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国家奶业发展委员会SINGH博士来访(论文文献综述)
蒋颖[1](2021)在《巴控克什米尔地方派系研究》文中指出
姜雪[2](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梁燕[3](2021)在《阿旃陀石窟壁画研究》文中提出阿旃陀石窟以其建筑、雕塑与壁画“三位一体”的独特成就,成为印度佛教艺术的典范,堪称“印度的敦煌”,尤以壁画享誉。现存壁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早期壁画绘制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之间,第二阶段绘制于伐迦陀迦王朝哈里塞那时期的公元5世纪中后期,约略与云冈昙曜五窟同时。从开始到结束,长达六百年之久,虽然这两个阶段之间有四百余年的间隔。阿旃陀壁画体现了印度佛教绘画史的关键节点:印度早期绘画(第9、10窟)、黄金时代(第16、17窟)、从巅峰到停滞(第1、2窟壁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史学序列。前者属于第一阶段,后二者属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壁画绘制时期不是很长,在绚烂之极的同时,又迅速由盛转衰,与印度文化史的黄金时代盛衰同步,自此之后的印度佛教壁画乏善可陈。阿旃陀壁画主要有本生图、佛传图和庄严图像三类,本生图尤为多见,佛传图次之,而佛陀礼拜像却不多,菩萨像更为少见,洋溢着印度艺术特有的世俗欢情。可以确切判读的本生图有三十多种,多数可见于中国各石窟壁画,仅有善财王子本生”“帝释天本生”等少量几种为阿旃陀壁画所独有。阿旃陀后期的部分壁画,较多地体现出说一切有部的思想,与中国克孜尔石窟比较接近。中国求法僧玄奘和义净在阿旃陀废弃之后旅行印度,记录了大小二乘在印度的流布情形,阿旃陀壁画主要属于小乘范畴,而中国佛教美术多属于大乘范畴。在艺术美学方面,阿旃陀壁画反映了“天竺好繁”的典型特色,集中体现于时空与叙事方面的三个方面:以空间划分画面的构图方式、空间布置模式、叙事与观看方式。在风格技法方面,天竺遗法凹凸法、妖娆风姿的人物造型,与印度古典美学的“情”与“味”交织在一起,尤有印度特色。阿旃陀壁画影响了中国佛教绘画,密不透风的繁复场景见于敦煌早期壁画、凹凸法丰富了中国绘画的技法体系,随着阿旃陀的没落,佛教绘画洗尽了印度痕迹,转梵为夏。在阿旃陀壁画史学建构、壁画题材考释、艺术特色解析等核心内容之外,立足于中国立场的阿旃陀壁画研究,特别地体现了中国佛教美术对阿旃陀壁画的接受与改易,从而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心路历程。从中国观照印度,能够更清晰出总结出阿旃陀壁画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已超越了佛教美术的范围,成为古印度历史人文的视觉载体。
曾祥裕,解斐斐[4](2021)在《印度海权发展中的安达曼·尼科巴因素:现状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印度是新兴海权国,位于东方水域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对印度提升地区战略优势、维护外贸与能源供应安全等均有很重要的作用。印方认为这一地区既有大国角逐等传统安全风险,也有非法武装人员渗透、偷渡、武器走私、毒品贩卖、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挑战。21世纪以来,印方多次升级在该地区的安全部署,推出了三军演习、国际联合演习、国际联合巡逻等影响较大的安全行动,扩大了印度海权的战略空间,密切了与美日等大国的关系,提升了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协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压力。尽管如此,印方对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未来定位仍有众多不确定性,其未来发展取决于优先推动当地经济开发和优先提升安全力量部署这两种策略的动态组合。中方的应对策略应将冷静观察与软性参与有效结合。
孙艳晓[5](2021)在《印度对外援助中的三方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国际援助体系的变革,三方合作作为沟通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的桥梁,正呈现由小众议题发展成为主流议题的趋势。不同于经合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DAC)寄希望于通过三方合作将新兴援助国纳入由其主导的国际援助体系的立场,新兴援助国的态度则相对复杂。其中,印度的案例具有一定特殊性。印度拒绝接受传统援助国的援助理念与规范,与传统援助国开展三方合作似乎并不符合其逻辑,然而曾经偏于边缘的三方合作正在成为其对外援助的重要选项,从冷战时期的有限参与,到经济自由化改革之后的谨慎开放,再到莫迪上台之后一系列三方合作文件的签署和大型旗舰项目的推进,印度主动布局三方合作的趋势愈加明显。印度看似相悖的行为背后是基于多重诉求形成的逻辑自洽。脆弱的国内基础限制了印度援助政策的选择,也赋予三方合作以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的内在动力。印度视南亚地区为休戚相关的国际舞台,主导地区事务的诉求与自身处境的落差促使印度探索在可控范围内借重域外力量实现地区主导权的可能性。与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紧迫感使印度将三方合作视为在南亚与中国对抗、在非洲与中国竞争的战略工具。而提升对外援助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渴望进一步激发了印度对三方合作的期待。印度的三方合作以传统和创新两种形式进行。传统形式上,一是将美国和英国视为最重要的传统援助国合作伙伴,主要面向南亚和非洲开展三方合作,二是以印巴南基金和印度—联合国发展伙伴基金为典型,面向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开展由南方国家主导的三方合作。创新形式上,印度主要以搭建三方合作平台的形式凸显自己的主导地位,亚非增长走廊是印日发起的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平台,国际太阳能联盟是印法发起的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平台,而抗灾基础设施联盟是印度发起和主导的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平台。从冷战初期的零星参与到莫迪上台之后对传统形式三方合作的积极推进和三方合作平台的搭建与主导,印度开展三方合作的战略性日渐明朗化。印度在开展三方合作时展现出一定特殊性。一是合作伙伴的偏好。传统援助国是印度的主要伙伴,联合国机构次之。相较而言,联合国机构相对中立,而与传统援助国合作则情况相对复杂。二是合作形式的创新。除了参与传统形式的三方合作,印度十分注重合作平台的搭建,印度以“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的指挥棒”自居,以此凸显自身的主导地位。三是援助对象的差异。印美合作重点指向南亚,印英合作主要面向非洲,印日合作呈现战略布局态势,印度与联合国机构的合作面向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四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印度开展三方合作时以国家为主导,同时注重利用私营部门、公民社会、智库等非国家行为体的相对优势,调动更多资源。印度的三方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印度而言,在部分项目中印度既是援助国也是受援国,合作对其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印度在援助能力建设上有所推进,但是合作的政治化使得地区形势复杂化;对受援国而言,合作中受援国的参与度较高,并获得了一定收益;从援助方的协调配合来看,对主要案例的分析显示印度和合作伙伴基本实现了优势互补,并在部分项目中呈现战略对接态势。但与此同时,援助理念与规范的不相容、项目的可持续性、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瓶颈以及合作的过度政治化等问题成为合作继续推进的掣肘。
闫元元[6](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耿慧君[7](2020)在《金葡菌噬菌体的筛选及对小鼠乳腺炎的抑制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其最重要的一种致病菌,据报道,超过25%的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由金葡菌引起。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和超级细菌的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平衡也会造成极大危害。噬菌体是一种结构简单、广泛存在、高效安全的生物抗菌剂,具有高特异性、高裂解子代数及高环境丰度等优点。迄今为止,关于噬菌体治疗金葡菌性乳腺炎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其实际应用的生物安全性机制,以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副作用等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与小鼠转录组分析相结合,评估了噬菌体作用于金葡菌性乳腺炎的安全性;将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炎性因子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噬菌体有效抑制金葡菌性乳腺炎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噬菌体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筛选得到一株高致病性、多重耐药的金葡菌,以其为宿主菌分离获得两株裂解性能良好、广谱性的噬菌体,并检测了相关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性。从55份患有临床型乳腺炎的病牛奶样中分离得到34株病原菌,其中金葡菌6株(17.65%)。因金葡菌Sau-XJ-21呈现最多的抗生素耐药性与较高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1.26×106 CFU/mL),则以其为宿主菌,筛选获得两株裂解性噬菌体vBSM-A1和vBSP-A2。利用双层平板法、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点板法(spot-test)、一步生长曲线构建、pH值及温度稳定性检测和体外抑菌实验等,检测了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宿主谱、理化性质及对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株噬菌体均隶属于有尾目噬菌体,亥瑞勒噬菌体科;具有广谱性,能够裂解不同来源(牛源、人源)不同区域(新疆、浙江和大连)的金葡菌;单一噬菌体及噬菌体cocktail(体积1:1)均能有效抑制金葡菌Sau-XJ-21生长。(2)对两株噬菌体vBSM-A1和vBSP-A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注释,阐明二者均不含毒力基因、溶源基因及毒力转座子等,不存在基因水平转移风险,具有应用安全性。利用Illumina Genome Analyzer测序技术对两株噬菌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选择GeneMarkS、CGView、tRNAscan-SE、Cluster X 和 MEGA 7.0 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程序,对两株噬菌体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功能基因注释、tRNA形态结构预测与分类学地位分析;运用 ExPASy、TCDB、PortScale、Signal 5.0、Phyre2和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程序,对噬菌体裂解酶Lys-vBSM-A1进行一级结构分析、理化性质鉴定、功能区域预测(疏水性、跨膜区域和信号肽)、二级结构预测与结构域3-D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噬菌体vBSM-A1和噬菌体vBSP-A2均为双链线性DNA,vBSM-A1/vBSP-A2基因组全长140,654/136,528 bp,GC含量为30.33%/30.45%,预测出70/77个具有实际功能的基因和4/3个tRNA编码基因;两株噬菌体Genebank ID分别为MK584893和MK656892;二者均含有同一个序列保守的裂解酶基因Lys-vBSM-A1,其大小为267aa,其表达蛋白含两个典型的活性域,位于N端的c4olkB结构域和位于C端的c4olsA结构域。(3)评估了噬菌体混合制剂对金葡菌性小鼠乳腺炎的治疗作用;阐明了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考察了噬菌体经小鼠乳腺灌注的安全性影响,分析了小鼠转录组表达变化与潜在作用机制。利用金葡菌Sau-XJ-21成功构建了小鼠乳腺炎模型,评估并确定3×104 CFU/25 μL为最佳攻菌浓度。探究了噬菌体cocktail对金葡菌性小鼠乳腺炎的治疗,使用Beckman Coulter DxH8000血液分析仪、点板法(spot-test)、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E组织切片染色等仪器与方法,检测了各实验组小鼠的血液样本参数、CFU和PFU负荷、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指标与小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显示噬菌体cocktail在小鼠乳腺内能有效减轻金葡菌Sau-XJ-21造成的炎症症状;小鼠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会破坏小鼠肠道内原有的优势菌株,降低菌群丰度;而噬菌体混合制剂治疗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炎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运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进行小鼠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相较于PBS对照组,噬菌体灌注组在一些与炎症相关的基因(如细胞凋亡、细胞聚集及抗氧化活性等)表达中,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表达;同时在与炎症因子相关的一些通路(如TNF信号通路以及NF-κB信号通路等)中显示出显着富集,提示了噬菌体在小鼠体内会引发一些相关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应答。综合小鼠形态学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切片分析、炎症因子TNF-α检测,以及噬菌体负荷检测等结果,揭示了噬菌体灌注形成的炎症特征轻微,对小鼠正常生命体征无碍。综上,本论文以致病性金葡菌为目标菌株,分离获得两株裂解性噬菌体;研究了施用噬菌体混合制剂治疗小鼠金葡菌性乳腺炎的有效性;揭示了该噬菌体混合制剂在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中,相较于抗生素的优越性;从全基因组、转录组、炎症因子、小鼠表观状态及乳腺噬菌体负荷等角度,初步阐明了噬菌体混合制剂的应用安全性。因此,该噬菌体混合制剂是一种能够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效抑制金葡菌生长的生物安全制剂,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
林恺铖[8](2019)在《“南海仲裁案”国际新闻场域中的中国话语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后,受相关国家的参与和影响,中国南海主张面临着外交、法律、舆论三方面的重大挑战。舆论是各方面博弈、矛盾呈现得最为激烈,也是对中国南海主张的国际传播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国际新闻媒体关于“南海仲裁案”的报道,为中国南海主张国际话语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的媒体、议题、意见领袖等三个关键性要素的特征、规律与内在的关联的全面研究提供了可能和路径。在国际新闻媒体方面,中国、菲律宾的媒体表现显着。两国媒体为两国的立场、观点阐释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次于中菲两国,美日澳三国媒体也对“南海仲裁案”予以了密切关注。然而,这三国媒体的立场却明显倾向于菲律宾。在议题方面,中菲两国关于领土主权和国际法的叙事竞争最为激烈;美菲两国关于南海断续线和南海岛礁建设的话语合流的特征最为凸显。在意见领袖方面,来自中国、菲律宾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围绕两国在“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展开了话语竞争,而来自美国的意见领袖则对菲律宾的立场予以了广泛支持。上述国际话语传播与竞争过程中,各国媒体围绕各自政治立场产生的分流现象非常明显。这种话语分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带有联盟色彩的、对立的国际新闻媒体“话语偏向群”。其中,中国的立场得到了部分小国的政府官员和相关国家的专家学者的认可,但却因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在国际传播中缺乏进一步延展的可能性;而菲律宾的立场则得到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以及部分西方大国的口头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美国依托其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同盟体系,创造性地把菲律宾反对中国的话语作了大幅度的拓展,并将之嵌入到了亚太地区的地缘格局当中,从而在国际关系中不断产生新的溢出效应,使其成为了中国南海主张国际话语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障碍,也在国际认知层面为阻遏中国的崛起竖起了天然屏障。面向未来,“南海仲裁案”在国际舆论、国际认知层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形成。一旦南海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热点,中国南海政策和主张未来的国际话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国际话语权意识,完善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南海主张的外宣机制,实现中国南海主张国际话语权的“创造性转化”,并使之成为中国未来应对南海问题国际舆论的有效的“软实力”。
邹念琴[9](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NyaichyaiLila(李丽)[10](2019)在《中国对尼泊尔公共外交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外交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发起的旨在与外国人民建立直接沟通的努力。中国对尼泊尔的公共外交是指由中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针对尼泊尔人民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国在尼泊尔的国家形象,加深尼泊尔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增加中尼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水平。中尼关系经常被纳入政治协议和高层政治互访的研究范畴,但中尼关系从历史上就始于民间交往,并在此基础上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公共外交的研究以美国、欧洲和东亚为研究对象的居多,但关于中国对邻国尼泊尔的公共外交方面的研究很少。这意味着尽管尼泊尔处于中国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但公共外交在中尼关系中的优先地位较低。此外,尼泊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尼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才能有效推动两国的政治、经贸、人文合作进程。而两国公共外交关系建设是对双边关系的深化和补充,同时也是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需求。在国际关系中,公共外交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一国的对外宣传手段和单向的信息传递手段。然而,越来越多的外国公众和公共外交专家对这种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因此,在新形势下,中国这样的大国正在推动双向交流,加强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互动。中国对尼泊尔开展了包括文化、语言、教育、科学、贸易、旅游和援助等一系列公共外交行动。中尼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既是中国在尼泊尔开展公共外交的平台,也是中国软实力的源泉。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快速增长。中尼人文交流的日益发展,需要新的公共外交途径,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完善。尼泊尔虽然面积较小,但相较于中国,很早以前就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所有主要强国建立了联系。中国对尼泊尔的公共外交始于21世纪初。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在尼泊尔的公共外交领域是后来者。但人们发现,中国在规模和速度上发展较快,表现出了更大的潜力。在众多的公共外交平台上,中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都高度参与到了其中。由于中国公共外交的各种活动,尼泊尔人对中国有着高度的好感。中国的双向沟通、着眼长远关系的项目规划、网络化的关系沟通方式被证明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有效方式。本研究认为,首先,中国对尼泊尔的公共外交具有五个新特点,具体表现为:中国在尼泊尔的公共外交并不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两国人民直接交往与交流;它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搭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它与公民社会领导建立了联系,促进了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网络;它关注每一个普通人。其次,目前中国对尼泊尔的文化外交主要针对精英阶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语言差异也是一个重要障碍。而中国在经济领域对尼泊尔的公共外交比较成功,中国在尼泊尔的商业组织对于中国在尼泊尔商业外交的本土化以及推动民间关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民间交流这种“自下而上”的交流合作模式能将中尼关系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印度国家奶业发展委员会SINGH博士来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国家奶业发展委员会SINGH博士来访(论文提纲范文)
(2)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阿旃陀石窟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阿旃陀石窟概说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印度早期绘画的标本——第9、10 窟壁画 |
第一节 阿旃陀第10 窟壁画 |
一、左侧廊壁画 |
二、右侧廊壁画 |
第二节 阿旃陀第9 窟壁画 |
一、前廊壁画 |
二、左侧廊壁画 |
三、后廊壁画 |
第二章 黄金时代的明珠——第16、17 窟的壁画 |
第一节 阿旃陀第16 窟壁画 |
一、前廊壁画 |
二、大厅左右廊壁画 |
三、悟道成佛 |
第二节 阿旃陀第17 窟壁画 |
一、正面廊壁画 |
二、前廊壁画 |
三、大厅左右廊壁画 |
四、后廊壁画 |
五、礼堂壁画 |
第三章 从巅峰到停滞——第1、2 窟壁画 |
第一节 阿旃陀第1 窟壁画 |
一、前廊壁画 |
二、大厅左右廊壁画 |
三、后廊壁画 |
四、礼堂壁画 |
第二节 阿旃陀第2 窟壁画 |
一、正面廊壁画 |
二、前廊壁画 |
三、大厅左右廊壁画 |
四、后廊壁画 |
五、礼堂壁画 |
第四章 阿旃陀壁画的题材辨析 |
第一节 阿旃陀壁画中的本生故事 |
一 阿旃陀本生故事的选题特点 |
二 阿旃陀本生壁画的文本来源探析 |
第二节 阿旃陀壁画中的佛传题材 |
一 阿旃陀佛传图的“叙情叙景”特征 |
二 关于阿旃陀是否有“八相图”的辨析 |
第五章 阿旃陀壁画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阿旃陀壁画的叙事方式 |
一 以空间划分画面的构图方式 |
二 阿旃陀壁画的空间排布模式 |
三 叙事模式与观看方式探析 |
第二节 阿旃陀壁画的美学特色 |
一 阿旃陀壁画中的“情”与“味” |
二 阿旃陀壁画中的“自然主义” |
第六章 阿旃陀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 |
第一节 风格技法之承续 |
一 天竺遗法——阿旃陀和龟兹壁画中的凹凸法 |
二 妖娆风姿——人体造型的承续 |
第二节 宗教思想之类同 |
一 题材选择与说一切有部的“唯礼释迦”思想 |
二 五趣生死轮图与一切有部的因果报应观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善财王子本生的文本与图像流传 |
致谢 |
(4)印度海权发展中的安达曼·尼科巴因素:现状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地缘格局与战略价值 |
二、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安全布局与军力建设 |
三、印度在安达曼·尼科巴地区的海洋安全行动 |
四、安达曼·尼科巴地区海权建设的影响 |
五、安达曼·尼科巴海权发展的未来前景 |
结语:关于中国对策的建议 |
(5)印度对外援助中的三方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第一节 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
一、发达国家/国际组织支持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 |
二、传统援助关系转型语境下的三方合作 |
三、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语境下的三方合作 |
第二节 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双边援助、多边援助与三方合作 |
二、概念界定:不同参与主体的界定 |
三、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构成要件 |
四、印度对三方合作概念的理解 |
第三节 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理论阐释 |
一、多维视角下的援助动机理论 |
二、角色理论对于解释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独特价值 |
第三章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有限参与时期(1947-1991) |
一、角色认知: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 |
二、角色选择:以受援国角色为主 |
三、角色实践:有限参与三方合作 |
第二节 谨慎开放时期(1991-2014) |
一、角色认知:由政治驱动转向经济崛起 |
二、角色选择:成为净援助提供国 |
三、角色实践:对三方合作的谨慎开放 |
第三节 从谨慎开放走向主动布局(2014至今) |
一、角色认知:领导型强国 |
二、角色选择:宏大的援助目标与有限的援助能力 |
三、角色实践:由谨慎开放走向主动布局 |
第四章 印度开展与推进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动因 |
第一节 内生动力:解决国家发展问题 |
一、脆弱的国内基础是印度寻求合作的最大现实 |
二、三方合作是解决印度自身发展问题的途径 |
三、印度同时作为受援国和援助国的双重身份 |
第二节 地区因素:借重外力实现地区诉求 |
一、三方合作为印度管控周边国家关系提供选项 |
二、三方合作为印度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搭建桥梁 |
第三节 中国因素:寻求合力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一、三方合作是印度在南亚冲抵中国影响力的战略工具 |
二、三方合作是印度在非洲与中国展开竞争的战略工具 |
第四节 技术考量:提升援助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
一、三方合作有利于提升印度的援助能力 |
二、三方合作有助于提升印度的国际话语权 |
第五章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形式与案例 |
第一节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传统形式 |
一、印度与传统援助国开展的三方合作 |
二、印度与国际组织开展的三方合作 |
第二节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创新形式 |
一、对“三方合作平台”的理解 |
二、亚非增长走廊 |
二、国际太阳能联盟 |
三、抗灾基础设施联盟 |
第三节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案例研究 |
一、印度-美国-南亚区域能源一体化倡议三方合作项目 |
二、印巴南基金几内亚比绍三方合作项目 |
三、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东集装箱码头三方合作项目 |
第六章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评估 |
第一节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效果评估 |
一、印度的收益评估 |
二、受援国的收益评估 |
三、援助方的协调配合评估 |
第二节 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现实困境 |
一、理念与规则的兼容性问题 |
二、政策与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 |
三、合作过度政治化 |
四、公民社会组织及私营部门的参与问题 |
结论 |
一、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自身逻辑 |
二、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特征 |
三、印度开展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专着、编着、论文集 |
(二)期刊、报纸文章 |
(三)学位论文 |
(四)网络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一)专着、编着、论文集 |
(二)期刊文章 |
(三)学位论文 |
(四)网络文献 |
(五)档案资料 |
三、网站 |
附录:印度参与的主要三方合作项目 |
后记 |
(6)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金葡菌噬菌体的筛选及对小鼠乳腺炎的抑制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奶牛乳腺炎研究进展 |
1.1.1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与研究现状 |
1.1.2 诱发奶牛乳腺炎的原因 |
1.1.3 奶牛乳腺炎的产生机制 |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研究 |
1.1.5 常见的奶牛乳腺炎治疗方法 |
1.2 噬菌体的发现、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
1.2.1 噬菌体发展历史与现况 |
1.2.2 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多样性 |
1.2.3 有尾噬菌体目的分类 |
1.2.4 噬菌体的侵染周期 |
1.3 噬菌体疗法及其对奶牛乳腺炎的防控 |
1.3.1 噬菌体疗法概述 |
1.3.2 噬菌体对金葡菌的治疗 |
1.3.3 噬菌体疗法的局限性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2 奶牛乳腺炎致病菌及其噬菌体的分离纯化与生物学特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4 培养基和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奶样的采集 |
2.3.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3.3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2.3.4 分离株的药敏分析 |
2.3.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6 半数致死量(LD_(50))试验 |
2.3.7 噬菌体的分离及纯化 |
2.3.8 噬菌体的效价检测 |
2.3.9 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测定 |
2.3.10 噬菌体的扩增与培养 |
2.3.11 噬菌体颗粒的提纯与去杂质 |
2.3.12 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 |
2.3.13 噬菌体宿主谱的测定 |
2.3.14 氯仿敏感性测试 |
2.3.15 噬菌体温度稳定性测定 |
2.3.16 噬菌体pH值稳定性测定 |
2.3.17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
2.3.18 噬菌体对金葡菌生长的影响 |
2.4 实验结果 |
2.4.1 奶样质地与病原菌菌落形态 |
2.4.2 病原菌检测结果 |
2.4.3 病原菌理化性质 |
2.4.4 金葡菌的药敏检测结果 |
2.4.5 金葡菌16s和系统发育树 |
2.4.6 金葡菌Sau-XJ-21的半数致死量 |
2.4.7 金葡菌Sau-XJ-21的裂解性噬菌体形态 |
2.4.8 噬菌体的宿主谱范围 |
2.4.9 噬菌斑形态特征 |
2.4.10 噬菌体透射电镜形态 |
2.4.11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 |
2.4.12 噬菌体对氯仿的敏感性 |
2.4.13 噬菌体的温度稳定性 |
2.4.14 噬菌体的pH稳定性 |
2.4.15 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
2.4.16 噬菌体的体外抑菌效应 |
2.5 讨论 |
2.6 小结 |
3 噬菌体vBSM-A1和vBSP-A2的全基因组测序与注释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菌株与噬菌体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2.4 培养基和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噬菌体的纯化与浓缩 |
3.3.2 CsCl等密度梯度离心及回收 |
3.3.3 噬菌体基因组的提取 |
3.3.4 噬菌体的全基因组测序 |
3.3.5 噬菌体的全基因组分析和功能注释 |
3.3.6 噬菌体的主要功能基因比对与进化分析 |
3.3.7 噬菌体裂解酶蛋白结构分析 |
3.3.8 数据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噬菌体的基本生物学信息 |
3.4.2 噬菌体的基因分布 |
3.4.3 噬菌体的功能基因预测结果 |
3.4.4 噬菌体vBSM-A1的全基因蛋白图谱 |
3.4.5 噬菌体vBSP-A2的全基因蛋白图谱 |
3.4.6 噬菌体tRNA形态结构 |
3.4.7 噬菌体的分类学地位 |
3.4.8 裂解酶的跨膜区域和信号肽 |
3.4.9 裂解酶疏水性及理化性质 |
3.4.10 裂解酶二级结构 |
3.4.11 裂解酶三级结构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噬菌体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仪器与设备 |
4.2.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4.2.3 实验动物 |
4.3 方法 |
4.3.1 实验菌株与噬菌体的培养纯化 |
4.3.2 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
4.3.3 噬菌体cocktail治疗小鼠乳腺炎的分析 |
4.3.4 噬菌体安全性实验及转录组分析 |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
4.4.2 噬菌体cocktail对小鼠乳腺炎的治疗结果 |
4.4.3 噬菌体cocktail治疗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4 噬菌体安全性检测及转录组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噬菌体ORF在线预测结果 |
附录B 裂解酶的3D模型 |
附录C 噬菌体cocktail治疗小鼠的血常规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南海仲裁案”国际新闻场域中的中国话语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海仲裁案”在国际新闻媒体中的传播态势 |
第一节 “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时空分布 |
一、国际新闻媒体关注“南海仲裁案”的时间轨迹 |
二、关注“南海仲裁案”的国际新闻媒体及其地缘分布 |
第二节 “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两轴一擎” |
一、“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两大轴心 |
二、“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重要引擎 |
第三节 “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三大外部源力 |
一、“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亚太地区大国媒体 |
二、“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西欧大国媒体 |
三、“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东南亚国家媒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主要议题 |
第一节 “南海仲裁案”传播议题的结构及其延展 |
一、“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议题结构 |
二、“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的三大线索 |
第二节 三大议题在国际新闻媒体中的呈现 |
一、领土主权议题在“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直观呈现 |
二、南海断续线议题在“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直观呈现 |
三、国际法议题在“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直观呈现 |
第三节 中菲美关于“南海仲裁案”传播议题的话语形态 |
一、“南海仲裁案”传播议题中的中国话语 |
二、“南海仲裁案”传播议题中的菲律宾话语 |
三、“南海仲裁案”传播议题中的美国话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新闻媒体中关注“南海仲裁案”的意见领袖 |
第一节 “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
一、关注“南海仲裁案”的主要意见领袖 |
二、关注“南海仲裁案”的意见领袖的地缘分布 |
第二节 国际新闻媒体中关注三大传播议题的意见领袖 |
一、关注领土主权议题的意见领袖 |
二、关注南海断续线议题的意见领袖 |
三、关注国际法议题的意见领袖 |
四、中菲主要意见领袖在国际传播中的差异化特征 |
第三节 中菲美关注“南海仲裁案”的话语主体 |
一、“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中国意见领袖 |
二、“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菲律宾意见领袖 |
三、“南海仲裁案”国际传播中的美国意见领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南海主张国际话语在国际新闻媒体中的效应评估 |
第一节 中国南海主张国际话语的积极效应 |
一、关于“‘南海仲裁案’非法”的话语认同 |
二、关于中国立场的话语认同 |
第二节 中国南海主张国际话语的压力效应 |
一、关于“否定中国南海断续线主张”的话语联盟 |
二、关于“否定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话语联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索引 |
表格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附录 |
(9)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对尼泊尔公共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及意义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中国公共外交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 |
二、研究主题的确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案例研究和定性研究办法 |
二、定量研究方法 |
三、分析办法 |
第五节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对尼公共外交的历史 |
第一节 历史上早期的中国对尼泊尔公共实践 |
一、佛教和佛教僧侣是中国对尼泊尔公共外交的中心 |
二、西藏和尼泊尔的社会文化相融性 |
第二节 政治关系反映公共外交 |
小结 |
第二章 中尼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尼影响力 |
一、中国文化外交 |
二、文化与语言提升软实力 |
三、孔子学院的文化外交 |
四、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软实力之源 |
第二节 加德满都孔子课堂所构建的交流网络 |
一、加德满都孔子学院的组织结构 |
二、加德满都孔子学院的网络协同性 |
三、加德满都孔子学院的网络策略 |
小结 |
第三章 中尼教育与科技交流 |
第一节 中国科学外交背景下的中尼科技合作 |
一、特里布文大学与中国的科技合作 |
二、科学家推动中尼科学合作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中国对尼公共外交的新兴工具 |
一、公共外交和国际教育交流 |
二、中国教育的国际化 |
三、特里布文大学与中国学术机构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形象:在华尼泊尔留学生对中国的印象 |
一、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
二、公共外交是关系建设 |
小结 |
第四章 旅游和商业外交中的公共外交 |
第一节 旅游公共外交 |
一、在尼泊尔的中国游客对中国公共外交的促进作用 |
二、中国游客在尼泊尔所产生的软实力 |
第二节 商务外交在公共外交中所发挥的作用 |
一、商务外交的概念 |
二、中国的商务外交 |
三、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角色 |
四、民间商业组织推动中国在尼泊尔的商务外交的发展 |
五、中尼工商业协会:(NCCCI)促进尼泊尔与中国商业关系的重要组织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在尼泊尔地震救援中的公共外交策略 |
第一节 2015年尼泊尔地震及中国的援助 |
一、尼泊尔地震2015年 |
二、中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
三、2015年中国对尼泊尔地震的反应 |
第二节 中国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中的公共外交结果 |
一、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处理地震援助 |
小结 |
结论 |
一、中国对尼泊尔公共外交评价 |
二、中国在尼泊尔的公共外交力量 |
三、中国公共外交的弱点 |
四、中国对尼泊尔公共外交实践的机遇和挑战 |
五、关于中国在尼泊尔公共外交实践的建议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印度国家奶业发展委员会SINGH博士来访(论文参考文献)
- [1]巴控克什米尔地方派系研究[D]. 蒋颖.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3]阿旃陀石窟壁画研究[D]. 梁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4]印度海权发展中的安达曼·尼科巴因素:现状与影响[J]. 曾祥裕,解斐斐. 南亚研究季刊, 2021(01)
- [5]印度对外援助中的三方合作研究[D]. 孙艳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6]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7]金葡菌噬菌体的筛选及对小鼠乳腺炎的抑制作用与机理研究[D]. 耿慧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南海仲裁案”国际新闻场域中的中国话语效应研究[D]. 林恺铖. 暨南大学, 2019(06)
- [9]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中国对尼泊尔公共外交研究[D]. NyaichyaiLila(李丽). 云南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