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歌飞扬之美初探

毛泽东诗歌飞扬之美初探

一、毛泽东诗词的飞动美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伟[1](2015)在《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文中指出毛泽东诗词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抒发了排除万难的壮烈情怀,包含着反复实践的科学真理,凸显着千锤百炼的党性品格,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的巨大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的生动写照。

夏惠君[2](2012)在《于动态中寓情思——试论毛诗动态意象英译中的“信达雅”》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诗词中的意象多以动态为着,意象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思。在英译过程中,应着眼于动态意象,参透其含义,挖掘其意蕴,强化其效果。在遣词造句上,应着重体现力度和动感以求"信达雅"。文章首先分析了"信达雅"作为毛诗英译的理据,进而对动态意象英译比较进行了相应分析。

张智中[3](2010)在《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毛泽东诗词当中的飞动之美及其英译》文中指出飞动之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之一。因此,在英译的过程当中,就应该注意对毛泽东诗词意象动态美的把握;而对意象动态美的把握,关键在于诗词多层意蕴的开掘和强化感觉效果。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正是译者所应遵循的翻译美学原则。

王厚平[4](2010)在《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 ——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曾在中国译界掀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的文学翻译理论在某种意义上逾越了中国传统译论以“信”为本,以原文为唯一归依的翻译本体论范畴。本文总的观点是: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扬弃和发展,是一种较为“激进”但却是在整体上符合美学原理的创新译论,因为文学翻译说到底是一种审美活动,再现乃至能动地表现原艺术品的美学内涵是这一审美活动的根本属性,所以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其创造性构成了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正像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许氏的译论也有其不足和局限性,还有尚待完善的方面,特别是其中的“竞赛论”。但总体观之,许氏的译论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和创新的特点,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不失为自成一家之言的译论。他的文学翻译理论因来自其实践,因而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本论文采用了美学视角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因为美学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姻”关系,而且一般而言,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点对象;还因为许渊冲先生一贯坚持认为文学翻译是艺术。他的翻译理论蕴涵了诸多的美学内容。用美学视角去考察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可以探明他的理论与实践在美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归依性。因此,本文以美学视角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的透视和观照,通过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是在吸纳了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文艺美学,适度借鉴了国外美学合理要素的基础上与经由他扬弃和发展的中国传统译论和创造性翻译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作者认为,从美学视角考察其翻译实践,许渊冲作为审美主体在其文学翻译中充分发挥了主体能动性,对审美客体(原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翻译,再现了文学文本内在的美感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的转化,从而能较好地服务于他传播中华文化的翻译目的。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了以美学视角为主,其他视角为辅的翻译研究综合法。对于许渊冲繁富的译论体系,单凭一种视角似乎难以探明其合理性。为此,本研究还借助了西方阐释学、文化翻译、译者主体性等理论来论证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为论证上述结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展开了探讨。首先,为了能客观地将人们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看法展现给读者,本文对中国译界对许氏译论持赞赏和反对态度的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作者认为,两派意见尽管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总的来看,因这些意见的大部分论者没有将许氏的翻译理论结合其翻译实践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而发,忽视了许氏译论所包含的美学内容,所以对许氏译论的批评或赞誉都带有主观偏好,易失之偏颇。通过对许渊冲的中华文化本土意识和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观点的探讨以及对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分析对比,作者认为许渊冲在文学翻译中追求美一方面是由于他对中华文化及文学翻译事业的热爱,另一方面是他为把中国文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美推向世界的必然选择。接下来,本文着重围绕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展开叙述和评论。在翻译理论方面,作者就许氏的诗歌翻译理论的“三美”标准,“优化论”及语言文化“竞赛论”这三大许氏翻译新论及其翻译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进行了追根溯源式的梳理,在美学视角下对其译论加以观照,同时对许氏的文学翻译“再创论”,“克隆”论和“超导”论加以论证和分析。本文在指出“三美”在美学意义上是站得住脚的同时,也指出了要在译诗时做到“三美”齐备只是个翻译的理想而已;在翻译时扬长避短的“优化论”作为许氏翻译哲学的方法论之一有其合理的逻辑内核,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语言文化“竞赛论”,作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在语言层面译者展开竞赛,要发挥译语优势以最大限度再现原文的美学内涵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要在文化层面与原文竞赛或译者之间展开竞赛以达到文化间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就需对文化竞赛的内容和范围加以界定,否则“竞赛论”在总体上会失之模糊,也使人难以判断谁是这场竞赛的胜出者。作者肯定许氏的“竞赛论”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但需持论者对该论作进一步的阐发和界定,使之不仅具有形而上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形而下的实践意义。“再创论”是许渊冲从前人翻译家如茅盾、郭沫若和朱光潜等吸收文艺美学营养并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得出的翻译理论,在实践该译论时只要译者能确保忠于原文思想内容及精神的前提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来考察,都是行之有效的。“克隆”论和“超导”论是许渊冲借鉴现代科学成果及概念试用于论述翻译艺术的理论产物,客观上使他的译论具有了一定的科学内涵形态,在实践上可将它们视为“竞赛论”的某种补充。在论证许氏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上的效度和可操作性方面,本文选取了许氏两个在中国译界备受争议的译论“三美”论和“竞赛论”以及一个得到较广泛认可的“再创论”来实证许氏理论是否与其实践保持某种一致性。“再创论”采用的译例主要是许渊冲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如《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元曲三百首》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也是许先生翻译实践的主要领域。通过分析,作者发现“再创论”的运用使这些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在许氏的译文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再现。从美学的角度观察,许译的古典诗歌保留了原诗的意象美和意境美,可见“再创论”是有实践上的土壤和充分的理据的。本文将许氏“三美”译诗标准在许译的不同体裁的毛泽东格律诗中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许译毛诗“意美”和“音美”传达得较好,“形美”次之,“三美”齐备的译诗只是少数。这说明了“三美”理论的局限性和许氏“三美”理论与其实践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竞赛论”的实践检验中,作者选用了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Waley)和许渊冲两家英译的两部中国文化典籍《论语》和《道德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例子,让中外翻译家主要在发挥译语优势方面展开竞赛。竞赛结果显示,因中国译者许渊冲既发挥了母语优势又发挥了译语优势,在传达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方面胜出一筹,虽然外国译者韦利的译作也有自身的价值和优点。本文同时指出了“竞赛论”在实践上的局限性和不足,尤其是表现在文化层面竞赛在翻译实践上的局限性。其次,本文还以美学视角为切入点,从一般美学、文艺美学及文学美学三个维度对许渊冲的整个文学翻译理论体系加以观照,对其翻译理论进行了美学溯源以论证其翻译理论在美学意义上的合理性。作者选取了中西美学史上代表性人物的美学观点进行了历时的纵向梳理,同时对中西美学在审美方式和审美取向上的异同作了横向对比,目的是为了厘清美学上的关键概念和范畴及中西方各自的美学传统以便更好地探讨许渊冲的翻译美学思想。通过对西方美学特别是文艺美学和文学美学的考证,作者发现许渊冲在美学思想上受济慈和叔本华的影响最深,这一点已经体现在他的翻译美学观上。但比较而言,中国本土的美学思想,包括文艺美学和文学美学构成了许氏翻译美学观的基石。其中古代的孔子、近代的王国维和现当代的鲁迅、朱光潜美学思想对许渊冲的翻译美学思想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例如,他的翻译美学观——求美是高标准、尽善尽美(“三美”)和翻译境界说——是直接吸收上述先贤人物美学思想的产物。作者认为由于许渊冲对中国传统译论遵循了从继承、扬弃、发展到创新这样一个渐次演进的过程,从而把传统译论推向了一个不能再综合的高度而使其走向终结。本文还从翻译思维和中西思维及审美的角度简要地考察了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发现他的翻译理论是建立在追求“尽善尽美”的翻译境界和翻译美学观基础上的。因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与中国美学思想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方美学的精华,反映了文学翻译再现美和表现美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美学上是成立的。再次,本文在探讨了许渊冲先生文学翻译理论美学源流的基础上,结合许先生的中华文化本土意识,推导出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上求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是他翻译美学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许先生中西合璧的求学经历和中西文化比较的眼光是他形成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之翻译文化观的基础。为了有效地将中华文化的美再现出来和实践他的翻译文化观,许先生在他翻译实践中发挥了译者主体的作用。本文借助文化翻译的核心概念,即主体能动性和文化阐释,分析了许先生翻译方向(中译外)和翻译文本选择的动因和成因以及他外译中国典籍时所采用的文化阐释行为。在许先生看来,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成为翻译文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然要求译者放弃文字翻译,发挥主体能动性,对文本进行文化阐释和再创使之成为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品。究其动机,可以发现这是与许先生传播中华文化的用心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息息相关的。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可以使两种文化取长补短、相互吸纳对方的优质基因从而形成更有生命力的世界新文化。许渊冲先生中西融合的翻译文化观体现在其翻译实践上就是翻译时最大限度地契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使译品能符合以英语或法语为母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再现中华文化美是以与世界文化的话语系统对接为前提的。通过与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其他异质文化的充分融合,经过译者文化阐释的中华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许渊冲的文化本位观和文化融入观(中西融合观),即他的翻译文化观,促使其采用了中国人的文化视角能动地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文化本位观使他能充分发挥母语文化优势对《论语》和《道德经》的文化信息进行能动的阐释,多半采用释译,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本的文化内涵;文化融入观使他在目标语形式上保持最大的“归化”,即选用英美读者喜闻乐见的现代英语,最终他在其译品里实现了文化内容和语言形式的中西融合。最后,本文在结论部分探讨了许渊冲文学翻译艺术美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并对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作了展望。作者认为,本研究可以为人们从美学视角解读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活动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同时指出本研究在研究的语种范围、研究材料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因许渊冲的文学翻译作品数量庞大,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颇丰,能够为后续从美学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的文学翻译研究提供素材,所以许渊冲文学翻译艺术美学研究的空间相当广阔。而本研究属于美学与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目前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尚需进一步研究才能取得最终成果。总之,本文以美学视角从不同侧面(译者主体性,阐释学,文化翻译),即采用翻译研究综合法,对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后得出了如上结论。

张智中[5](2009)在《毛泽东诗词当中“飞动”与“沉思”的英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述了如何在英译中更好体现毛泽东诗词的特点。指出毛泽东诗词多用动词,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飞"字,从而形成毛泽东诗词的"飞动之美"。于飞动之外,毛泽东诗词另有一种沉思之美。提出对于毛泽东诗词当中的"飞"字,英译文应注意表现出其动态、力度、气势、形象,以传达出毛泽东诗词所蕴涵的气势与气魄。同时,对于毛诗当中表沉思的诗句,则应注意选用表示阴柔的或沉思性的单词或短语,这样才能如实传译毛泽东诗词的语言风格。

张智中[6](2009)在《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文中提出毛泽东诗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种艺术魅力来源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以阳刚之美为主;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乐观主义与进取精神;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诗史结合、哲理入诗。一言以蔽之:毛泽东诗词极具崇高美。

叶太平[7](2007)在《毛泽东诗词中的“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是毛泽东诗词的独特而突出的艺术现象。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美学分析,以展示毛泽东诗词的奇伟的魅力和价值,进而展示作者那非凡的人生境界。

徐伯鸿[8](2006)在《从山意象看毛泽东诗词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突破》文中认为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重要的常量意象之一。在古典诗词中,它受传统艺术精神的局限,多呈现“静”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突破了这一传统艺术精神的限制,其笔下的山意象不仅充满着奔腾飞跃的“动”的属性,而且更多的是借山来表现人的主体精神。这种突破主要源于他的胸襟,对自然界的本性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蒲度戎[9](2005)在《红旗诗人毛泽东——评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意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批评方法,通过对毛泽东诗词中“红旗”意象的细致的文本解读,来剖析其成因和美学蕴涵,然后得出结论:因为“红旗”意象映照出毛泽东的政治意识、革命信念和战斗生涯,是他对革命生活和斗争的诗化的认识和反映,具备了象征内涵和审美价值,形成了象征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力量美的统一,所以,毛泽东堪称“红旗”诗人。

卢学英,刘保禾[10](2004)在《浅谈毛泽东诗词的审美风格》文中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座内涵丰富的艺术宝库,其内容博大精深,艺术表现既借鉴传统、又富有创新.文章从毛泽东诗词的豪壮美、意象美、豪壮美与婉曲美的统一三方面论述其独特的审美风格.

二、毛泽东诗词的飞动美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诗词的飞动美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言志:毛泽东诗词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
二、诗抒情:毛泽东诗词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人排除万难的壮烈情怀
三、诗寓理:毛泽东诗词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实践的科学真理
四、诗显性:毛泽东诗词凸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千锤百炼的党性品格

(3)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毛泽东诗词当中的飞动之美及其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意象
二、毛泽东诗词当中的意象
三、毛泽东诗词当中的动态意象及其英译
四、小结

(4)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 ——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许渊冲翻译目前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1.1.1 许渊冲翻译的研究价值
        1.1.2 许渊冲翻译的研究发展与现状
    1.2 许渊冲的民族文化取向:强烈的中华文化主体意识
        1.2.1 中华文化概述
        1.2.2 许渊冲的中华文化观
        1.2.3 许渊冲的民族文化情结
    1.3 本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2章 许渊冲翻译理论与实践述评
    2.1 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翻译理论
        2.1.1 翻译标准:“意美、音美、形美”
        2.1.2 翻译哲学:“美化之势”
        2.1.3 语言文化“竞赛论”
        2.1.4 文学翻译“再创论”
        2.1.5 “克隆”与“超导”论
        2.1.6 许渊冲翻译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2.2 译品中践行其翻译理论面观
        2.2.1 “再创论”在古典诗词英译中的体现
        2.2.2 “三美”在《毛泽东诗词》中的演绎
        2.2.3 翻译“竞赛论”在《论语》和《道德经》中的实践
        2.2.3.1 语言层面的竞赛
        2.2.3.2 文化间的取长补短
    2.3 许渊冲译语特点
        2.3.1 许渊冲的语言观
        2.3.1.1 许渊冲的国语语言观
        2.3.1.2 许渊冲的外国语言观
        2.3.2 “以创补失”的翻译语言
    2.4 小结
第3章 美学视角下的许渊冲翻译思想探源
    3.1 文艺美学与许渊冲翻译美学观
        3.1.1 中西美学管窥
        3.1.2 文艺美学与翻译美学
        3.1.3 中国文学与美学
        3.1.4 西方文学与美学
        3.1.5 拾贝于中西美学精华的许氏美学
    3.2 中国传统文论的传承
        3.2.1 严复的“信、达、雅”和许渊冲的“信、达、优”
        3.2.1.1 林纾的译“意”和许渊冲的“译文优势”
        3.2.1.2 傅雷的“神似”和许渊冲的“三似”
        3.2.2 脱胎于传统文论的译文“美化”艺术
        3.2.2.1 形成
        3.2.2.2 体现
        3.2.2.3 “许渊冲现象”
        3.2.3 大师云集的西南联大对许渊冲翻译观的影响
        3.2.3.1 朱光潜、冯友兰美学思想对许渊冲的潜移默化作用
        3.2.3.2 与其师钱钟书相反相成的美学理想——保真求美
    3.3 对传统译论的叛逆与消解
        3.3.1 与传统译论渐行渐远
        3.3.2 传统译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终结者
        3.3.3 译者审美主体—竞赛者和再创者
        3.3.4 “竞赛论”的缺陷与局限性
    3.4 追求译艺完美的翻译美学观
        3.4.1 诗的意境美、情趣美与意象美的再创
        3.4.2 中西思维和审美差异的融通
        3.4.3 翻译思维对审美客体的重构
        3.4.4 “三之”论与王国维的“境界说”
    3.5 小结
第4章 中西方文化融合下的许渊冲翻译
    4.1 巴黎大学文学研究经历与许渊冲的西学积累
    4.2 译者传播文化权利的觉醒
        4.2.1 选择中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动因
        4.2.2 选译中国古典文本成因分析
        4.2.3 翻译文学与文化传播
        4.2.4 文化互补与优质基因注入
    4.3 以目标语文化规范为归依特征解析
        4.3.1 尊重目标语文化以求翻译效用最大化
        4.3.2 以世界文化为依托再现中华文化美
        4.3.3 中西融合,统一提高
    4.4 传播千年跨度中华文化的使者
        4.4.1 站在有别于西洋汉学家角度译儒道的代表
        4.4.2 外译中华盛世文学的代表
        4.4.3 塑造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典范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本研究的回顾
    5.2 本研究的价值与不足
    5.3 许渊冲翻译艺术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7)毛泽东诗词中的“飞”(论文提纲范文)

(9)红旗诗人毛泽东——评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红旗”意象统计
三、“红旗”意象解读
四、“红旗”意象的成因及美学价值
五、结论

(10)浅谈毛泽东诗词的审美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 豪壮之美
    1.1 情怀的奇气美.
    1.2 情境的飞动美.
    1.3 情感的超脱美.
2 意象之美
    2.1 意象的纯朴美.
    2.2 意象的空灵美.
3 风格的豪壮美与婉曲美的统一.

四、毛泽东诗词的飞动美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J]. 张大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5(05)
  • [2]于动态中寓情思——试论毛诗动态意象英译中的“信达雅”[J]. 夏惠君.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
  • [3]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毛泽东诗词当中的飞动之美及其英译[J]. 张智中. 大连大学学报, 2010(03)
  • [4]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 ——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D]. 王厚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5]毛泽东诗词当中“飞动”与“沉思”的英译[J]. 张智中. 沈阳大学学报, 2009(06)
  • [6]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J]. 张智中.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02)
  • [7]毛泽东诗词中的“飞”[J]. 叶太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 [8]从山意象看毛泽东诗词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突破[J]. 徐伯鸿.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 [9]红旗诗人毛泽东——评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意象[J]. 蒲度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 [10]浅谈毛泽东诗词的审美风格[J]. 卢学英,刘保禾.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06)

标签:;  ;  ;  ;  ;  

毛泽东诗歌飞扬之美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