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碱/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体系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睿智,唐善法,金礼俊,MUSA Mpelwa,冯树云,姜昭文[1](2020)在《低界面张力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黏弹流体的构筑与性能评价》文中提出为了有效提高我国低渗、特低渗油藏采收率,提出了构筑低界面张力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黏弹流体的思路,以满足驱油剂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及洗油效率、注入性好、无色谱分离的要求。本文以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其溶液黏度、黏弹性、界面活性影响为研究基础,构筑了GCET黏弹流体,并评价了其主要性能及油藏环境适应性。研究表明,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及界面活性优于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链碳数较大(m=18),间隔基团碳数适中(s=3)的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能较好;疏水链碳数较大(m=18),间隔基团碳数较小(s=2)的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界面活性较高。以此,优化分子结构设计并构筑的GCTE流体具有良好的黏度行为、黏弹性、界面活性及油藏温度及矿化度适应性。在模拟矿化度(12000 mg/L)条件下,0.5%的GCTE黏弹流体黏度12.68 mPa·s;溶液黏弹性较好(=0.366<1、松弛时间=11.302 s);稳态油水界面张力达到2.93×10-3mN/m。GCTE黏弹流体在非常规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图17表12参27
颜利民[2](2017)在《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开采中,常规方法仅能采出原始储量的3040%,而水驱后的残余油则由于毛细力的作用而被圈捕在多孔介质中难以流动。采用表面活性剂驱可以通过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削弱毛细力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20%左右,这对确保我国原油产量、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研究的各种表面活性剂驱油方案中,以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研究得最多、适应性最广,并已获得实际应用。然而近年来的矿场试验表明,使用强碱如NaOH的三元复合驱会导致管道及设备的结垢和腐蚀、地层渗透率降低和微孔的堵塞等一系列副作用。解决的方法是以弱碱三元复合驱或无碱二元复合驱取代强碱三元复合驱。然而适用于强碱三元复合驱的表面活性剂在无碱或弱碱条件下大多低效或无效,为此需要设计和开发新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综合各种因素可以判断,适用于无碱和弱碱条件下的表面活性剂需要有更高的亲油性,以补偿碱-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缺失和体系pH及离子强度的降低。相应地与大庆原油相匹配的常规单尾-单头型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需要超过C18,不仅市场缺乏相应的大宗原料,而且这种线形结构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性差、易于结晶或沉淀。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双尾-单头结构设计方案,并以双烷基甘油醚为中间体,合成了一系列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并通过改变亲水基种类(如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和亲油基的链长以及不对称性,研究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以优化其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diCmGE-En,m=8,10,12;n=3.925.6)不能作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使用,但当n较大时可以作为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使用,与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iC12HSB)复配,无碱条件下能在0.3010 mM的总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加入摩尔分数为0.10.2的α-烯烃磺酸盐(AOS)可以进一步改善配方的水溶性,防止非离子的絮凝和磺基甜菜碱的结晶。作为配方中的亲水性成分,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优于常规单长链烷基聚氧乙烯醚如C12E10,但类似于居贝特醇乙氧基化物,因此1,3-双烷基甘油醚可以取代价格昂贵的居贝特醇。从1,3-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酸钠(diCmGE-HS,m=8,10,12)不能用作无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但可用作弱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在0.5 wt.%的Na2CO3存在下,diC12GE-HS可作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与常规单长链磺基甜菜碱(CmHSB,m=12,14,16)复配,而diC10GE-HS和diC8GE-HS可作为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与亲油性磺基甜菜碱或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在0.62510 mM总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从1,3-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的双长链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iCmGE-HSB,m=8,10)性能最佳。无碱条件下,diC10GE-HSB和diC8GE-HSB可以作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使用,通过与少量常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如AOS或CmHSB复配或者与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复配,可在0.07510 mM的极宽总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通过改变烷基链长的对称性,可以得到亲水-亲油平衡与大庆原油完美匹配的表面活性剂,例如C10+6GE-HSB,无碱条件下该表面活性剂单独能在0.0310 mM的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普遍达到10-4 mN/m数量级。基于上述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物的二元或三元配方皆具有优良的抗大庆油砂吸附能力、保持岩石表面水润湿性的能力以及与原油形成O/W型乳状液的能力。本论文设计的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物因此是优良的无碱或弱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能够从廉价的原料通过绿色合成路线得到。而本文的结构设计思想亦为新型无碱或弱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刘欢[3](2017)在《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三元复合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强化采油技术,主要是通过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复合溶液进行驱油。室内物理实验数据和矿场实际生产数据都表明,在水驱的基础上,三元复合驱可以将采收率提高20%左右。相对于强碱三元复合驱来说,弱碱三元复合驱不仅增油降水效果相当,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采出系统结垢。目前在大庆油田内,弱碱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三元复合驱在注入的过程中,涉及到段塞尺寸用量、碱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等诸多的注入参数。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油田的开发效果,还关系着油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有必要进行优化。本文针对大庆油田某实验区块进行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的优化研究,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调研,详细了解了区块的地质概况、储层性质、流体性质等特征参数。通过CMG软件对实验区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案,对比了前置聚合物段塞尺寸、三元主段塞尺寸、主段塞中碱浓度、主段塞中表面活性剂浓度、三元副段塞尺寸、副段塞中碱浓度、副段塞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后置聚合物段塞以及注入速度等参数在不同情况下的驱油效果,选取了最优的注入参数组合。开展了室内流动性实验,通过对阻力系数以及残余阻力系数的研究,给出了三元复合体系与不同油藏渗透率的匹配关系,建立了残余阻力系数的数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对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最优注入参数为:前置聚合物段塞0.04PV、三元主段塞0.35PV、主段塞中碱浓度1.2%、主段塞中表面活性剂浓度0.3%、三元副段塞0.15PV、副段塞中碱浓度1.0%、副段塞中表面活性剂浓度0.15%以及后置聚合物保护段塞0.2PV,全程注入速度0.15PV/a。本文得到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对制定相关开发方案、改善三元复合驱实际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牛瑞霞[4](2016)在《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芳基烷基磺酸盐是磺酸基团连接在烷基链上的新型含芳基表面活性剂,在表/界面活性以及弱碱、无碱驱油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因其结构与烷基苯磺酸盐相似,可与油田在用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产生良好配伍性能,有利于提高HABS的弱碱适用性。本文以α-烯烃为原料,合成了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Cn-NPAS,n=8,10,12,14,16),考察优化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条件,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电喷雾质谱(ESI-MS)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研究了Cn-NPAS分子结构对其胶束化行为、表/界面活性、吸附性能、泡沫性能以及乳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分子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对系列Cn-NPAS进行了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室内模拟驱油实验;探索了C12-NPAS与HABS的复配作用规律。(1)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结构表征中间体烯基磺酸的适宜合成条件为:氮气稀释SO3半间歇磺化α-烯烃,SO3/α-烯烃摩尔比=1.15:1,稀释SO3气体浓度5%,反应温度30℃,此时烯基磺酸收率可达30.85%;目标产物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的适宜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5h,壬基酚/烯基磺酸摩尔比=2:1,此时目标产物收率可达93.74%。FT-IR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品中含有目标产物应有的磺酸基团和芳环结构,说明成功地将壬基酚基引入烯烃磺酸分子中,得到了目标产物;核磁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明,合成产品的纯度及分子结构与预期设计目标产物相一致。(2)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采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稳态荧光探针法研究了Cn-NPAS的胶束化行为,结果表明,Cn-NPAS的Γmax值均低于烯基磺酸盐(AOS),Amin值均高于AOS;随着磺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a)临界胶束浓度值(CMC)降低,胶束化能力增加;(b)γCMC先减小后增大,且除C16-NPAS外,γCMC值均低于AOS;(c)吸附效率p C20线性增加。胶束化热力学分析表明,Cn-NPAS胶束表面反离子的结合是一个放热过程,相同温度下,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胶束反离子结合度β值略微下降;Cn-NPAS胶束的形成属于自发过程放热过程,且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有利于表面活性剂聚集成胶束,温度升高致使CMC有所升高;(35)Sqmic均为正值,胶束化过程使溶液体系的无序度增加;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采用乳化力法、乳状液稳定性以及微乳液法研究了Cn-NPAS对原油的乳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n-NPAS具有类似支状的“拟双子”双烷基双亲水基结构,使其对原油模拟油的乳化力优于AOS和HABS,而乳状液稳定性不如HABS,随着磺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力先增大后减小,而乳状液稳定性先减小后增大;确定了制备正辛烷微乳液的条件,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微乳区域面积增大,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最佳含盐度范围变窄,耐盐性下降。采用改进Ross-Miles法研究了Cn-NPAS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Cn-NPAS浓度增大,起泡性能增强,泡沫半衰期先急剧减小后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值;温度升高,初始泡沫体积增大,泡沫半衰期逐渐降低;当矿化度<700mg/L时,矿化度增加对泡沫性能影响不显着,但矿化度过高,初始泡沫体积和半衰期明显下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n-NPAS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Cn-NPAS的对Na Cl容忍度(>30g/L)高于石油磺酸盐(14g/L)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5g/L),但对Ca Cl2和Mg Cl2的容忍度则高于石油磺酸盐而低于HABS;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对Na Cl容忍度下降,而对Ca Cl2和Mg Cl2的容忍度没有明显影响。采用接触角法研究了Cn-NPAS在石蜡疏水表面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Cn-NPAS可使石蜡表面发生适度润湿反转,在所测浓度范围内,可使润湿角降至60o以下;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润湿性增强;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对疏水表面的润湿性先增加后降低。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法研究了弱碱Cn-NPAS体系与系列正构烷烃、原油间的界面活性规律,结果表明,Cn-NPAS的最小烷烃碳数(nmin)范围为1214,随着磺烷基链长增加,nmin增大;碱浓度的增加影响Cn-NPAS的烷烃选择性,nmin有降低趋势;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先下降后升高,较低浓度(0.05wt%)下Cn-NPAS弱碱水溶液与正构烷烃间的最低界面张力可降至2.67×10-2 m N/m,较同等烷烃-烷基苯磺酸盐体系低一个数量级;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4wt%范围内,通过调节Na2CO3浓度(0.6%1.6%),可使Cn-NPAS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m N/m),弱碱界面活性范围较宽。石英砂/油砂上的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增加Cn-NPAS、Na Cl及Na OH浓度,吸附量逐渐增加,增加Na2CO3浓度,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吸附量增加;Cn-NPAS在石英砂上的吸附量高于油砂。(3)系列Cn-NPAS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驱油实验室内模拟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弱碱条件下具有优异的驱油性能。C10、C12、C14和C16-NPAS表面活性剂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均比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25.0%以上,且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驱油效率先增加后减小,C14-NPAS体系高达29.6%;与油田在用的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的采收率(22.4%)相比,C14-NPAS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的采收率高出7.2%,表明C14-NPAS的弱碱驱油性能优于HABS强碱驱油性能。(4)Cn-NPAS与HABS复配性能及其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驱油实验与HABS的复配性能研究表明,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HABS具有良好的配伍性。C12-NPAS与HABS复配后,能够提高HABS的乳化能力,提高C12-NPAS的乳状液稳定性,当C12-NPAS/HABS复配比为1:1时,复配体系的乳化力最大,达到25.4%;C12-NPAS/HABS复配体系可以显着提高单剂的润湿性能和稳泡性能,复配比为7:3时泡沫性能最佳,复配比为2:8时油湿性最好;C12-NPAS与HABS复配比为2:8时,HABS的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驱油效率得到改善,比单独应用HABS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采收率高出9.5%,说明二者复配可以有效改善HABS的弱碱适应性。
蒲万芬,季晓靖,金发扬,蒲松龄[5](2015)在《表面活性剂与油相动态界面张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1214)、咪唑啉(I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烷基酚醚羧酸盐(ss-231)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在60℃,5 000 r·min-1条件下,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正构烷烃碳数以及原油中活性物质对形成低界面张力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亲水性越强,亲水基之间排斥力越小,使得在油水界面排布的密度越大,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会更好;当表面活性剂疏水碳链与烷烃碳链相似时,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会更明显;无碱体系中原油中的活性物质可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粘弹性界面膜,这种界面膜的形成减少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的吸附,使界面张力升高。
陈明月[6](2015)在《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合成了3种烷基碳数为2024的烷基二甲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以双取代苯(邻、间、对二甲苯)和α-烯烃(C20-24)为原料,在离子液体催化作用下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再经磺化反应及中和反应等步骤,最终合成了系列烷基二甲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经两相滴定法对合成的磺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其有效物含量均大于95%。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芳烃与烯烃的摩尔比、烯烃与催化剂的质量比对烷基二甲苯中间体产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h,n(芳烃):n(烯烃)=5:1,m(烯烃):m(催化剂)=30:1。由上述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长链烷基芳基产率为85%90%。用红外光谱表征合成的中间体及产物可知,合成的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符合目标烷基二甲苯及目标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特征。用滴体积法测定了3种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并绘制曲线,得到表面张力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一定时,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大,临界胶束浓度(cmc)减小,临界胶团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下降。在浓度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临界胶团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下降。用Model-500型旋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烷基二甲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原油间的界面行为,分别考察了磺酸盐浓度、碱浓度、盐浓度和短链醇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自适宜碱浓度和盐浓度下,3种结构烷基芳基磺酸盐,都能与大庆采油二厂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短链醇的加入降低了表面活性剂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大大提高了原油采收率。用分水法研究了乳化性能,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支化程度增大,乳液的分层时间越长,形成的乳液稳定性越好。随着温度逐渐升高,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逐渐减弱。
蔡红岩[7](2014)在《驱油用酰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复合驱是国内高含水老油田稳产增产最有效技术之一,为油田产量稳定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含碱复合驱应用中,碱引起的地层伤害、油井结垢、举升困难、产出液破乳困难等副作用增加了采油技术难度和操作成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驱是在三元复合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提高采收率技术,不加碱可有效保持聚合物黏弹性并降低综合成本。不过,无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需具有较高界面性能,目前大多处于室内合成评价阶段,产品研发滞后于现场试验需求。无碱表面活性剂需具有足够大的亲油基以实现无碱超低,但碳数过大溶解性很差又无法使用。无碱剂设计时需考虑“长碳链”与“水溶性”间矛盾。文献调研表明,亲油基上引入双键、支链化亲油基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从而增加溶解性。本研究以油酸、花生油酸、芥酸、混合脂肪酸和9-二甲苯基-十八酸5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支链合成酸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 5个脂肪酸酰胺丙基羧基甜菜碱(依次为OBC,PBC,EBC,MBC和XBC)。对甜菜碱OBC进行了原料优选和合成工艺参数优化。以红外光谱、质谱表征了合成的5个化合物,确证了其结构。评价了 5个甜菜碱的表界面性能。测定了 OBC、PBC和EBC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最小烷烃碳数(nmin),并计算了相关表面性质参数。随疏水基碳数增加,CMC逐渐减小;3个甜菜碱nmin均为16。评价了合成的甜菜碱无碱条件与大庆、长庆、苏丹原油间界面性能。结果表明:0.05~0.30%的OBC和EBC、0.03%~0.20%的XBC模拟水溶液与苏丹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0.05~0.20%的EBC采出水溶液与大庆一厂、三厂原油达到超低,且老化160 d与三厂原油间张力仍维持超低。0.001~0.20%的甜菜碱EBC与阴离子活性剂复配体系与长庆原油达到10-4~10-3 mN/m数量级超低界面张力。评价了 OBC和EBC高盐产出水(84000mg/L)的增黏性能。结果表明:二者均表现出明显增黏性,2.0%OBC产出水溶液黏度达180 mPa.s。OBC和EBC在水溶液中可形成蠕虫状胶束,并通过缠接形成胶束网络使黏度大幅上升。针对高温低盐砂岩油藏(85℃,1269 mg/L)和高温高盐碳酸盐油藏(104℃,84715 mg/L),分别以XBC和EBC进行了界面性能、相态特征和吸附特性评价,并以串联天然岩心对二元体系分别进行了驱油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苏丹中低渗透岩心和高渗透岩心,水驱60.71%和52.75%基础上,XBC无碱二元体系提高采收率分别为15.93%和14.53%。高温高盐碳酸盐油藏实验条件下,水驱52%左右基础上,EBC无碱二元体系平均提高采收率20.61%。所合成脂肪酸酰胺甜菜碱具有原料来源广、合成工艺简单、驱油效率高等优点,在无碱二元驱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刘立伟,侯吉瑞,岳湘安[8](2011)在《大庆原油中活性物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预接触时间、红外谱图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原油中活性物质对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接触时间的增加,原油与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值逐渐上升,最终与平衡值相同;而直馏煤油与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值和平衡值几乎相等,且不受接触时间影响;原油中的活性物质由油水界面向水相扩散并最终达到平衡,并且界面张力在达到最低值前后均与t-1/2(t为实验时间)成线性关系,符合扩散规律;对油相和水相进行红外谱图和质谱分析后发现,在与碱接触后,油相的活性物质减少,水相中活性物质增加,验证了原油中的活性物质对降低界面张力起到重要作用。
刘述忍,康万利,孟令伟,毛天聪,郭黎明[9](2010)在《三种水处理剂对活性剂污水溶液和孤东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孤东原油与现场采出污水配制的表面活性剂溶液间界面张力不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问题,研究了Na5P3O10、HEDP.Na4和ATMP.Na5三种水处理剂对表面活性剂污水溶液与孤东原油之间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三种水处理剂的最佳使用浓度范围。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时,加入水处理剂后油水界面张力值显着降低,加Na5P3O10的油水界面张力先出现最低值后又逐渐升到平衡值,而加HEDP.Na4和ATMP.Na5时都能使胜利原油与污水间界面张力最低值达到超低范围,HEDP.Na4的浓度范围最宽,为2000 mg/L~4500 mg/L。
廉琪[10](2010)在《以环烷基润滑油为原料制备环烷基磺酸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原油开采日益趋于枯竭,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而表面活性剂驱油法作为三次采油中非常重要的驱油方法之一,对它的研究与应用也变得十分的紧迫。目前,绝大部分三次采油驱油剂都含有苯环和稠环结构,生物降解性差、对环境毒性大。同时,现有表面活性均是只在一个或几个油块可以适用而对于其他油块驱油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这些驱油剂在使用时都必须与其它助表面活性剂、碱等进行复配才能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论文针对现有驱油剂的缺陷,准备研究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新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经过对原料、磺化剂、合成工艺、中和工艺、后处理方法的筛选和工艺优化后,本论文以环烷基润滑油为原料,发烟硫酸为磺化剂,成功制备高纯度的环烷基磺酸盐。通过红外光谱对环烷基磺酸盐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证明了该磺酸盐主要为饱和烃及碳环结构。通过TX500C型旋转液滴界面张力仪测定,在无助表面活性剂和碱的复配情况下,环烷基磺酸盐单独使用就可以使胜利油田采油一区、采油二区、孤东油块、孤岛油块的油水界面张力降到10-3mN/m以下。该磺酸盐还具备了稳定性强,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性能稳定,易保存,抗盐能力强等优点,是新一代的三次采油驱油剂。
二、碱/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体系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碱/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体系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低界面张力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黏弹流体的构筑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溶液性能的影响 |
2.1.1 分子结构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
(1)亲水头基类型的影响 |
(2)疏水链碳数的影响 |
(3)间隔基团碳数的影响 |
2.1.2 分子结构对溶液黏弹性的影响 |
(1)疏水链碳数的影响 |
(2)间隔基团碳数的影响 |
2.1.3 分子结构对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溶液流变性的影响机理探讨 |
(1)亲水头基类型的影响 |
(2)疏水链碳数的影响 |
(3)间隔基团碳数的影响 |
2.1.4 分子结构对溶液界面活性的影响 |
(1)亲水头基类型的影响 |
(2)疏水链碳数的影响 |
(3)间隔基团碳数的影响 |
2.2 优化分子结构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能评价 |
2.2.1 GCET溶液的性能 |
(1)黏度 |
(2)黏弹性 |
(3)界面活性 |
2.2.2 GCET黏弹流体的油藏环境适应性 |
(1)黏度 |
(2)黏弹性 |
(3)界面活性 |
3 结论 |
(2)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主要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次采油 |
1.2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 |
1.2.1 表面活性剂 |
1.2.2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
1.3 三元复合驱和二元复合驱 |
1.4 双尾单头型表面活性剂 |
1.4.1 双长链烷基阴离子型 |
1.4.2 双长链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4.3 双子表面活性剂 |
1.4.4 双长链烷基甜菜碱 |
1.4.5 Guerbet醇衍生物 |
1.4.6 甘油醚衍生物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合成 |
2.2.2 表征 |
2.3 性能测试方法 |
2.3.1 浊点的测定 |
2.3.2 溶解度测定 |
2.3.3 表面张力 |
2.3.4 原油/水界面张力 |
2.3.5 抗油砂吸附能力测定 |
2.3.6 固体表面润湿性测定 |
2.3.7 原油乳化实验 |
第三章 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3.1 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产品表征 |
3.2.2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质 |
3.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 |
3.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
3.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uerbet醇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4.1 Guerbet醇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产品表征 |
4.2.2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
4.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
4.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
4.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4.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酸钠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5.1 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酸钠的合成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产物的表征 |
5.2.2 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
5.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
5.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
5.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5.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6.1 合成部分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产品表征 |
6.2.2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
6.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
6.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
6.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6.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附图 |
附录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元复合驱发展历程 |
1.2.2 三元复合驱中聚合物的作用 |
1.2.3 三元复合驱中碱的作用 |
1.2.4 三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块概况 |
2.1 区块地质特征 |
2.1.1 区块地质概况 |
2.1.2 构造与断层 |
2.1.3 储层特征 |
2.1.4 流体性质 |
2.1.5 油藏温度与压力 |
2.1.6 区块地质储量 |
2.2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
2.2.1 开发历程 |
2.2.2 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器的选择 |
3.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3.3 实验区块油藏水驱生产动态拟合 |
3.3.1 全区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3.3.2 单井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3.4 化学剂浓度及段塞尺寸模拟优化 |
3.4.1 前置聚合物段塞用量优化 |
3.4.2 主段塞用量优化 |
3.4.3 主段塞碱浓度优化 |
3.4.4 主段塞表面活性剂浓度优化 |
3.4.5 副段塞用量优化 |
3.4.6 副段塞碱浓度优化 |
3.4.7 副段塞表面活性剂浓度优化 |
3.4.8 后置聚合物段塞用量优化 |
3.4.9 三元复合体系注入速度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弱碱三元体系与油藏渗透率适应性研究 |
4.1 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 |
4.2 实验研究方案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 |
4.3.1 阻力系数 |
4.3.2 残余阻力系数 |
4.4 三元复合溶液与油层渗透率匹配关系 |
4.5 三元复合溶液残余阻力系数预测数学模型 |
4.5.1 单因素关系式的建立 |
4.5.2 残余阻力系数多因素模型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物理模拟实验验证研究 |
5.1 实验研究方案 |
5.1.1 实验条件 |
5.1.2 实验步骤 |
5.2 方案设计及实验结果 |
5.2.1 前置聚合物段塞用量优化驱油实验 |
5.2.2 三元主段塞注入参数优化驱油实验 |
5.2.3 三元副段塞注入参数优化驱油实验 |
5.2.4 后置聚合物段塞用量优化驱油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化学驱油技术及驱油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
1.1.1 三次采油技术简介 |
1.1.2 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概况 |
1.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适用于弱碱三元复合驱的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2.1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醇(酚)聚氧烯基醚磺酸盐 |
1.2.2 α-烯基磺酸盐及其芳基取代产物 |
1.2.3 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背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反应装置图 |
2.2.3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2.2.4 合成反应过程监测方法 |
2.2.5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收率计算分析 |
2.2.6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光谱表征 |
2.3 中间体烯基磺酸的合成条件优化 |
2.3.1 物料配比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3 SO_3气体体积浓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4 碳链长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5 正交试验确定烯基磺酸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
2.4 目标产物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条件优化 |
2.4.1 催化剂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2 加热对烯烃磺化产物组成的影响 |
2.4.3 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5 芳烃/烯基磺酸投料比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6 正交试验确定烷基化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
2.5 系列烯基磺酸及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的合成结果分析 |
2.6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
2.6.1 系列中间体及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2 系列中间体及产物紫外光谱分析 |
2.6.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核磁氢谱分析 |
2.6.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质谱分析 |
2.6.5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元素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基本理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3.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Krafft温度 |
3.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
3.4.1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表面张力法 |
3.4.2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稳态荧光探针法 |
3.4.3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电导率法 |
3.4.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热力学分析 |
3.5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化性能 |
3.5.1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化力 |
3.5.2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状液稳定性 |
3.5.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微乳液相行为 |
3.6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泡沫性能 |
3.6.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起泡体积和半衰期的影响 |
3.6.2 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6.3 矿化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6.4 极性物质正丁醇浓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6.5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7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抗盐性能的影响 |
3.8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润湿性能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界面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
4.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烷烃间的界面活性规律研究 |
4.3.1 表面活性剂分子量与最小烷烃数(nmin)的关系分布特征 |
4.3.2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动态界面张力变化的影响 |
4.3.5 Na_2CO_3浓度对C_n-NPAS烷烃选择性的影响 |
4.3.6 Na_2CO_3浓度对最低/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7 油相烷烃种类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活性规律 |
4.4.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2 Na_2CO_3浓度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活性图 |
4.5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石英砂/大庆油砂上的吸附规律研究 |
4.5.1 砂粒成分分析 |
4.5.2 吸附时间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3 液固比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5 电解质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6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岩心驱替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5.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钠的驱油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复配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6.3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自组装行为研究 |
6.4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对模拟油乳化力的测定 |
6.5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乳状液稳定性能研究 |
6.5.1 稳定乳状液体系中HABS浓度的确定 |
6.5.2 稳定乳状液体系中Na_2CO_3浓度的确定 |
6.5.3 聚合物对复配体系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
6.5.4 C_(12)-NPAS/HABS复配表面活性剂乳状液稳定性能的研究 |
6.6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研究 |
6.7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的润湿性能研究 |
6.8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钠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驱油性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表面活性剂与油相动态界面张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
1. 1试剂和仪器 |
1. 2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 1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
2. 2表面活性剂疏水碳链的影响 |
2. 3正构烷烃碳数的影响 |
2. 4原油性质对界面张力动态变化的影响 |
3结论 |
(6)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及结构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1.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
1.2 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
1.2.2 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作用与发展 |
1.2.3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 |
1.2.4 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
1.3 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 |
1.3.1 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
1.3.2 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1.3.3 烷基苯磺酸盐在油田中的应用现状 |
1.4 离子液体概述 |
1.4.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特点 |
1.4.2 离子液体在催化中的应用 |
1.5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合成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 |
2.2.1 传统方法合成离子液体 |
2.2.2 微波法合成离子液体 |
2.3 C20-24烷基对二甲苯的合成 |
2.3.1 合成原理 |
2.3.2 合成步骤 |
2.4 C20-24烷基对二甲苯磺酸的合成 |
2.4.1 合成原理 |
2.4.2 合成步骤 |
2.5 C20-24烷基对二甲苯磺酸盐的合成 |
2.5.1 合成原理 |
2.5.2 合成步骤 |
2.6 产品提纯 |
2.7 烷基二甲苯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2.8 中间体及产物结构表征 |
2.9 小结 |
第三章 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性能研究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烷基二甲苯磺酸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3.3 烷基二甲苯磺酸盐表面性能 |
3.3.1 测定方法 |
3.3.2 浓度对磺酸盐表面性能的影响 |
3.3.3 温度对磺酸盐表面性能的影响 |
3.4 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界面性能 |
3.4.1 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
3.4.2 浓度对磺酸盐界面性能的影响 |
3.4.3 碱浓度对磺酸盐动态界面性能的影响 |
3.4.4 盐浓度对磺酸盐动态界面性能的影响 |
3.4.5 短链醇对磺酸盐动态界面性能的影响 |
3.4.6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动态界面性能 |
3.5 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乳化性能测定 |
3.5.1 浓度对磺酸盐乳化性能的影响 |
3.5.2 温度对磺酸盐乳化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驱油用酰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1 引言 |
1.1 化学复合驱技术 |
1.2 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 |
1.3 无碱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5 研究工作内容 |
1.6 主要工作成果及创新点 |
2 酰胺甜菜碱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长链酰胺甜菜碱合成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原料分析 |
2.2.3 油酸酰胺甜菜碱的合成 |
2.2.4 花生油酸酰胺甜菜碱的合成 |
2.2.5 芥酸酰胺甜菜碱的合成 |
2.2.6 混合酸酰胺甜菜碱的合成 |
2.2.7 9-二甲苯基十八酸酰胺甜菜碱的合成 |
2.2.8 总结 |
2.3 系列酰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质谱分析 |
2.3.3 表征小结 |
3 酰胺甜菜碱表界面活性研究 |
3.1 临界胶束浓度及其测定 |
3.1.1 表面张力与临界胶束浓度 |
3.1.2 表面张力与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3.2 脂肪酸酰胺甜菜碱CMC测定 |
3.2.1 油酸酰胺甜菜碱CMC测定 |
3.2.2 花生油酸酰胺甜菜碱CMC测定 |
3.2.3 芥酸酰胺甜菜碱CMC测定 |
3.2.4 表面性质 |
3.3 脂肪酸酰胺甜菜碱界面性能评价 |
3.3.1 界面性能评价方法 |
3.3.2 最小烷烃碳数测定 |
3.3.3 与原油间界面性能评价 |
3.3.4 增黏性能评价 |
3.4 总结 |
4 高温低盐油藏二元驱室内评价研究 |
4.1 引言 |
4.2 目标油藏条件 |
4.3 无碱二元驱用表面活性剂筛选与评价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溶解性与耐温稳定性评价 |
4.3.3 界面性能评价 |
4.3.4 相态评价 |
4.3.5 静态吸附评价 |
4.4 无碱二元驱配方评价 |
4.4.1 聚合物筛选评价 |
4.4.2 界面性能评价 |
4.4.3 增黏性能评价 |
4.4.4 动态吸附评价 |
4.4.5 岩心驱油实验 |
4.5 总结 |
5 高温高盐油藏二元驱室内评价研究 |
5.1 二元驱配方筛选评价 |
5.2 岩心驱油实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专利情况 |
(8)大庆原油中活性物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条件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活性物质对不同油相界面张力的影响 |
2.2 原油中活性物质的检测 |
2.3 复合体系中活性物质的运移 |
3 结论 |
(9)三种水处理剂对活性剂污水溶液和孤东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药品 |
1.2 动态界面张力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Na5P3O10对孤东原油和污水间界面张力的影响 |
2.2 HEDP·Na4对孤东原油和污水间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 ATMP·Na5对孤东原油和污水间界面张力的影响 |
2.4 三种水处理剂最佳使用浓度的确定 |
3 结 论 |
(10)以环烷基润滑油为原料制备环烷基磺酸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化学驱油研究 |
2.1.1 碱驱 |
2.1.2 聚合物驱 |
2.1.3 表面活性剂驱 |
2.2 表面活性剂驱油方法及驱油试剂研究 |
2.2.1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2.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应具有的特点 |
2.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品种 |
2.2.4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使用方法 |
2.3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机理研究 |
2.3.1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微观机理 |
2.3.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宏观机理 |
2.4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界面张力测定 |
2.5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
2.5.1 油水相动态界面张力与原油采油率研究 |
2.5.2 油相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2.5.3 水相矿化度组成对油水界面影响 |
2.5.4 表面活性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2.5.5 高聚物对界面活性的影响 |
2.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
3 以环烷基润滑油为原料制备环烷基磺酸盐 |
3.1 环烷基润滑油的性质 |
3.2 对磺化反应的研究 |
3.2.1 以发烟硫酸作为磺化剂的反应机理 |
3.2.2 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的反应机理 |
3.2.3 以浓硫酸为磺化剂时的磺化反应机理 |
3.2.4 环烷烃磺化机理 |
3.3 中和反应的反应机理 |
3.4 以环烷基润滑油为原料合成环烷基磺酸盐 |
3.4.1 原料油的选择 |
3.4.2 磺化剂的选择 |
3.4.3 磺化时加入溶剂的选择 |
3.5 以环烷基润滑油为原料合成环烷基磺酸盐 |
3.5.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5.2 试验装置图 |
3.5.3 环烷基磺酸盐的制备 |
3.6 产品的检测方法 |
3.6.1 无机盐含量的测定 |
3.6.2 未磺化油含量测定 |
3.6.3 磺酸盐中有效物含量测定 |
3.6.4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
3.6.5 环烷基润滑油以及环烷基磺酸盐的红外表征 |
3.7 反应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7.1 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7.2 发烟硫酸与原料油体积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7.3 反应时间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
3.7.4 加入溶剂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
3.7.5 中和工艺对产物的影响 |
3.8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8.1 正交试验的设计与结果讨论 |
3.8.2 最优化试验后产品性能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4 环烷基磺酸盐的普适性研究 |
4.1 产物对孤东油块的界面活性室内研究 |
4.1.1 在70℃下产物对孤东油块的界面活性 |
4.1.2 在其他温度下产物对孤东油块的界面活性 |
4.2 环烷基磺酸盐在其它油块的界面活性测定 |
4.3 环烷基磺酸盐的稳定性考察 |
4.4 高矿化度对环烷基磺酸盐驱油体系的影响 |
4.4.1 一价阳离子对环烷基磺酸盐性能的影响 |
4.4.2 二价阳离子对环烷基磺酸盐性能的影响 |
4.5 环烷基磺酸盐的理论用量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碱/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体系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界面张力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黏弹流体的构筑与性能评价[J]. 胡睿智,唐善法,金礼俊,MUSA Mpelwa,冯树云,姜昭文. 油田化学, 2020(01)
- [2]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D]. 颜利民. 江南大学, 2017(04)
- [3]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研究[D]. 刘欢.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3)
- [4]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D]. 牛瑞霞.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5]表面活性剂与油相动态界面张力影响因素研究[J]. 蒲万芬,季晓靖,金发扬,蒲松龄.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11)
- [6]烷基二甲苯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明月.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7]驱油用酰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蔡红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8]大庆原油中活性物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J]. 刘立伟,侯吉瑞,岳湘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02)
- [9]三种水处理剂对活性剂污水溶液和孤东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J]. 刘述忍,康万利,孟令伟,毛天聪,郭黎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0(03)
- [10]以环烷基润滑油为原料制备环烷基磺酸盐及其应用研究[D]. 廉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