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成分中分类号加“0”的问题

复合成分中分类号加“0”的问题

一、分类号在组配复分中的加“0”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瑾,洪秋兰,陈雪珠[1](2021)在《《中图法》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情况全解》文中研究表明《中图法》上位类目进行复分或仿分时一般需要在复分或仿分号之前加"0",但是有些情况不需要加"0"。文章通过对《中图法》第五版中可以进行复分或仿分的上位类逐一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的情况:上位类依N/X类的专类复分表分;上位类仿类名为"一般性问题"的类目分;上位类复分或仿分时需要加辅助符号;上位类之下已为复分或仿分类目预留类号;下位类采用借上级类号法。对于比较容易出错的情况,文章还采用列表形式详尽列举出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的上位类,以方便标引人员掌握。

李轩[2](2019)在《《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英文简称CLC)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结合文献内容特点及其某些外表特征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的类目表,它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类分图书、组织图书、分类排架、编制分类检索系统的工具。《中图法》自从1975年第一版发行之后,就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在修订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因为《中图法》的修订一直坚守着两个原则:稳定性与发展性,即“不变”与“变”。“不变”指的是大类设置基本不变,标记制度基本不变;“变”指的是分类技术、类目内容与人类知识积累保持同步。这两条原则保证了《中图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使《中图法》在中国分类法家族中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目前使用单位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对于分类法而言,至关重要。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分类效果的好与坏,决定着一部分类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研究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体系分类和分面分类两个维度,用统计数据的形式来反映复分技术、仿分技术、冒号组配技术等在《中图法》中的应用情况,纵向对比《中图法》五个版本的分类理论与技术发展状况,归纳其发展呈现的特点。通过对比发现:分类理论的发展相对稳定,而分类技术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复分技术、仿分技术、冒号组配技术等在《中图法》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在逐步加深,分类标准向科学分类、知识分类的方向发展,交叉学科的增多导致交替技术使用的扩大等方面。但是由于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图法》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复分表数量偏少、类目细分不够、更新滞后、规则复杂、无法解决类目的集中与分散问题,冒号组配技术使用范围较小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增加复分表的种类,增加细分粒度,多重列类,增设新的类目,改变复分标记方法,提升操作灵活性,用分面组配重排序列,增加冒号组配使用的范围等。最后,对《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类主题一体化程度加深,分面组配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全面深入,网络信息分类技术将会得到借鉴和应用,自动分类技术会不断推进,网络版会不断完善。

宋晓丹,王红,耿丽丽[3](2015)在《《中图法》第5版的特殊仿分规则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涉及特殊仿分规则的仿分一直是分类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探讨了设置特殊仿分规则的原因,分析了分类标引中容易造成错误标引的几种情况,阐述了特殊仿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仿分技巧,从而降低编目员实际工作中分类标引的错误率,提高分类标引质量。

李其港[4](2013)在《关于《中图法》第五版中连续复分问题的探讨》文中指出文章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关于类目复分方法的介绍,分析出连续复分和跨越复分时加"0"和不加"0"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总结出七种复分类型,并用实例进行了剖析。

段昌华[5](2013)在《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几个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类目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复分与仿分加"0"、主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某些专类复分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个别专类复分表类目设置过细、少数类名不规范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类目体系。

夏兴通[6](2010)在《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化工作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为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营销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制约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一部通用性的图书营销分类法,出版发行企业大多“借用”图书馆分类法或自编适用于本企业的分类法来进行图书营销分类:而且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不规范和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不利于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读者的图书消费和行业内图书营销信息的流通共享。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创造了条件。论文以作者参与的“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编制”与“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实施指南”项目研究为基础,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首先以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背景,提出用标准化方法解决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业存在的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缺失问题。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接着从理论研究和编制成果等角度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关于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第2章对“图书营销分类法”及相关的“图书”、“图书营销分类”概念进行定义。第3章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我国古代、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销售、发行)分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活动,对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课题,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通用性分类法的编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三条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这三条基本路径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中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行业标准化作为实现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并详细分析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第5章探讨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应该符合标准本身的定位以及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特点,并遵循和运用相关的文献分类、商品分类和标准化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因此,论文定义了“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概念并进行了标准定位分析,并系统地分析了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和特点,还深入文献分类学、营销学和标准化学,总结相关的原理与方法,并就这些原理方法和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与实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第6章、第7章以作者参与编制和实施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为基础,运用第5章探讨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我国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编制和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包括编制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分类大纲的制定、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分类主表的设计、分类附表的设计、标准文本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营销分类标引规则、出版社上架建议的规范、书店实施标准的基本模式等。最后,在第8章“结语”中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徐卫宝[7](2009)在《图书分类号不一致问题分析》文中指出在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依据的分类实践中,出现了同类书取号不一致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图书的排架,对读者的检索和图书管理人员的维护都造成很大不便。在结合大量实例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造成图书分类号不一致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分类号取号不一致的办法。

文榕生[8](2007)在《刍议《中图法》的“一般性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对《中图法》"一般性问题"的概况、变迁及相关问题进行概括:着重对其加"0"与否进行剖析,认为实际上并不存在加"0"(加"0"规则与妥善的注释可以解决以往所谓中"0"问题);对相似的"一般性问题"与专类复分表进行区分;并提出改进关于"一般性问题"的建议。

夏婧,赵锋[9](2007)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特色——自由组配》文中提出本文对《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组配方式进行比较,指出前者是无需根据类目注释规定,完全根据文献标引和检索需要进行的组配,后者属于根据类目注释的规定所进行的组配。论文详细分析了它们在组配规则和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文榕生[10](2007)在《验证“加‘0’主流规则”》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将修订后的“加‘0’主流规则”与《文献标引工作》所列举的加“0”种类进行对照、验证后,认为前者的规定基本上可以处理后者涉及到的问题,对于二者个别有出入的问题提出商榷意见,并对修订《中图法》中关于加“0”问题提出建议。

二、分类号在组配复分中的加“0”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类号在组配复分中的加“0”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图法》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情况全解(论文提纲范文)

1 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的情况分析
    1.1 上位类依N/X类的专类复分表复分不需要加“0”
    1.2 上位类仿“一般性问题”分只需要加一个“0”
    1.3 上位类复分或仿分需要加辅助符号时不需要加“0”
    1.4 上位类之下已为复分或仿分类目预留类号时不需要加“0”
        1.4.1 没有转换分类标准且有预留类号,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
        1.4.2 虽然转换了分类标准但有预留类号,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
        1.4.3 因采用借下位类号法且有预留类号,形式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
    1.5 下位类借用上级类的类号时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
2 结语

(2)《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概述
    2.1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概念界定
    2.2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关系
    2.3 现行的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
        2.3.1 分类理论
        2.3.2 分类技术
    2.4 《中图法》简介
        2.4.1 编制背景
        2.4.2 修订情况
第三章 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1 体系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1.1 应用发展状况
        3.1.2 存在问题
        3.1.3 改进建议
    3.2 分面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2.1 应用发展状况
        3.2.2 存在问题
        3.2.3 改进建议
第四章 《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分类主题一体化将得到空前的重视
    4.2 分面组配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深入
    4.3 网络信息分类技术将会得到借鉴和应用
    4.4 自动分类技术将不断推进
    4.5 网络版将逐渐完善
        4.5.1 缩短版本更新周期
        4.5.2 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图法》第5版的特殊仿分规则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用特殊仿分规则的原因分析
    1.1 被仿分的类目采用了特殊的编号方法
    1.2 为避免类目扩充造成号码冲突
    1.3 为满足类目仿分的逻辑性要求
        1.3.1 类目仿分要符合思维逻辑
        1.3.2 类目仿分要遵循逻辑次序
2 特殊仿分容易出错的几种情况
    2.1 一律冠“0”的特殊仿分
    2.2 连续采用多种复分形式的复杂仿分
3 涉及特殊仿分规则的分类标引技巧
    3.1 被仿分类目采用特殊编号方法的仿分
    3.2 一律冠“0”的特殊仿分
    3.3 “各国”仿“中国”分中的复分依据转换
    3.4 跨越仿分步骤的仿分
4 结语

(5)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中图法》复分仿分加“0”问题
    1.1 关于《中图法》复分仿分加“0”问题的提出
    1.2 复分仿分组号加“0”的原因
    1.3 加“0”泛化后引出的问题及对策
2 主表与通用复分表类目重复
3 部分类目重复和使用频率过低
4 主表中部分类名不规范
5《中图法》(第5版)有关类目具体修订方案

(6)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现状
        1.4.2 国外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状况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6 研究创新
2 图书营销分类法概念探析
    2.1 图书
        2.1.1 图书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属性
        2.1.2 图书与其他出版物的区别
        2.1.3 图书概念定义
    2.2 图书营销分类
    2.3 图书营销分类法
3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古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3.2 我国近现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发行)分类
    3.4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
        3.4.1 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法使用的基本情况
        3.4.2 读者对当前图书营销分类的看法
        3.4.3 出版发行企业营销分类存在的问题
4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4.1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定义
    4.2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必要性
    4.3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路径选择
        4.3.1 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
        4.3.2 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4.4 以标准化路径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可行性
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实施的原理与方法
    5.1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与定位分析
        5.1.1 标准的含义
        5.1.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
        5.1.3 标准的分类
        5.1.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定位分析
    5.2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与特点
        5.2.1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要素
        5.2.2 图书营销分类的作用
        5.2.3 图书营销分类的特点
    5.3 文献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5.3.1 分类活动的起源与文献分类的出现
        5.3.2 文献分类法编制的基本原理
        5.3.3 文献分类法的类型与功能
        5.3.4 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
        5.3.5 文献分类法的设计步骤
        5.3.6 文献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5.4 商品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5.4.1 产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5.4.2 商品分类在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品类管理
    5.5 标准化活动的原理与方法
        5.5.1 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理
        5.5.2 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5.5.3 制定和实施标准的流程
6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
    6.1 编制原则与编制思路
        6.1.1 编制原则
        6.1.2 编制思路
    6.2 分类大纲的制定
        6.2.1 制定分类大纲的基本考虑
        6.2.2 制定分类大纲的具体方法
    6.3 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6.3.1 分类标记的功能
        6.3.2 对分类标记的性能要求
        6.3.3 分类标记符号的种类与标记制度
        6.3.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6.4 分类主表的设计
        6.4.1 立类的原则与方法
        6.4.2 确立类名的原则
        6.4.3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6.4.4 类目注释
        6.4.5 类目微观结构设计
    6.5 分类附表的设计
        6.5.1 设立的依据
        6.5.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6.6 文本的设计
        6.6.1 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6.6.2 标准文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6.6.3 《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构成素及内容
7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实施
    7.1 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7.2 标准实施工作的原则与思路
        7.2.1 实施原则
        7.2.2 实施思路
    7.3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实施中的图书营销分类标引问题
        7.3.1 图书营销分类标引的含义与作用
        7.3.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使用本的制定
        7.3.3 营销分类标引的方式
        7.3.4 营销分类标引的规则
    7.4 出版发行企业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步骤
        7.4.1 基本原则
        7.4.2 一般步骤
    7.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出版社图书营销分类标引工作中的应用
        7.5.1 出版社在图书营销分类标引上的有益尝试——上架建议
        7.5.2 目前出版社上架建议存在的问题
        7.5.3 规范和完善上架建议的建议
    7.6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模式与内容
        7.6.1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两种基本模式
        7.6.2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7.6.3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7.7 标准实施案例:《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实施
        7.7.1 背景
        7.7.2 标准实施的基本过程
        7.7.3 初步效果评估与总结
8 结语
    8.1 论文总结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附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主表和复分表示例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7)图书分类号不一致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分类号不一致的原因
    1.1 分类错误
        1.1.1 归类错误
        1.1.2 组号错误
    1.2 分类前后不一致
        1.2.1 多主题图书取号规定不详引起的分类前后不一致
        1.2.2 多种取号方式的取号归定不详引起的分类前后不一致
        1.2.3 取号方式有争议引起的分类号前后不一致
    1.3 分类粗细不一致
2 图书分类不一致的解决办法
    2.1 工作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
    2.2 图书馆人员学习的常态化
    2.3 本馆《中图法》使用说明的书面化

四、分类号在组配复分中的加“0”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图法》上位类复分或仿分不需要加“0”情况全解[J]. 张云瑾,洪秋兰,陈雪珠. 图书馆学研究, 2021(03)
  • [2]《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D]. 李轩. 河北大学, 2019(04)
  • [3]《中图法》第5版的特殊仿分规则探析[J]. 宋晓丹,王红,耿丽丽. 图书馆学刊, 2015(01)
  • [4]关于《中图法》第五版中连续复分问题的探讨[J]. 李其港.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08)
  • [5]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几个问题的探讨[J]. 段昌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01)
  • [6]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D]. 夏兴通. 武汉大学, 2010(10)
  • [7]图书分类号不一致问题分析[J]. 徐卫宝. 图书情报工作, 2009(S1)
  • [8]刍议《中图法》的“一般性问题”[J]. 文榕生. 图书馆, 2007(06)
  • [9]《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特色——自由组配[J]. 夏婧,赵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 [10]验证“加‘0’主流规则”[J]. 文榕生.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7(02)

标签:;  ;  ;  ;  ;  

复合成分中分类号加“0”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