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象逻辑结构图C++逻辑程序到概念程序的逆向映射(论文文献综述)
孔江涛[1](2019)在《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知识推理与复杂网络节点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战争的对抗,表现为作战力量及资源之间的系统较量。如何选择目标进行打击以达到有效击伤或瘫痪敌方体系是指挥决策的关键,因此使用体系思维进行目标分析事关军事行动成败。本文开展目标体系分析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目标体系分析大多是基于建好的目标体系进行关键目标和部位的分析。但是现代战争对抗激烈,目标体系内部关系复杂且动态变化,同时受到战场“迷雾”影响,如何快速、高效、准确的构建出对方的目标体系和进行目标体系分析变得更具挑战性。为此,本文提出了支持动态迭代执行的目标体系分析方法流程,涉及使用基于图的知识表达方法对目标体系构建知识形式化描述,使用缺省推理方法自动构建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target architecture relationship model,TARM),和基于TARM转化建立的目标体系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进行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基于图规则的灵活同态和高效的灵活同态搜索算法。使用基于图的知识表达方法对目标体系进行描述时,难以建立统一的概念关系偏序结构,为此,本文对传统的图同态进行改进,提出基于多概念关系偏序结构的灵活同态推理,提升规则使用灵活性。灵活同态搜索是使用图规则的基本操作,其为典型的NP难问题,为提高图规则使用效率,本文研究了三种技术,分别是通过强化学习优化规则前件节点的匹配顺序、使用节点统计数据优化概念关系备选节点比较序列、以及使用节点标签过滤灵活同态备选节点,它们组合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同态混合搜索算法。灵活同态和同态混合搜索算法共同为TARM的快速推理构建奠定了知识表达基础。(2)提出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缺省推理方法。战场不透明导致推理出的TARM具有多种可能,同时随着战争的推进,TARM也会发生变化,所以TARM的构建具有非单调性。本文对传统的缺省推理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随机缺省推理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缺省规则图结构优先序,避免了基于严格全序的传统缺省推理导致的缺失部分可能TARM的问题。在进行推理时,该方法在缺省规则图结构优先序约束下,依概率随机选择缺省规则序贯推理,具有良好的并行性。面对多个可能的合理扩展,新方法在这些扩展间建立了基于期望准确率、期望精确度和期望召回率的优先序,用于确定稳健的缺省理论语义,使推理构建TARM的失败决策代价最小。(3)提出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缺省推理方法。使用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随机缺省推理方法得出所有可能TARM的计算复杂度高,为此,本文在我其上融入了RNN模型,提出使用RNN指导缺省规则的选择使用,以提高推理效率和针对性。通过对TARM的推理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训练数据集用以训练RNN,训练好的RNN在图规则优先序的约束下为随机推理推荐使用规则,减少了无效规则使用次数,提高了推理生成合理扩展的效率。相比于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缺省推理,融入RNN的缺省推理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加高效地产生符合需求的TARM。同时,针对RNN训练数据生成计算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训练数据简化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训练数据准备的处理效率。(4)提出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方法。传统的基于复杂网络的节点分析方法大多是基于拓扑结构信息评估节点的重要性,忽略了节点自身特性。针对目标体系中各节点内在特性区别明显的实际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方法,具体包括扰动测试和破坏测试两种评估方式,通过动力学仿真实现了针对节点自身功能被破坏可恢复和被破坏不可恢复两种情况下的节点重要性评估,其中动力学模型是基于TARM转化建立出的。扰动测试和破坏测试包含了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和节点自身特性,揭示了目标体系结构运行机理,所以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方法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目标体系中不同节点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目标体系辅助分析原型系统,在原型系统中实现了基于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的并行缺省推理框架,有效提高了TARM的推理构建效率。设计出了基于缺省规则结论的节点编码方式,有效降低了扩展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的计算复杂度。采用了基于HTML的图形化显示,使原型系统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最后,基于典型目标体系分析案例,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合理、有效。
汪茂华[2](2018)在《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阶思维是当前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高阶思维能力对于个人生活幸福、国家创新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关键性作用。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关注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成为很多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育仍处于一个模糊地带。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不清、对高阶思维的能力要素缺乏统一共识、缺乏有效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以及缺乏深入的数据分析方法。为此,有必要从高阶思维内涵、高阶思维能力要素、评价框架以及评价分析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小学教学实践,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支持。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围绕高阶思维概念和评价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深化高阶思维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设计,细化了研究问题,明确依次开展高阶思维内涵研究、能力要素研究、评价框架研究、评价技术研究、评价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在第二章,针对高阶思维内涵开展研究。在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梳理了高阶思维发展的历史渊源,系统解析了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内涵。建构了高阶思维的结构,确定了高阶思维主要由思维能力和思维倾向构成。此外,领域知识和方法论知识是高阶思维运行的基础,任务情境是高阶思维发生的条件。第三章,开展了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的研制。首先是针对高阶思维能力要素开展研究。通过要素比较,确立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作为高阶思维能力要素建构的基础。精心挑选61位焦点专家和486名教育工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提炼高阶思维能力的要素,即理解(总结、推断、比较、说明)、应用(实施、决策)、分析、评价、创造。其次,开展学科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研究。选择部分典型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分析,采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具有学科特征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研究发现,科学学科的高阶思维能力框架主要包括“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评价和设计科学调查与实验”“科学地解读数据与证据”;阅读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主要包括“整合和阐释”“批判与评价”;历史学科的高阶思维能力框架主要为“形成历史解释”“产生历史推理”“做出历史评价”“提出历史观点”。在第四章,开展对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研究。首先明确指导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的理论仍然是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这两个理论均在评价任务的设计和评价数据的处理方面给出了具体方法。尤其是项目反应理论下测验工具开发与设计“四基石”模型(由结构图、项目设计、结果空间和测量模型组成)用于指导测试工具研发具有重要作用。在系统总结国际和国内大规模教育质量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开发的流程,形成了开发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任务的策略。此外,对如何开展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评分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评分设计的环节与标准。在第五章,以初中科学学科为例开展了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案例研究。遵循评价工具开发的流程及质量标准,编制了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试测的数据分析表明,评价工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6,各试题上的评分者Kappa系数均超过0.9,18道试题的加权拟合指数(WEIGHTED FIT)全部在0.9-1.1之间,另外,评价工具的CMIN/DF为7.159,NFI为0.969,RFI为0.964,IFI为0.973,TLI为0.969,CFI为0.973,RMSEA为0.016,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品质。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S市初中8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抽取4区60所学校4465名学生进行测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学生个体及学校层面的因素对学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同时,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的方法探究了学习自信心在师生关系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S市学生在科学学科高阶思维能力满分为100分的量尺上的平均得分为48.6分,标准差为16.4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策略、学习情感以及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能显着影响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校办学性质、教师教学方式、学校氛围以及学校教学管理等因素对学校学生平均科学高阶思维能力有显着的影响。在第六章,通过对上述研究结论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准确认识高阶思维的内涵和能力要素,二是要合理设计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系统,三是积极探索高阶思维能力的评价机制,四是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水平。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提出基于网络交互的高阶思维能力诊断评价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裴晓敏[3](2013)在《创学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哲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创造价值的确立,创造,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传统,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纵观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成果,对于创造的研究虽有着诸多不同的视角,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一、研究领域大多以心理学和工程学为基础,同时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与渗透,创造学大多停留在“形而下”的实用层面,注重于创造工程学和创造技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而未能产生深层的“形而上”的变革,导致人们只关注发明而不谈创造,多功利主义,而少文化精神,创造过程呈现出科技与人文割裂的状态;二、创造学理论研究拘泥于东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表现出东西方创造观的分离。三、研究内容上相对忽视了哲学视角的创造过程的研究,缺少对创造过程系统的必要的哲学反思和认识论追问,创造过程研究趋于表象化;四、研究模式呈现出碎片化、静态化,缺乏对创造过程的整体的、动态的哲学研究。由于创造过程本身的复杂性,把创造过程作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历史还相当短,所以至今创造过程理论仍然是一个很不成熟、处于不断发展中的领域。“创学”是基于张岱年“综合创新”观而形成的一个广义的、开放性的创造理论。论文以“创造技法”为切入点,以“创造过程”为主线,以传统和现代贯通、中西方创造观融合、科技与人文会通的“创学”思想为引领,综合分析国内外创造理论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与融合的途径,从创学视角分析和定位创造过程。研究过程中尝试克服传统的从创造主体、创造思维过程和创造成果等视角对创造过程进行割离式的微观或中观的定义范式,从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出发,提出集创造技法、创造认识与规律、创造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于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创造过程理论。第一、从方法论角度,阐述了创造方法从前技法时代(没有方法的时代)—技法时代(创造技法的诞生与广泛传播)—后技法时代(TRIZ创造方法理论的盛行)——无法而法(创造技法的超越)的否定之否定的嬗变过程。论文在中西文化背景下,以TRIZ创造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无法而法的对比为切入点,提出了以“创造之道”为核心,实现创造方法由科学逻辑方法向无法而法的超越。第二、从认识论角度,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第一性与第二性问题。“以我观之”,分析了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和认识;“以物观之”,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客体进化规律和知识;融合“以我观之”、“以物观之”,上升到“以道观之”,对创造过程进行了认识论追问。从“物我合一”的角度,提出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过程理论与实践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TRIZ创造过程理论进行了解析,揭示了一种辩证式的创造观,促进了创造实践与哲学认识的统一。第三,从价值论和境界观方面,反思并比较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造价值取向和创造境界观的异同,提出“道”与“IFR”融合的动的天人合一观;并且从学理与实践两种层面探讨了创新过程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三者的互动关系,使创造方法论、价值论、认识论由“碎片化”状态,走向系统与融合,以实现三者之间有效互动。第四,从实践哲学的视角论述了创学理论的实践方法与建设目标,探讨了以“知本达至”为宗旨,知行合一、思行合一、述作合一的创学实践方法;并以“创学”为指导,展开了对TRIZ理论的本土化过程探索;提出了未来创学研究发展方向。创造过程系统哲学不仅是创造方法论,在认识论、价值论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因此,创造过程的系统化,应该是一种多维的综合。研究创造过程哲学,不是去论证这个“作为过程的创造”,而是在“创学”思想的引领下去描述这个过程,并且分析、揭示这个过程,既为中西会通的创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中西会通的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点。
叶育鑫[4](2010)在《语义Web下的知识搜索及其核心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搜索引擎无疑是当今计算机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创造着业界无数的机遇和挑战。语义Web的兴起为搜索技术推波助澜,它一方面改变了旧的Web规范标准,实现了Web资源的机器可识别;另一方面它突破了以关键字为框架的传统Web搜索模式,将以字符匹配为特征的关键字搜索升级为知识搜索。本文研究语义Web下的知识搜索及其核心技术,以语义Web搜索框架下的Web资源获取、资源加工和生产、资源消费的智能信息处理流程为主线,分别讨论本体的增量一致性检测优化问题、基于语义的主题爬行问题、自动标注中的实体识别求精和语义生成问题、完整性约束本体的持久性存储问题、以及SPARQL语义查询中的优化问题,并考虑如何借助语义Web中的推理技术(本体推理)分析解决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助于从各个环节和层面提升语义Web搜索能力,实现Web搜索智能化。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分析本体推理在语义Web搜索框架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一致性预处理优化和空间紧致优化策略,改进本体推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增量一致性检测的效率;(2)通过定义断言集一致性扩展和域值关联推理任务,推演关键词间语义关系,提出主题概念的语义叠加效应模型,利用主题概念的语义包含关系判定URLs抓取顺序,实现基于语义的主题爬行策略;(3)将本体推理中概念层次分级与机器学习中的k最近邻法相结合,研究语义Web自动标注中实体的识别求精和语义生成;(4)讨论完整性约束在本体到关系数据库映射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基于完整性约束本体的持久性存储方法设计与实现;(5)研究语义Web资源的查询语言SPARQL查询优化问题,提出语义约简优化策略,并和选择估值策略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语义查询效率;(6)基于上述5项研究,研发面向语义Web的知识搜索系统——KS3W。
余乐[5](2010)在《牵引供电系统图形化继电保护软件开发平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牵引供电系统应用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形化技术因为能提供更直观形象的信息而受到广大牵引供电系统用户和牵引供电系统软件开发者的青睐,成为各种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结合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和牵引供电系统相关专业知识,运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思想、可视化编程工具和数据库开发工具对可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通用图形平台进行设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图形化技术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图形化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编程的应用现状。在分析现有编程方式仍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使用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的编程方法来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基于PAD图的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图形化编程平台。其思想是根据相应的保护定制对应的保护流程图,然后在该平台上搭建对应的图形化程序,编译得到可执行程序,再下装到硬件平台中。文中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了图元的建模,并介绍了图形平台一些主要功能的程序实现。为方便图形数据的组织和查询,图形平台采用基于SQL Server 2000和Delphi 7的三层C/S数据库应用程序来存储和读取各种数据,并详细讨论了图形的数据库结构。使用先进的BDE数据库组件设计了一个可以灵活挂接其他数据库、使用方便的数据库访问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轻易地实现图库一体化,不仅减少了系统参数录入的出错可能,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实现主变保护中断主程序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图形化编程方法在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
马增辉[6](2009)在《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是一个涉及水利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性研究,涉及业务领域较广、信息组织方式多种多样、体系结构种类繁多。水利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水信息系统是水利业务系统的高度抽象。本文结合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分析水利领域的信息应用特点、水信息系统集成复杂性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重点解决水信息系统通用性差、可扩展性差、功能单一、应用模式单一、系统独立、重复开发等问题。从构建复杂水利业务应用,到应用系统综合集成,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从系统复杂性和传统水信息应用系统,探讨了系统综合集成应用新模式在对水信息系统进行复杂性和传统水信息应用系统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应用系统集成复杂性方面指出应用模式的重要性,建立综合集成应用模式是解决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问题重要途径之一。新的应用模式是以集成平台与构件服务为核心,在综合集成研讨厅框架下,采用人机结合,人机相互启发,实现水信息系统的集成和个性化应用。(2)提出了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总体框架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水利业务领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总体框架。总体框架包括:资源层、综合集成层和用户层。在综合集成层中,综合集成平台的功能框架和服务构件的描述模型是研究重点,对平台要求:通用化、实际化、友好化;对业务对象抽象要求:具体化、标准化、构件化;对应用开发要求:快速化、高效化、实用化。(3)应用多种技术和工具,实现了综合集成平台原型按照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思想,在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总体框架要求下,具体设计并落实到了综合集成平台。平台是以水利系统为对象,采用构件、SOA、Web服务、服务组合以及知识图等关键技术来实现。采用平台可以解决水利领域数据集成、信息组织和知识管理等问题,在预警监视、信息服务和决策服务等方面有特点。特别是可以实现异构数据及信息源跨空间、跨时间的有效整合;不同应用(包括遗留应用)系统的集成;专家领导的决策会商等。(4)以Web服务为标准,把水利业务抽象为构件,设计和开发了水利服务构件库水利Web服务构件是对水利业务对象的抽取和分类,由水利构件描述模型描述业务标准,由Web服务标准确定构件软件的开发标准。按照标准就可以保证构件在综合集成平台上快速搭建水利业务应用,实现水利业务应用的个性化定制。(5)在新的应用模式下,开展了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和基于构件的应用搭建在综合集成平台上搭建了以“降雨为主”的主题应用;以构件为核心的移动应用;结合三维可视化的洪水淹没原型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尝试。应用实践证明,综合集成研讨厅是解决水信息系统集成复杂性的关键;平台和构件是灵活搭建水利应用的基础;丰富的可视化表现是先进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水利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本论文研究仅是开始;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面临的复杂性、社会性和普遍性将促使我们继续深入工作;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上所做的尝试和初步应用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尽管在框架、平台和构件方面,本论文已奠定了基础,有了扩展的思路和途径,但是,面向服务的应用还要进一步检验,需要大规模的应用。
欧灵[7](2007)在《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匹配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语义Web不是一种全新的Web,而是对当前Web的扩展,其中的信息被赋予明确的含义,使机器和人能更好地的协同工作。语义Web的基础之一是本体,为了让机器能够理解Web的内容,需要建立本体,并利用本体中定义的概念作元数据来标记Web的内容。语义概念的相似性度量一直以来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领域的相似性度量模型致力于从特定的知识表述中计算出概念间的相似性。本论文以文本分类的机器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本体概念匹配的整体框架,借助改进的贝叶斯(Bayes)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分析本体中的个体实例特征,建立了一个基于实例的本体概念相似性度量模型,给出了基于文本分类的概念相似性度量算法,并提出了概念匹配后概念的可满足性和本体一致性的检测策略。最后,本文将提出的本体匹配理论用于网络教育的概念型知识学习系统,使论文的研究成果体现在该系统中。现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①介绍和综述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义网、本体论、文本分类技术、描述逻辑推理及其研究现状。②基于Bayes的文本分类模型的研究。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是一个简单、有效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很成功的分类算法,其性能可以与其他典型分类算法相媲美,在某些场合还优于其他分类器。本文在引入互信息等因素后,提出了基于特征相关性的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改进模型,对于大部分类别的资源,改进后的朴素贝叶斯算法都能得到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同时该分类器对各类别资源分类性能提高的效果不一样。事实上,该模型引入了语义特征,建立了传统特征与概念、概念与类别的映射关系。③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文本分类模型研究。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严格的理论分析,具有理论完备、全局优化、适应性强、推广能力好等优点,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新方法和研究的新热点。它使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综合了统计学习、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在最小化经验风险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算法泛化的能力。它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基于二叉树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二叉树结构生成的思想,最后对这种改进的树结构算法进行了设计及分析。改进后的BT-SVM多分类方法有比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它用于多类文本分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④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算法。在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本体匹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文本分类技术的本体概念匹配的框架。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本体中概念的文本实例集,通过训练获得概念的文本分类特征。再对本体概念的文本数据集进行交叉学习分类和计算并获取了两个本体所有概念对的相似度评估矩阵。为了充分利用多种分类器的优势,在概念匹配过程中,给出了利用概念对相似度的突出度策略,克服了单一文本分类器对某些文本数据不敏感的问题,同时还给出了利用本体半结构信息来帮助分类的策略。根据对真实Web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本体概念匹配算法具备很好的匹配精度。⑤基于描述逻辑及其推理机方法。它能够实现本体一致性和可满足性的全面测试和分析。然而要使用推理机实现本体测试的前提是需要完成实例数据的匹配和关联的处理,这将对本体匹配方案的评估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本文提出了面向语义的本体匹配评估策略,进一步拓展了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⑥概念型智能学习系统模型(CILSM: Conceptural Intelligence Learning System Model)。目前,网络教学系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其本质是传统教学的扩展,而不能完全适应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因为它们只是一个新型的学历教育系统。由于Web是当前最丰富的学习资源,所以本文提出的CILSM系统则是广泛利用Web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知识)的固有属性和教学属性,采用计算机可处理(可读、可推理)的方式进行组织,形成“知识空间”(Knowledge Space)。知识空间用资源描述框架(RDF/RDFS)元数据描述,并用Web本体语言(OWL)描述的本体组织知识。知识空间包括多个本体,而本体匹配是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本体匹配框架和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
何潇潇[8](2006)在《结构化数据的本体获取》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知识正变成最具经济价值的无形资源,相应的知识管理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概念的核心。WWW是一个由互联资源构成的网络化信息空间,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产业构架,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语义Web是WWW的扩展,使得Web中的信息具有语义,使其能够被计算机理解,便于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与合作。本体是在语义Web环境下提出的一种表示领域概念模型和结构化领域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信息集成、语义网、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网络环境下,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思想,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其优势在于,可以支持语义级的知识管理,支持对隐含知识进行推理,可以提高知识管理自动化程度,支持经验知识的管理。本文重点研究结构化数据的本体获取。从本体工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机器学习和手工加工相结合的半自动化的结构化数据的本体学习方法,通过各个方面对关系数据库进行分析,从中尽可能地还原出其E/R模型,有较好的结果。在关系数据库逆向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数据挖掘算法,从关系数据库中较好地学习出概念,属性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关联关系,进一步转换成本体。运用上述理论和算法,结合具体的编程开发,实现了知识管理平台KMSphere中结构化数据本体学习的模块,包括关系数据库逆向分析器,本体学习单元,OWL文件生成器等,并且最终应用到社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当中,验证了该模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夏俊[9](2004)在《语义Web中基于本体知识库系统的自动推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Tim Berners-Lee提出了语义Web的概念,目标是通过向数据中添加机器可理解的语义和启发式的使用元数据来实现机器自动处理信息,数据的清楚语义加上领域理论(即本体)将使得Web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由于语义Web的目标就是实现Web的“机器理解”,“机器理解”指让计算机理解信息的内涵,其理解能力与推理能力休戚相关,因此语义Web的智能推理技术在实现Web的语义性上起着核心的作用。 本文在分析语义Web的支撑技术和本体知识库的理论后,着重研究基于本体知识库系统的自动推理技术,分逻辑推理和传统的规则推理两方面进行研究。在逻辑推理领域,结合目前推理研究的发展状况,基于语义Web中比较成熟的SHOQ(Dn)描述逻辑,提出借助数据类型之间的相关性辅助逻辑推理的思想,并利用Tableaux算法改进描述逻辑SHOQ(Dn),为逻辑推理提供帮助。由于描述逻辑自身推理功能的缺陷,我们通过结合传统成熟的规则推理技术,对语义Web中结构类似的信息采用规则推理方法进行推导,主要研究了JESS匹配算法的性能和改进方法,最后提出将Agent推导引擎技术和语义Web推理技术结合建立一种新的推理模型并进行实现。 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 1.提出借助数据类型之间的相关性辅助逻辑推理的方法; 2.利用Tab leaux算法改进描述逻辑SHOQ(Dn),为逻辑推理提供帮助; 3.用数学方法比较和分析了网络匹配算法RETE和它的主要改进算法,并提出利用multi-agent技术的改进网络匹配算法。 4.借助具有智能功能的JESS系统,结合Agent技术和语义Web本体逻辑体系设计进行语义Web上的综合推理,提出自己的原型系统。
谢杰[10](2004)在《概念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表达》文中研究说明概念设计是设计中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也是设计思维中最活跃的一环。本文在前人对概念设计探索的基础上另辟稀径,从创新思维与表达的角度系统地剖析了概念设计对设计方法过程和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提出了未来概念设计的方向。 只有通过分析研究人类的创新思维特点,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才能深入地阐述概念设计的过程和表现方法。并且结合系统设计、绿色设计、优化设计等设计方法在概念设计创新方面的规律,加上数字化网络技术在概念设计上的应用,提出了应用概念设计进行设计创新的新方法。 本文对于概念设计的研究不仅对开拓设计思路,丰富设计构想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作用。更重要的是为设计领域形成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方法,为国家创新工程在设计实践中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论支持。
二、抽象逻辑结构图C++逻辑程序到概念程序的逆向映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象逻辑结构图C++逻辑程序到概念程序的逆向映射(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知识推理与复杂网络节点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目标体系分析的内涵 |
1.1.2 开展目标体系分析研究的需求 |
1.1.3 开展目标体系分析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静态目标体系分析方法 |
1.2.2 动态目标体系分析方法 |
1.2.3 目标体系分析方法总结 |
1.2.4 目标体系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
1.3 目标体系分析的核心技术分析 |
1.3.1 知识表达 |
1.3.2 非单调推理 |
1.3.3 深度神经网络 |
1.3.4 基于复杂网络的节点评估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图的目标体系分析领域知识表达 |
2.1 基于图的知识表达简介 |
2.1.1 基本图的定义 |
2.1.2 基本图的语义 |
2.1.3 基本图的同态 |
2.2 目标体系建模多视图产品和规则设计 |
2.2.1 能力牵引的目标体系描述视图 |
2.2.2 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构建规则的设计 |
2.3 基于灵活同态的推理研究 |
2.3.1 多视图条件下的概念关系偏序结构 |
2.3.2 多概念关系偏序结构下的灵活同态 |
2.4 灵活同态混合搜索方法研究 |
2.4.1 基本图数据存储和基本递归同态搜索算法框架 |
2.4.2 基本图规则灵活同态节点匹配顺序优化 |
2.4.3 基本图规则概念和关系备选节点筛选顺序优化 |
2.4.4 基于节点标签的备选节点过滤技术 |
2.5 性能测试分析 |
2.5.1 数据准备和参数设置 |
2.5.2 优化灵活同态节点匹配顺序的性能表现 |
2.5.3 两阶段概念和关系备选节点筛选顺序的性能表现 |
2.5.4 节点标签过滤技术的性能表现 |
2.5.5 综合多种技术的灵活同态搜索算法的性能分析 |
2.5.6 与现有子图同构搜索算法的比较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推理的目标体系建模 |
3.1 缺省推理简介 |
3.2 构建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的缺省规则建模 |
3.3 传统缺省推理解决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推理构建的不足 |
3.4 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的缺省推理 |
3.4.1 缺省规则的图结构优先序 |
3.4.2 基于缺省规则图结构优先序的随机推理 |
3.4.3 基于期望准确率、期望精确率和期望召回率的优先序 |
3.4.4 基于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推理的使用说明 |
3.5 性能测试分析 |
3.5.1 验证案例的设计说明 |
3.5.2 验证案例的建立 |
3.5.3 传统缺省推理优先序的不足 |
3.5.4 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推理的实现 |
3.5.5 语义稳健性的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目标体系缺省推理优化 |
4.1 面向能力的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构建 |
4.1.1 以能力为导向构建目标体系的优势 |
4.1.2 能力导向的目标体系构建流程 |
4.2 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缺省推理框架 |
4.3 指导缺省推理的深度递归神经网络设计 |
4.4 简化深度递归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研究 |
4.5 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缺省推理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4.6 性能测试分析 |
4.6.1 验证案例的设计说明 |
4.6.2 验证案例中缺省规则的设计 |
4.6.3 验证案例中指导缺省推理RNN的设计 |
4.6.4 验证案例中指导随机推理RNN的训练 |
4.6.5 RNN指导随机推理的实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
5.1 目标体系的无向加权网络及其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2 目标体系复杂网络的动力学模型稳定性分析 |
5.3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无向加权网络关键节点分析方法研究 |
5.3.1 基于无向加权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节点评估指标 |
5.3.2 基于扰动测试的关键节点分析方法 |
5.3.3 基于破坏测试的关键节点分析方法 |
5.4 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复杂网络关键节点分析方法研究 |
5.4.1 基于关注节点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
5.4.2 跨动力学模型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
5.5 性能测试分析 |
5.5.1 扰动测试的合理有效性分析 |
5.5.2 破坏测试的合理有效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案例验证 |
6.1 目标体系分析原型系统设计 |
6.1.1 融合混合灵活同态搜索的并行缺省推理框架 |
6.1.2 缺省理论扩展节点的编码设计及使用 |
6.2 基于典型案例的原型系统验证 |
6.2.1 基于灵活同态的缺省规则设计及使用 |
6.2.2 基于分布并行计算的目标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推理构建 |
6.2.3 基于RNN的随机推理进行目标体系构建的性能分析 |
6.2.4 基于节点编码的层次结构优先序缺省理论语义确定 |
6.2.5 基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的目标体系关键节点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下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关注高阶思维能力是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共识 |
(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
(三)评价高阶思维能力正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的现实需求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概况 |
(二)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 |
(三)高阶思维能力的评价 |
(四)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 |
(五)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
(六)已有研究的小结与启示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阶思维的内涵解析 |
一、哲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 |
(一)历史渊源 |
(二)批判性思维 |
二、心理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 |
(一)历史渊源 |
(二)创造性思维 |
(三)问题解决 |
(四)决策 |
(五)元认知 |
三、教育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 |
(一)历史渊源 |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
四、高阶思维的内涵建立 |
(一)不同视野下高阶思维的共同特征 |
(二)高阶思维是能力和倾向的综合体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的研制 |
一、基于要素分析法的高阶思维之间关系的解构 |
(一)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
(二)高阶思维能力要素构建的基础 |
二、高阶思维能力要素构建:设计与实施 |
(一)高阶思维能力要素的调查设计 |
(二)高阶思维能力要素的调查结果 |
(三)高阶思维能力要素确立 |
三、学科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研究 |
(一)学科学习本质分析 |
(二)学科高阶思维能力框架案例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 |
一、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的理论 |
(一)经典测量理论 |
(二)项目反应理论 |
二、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的编制 |
(一)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评价工具研制的原则与流程 |
(三)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任务设计的策略研究 |
三、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评分设计 |
(一)制订评分标准 |
(二)培训评分人员 |
(三)正式实施评分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研究:以初中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为例 |
一、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研制 |
(一)评价工具研制的流程 |
(二)评价项目的设计 |
(三)评价工具的预测试分析与修订 |
(四)评分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
(五)评价工具优化后的质量分析 |
二、初中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抽样设计 |
(三)研究工具 |
(四)数据分析方法 |
三、初中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调查结果 |
(一)S市初中学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现状 |
(二)不同群体学生在科学高阶思维能力上的表现 |
(三)学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总结 |
(一)高阶思维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思维倾向 |
(二)高阶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能力要素 |
(三)高阶思维能力与学科内容相联系时就产生了鲜明的学科评价框架 |
(四)应用规范的命题流程、策略可以提高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质量 |
(五)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校氛围等因素对高阶思维能力具有显着影响 |
二、行动建议 |
(一)准确认识高阶思维的内涵与能力要素 |
(二)合理设计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系统 |
(三)积极探索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机制 |
(四)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水平 |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田纳西科技大学批判性思维测试工具评价框架 |
附录二、恩尼斯关于批判性思维测试的框架 |
附录三、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框架 |
附录四、批判性思维专家组申明 |
附录五、英国温彻斯特大学创造性思维评价模型 |
附录六、不同思维成分编码 |
附录七、高阶(高层次)思维能力专家评价问卷 |
附录八、科学高层次思维能力测试卷(预测试) |
附录九、科学高层次思维能力测试卷(正式测试) |
附录十、学生问卷 |
附录十一、教师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创学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的界定 |
1.2 国内外创造理论研究述评 |
1.2.1 国外创造理论研究概述 |
1.2.2 国内创造理论研究简述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创造过程哲学的提出 |
1.3.1 创造过程哲学提出的客观必然性和依据 |
1.3.2 如何研究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过程 |
1.3.3 微观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分阶段模式 |
1.3.4 中观视野下的创造过程论 |
1.3.5 创学视野下创造过程系统理论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2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创新点 |
1.4.4 研究意义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创造过程方法的嬗变与反思 |
2.1 前技法时代 |
2.1.1 偶然发明的世纪 |
2.1.2 没有方法的方法 |
2.2 “技法时代”对创造方法的认识 |
2.2.1 技法时代的诞生 |
2.2.2 传统创造技法内在矛盾与局限性 |
2.3 “后技法时代”的创造方法理论 |
2.3.1 “后技法时代”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
2.3.2 “后技法时代”对创造方法的诠释 |
2.3.3 TRIZ创新方法的程序与流程 |
2.3.4 算法与启发:TRIZ创造过程的程序化 |
2.4 对创造方法理论的哲学反思 |
2.4.1 算法程序与创造思维:从“深蓝”谈起 |
2.4.2 逻辑规则:TRIZ创造过程的形式走向 |
2.4.3 人文缺失:TRIZ方法的潜在弊端 |
2.5 无法而法: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造哲学 |
2.5.1 中国形上学的创造方法论 |
2.5.2 法无定法:科学方法向无法而法的超越 |
2.5.3 道有其道:由技进道 |
2.5.4 西方创造之技与东方创造之道合璧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创造过程认识论追问 |
3.1 以我观之:创造过程中的第二性问题 |
3.1.1 创造思维的特质 |
3.1.2 创造过程的形式逻辑与直觉思维 |
3.1.3 创造过程中的审美 |
3.1.4 创造逻辑的互补性:形式逻辑与审美逻辑 |
3.1.5 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境界 |
3.2 以物观之:创造过程中的第一性问题 |
3.2.1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
3.2.2 技术系统进化路径 |
3.2.3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
3.2.4 技术系统进化的方向 |
3.3 以道观之:第一性问题与第二性问题的同一性 |
3.3.1 创造过程中主客体的交遇 |
3.3.2 创造过程中思维与规律的互动 |
3.3.3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3.4 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实践 |
3.4.1 技术知识本体的含义及其演变 |
3.4.2 知识本体与技术创新理论的融合 |
3.4.3 知识本体在技术创新中应用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TRIZ创新过程认识辩证观 |
4.1 TRIZ技术创新理论:一种辩证式的创新观 |
4.2 有限的原理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普遍联系观点 |
4.2.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4.2.2 类比思维在有限原理中的应用 |
4.3 技术系统的进化机制:矛盾对立与统一 |
4.3.1 技术系统内部矛盾的普遍性 |
4.3.2 TRIZ解决矛盾的战略 |
4.4 技术进化的S曲线法则:量变质变规律 |
4.5 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否定之否定”规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创造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 |
5.1 西方技术创新价值追求——IFR |
5.1.1 基于TRIZ理论的技术创新目标 |
5.1.2 现代西方创新理论中的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 |
5.2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创造价值观——道 |
5.2.1 中国传统创造价值追求 |
5.2.2 中国传统创造境界观 |
5.3 “IFR”与“道”:创造价值向度上的天人共轭 |
5.3.1 “道”与“IFR”的差异分析 |
5.3.2 “道”与“IFR”的共通与融合 |
5.4 天人合一:两种创造价值观融合 |
5.4.1 天道与人道的融合 |
5.4.2 创造实践的至高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
5.4.3 创造成果的价值判断:新与和的存在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创造过程中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有效互动 |
6.1 创造价值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6.1.1 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关系 |
6.1.2 价值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6.2 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由碎片化走向融合 |
6.2.1 解蔽创新过程黑箱,走向认识论与价值论融合 |
6.2.2 创造价值论从形上的超越走向形下的创造实践过程 |
6.2.3 创造过程中生态价值的实现何以可能 |
6.3 创新境界观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 |
6.3.1 IFR对技术创新过程的指导 |
6.3.2 技道之间:以技悟道,以道驭术 |
6.4 创造过程可控论:创造主体认识的升华和价值理性复归 |
6.4.1 技术控制主义的哲学解读 |
6.4.2 由创造过程的可控性走向技术可控性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创学理论建设与实践 |
7.1 创学理论实践观:知思行合一 |
7.1.1 知本达至,自觉创造 |
7.1.2 彰显创造本性,实现自主创新 |
7.1.3 知思行合一,达创造之道 |
7.2 创学理论研究的导向与原则 |
7.2.1 以“创”为核心,加强传统与现代的接榫 |
7.2.2 以“创”为进路,推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
7.2.3 以“创”为追求,促进中西创造观的会通 |
7.3 创学引导下的TRIZ理论本土化过程探索 |
7.3.1 TRIZ理论的中国本土化思考 |
7.3.2 TRIZ与传统创造技法的结合 |
7.3.3 TRIZ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 |
7.4 创造过程哲学研究总结与展望 |
7.4.1 理实交融:加强创学理论对创造实践的指导 |
7.4.2 学科交叉:促进创造过程理论向深里去,往高里提 |
7.5 结束语 |
7.5.1 “创学”传承与发展 |
7.5.2 论文自陈与反思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语义Web下的知识搜索及其核心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统的Web搜索 |
1.2.1 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结构 |
1.2.2 相关设计原理及实现技术 |
1.3 语义Web搜索 |
1.3.1 语义Web的兴起 |
1.3.2 语义Web搜索门户网站进展 |
1.3.3 语义Web搜索引擎的一般体系结构模型 |
1.4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语义Web搜索中的本体推理和增量一致性检测 |
2.1 引言 |
2.2 本体推理与语义Web搜索 |
2.2.1 本体及本体推理 |
2.2.2 本体推理对语义Web搜索的潜在影响 |
2.3 本体推理核心任务——一致性检测 |
2.3.1 本体一致性 |
2.3.2 利用Tableau演算检测一致性 |
2.4 本体的增量一致性检测 |
2.4.1 增量一致性检测的问题定义 |
2.4.2 优化增量一致性检测 |
2.4.3 算法实现及证明 |
2.4.4 算法评测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语义的主题爬行策略 |
3.1 引言 |
3.2 语义主题爬虫的基本框架 |
3.3 主题爬行本体及其映射 |
3.3.1 主题爬行本体 |
3.3.2 建立URL到本体的映射 |
3.4 语义叠加效应模型与相关度排序 |
3.4.1 语义叠加效应模型 |
3.4.2 模型计算实例 |
3.4.3 模型中的相关推理 |
3.5 语义关联度排序 |
3.6 相关评测 |
3.7 小结 |
第4章 自动标注中的实体识别求精与语义生成 |
4.1 引言 |
4.2 语义Web标注技术 |
4.2.1 一体化标注与分离标注 |
4.2.2 手工标注与(半)自动化标注 |
4.3 实体的语义识别 |
4.3.1 基于k最近邻的实体概念识别 |
4.3.2 基于本体推理的实体识别求精 |
4.3.3 语义生成 |
4.4 小结 |
第5章 完整性约束本体的持久性存储 |
5.1 引言 |
5.2 完整性约束 |
5.2.1 数据库中的完整性约束 |
5.2.2 本体中的完整性约束 |
5.2.3 本体与关系数据库的统一 |
5.3 完整性约束的表示方法 |
5.3.1 完整性约束映射公理 |
5.3.2 TBox约束的表示方法 |
5.3.3 ABox约束的表示方法 |
5.4 完整性约束映射本体 |
5.4.1 完整性约束检测 |
5.4.2 完整性约束映射本体生成 |
5.4.3 实例 |
5.5 完整性约束映射方法 |
5.5.1 TBox存储 |
5.5.2 ABox存储 |
5.5.3 算法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SPARQL查询优化 |
6.1 引言 |
6.2 SPARQL相关概念 |
6.2.1 Web资源框架与SPARQL |
6.2.2 SPARQL语法及语义 |
6.3 模式匹配的优化问题 |
6.4 RS_Opti语义查询优化策略 |
6.4.1 利用语义约简优化BGP |
6.4.2 利用选择率计算代价 |
6.4.3 动作规划 |
6.5 RS_Opti语义查询优化算法 |
6.6 算法评测 |
6.7 小结 |
第7章 面向语义Web的知识搜索系统——KS~3W |
7.1 引言 |
7.2 KS~3W系统的前身——Crab系统 |
7.2.1 Crab系统概述 |
7.2.2 Crab系统架构及其组件功能 |
7.3 KS~3W的系统架构与技术特点 |
7.3.1 KS~3W的系统架构 |
7.3.2 KS~3W的技术特色 |
7.4 KS~3W系统的人机交互接口及运行效果 |
7.4.1 人机交互接口 |
7.4.2 运行效果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牵引供电系统图形化继电保护软件开发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牵引供电系统微机保护背景 |
1.1.2 牵引供电系统微机保护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形化编程实现微机保护的背景 |
1.2.2 图形化编程实现牵引供电系统微机保护的意义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平台总体设计 |
2.1 图形化编程的概念 |
2.2 图形化系统平台实现方案 |
2.2.1 图形化语言的选择 |
2.2.2 系统平台的开发环境 |
2.3 平台的功能分析 |
第3章 图形平台的面向对象设计 |
3.1 引言 |
3.2 面向对象技术简介 |
3.3 图形平台的面向对象设计 |
第4章 图形平台的功能实现 |
4.1 PAD图的数据结构 |
4.2 图元功能的实现 |
4.2.1 图元的基本结构 |
4.2.2 图元的绘制 |
4.2.3 图元的拾取 |
4.2.4 图元的移动 |
4.2.5 图元参数的设置 |
4.2.6 图元复制功能的实现 |
4.3 编译器的实现 |
第5章 三层网络架构的设计 |
5.1 三层网络结构的实现 |
5.2 权限管理的设计 |
5.3 PAD图存储的数据结构 |
5.3.1 矢量图形的存储 |
5.3.2 图形的数据库结构 |
第6章 图形化软件应用实例 |
6.1 应用概述 |
6.1.1 图形化平台系统子菜单 |
6.1.2 图形化平台系统工具栏 |
6.2 用图形化编程实现主变保护中断程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信息系统复杂性分析 |
1.1.1 从水利业务角度分析系统复杂性 |
1.1.2 从软件体系结构角度分析系统复杂性 |
1.1.3 从信息学角度分析系统复杂性 |
1.2 传统水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 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4 论文研究框架 |
2 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应用模式 |
2.1 "还原论"及其局限性 |
2.2 综合集成理论概述 |
2.3 应用模式的重要性 |
2.3.1 解决业务领域涉及面广的需要 |
2.3.2 解决信息组织多样的需要 |
2.3.3 解决系统体系结构种类繁多的需要 |
2.3.4 解决系统用户需求不一和开发人员参差不齐的需要 |
2.4 综合集成应用模式的建立 |
2.4.1 综合集成应用模式 |
2.4.2 以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模式 |
2.4.3 以构件为核心的应用模式 |
2.4.4 两种应用模式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总体框架 |
3.1 总体框架 |
3.2 综合集成平台 |
3.2.1 人机交互接口 |
3.2.2 研讨厅支撑环境 |
3.2.3 知识处理与管理 |
3.2.4 通讯与传输管理 |
3.2.5 应用集成支持 |
3.2.6 决策报告生成与管理 |
3.2.7 系统维护 |
3.3 服务构件 |
3.3.1 构件基本概念 |
3.3.2 构件描述及构件模型 |
3.3.3 水利构件描述模型 |
3.3.4 水利构件部署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综合集成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平台总体设计 |
4.1.1 平台总体架构 |
4.1.2 应用开发架构 |
4.1.3 应用部署架构 |
4.2 平台支撑层设计与实现 |
4.2.1 Gnutella网搭建 |
4.2.2 P2P交互系统设计 |
4.3 平台资源层设计与实现 |
4.3.1 实时水雨情数据库设计 |
4.3.2 防汛管理数据库设计 |
4.4 平台综合集成层设计与实现 |
4.4.1 应用集成支持设计 |
4.4.2 研讨支持环境设计 |
4.4.3 基于iReport的决策报告生成与管理设计与实现 |
4.4.4 系统维护设计与实现 |
4.5 平台特点及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5 水利构件设计与实现 |
5.1 水利构件抽取和分类 |
5.1.1 按水利业务领域层次结构分类 |
5.1.2 按粒度及应用组合分类 |
5.2 基于Web服务构件的实现技术 |
5.2.1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
5.2.2 SOA参考模型 |
5.2.3 Web服务 |
5.3 服务构件实现 |
5.3.1 水利服务构件分析 |
5.3.2 服务构件开发UML图 |
5.3.3 水利服务构件开发标准 |
5.3.4 输入输出约束 |
5.3.5 开发步骤 |
5.4 本章小结 |
6 以平台为核心的主题应用实践 |
6.1 降雨主题确定 |
6.2 绘制知识图 |
6.2.1 "降雨为主"的主知识图 |
6.2.2 雨情主题子知识图 |
6.2.3 河道水情相关子知识图 |
6.2.4 水库水情相关子知识图 |
6.2.5 防汛管理及保障设施子知识图 |
6.3 Web服务构件定制和与知识图关联 |
6.3.1 流量过程线Web服务组合应用过程 |
6.3.2 地理信息定制构件 |
6.4 主题应用的运行界面 |
6.4.1 雨情主题运行界面 |
6.4.2 河道相关运行界面 |
6.4.3 水库相关运行界面 |
6.4.4 防汛管理及保障设施运行界面 |
6.5 本章小结 |
7 以构件为核心的移动应用实践 |
7.1 移动应用总体设计 |
7.1.1 管理子系统设计 |
7.1.2 WAP子系统设计 |
7.1.3 SMS子系统设计 |
7.1.4 实时雨情移动应用运行界面 |
7.2 扩展业务构件进行水利应用构建 |
7.3 本章小结 |
8 多种表现形式对综合集成应用模式支持的洪水淹没原型系统应用实践 |
8.1 洪水淹没模拟方法简述 |
8.1.1 水文模型 |
8.1.2 水力学模型 |
8.2 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
8.3 基于四叉树的金字塔模型索引方法 |
8.3.1 线性四叉树的几个概念和约定 |
8.3.2 线性四叉树层次编码特性剖析 |
8.3.3 线性四叉树邻域的确定 |
8.3.4 边邻域、角邻域关系判定 |
8.3.5 基于金字塔模型的遥感显示应用实现 |
8.4 基于等高线的洪水淹没仿真 |
8.4.1 最大淹没范围的确定 |
8.4.2 淹没区等高线的生成 |
8.4.3 淹没区等高线的裁剪 |
8.4.4 等高线面积的计算 |
8.4.5 淹没区水体体积的计算 |
8.4.6 高程的反算 |
8.4.7 洪水淹没结果界面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9.1.1 从系统复杂性和传统水信息应用系统,探讨了系统综合集成应用新模式 |
9.1.2 提出了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总体框架和开展了在新模式下的应用集成创新 |
9.1.3 应用多种技术和工具,实现了综合集成平台原型 |
9.1.4 以Web服务为标准,把水利业务抽象为构件,设计和开发了水利服务构件库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一、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
一、水利服务构件开发标准 |
二、JELLY |
三、输入的XML |
四、输入的SCHEMA |
五、输出的XML |
六、输出的SCHEMA |
(7)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匹配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互联网的数据组织形式及其现状 |
1.3 语义WEB 的体系结构 |
1.4 本体论及其研究现状 |
1.4.1 本体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1.4.2 本体的描述语言 |
1.4.3 描述逻辑 |
1.4.4 本体的构建方法 |
1.4.5 本体的开发工具 |
1.4.6 本体的应用 |
1.4.7 本体匹配的方法 |
1.4.8 本体及本体匹配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 |
2.1 文本分类概念 |
2.2 问题描述 |
2.2.1 文本分类问题描述 |
2.2.2 单标号文本分类与多标号文本分类 |
2.2.3 类别中心分类与文档中心分类 |
2.3 文本分类应用 |
2.3.1 自动索引 |
2.3.2 文本过滤 |
2.3.3 Web 文档分类 |
2.4 文本分类模型的评估 |
2.4.1 分类模型的评估 |
2.4.2 评估指标 |
2.5 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方法及其改进 |
2.5.1 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2.5.2 相关特征项对文本分类的影响 |
2.5.3 特征项相关性的度量 |
2.5.4 基于特征相关性的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模型 |
2.5.5 反馈方法应用于贝叶斯文本分类 |
2.5.6 实验环境的构建 |
2.5.7 实验采用的关键算法 |
2.5.8 实验及结果分析 |
2.6 小结 |
3 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多类文本分类技术研究 |
3.1 SVM 分类原理 |
3.2 SVM 分类中的模型选择及优缺点 |
3.3 SVM 分类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
3.4 一种改进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
3.4.1 现有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
3.4.2 基于二叉树的多类支持向量机原理及算法描述 |
3.4.3 二叉树多类支持向量机改进 |
3.5 多类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实验 |
3.5.1 实验比较的方法 |
3.5.2 基于多类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器 |
3.5.3 实验环境 |
3.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4 本体概念的相似度评估 |
4.1 问题描述 |
4.2 本体匹配的应用领域 |
4.3 本体集成的主要模式 |
4.4 本体匹配的主要方法 |
4.5 主要的本体匹配框架 |
4.5.1 Anchor — PROMPT 方法 |
4.5.2 Cupid 方法 |
4.5.3 GLUE 方法 |
4.5.4 Similarity Flooding 方法 |
4.6 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匹配框架 |
4.6.1 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概念分类器的构造 |
4.6.2 基于实例分类的概念相似度的度量 |
4.6.3 两个概念的相似度计算算法 |
4.6.4 基于半结构数据信息的相似评估策略 |
4.6.5 基于选举策略的概念匹配对选择策略 |
4.6.6 实验以及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5 本体匹配方案的测试评估 |
5.1 问题描述 |
5.1.1 本体错误产生的原因 |
5.1.2 本体错误的类型 |
5.1.3 本体匹配的概念可满足测试 |
5.2 描述逻辑与推理算法 |
5.2.1 OWL 与描述逻辑基础 |
5.2.2 Tableaux 算法和基于描述逻辑的推理 |
5.3 基于描述逻辑匹配方案评估 |
5.3.1 概念可满足性测试 |
5.3.2 匹配方案的评估方法 |
5.3.3 本体匹配以及评估实例 |
5.4 基于本体语义满足性的评估技术 |
5.4.1 概念语义可满足性测试 |
5.4.2 基于语义匹配方案的评估方法 |
5.4.3 基于语义匹配方案的评估方法分析 |
5.5 概念间依赖关系检测概念的可满足性 |
5.5.1 概念不可满足性的依赖简介 |
5.5.2 不可满足性的依赖检测算法思想 |
5.5.3 不可满足性的依赖检测算法 |
5.6 小结 |
6 本体匹配在知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
6.1 知识学习概述 |
6.2 知识教学系统 |
6.2.1 网络教学系统 |
6.2.2 LMS 学习管理系统 |
6.2.3 LTSA 学习技术系统 |
6.3 概念型智能学习系统模型(CILSM: CONCEPTURAL INTELLIGENCE EARNING SYSTEM MODEL) |
6.3.1 CILSM 系统框架 |
6.3.2 基于CILSM 的个性化学习实现方法 |
6.4 共享网络资源的本体学习技术研究 |
6.4.1 学习资源元数据标准 |
6.4.2 学习资源元数据的语义 |
6.4.3 面向CILSM 的本体学习研究 |
6.5 基于本体的知识集成和查询 |
6.5.1 问题描述 |
6.5.2 本体映射示例 |
6.5.3 概念型智能学习系统模型CILSM 的本体匹配过程 |
6.6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的科研项目 |
(8)结构化数据的本体获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动机 |
1.2 面临的主要难点 |
1.3 相关背景知识 |
1.3.1 语言网(Semantic Web) |
1.3.2 本体描述语言 OWL |
1.3.3 知识组织和查询语言 |
1.3.4 数据挖掘 |
1.3.5 本体工程环境与支持工具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本体学习的研究现状 |
2.1 本体引论 |
2.1.1 基本概念与意义 |
2.1.2 本体开发方法及评价 |
2.1.3 本体表示语言与支持工具 |
2.2 半自动本体获取框架 |
2.2.1 框架目标与描述 |
2.2.2 本体需求分析 |
2.2.3 领域分析与建模 |
2.2.4 本体学习过程 |
2.2.5 本体细化与形式化 |
2.2.6 本体评价和维护 |
2.3 结构化数据的本体学习的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的逆向分析 |
3.1 关系数据库概述 |
3.2 E/R模型 |
3.3 E/R图 |
3.4 对关系数据库进行逆向分析 |
在设计模型中复制 RDBMS表 |
为每个表创建一个类 |
确定是嵌入类还是隐含类 |
处理外键关系 |
处理多对多关系 |
引入泛化关系 |
在设计模型中复制RDBMS行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的本体学习 |
4.1 关系数据库中的本体学习引论 |
4.2 关系数据库中的本体学习 |
4.2.1 从关系数据库中学习概念(Concept) |
4.2.2 从关系数据库中学习出对象属性关系(ObjectProperty) |
4.2.3 从关系数据库中学习出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 |
4.2.4 对于从关系数据库中学习出来的概念的关联关系学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MSphere的从结构化数据中学习本体的模块实现 |
5.1 KMSphere的介绍 |
5.2 从数据库学习本体模块的实现 |
5.3 从数据库学习本体模块的一个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语义Web中基于本体知识库系统的自动推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当前Web技术的困扰 |
1.2 语义Web思想和理论概述 |
1.3 语义Web的体系结构 |
1.4 Web语义化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现状和方向 |
1.5 本课题来源和文章的结构 |
第二章 语义Web的支撑技术 |
2.1 XML和XML Schema |
2.1.1 XML语言 |
2.1.2 XML Schema |
2.2 RDF和RDFS |
2.2.1 资源描述框架(RDF) |
2.2.2 RDF模式(Schema) |
2.2.3 RDF模式的主要元语 |
2.3 本体(Ontology)技术 |
2.3.1 知识工程的发展和本体思想的引入 |
2.3.2 本体语言 |
2.3.3 本体层一阶逻辑公式和子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ableaux算法用于本体层逻辑推理的研究 |
3.1 描述逻辑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描述逻辑应用于语义Web |
3.2 Tableaux算法及其应用实例 |
3.3 Tableaux算法在本体推理中的应用 |
3.4 数据类型组方法用于推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JESS系统的研究改进 |
4.1 JESS系统功能 |
4.1.1 从LISP到CLIPS |
4.1.2 新一代工具JESS |
4.2 产生式规则和正、反向推理 |
4.3 JESS推理机原理(RETE算法) |
4.4 JESS推理系统的不足和改进 |
4.4.1 TREAT算法 |
4.4.2 RETE*算法 |
4.4.3 RETE与TREAT性能比较 |
4.5 我们提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本体知识库自动推理的研究 |
5.1 语义Web中现有的智能推理技术分析 |
5.1.1 RDF层推理 |
5.1.2 本体层推理 |
5.1.3 逻辑层推理 |
5.2 Agent技术应用于语义Web |
5.3 本体-逻辑层自动推理模型 |
5.4 Web推理引擎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5.5 SWIE(Semantic Web Inference Engine)实现示例 |
5.6 SWIE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的总结 |
6.2 对语义Web推理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概念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 概念设计的由来 |
一、 概念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 概念设计的视觉交流 |
三、 概念设计的视觉思考 |
四、 概念设计交流过程 |
第二节 、 概念设计与创新 |
第三节 、 概念设计的意义 |
第二章 概念设计的含义 |
第一节 、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 概念设计的广义与狭义 |
第三节 、 概念设计的本质特征--合理的生活方式 |
第三章 概念设计的原理 |
第一节 、 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 |
一、 仿生原理 |
二、 基因原理 |
三、 生物原理 |
四、 群落原理 |
五、 生态原理 |
第二节 、 概念设计的基本规律 |
一、 择优规律 |
二、 综合规律 |
三、 关联规律 |
四、 组合规律 |
五、 对应规律 |
六、 反求规律 |
第三节 、 概念设计的设计原则 |
一、 需求原则 |
二、 适应原则 |
三、 经济原则 |
四、 效益原则 |
第四章 概念设计的方法 |
第一节 、 概念与思维 |
第二节 、 概念设计的思维特征 |
一、 概念设计思维的目的性 |
二、 概念设计思维的求异性 |
第三节 、 概念设计的思维类型 |
一、 辐射思维 |
二、 联想思维 |
三、 侧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
四、 想象思维 |
五、 形象思维 |
六、 灵感思维 |
七、 类比思维 |
第四节 、 概念设计的设计方法 |
一、 概念设计法则 |
二、 概念设计的程序 |
第五章 概念设计的表达 |
第一节 、 概念设计的理想化 |
一、 理想使用 |
二、 理想环境 |
三、 理想工艺 |
第二节 、 设计的人性化 |
一、 设计的目的是人 |
二、 产品的人性化 |
三、 突破一般规律 |
四、 心理的思考 |
第三节 、 设计的科技性与绿色环保性 |
一、 科技性 |
二、 环保性 |
第四节 、 设计的共性与个性 |
一、 共性 |
二、 个性 |
第五节 、 设计的时代性和创造力 |
一、 时代性 |
二、 创造力 |
第六节 、 设计的视觉化与符号化 |
一、 设计的视觉化 |
二、 设计的符号化 |
第七节 、 设计与设计表现 |
一、 设计表现的含义 |
二、 概念设计表现图的类型 |
三、 概念设计的企业运作 |
第六章 概念设计的智能系统 |
第一节 、 概念设计与专家系统 |
一、 专家系统 |
二、 专家系统特性对概念设计的意义 |
三、 专家系统的结构在概念设计上的应用 |
第二节 、 系统规划与概念设计的完善 |
一、 系统优化与概念设计 |
二、 知识处理方面向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转化 |
第七章 概念设计未来生活方式 |
第一节 、 多样化生活方式的新概念 |
一、 工作生活方式的新特点: |
二、 消费生活方式的新特点: |
三、 家庭生活方式的新特点 |
四、 交往生活方式的新特点 |
五、 个人生活方式的新特点 |
六、 闲暇生活方式的新特点 |
第二节 、 数字化网络生活方式的新概念 |
一、 数字化时代 |
二、 传统半导体到微处理器时代 |
三、 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 |
四、 数字化医疗保健 |
五、 数字化创意 |
六、 数字化的产销 |
七、 数字化的多媒体 |
八、 数字化虚拟实境 |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设计 |
第一节 、 全球生态危机 |
一、 高科技有可能引起人体退化 |
二、 高科技加剧着人类远离自然界 |
三、 生态危机与反科学技术思潮化 |
第二节 、 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概念设计 |
一、 概念设计的解决手段 |
二、 生态概念设计的兴起 |
第三节 、 概念设计的环保意识 |
一、 环境权意识 |
二、 大环保意识 |
三、 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
四、 生物的幸福时代 |
五、 新的环保世界 |
六、 生态概念设计的革命 |
第四节 、 概念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
一、 不合理的发展 |
二、 发展的调节 |
三、 可持续发展 |
四、抽象逻辑结构图C++逻辑程序到概念程序的逆向映射(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目标体系分析的知识推理与复杂网络节点评估技术研究[D]. 孔江涛.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2]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研究[D]. 汪茂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3]创学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哲学[D]. 裴晓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4]语义Web下的知识搜索及其核心技术[D]. 叶育鑫. 吉林大学, 2010(08)
- [5]牵引供电系统图形化继电保护软件开发平台研究[D]. 余乐.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6]水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与应用[D]. 马增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4)
- [7]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匹配及其应用研究[D]. 欧灵. 重庆大学, 2007(05)
- [8]结构化数据的本体获取[D]. 何潇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06(06)
- [9]语义Web中基于本体知识库系统的自动推理研究[D]. 夏俊. 合肥工业大学, 2004(03)
- [10]概念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表达[D]. 谢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