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素质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素质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迂娜[1](2021)在《档案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职业态势研究》文中指出档案职业是指通过专业的知识及技能为人类保存历史记忆、提供档案信息来满足社会长远发展的一项社会性职业。结合档案机构改革的社会背景探究档案职业的发展态势,能够为档案职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首先,本文着眼于档案机构改革的社会背景,梳理了建国以来四次档案机构改革的相关情况并总结了其改革特点,同时界定档案职业的概念内涵、分析档案职业的构成要素、总结档案职业的发展特点。其次,本文从职业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要素为切入点探究了档案机构改革对档案职业的深刻影响。最后,本文在分析档案机构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设想档案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在档案机构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档案职业要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护航者、档案资源保存的管理者、档案数据管理的引领者。同时也提出档案职业队伍的高水平化、档案职业管理的规范化、档案职业服务的社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薛晗[2](2021)在《基于SWOT的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以L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三十余年间,市场环境不断在变化,而企业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企业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其有关内容涉及服务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当前企业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因此,本文将对如何更好得开展企业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将企业管理的分析法运用到企业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来。通过对L集团一家代表性企业的分析,为整个市场探索新常态下企业档案开发利用中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立足企业发展,利用SWOT态势分析方法,对代表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归纳总结得出结果,以此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策略,对于其他企业也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朋礼青[3](2020)在《SERVQUAL理论视角下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改进研究》文中认为档案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象征,它作为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将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特质的历史气息传达给人类,指导着国家、组织和个人进行社会各项的活动。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档案馆又是高校育人与发展的重要部门,为民之所望,为档之所向,积极主动地为高校服务,从根本上满足利用者的需要是高校档案服务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对高校档案馆服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档案工作人员更应做到心中有信念,手上有本领,肩上有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档案新事业中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贯彻到服务质量的改进过程中去,以期全面、系统地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关键作用。本文从用户感知视角出发,通过初选、甄选、预调研归纳总结出SERVQUAL理论视角下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量表。首先以SERVQUAL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文献调查法与高校档案馆服务特点对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量表进行初选,其次以专家打分的方式对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甄选,形成试用版问卷,然后选择小范围样本对试用版问卷进行预调研得到研究的最终问卷,即形成最终的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量表。在实证分析上,本文采用spss24.0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然后利用基于熵权法加权的SERVQUAL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实证结果对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进行系统评价,以期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档案服务质量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未来高校档案馆服务工作开创新局面。

张燕[4](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指出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佩[6](2020)在《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我国社会公众档案利用意识明显增强,档案开放利用程度不断扩大,档案信息从为党政机关和少部分人群提供服务转变为替普通社会公众解决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档案工作在社会其他各项事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其他行业进行行业发展回顾、发展趋势预测、信息决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现阶段,开展档案利用行为的主体仍然党政机关团体和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特定群体,仅有少数普通社会公众有过档案信息利用行为,这与庞大的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馆潜在用户数量不相匹配,因此,档案馆除了要为现实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外,还应将工作业务拓展到挖掘档案馆潜在用户上来。本文主要从档案馆潜在用户的概述出发,阐述了档案现实用户、档案潜在用户、档案馆潜在用户和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的涵义,对档案馆潜在用户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并阐释了将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的必要性。接着分析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的阻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档案馆自身因素、档案馆潜在用户个体因素。随后详细阐述了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强社会环境的治理水平、提高档案馆的服务水平、提升档案馆潜在用户的个人档案素养等。

陈薇薇,仲杰[7](2019)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及开发利用》文中认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步入了快速通道,对照信息时代的要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档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健全等问题。面对上述问题,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时代的技术和方法,加快大数据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利用。

罗晓华[8](2019)在《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跟不上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脚步,给档案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档案管理的创新也势在必行。本文从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当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应用,从档案信息化管理浅析,相关档案信息管理问题及优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提出了信息时代创新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廖倩文[9](2019)在《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裴桐是我国卓越的档案学家,同时也是我国档案学人的杰出代表,对我国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档案学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2018年恰逢裴桐100周年诞辰,在此之际,选择以裴桐的档案工作思想为论文的研究对象,以此表达对裴桐的敬佩之情。裴桐为档案事业奋斗终生,从事档案工作的时间横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期。无论是作为档案行政领导还是档案工作者,他的思想如实地反映了中国档案工作发展史的轨迹,是中国档案工作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对裴桐档案工作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我国档案工作的研究范围,丰富档案学研究的内容,增加档案学人对裴桐档案工作相关思想的关注、继承和学习,而且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推动中国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前进。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第二章阐述了裴桐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对档案工作的贡献。其中在对裴桐生平进行介绍时,以时间为脉络,全面地分析了裴桐的一生,着重突出裴桐人物经历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以引出裴桐与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打下初步基础。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了裴桐坚持在档案工作中恪守党领导的思想、坚持档案实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想、坚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坚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思想。这四章中详细地介绍了裴桐关于档案工作的理论及思想,并将裴桐与“档案三老”中的其他二老——曾三和吴宝康以及同时代其他档案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思想做对比,以突出裴桐工作思想的特色。第七章总结提炼了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地位及当代启示。该部分是在深入研究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挖掘和评价,展现了裴桐档案工作思想从过去到现在的影响力,以及对中国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积极意义。论文对裴桐档案工作思想内容的研究,采取将微观个体放置于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并结合对比分析的方法,有助于真实反映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内容、地位和价值,提高对我国档案工作发展史的认识,并从中汲取促进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能量和智慧。

王竞秋[10](2019)在《数字·数据·知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与整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和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档案资源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和重要的知识资源,引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以数字、数据和知识多元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加快档案资源建设与整合,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档案机构服务能力,满足社会的信息和知识需求,成为档案机构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新时代新技术为背景,通过对数字、数据和知识的研究和对比,分析三种形式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拓展应用,并在分析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档案、数据档案和知识资源的交叉融合,多元开发以及提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研究对策。

二、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档案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职业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档案机构改革及档案职业概述
    第一节 档案机构改革概述
        一、档案机构改革的发展历程
        二、档案机构改革的特点
    第二节 档案职业概述
        一、档案职业的界定
        二、档案职业的构成
        三、档案职业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档案机构改革对档案职业的影响
    第一节 档案机构改革对档案职业主体发展的影响
        一、推动档案职业主体树立合作共享理念
        二、推动档案职业主体注重学习创新能力
        三、推动档案职业主体加强专业技能掌握
        四、推动档案职业主体优化核心技能结构
    第二节 档案机构改革对档案职业客体管理的影响
        一、促使档案职业客体业务管理复杂化
        二、促使档案职业客体宏观管理重要化
        三、促使档案职业客体管理职责明晰化
    第三节 档案机构改革对档案职业环境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档案职业行政环境更加宽松
        二、促进档案职业法制环境更加完善
        三、促进档案职业技术环境更加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职业的定位与趋势
    第一节 档案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职业的角色定位
        一、档案事业发展的护航者
        二、档案资源保存的管理者
        三、档案数据管理的引领者
    第二节 档案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职业的发展趋势
        一、档案职业队伍的高水平化
        二、档案职业管理的规范化
        三、档案职业服务的社会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SWOT的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以L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难点
        (二)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知识概述
    第一节 企业档案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一、企业档案的类型
        二、企业档案的特点
        三、企业档案的作用
    第二节 SWOT分析法理论概述
        一、SWOT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二、SWOT分析法的程序
        三、SWOT矩阵的构建
    第三节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运用SWOT分析法的必要性
        二、运用SWOT分析法的可行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SWOT的L集团档案开发利用分析
    第一节 L集团基本概况及其档案管理现状
        一、L集团基本概况
        二、L集团档案管理现状
    第二节 L集团档案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一、企业档案开发利用中优势(S)因素
        二、企业档案开发利用中劣势(W)因素
        三、企业档案开发利用中机会(O)因素
        四、企业档案开发利用中威胁(T)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档案开发利用SWOT应用策略
    第一节 优势-机会(SO)策略
        一、完善企业档案信息共享平台
        二、完善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环节
    第二节 劣势-机会(WO)策略
        一、加强复合人才队伍建设
        二、拓宽企业档案服务方式
        三、开展高质量档案编研工作
    第三节 优势-威胁(ST)策略
        一、加强企业档案资源建设
        二、优化档案保密利用工作
    第四节 劣势-威胁(WT)策略
        一、保障基础建设资金投入
        二、重视职能部门互动交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SERVQUAL理论视角下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模型
    2.1 高校档案馆服务概述
        2.1.1 服务质量的定义及其理论发展
        2.1.2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
        2.1.3 高校档案馆服务模式
    2.2 服务质量模型概述
        2.2.1 服务质量差异模型
        2.2.2 SERVQUAL模型
第三章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3.3 指标体系构建
        3.3.1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3.3.2 基于熵权法加权的SERVQUAL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收集
    4.1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甄选
        4.1.1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隶属度计算公式
        4.1.2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4.2 问卷设计
    4.3 问卷修正
    4.4 问卷发放与收集
第五章 数据分析
    5.1 问卷信度分析
    5.2 问卷效度分析
    5.3 高校档案馆用户服务质量评价
    5.4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6.1 提升服务有形性感知的建议
        6.1.1 构建绿色环境管理体系
        6.1.2 馆址交通便利易达
        6.1.3 搭建现代化服务设备平台
        6.1.4 展现档案工作者良好的工作形象
    6.2 提升服务可靠性感知的建议
        6.2.1 丰富馆藏资源,满足用户需求
        6.2.2 建立服务质量学习型组织,有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6.2.3 提供准确查档时间,准时提供承诺的服务
        6.2.4 规范档案管理过程,确保档案信息准确可靠
    6.3 提升服务响应性感知的建议
        6.3.1 秉承积极服务态度,缩短服务响应时间
        6.3.2 打造高校档案馆智能自助服务体系
        6.3.3 拓宽查档途径,简化查档流程
        6.3.4 拓展用户服务互动平台,开辟用户信息反馈渠道
    6.4 提升服务保证性感知的建议
    6.5 提升服务移情性感知的建议
        6.5.1 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6.5.2 理解用户需求,提供差异性服务
    6.6 提升服务安全性感知的建议
        6.6.1 提高用户隐私权保护意识
        6.6.2 增强工作者安全意识
        6.6.3 加强档案安全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6.6.4 协调档案利用与档案安全的关系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甄选调查问卷
附录 B: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比较研究法
        (3) 统计分析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档案馆潜在用户概述
    2.1 档案馆潜在用户相关概念辨析
        2.1.1 档案现实用户
        2.1.2 档案潜在用户
        2.1.3 档案馆潜在用户
        2.1.4 档案馆潜在用户的转化
    2.2 档案馆潜在用户的特点
        2.2.1 普遍性
        2.2.2 可转换性
        2.2.3 隐蔽性
    2.3 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的必要性
        2.3.1 有利于提高档案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馆资源的价值
        2.3.2 有利于改变社会对档案馆的印象,增强档案工作的社会认同感
        2.3.3 有利于发展档案行业规模,扩大档案事业的影响力
3 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的阻碍因素
    3.1 社会环境因素
        3.1.1 档案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3.1.2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3.1.3 社会文化发展环境欠佳
    3.2 档案馆自身因素
        3.2.1 档案馆的馆藏因素
        (1) 馆藏档案资源结构不合理
        (2) 馆藏档案资源开放范围不广
        (3) 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程度不深
        (4) 馆藏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
        3.2.2 档案馆的管理水平因素
        (1) 档案馆宣传工作不到位,缺乏多样性和普适性
        (2) 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缺乏工作积极性
        (3) 档案馆社会功能定位不准确,服务模式落后
    3.3 档案馆潜在用户个体因素
        3.3.1 利用能力欠缺
        3.3.2 表达能力不足
        3.3.3 档案意识落后
4 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的策略分析
    4.1 加强社会环境的治理水平
        4.1.1 完善档案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4.1.2 加大档案事业资金投入力度
        4.1.3 促进档案文化产品发展
    4.2 提高档案馆的服务水平
        4.2.1 优化馆藏资源,扩大开放范围
        4.2.2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4.2.3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宣教工作
        4.2.4 加强档案馆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4.2.5 增加休闲利用服务功能,丰富档案馆的服务内涵
        4.2.6 稳定现实用户,培养忠诚度和信任感
    4.3 提升档案馆潜在用户的个人素养
        4.3.1 提高利用能力
        4.3.2 加强表达能力
        4.3.3 培养档案意识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及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企业档案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1.2 档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1.3 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1.4 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1.5 档案人员素质有待补强
2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2.1 提高企业档案管理者的素质
    2.2 创新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
    2.3 推进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2.4 构建高效运作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3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强化企业档案信息库建设与管理
    3.2 加强企业档案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
4 结语

(8)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档案管理信息化
2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档案管理的观念落后
    2.2 档案管理的技术和手段落后
    2.3 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
    2.4 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3 创新档案管理的策略
    3.1 转变档案管理的观念
    3.2 在服务的手段上进行创新
    3.3 重视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和防护
    3.4 大力培养档案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3.5 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4 结语

(9)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同时代学者的档案工作思想
        1.2.2 对裴桐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裴桐与中国档案工作的发展
    2.1 裴桐生平概述
        2.1.1 裴桐生平
        2.1.2 裴桐学术成就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档案工作创建的贡献
        2.2.1 参加中国革命,与图书资料工作结缘
        2.2.2 入职中央材料科,开创党中央的档案工作
    2.3 新中国时期对档案工作建设与发展的贡献
        2.3.1 重视档案人才培养
        2.3.2 推进档案工作法制建设
        2.3.3 推动档案馆工作发展
        2.3.4 开创少数民族档案工作
        2.3.5 持续关注档案学术研究
第三章 坚持档案工作恪守党领导的思想
    3.1 主张党的领导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保证
        3.1.1 认为党的领导是档案工作性质和作用的来源
        3.1.2 提出党的重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
        3.1.3 强调党的建设是档案工作前途的决定性因素
    3.2 提出档案工作要以政治为导向
        3.2.1 重视党在档案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3.2.2 主张践行以党方针政策为纲的工作方针
        3.2.3 要求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3.3 倡导档案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3.3.1 强调树立档案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3.2 主张实行群众路线“四项并重”策略
第四章 坚持档案实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想
    4.1 档案收集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1.1 完善档案接收制度
        4.1.2 深化档案征集思想
    4.2 档案整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2.1 创新档案分类方法
        4.2.2 重构档案编目体系
        4.2.3 提出档案鉴定新模式
    4.3 档案利用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3.1 持续更新档案利用服务理念
        4.3.2 要求扩大档案服务主体
第五章 坚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
    5.1 倡导用信息观点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
        5.1.1 认为档案是一种信息源
        5.1.2 提出档案信息具有“三性”特征
    5.2 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5.2.1 重视丰富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
        5.2.2 强调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挖掘
    5.3 主张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档案信息服务
        5.3.1 要求档案部门参与国家信息系统建设
        5.3.2 建议“对症下药”突破影响因素限制
        5.3.3 主张运用新技术实现档案服务工作现代化
第六章 坚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思想
    6.1 强调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必要性
    6.2 认为参与历史研究有助于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6.2.1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水平
        6.2.2 解决档案“古为今用”问题
    6.3 建议采用多元路径参与历史研究
        6.3.1 主张建立健全档案馆工作为编史工作提供服务条件
        6.3.2 要求打破档案工作人员“只管不研”的旧观念
        6.3.3 倡导实行内外合作参与历史研究的思路
        6.3.4 提出结合档案管理环节参与历史研究的理念
第七章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地位及当代启示
    7.1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
        7.1.1 政治导向
        7.1.2 求实创新
        7.1.3 利用为本
        7.1.4 多元融合
    7.2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地位
        7.2.1 党中央档案工作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
        7.2.2 新中国档案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3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当代启示
        7.3.1 对档案工作发展的启示
        7.3.2 对档案工作者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裴桐大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数字·数据·知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价值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档案数字化
        1.2.2 档案数据化
        1.2.3 档案知识化
        1.2.4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跨学科交叉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涵义
    2.1 数字化、数据化与知识化的涵义
        2.1.1 档案数字化
        2.1.2 档案数据化
        2.1.3 档案知识化
    2.2 三种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2.2.1 工作对象方面
        2.2.2 参与主体方面
        2.2.3 技术手段方面
    2.3 三种形式的发展现状
        2.3.1 数字化建设
        2.3.2 数据化管理
        2.3.3 知识化服务
第3章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
    3.1 数字化
        3.1.1 数字技术的应用
        3.1.2 档案数字化的建设
        3.1.3 数字档案与数字档案馆建设
    3.2 数据化
        3.2.1 档案数据库建设
        3.2.2 数据挖掘与分析
        3.2.3 数据存储与安全
    3.3 知识化
        3.3.1 文本整理与信息化
        3.3.2 文献编纂与利用
        3.3.3 知识的价值再造
第4章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进步性
    4.1 必要性
        4.1.1 档案事业发展的内部需要
        4.1.2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外在需求
    4.2 可行性
        4.2.1 政府顶层设计的政策导向
        4.2.2 经济和科技的双重支撑
    4.3 进步性
        4.3.1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4.3.2 时代发展的适应性
第5章 基于三种形式的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
    5.1 跨越不同载体的整合
        5.1.1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
        5.1.2 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
    5.2 促进三种形式的交叉融合
        5.2.1 数字化与数据化
        5.2.2 数据化与知识化
    5.3 多元开发与用户至上
        5.3.1 坚持多元开发,保护资源多样性
        5.3.2 改善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感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档案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职业态势研究[D]. 迂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基于SWOT的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以L集团为例[D]. 薛晗.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SERVQUAL理论视角下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改进研究[D]. 朋礼青. 安徽大学, 2020(07)
  • [4]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档案馆潜在用户转化研究[D]. 刘佩. 苏州大学, 2020(03)
  • [7]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及开发利用[J]. 陈薇薇,仲杰. 电力勘测设计, 2019(S2)
  • [8]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探究[J]. 罗晓华. 内江科技, 2019(09)
  • [9]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D]. 廖倩文. 上海大学, 2019(02)
  • [10]数字·数据·知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拓展与整合[D]. 王竞秋. 南昌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素质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