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MMS增值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娄雅琦[1](2019)在《供应链环境下的质保策略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制造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企业对质保策略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企业在制定质保策略时,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还要关注高附加值的延保服务,注重质保服务水平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企业质保策略的设计与优化研究,运用博弈论和最优化理论,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产品基础质保策略和延保服务定价策略进行联合决策。在由制造商主导,零售商和第三方服务商共同构成的供应链中,研究了无延保服务、制造商提供延保服务、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第三方提供延保服务四种模式下的均衡结果,并考虑将延保服务批发价格契约引入到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情况。结果表明,除了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延保服务外,制造商均会适当缩短产品基础质保期,且延保服务批发价格契约能有效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企业利润,实现双赢。接着,选择质保服务渠道和质保服务水平。在由零售商主导,制造商和第三方服务商共同构成的供应链中,对比零售商自己履行质保服务和将质保服务外包的情景,并考虑将成本分摊合同引入到零售商和第三方之间的情况。研究显示,零售商在前期所需投入很高的情况下会将质保外包来最大化自身利润,但是质保外包时服务水平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下滑。成本分摊合同能提高质保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企业利润,但是会损害第三方服务商的企业利润。然后,考虑品牌声誉对质保传递产品质量效力强弱的影响。在由两个竞争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构建由产品价格、产品品牌声誉和产品质保期共同决定的需求函数模型,分析品牌声誉比值对各方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间的品牌声誉比值影响着两种产品各均衡策略的大小,且当品牌声誉比值在某一区间时,占优品牌产品定价更高却捆绑更短的产品质保期。最后,在考虑品牌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供应链领导结构对均衡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在由一个原始设计制造商和两个竞争品牌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中建立主从博弈模型。结果显示,品牌声誉对产品各决策依然有重要影响。供应链领导结构没有对两种产品的零售价格、质保期长度和供应链总体利润产生影响。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争取到供应链的领导权能从供应链利润中分得更多利润。
陈自利,余磊,王艳霞[2](2012)在《“动感无限”手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为了应对移动运营商政策和业务代码的变化,确保手机上的增值应用能够稳定运行,减少无法使用增值应用服务所导致的用户投诉,满足用户对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建立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和数据结构来描述增值业务,并在服务器上针对每款手机建立一个可用的增值业务数据压缩包,用户更新增值业务时,首先下载增值业务数据压缩包,然后在手机上解压生成本地增值业务菜单,使用相应的增值业务,应用程序与业务代码相分离,实现动态更新手机终端应用功能菜单的目的,并在MTK手机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推广前景。
娄勇[3](2011)在《基于Spring2.5框架的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证券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做好客户服务是各公司的首要目标。对于证券公司的客户而言,只要拥有一部可以支持彩信的手机,就可享受到证券公司提供的全新方式的咨询服务,例如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和简短实时的股评视频等。设计开发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MMS)平台,是由于公司现有的信息服务平台已无法满足市场上的最新的业务发展需要。在咨询服务的质量、客户群体的管理、系统高效的运行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且业务部署零散。为了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为咨询服务、客户管理、系统运行提供可靠、统一、高效的技术支持,因此提出新的开发需求。新的信息服务平台以Spring2.5技术作为总体程序框架,前端主要采用RIA的WEB框架,其和后台的衔接通过数据库及内部API方式,后台服务管理主要采用J2EE实现。本平台的部署、维护是相当简便的,实用性及扩展性也强,能满足公司日常对客户进行服务的要求。通过对平台的管理子系统、接口子系统和收发子系统的开发,构建了相关业务模型,实现了原定的设计目标,满足了公司的业务要求。本文先说明平台的开发需求,再对其进行总体结构说明,之后详细分析各子系统功能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最后对平台的开发进行总结,对开发过程中用到的知识进行归纳。
陈自利,朱峻峰[4](2011)在《“动感无限”增值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为建立移动通信终端用户交流沟通的信息服务平台和能动应对移动运营商政策及业务代码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具有动态更新功能的移动增值服务平台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功能模块设计和相关实现的技术要点.应用实践表明,该平台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和实施推广意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新[5](2011)在《无线数据多媒体业务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信产业和技术的飞速发展,MMS业务被认为是移动通信服务最终走向多媒体服务的基础。企业希望以无线数据业务增强自身的信息服务能力,运营商则希望以无线数据业务积累提供多媒体服务的经验,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本文在对前人关于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各种应用和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无线数据服务和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基于现有网络的无线多媒体信息交互系统。该设计向软件开发商提供一个伸缩性好、应用开发简单、数据独立管理、统一运作体系、屏蔽移动网络通讯复杂特性和协议细节的应用开发平台。其次,深入分析MMS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深入了解MMS的描述语言,对体系结构和特定服务的构建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现。本系统主要采用无线应用协议(WAP)为依据,来达到传送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片段等多媒体功能。支持Internet浏览电子邮件、电子文档、语音通话、视频会议等多种高速数据业务,实现即时的手机终端多媒体信息传送。最终构建了一个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多媒体数据平台。本系统的相关功能的设计既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也包括后台系统管理软件的实现过程。意义主要体现在:MMS无线数据由于支持多媒体信息服务功能,在用户服务方面体现出比SMS更大的商业价值和技术空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朱玥[6](2011)在《中移动手机报业务研究及手机新媒体发展》文中指出随着现代通信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特别在大城市,没有手机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无疑成为人类感官的延伸。同时手机也从原始仅仅具有通话功能的终端发展到拥有智能操作系统、高分辨率彩色屏幕的掌上电脑,拥有如短信、彩信、上网及支持更多软件开发的功能。这些能力都为手机成为新媒体的载体打下了基础,手机报就是这样以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形式,依赖于短信、彩信、手机上网、客户端等形式,向大众展现新闻时事等资讯内容的业务。由于自身拥有的贴身、便捷、传播快速、内容丰富及便于互动等特性,号称“带着体温的报纸”的手机报业务发展迅猛,目前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已经拥有近5000万用户,其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其他传统媒体。在手机报多种实现方式中以彩信形式最为普遍、重要,几乎95%以上的用户都是以彩信形式实现传播。本文将重点围绕中国移动彩信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展开,详细剖析整个彩信平台的结构、设计思想及实现原理。同时针对手机报所具有的媒体传播性质,业务运营方配套开发了彩信内容编辑管理平台,主要负责报纸内容的编辑、审核、发布工作,同样也是手机报业务的核心支撑功能,本文中将就平台的功能设计,实现原理作出介绍。技术还在发展,彩信的业务形式终究会被新技术所代替,本文结合工作中进行的结合“三网融合”理论,将对目前创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进行介绍,展望手机新媒体的未来。
刘乾[7](2010)在《基于WAP的移动增值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因特网和移动通信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两种技术。两者融合产生的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为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因特网还只是人们的一个梦想。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无线应用协议的出现,大大加快了移动通信与因特网结合的步伐,同时基于无线应用协议的移动增值业务也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论文在简要介绍了无线应用协议设计思想、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协议的体系结构,并对WAP2.0协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结合其它计算机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应用协议的移动增值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并据此方案实现了移动增值服务系统Axband PlatformⅡ。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美观、使用方便、管理灵活、易扩展等特点。论文指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规范、开发和运行环境以及总体结构,对此结构从移动终端、网络层、逻辑业务层、数据和内容服务层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WAP模块进行了说明。论文在最后介绍了一些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
李彪[8](2010)在《多媒体消息中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2009年,是中国3G元年,也是世界通信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成熟,其承载的移动数据业务将不断发展,作为3G重要业务之一的多媒体消息业务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将获得终端用户越来越多的使用。作为该业务的核心设备,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的相关规范和技术也日渐完善。基于市场的驱动,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开始进行MMSC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围绕MMSC的相关国际标准和已有的相关技术,本文对MMSC的软件和硬件系统进行研究和实现,特别是根据项目的需求,提出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案,使之在具有高可靠性的情况下,向高性能、高可扩展性方向演进。本文首先对多媒体消息业务做了简要概述,介绍了多媒体消息业务的相关运用和当前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媒体消息业务的各种类型,对MMSC的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分析了MMSC的两种实现方式,描述了MMSC的MM1基本功能。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WAP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详尽地介绍了MMSC基于3GPP和OMA明确定义的MM1、MM4和MM7三个基本接口,解释了终端到终端、终端到应用和应用到终端三种业务类型的主要消息流程。在系统设计方案中,首先根据协议提出一种针对市场需求的单节点MMSC设计模型。该模型将MMSC分为几个基本模块:MMS消息接收处理模块、MMS消息存储模块、短信网关接口模块、用户数据库模块、HLR接口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并对这些模块的基本功能做了详细说明。并且根据根据应用情况,简要说明了单节点的系统部署问题。针对具体的系统的软件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设计了具体的消息流程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包括:MM1消息路由基本问题、MM1到MM1消息路由、MM1到MM4消息路由、MM1到SMS消息路由、Email到MMl消息路由、Web到MMl消息路由等。并且还关注了用户数据库的设计、PPG短信接口网关、CDR计费方式等具体设计问题。依照简单、灵活、有效的方式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重要技术问题。在系统的硬件实现和多节点MMSC系统的设计中,首先了解了当前类似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并根据MMSC系统的具体特点,形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负载均衡技术是解决大容量计算的先进技术,存储域网络技术是解决大容量存储和数据安全存储的有效、流行方式,结合这两种技术,在高可靠性的软件设计前提下,本文提出来一套简单易行的高扩展性MMSC多节点设计方案。MMSC系统要做到高可靠、高性能,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验证。本文最后给出了系统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并对系统的未来演进做了展望。
秦芳丽[9](2010)在《基于彩信的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家庭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家庭住宅中发生的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正是基于此种情况,防盗监控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希望开发出能够满足住宅用户需求且经济可靠的系统。基于嵌入式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MMS无线通信等各种现代新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MS的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此系统选用SAMSUNG公司的S3C2410芯片作为CPU,采用USB摄像头、GPRS模块等硬件。主要实现功能如下:当有盗贼进入房间等异常情况发生时,摄像头立即触发,拍摄发生的异常情况,图片采集完成后,对其进行A/D转换后,发送至微处理器模块,之后压缩成MMS支持的JPEG格式图像数据流,并对其按照MMS协议封装格式进行标准封装,并调用GPRS模块的AT指令通过串口发送到GPRS手机模块上,最后通过拨号登陆到GPRS网络上,并传输至用户手机上,从而实现用户对家庭情况的实时远程监控。对家庭防盗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于家庭防盗的要求了解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MMS的无线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首先对系统的各个硬件进行选型、了解芯片的引脚及性能参数,参与了系统各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系统软件部分基于嵌入式开发平台,选用Linux操作系统,在系统开发板上移植bootloader引导程序、Linux内核及文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USB摄像头的图像采集、研究了基于DCT变换的有损图像压缩算法,深入分析和研究了MMS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协议封装格式,完成了对MMS协议封装及通过GPRS模块发送程序的编写等软件功能。其中设计到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对MMS的编码及发送。MMS作为一种新型的图像传输方式,它突出的特点在于支持各种多媒体文件,除了能够传输文字之外,还支持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格式信息。基于MMS的远程监控系统,更加贴近人们对于家庭防盗的要求,而且简单易行。本文在分析MMS工作原理、体系结构、采用的编码语言SMIL等的基础上,完成了MMS的发送,从而更进一步拓展了MMS的应用领域。
杨茜雅[10](2010)在《彩信自动测试平台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定义的应用,它可以承载在CSD、GPRS、UMTS、CDMA等2.5G或3G网络之上。如今,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对MMS业务寄予了很大希望,一方面是希望它作为短消息业务的升级产品,成为移动业务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是为3G业务的广泛应用作铺路石,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培育3G市场。因此,各大运营商对于MMS业务越来越重视。然而,目前对MMS业务的测试方法还主要停留在手工测试方式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于是对MMS业务的自动测试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旨在对MMS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一种能够实现MMS业务自动测试的手段,设计一套端到端的自动拨测软件系统方案,为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本课题对于结合手机终端和PC实现MMS自动测试平台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研究,最后给出了整个MMS自动测试平台的设计实现。本文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1)对MMS包的编解码、SMIL语言的格式进行了研究;2)对MMS发送、接收的协议流程,以及相关的WAP协议进行了研究;3)由于手机终端和GPRS/UMTS上网卡不支持发送MMS的AT指令,本文在MMS发送接收的实现方式上进行了深入研究;4)得到、解析WAP-PUSH信息,提取出下载MMS所需的URL;5)分析了自动测试所需的步骤,完成整个测试平台的设计,并已经在Windows平台用VC++编码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这套测试系统实现的原理,完全可以脱离专用的测试终端,任何3G手机或是GPRS/UMTS/CDMA上网卡都可以按照本文的设计原理,结合PC来实现MMS自动收发平台。
二、一个MMS增值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MMS增值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供应链环境下的质保策略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存在的问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课题来源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2.3 课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2.2 产品质保策略研究 |
2.3 产品延保服务研究 |
2.4 供应链中的质保策略研究 |
2.5 分散供应链系统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第3章 考虑延保服务的最优产品质保策略设计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与建模过程 |
3.2.1 无延保服务的基准情景(模式B) |
3.2.2 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模式R) |
3.2.3 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延保服务(模式TP) |
3.2.4 制造商提供延保服务(模式M) |
3.2.5 制造商通过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模式M-R) |
3.3 决策分析与比较 |
3.3.1 产品均衡属性的比较分析 |
3.3.2 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服务质量水平的最优产品质保策略设计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与建模 |
4.2.1 零售商履行质保服务(R模式) |
4.2.2 第三方服务商履行质保服务(模式TP) |
4.2.3 零售商引入成本分担机制(模式R-TP) |
4.3 均衡结果分析与比较 |
4.3.1 模式R和模式TP下的均衡结果对比 |
4.3.2 模式TP和模式R-TP下的均衡结果对比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制造商竞争的最优产品质保策略设计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与建模过程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博弈过程 |
5.3 决策分析与比较 |
5.3.1 两个制造商均衡决策的比较分析 |
5.3.2 零售商对两种产品均衡零售价的比较分析 |
5.3.3 两个制造商利润的比较分析 |
5.3.4 品牌声誉比值η对各均衡决策大小关系的影响汇总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零售商竞争的最优产品质保策略设计 |
6.1 引言 |
6.2 问题描述与建模过程 |
6.2.1 基本假设 |
6.2.2 博弈过程 |
6.3 均衡分析与比较 |
6.3.1 原始设计制造商主导下的供应链均衡解分析 |
6.3.2 零售商主导下的均衡解分析 |
6.3.3 制造商领导下和零售商领导下的供应链均衡解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动感无限”手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1) 要能灵活应对移动运营商政策的变化。 |
2) 要能灵活应对增值业务代码的更新和维护问题。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目标[5] |
2.2 系统结构设计[6-10] |
1) 手机客户端软件: |
2) 业务运营平台: |
3) 业务管理平台: |
3 手机端软件功能设计 |
4 系统实现 |
4.1 文件及数据结构设计 |
1) ID文件结构: |
2) 每个选项数据文件的组成结构见图1。 |
4.2 入口函数 |
4.3 主页面显示函数 |
4.4 主页面选择响应处理函数 |
4.5 栏目列表显示 |
4.6 栏目列表响应处理函数 |
4.7 数据更新模块 |
5 结语 |
(3)基于Spring2.5框架的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论文的内容与意义 |
1.2.1 论文的内容 |
1.2.2 论文的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的功能概述及技术选型 |
2.1 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概述 |
2.2 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概述 |
2.2.1 MMS的系统结构 |
2.2.2 MMS的运行环境 |
2.2.3 MMS的工作流程 |
2.2.4 MMS的实现 |
2.3 Spring2.5技术 |
2.3.1 Spring的基本概念 |
2.3.2 Spring的特点 |
2.3.3 Spring的基本框架 |
2.3.4 Spring2.5的新特性 |
2.4 其它相关技术 |
2.4.1 ActiveMQ5.3.1 |
2.4.2 Mina2.0 |
2.4.3 BerkeleyDB |
2.4.4 Commons-Chain1.2 |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概述与目标 |
3.1.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4 系统发送/接收信息的流程设计 |
3.4.1 短信下行流程 |
3.4.2 彩信下行流程 |
3.4.3 短信/彩信上行和状态报告返回流程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3.5.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3.5.3 数据存储与处理策略 |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
4.1 管理子系统 |
4.1.1 Web平台 |
4.1.1.1 短信管理 |
4.1.1.2 彩信管理 |
4.1.1.3 权限管理 |
4.1.2 任务框架 |
4.1.2.1 客户群组成员的添加与退出 |
4.1.2.2 系统黑名单成员的添加与退出 |
4.1.2.3 系统白名单成员的添加与退出 |
4.1.2.4 系统白名单的上传 |
4.1.3 发送预处理 |
4.1.3.1 短信内容和彩信内容的加载 |
4.1.3.2 系统黑名单的加载 |
4.1.3.3 路由信息的加载 |
4.1.4 信息处理职责链 |
4.2 接口子系统 |
4.2.1 通信管理 |
4.2.2 功能模块和日常业务 |
4.3 收发子系统 |
4.3.1 短信网关 |
4.3.1.1 短信发送 |
4.3.1.2 状态报告处理流程 |
4.3.2 彩信网关和多媒体信息资源中心 |
4.3.2.1 彩信网关 |
4.3.2.2 多媒体信息资源中心 |
4.4 系统的实施和备份 |
4.4.1 系统的实施 |
4.4.2 系统的备份 |
4.4.2.1 数据库备份 |
4.4.2.2 Web服务器备份 |
4.5 系统的测试 |
4.5.1 测试环境描述 |
4.5.2 测试内容 |
4.5.3 测试结果 |
4.5.4 测试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动感无限”增值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模块设计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 系统结构设计 |
3 系统功能设计 |
3.1 客户端功能设计 |
3.2 业务运营平台功能设计 |
3.3 业务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
4 系统实现 |
4.1 开发工具 |
4.2 系统实现基本思想 |
4.3 系统实现要点 |
4.4 主要模块说明 |
(1)入口函数void EntryMsgClub(void); |
(2)主页面显示函数 |
(3)主页面选择响应处理函数 |
(4)栏目列表显示 |
(5)栏目列表响应处理函数 |
(6)数据更新模块 |
5 结语 |
(5)无线数据多媒体业务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课题拟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
1.5 课题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与方案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2.1 MMS 概述 |
2.1.1 MMS 的基本概念 |
2.1.2 MMS 与其他短信服务的区别 |
2.1.3 MMS 的传输内容 |
2.1.4 MMS 的特征与基本特点 |
2.1.5 MMS 服务领域和业务模式 |
2.1.6 SMIL 显示控制语言概述 |
2.2 J2EE 概述 |
2.3 Java 常用开发组件 |
2.3.1 客户端层组件 |
2.3.2 网络层组件 |
2.3.3 业务层组件 |
2.4 MVC 设计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整体结构 |
4.2 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
4.2.2 授权管理模块 |
4.2.3 用户管理模块 |
4.2.4 发送管理模块 |
4.2.5 收件箱管理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层次结构实现 |
5.1.1 客户层的设计 |
5.1.2 表示层的设计 |
5.1.3 业务层设计 |
5.1.4 数据层设计 |
5.2 终端MMS 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5.2.1 系统实施的结构 |
5.2.2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
5.2.3 SMIL 模块的设计 |
5.2.4 文件管理模块的设计 |
5.2.5 发送接收模块的设计 |
5.3 MMS 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
5.3.1 MMS 服务器基于WAP 协议栈的设计 |
5.3.2 MMS 服务器端基于HTTP 协议栈的设计 |
5.4 内存方案 |
5.5 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5.6 系统的具体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 |
6.1.1 功能测试 |
6.1.2 性能测试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移动手机报业务研究及手机新媒体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手机报业务层面研究的必要性 |
1.1.2 彩信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1.3 手机报彩信管理平台研究的必要性 |
1.1.4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研究的必要性 |
1.2 本人所作的工作及文章结构安排 |
1.2.1 本人所作的工作 |
1.2.2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手机报业务介绍 |
2.1 术语、定义 |
2.2 缩略语 |
2.3 业务概述 |
2.3.1 业务描述 |
2.3.2 业务分类 |
2.3.3 用户范围 |
2.3.4 业务范围 |
2.4 业务特征 |
2.4.1 发布方式 |
2.4.2 内容格式 |
2.4.3 媒体格式 |
2.4.4 阅读功能 |
2.4.5 内容地域适配 |
2.4.6 内容版本切换 |
2.4.7 内容终端适配 |
2.4.8 国际漫游提醒 |
2.4.9 第三方赠送 |
2.4.10 样刊下发 |
2.4.11 业务受理 |
2.5 业务流程 |
2.5.1 手机报下发流程 |
2.5.2 内容编辑处理流程 |
2.6 计费方式 |
2.6.1 计费原则 |
2.6.2 业务资费构成 |
第三章 彩信技术研究介绍 |
3.1 多媒体消息(MMS) |
3.2 MMS网络体系结构 |
3.3 MMS的实现过程 |
3.3.1 MMS发送的实现过程(终端到终端) |
3.3.2 实现过程的图形表示 |
3.3.3 协议框架 |
3.4 MMS接口结构 |
第四章 彩信管理平台研究介绍 |
4.1 彩信管理平台的目标 |
4.2 功能模块需求 |
4.2.1 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 |
4.2.2 用户管理(项目管理员) |
4.2.3 彩信中心管理 |
4.2.4 服务代码管理 |
4.2.5 业务代码管理 |
4.2.6 项目管理(系统管理员) |
4.2.7 产品管理 |
4.2.8 彩信管理 |
4.2.9 发送任务 |
4.3 彩信平台的系统整体结构 |
4.3.1 彩信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
4.3.2 彩信管理平台的权限设计 |
4.4 后台管理部分界面 |
4.4.1 系统登录界面 |
4.4.2 系统主界面 |
4.4.3 系统管理页面 |
4.4.4 彩信管理页面 |
4.4.5 发送任务列表页面 |
4.4.6 创建发送任务页面 |
4.4.7 资源管理页面 |
4.4.8 添加资源页面 |
4.4.9 个人信息页面 |
第五章 手机电视业务介绍 |
5.1 业务概念 |
5.2 业务分类 |
5.2.1 全国性业务 |
5.2.2 区域性业务 |
5.3 系统结构 |
5.3.1 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 |
5.3.2 缩略语 |
第六章 手机报业务及新媒体业务未来展望 |
6.1 3G时代的多媒体属性及对策 |
6.2 手机报的多维表现与融合 |
6.3 互动增值业务开发 |
6.4 搜索功能与数据库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WAP的移动增值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无线应用协议的研究背景 |
1.2 无线应用协议的发展状况 |
1.3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状况 |
1.3.1 国外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增值业务的发展状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应用协议概述 |
2.1 无线应用协议的设计思想 |
2.2 无线应用协议的设计模型 |
2.2.1 无线应用协议的应用模型 |
2.2.2 无线应用协议的安全模型 |
2.2.3 无线应用协议的网络结构 |
2.3 无线应用协议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具体应用 |
2.3.1 公共信息服务 |
2.3.2 商业应用 |
2.3.3 个人信息服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应用协议体系结构分析 |
3.1 无线应用协议体系结构 |
3.1.1 无线应用环境WAE |
3.1.2 无线会话协议WSP |
3.1.3 无线事务协议WTP |
3.1.4 无线传输层安全WTLS |
3.1.5 无线数据报协议WDP |
3.1.6 WAP 的无线承载 |
3.2 WAP 2.0 协议 |
3.2.1 WAP 2.0 协议概述 |
3.2.2 WAP 2.0 协议栈的特点 |
3.2.3 WAP 2.0 最新的标准和技术 |
3.2.4 WAP 2.0 增值业务和增强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AP 的移动增值服务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的设计思想 |
4.2 系统的设计规范 |
4.2.1 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2 设计的开发原则 |
4.3 系统的总体结构 |
4.3.1 移动终端 |
4.3.2 网络层 |
4.3.3 业务逻辑层 |
4.3.4 数据和内容服务层 |
4.4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4.4.1 Web 模块设计 |
4.4.2 WAP 模块设计 |
4.5 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
4.5.1 开发环境 |
4.5.2 运行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AP 的移动增值服务系统实例——MMS |
5.1 多媒体信息服务(MMS)概述 |
5.1.1 多媒体信息服务(MMS)简介 |
5.1.2 彩信平台软件简介 |
5.1.3 多媒体信息服务(MMS)与WAP 协议关系 |
5.2 系统结构 |
5.2.1 彩信平台功能图 |
5.2.2 彩信平台系统组网拓扑图 |
5.3 彩信平台功能介绍 |
5.3.1 平台功能 |
5.3.2 维护系统功能 |
5.4 MMS 实现 |
5.4.1 平台服务器配置 |
5.4.2 性能描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WAP 的移动增值服务系统实现结果 |
6.1 WAP 模块的实现 |
6.1.1 手机终端信息的获取 |
6.1.2 用户浏览 |
6.1.3 计费与下载 |
6.2 关键技术的实现 |
6.2.1 定时删除文件 |
6.2.2 服务器进程监控 |
6.3 系统性能分析 |
6.3.1 性能的硬件平台 |
6.3.2 性能的软件平台 |
6.3.3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软件测试概述 |
7.2 软件测试的目的 |
7.3 软件测试的原则 |
7.4 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多媒体消息中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MMS的基本概念 |
1.3 MMS的发展现状 |
1.4 MMS的技术标准 |
1.5 本课题来源背景 |
1.6 作者所做工作和本文贡献 |
第二章 MMSC的功能和实现方式 |
2.1 MMS终端与MMSC的连接方式 |
2.2 MMSC实现的功能 |
2.3 MMSC的功能接口 |
2.4 MMSC基于WAP的实现方式 |
2.5 MMSC现网结构 |
2.6 MMSC的接口描述 |
2.6.1 MM1接口 |
2.6.2 MM4接口 |
2.6.3 MM7接口 |
2.7 MMS业务流程 |
2.7.1 P2P的业务流程 |
2.7.2 P2A的业务流程 |
2.7.3 A2P的业务流程 |
2.7.4 MMS到SMS终端的业务流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MSC的设计与实现 |
3.1 单节点MMSC的设计 |
3.2 MMSC软件设计 |
3.2.1 MM1消息路由基本问题 |
MMS(MM1->MM1)消息路由'>3.2.2 MMS->MMS(MM1->MM1)消息路由 |
MMS(MM1->MM4)消息路由'>3.2.3 MMS->MMS(MM1->MM4)消息路由 |
2WAY消息路由'>3.2.4 MMS->2WAY消息路由 |
SMS消息路由'>3.2.5 MMS->SMS消息路由 |
EMAIL路由'>3.2.6 MMS->EMAIL路由 |
MMS消息路由'>3.2.7 EMAIL->MMS消息路由 |
MMS消息路由'>3.2.8 WEB->MMS消息路由 |
3.2.9 WebDataMart数据结构 |
3.2.10 PPG相关接口 |
3.2.11 MMSS用户的mailbox |
3.2.12 CDR计费 |
3.2.13 User Portal |
3.3 可扩展性的MMSC系统 |
3.3.1 负载均衡 |
3.3.2 存储域网络 |
3.3.3 一个实用的多节点MMSC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MSC的测试 |
4.1 MMSC测试的基本概念 |
4.2 MMSC功能测试(Function testing) |
4.2.1 MM1→MM1功能测试 |
4.2.2 MM1→MM3功能测试 |
4.2.3 MM3→MM1功能测试 |
4.2.4 MM7→MM1功能测试 |
4.3 MMSC压力性测试和性能测试 |
4.3.1 MMSC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 |
4.3.2 MMSC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彩信的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MMS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2 总体设计方案 |
2.2.1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
2.2.2 系统结构设计 |
2.2.3 系统流程设计 |
2.3 MMS系统方案确定 |
2.3.1 MMS概述 |
2.3.2 MMS系统整体方案 |
2.3.3 MMS系统的实现方式及工作流程 |
2.3.4 MMS实现流程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MS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3.1.1 系统功能要求 |
3.1.2 系统硬件构成 |
3.2 微处理器模块选型 |
3.2.1 嵌入式处理器的特点及分类 |
3.2.2 ARM微处理器 |
3.2.3 S3C2410微处理器 |
3.3 无线通讯模块(GPRS) |
3.3.1 GPRS模块的选择 |
3.3.2 硬件电路设计 |
3.4 图像采集处理模块 |
3.5 存储器扩展模块 |
3.5.1 FLASH芯片扩展及设计 |
3.5.2 SDRAM扩展及设计 |
3.6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构建 |
4.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4.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组成及特点 |
4.1.2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
4.2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构建 |
4.2.1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4.2.2 BOOTLOADER移植 |
4.2.3 LINUX内核移植 |
4.2.4 文件系统构建 |
4.3 USB摄像头驱动设计 |
4.3.1 LINUX设备驱动程序 |
4.3.2 USB摄像头驱动程序加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MS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MMS图像采集的软件实现 |
5.1.1 VEDI04LINUX简介 |
5.1.2 MMS图像采集实现过程 |
5.2 MMS图像处理 |
5.2.1 MMS图像压缩方法 |
5.2.2 MMS图像JPEG的实现 |
5.3 MMS发送模块的实现 |
5.3.1 MMS发送的无线网络协议 |
5.3.2 MMS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彩信自动测试平台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项背景与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设计内容及结构组织 |
第二章 MMS 自动测试的需求分析与理论依据 |
2.1 运营商对MMS 业务的具体需求 |
2.2 MMS 业务自动测试需求的提出 |
2.3 MMS 基础知识 |
2.3.1 MMS 系统结构 |
2.3.2 MMS 协议栈 |
2.3.3 WAP 协议简介 |
2.4 MMS 的封包协议以及SMIL 语言格式 |
2.4.1 MMS 的组装方式 |
2.4.2 支持的媒体类型和格式 |
2.4.3 3GPP SMIL 格式 |
2.4.4 MMS 消息的格式单元 |
第三章 MMS 信令分析与消息解析 |
3.1 MMS 信令消息分析与解析 |
3.1.1 MMS 的接口定义 |
3.1.2 MMS 收发的信令流程 |
3.1.3 MMS 信令消息类型列表 |
3.1.4 MMS 信令消息的详细分析 |
3.2 MMS 发送的具体实现过程 |
3.3 WAP-PUSH 消息的解析 |
3.3.1 WAP PUSH 系统框架 |
3.3.2 WAP PUSH 信息的内容 |
3.3.3 普通短消息和WAP-PUSH 消息的对比分析 |
3.4 MMS 自动测试所需的步骤 |
第四章 MMS 自动测试平台的实现 |
4.1 MMS 打包模块 |
4.2 拨号/挂断模块 |
4.3 连接WAP 网关模块 |
4.4 MMS 发送模块 |
4.5 串口监视模块 |
4.6 消息内容读取与解析模块 |
4.7 下载MMS 模块 |
4.8 解析MMS 模块 |
4.9 MMS 显示模块 |
第五章 测试实例简介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一个MMS增值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供应链环境下的质保策略设计与优化研究[D]. 娄雅琦. 天津大学, 2019(01)
- [2]“动感无限”手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陈自利,余磊,王艳霞.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3]基于Spring2.5框架的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设计[D]. 娄勇. 复旦大学, 2011(08)
- [4]“动感无限”增值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陈自利,朱峻峰.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5]无线数据多媒体业务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D]. 王新.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6]中移动手机报业务研究及手机新媒体发展[D]. 朱玥.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7]基于WAP的移动增值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刘乾.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5)
- [8]多媒体消息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 李彪.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基于彩信的远程家庭防盗监控系统的研究[D]. 秦芳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10]彩信自动测试平台设计及实现[D]. 杨茜雅.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