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左岸电站厂房施工设计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骞[1](2020)在《岷江龙溪口枢纽明渠布置及通航条件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地形平坦、河道宽阔河段修筑水利枢纽时,施工期一般采用分期导流进行河水分流,以保证实现干地施工的要求。采用分期导流方案时,常由束窄河床、导流明渠等承担导流工作。本文研究的岷江龙溪口枢纽所在河段是典型宽浅式河道,枢纽施工采用分期分段导流,枯期施工时段分别由束窄后的右岸主河道与左岸开挖的导流明渠来主要承担导流任务。由于龙溪口枢纽所处岷江下游航运任务重,牵涉利益大,其枯期导流除了要宣泄设计洪水之外,还要求各泄流通道要承担通航任务。因此,枯期束窄河道及导流明渠在完成泄流任务的同时,还要满足河段通航要求。为保证枯期导流明渠顺利宣泄洪水,并尽可能降低施工对日常通航的影响。本文利用物理模型试验,主要对龙溪口枢纽枯期施工影响河段的水流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枯期各时段导流及通航水流条件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枯期采用导流明渠泄流通航时,相同流量下,试验河段通航水流条件较天然情况发生明显恶化,并且由于初步设计导流明渠宽度过大,造成后期施工工期压力大。因此,为优化导流明渠宽度,本文又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就明渠束窄度变化对明渠段水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明渠宽度束窄度变化主要对试验河段沿程水面高程、流速及其流态产生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物理模型试验表明,明渠束窄度对水流条件的影响与数值分析所得规律一致:(1)沿程水面高程。明渠束窄后,上游段水面壅高,水面高程与明渠束窄度呈正相关;明渠渠身段内水面出现波动,束窄度越大,水位波动也越剧烈;水流流出渠身段后,水面高程又与束窄度呈反相关,束窄度越大水位越低。(2)流速。由于上游河段水位壅高,其流速有减小趋势;明渠段随束窄度增大流速峰值增大,受河型河势及明渠平面布置影响,其进口段流速呈现弯道水流特性,水动力轴线也随束窄度增大而逐渐向左岸移动;下游段水流流速分布均匀、扩散充分,在模型出口附近水流重新归入右岸主河道。(3)流态。横向围堰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流区域,回流范围及回流强度随束窄度变化而变化。束窄度增大,上游回流范围减小、回流强度减弱,下游回流区域范围增大,回流强度增强。最后,以各工况试验河段通航水流条件实测成果及船模试验结果为依据,结合明渠束窄度变化对其水流的影响规律,分析得到右岸导墙左移4孔方案既能缓解后期施工压力,试验河段水流条件又能基本满足通航要求。经比选确定了合理明渠宽度为234m。为了进一步改善明渠段通航水流条件,可通过改变左右岸纵向围堰长度的方式,对导流明渠平面布置进行了优化,并逐步增大了过流边界的弯曲半径。研究表明,导流明渠过流边界弯曲半径增大,能有效减小明渠进口区域横流大小,改善渠内通航水流条件。经进一步比选分析,龙溪口枢纽施工期导流明渠宽度为234m,围堰按工况六布置时,其泄洪、通航条件最优。
武菲[2](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靳宝萍[3](2019)在《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文中指出在较为坚硬地层中,岩体由于结构面的存在被分割成不同形状的空间岩块。在天然状态下,各形状的空间岩块保持原有的静力平衡状态。当对边坡或地下洞室进行开挖等扰动后,使其临空面上的部分岩块打破原来的静力平衡状态,从而导致部分岩块首先沿结构面滑动,然后引起链式反应,进而影响整个岩体工程的安全。由于地下洞室处于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研究难度较大,因此关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研究内容较少。目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基于Unwedge软件,该软件仅能计算地下洞室各结构面切割形成不同块体的规模及稳定性,但具体的位置无法确定。本文以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研究对象,借助以往地下洞室的地质编录图及现场的地质调查,利用块体理论对地下洞室进行稳定性评价,确定洞室块体具体的位置及破坏方式,为支护提供合理意见。在各洞室的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水电站地下水的渗漏,通过对地下水监测点与各平洞的测压管多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水电站各区域地下水渗漏情况,从而寻找其渗漏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减少渗漏的发生,确保水电站的长期安全运行。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块体理论以及现场地质调查分析各洞室围岩稳定性,确定该区域地下洞室局部破坏共存在三种方式:洞室岩体由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岩块,进而发生破坏,该类型只存在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同时在该支洞还存在由于缓倾岩层面被区域裂隙面切割,在开挖形成临空面的作用下造成洞室坍塌;广泛分布于各洞室的由于渗水造成的脱皮掉块现象。2)根据洞室现场出现的塌方现象,确定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由T9、F3、T7结构面组成的4号关键块体位于洞室顶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发生掉块现象;洞室还存在由于缓倾岩层面被区域裂隙面切割,在开挖作用下形成临空面,进而造成洞室坍塌现象。利用这一区域裂隙面的走向延伸,预测在该洞室可能出现塌方的具体位置。3)对水电站五大区域进行洞室稳定性分析及现场调查,左岸大岩淌滑坡区域各排水洞由于结构面形成的块体基本没有,但因其部分穿越覆盖层,洞室内会出现局部塌方现象,断层剪切带密集发育,使得岩体整体性较差,洞室稳定性较低;左岸和右岸各灌浆平洞围岩稳定性较高,岩体整体性好;在马崖高边坡中的各高程排水洞中,结构面组合没有形成的块体,但马崖高边坡卸荷裂隙穿越230m、260m排水洞,使得洞室出现较大裂隙,岩体稳定性降低,其余洞段岩体处于稳定状态,无破坏现象;在地下厂房区域,除1#施工支洞外,厂房各层排水洞其围岩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4)对水电站各区域进行渗水调查,结合各洞室监测点多年数据分析:左、右岸灌浆平洞渗漏主要发生在靠近坝址一侧,主要是库水对边坡渗透作用;左岸大岩淌滑坡渗水主要由于滑坡变形引起的,水源来自降雨;右岸地下厂房渗水主要是来自马崖边坡卸荷所产生的大裂隙,降雨通过裂隙进入地下厂房,通过地下厂房排水洞排出。通过追踪邹家沟在地表的延伸及地下岩溶通道出露位置,判断位于邹家沟处的灌浆平洞渗水主要来自其邹家沟地表水,由于其所处地形,导致山体两侧的地表水汇聚在此,沿着地表裂隙进入灌浆平洞。根据监测数据其现场调查,此处灌浆帷幕于2014年7月帷幕出现渗水现象。对右岸2#斜向交通洞喷水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利用该处量水堰多年的流量监测数据,结合区域断裂的走向及在地表出露的岩溶通道判断该处渗漏主要是降雨以及库水所导致,雨水主要是通过地表近东西走向的大断裂进入2#斜向交通洞,库水主要是通过右岸350m灌浆平洞位于F2断层附近的灌浆帷幕,经过岩溶通道到达2#斜向交通洞。
杨鹏[4](2019)在《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主厂房地质条件复杂,主厂房开挖规模较大,最大高度为89.80m,最大跨度为333.0m,主要为城门洞型,具有跨度大、边墙高等特点。主厂房在开挖过程中,受围岩卸荷作用影响,造成一系列不利于围岩稳定的地质现象,严重影响主厂房围岩稳定和工程效果。本文分析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围岩工程地质资料,对围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合相关地下厂房研究资料,选用合适的数值分析方法,采用有效的分析软件,建立左岸主厂房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结合主厂房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乌东德左岸主厂房变形特征,定性的分析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在地质分析以及变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主厂房分步开挖过程,得到主厂房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等基本场的变化特征,定量的分析主厂房开挖过程的变形特征以及围岩稳定性。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主厂房支护措施,模拟主厂房开挖支护过程,对比分析主厂房支护前后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左岸主厂房支护效果。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左岸主厂房进行综合稳定性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我国乌东德地下厂房工程特点,表明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查阅我国典型的三峡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水布垭水电站工程研究资料以及地下厂房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系统阐述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结合本文乌东德地下厂房工程特点,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2)主要研究查明左岸主厂房基本地质条件,为下一步研究内容奠定扎实的地质基础;通过岩石物理力学实验,提供主厂房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3)总结归纳影响左岸主厂房围岩稳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应力、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岩溶、地下水等,本章主要分析以上影响因素对主厂房围岩稳定的影响过程及机理,定性评价左岸主厂房围岩稳定性;总结国内外围岩分级方法及标准,结合本文左岸主厂房围岩特点,选取水利水电工程围岩分级方法,对主厂房围岩进行分级。4)根据主厂房开挖过程中所揭露的地质现象如缓倾角裂隙、小溶洞、构造结构面等预测洞室变形破坏模式;结合主厂房预埋的多点位移计所监测的位移数据,分析主厂房开挖支护过程中的位移特征。5)采用flac-3D软件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先模拟主厂房未开挖前坝体的初始地应力场,在初始地应力场的基础上模拟再现主厂房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等,通过分析主厂房分布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等基本场,对主厂房开挖围岩稳定性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6)结合主厂房支护方案,模拟左岸主厂房支护后的围岩稳定性。对比分析支护前后两种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的模拟结果,分析左岸主厂房支护的效果以及支护作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力;总结全文有关主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内容,主要从围岩分类与分布规律、围岩不利稳定地质现象类型及分布情况、围岩应力计分布、围岩变形位移特征、围岩支护效果等几点内容来综合评价主厂房围岩稳定性。
王梓帆[5](2019)在《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我国大力进行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南部,涌现了大批水利水电工程,促进了地下工程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西南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如何在地应力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安全的地下工程的开挖与施工,如何对大跨度高边墙的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其厂房位于山体内部,且开挖规模与跨度巨大,在众多水利水电工程中总体建设难度较大。本文以乌东德右岸地下厂房主厂房(主厂房开挖尺333.00m×30.50m×89.80m,为典型城门洞型)为例,采用以FLAC3D方法为主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乌东德水电站右岸主厂房的变形特征及其整体稳定性评价,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乌东德水电站右岸洞室区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主要是岩体结构对地下厂房围岩变形起控制作用,而断层等地质构造则为变形破坏提供边界条件;开挖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岩爆等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变形破坏现象,但会使厂房拱座和边墙变形相较于其他部位加大。其他因素(如爆破,地下水等)则对洞室整体围岩变形影响较小。(2)围岩分级:通过对围岩分类标准的研究,最终根据(《水利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8)进行了洞室围岩分类研究。洞室围岩分类采用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主要结构面(层面)状态、地下水状态、主要结构面(层面)产状与地下建筑物轴线关系等五个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评分,将围岩类别分为Ⅱ,Ⅲ,Ⅳ,Ⅴ级,其中Ⅱ、Ⅲ和Ⅳ类各分两个亚类。结果表明围岩类别为Ⅱ类与Ⅲ类、极少量Ⅳ类,面积比分别约41%,约58%,约1%(Ⅳ类位于上游边墙9#~10#机之间薄层小夹角段,位于桩号YC=1+185~1+207高程841.5~804m)。其中,顶拱Ⅱ类与Ⅲ类分别约占55%、45%,上游边墙Ⅱ类与Ⅲ类及Ⅳ类分别约占13%、83%、4%,下游边墙Ⅱ类与Ⅲ类分别约占48%、52%。(3)右岸主场房块体稳定性研究:通过对洞室顶拱与边墙的块体形成机理和破坏机理研究,做出了洞室围岩变形主要破坏模式(即顶拱块体冒落抽滑型破坏和边墙滑移倾倒破坏)预测。同时对右岸主厂房典型大方量块体进行稳定性计算,顶拱大方量块体稳定性在1.2以下,下游边墙大方量块体稳定性2.01大于1.25安全值大于上游边墙大方量块体1.18;在安全系数取1.25的情况下,通过随机节理与洞室临空面相互组合计算,上下游边墙随机块体方量巨大,处于稳定状态;两侧端墙块体安全系数均大于1.25,也较为稳定;顶拱随机块体稳定性极差,开挖后立即破坏,需要及时进行支护。(4)围岩应力场:本文使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了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概化模型建立,模拟地下洞室初始应力状态和开挖后洞室围岩应力应变变化特征。开挖完成后,应力场变化较为明显,根据最大主应力云图与最小主应力云图来看,洞室围岩应力主要以压应力为主,最大主应力集中于洞室两侧拱座与底角,应力值在-1.3MPa~-1.5MPa之间。洞室围岩最小主应力在洞室侧拱及上下游边墙底角稍大,约为-0.5MPa,边墙与底板压最小主应力值一般在-1MPa左右。(5)围岩变形与位移特征:洞室开挖后洞室围岩符合整体向临空面方向进行回弹卸荷规律,洞室顶拱变形大于底板变形,两侧端墙变形自上而下呈递减态势,变形最大不超过5cm,一般3cm左右。两侧边墙卸荷作用突出,开挖完成后以洞顶位移变形最大,而后边墙上部变形大于边墙底部。(6)塑性区:从开挖结果来分析,7#机断面塑性区沿大跨度高边墙洞室边墙展布,塑性区域主要沿上下两侧边墙及底板分布,顶拱仅发生局部破坏,边墙塑性区破坏深度约为5m左右,底板部位塑性破坏深度3m左右。(7)围岩工程地质分段综合评价:本文最后对所有章节进行梳理,对右岸主厂房进行了分段综合评价。根据第三章洞室围岩分级成果可知,洞室围岩总体以Ⅱ、Ⅲ类为主,极少数部位为Ⅳ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右岸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段评价工作,将右岸主厂房洞室围岩进一步细分为Ⅱ1,Ⅱ2,Ⅲ1,Ⅲ2,Ⅳ等5类围岩,并完成了右岸主厂房顶拱及上下游边墙分段地质评价表。
程帅[6](2017)在《横缝止水布设对轴流式机组厂房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轴流式机组广泛应用于中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其电站厂房型式通常采用河床式。厂房横缝止水在防止缝间渗水、保证适用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对厂房各部位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空腔尺寸偏大的轴流式机组厂房而言,止水布设方案对其各方面影响更为敏感。目前针对水电站厂房坝段横缝止水没有统一的布置方式和规范,尚不清楚止水布设对厂房结构的具体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甚少,设计中通常根据工程经验来确定止水位置,但往往不是最优布设方案,故亟需对厂房横缝止水布设展开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法,以某工程厂房坝段为研究载体,考虑正常运行和机组检修两种运行情况,探究不同止水布设方案厂房各部位结构应力与位移的规律性,首次对轴流式机组水电站厂房横缝止水布设方案进行全面系统性分析,为类似厂房结构的横缝止水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横缝上游竖向止水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止水在进水口边墙范围内由厂房坝段上游面附近逐渐向下游移动时,厂房各关键部位应力与变形皆逐渐减小,部分结构拉应力减小幅度高达90%以上。上游竖向止水设置在进水口边墙偏下游侧,可充分缓解流道底板与顶板、进水口边墩部位应力,并可减小机墩不均匀上抬量与进水口边墩侧向位移。(2)通过分析不同下游竖向止水布设位置下厂房结构的应力与位移,发现其仅对尾水管出口段应力及下游挡墙侧向位移有所影响。止水由厂房坝段下游面附近逐渐向上游移动时,结构应力与位移皆呈减小趋势,扩散管出口顶梁处主拉应力减小幅度达80%以上,推荐将下游竖向止水布设在靠近下游挡墙上游面处。(3)研究水平止水采用浅止水和深止水两种型式下,不同止水位置厂房结构的应力与位移。结果表明,水平止水在尾水管高程范围内上抬,可有效降低尾水管混凝土主应力;深止水布设时,随着水平止水由蜗壳进口底板附近上抬至顶板高程处,蜗壳部位混凝土与钢衬应力及机墩不均匀上抬位移皆逐渐减小,建议将其布置在蜗壳进口断面顶板附近。(4)根据止水的连接方式,提出上游闭合和上游联通两种水平深止水布设方案,并详细对比二者对厂房部分结构的影响效果。发现两方案下结构应力与位移随止水位置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在相同止水布设范围下,上游联通方案对缓解蜗壳部位应力及降低机墩不均匀上抬位移的效果更为显着,水平止水由蜗壳进口底板附近上抬至顶板高程处,上游联通方案中结构应力与位移的减小量及减小幅度百分比都是上游闭合方案的两倍以上。(5)考虑减小厂房横缝有水区域面积,在水平深止水布设上游联通方案中,可将上部水平止水的下游边界向上游移动至蜗壳0°断面附近。此调整可进一步降低机墩不均匀上抬量,且不影响厂房其他部位的应力缓解效果,虽然蜗壳部分区域应力会因此有所增大,但在各止水作用下其整体应力已经维持在结构所能承受的较低水平上。
占梁梁[7](2013)在《溪洛渡水电站大型机电设备国产化成就》文中指出一、概述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开发的第三个梯级电站。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省永善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距下游宜宾市约184km(河道里程),左岸距四川省雷波县城约15km,右岸距云南省永善县城约8km。溪洛渡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电力主要送华东、华中,兼顾四川、云南两省枯水期用电需要,是实
徐阳[8](2012)在《三峡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方案研究》文中提出三峡电站地处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湿热期长,为保障厂内生产设备的可靠运行,其中央空调系统的年能耗量高达3500万kWh,节能潜力巨大。深入研究三峡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情况和节能潜力,提出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方案及改造措施,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带来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深入了解电站空调系统组成、布置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关键设备在典型工况下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测,并结合运行部门多年对系统能耗情况的记录,开展空调系统能耗审计工作,掌握能耗情况与设备运行状态之间的关系,评价各环节的耗能合理性及能效水平。能耗审计得出全厂空调系统全年能耗总计35,208,804kWh,其中风冷主机能耗占70%以上,节能潜力大,是节能改造的重点环节。在掌握电站空调系统能耗情况及能效水平的基础上,调查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把握节能重点环节,提出节能优化方案。经现场实测,风冷机组平均能效比为2.1。若将风冷主机改造为水冷方式将大大提高主机能效。调研发现,电站主变压器排水沟与主机恰好同样布置于厂坝平台,将其作为冷却水,不但改造简单易行,也可实现对江水冷量的梯级利用。经测试,78月主变压器排水平均温度为27.0℃,单台排水量达300t/h以上,且电站技术供水水质要求高于空调冷却水,所以无论从水温、水量、水质等方面,均满足要求,风冷主机改造为水冷方式方案可行。同时,考虑到电站办公区与厂房空调存在负荷差异大、使用时间不一致等问题,宜将办公区空调系统与之分离,既可达到节能效果,又可简化系统,便于运行管理;单元控制室、励磁变电室等属全年供冷区域,冬季冷负荷小,可利用变压器排水,通过增加板式换热器直接供冷,当冷量不足时,开启主机补充供冷。于是,又提出全年供冷区域冬季直接供冷、办公区独立控制等节能方案。此外,对于节能改造的重点―风冷主机,提出旧机改造和以旧换新两种形式。在确定初步改造方案后,进行方案比选优化。实施旧机改造方案的节能量达10,674,830kWh,总投资8,617,367元,投资回收年限5.85年;实施以旧换新方案的节能量达13,916,319kWh,总投资6,053,734元,投资回收年限3.22年。方案二优于方案一,节能效益十分可观,最终确定节能改造采用以旧换新方案。最后,针对此次节能改造,制定出具体的改造方法与步骤。1)将现有风冷主机换为高效满液螺杆式冷水(热泵)机组,增设制冷机房。末端设备不变。2)全年供冷区域,夏季由水冷冷水机组供冷,冬季增加板式换热器由变压器排水直接供冷,室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开启主机补充供冷。3)办公区独立控制则通过阀门的开启或关闭,以及简单的管路改造实现。综上所述,三峡电站中央空调系统在本文的指导下进行施工改造后,必定能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并带来显着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此外,本文对今后大型水电站的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郑守仁[9](2012)在《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历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三峡工程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和设计计算分析,以及借鉴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经验,都已解决并经过实践检验。通过三峡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实践表明,我国坝工技术的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不少方面已居于为国际领先水平。
邵建雄,刘景旺,袁达夫[10](2011)在《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分析了三峡水轮发电机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所进行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使得三峡水轮发电机组参数达到最优化。机组运行结果表明三峡水轮发电机组性能良好,能够长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从而有效地验证了对三峡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总体技术设计是科学合理的。
二、三峡左岸电站厂房施工设计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左岸电站厂房施工设计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龙溪口枢纽明渠布置及通航条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导流明渠布置原则 |
1.2.2 导流明渠泄流 |
1.2.3 导流明渠冲刷 |
1.2.4 导流明渠通航 |
1.2.5 束窄边界水流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枢纽位置及河段特征介绍 |
2.2 坝址河段水文分析计算 |
2.3 枢纽建筑物组成 |
2.4 枢纽施工导流方式 |
2.5 导流建筑物设计标准 |
2.6 通航标准及适航评定指标 |
第三章 枯期施工导流及通航水流条件物理模型试验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2.1 模型范围 |
3.2.2 模型比尺 |
3.2.3 模型制作 |
3.2.4 试验量测设备 |
3.3 模型验证 |
3.4 天然情况通航水流条件 |
3.4.1 水力特性 |
3.4.2 通航水流条件分析 |
3.5 枯期导流河道泄流能力 |
3.6 枯期通航水流条件分析及船模试验验证 |
3.6.1 枯期施工河段流速、流态分析 |
3.6.2 通航水流条件分析 |
3.6.3 船模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侧束窄导流明渠宽度变化对明渠水流的影响分析 |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控制方程及数值解法 |
4.1.2 数学模型建立 |
4.1.3 模型验证 |
4.1.4 模拟工况拟定 |
4.1.5 模型边界条件 |
4.2 明渠宽度变化对沿程水面线的影响分析 |
4.3 明渠宽度变化对流速、流态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溪口导流明渠优化布置物理模型试验 |
5.1 试验工况 |
5.2 导流明渠宽度比选 |
5.2.1 沿程水面线变化 |
5.2.2 流速、流态变化 |
5.2.3 通航水流条件分析 |
5.3 导流明渠平面优化布置 |
5.3.1 试验工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不足及需要完善之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2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层岩性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3 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 |
3.1 地下洞室局部破坏现状分析 |
3.2 块体分析原理 |
3.3 地下厂房洞室群地质概况 |
3.4 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块体稳定性分析 |
3.5 地下厂房1#交通洞块体稳定性分析 |
3.6 厂房1#施工支洞塌方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渗漏分析 |
4.1 水文地质条件 |
4.2 地下洞室群地下水渗漏现状分析 |
4.3 各区域渗漏分析 |
4.4 重点地段渗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4)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主厂房基本地质条件 |
2.1 枢纽工程及区域地质概述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地应力条件 |
2.6 岩体风化 |
2.7 岩溶及水文地质 |
2.8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3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围岩分类 |
3.1 围岩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
3.2 围岩分级 |
3.3 本章小结 |
4 主厂房围岩变形破坏模式及位移特征 |
4.1 围岩变形破坏模式 |
4.2 围岩位移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主厂房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FLAC-3D简介 |
5.2 三维地质简化模型构建 |
5.3 计算条件 |
5.4 开挖方案 |
5.5 主厂房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
5.6 小结 |
6 主厂房支护效果分析与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 |
6.1 支护方案简介 |
6.2 有无支护工况对比分析 |
6.3 支护效果分析小结 |
6.4 主厂房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生产项目 |
致谢 |
(5)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1.3 本文技术路线 |
2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
2.1 乌东德水利枢纽工程概述 |
2.2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概述 |
2.3 区域构造与地震背景 |
2.4 地形地貌 |
2.5 地层岩性 |
2.6 地质构造 |
2.7 岩体风化与卸荷 |
2.8 水文地质 |
2.9 地应力条件 |
2.10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
3 右岸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围岩分级 |
3.1 右岸主厂房围岩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
3.2 主厂房围岩分级 |
3.3 小结 |
4 主厂房围岩块体稳定性评价及位移特征分析 |
4.1 围岩主要结构面特征及分布 |
4.2 地下厂房围岩块体稳定性评价 |
4.3 围岩位移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基于FLAC3D的右岸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
5.4 小结 |
6 右岸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段综合评价 |
6.1 顶拱工程综合评价 |
6.2 上游边墙综合分段评价 |
6.3 下游边墙综合分段评价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6)横缝止水布设对轴流式机组厂房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轴流式机组水电站厂房研究 |
1.2.2 水电站厂房横缝止水及其布置研究 |
1.2.3 轴流式机组厂房结构应力研究 |
1.2.4 轴流式机组厂房结构变形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有限元法在厂房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2.1 结构分析有限元法概述 |
2.1.1 有限元法理论基础 |
2.1.2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概述 |
2.2 水电站厂房结构分析的ANSYS实现 |
3 横缝上游竖向止水对厂房结构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
3.1 研究基础资料 |
3.1.1 研究对象概况 |
3.1.2 计算工况与荷载 |
3.1.3 基本材料参数 |
3.2 有限元模型与假设 |
3.2.1 有限元模型 |
3.2.2 计算假定 |
3.3 止水布设与计算方案 |
3.4 上游竖向止水对厂房主要部位影响分析 |
3.4.1 流道底板溢流面应力分析 |
3.4.2 流道顶部应力分析 |
3.4.3 进水口边墩应力分析 |
3.4.4 进水口边墩侧向位移分析 |
3.4.5 机墩不均匀上抬位移分析 |
3.4.6 其他部位应力及位移 |
3.5 本章小结 |
4 横缝下游竖向止水对厂房结构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
4.1 止水布设与计算方案 |
4.2 尾水管出口段应力分析 |
4.2.1 尾水管出口段典型断面主应力 |
4.2.2 矩形扩散管出口处主应力 |
4.3 下游挡墙侧向位移分析 |
4.4 其他部位应力及位移 |
4.5 本章小结 |
5 横缝水平止水对厂房结构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
5.1 底部浅止水布设方案 |
5.1.1 止水布设与计算方案 |
5.1.2 尾水管结构应力分析 |
5.2 深止水布设上游闭合方案 |
5.2.1 止水布设与计算方案 |
5.2.2 蜗壳进口矩形断面应力分析 |
5.2.3 蜗壳内部典型断面应力分析 |
5.2.4 蜗壳外包薄层混凝土应力分析 |
5.2.5 机墩不均匀上抬位移分析 |
5.3 深止水布设上游联通方案 |
5.3.1 止水布设与计算方案 |
5.3.2 蜗壳进口矩形断面应力分析 |
5.3.3 蜗壳内部典型断面应力分析 |
5.3.4 蜗壳外包薄层混凝土应力分析 |
5.3.5 机墩不均匀上抬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上游闭合与联通方案效果对比及部分止水优化调整 |
6.1 上游闭合与联通方案效果对比 |
6.1.1 蜗壳进口矩形断面应力对比 |
6.1.2 蜗壳内部典型断面应力对比 |
6.1.3 蜗壳外包薄层混凝土应力对比 |
6.1.4 机墩不均匀上抬位移对比 |
6.2 上游联通方案中上部水平止水优化调整 |
6.2.1 止水布设与计算方案 |
6.2.2 蜗壳内部典型断面应力分析 |
6.2.3 机墩不均匀上抬位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溪洛渡水电站大型机电设备国产化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中国三峡集团机电设备国产化历程 |
三、溪洛渡机电设备国产化及成果应用 |
(一) 机电设备国产化 |
1、水力设计 |
2、调速系统 |
3、机组励磁系统 |
4、550kV主变 |
5、550kV GIS |
6、计算机监控系统 |
7、发电机断路器 (GCB) |
(二) 关键部件材料国产化 |
1、水轮机转轮大型铸件 |
2、水轮发电机镜板锻件 |
3、发电机无取向硅钢片 |
4、主变硅钢片 |
(三) 机电设备安装 |
(四) 标准国产化 |
四、设备质量控制国产化 |
(一) 抓好设计管理, 从源头上争创精品 |
(二) 严格制造质量管理, 在过程控制中为精品护航 |
(三) 安装精细管理, 力争精品机组 |
(1) 精心组织、精细实施 |
(2) 采取有效措施, 改善施工环境 |
(3) 采用先进技术, 确保质量进度 |
五、结束语 |
(8)三峡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重点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概况 |
2.1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布置概况 |
2.2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组成概况 |
2.3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服务范围及运行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现场实测与分析 |
3.1 测试项目 |
3.2 测试仪器 |
3.3 测试方案 |
3.4 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1 中央空调系统主机能效测试 |
3.4.2 电站主变压器冷却水排水温度测试 |
3.4.3 中央空调系统空调设备功率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全年能耗审计 |
4.1 空调主机全年能耗审计 |
4.2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全年能耗审计 |
4.3 冷冻水泵全年能耗审计 |
4.4 风机盘管及其他空调设备全年能耗审计 |
4.5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全年能耗审计 |
4.6 能耗审计综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
5.1 空调主机水冷改造方案设计 |
5.1.1 风冷空调系统现况 |
5.1.2 风冷机组技术参数 |
5.1.3 改造可行性分析 |
5.1.4 改造方案设计 |
5.2 全年供冷区域冬季供冷方案设计 |
5.2.1 全年供冷区域空调系统现况 |
5.2.2 全年供冷区域末端技术参数 |
5.2.3 改造可行性分析 |
5.2.4 改造方案设计 |
5.3 办公区空调系统独立控制方案设计 |
5.3.1 系统概况 |
5.3.2 改造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电站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比选及综合效益分析 |
6.1 空调主机水冷改造综合效益分析 |
6.1.1 节能效益 |
6.1.2 减排效益 |
6.1.3 经济效益 |
6.2 全年供冷区域系统改造综合效益分析 |
6.2.1 节能效益 |
6.2.2 减排效益 |
6.2.3 经济效益 |
6.3 办公区独立控制改造综合效益分析 |
6.3.1 节能效益 |
6.3.2 减排效益 |
6.3.3 经济效益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历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规划设计论证历程 |
二大坝坝址选择 |
三正常蓄水位的选定 |
四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一) 枢纽布置 |
(二) 枢纽建筑物 |
五枢纽建筑物设计关键技术 |
(一) 大坝及电站建筑物 |
(二) 通航建筑物 |
1、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 |
2、船闸闸首及闸室结构 |
3、船闸输水系统及水力学 |
4、船闸高边坡开挖及支护 |
5、船闸运行监控系统 |
(三) 机电设计关键技术 |
1、巨型水轮发电机组 |
2、电站水轮机蜗壳埋设方式 |
3、三峡-葛洲坝梯级联合调度为目标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
六结语 |
专家论坛 |
(10)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机组选型与单机容量确定 |
3 700 MW水轮发电机组总体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
4 设计研究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4.1 机组主要参数的选择 |
4.1.1 水轮机 |
4.1.2 水轮发电机 |
4.2 水轮机运行稳定性 |
4.3 机组总体结构及主要控制尺寸的确定 |
4.3.1 机组总体结构的确定 |
4.3.2 机组主要控制尺寸的确定 |
5 结语 |
四、三峡左岸电站厂房施工设计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龙溪口枢纽明渠布置及通航条件模拟研究[D]. 刘文骞.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D]. 靳宝萍. 三峡大学, 2019(06)
- [4]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分析[D]. 杨鹏. 三峡大学, 2019(06)
- [5]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D]. 王梓帆. 三峡大学, 2019(06)
- [6]横缝止水布设对轴流式机组厂房结构的影响研究[D]. 程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1)
- [7]溪洛渡水电站大型机电设备国产化成就[J]. 占梁梁. 中国三峡, 2013(07)
- [8]三峡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方案研究[D]. 徐阳. 重庆大学, 2012(05)
- [9]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历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J]. 郑守仁. 中国三峡, 2012(07)
- [10]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与实践[J]. 邵建雄,刘景旺,袁达夫. 中国工程科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