举荐军事人才 |
三十六、太和十九年五月甲申北魏去除一些无用的官制俸禄用于军事 |
三十七、太和十九年八月乙巳北魏选拔中军 |
三十八、北魏太和二十年闰月丙辰汾州胡起义 |
三十九、太和二十一年西域高昌王马儒内徙北魏失败 |
四十、太和二十一年二月河北定州王金钩起义 |
四十一、太和二十一年三月山西西部吕梁市一带族起义 |
四十二、太和二十一年九月北魏打击氐族杨集始 |
四十三、太和二十二年八月高车起义 |
四十四、太和二十有三年正月元宏逝世 |
第三节 北魏太和年间、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时期南北冲突史料 |
一、北朝太和二年七月葭芦镇主杨广香以城池投向南朝 |
二、太和三年十一月癸卯北魏南伐 |
三、北魏太和三年北魏知晓南朝萧齐立 |
四、南朝建元元年九月南朝加强荆州、湘州的防守 |
五、太和四年春正月癸卯北魏攻克马头戍 |
六、太和四年正月戊午南朝反击北魏夺得眉戍军塞 |
七、太和四年二月南朝戒严 |
八、太和四年二月北魏南下寿阳失利 |
九、北朝太和四年二月南朝拔得北魏竹邑、睢陵 |
十、太和四年八月丁酉北魏夺得南朝角城 |
十一、太和四年八月乙卯萧齐反击进攻武兴氐族杨氏 |
十二、太和四年九月南朝汝南太守常元真、龙骧将军胡青苟投魏 |
十三、太和四年九月戊子朐山会战 |
十四、北魏太和四年十月南朝策动北魏的淮北司马朗之起义 |
十五、太和四年十月丁未北魏进攻分二路淮阳惨败 |
十六、太和五年二月庚戌南军拔得樊谐城 |
十七、太和五年二月南军在下蔡击溃北魏 |
十八、太和五年四月北魏歼灭南朝桓标之 |
十九、太和五年七月杨文弘(杨鼠)投向南朝 |
二十、太和五年五月南北大战导致北魏山东崔氏起义 |
二十一、太和六年正月乙未北魏因战争对河南七州减税 |
二十二、太和七年五月己卯北魏赏赐河南七州戍兵 |
二十三、太和十八年正月辛未朔孝文帝在渭水讲武 |
第四节 北魏太和年间与南朝齐武帝萧赜时期南北冲突史料 |
一、太和六年三月、南齐建元四年三月南齐萧赜即位 |
二、北朝太和十一年、南朝永明五年北魏桓诞南侵 |
三、北朝太和十一年、南朝永明五年五月桓诞南侵 |
四、太和十二年初南朝角城军将张蒲勾结北魏反叛 |
五、太和十二年四月北魏桓诞南侵与南齐陈显达反攻 |
六、太和十三年正月戊辰南齐北侵不利 |
七、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逝世 |
八、北朝太和十四年、南朝永明八年正月南朝释放北魏俘虏 |
九、北魏太和十七年南朝司州田益宗以城池投向北魏 |
十、北魏太和十七年初、南齐永明十一年初南齐准备北伐 |
十一、北魏太和十七年六月、南朝永明十一年七月齐武帝萧赜逝世 |
十二、在太和十七年九月之前爆发北地支酉起义 |
第五节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北魏南伐与迁都史料 |
一、北魏元宏思考迁都之事已久 |
二、北魏太和十七年孝文帝廷议迁都 |
三、北魏元宏以南征借口逼迫朝野南下 |
四、北魏太和十七年八月己丑元宏帅众南下 |
五、太和十七年九月丙子迁都成功 |
六、太和十七年十月开始营建洛阳新都 |
七、太和十九年八月北魏充实洛阳中军 |
八、太和十九年九月北魏军事机构迁往洛阳 |
九、太和二十年十月北魏将北人军士南来者给予中军身份 |
第六节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穆泰叛乱、元恂枉死史料 |
一、元恂杀死中庶子高道悦而被废 |
二、穆泰叛乱 |
三、元恂被诬陷叛乱 |
四、二十一年三月辛未元恂被处死 |
五、元恂叛乱的疑点与元恂上书 |
六、穆泰叛乱与代人南迁 |
七、新旧人之争 |
第七节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齐明帝萧鸾时期南北冲突史料 |
一、北魏太和十八年十月萧鸾自立为帝 |
二、太和十八年十一月己丑南朝雍州刺史曹虎诈降北魏 |
三、太和十八年十二月曹虎愚弄北魏引发襄阳会战 |
四、太和十九年正月丙子南朝鸾龙阳县开国侯王朗北降 |
五、太和十九年正月丙申北魏进攻南朝钟离胜利 |
六、太和十九年二月戊申元宏进入河南前线 |
七、太和十九年二月戊午北魏释放南朝俘虏 |
八、太和十九年二月丁卯孝文帝亲自展开政治战、心理战 |
九、太和十九年二月南军在钟离击退魏军 |
十、太和十九年二月前南军从山东、河北北伐 |
十一、太和十九年二月北军全线溃退 |
十二、太和二十年年末北魏元宏就策划太和二十一年秋南伐 |
十三、太和二十一年七月庚辰北军南下 |
十四、太和二十一年七月甲戌孝文帝在洛阳讲武 |
十五、太和二十一年七月庚辰北魏南伐河南 |
十六、太和二十一年七月辛丑南阳会战北魏进攻赭阳 |
十七、太和二十一年七月南阳会战北军跃击南阳宛城 |
十八、太和二十一年汉中陇右会战 |
十九、太和二十一年南阳会战新野大战 |
二十、太和二十一年与新野大战此同时南朝突袭赭阳北军失败 |
二十一、二十一年十月南阳会战北魏围攻宛城无效 |
二十二、太和二十一年十一月南朝将军韩秀方、王副之、赵祖悦等十五部将投降 |
二十三、太和二十一年十二月南阳会战北魏再次进攻新野 |
二十四、太和二十一年十二月南军佯攻山东青州黄郭戍 |
二十五、太和二十一年十二月南阳会战南军进攻河南楚王戍 |
二十六、太和二十二年正月南阳会战新野大战 |
二十七、太和二十二年正月乙巳新野失守迫使南朝派太尉陈显达救援雍州 |
二十八、太和二十二年二月甲子南阳会战北魏取得宛城 |
二十九、太和二十二年三月北魏攻破邓城 |
三十、太和二十二年三月北魏开始进攻义阳 |
三十一、太和二十二年三月乙未北魏调动援军南下 |
三十二、太和二十二年南军裴叔业进攻涡阳 |
三十三、太和二十二年三月皇帝元宏深入前线巡视 |
三十四、太和二十二年四月北魏再次调动二十万外军增援前线 |
三十五、太和二十二年五月、六月元宏下诏给予军队死伤赏赐或者给予待遇 |
三十六、太和二十二七月元宏赏赐、体恤南下军人 |
第八节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齐炀帝萧宝卷时期南北冲突史料 |
一、太和二十二年七月萧宝卷继位与南朝乱局 |
二、太和二十二年八月齐兴郡邓学以城池投向北魏 |
三、太和二十二年八月壬子北魏高车拒服兵役并起义 |
四、太和二十二九月己亥孝文帝撤军讨伐高车 |
五、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北军孝文帝病重 |
六、太和二十三年正月壬午南朝进攻荆州夺得马圈戍 |
七、太和二十有三年正月丁酉北魏反夺马圈戍 |
八、太和二十三年三月皇帝元宏亲征 |
九、太和二十三年三月南军陈显达部追击北军 |
十、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元宏死亡南征结束 |
十一、太和二十年四月北魏河南广州官员薛法护南降 |
第九节 北魏宣武帝太和二十三年军事史料 |
一、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北魏宣武帝继位 |
二、元禧代执北魏军事大权 |
三、太和二十三年十一月河北辽宁一带的幽州王惠定起义 |
第十节 北魏宣武帝太和二十三年南北冲突史料 |
一、太和二十三年八月北魏南徐州刺史沈陵叛向南朝 |
二、延兴六年年末北魏王肃品评官阶、军阶 |
第十一节 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军事史料 |
一、太和二十三年次年北魏改元景明 |
二、景明元年六月丙子元勰任大司马、王肃开设军府 |
三、景明元年四月癸未大阳蛮酋田育丘归附北魏 |
四、景明元年九月北魏济水附近的齐州出现柳世明起义 |
五、景明元年氐族杨集始起义 |
六、景明二年正月元恪组建军政指挥核心 |
七、景明二年三月乙未朔宣武帝因战争减免赋税 |
八、景明二年五月壬戌元禧谋反被赐死 |
九、景明二年七月乙巳柔然南下 |
十、景明三年三月北魏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出现少数民族起义 |
十一、景明四年正月乙亥梁州氐族起义 |
十二、景明四年八月北魏立武兴新王杨绍先 |
十三、景明四年十二月东荆蛮起义 |
第十二节 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南北冲突史料 |
一、景明元年正月丁未南朝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春投降北魏 |
二、景明元年二月寿春南降导致南朝在寿春一带部署防御 |
三、景明元年三月北魏在合肥击溃南军并拔得建安 |
四、景明元年四月北魏在寿春击溃南军 |
五、景明元年七月南朝陈伯之奉命争夺寿春失败而还 |
六、景明元年九月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在长风击溃南朝进攻 |
七、景明元年十月北魏增兵寿春 |
八、景明元年十一月巳亥北魏从荆州拔得下笮戍 |
九、景明二年七月乙未北魏在淮河中游赤亭击溃南朝军队 |
十、景明二年九月乙卯北魏解放寿春军户为民户 |
十一、景明二年十月辛未南朝零陵戍主华候率领人民向北投降北魏 |
十二、景明二年十二月萧宝夤投降北魏 |
十三、景明二年十二月北魏元英、源怀上奏夺取南朝襄阳未果 |
十四、景明三年五月北魏拔取南朝大岘军塞 |
十五、景明三年八月南朝陈伯之投向北魏 |
十六、景明三年七月癸酉北魏赏赐征伐陈显达的从征者 |
十七、南朝天监三年八北魏元澄上奏进攻钟离未果 |
十八、景明三年十二月北魏在寿春方向进攻南朝大胜 |
十九、景明四年三月北魏拔得南朝阴山、白稾二戍 |
二十、南朝天监二年三月萧宝夤请兵南伐 |
二十一、南朝天监二年六月南北义阳大战 |
二十二、景明四年十月到十一月北魏南伐河南湖北 |
第十三节 北魏宣武帝正始年间军事史料 |
一、正始元年正月东荆州蛮樊安起义爆发 |
二、正始元年八月戊戌羌族宋万归附北魏 |
三、正始元年九月丙午宣武帝下令各南北军镇屯田 |
四、正始元年九月柔然南下引发北魏反击 |
五、正始元年十二月丙子北魏册立宕昌国新君 |
六、正始二年二月丙子氐族起义 |
七、正始二年冬十一月戊辰朔武兴氐族起义 |
八、正始三年正月北魏将武兴去镇设州 |
九、正始三年正月北魏秦州王智起义爆发 |
十、正始三年正月泾州陈瞻起义 |
十一、正始三年十一月梁州獠族起义 |
十二、正始四年八月庚申北魏夏州曹明谋反 |
十三、正始四年九月北魏重开斜谷道 |
十四、正始四年九月北魏军事官制进行变动 |
十五、正始四年十一月丁未北魏重新设置夺取的南朝领土 |
十六、正始四年十二月甲子柔然、高车部民投向北魏 |
第十四节 北魏宣武帝正始年间、南梁梁武帝时期南北冲突史料 |
一、正始元年正月庚戌北魏陈伯之进攻义阳东关 |
二、正始元年二月戊子南梁企图夺回寿春失败 |
三、正始元年二月丁酉南朝再邵阳反攻失败 |
四、正始元年三月壬申北魏在汉水中游的樊城击溃南军 |
五、南朝天监三年五月南朝刺史蔡道恭守义阳抗击战 |
六、正始元年秋七月癸丑南朝角城柴庆宗以城池投降北魏 |
七、正始元年秋八月北魏拔得义阳三关 |
八、正始元年春九月北魏选用南朝高等战俘为官 |
九、正始元年春九月乙丑南朝田道龙、张宗之投向北朝 |
十、正始元年闰月癸卯朔南朝夏侯道迁据汉中投向北朝 |
十一、正始二年四月丙寅南北四川会战爆发北魏拔得剑阁 |
十二、正始二年六月甲寅南朝在始平郡东、涪水之北建设军寨被击退 |
十三、正始二年七月北魏进抵涪城 |
十四、正始二年七月壬辰北魏击溃南朝四川大军 |
十五、正始二年八月壬寅南北北魏元英入川 |
十六、正始二年十一月戊辰朔北魏攻取四川北部涪城 |
十七、正始二年九月北魏占领四川巴西郡 |
十八、正始二年六月丁卯南朝豫州刺史王超进攻北魏小岘 |
十九、正始二年六月戊辰北魏击破新城 |
二十、正始二年八月庚戌北上汉中 |
二十一、南军杨公则击败斩杀北魏豫州长史石荣 |
二十二、正始二年八月甲寅北魏攻取羊石 |
二十三、正始二年九月己巳北魏拔得湘州 |
二十四、正始三年春正月壬申南朝进攻山东南青州 |
二十五、正始三年二月乙丑河南军北侵梁城失败 |
二十六、正始三年二月南朝反攻淮阳 |
二十七、南朝山东会战南朝进攻北魏胶水 |
二十八、北魏平南将军陈伯之南归 |
二十九、正始三年四月庚戌北魏元英南下 |
三十、正始三年四月南朝北攻北魏荆州引发北魏北夺汉水五城 |
三十一、正始三年四月北魏劫掠司州 |
三十二、正始三年五月壬申南朝北伐寿春的宿豫、梁城、合肥 |
三十三、正始三年五月壬午北魏元遥南伐 |
三十四、正始三年五月己丑南朝拔得寿春一带的羊石、霍丘二城 |
三十五、正始三年六月辛丑南军又拔得河南小岘戍 |
三十六、正始三年六月丁未北魏奚康生击溃南军 |
三十七、正始三年、南朝天监五六月年山东会战朐山大战 |
三十八、正始三年七月戊子北军阴陵大败南军 |
三十九、正始三年七月己丑北魏补充南线大军 |
四十、正始三年八月壬寅山东会战北魏夺回孤山、固城 |
四十一、正始三年八月壬寅山东会战北魏在山东蒙山逐出南军 |
四十二、正始三年八月己酉北魏再次增兵淮南 |
四十三、正始三年九月癸酉北魏在宿豫击溃南军 |
四十四、正始三年九月己丑北魏反攻梁城、马头 |
四十五、正始三年九月北魏准备进攻钟离 |
四十六、钟离会战时南军进攻义阳 |
四十七、正始三年九月己未北魏战胜南军于桑坪 |
四十八、正始四年六月丙午南朝冯翊郡等七郡投降北魏 |
四十九、正始四年十月庚午淮阳太守安乐以城池投降南朝 |
第十五节 北魏宣武帝年间永平年间军事史料 |
一、永平元年八月癸亥北魏元愉谋反 |
二、永平元年高昌国内迁北魏失败 |
三、永平二年正月刘慧汪教乱 |
四、永平二年正月北魏士设置参军事编制 |
五、永平三年二月壬子秦州发生佛教叛乱 |
六、永平永平三年二月癸亥羌族起义 |
七、永平三年九月丙辰高车可略汗部内附 |
八、永平年十二月甲申北魏殿中侍御史王敞谋反 |
九、永平四年正月丁巳汾州刘龙驹起义 |
十、永平四年七月北魏确定宗子羽林军阶 |
十一、永平四年十二月北魏御林军治安洛阳 |
第十六节 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南北冲突史料 |
一、永平元年正月戊戌颍川太守王神投降南朝 |
二、永平元年四月甲子、南朝天监八年四月宣武帝诏令河南州郡越境打击南朝匪徒 |
三、永平元年九月庚子郢州彭珍、督荣祖投降南朝失败 |
四、永平元年十月豫州白早生以彭城投降南朝失败 |
五、永平元年十月宿豫戍安景俊以城投降南朝 |
六、永平元年十一月庚寅北魏进攻宿豫 |
七、永平元年十二月己未北魏占领荆楚悬瓠 |
八、永平元年十二月丁丑义阳田益宗归附北魏 |
九、永平元年十二月癸亥北魏在楚城击溃南军 |
十、永平元年十二月壬申汉水东部少数民族多所归附北魏 |
十一、永平二年正月南朝进军北魏南兖州 |
十二、永平二年正月丙申北魏在长薄军塞击溃南军 |
十三、永平二年正月丁酉北魏取得义阳三关的武阳关 |
十四、永平二年正月北魏取得黄岘关、平靖关 |
十五、南朝天监八年三月北魏潺沟大胜 |
十六、永平二年二月北魏下诏大力制造军事器械 |
十七、南朝天监八年四月北魏李国兴投降南朝 |
十八、永平四年四月南朝琅邪民王万寿叛乱 |
十九、永平四年四月王万寿叛乱引发南北朐山会战 |
二十、永平四年九月甲寅南朝九山军塞苟仁以城北降 |
二十一、永平四年十一月己亥北魏进军河南 |
第十七节 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军事史料 |
一、南朝天监十三年三月北魏东豫州田鲁生发叛乱 |
二、延昌二年十月庚辰皇帝元恪派马义舒通使柔然 |
三、延昌三年冬北魏通使柔然 |
四、延昌十月丁巳北魏河北爆发刘僧绍佛教叛乱 |
第十八节 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南北冲突史料 |
一、延昌元年五月扬州治中裴绚投向南朝失败 |
二、延昌元年六月戊寅北魏禁止河南养马 |
三、延昌二年二月庚辰南朝郁州徐玄明以州投向北魏 |
四、延昌二年三月南朝北上河南三关溃败 |
五、延昌二年六月南军北上山东九山溃败 |
六、延昌二年十月辛亥北魏进攻四川 |
七、延昌二年十月乙卯北魏布防河南配合四川攻势 |
八、北魏延昌二年十月,南朝天监十三年十月北魏降人王足建议萧衍筑坝浮山堰水攻寿阳 |
九、延昌四年正月甲寅宣武帝去世 |
第二章 学科与问题域文献类集 |
第一节 军事伦理 |
一、太和五年北魏掠夺三万人口为人牲 |
二、北魏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北魏释放掠夺的人口 |
三、太和十九年正月孝文帝诏令禁止侵掠南北边境的人民 |
四、太和十九年二月戊午孝文帝照人道伦理释放战俘 |
五、太和十七年六月孝文帝指出职业伦理对战争的作用 |
六、在太和十七年九月北魏借口礼不伐丧镇压支酉起义 |
七、太和二十二九月己亥元宏借口儒家的礼制与道德回师镇压高车起义 |
八、正始元年秋八月北魏傅永七十岁而死战退敌 |
九、正始三年四月北魏劫掠司州人口 |
十、延昌元年五月北魏、扬州刺史李崇固守水城 |
第二节 军事教育 |
一、太和十六年八月癸丑北魏经行军事教育建设 |
二、太和十七年六月孝文帝进行讲武 |
三、太和十八年八月丁未孝文帝在山东阴山一带的武台进行讲武 |
四、太和十八年正月辛未朔孝文帝在渭水讲武 |
五、太和二十一年七月甲戌孝文帝讲武 |
第三节 军事心理 |
一、北人的掠夺心里特质 |
第四节 军事编制 |
一、承明元年六月甲子出现士兵等级 |
二、太和二十年十月北魏将北人南来者给予中军身份 |
三、正始元年二月戊子出现北魏州郡中军及其品阶 |
四、永平四年四月南北朐山会战出现诸州中军记载 |
第五节 军事官制 |
一、太和十一年八月北魏正式设置军事官阶制度 |
二、太和十一年八月十二月北魏军事改革 |
三、正始四年九月北魏裁剪军官编制 |
四、太和十九年四月辛酉出现举荐制度 |
第六节 军事兵役与劳役 |
一、太和元年十月北魏兵役诏 |
二、太和三年到太和五年北魏因河南战争曾大举签发军事补给运输劳役 |
三、太和十九年八月乙巳北魏选拔中军 |
四、太和十九年八月北魏招募洛阳中军 |
五、太和二十三年三月平城兵制族兵制证据 |
六、太和二十二年八月出现高车兵役的具体形式 |
七、景明二年九月乙卯北魏解放寿春军户 |
第七节 军事法 |
一、太和十三年六月出现贪污刑罚文献 |
二、太和五年二月出现叛乱刑罚 |
三、永平四年四月出现将领兵败的刑罚 |
第八节 军事思想 |
一、太和十七年六月卢渊指出战术与战略艺术的重要性 |
二、太和十七年六月孝文帝指出职业伦理对战争的作用 |
第九节 军事交通 |
一、太和六年正月北魏修筑灵丘道 |
二、太和三年到太和五年出现北魏的补给运输方式 |
三、正始四年九月北魏重开斜谷道 |
第十节 军事技术 |
一、太和六年正月出现北魏筑路技术 |
二、太和十二年四月己巳出现北魏筑城技术 |
三、太和十九年二月出现北魏建筑巨栅技术 |
四、太和十九年、建武二年三月出现北魏建筑水中筑巨栅的技术 |
五、景明三年五月北魏建设桥梁、涉水巨栅,出现攻城冲车 |
六、永平二年二月乙卯出现北魏的武器工业 |
第十一节 军事装备 |
一、景明三年五月出现冲车 |
第十二节 军事兵种 |
一、太和四年二月出现北魏作战兵种步骑交杂 |
二、太和十九年二月出现北魏大量装甲骑兵 |
三、太和二十三年三月出现平城骑兵文献 |
第十三节 军事后勤 |
一、太和十九年五月甲申北魏去除一些无用的官制俸禄用于军事供给 |
二、太和六年正月乙未,出现不及运输方式 |
三、景明二年三月乙未朔宣武帝减免正调 |
四、正始元年九月丙午北魏南北军镇进行屯田 |
五、延昌元年六月戊寅北魏禁止河南养马 |
第十四节 警察职能 |
一、永平四年十二月,南朝天监十年十二月御林军管理洛阳城治安 |
二、永平元年四月甲子、南朝天监八年四月北魏诏令越境打击南朝匪徒 |
第十五节 宗教叛乱 |
一、太和五年二月北魏发生了浩大的法秀佛教叛乱 |
二、太和十四年五月己酉北魏发生司马惠御佛教叛乱 |
三、永平三年二月壬子秦州发生刘光秀佛教叛乱 |
第十六节 军事战术 |
一、太和元年十一月癸未北魏的迂回、夜袭战术 |
二、太和十九年二月北魏的信息战、心理战 |
三、太和十九年北魏的激励战术 |
四、太和二十三年三月北魏的切断补给联络线与前后夹攻战术 |
五、南朝景明三年五月北魏的攻城与工事交通战术 |
六、太和二十一年十二月北魏的伏袭战术 |
第十七节 军事赏罚 |
一、太和七年五月己卯北魏因南北大战而赏赐七州军人 |
二、太和二十三年三月,北魏用敌方物资赏赐军队 |
三、太和二十二年四月元宏将从征军官升官 |
四、太和二十二年五月、六月元宏分别两次下诏奖赏南征时期军队死伤 |
五、太和二十二七月元宏将宫廷、宗室的财物、费用用于奖赏南征军人 |
六、太和二十二年四月元宏将从征军官升官 |
第四章 北魏军事文献的特征 |
第一节 北魏军事文献的特征 |
第二节 北魏军事文献特征的溯源 |
第三节 北魏军事文献特征的形成原因 |
第四节 北魏军事文献特征的核心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1、“中国” |
2、“夷夏之辨” |
3、“胡”、“夷”与“汉” |
4、“胡文化”与“汉文化” |
5、“胡化”、“汉化”与“同化”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
2、服饰 |
3、兵戈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1、胡汉分治 |
2、重胡抑汉 |
3、胡族掌握武力 |
4、以汉治汉 |
5、对待其他胡族 |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 |
2、装饰用品 |
3、佛教与石窟 |
4、佛教与瓷器 |
5、墓葬考古 |
5、胡床 |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的胡化 |
2、家具的胡化 |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
4、建筑的胡化 |
5、陶俑 |
6、唐代金银器 |
7、伊斯兰玻璃器 |
8、乐舞的胡化 |
9、胡姬与胡店 |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1、治边政策 |
2、治国之策 |
3、治民之策 |
4、驿站制度 |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
3、开阔的文化视野 |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
2、元大都 |
3、元代服装胡化 |
4、织金技艺 |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
1、婚嫁礼俗 |
2、胡汉通婚 |
3、婚嫁方式 |
二、唐代风俗文化 |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
1、胡乐舞 |
2、胡妆 |
3、胡服——马尾裙 |
4、胡用品 |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
三、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高昌礼部长在江苏(论文参考文献)
-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唐宋陶瓷执壶研究[D]. 何江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D]. 余治国.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6)
- [5]吴天墀史学研究[D]. 郭亚超.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海军的奋斗历程[J]. 高晓星. 军事史林, 2019(05)
- [7]吴冠中的艺术市场研究[D]. 吴伟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北魏太和到延昌年间军事史料汇集[D]. 魏雪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10]十二木卡姆的历史与现状(上)[J]. 迪力夏提·帕尔哈提. 新疆艺术(汉文),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