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开挖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勇[1](2021)在《道路非开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关于道路非开挖注浆加固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加固原理、加固材料、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等,以期为这一方向的研究提供借鉴。
伏北昊[2](2020)在《辽宁省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交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其他行业发展休戚与共,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由于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建设标准研究较少,且有些条文规定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给各省市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普通公路涉路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普通公路涉路工程项目安全评价工作缺乏规范性,涉路项目易发生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急需建立统一的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准则,为公路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查找、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提出切实有效的安全应对措施。本文首先介绍了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辽宁省现行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缺乏规范性和适用性;然后对普通公路涉路工程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评价技术的分析和应用等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绿色交通理论,提出了适用于辽宁省的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该理论的评价模型,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量化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数;最后结合辽宁省盘锦市供气管线普通公路涉路工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针对模型结果,提出加强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价和增强场地恢复中的环境保护意见。通过案例计算结果可知,安全指数为0.871,该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指数较高;但是设计与结果安全性评价维度得分率最低,为77.09%,表示需要在获得公路行政许可评价和施工方案安全性评价方面加强;安全保障措施评价得分率较低,为82.59%,表明施工期间安全保障措施和防交通事故的对策措施中继续完善。
冯彦铭[3](2020)在《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大多建设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由于在早期设计或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合理有效控制,加之运营后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得软土地区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在投入运营后仍出现较大沉降,进而引发了桥头跳车病害问题,给交通运营和养护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病害问题,各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展开相关的了研究与处治,但效果都并不显着,且目前传统的处治措施需要对道路进行占道施工,与运营公路面临的较大的交通压力等难以匹配。本论文以甬台温高速温州段大修EPC项目某路桥过渡段为工程实例,对该段运营公路开展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在前期地勘资料收集及野外调查的成果基础上,充分运用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桥头路基段进行沉降预测。由此提出适合该工程项目的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非开挖处治技术及评价其处治效果,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稳定性研究。本论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进展:(1)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桥头跳车处治方面的研究与理论进行了分析,对非开挖处治技术在运营公路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处治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系统阐述了甬台温高速温州段某桥头沉降段的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桥头跳车的形成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3)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研工作,获得研究对象相关现场资料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断面,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出未处理地基的后续沉降量,并根据固结理论得出沉降稳定所需要的剩余时间。(4)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桥头路基段的三维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固耦合分析,计算后续沉降量,与理论计算得出沉降量进行对比。也为下文处治效果提供了评价比对的依据。(5)对不同思路下的处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桥头路堤段的地质情况和运营要求提出了“路堤侧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与“侧向辐射注浆”的技术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这两种处治措施在不同参数下对沉降的控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处治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组合方案:路堤两侧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形成8m厚人工硬壳层,并结合路堤横向自上而下梅花桩布置引孔置换轻质材料,孔径为1m。该组合方案处治后沉降控制比例达到32.44%,确定了该处治方案的有效性。对路堤侧向引孔施工进行模拟,将施工过程分为不同工况,通过模拟结果对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处治措施在本项目中的可行性。
冉中瑞[4](2020)在《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在以西部地区为主的多年冻土地区修筑了大量的公路工程。由于多年冻土区长年处于低温气候环境下,地质条件十分特殊,导致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频发,病害程度严重,传统的公路养护技术修复效果有限,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冻土引发的各种病害问题,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以无损检测与高聚物注浆集成的公路病害处治技术在非多年冻土区的应用已十分成熟,但是由于使用的注浆材料热效应明显,在多年冻土区还未应用。因此,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的开发和其放热性能的研究对多年冻土区公路养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以上背景,采用热分析试验方法,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的放热机理以及固化放热、导热性能,并以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作为对比,对新型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的低热效应加以论证,并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固化放热过程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范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高聚物注浆材料的化学反应原理,研究了材料固化放热机理,通过傅里叶定导热律以及传热学理论,分析了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速率的影响因素。(2)通过室内试验,在-10℃~30℃环境温度下,测试了低放热与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材料中心和表面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材料密度和环境温度对固化放热过程的影响,分析得到密度与最高反应温度和初期升、降温速率的关系。高聚物注浆材料固化放热过程主要经历升温、恒温以及降温三个时期。在升温和降温初期,材料中心和表面的温度随时间线性变化,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热分析试验和热力学计算方法,测试了低放热和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热属性参数(比热容和导热系数)以及固化放热量,研究分析了材料的导热性能以及蓄热能力。(4)基于两种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和导热性能的研究,通过对比,综合分析了材料整体的热效应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低放热材料放热效率更低,绝热隔温能力更强,对低温环境的影响较小,适用范围更广。(5)基于非稳态导热定律和路基温度场基本理论,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与冻土路基的二维传热模型,分析了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固化放热对冻土路基的影响范围。
刘晓佩[5](2020)在《基于模量匹配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裂缝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如果裂缝得不到及时修补,在水和荷载共同作用下,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严重降低沥青路面的整体性、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因此,实现沥青路面裂缝快速有效修补是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有效方法。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修复手段主要以填缝修补为主。但目前关于裂缝修补材料的研究多集中于材料自身性能的提高,而忽略了裂缝修补材料与沥青路面材料之间由于模量差异而导致的力学相容性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有限元模拟计算模型,研究了裂缝修补材料与沥青路面材料之间不同模量差异时沥青路面道路结构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使裂缝修补系统均匀承受车辆荷载时裂缝修补材料与沥青路面材料的最佳匹配模量比。以裂缝修补材料的最佳匹配模量为主要设计原则,研制出一种水泥-乳化沥青-环氧树脂复合砂浆(CAE砂浆),该材料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且与沥青路面材料力学相容性较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系统的Abaqus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动态荷载作用下,裂缝修补材料与沥青路面材料不同模量比时,裂缝修补系统竖向应力、纵向应力及剪应力等力学响应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模量比的增大,裂缝修补材料受力逐渐增大,沥青路面材料受力逐渐减小,裂缝修补材料与沥青路面的模量接近时,裂缝修补系统受力均匀,能达到较好的修补效果。为使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系统拥有最好的力学相容性,裂缝修补材料应与沥青路面材料的最佳匹配模量比为1。(2)通过CAE砂浆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干缩性能、微观性能及粘结性能的实验研究,进行CAE砂浆中环氧树脂改性剂掺量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组分与沥青组分的质量比(E/A)为0.6时,CAE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得到较好的提升,因此,以E/A=0.6作为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3)通过CAE砂浆与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绘制应力-应变曲线,获得不同应变速率下二者的弹性模量,基于模量匹配的原则确定CAE砂浆中乳化沥青的掺量。结果表明:车辆移动速度范围为1040m/s、沥青组分与水泥组分的质量比(A/C)为0.4时,能实现CAE砂浆与沥青混凝土的模量匹配,因此,以A/C=0.4作为乳化沥青的最佳掺量。
李健[6](2019)在《前程路供热一次网工程非开挖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热力管道分布在人口密集和环境复杂的城市道路下面,随着供热运营时间的延长,再加上受到车辆荷载和建筑物的沉降的影响,热力管网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由于管道周围土体中存在的有害离子,管体本身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有效的提升城市供热管道的运行安全已经成为现在城市供热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在国内针对城市中的供热管道敷设施工方法还不是十分的成熟,多采用开槽直埋施工、半地沟施工的施工方法。但是这些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大面积开挖,破坏了城市交通秩序,而且使原有的地下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周围建筑物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以上传统施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了顶管非开挖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道路的开挖,避免了对周围土体、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不会造成道路堵塞现象。非开挖顶管施工可以防止水质被污染,从而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前程路供热一次网工程进行具体实地勘察,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现场的技术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了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并且对非开挖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计算了工程中的顶进力,进行了顶管施工方法的介绍,最后描述了施工的具体方案。文章通过分析工程作业中现场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本工程采用非开挖施工方式顺利进行,对后续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罗小云[7](2019)在《高聚物注浆非开挖技术在桥台位置伸缩缝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持续大力投入,截止2017年底,我国总的桥梁总数已经突破了100万座。伴随着日益繁重的交通量增长,桥梁老龄化和病害化的情况逐渐显现且持续加剧,在役桥梁多步入了维修期,约有超10万座桥梁成为危桥。伸缩缝是桥梁结构中“最不起眼”但又至关重要的部分,在车辆荷载的持续作用下极易损坏,而伸缩缝过渡区混凝土使用寿命仅为7.7年,远低于中梁钢和预埋钢筋焊接点的使用寿命。现有伸缩缝的维修往往需要封闭交通且工期长,这样对交通通行干扰极大。由此可知,调查分析伸缩缝过渡区混凝土的开裂机理并制定适宜过渡区混凝土快速维修的方法就显得迫切而重要了。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做了以下研究:(1)桥梁伸缩缝裂缝病害调查及机理分析。对渝黔高速全线79座桥梁共412条伸缩缝的病害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行车道处的伸缩缝过渡区混凝土开裂比超车道严重,紧急停车道的裂缝较少;桥梁的桥头桥尾的桥台位置伸缩缝维修次数较多,桥梁中间梁跨处的伸缩缝极少发生开裂;桥台侧伸缩缝开裂损坏的根本原因在于桥台的松动,而仅仅维修上部的伸缩缝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桥台沉降松动与伸缩缝开裂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根治伸缩缝的频繁破损。(2)针对桥梁伸缩缝病害采用非开挖高聚物注浆技术进行维修。对于裂缝:采用粘缝剂粘接修复;对于路基:注浆加固路基、提升路面。本研究在渝黔高速公路上选择了两个实验点进行了非开挖注浆技术修复试验,试验证明非开挖注浆技术对路面损害小,施工速度快,经济性高,可在施工后即时通车,减少因施工造成的阻碍交通。(3)为了确认非开挖注浆技术修复效果,用本研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的冲击荷载检测仪对桥梁伸缩缝进行检测,检测冲击荷载对桥梁伸缩缝影响程度。试验选取两座进行过病害治理的桥梁和一座未进行病害治理的桥梁作为检测对象。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高分子聚合物注浆在桥梁伸缩缝早期损伤治理中,提高了桥头平整度,填充桥头搭板底部脱空、提高路面强度、排出下层积水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对路面破坏小,精确可控,维修过程方便快捷,对交通运营影响很小。
周国永[8](2018)在《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软土路基加固技术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在众多软土路基加固方法中,路基注浆加固技术作为一项有效地非开挖加固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人们对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但是对其应用研究比较少,使该技术没有大规模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从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性能与加固机理、软土路基注浆浆液配合比、注浆方案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解决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难题,促进了软土路基非开挖加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本文通过对唐津高速公路注浆加固路段路基原状土土质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并对注浆材料的优缺点、适用性进行总结和分析,最终确定了适用于软土路基的注浆材料,并通过对注浆材料各组分的化学作用机理以及浆液对土体加固的物理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软土路基采用注浆法加固的可行性及主要作用方式。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复合浆液凝固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外试验对浆液性能进行了验证,最终确定了符合软土路基加固的最优注浆材料配比,为今后路基注浆材料配比设计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注浆原材料配比、注浆孔孔位布置、注浆孔深度和注浆压力的确定等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适用于软土路基注浆的注浆参数。通过对注浆原材料质量、施工机具性能、各施工关键环节以及对施工机具的改进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注浆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完善了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成套体系,并实现了路基注浆质量的可控化,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动力锥贯入法、落锤弯沉仪法等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以落锤式弯沉仪法作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检测手段,以其测得的路基土动态模量及其提高率作为评价指标,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路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标准。最后,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王昊铖[9](2018)在《立体式交叉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安全性评估的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跨越式涉路工程主要指公路、铁路以及各类管线从公路以及公路结构物上部架空通过的建设工程。穿越式涉路工程主要指铁路、公路、石油、燃气、电力等管道从公路下部通过的建设工程。由于立体式交叉涉路工程的普遍性,及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立交涉路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估是有必要的。但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国标中并未对此项涉路工程如何评估进行相关规定,仅仅在安徽省颁布的地方规范《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规范》中对涉路安全的评估提出了细节要求,缺乏涉路安全评估研究的标准,对于项目的涉路行为可行与否并无明确规定,无法判断其可行性,使得部分安评报告流于形式,对决策者不能提供明确的参考意见。所以,本次研究从系统地研究了立体式交叉涉路行为的安全影响评价,引入量化判别方法,增加安评报告的指导性,并在实际案例分析中进行了应用。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绪论、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研究、量化理论在安全评价分析中的应用、工程实际案例分析、结论和展望。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相关工程的安评估计情况,对文章结构进了介绍;第二章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收集整理,并结合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跨越和穿越公路工程进行了分类,细化了评估项目,制定了评估结构;第四章引入了量化判别方法,介绍了量化理论和量化结构;第五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安全评估分析;第六章为本文的总结和展望。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研究,对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的特点、分类、影响因素、评价内容和安全影响分析进行了总结。2、在具体分析工程的安全影响时,从设计环节、施工环节以及运营期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便于梳理安全隐患,判定行为责任,制定整改措施。3、在工程安全影响评价中,除逐项进行评价外,对项目的整体安全性进行判别,为公路主管部门在行政审批时提供决策指导。
陈兆南[10](2017)在《施工及服役条件下公路玻璃钢夹砂管涵洞安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公路涵洞的数量与日俱增,埋地管涵的结构型式不断推陈出新。针对传统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在实际公路工程使用中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本文创造性提出用玻璃钢夹砂管替代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夹砂管作为一种新型柔性复合材料管道,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并在中间设有夹砂层结构使其满足埋地管涵所需强度和刚度要求。目前,有关玻璃钢夹砂管的应用研究集中体现在给水排水、化工和石油领域,在公路涵洞方面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鉴于此,本文通过材料性能试验、动力特性试验和现场试验检测对玻璃钢夹砂管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深入探究,对玻璃钢夹砂管施工技术指南的制定和公路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工作可概括以下几个方面:(1)玻璃钢夹砂管制造工艺与过程控制分析。从玻璃钢夹砂管组成的3种原材料质量控制以及管壁结构层次与功能特性分析出发,论述了玻璃钢夹砂管的制造工艺流程以及相关质量控制要求,并进行夹砂层树脂砂浆强度控制分析,为材料性能试验、施工阶段动载试验及通车运营现场试验检测奠定基础。(2)实验用玻璃钢夹砂管材料性能试验。依据相关试验标准设计了压缩性能试验、拉伸性能试验、环刚度试验以及疲劳性能试验,得到玻璃钢夹砂管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拉伸强度、环刚度等基本力学参数以及不同疲劳荷载作用次数下的剩余环刚度,验证玻璃钢夹砂管材料性能参数可以满足公路涵洞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为玻璃钢夹砂管结构优化设计及公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施工阶段玻璃钢夹砂管涵洞动力特性研究。系统地总结分析玻璃钢夹砂管涵洞施工技术,设计了动载试验方案,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得到管涵在动载下管顶V和管侧H的振动速度时间历程曲线以及FFT频谱特性曲线,并运用ANSYS计算管材固有频率,对比分析玻璃钢夹砂管振动频率和最大振动速度。(4)服役条件下玻璃钢夹砂管涵洞现场检测与安全性能研究。介绍了玻璃钢夹砂管工程实例应用概况,进行服役条件下玻璃钢夹砂管的通车运营安全状况现场试验检测,分析了玻璃钢夹砂管控制截面上的应变和变形特征以及管顶挠度变形特性,并与玻璃钢夹砂管材料强度指标进行比对,得到埋地玻璃钢夹砂管通车运营一年后处于良好的安全状况,以实现玻璃钢夹砂管涵洞的公路应用与推广。
二、非开挖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开挖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道路非开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注浆加固原理 |
2 注浆加固材料 |
2.1 水泥基注浆材料 |
2.1.1 超细水泥注浆材料 |
2.1.2 粉煤灰-水泥注浆材料 |
2.1.3 微膨胀水泥注浆材料 |
2.2 地聚物注浆材料 |
2.3 高聚物注浆材料 |
3 注浆施工效果评价方法 |
3.1 弯沉测试法 |
3.2 雷达检测法 |
3.3 破损试验 |
3.4 复注检测法 |
4 注浆加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5 结语及建议 |
(2)辽宁省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的基础分析 |
2.1.1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的定义 |
2.1.2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的分类 |
2.2 对公路质量的影响 |
2.2.1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 |
2.2.2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质量的管控 |
2.3 对行车环境的影响 |
2.3.1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对路侧环境的影响 |
2.3.2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对交通环境的影响 |
2.4 对绿色交通建设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安全评价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
3.1 概述 |
3.2 安全评价的研究重点 |
3.3 主要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 |
3.3.1 鱼骨图法(因果图法) |
3.3.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 |
3.3.3 事故树分析法(FTA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
4.1 研究原则 |
4.2 体系组成 |
4.3 体系内容及分析 |
4.3.1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
4.3.2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办法 |
4.3.3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指标 |
4.3.4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施工区安全作业指导意见 |
4.3.5 普通公路涉路工程验收及养护 |
4.4 基于AHP模型的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与验证 |
5.1 概况分析 |
5.2 体系应用 |
5.3 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桥头跳车处治现状分析 |
1.2.2 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工程概况 |
2.1 公路桥头跳车背景 |
2.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和交通 |
2.2.2 地质条件综述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场地地震效应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不良地质 |
2.3 桥头路基历年加铺数据分析 |
2.4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现状及机理分析 |
2.4.1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分析 |
2.4.2 沉降现状及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沉降理论计算与预测 |
3.1 沉降计算的概述 |
3.2 计算横断面的选取和确定 |
3.3 计算方法与参数的选取 |
3.3.1 公式选择 |
3.3.2 计算参数选取 |
3.4 桥头路堤沉降计算与评价 |
3.4.1 路堤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
3.4.2 沉降计算结果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下的沉降计算 |
4.1 FLAC3D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
4.1.1 有限差分近似 |
4.1.2 运动方程 |
4.1.3 力学时步原理 |
4.2 FLAC3D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参数的选取 |
4.2.2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和施工稳定性分析 |
5.1 桥头跳车病害治理原则 |
5.2 桥头跳车病害段治理思路和处治措施 |
5.2.1 治理思路 |
5.2.2 处治措施 |
5.2.3 处治方案比选 |
5.2.4 处治方案选择 |
5.3 桥头跳车治理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1 路堤横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2 侧向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3 组合方案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 置换施工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5.4.1 参数选取及工况确定 |
5.4.2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专利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实践 |
(4)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发展 |
1.2.1 传统病害防治维修技术 |
1.2.2 无损检测与高聚物注浆集成的公路病害处治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状 |
1.3.1 高聚物注浆材料概述 |
1.3.2 高聚物注浆材料特性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聚物注浆材料热效应分析 |
2.1 基本化学反应原理 |
2.1.1 主要反应成分及其特性 |
2.1.2 基本化学反应过程 |
2.1.3 泡沫的形成过程 |
2.2 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机理研究 |
2.2.1 热量的来源 |
2.2.2 传热机理 |
2.2.3 放热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性能试验研究 |
3.1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固化反应温度试验研究 |
3.1.1 固化反应温度试验方案 |
3.1.2 温度传感器的选定以及校准 |
3.1.3 固化反应实验过程 |
3.1.4 密度对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最高反应温度的影响 |
3.1.5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固化反应温度的变化过程 |
3.2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固化放热量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温度传感器选定及校准 |
3.2.3 放热试验过程 |
3.2.4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热物性参数试验研究 |
4.1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比热容试验研究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件制作 |
4.1.3 比热容测试试验过程 |
4.1.4 温度对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比热容的影响 |
4.2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导热系数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件制作 |
4.2.3 导热系数测试试验过程 |
4.2.4 试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与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热效应对比 |
5.1 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性能试验研究 |
5.1.1 密度对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最高反应温度的影响 |
5.1.2 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固化反应温度的变化过程 |
5.1.3 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量测试 |
5.2 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热物性参数试验研究 |
5.2.1 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比热容测定 |
5.2.2 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导热系数测定 |
5.3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与普通高聚物注浆材料热效应对比 |
5.3.1 最高反应温度的对比 |
5.3.2 固化反应过程对比 |
5.3.3 材料放热和导热性能属性对比 |
5.3.4 高聚物注浆材料蓄热能力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对冻土路基影响范围数值模拟 |
6.1 冻土路基温度场基本理论 |
6.1.1 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6.1.2 伴有相变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6.1.3 路基温度场边界条件分类 |
6.2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与冻土路基二维热传导模型的建立 |
6.2.1 冻土路基模型的建立及材料热物性参数 |
6.2.2 路基温度场边界条件 |
6.2.3 传热模拟步骤 |
6.2.4 网格划分 |
6.3 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对冻土路基影响范围分析 |
6.3.1 注浆修复前路基温度场分布 |
6.3.2 注浆修复后不同时刻的路基温度场分布 |
6.3.3 固化放热对冻土路基的影响范围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基于模量匹配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 |
1.2.2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 |
1.2.3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模量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裂缝修补材料模量差异的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 |
2.1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有限元模型 |
2.1.1 基本模型 |
2.1.2 材料参数 |
2.1.3 边界条件及荷载 |
2.1.4 网格划分 |
2.2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模量差异对路面动力响应指标的影响 |
2.2.1 竖向应力 |
2.2.2 剪应力 |
2.2.3 纵向应力 |
2.3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最佳匹配模量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 CAE砂浆的原材料 |
3.1.1 水泥 |
3.1.2 乳化沥青 |
3.1.3 环氧树脂及固化剂 |
3.1.4 砂及其他材料 |
3.2 CAE砂浆的制备 |
3.3 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 |
3.3.1 基质沥青 |
3.3.2 集料 |
3.3.3 矿粉 |
3.4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3.4.1 矿料配合比设计 |
3.4.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3.4.3 配合比检验 |
3.5 试验方法 |
3.5.1 CAE砂浆的凝结时间试验 |
3.5.2 CAE砂浆的分离度试验 |
3.5.3 CAE砂浆的流动度及可工作时间试验 |
3.5.4 CAE砂浆的干缩试验 |
3.5.5 单轴压缩力学试验 |
3.5.6 试验方法 |
3.5.7 CAE砂浆的直接拉伸试验 |
3.5.8 CAE砂浆的微观性能试验方法 |
3.5.9 CAE砂浆与沥青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AE砂浆的性能试验及环氧树脂掺量的优化 |
4.1 CAE砂浆的组成设计 |
4.1.1 环氧树脂与乳化沥青的比例 |
4.1.2 乳化沥青与水泥的比例 |
4.1.3 其他材料的用量 |
4.1.4 试验配方 |
4.2 CAE砂浆的施工性能分析 |
4.2.1 凝结时间 |
4.2.2 分离度 |
4.2.3 流动度及可工作时间 |
4.3 CAE砂浆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1 养护龄期对CAE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环氧树脂掺量对CAE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CAE砂浆的干缩性能分析 |
4.4.1 干缩性能试验结果 |
4.4.2 沥青路面裂缝注浆材料收缩应力的计算 |
4.5 CAE砂浆与沥青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分析 |
4.6 微观结构 |
4.6.1 XRD分析 |
4.6.2 红外光谱分析 |
4.6.3 SEM分析 |
4.6.4 CAE砂浆强度形成机理及微结构模型 |
4.7 CAE砂浆中环氧树脂掺量的优化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CAE砂浆与沥青混凝土的模量匹配及乳化沥青掺量的确定 |
5.1 乳化沥青试验掺量的设计 |
5.2 荷载加载速率的选定 |
5.3 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应变率效应 |
5.3.1 应力—应变关系 |
5.3.2 抗压强度与压缩速率的关系 |
5.3.3 弹性模量与压缩速率的关系 |
5.3.4 损伤模量与压缩速率的关系 |
5.4 CAE砂浆的应变率效应 |
5.4.1 应力-应变关系 |
5.4.2 抗压强度与压缩速率的关系 |
5.4.3 弹性模量与压缩速率的关系 |
5.4.4 损伤模量与压缩速率的关系 |
5.5 CAE砂浆与沥青混凝土的模量匹配及乳化沥青掺量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前程路供热一次网工程非开挖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非开挖技术现状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比选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工程环境条件 |
2.4 施工方案比选 |
2.4.1 开槽直埋施工 |
2.4.2 半地沟施工 |
2.4.3 非开挖施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供热管设计与计算 |
3.1 供热管设计 |
3.1.1 设计依据 |
3.1.2 设计原则 |
3.1.3 热力管道参数计算 |
3.1.4 工程辅材选择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施工方案及工艺研究 |
4.1 设备选型 |
4.1.1 设备选型原则 |
4.1.2 泥水平衡顶管机分类 |
4.2 施工方案 |
4.2.1 工作坑尺寸确定 |
4.2.2 顶进前的准备工作 |
4.2.3 顶进方案的实施 |
4.2.4 纠偏措施 |
4.3 操作计算与控制措施 |
4.3.1 工作坑稳定性验算 |
4.3.2 钢板桩截面抗弯强度计算 |
4.3.3 整体稳定计算 |
4.3.4 隆起计算 |
4.3.5 角撑计算 |
4.3.6 腰梁计算 |
4.3.7 顶力计算与后背强度验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施工监测及安全保障措施 |
5.1 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5.1.1 顶管施工对地面的影响 |
5.1.2 顶管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5.1.3 顶管施工中对质量存在的影响 |
5.2 解决现场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
5.2.1 质量控制的措施 |
5.2.2 安全施工组织措施 |
5.2.3 控制地面沉降、隆起措施 |
5.2.4 环境保护措施 |
5.3 应用措施 |
5.3.1 施工监测 |
5.3.2 技术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聚物注浆非开挖技术在桥台位置伸缩缝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桥梁伸缩缝混凝土破损维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梁伸缩缝裂缝病害调查及机理分析 |
2.1 桥梁伸缩缝病害现场调查 |
2.2 桥梁伸缩缝病害的表现形式及造成原因 |
2.3 桥梁伸缩缝混凝土开裂的成因分析 |
2.3.1 结构形式 |
2.3.2 桥台背墙的结构形式 |
2.3.3 养护及自然因素 |
2.3.4 跳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开挖高聚物注浆技术 |
3.1 技术优点 |
3.2 作用原理 |
3.3 与传统治理方法比较 |
3.4 现场实验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实验地点病害分析及原则 |
3.4.3 实验方法 |
3.4.4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自主研发冲击荷载检测仪及检测实验 |
4.1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冲击荷载检测仪开发 |
4.1.1 研发冲击荷载检测仪的必要性 |
4.1.2 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
4.2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冲击荷载检测仪开发 |
4.2.1 冲击荷载检测仪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 |
4.3 检测结果分析 |
4.3.1 冲击荷载检测仪检测结果及分析 |
4.3.2 时间观测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渝黔高速公路主线桥伸缩缝台账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软土路基注浆理论与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3 软土路基注浆效果检测技术的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第二章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性能和加固机理研究 |
2.1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研究 |
2.1.1 土体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2.1.2 低注浆材料的选取 |
2.2 注浆材料的化学机理介绍 |
2.2.1 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机理 |
2.2.2 水泥—水玻璃化学作用机理 |
2.2.3 水泥—氯化钙化学作用机理 |
2.2.4 水玻璃—氯化钙化学作用机理 |
2.2.5 水泥—粘土化学作用机理 |
2.3 软土路基注浆加固物理作用机理研究 |
2.3.1 劈裂加固机理 |
2.3.2 渗透加固机理 |
2.3.3 压密加固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路基注浆浆液配合比研究 |
3.1 注浆凝固时间及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 |
3.1.1 水灰比对浆液凝固时间及强度的影响研究 |
3.1.2 水玻璃用量对浆液凝固时间的影响研究 |
3.1.3 氯化钙用量对浆液凝固时间的影研究 |
3.1.4 试件强度影响因素正交分析研究 |
3.1.5 室内试验研究结论 |
3.2 浆液性能的室外试验 |
3.2.1 室外试验 |
3.2.2 室外研究结论 |
3.2.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注浆方案和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4.1 注浆方案关键技术研究 |
4.1.1 确定注浆原材料和配合比 |
4.1.2 确定注浆孔孔位布置方式 |
4.1.3 确定注浆孔深度 |
4.1.4 确定注浆压力 |
4.2 注浆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4.2.1 注浆原材料质量控制 |
4.2.2 施工机具性能要求 |
4.2.3 制浆和储浆过程质量控制 |
4.2.4 孔位放样质量控制 |
4.2.5 钻孔质量控制 |
4.2.6 注浆质量控制 |
4.3 对施工机具进行的改进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
5.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1.1 评价方法介绍 |
5.1.2 评价方法验证及分析 |
5.1.3 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与优化 |
5.2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3 工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工程背景 |
6.2 设计方案 |
6.3 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 |
6.4 验收评定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和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展望 |
附录A《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注浆施工技术指南》 |
参考文献 |
(9)立体式交叉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安全性评估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概况 |
1.2.2 国外概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
2.1 国家法律规定 |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相关规定 |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 |
2.2 涉路安全相关行政法规 |
2.2.1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
2.2.2 《江苏省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
2.2.3 交通部铁道部农垦部水利部关于各部门基本建设工程占用公路暂行规定的联合通知 |
2.2.4 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气然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 |
2.2.5 苏交控《关于构造物跨(穿)越已建高速公路相关事宜的意见》 |
2.3 目前现行法律法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越和穿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3.1 相关工程类别 |
3.1.1 跨越公路工程分类 |
3.1.2 穿越公路工程分类 |
3.2 新建工程对既有公路可能产生的影响 |
3.2.1 跨越公路工程对既有道路产生的影响 |
3.2.2 穿越公路工程对既有道路产生的影响 |
3.3 相关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3.3.1 跨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3.3.2 穿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量化计算在安全评价分析中的应用 |
4.1 LEC法介绍 |
4.1.1 LEC法原理 |
4.1.2 LEC法对跨越和穿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的启发 |
4.2 本文量化理论介绍 |
4.2.1 量化理论原理 |
4.2.2 量化赋值原则 |
4.2.3 安全评估结构 |
4.2.4 量化结果评价 |
4.2.5 量化评价的拓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
5.1 公路上跨公路涉路安评示例 |
5.2 输电线路上跨公路涉路安评示例 |
5.3 管道下穿公路涉路安评示例 |
5.4 评估方法实际应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施工及服役条件下公路玻璃钢夹砂管涵洞安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有关玻璃钢夹砂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玻璃钢夹砂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玻璃钢夹砂管制造工艺与过程控制分析 |
2.1 原材料组成及基本要求 |
2.1.1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
2.1.2 树脂基体材料 |
2.1.3 石英砂填充料 |
2.2 管壁结构层次及功能特性 |
2.3 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分析 |
2.3.1 工艺流程 |
2.3.2 各道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
2.4 夹砂层强度优化控制分析 |
2.4.1 试验内容 |
2.4.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2.4.3 断面形貌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用玻璃钢夹砂管材料性能试验 |
3.1 压缩性能试验 |
3.1.1 试件截取与要求 |
3.1.2 试验条件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拉伸性能试验 |
3.2.1 试件制备与要求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环刚度试验 |
3.3.1 试件截取要求 |
3.3.2 试验实施步骤与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疲劳性能试验 |
3.4.1 疲劳试验方案设计 |
3.4.2 静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 等幅疲劳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浅覆土玻璃钢夹砂管涵洞动力特性研究 |
4.1 玻璃钢夹砂管涵洞施工技术 |
4.1.1 填土材料与施工工艺流程 |
4.1.2 施工关键技术 |
4.2 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
4.2.1 动载试验路概况 |
4.2.2 振动速度传感器布设 |
4.3 动载试验测试结果 |
4.3.1 加载工况 |
4.3.2 振动速度测试结果 |
4.4 动力特性分析 |
4.4.1 最大振动速度分析 |
4.4.2 管材固有频率的有限元计算 |
4.4.3 频谱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役条件下玻璃钢夹砂管涵洞现场检测与安全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程实例概况 |
5.3 现场检测条件 |
5.3.1 应变采集系统 |
5.3.2 加载车辆基本参数与轴重 |
5.4 现场试验方案设计 |
5.4.1 试验准备工作 |
5.4.2 试验检测元件布设 |
5.4.3 车辆加载工况 |
5.5 检测结果与安全性能分析 |
5.5.1 控制截面上应变和变形特征分析 |
5.5.2 管顶挠度变形特性分析 |
5.5.3 安全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四、非开挖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道路非开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综述[J]. 高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2]辽宁省普通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 伏北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3]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D]. 冯彦铭.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低放热高聚物注浆材料放热特性研究[D]. 冉中瑞. 郑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模量匹配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研究[D]. 刘晓佩.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6]前程路供热一次网工程非开挖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D]. 李健. 吉林大学, 2019(03)
- [7]高聚物注浆非开挖技术在桥台位置伸缩缝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 罗小云.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D]. 周国永.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立体式交叉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安全性评估的研究和应用[D]. 王昊铖. 东南大学, 2018(05)
- [10]施工及服役条件下公路玻璃钢夹砂管涵洞安全性能研究[D]. 陈兆南.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