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04年《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一、2004年《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袁博[1](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赵粉艳[2](2020)在《应对旅游发展的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古城古镇旅游热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古城镇将旅游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加大了旅游发展的力度。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阆中古城,其旅游在近些年来也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对古城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探究旅游发展对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存在哪些威胁,以及在古城未来的发展中应如何平衡旅游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成为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的整理、实地调研以及对比分析等方式,对阆中古城的空间格局构成要素及其演变,以及近些年来旅游发展对于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结合空间格局相关理论,本文认为阆中古城空间格局构成要素包括“自然山水格局、城垣格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因水成街’的城江关系、传统街巷、标志节点、公共建筑、传统民居”等几个方面;其次,20世纪受战争及城市建设的影响,古城的城垣格局、城江关系等空间格局要素遭到破坏;当前,旅游发展对于阆中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空间功能置换、传统街巷空间的改变、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变化”等方面。本文通过对旅游发展与古城空间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利益主体的空间需求是引起古城空间演进的主要原因,而不当的旅游发展方式则是产生“保护与旅游矛盾论”的根源。因此探索适当的发展方式,实现古城保护与旅游的协同化发展是阆中古城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协同”与“管理协同”两个方面提出了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与旅游协同发展的策略。空间层面,通过“构建城墙标识系统,织补古城空间格局;调整道路交通结构,优化古城城江关系;传承传统产业,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传统生活活态性;划定旅游经营范围,引导旅游设施合理布局”等方式,强化古城特色,在空间格局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旅游发展。管理层面,通过“完善法制体系,规范发展方式;鼓励社区参与,提升居民主体地位;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来源;探索激励机制,促进多方参与保护”等策略,引导并规范旅游发展方式,促进古城保护,进而实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徐成[3](2020)在《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壬辰战争(1592—1598)是一场开始于明万历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文禄元年,公元1592年)的涉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战争,不管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对整个东亚格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场战争中,来自中国宣大地区的宣大将士积极地参与了援朝抗倭,尤其是日军第二次侵朝之时,宣大将士的表现尤为亮眼。既往对其东征援朝事迹的研究相对匮乏,存在可以突破之处。除此以外,宣大将士本身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深度参与了 16世纪后期的这场东亚大战争,研究宣大北兵援朝不仅是中国史的问题,也是东亚史的问题。本文利用正史、金石、谱牒、档案、方志、政书、文集、笔记等材料,佐以田野调查,梳理了两次入援的宣大北兵将领的概况,重点分析了主要参战将领的生平行历,将其历史形象修复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并且,重点研究了宣大将士在援朝抗倭战争中具体参与过的战争事迹,如平壤开城之捷、碧蹄馆战役、稷山之战、蔚山之战、第二次蔚山之战、泗川之战,以往针对这些战史,学界已有不少成果积累,但是以往研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各方偏重不一,中国学者未尝仔细利用日方史料,日韩学者对明朝史料使用又不尽然充分,对于许多问题莫衷一是。本文综合利用明朝、朝鲜、日本方面的各类史料,尤其是回归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s),尝试厘清这些战争以及宣大将士的作战情况的相关问题。宣大将士驻扎朝鲜期间,与朝鲜当地的中央与地方官员、部队、民众也有着交往互动,对朝鲜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后世朝鲜官方对其亦有一定程度的纪念,并且宣大将士的后裔中有一部分在明清易代后迁居朝鲜,本文尝试分析其后裔在朝鲜的境遇,并与辽东将领李氏后代或其他籍贯将领东迁朝鲜的后代进行对比,分析其待遇差异与成因。而且,宣大北兵将领后裔在国内亦有存留,在其原乡亦繁衍绵瓞,但其与朝鲜的同宗血脉在针对东援祖先的文化与记忆上已发生截然相异的变化。本文比较中朝两国宣大将士后裔之不同,并分析了其成因。由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朝两国历史记忆中的宣大将士,并发现宣大将士的形象在战后的朝鲜半岛和中国都逐渐归于落寞。在朝鲜半岛而言,这固然与辽兵、南兵第一次来援有“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有关系,但更与朝鲜王朝官方在战后对战争文化的回溯与建构的过程中对辽兵和南兵相对更加重视有关。而在中国的宣大将士子孙,由于明清易代,清朝官方对于万历抗倭援朝一事整体持否定态度,卫所的裁撤罢改与卫所制度的逐渐解体也使宣大将门失去了赖以维存的根本土壤,其抗倭援朝之功绩亦逐渐泯灭。最终造成了不管是中国还是朝鲜,都逐渐遗忘其援朝的来龙去脉。

胡德志[4](2020)在《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文中提出纸商业的产生、发展与上海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开埠以来,上海城市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尤其是西方近代机器印刷术的引进以及上海工商、文教事业的快速发展,无不为纸张的行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作为上海日用商品行业中的一员,纸商业亦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日常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民国后,纸商业迎来勃兴发展时期。纸商业的经营涵盖了土纸经营和机纸经营两个经营层面。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土纸与机纸在纸张产品种类的经营上和销售空间的分布上形成了层次化的市场形态。为适应市场多元化的纸张需求,上海纸商业在产品经营上采取了不同的购销形式,并对纸商业的经营群体做出了行业分工。此外,针对不同业务的运作,纸商业还专门制定了多种经营策略。纸商业的贸易范围不仅辐射国内诸多地区,也兼及海外。纸商业群体有资方群体与劳方群体之分。资方群体中的经营者和劳方群体中的职工,虽属不同的群体阵营,有着相异的身份属性,在薪酬与福利待遇上也不尽相同,甚至在劳资关系上也曾针锋相对过,但二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在人事分工上体现出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不过,纸商业的从业群体,在籍贯来源上、人事管理上有着明显的地缘因素与业缘因素相结合的传统特色。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纸商业也于不同时期里不断建立健全本行业的同业组织。其内部组织体制,相继历经了委员制、董事制、理事制三个发展阶段,纸商业的内部组织机构,虽在设置运作上大同小异,但也体现出了现代特征。纸商业同业组织的建立健全,不仅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有效地维护了会员的利益,方便了政府对纸业市场的管理。在纸商业发展过程中,以围绕着纸张问题的治理以及治理背后所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亦构成了民国上海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尤以纸张的统制及其统制下的现实影响和“物”纸背后的文化特性和政治特性最为显着。可以说,民国时期,纸张的统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政治问题。

薄宏涛[5](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王雷垠[6](2019)在《我国宪法上的“民族”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3月11日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入了宪法,这也是“中华民族”概念首次写入宪法。能够看到,这一次的修宪对于统一的国族概念的强调有了加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民族是宪法文本中一个当然存在的概念。但是实际上,“民族”入宪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虽然民族概念较早进入中国,但是立宪者和修宪者出于民族团结等原因的考虑,对于“民族”采用审慎的态度,一直没有将民族写入宪法。中国自古以来有“民”,有“族”,但是却没有代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这一语词。通说认为这一语词是从日本传入。在民族概念经历翻译的转介之后,内涵变得丰富而复杂。梁启超和立宪派人士由于深刻感到民族危机,所以偏向于将“民族”作为国族概念来理解。但是革命党人为实现推翻满清政府的目的,极力反对立宪派的民族主张,强调一种文化和自然意义上的“民族”观念。之后其观念又在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被孙中山、蒋介石等人从“国族”意义上进行修正,如蒋介石提出的强调单一民族主体的“宗族说”。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这一概念的认知主要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强调的是一种多元复合的民族观,即在清楚划分各个族群的基础上,保证国族的统一。在和国民党政府进行博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获得最终的胜利,民族得以在1947年写入《中华民国宪法中》。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继受苏联民族理论,对民族展开民族识别工作,最终,宪法的框架形成一个“二元”的民族观——序言部分的“民族”是国统一族意义上的,而大纲和正文部分的“民族”是“族群”意义上的。这一框架一直影响到了现行宪法。虽然民族识别有利于各民族对自我民族身份的认同,但是也埋下了之后民族矛盾的种子。1949年到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间,国家偏重政治生活,阶级斗争是生活的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民族的差异性被掩盖。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成为生活的主线,阶级话语被人为地淡化了,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等以及利益分配不均,最终使民族重新被人们想起,重新被强调。在经济、文化差异逐渐扩大带来的不公面前,民族主体性再次觉醒,民族差异被放大,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2018年3月的修宪,立宪者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写进了宪法之中。虽然这一概念早已广为人知,但是由于其内涵的复杂性,立宪者对其使用一直保持着警惕。本次修宪,这个概念在中国百年宪法史中第一次进入宪法中。由此可以看出,在民族处于危机和困难之时,只有强化“一”而淡化“异”,人民才能战胜阻碍,最终实现生活的富足和国家的富强。本文将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在宪法史的脉络中对上述民族的两个相关表述,即代表族群意义的“民族”和代表文化共同体、国族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两个概念的由来进行分析,同时将其写入宪法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以期对宪法上的民族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谢雨杉[7](2019)在《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认为自我国第一部城市旅游宣传片诞生,至今恰有20年。城市旅游宣传片是记录时代与发展的特殊影像作品,政策的变化、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都能在其中得到呈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及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再加上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城市旅游宣传片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城市营销的重要工具,我国城市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热潮中。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表征对象主要是城市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它既能通过表现城市的发展历程、现状建设以及市民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从而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与品牌,又能指向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以引导资源流向、提升营销的精准度。空间作为城市一切发展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核心要素之一。城市的发展过程是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因此,城市旅游宣传片也不仅仅只是城市物质空间与市民活动的直观展示,其背后隐含着深层的城市发展理念与思路变化。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政策、理念落实的重要工具,它是城市发展的指导与蓝图,随着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城市旅游宣传片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城市旅游宣传片为主要对象,利用影像叙事和空间叙事的方法对其影像制作手法及表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构,然后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演进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传播内涵及生产背后的话语。本文分六个部分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及整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阅读大量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相关文献,界定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城市营销学视角与广告学视角对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目的及本质进行论述;结合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演变,明确了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发展历程,并对传播学和叙事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进行总结。第三章从生产动机和背景、叙事主题与方式以及城市形象塑造及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梳理成都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演进和宣传片发展历程,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宣传片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其制作背景、叙事方式和表征内容,最后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结合城市理论,分析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演变背后的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层原因。第六章得出研究结论,通过反思提出不足与展望。

张卉[8](2019)在《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舞蹈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行为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但中国舞蹈产业的提出已经是21世纪初的事情。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持续推进,面临着创作生产、管理运营走市场化道路的问题。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政策、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陆续颁布,为舞蹈产业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舞蹈创造了更多的呈现方式,拉近了舞蹈艺术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总体而言,中国舞蹈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舞蹈演出业、舞蹈出版业、舞蹈培训业、舞蹈用品业等越来越多的舞蹈产业形态出现并进行着积极探索。不过,相较于实践领域的繁华,舞蹈产业理论研究尚显不足。对于舞蹈产业的定义、分类、特征等基本问题众说纷纭,缺乏规范解释;舞蹈产业中现存的现象与问题、如何保持舞蹈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本篇论文以中国舞蹈产业最基本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切入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分析与总结。本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对中国舞蹈产业的概念、内容、特征做出阐释,以建立对舞蹈艺术与产业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转换以及基本认识;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舞蹈产业自古至今的发展轨迹与演变过程,以凸显影响舞蹈产业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因素;第三章从政策环境入手,分析政策对演出市场、院团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消费者培育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舞蹈产业自身入手,分析舞蹈演出业、舞蹈出版业、舞蹈培训业、舞蹈用品业、舞蹈内容保存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归纳出问题与建议,以小见大描摹出中国舞蹈产业的整体样貌;第四章主要探究如何保持中国舞蹈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尝试提出生产以内容为王,传播以互联网为平台,服务以大众为本的发展策略。作为艺术产业的后发国家,中国舞蹈的产业化探索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关于中国舞蹈产业是什么,有什么,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在当前已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研究必要性,并且十分有必要对产业化的实践探索做出理论回应与学术建设。

朝格吉胡楞[9](2018)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城市是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经过发展和演化而形成的城市形态具有持久性,它们镌刻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记忆。同时也被证明了形态本身是为了能适应周边环境变化和功能布局要求而存在,所以城市形态蕴含着宝贵的建城经验与智慧。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应当尊重传统,寻求真实,找出其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要素,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者们不懈的追求。而城市形态的演化与变迁,是城市生命力的延续与传承,是城市发展历程最真实的写照。本文在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2004年、2009年、2015年七期影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查询,运用GIS技术,对呼和浩特市不断演化的城市形态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利用分形理论、紧凑度、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等指标对城市外部形态特征和拓展方式进行分析;利用空间句法解构内部路网系统,分析其内部形态的演进规律;最后从自然环境、人口、经济、道路交通、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角度诠释了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演变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城市外部形态的变化用分位数和紧凑度表征。通过计算,分维数与紧凑度呈对应关系,城市分维数变化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波动态势,而紧凑度由下降较快逐渐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总的来看,呼和浩特市近40年城市外部形态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向外扩展—内部填充—趋于稳定。城市由开始的缓慢蔓延式增长,到城市向外扩展逐年趋于规则,城市外围结构形态的稳定性也逐渐提高,城市以内部空隙填充为主,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转为集约型,城市内部空间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更加合理。(2)运用空间句法对城市内部形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994年之前,城市内部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城市生活中心;1994—2015年,新华大街、昭乌达路、哲里木路、海拉尔大街以及成吉思汗大街,这些地段承担了城市生活中心功能,城市功能比较集聚,这也是造成呼和浩特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同时在2015年,火车东站周围成为呼和浩特东部区域城市生活中心。经过可理解度的计算发现1976—2015在城市扩张和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3)通过结合专业资料等对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总结,分析得出城市形态演变受到自然环境、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发展、人口要素、交通等多方面的作用影响。其中自然环境要素是外部作用力;人口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城市总体规划则通过适合的干预时机和手段对城市形态演总体格局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最后交通要素对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中局部用地扩展中产生引导作用。

舒莺[10](2016)在《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是一个自然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城市在自然环境中产生,其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的扩张实质是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位处西南的山地城市重庆,从中央王朝的边陲小城逐渐成为长江上游核心城市和国家战略布局中影响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与政治稳定的重要城市,自诞生之初就深受长江水岸与山地自然环境影响。流域内各城市在具体的城市选址、范围拓展、空间布局乃至经济地位、社会分工、文化进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由于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的差别而独具特色。为此,本文选取具有二千多发展历史的重庆主城区作为代表性的扩展变迁分析样本加以研究。本文以重庆城市历史发展时间为依据,把主城空间拓展模式按时间进程分为五个阶段:先秦时代城市起源期、沿江拓展的传统山地城市期、跨江拓展的商业城市发展期、分散扩张的战时首都建设期和组团拓展的都会城市期。从研究本体——主城产生、拓展过程出发,针对各时期的扩张特点,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追溯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影响,综合分析各种环境影响因素,进而对其演变规律加以分析,剖析城市形成发展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综合环境机制的影响及其表现,最后对当代重庆城市建设持续规模扩张与拓展的方式再加以探讨。古代重庆地区所处的川东平行岭谷是孕育早期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沿长江及其支流诞生了巴人族群及其城邦。巴人聚居和城市文明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脉络并不十分清晰。考古与史料记载表明巴国在长期征伐中出于军事防御目的,依靠自然地理环境据险自守,建立早期城市作为散点定居的聚合,成为后世城市空间拓展的策源地。在巴人江州城市基础上,主城半岛经历了秦汉到明代中央王朝管辖下的四次大规模筑城,再经清代数次补筑,塑造出了独特的山水城市轮廓。从拓展方向上看,主城在渝中半岛沿两江拓展,最初主要在嘉陵江、长江散点布局,城市修筑在地形优势更为突出的长江北岸,此后逐渐从长江沿岸扩展到越过大梁子,延伸到嘉陵江,最终形成九开八闭环江而成的上下半城。这个时期军事防御一直是古重庆城修筑、拓展的主要动力,张仪与戴鼑筑城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和宣扬王权在城墙构筑中体现尤为明显,三国时期李严与宋代彭大雅修筑城市则是出于更加直接迫切的军事防御目的。与之相映照的是,隋唐到宋之间近千年间,渝州主城未见大兴土木,主要源自渝州军事优势地位下降,不具备迫切的防御需要,所以城市空间不见拓展。这一时期,主城拓展的方式主要是沿江发展。近代重庆城市拓展的动力不再是政治军事防御,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城市跨江扩张。封闭的城门城墙与狭隘的旧城空间、艰难的山地交通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从清末开埠通商到军政时期的九年市政建设,逐渐繁荣的码头经济推动半岛之外的江北、南岸城区发展,城市开始出现板块结构。同时,西方技术与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理念进入重庆,军政时期的管辖使重庆城市的发展进一步走上正轨。拆除城门、整治街道、修建公路码头、兴建近代邮政、电灯、自来水工程等公用设施使传统时代的旧城内部结构逐渐被改变。近代交通技术使渝中半岛新旧城区、南北江岸核心区域得到开发。近代重庆城市突变时间不长,但五十多年的时间却对传统城市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具有二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古城沿江扩展的自然模式在近代商业社会背景下被打破,人为规划对自然山地环境的自主掌握,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得到实现,跨江发展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抗战时期是重庆城市从近代化走向现代化最关键的时期。八年多的陪都时期重庆城市范围得到急速扩张,同时促进了城市在两江四岸的深入发展,是重庆从半岛为中心的小城市走向大型都会城市的开始。日寇大轰炸对旧城区带来了严重破坏,但客观上为老城区的街区重构提供了重建机会。出于战时安全防御需要的消防安全、火巷构造、街区拓宽等工作对旧城街区的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战略防御政治经济需要的战时迁建极大的改变了重庆的经济性质和结构,同时对重庆空间范围的扩张和整体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开启了重庆乡村扩展和城市化新模式,近远郊区各具特色的新街区与新片区中心形成,在两江四岸地区更为广阔的空间中散点拓展,奠定了建国后重庆城市建设的空间与物质基础。现当代重庆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强大作用推动下,城市规模大幅度扩张。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在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与动力下大调整,从“梅花点状”散点分布到“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的最终成形与“二环时代”的来临,政策决定、经济推动,文化影响,分别在建国后几个重要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城半岛独荣成为跨越两江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直辖后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城区再度扩张,山水阻隔的封闭状态不复存在。城市核心区和周边地区都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市内外联通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越来越强大的社会需求与现代技术还在不断的改变传统的自然环境。重庆从山水城市变为高楼城市,众多现代桥梁、隧道交通贯通江水、山地,成为重庆新的城市景观。当代重庆正逢“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城市继续保持着快速规模扩张,主城的概念正在产生新的政治经济含义。宜居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同时就对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提出了要求。未来城市的扩张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自然环境和城市文化采取具有保护性和前瞻性的拓展规划。

二、2004年《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概况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五) 创新与不足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一、开展思想教育
        二、培养妇女干部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一、“缠”与“放”之间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第二节 生育变革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二、群体特征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二、日常文娱活动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结语
    一、“新”身份的确立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应对旅游发展的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古城旅游成为促进古城保护的重要手段
        1.1.2 古城保护在旅游发展中面临的潜在威胁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古城保护历程概述
        1.3.2 国内古城保护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1.3.3 关于古城旅游及其对古城保护影响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古城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
        1.3.5 关于阆中古城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阆中古城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
    2.1 阆中古城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地理区位
    2.2 阆中古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2.2.1 秦“张仪城”
        2.2.2 汉代时期
        2.2.3 唐宋时期——格局初具,城址稳定
        2.2.4 明清时期——修葺重建、格局形成
    2.3 清末阆中古城空间格局的要素构成
        2.3.1 城垣格局
        2.3.2 城市空间功能布局
        2.3.3 天心十道的街巷格局
        2.3.4 因水成街的城江关系
        2.3.5 标志节点
        2.3.6 公共建筑
        2.3.7 传统民居
    2.4 民国以来阆中古城空间格局演变
        2.4.1 民国时期战争因素导致城垣及城内建筑破坏
        2.4.2 新中国成立初期古城传统空间格局及肌理的破坏
        2.4.3 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建设及其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3.1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3.1.1 阆中古城旅游的参与阶段(1986年—2004年)
        3.1.2 阆中古城旅游的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3.1.3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现状
    3.2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保护的积极作用
        3.2.1 旅游发展调动地方政府工作积极性
        3.2.2 旅游发展促进古城空间环境的改善
        3.2.3 旅游促进阆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3.2.4 旅游发展为古城空间保护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3.3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格局的现实影响及潜在威胁
        3.3.1 古城空间功能的变化及潜在威胁
        3.3.2 传统街巷空间的变化及潜在威胁
        3.3.3 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变化及潜在威胁
        3.3.4 南津关历史文化街区的消失
    3.4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格局变化的作用机制
        3.4.1 旅游城市的定位推动古城用地功能的调整
        3.4.2 旅游者消费需求是引起古城空间变化的主导因素
        3.4.3 外来投资者的参与加速了空间的变化
        3.4.4 旅游发展与空间变化及潜在威胁之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策略研究
    4.1 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的基本目标
        4.1.1 保护古城空间格局的真实性
        4.1.2 织补古城空间的完整格局
        4.1.3 实现古城旅游发展与原住民生活延续性的平衡
    4.2 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空间协同
        4.2.1 构建城墙标识系统,织补古城空间格局
        4.2.2 调整道路交通结构,优化古城城江关系
        4.2.3 传承传统产业,活化利用工业遗产
        4.2.4 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传统生活的活态性
        4.2.5 划定旅游经营范围,引导旅游设施合理布局
    4.3 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管理协同
        4.3.1 完善法制体系,规范发展方式
        4.3.2 鼓励社区参与,提升居民主体地位
        4.3.3 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来源
        4.3.4 探索激励机制,促进多方参与保护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致谢

(3)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两次入援的宣大将士
    第一节 “壬辰倭乱”中的宣大将士——周弘谟、任自强、高策、宋大斌诸将考
        附: 史儒考
    第二节 “丁酉倭乱”中的宣大将士
        一 统帅与诸将领简况
        二 闻名疆场“四鞑将”:解生、颇贵、摆赛、杨登山
        附: 牛伯英、柴登科考
    第三节 宣大将领的来源与族属探赜——兼谈明代的“蕃将”现象与特色
第二章 宣大将士援朝战史考析
    第一节 宣大将士在壬辰战争中的表现与评价
        一 “壬辰倭乱”中的宣大将士
        二 “丁酉再乱”中的宣大将士
    第二节 宣大将士作战的特点与成因简析
第三章 壬辰战后宣大将士后裔与历史记忆
    第一节 战后留在朝鲜的宣大将士后裔及其文化传承问题
    第二节 留居雁北与塞上的宣大将领家族个案分析
    第三节 中朝两国历史记忆中的宣大将士形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纸商业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纸商业的缘起
        一、客商经营土纸贸易的传统
        二、旺盛的纸张需求与商业机会
        三、交通优势与纸张集散中心地位的形成
    第二节 纸商业发展的三个时期
        一、1912-1925:土纸独盛、洋纸初兴发展时期
        二、1925-1937:土纸与机纸全盛发展时期
        三、1937-1949:土纸与机纸曲折发展时期
    第三节 纸商业的分布、资本等级与组织
        一、分布格局的演变
        二、资本等级与组织
第二章 纸商业的市场经营
    第一节 纸张经营的种类与用途
        一、土纸种类与用途
        二、机纸名称与应用
    第二节 纸张的购销形式
        一、采购
        二、销售
    第三节 营销策略
        一、品牌建设
        二、商业广告宣传
        三、良好的服务态度
    第四节 纸商业市场经营的动态分析
        一、纸商业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
        二、洋纸销售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纸商业从业群体与同业组织
    第一节 纸商业从业群体分析
        一、经营者与职工的概况
        二、职员薪酬与福利待遇
        三、劳资关系
    第二节 纸商业同业组织
        一、历史沿革
        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
        三、组织运营管理
    第三节 职责与社会功能
        一、维护同业利益、增进共同福利
        二、协助政府进行行业治理
        三、参与社会救济
第四章 纸张统制与纸商业的发展
    第一节 纸张统制的举措及影响
        一、日伪战时纸张统制及其政策
        二、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用纸管理
    第二节 对纸张统制的评价
    第三节 资源与权力:“物”纸背后的政治象征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6)我国宪法上的“民族”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现行宪法的民族话语分析
第二章 民族词源考
    一、民族的非本土渊源
    二、“民族”:本土货还是舶来品
        1.“华夷之辨”——民族的本土来源
        2.“日本”——民族概念转化的中转站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概念在中国变化的两条线索
    一、从“民族”到“少数民族”——民族概念的第一条分支
        1.“清末民初”对民族概念的探索
        2.“一战”——“少数民族”概念的扩散
        3.社会主义思想对“少数民族”概念的塑造
    二、另一条线索——“中华民族”概念的演变
        1.辛亥革命前的“中华民族”
        2.辛亥革命爆发后的转变
        3.“中华民族”概念的定型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49 年以前宪法与民族的互动
    一、“民族”与“种族”的分野
    二、《中华民国宪法》:“民族”第一次写入宪法
    三、“中华民族是一个”论战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49 年后“民族”和宪法文本的互动
    一、“民族识别”——“民族”写入宪法的基础
    二、“五四宪法”——单一民族话语的宪法
    三、“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双重民族话语的开始
    四、“八二宪法”与民族概念的互动
        1.“八二宪法”起草时对“民族”概念的争议
        2.“八二宪法”民族规定的影响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视觉文化时代,宣传片成为城市营销的利器
        1.1.2 城市营销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重要依据
        1.1.3 城市规划转型,人文关怀复苏
        1.1.4 旅游业迅猛发展,城市旅游宣传片制作活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之处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旅游宣传片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旅游宣传片概述
        2.1.1 定义
        2.1.2 目的——营销城市
        2.1.3 本质——广告
    2.2 城市发展下的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研究
        2.2.1 城市化是城市旅游宣传片产生的根本原因(-1998)
        2.2.2 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诞生(1999-2002)
        2.2.3 物质空间主导城市化中的大发展(2003-2011)
        2.2.4 城市转型期的多元化发展(2012-)
        2.2.5 研究小结
    2.3 传播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
        2.3.1 城市旅游形象和品牌的传播载体
        2.3.2 城市政府的国家意志表达
        2.3.3 构建游客心中的精神家园
        2.3.4 研究小结
    2.4 叙事学视角的城市旅游宣传片研究
        2.4.1 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叙事性
        2.4.2 电影技术是叙事手段
        2.4.3 空间是叙事主体
        2.4.4 研究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分析
    3.1 起步(1999-2002):仿纪录片的视觉化城市旅游文本
        3.1.1 无主题的真实城市推介
        3.1.2 解说词主导叙事
        3.1.3 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姿态
    3.2 发展(2003-2011):利润与权力支配下的城市旅游宣传片
        3.2.1 凸显城市的美和历史
        3.2.2 奇观化的图像主导叙事
        3.2.3 官方的现代消费城市
    3.3 多元(2012-):追求人文与个性的城市旅游宣传片
        3.3.1 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3.3.2 故事化的语言与图像共同叙事
        3.3.3 开放友好的大众的城市
第四章 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发展及具体案例分析
    4.1 城市发展下的成都旅游宣传片发展历程
        4.1.1 工业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期(-2003)
        4.1.2 城乡统筹发展期(2004-2011)
        4.1.3 双中心发展模式期(2012-2016)
        4.1.4 大都市区建设期(2017-)
    4.2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2003 年)分析
        4.2.1 提升城市知名度以促进旅游发展
        4.2.2 以情动人的故事化叙事
        4.2.3 侧重表现社会环境和现代化水平
        4.2.4 扬长避短的真实城市再现
    4.3 成都市最新城市旅游宣传片(2017 年)分析
        4.3.1 面向国际的城市实力传播
        4.3.2 理性的解说词及奇观叙事
        4.3.3 旅游活动和自然风景表征为主
        4.3.4 旅游城市的片段化展示
    4.4 对比:国家意志与成都本土文化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成都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演变解读
    5.1 空间属性显着:全球化下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5.1.1 中心城区空间的现代主义式演变
        5.1.2 城市群战略下区域城市格局重塑
    5.2 场所精神淡化:消费主义入侵后成都本土文化流失
        5.2.1 人的主体地位偏差,城市人文精神改变
        5.2.2 异化消费观盛行,历史遗产符号化
    5.3 “社会幻境”制造:社会逐渐偏离真实,走向“景观”
        5.3.1 利用媒介构建真实之上的景观社会
        5.3.2 以休闲娱乐方式引导受众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二、产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三、舞蹈与产业
        四、舞蹈产业概念
第一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内容范畴
    第一节 舞蹈产业的分类
        一、基于《文化及相关产业(2018)分类标准》
        二、按照产品存在形态分类
        三、按照与舞蹈的相关性程度分类
        四、按照产业主体分类
    第二节 舞蹈产业的特征
        一、商品属性与审美属性
        二、创新性
        三、增值性
        四、交叉性
        五、高风险性
        六、人才资源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萌芽开端(1912-1949)
        一、营业性舞厅
        二、舞蹈演出业
        三、舞蹈培训业
        四、舞蹈图书出版业
    第二节 延缓形成(1950-1978)
        一、文化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舞蹈艺术性质的裂变
    第三节 新兴起步(1979-1999)
        一、文化院团体制改革
        二、舞蹈演出市场化探索
        三、专业人才舞蹈产业意识觉醒
    第四节 三方共舞时代(21世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政策引领下的舞蹈产业
        一、舞蹈演出的产业化与规范化
        二、“勤俭节约”政策的冲击与契机
        三、舞蹈产业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与储备
        四、舞蹈消费者的多层孵化
    第二节 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舞蹈演出业:类型丰富、盈利不足
        二、舞蹈出版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三、舞蹈培训业:需求量大、竞争激烈
        四、舞蹈用品业:发展空间足、创新意识弱
        五、舞蹈内容保存业:受重视程度提升、开发力度不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一节 面向内容——注重舞蹈产业内容生产
        一、树立生产者的内容意识
        二、保持精耕细作的匠人精神
    第二节 面向互联网——加强舞蹈与互联网的结合模式
        一、互联网传播为舞蹈产业的发展提供新路径
        二、互联网有利于舞蹈产品的生产、推广与消费
    第三节 面向大众——深化大众群体的面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2 评述和展望
3 呼和浩特市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河流水系
        3.1.3 气候条件
    3.2 历史演变概况
    3.3 社会经济概况
    3.4 城市演变概况
4 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演变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城市外部形态特征及演化分析
        4.2.1 呼和浩特市建成区扩展时间特征分析
        4.2.2 分维数特征及演化分析
        4.2.3 紧凑度特征及其演化分析
        4.2.4 城市空间的重心及转移分析
    4.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化分析
        4.3.1 空间句法及其变量
        4.3.2 城市内部形态演变分析
5 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因素
        5.1.1 地形地貌
        5.1.2 地质因素
        5.1.3 水资源因素
    5.2 城市规划作用
    5.3 经济发展
    5.4 人口增加
    5.5 交通引导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对重庆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重庆主城空间拓展与环境影响研究相关问题
        一、研究定位
        二、研究地理空间的界定
        三、关于环境的定义
        四、重庆主城空间拓展的历史分期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起源:巴国城市萌芽(远古-公元前316年)
    第一节 巴国城市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传统重庆地区地理环境综述
        二、先秦巴国城市产生的环境综合分析
    第二节 先秦巴人建城活动
        一、早期巴人建城遗址
        二、巴子五都与城垣建构的讨论
    第三节 巴子江州城址范围分析
    小结
第二章 沿江拓展:传统军事城市扩张(公元前316年-明清)
    第一节 秦汉时期江州城修筑与变化
        一、秦代张仪江州城的修筑
        二、汉代江州城南北之治
    第二节 三国战争背景下的江州城空间拓展
        一、三国时代江州筑城的社会环境
        二、沿江而筑的李严大城
    第三节 隋唐时期渝州城市扩展停滞
        一、社会人口变化与城市发展迟滞
        二、军事地位不振导致城市扩展迟滞
        三、经济发展缓慢与城市发展迟滞
    第四节 宋蒙战争背景下的重庆城区拓展
        一、两宋社会经济与宋末军事大局
        二、彭大雅沿两江扩展筑城
    第五节 明清时期环江上下半城格局成型
        一、明清时期的重庆城市发展
        二、戴鼎筑城与明城环江空间格局
        三、清代城墙补筑与上下半城空间格局完善
    小结
    附图
第三章 跨江拓展:商业中心城市扩张(清末-1937年)
    第一节 半岛主城区商业化背景下的拓展
        一、开埠通商推动重庆城市商业化进程
        二、开埠通商刺激半岛城区扩展
        三、军政时代的主城扩展规划
        四、旧城改造与新市区扩建
        五、交通与市政建设对城区扩展的推动
    第二节 跨嘉陵江扩展:江北城的兴起
        一、古代江北城发展
        二、传统商业推动与近代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江北城拓展
    第三节 跨长江扩展:南岸城区的兴起
        一、南岸城区自然环境与早期概况
        二、开埠及军政时期的南岸城区扩展
    小结
    附图
第四章 分散扩张:战时首都建设(1937年-1946年)
    第一节 抗战首都的选择与城市的机遇
    第二节 战时首都战略防御与旧城空间重构
        一、战时城市防空体系的构建
        二、城区火巷建设与主城交通的完善
        三、战时首都城市空间改造
    第三节 战时首都辖区扩张与疏散迁建空间的展拓
        一、战时首都市辖区的扩张
        二、战时疏散迁建带来的城区扩展
        三、市郊疏散迁建区基础性建设
    第四节 战时疏散迁建促进周边城区范围扩展
        一、战时各类机构疏散迁建选择及其对城区扩展的影响
        二、战时迁建与南岸周边地区的扩展
        三、战时工业区建设与江北城区扩张
        四、疏散迁建背景下的沙坪坝地区发展
        五、兵工厂迁建对大渡口地区的发展推动
        六、疏散迁建对北碚城区建设的促进
    第五节 重庆城市首部自主规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一、对城市建设不足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二、对建国后重庆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小结
    附图
第五章 组团扩张:现代都会城市建设(1949年-今)
    第一节 现代重庆城市的规模扩张
        一、建国初期的重庆主城区建设
        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庆城市拓展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的建成
    第二节 现代主城“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
        一、“多中心、组团式”格局的当代主城扩展新特征
        二、渝中半岛母城格局演变与空间增长
        三、都市核心区其他城区建国至今的拓展
        四、都市功能拓展区相关区域的拓展演变
    小结
第六章 长江流域三地城市空间拓展及影响因素对比
    第一节 重庆主城扩张历史演进综述与特征分析
    第二节 长江流域视野中的重庆城市
        一、长江流域城市群发展环境概述
        二、当代重庆城市拓展与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重庆与长江流域三地城市空间拓展对比
        一、重庆与宜宾城市空间拓展及环境比较
        二、重庆与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及环境比较
        三、重庆与南京城市空间拓展及环境比较
    小结
第七章 重庆主城空间拓展规律及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重庆主城空间拓展演进模式与环境影响分析
        一、影响重庆主城空间拓展演进的环境因素
        二、重庆主城空间拓展的环境综合作用
    第二节 重庆当代主城空间扩张新特征与未来发展思考
        一、当代重庆主城空间规模扩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二、当代重庆主城空间拓展未来发展思考
    小结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4年《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2]应对旅游发展的阆中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策略研究[D]. 赵粉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D]. 徐成. 山东大学, 2020(09)
  • [4]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D]. 胡德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6]我国宪法上的“民族”概念研究[D]. 王雷垠.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7]城市旅游宣传片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谢雨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D]. 张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朝格吉胡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12)
  • [10]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D]. 舒莺. 西南大学, 2016(12)

标签:;  ;  ;  

2004年《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