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沫若女性形象塑造及其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闫咚婉[1](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咸立强[2](2020)在《性别意识与审美重构——以郭沫若译《鲁拜集》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酒与女性是《鲁拜集》中最重要的两类意象。与其他汉译者的译诗相比,郭沫若翻译的《鲁拜集》在女性意象的呈现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淡化倾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将原诗中女性化的意象转变为男性化的意象;第二,不译原诗中带有女性色彩的意象;第三,以男性代词替换女性代词;第四,将诗中出现的第三人称女性代词替换成第二人称代词。女性意象的淡化使得源语文本中一些诗篇诗、酒、女人的审美向着诗、酒人生转化,崇拜女性的郭沫若对《鲁拜集》女性意象的翻译处理,既是郭沫若那一时期复杂的性别意识的呈现,也是郭沫若译者主体性自我建构的表现。
胡静[3](2020)在《论文学作品中的秦良玉形象 ——以《秦良玉》的小说、戏剧文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明清以来,就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秦良玉,记录了她维护民族团结和扞卫国家统一的忠义行为。本文以小说《秦良玉》和戏剧剧本《秦良玉》为例,从人物形象、人物思想、人物命运和人物塑造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以及秦良玉精神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入手,全面揭示秦良玉忠贞爱国的形象以及对她研究的价值。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史上有关秦良玉研究的历程、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等,对现有的关于秦良玉研究的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第一章主要对秦良玉的才华与思想进行阐述,结合小说《秦良玉》和戏剧《秦良玉》展开论述,阐述了秦良玉作为女土司的女性观,对她作为女性的自我认知的觉醒,表示极大的赞赏和对秦良玉作为女性在男权社会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肯定。辩证地阐述了我们不能片面夸大秦良玉的战功,也要看到她作用的局限性。对她忠贞爱国和惩恶扬善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描述,对她一生的丰功伟绩和忠义情怀进行总结。第二章主要对秦良玉的性格与命运进行阐述,结合小说《秦良玉》和戏剧《秦良玉》展开论述,对秦良玉形象的性格以及命运进行了概括阐述,对秦良玉倔强直率、刚毅果敢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说明;对戏剧剧本《秦良玉》中的秦良玉形象的性格以及命运进行总结,既有青衣端庄内敛的气质,又有刀马旦、武生繁重的身段表演及武打,全面展示了秦良玉独特的艺术风采和京剧旦行的魅力。表现出了她为人正直坦然,家国天下且忠贞爱民的大爱情怀以及充满智慧和优秀人格的形象。第三章主要从秦良玉的价值和影响入手,从秦良玉形象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出发,阐述了秦良玉形象对个人、团体以及社会所带来的价值,表达出了我们应该注重对秦良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观点。第四章以秦良玉精神文化的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为中心来展开论述,影视传播、小说传播、旅游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从而体现出其价值和意义。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和相关补充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我们以后再研究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并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做到对人物的细致了解,拓展人物研究的视野,来避免出现重大缺漏。
焦国燕[4](2020)在《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民本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史上,十七年时期的历史剧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戏剧文学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延安文艺对十七年时期文艺创作的极大影响,使得无产阶级文艺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导方向。此外,国家意识形态对文艺创作的规范和调整,使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完全是在泛政治化的语境中生成和创作。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地为人民服务和为政治服务的特征。戏剧因其较为普遍的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功能,更是受到规范和制约,加之唯物史观的影响,其作品就更多地表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结合十七年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本论文主要运用文本细读等方法,从题材选择的相似性、创作目的的一致性、反映内容的关联性等方面对《蔡文姬》、《关汉卿》和《胆剑篇》三部代表性作品进行文本分析,试图挖掘十七年时期历史剧体现的“民本位”思想,从而强化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从“民本位”思想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历史剧对现实的反思作用和对当下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并对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论文写作提供依据。论文的主体部分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题材分类和产生缘由两方面梳理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创作概况,同时按照时间线索对“民本位”思想的历史源流重点进行梳理,为论文的“民本位”思想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运用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结合三部作品各自不同的特点,从题材选择的特殊性和想象虚构的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作品的“民本位”思想。第三章主要结合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分别从主次人物关系的设置、女性人物形象的阐释和善恶对立的角色性格建构三个方面论述作品的“民本位”思想。第四章主要从戏剧结构模式的角度出发,从情节结构的“非整一性”、“苦难”叙事视角的呈现和正、喜剧为主的戏剧类型三个方面分析作品“民本位”的思想主题。
师菁[5](2020)在《《莎乐美》对五四时期话剧发展的影响》文中指出五四时期,中国剧坛的发展空前活跃。人们对世界的新思潮兼容并蓄,唯美主义也在此时期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王尔德鲜明的艺术主张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这一时期与中国青年剧作家的审美需求不期而遇,不仅在思想上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具有启蒙意义,其中的文艺理念与表现手法也深具影响,并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了神秘幽玄的独特戏剧意象。本文以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代表作《莎乐美》,以及受其影响创作产生的中国剧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形成四章内容:第一章阐述西方唯美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悲剧《莎乐美》的诞生以及莎乐美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接受情况。第二章针对《莎乐美》中所体现的反叛精神与女性意识进行解析,分析其在中国现代戏剧创作中的影响。第三章整理五四时期受《莎乐美》影响创作产生的戏剧作品,从主题和形式两大方面分析其中的特点与审美倾向。第四章分析《莎乐美》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式唯美主义剧作的独特性,以及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在中国3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的原因与启示。
罗茜[6](2020)在《用利剑撩起闺帘 ——论冰心小说中的“刚”性特质》文中认为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女作家,在其近八十载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出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冰心的创作发轫于19世纪20年代初,到了三四十年代,经过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战争的洗礼开始实现成熟转型,到建国后的贴合时代的发声。以往学术界对于冰心小说的特质研究主要集中在“阴柔”、“委婉”等方面,对其“爱的哲学”进行缠绵式“柔”向深入解析。相对而言,冰心小说中的“刚”性特质却很少能入研究者们的法眼。即使有肯定冰心在“抗战”到“十七年”期间的大体作品所呈现出稳健苍劲的势头,可对其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刚”性特质缺乏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对冰心小说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以深入了解其所蕴含的独具“刚”性之气的美学范式,挖掘“刚”性之美背后的文化深意,从而进一步彰显冰心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有关冰心小说中“刚”性特质的思考,构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了以下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冰心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缘由,展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创新点。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二章分别从形象性格之“刚”、情感抒发之“刚”、鲜明主题之“刚”以及语言风格之“刚”这四个方面来举例并分析冰心小说中所蕴含的“刚”性特质,论证其“刚”特质所展现的反抗性、坚韧性、现实性和奔放性;第三章主要结合多方面论述冰心小说中“刚”性特质的凸显过程,并且探讨形成上述四个“刚”性特质表现形态的深层原因,分别从自我层面和时代文化的影响两个方面寻找冰心小说创作的思想源流;第四章主要讨论冰心小说中这种“刚”性特质的美学意义,展现她对于女性的终极关怀,深剖其小说创作中外化的“柔”与内蕴的“刚”更本质的深意。
顾宇涵[7](2019)在《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研究 ——以班婕妤、班昭、蔡琰、谢道韫为主体》文中提出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古代女性长期受压迫、被禁锢,女子礼仪教育大多围绕“三从四德”“以夫为天”等思想,制定一套有关坐立言行的规范。事实真是这样铁板一块吗?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文史结合法和历史研究法研究后发现,即使在传统礼教形成的关键期——汉魏六朝,其女子礼仪教育也并不如普遍认知的一般严苛和压抑,反而充满了宽松、自由乃至反抗礼制束缚的气息。以下从六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简述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形成背景。先秦虽有“男女之别”的说法和对女性各年龄段的礼仪要求,但事实上礼仪教育对女子的约束力很小,女性广泛参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在男女交往方面更是直率坦然,为中国古代女子礼仪教育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研究西汉女子礼仪教育,以班婕妤的礼仪教育历程为主。班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礼仪教育,形成坚毅、果敢的性格,在遭到诬陷时激烈反驳,失宠后主动侍奉太后,作“两诗一赋”表达哀伤,却怨而不恨、有礼有节。此外,还有许多女性像大胆奔爱、酒肆当垆的卓文君,毅然和亲、舍身保国的王嫱一般独立自主,反抗礼教。第三部分讨论东汉女子礼仪教育。班昭续写《汉书》、教化宫廷,代表作《女诫》一方面体现礼教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女性生存智慧,其礼仪教化活动让更多女子知礼守礼,促进礼仪教育的发展。高才顽强、性情坚毅的蔡琰在蔡邕的教育下注重精神世界的塑造,成为了一生三嫁仍十分坚强,不顾仪态为夫请罪的奇女子。还有辅佐君王的马皇后及与闻朝政的邓皇后等都能从侧面反映着东汉女子的礼仪教育。第四部分聚焦魏晋南北朝女子礼仪教育。此时女子地位上升使传统礼教受到冲击,谢道韫作为女性代表,性格清逸疏朗,所接受的礼仪教育蕴含朴素的男女平等思想,才能直言丈夫平庸,为小叔解围,在面临危难时奋力抵抗。除谢道韫外,奋勇杀敌的荀灌、教生授徒的韩兰英、妆成半面的徐昭佩皆为此期女子礼仪教育特色鲜明最有力的证据。第五部分对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改变及儒、道教育思想的影响,西汉女子礼仪教育既有一定的保守贞顺,又延续先秦大胆开放的风气;东汉经《女诫》的教化,女子渐被束缚,但自由的社会风气和礼教间的矛盾,使女子礼仪教育实际上相当宽松;魏晋南北朝奇女频出,女子礼仪教育领域不断扩大。可见,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特点是由相对开放到相对保守后更加开放及自由与禁锢交糅。第六部分阐述女子礼仪教育的后世演变及启示。女子礼仪教育在妇德妇行、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方面总体宽严并济,明清时期才稍显紧张,因此,要转变传统观念,正确看待汉魏六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女子礼仪教育,不能用束缚、严苛等词一言概之,虽然其被传统礼教施加了禁锢色彩,但在维系家庭和谐、提高个人修养方面可以说功不可没。
杨小叶[8](2019)在《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中女性主义精神》文中认为"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除了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关注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等议题。在"五四"时期反封建、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时代背景下,郭沫若先生历史剧的女性主义精神,是他对旧文学最强烈、最有力的冲击,也以此成为新文学的一面旗帜。《三个叛逆的女性》是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的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其中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三部戏剧。这三部作品构成了"女性个人自由"、"女性生命尊严"和"女性革命愿望"的三个部分,同时勾勒出中国女性解放意识的发展史。本文谨从"女性个人自由"、"女性生命尊严"和"女性革命愿望"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刘翠[9](2018)在《抗战时期话剧女性形象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抗战时期话剧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前两个章节主要对抗战时期话剧女性形象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其对应的女性意识特点进行论述,论文第三章对上述女性意识特点进行文化反思。首先,全面抗日战争成为四十年代话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人物塑造方面,丰富了女性人物形象,超凡女性应运而生。所谓超凡女性,是指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批迥异于普通女性精神状态的女性角色,她们的强力性格和主动性成为戏剧故事展开的关键。超凡女性直接处于抗战现场,这为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提供了条件的同时,在很大程度无暇顾及女性的社会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女性的利益,使得女性大多缺乏女性主体意识。其次,在超凡女性角色塑造之外,一些剧作家从日常社会生活出发,侧面展现抗战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对象转移到封建制度下的封建家庭,描述发生在家庭里的一幕幕悲喜剧;从职业女性入手,揭示妇女解放问题的实质;描写日常生活中复杂的感情纠葛,展现在民族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氛围长期熏陶下的女性,经受爱情的种种考验而显示出精神与人格的高尚;论文重点关注因战争因素造成的跨民族女性的生存状态。日常女性由于没有直面战争,其女性意识在话剧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并在此基础上阐释日常书写中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最后,论文第三部分探讨与反思抗战时期话剧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探析战争语境下女性身体的符码化和民族主义话语建构。另外,论文着重对战时两性剧作家话剧文本中女性形象所呈现的女性意识进行文化反思,一方面是男权书写话语权威的延续,另一方面是文化夹缝中女性书写。
肖静[10](2017)在《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视域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思想发展史中,家庭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观念从家庭产生之时起便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模式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家庭成员的地位也随之产生变化。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巴霍芬和摩尔根的家庭思想,并与时俱进的对其进行了发展。家庭思想以血缘、亲属之间的关系为关注点,以此来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达到建设与发展国家的目的。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有其精华,至今仍被传承接受,也有部分陈旧落后的家庭思想,制约着家庭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者则是站在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对家庭的本质、属性、以及恋爱婚姻等家庭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揭露与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对家庭思想的见解,利于让我们正确认识家庭,更好地维护家庭关系。郭沫若历史剧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用借古喻今的方法反映了时代主题,响应了时代的号召。在时代主旋律的呼吁中,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思想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极力批判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与强权思想,主张婚姻自主与人格平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宣扬了女性社会意识的觉醒,体现了女性力量在社会革命中的价值。同时还突出反映了家庭教育对于个人品质塑造的深刻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在新中国建设时期,通过为历史人物“翻案”的创作手法,赞赏了女性走出家庭,投身国家建设的卓越能力与贡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女性在参政治国时所易受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与阻碍,体现了作为女性在参政治国中的更多不易。郭沫若注意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郭沫若历史剧中所主张的家庭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所倡导的思想主张有一定的相通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理论指导,探究郭沫若历史剧中所呈现的家庭样态,分析其中的家庭思想,以此挖掘家庭观念的发展变化,分析其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总结其中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价值。
二、郭沫若女性形象塑造及其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沫若女性形象塑造及其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资料来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
小结 |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
3.3.1 问道求业 |
3.3.2 黄帝尊师 |
3.3.3 神仙考验 |
3.3.4 神授法术 |
3.3.5 黄帝造物 |
3.3.6 升天成仙 |
3.3.7 黄帝时人 |
小结 |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
小结 |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
小结 |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
小结 |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性别意识与审美重构——以郭沫若译《鲁拜集》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沫若译诗中女性色彩淡化的表现 |
二、女性色彩的淡化是译者郭沫若有意选择的结果 |
三、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第三人称代词“她”的使用 |
四、译者主体的自我建构及审美重构 |
(3)论文学作品中的秦良玉形象 ——以《秦良玉》的小说、戏剧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秦良玉的观念与思想 |
第一节 秦良玉的女性观 |
一、小说文本中秦良玉的女性观 |
二、戏剧剧本中秦良玉的女性观 |
第二节 秦良玉的思想 |
一、小说文本中秦良玉的思想 |
二、戏剧剧本中秦良玉的思想 |
第二章 秦良玉的性格和命运 |
第一节 秦良玉的性格 |
一、小说文本中秦良玉的性格 |
二、戏剧剧本中秦良玉的性格 |
第二节 秦良玉的命运 |
一、小说文本中秦良玉的命运 |
二、戏剧剧本中秦良玉的命运 |
第三章 秦良玉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秦良玉的价值 |
一、多维的文化价值 |
二、实用的社会价值 |
三、独特的美学价值 |
第二节 秦良玉的影响 |
一、小说文本中秦良玉的影响 |
二、戏剧剧本中秦良玉的影响 |
第四章 秦良玉精神文化的传播 |
第一节 秦良玉精神文化传播的多样性 |
一、传统媒介的传播 |
二、新型媒介的传播 |
第二节 秦良玉文化传播的价值 |
一、历史文化价值 |
二、社会经济价值 |
第三节 秦良玉文化传播手段 |
一、打造文化品牌 |
二、促进媒介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民本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历史剧的创作历程 |
第二节 历史剧的产生缘由 |
第三节 “民本位”思想的历史源流 |
第二章 “失事求似”原则的隐晦暗示 |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想象虚构的合理性 |
第三章 多维关系中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主次人物关系的巧妙设置 |
第二节 多角度的女性形象塑造 |
第三节 善恶对立的角色性格建构 |
第四章 不同结构模式的隐性表露 |
第一节 “非整一性”的情节结构 |
第二节 “苦难”叙事视角的呈现 |
第三节 正、喜剧为主的结构类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莎乐美》对五四时期话剧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莎乐美》溯源及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接受 |
第一节 《莎乐美》的诞生 |
一、西方唯美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 |
二、《莎乐美》的创作诞生 |
第二节 《莎乐美》在中国的接受 |
一、《莎乐美》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 |
二、五四时期对唯美主义的文化需求 |
三、中国戏剧界对《莎乐美》的评价 |
第二章 《莎乐美》的现代性 |
第一节 《莎乐美》现代性背景 |
第二节 “五四”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反叛精神与情感解放 |
第三章 《莎乐美》审美观念下的“五四”话剧 |
第一节 创造社的文艺理念 |
一、非功利的文艺主张 |
二、表现派的艺术观点 |
三、变态心理与感官表现 |
第二节 悲剧的主题 |
一、爱、美、死的交织 |
二、美的魅惑 |
三、执着追求 |
四、官能与肉体 |
第三节 唯美的艺术形式 |
一、独特的意象与意境 |
二、语言的排比与夸饰 |
三、色彩感官 |
四、异向比喻的艺术手法——美与恶 |
第四章 《莎乐美》中国化及其衰微的原因启示 |
第一节 对唯美主义的吸收与改造 |
一、艺术思想的区别 |
二、戏剧本体:幽静与幻灭——中国现代剧作中的独特意象 |
第二节 艺术与功用——衰微的原因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用利剑撩起闺帘 ——论冰心小说中的“刚”性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2 冰心小说中“刚”性特质的表现 |
2.1 形象性格之“刚”——反抗性 |
2.1.1 启蒙者——新贤妻良母与女学生 |
2.1.2 保卫者——勇毅成长的小草 |
2.2 情感抒发之“刚”——坚韧性 |
2.2.1 理性力量 |
2.2.2 挑战力量 |
2.2.3 进化力量 |
2.2.4 “怒”的力量 |
2.3 鲜明主题之“刚”——现实性 |
2.3.1 细腻而雄浑——母爱书写的转变与延伸 |
2.3.2 强势争取幸福——婚恋书写的变奏与妥协 |
2.3.3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与社会民族的紧密关系 |
2.4 语言风格之“刚”——奔放性 |
2.4.1 雄奇的意象 |
2.4.2 绚丽的修辞 |
2.4.3 直接的抒情 |
3 冰心小说中“刚”之美的根源 |
3.1 冰心小说中“刚”性特质的凸显过程 |
3.2 自我层面 |
3.2.1 疾病对书写的影响 |
3.2.2 隐含的“男性”自我 |
3.2.3 女性意识的明朗 |
3.2.4 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 |
3.3 时代文化的影响 |
3.3.1 与五四文学的互通 |
3.3.2 战争年代对女性作家的影响 |
3.3.3 建国后的无产阶级向往 |
4 冰心小说中“刚”性特质的美学意义 |
4.1 对女性个体的终极关怀 |
4.2 外化的“柔”与内蕴的“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研究 ——以班婕妤、班昭、蔡琰、谢道韫为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教育史研究女性教育的趋势 |
2.教育史研究对礼仪教育的重视 |
3.教育史研究对象的生活化 |
4.个人兴趣及导师启发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汉魏六朝 |
2.礼仪 |
3.女子礼仪教育 |
(四)研究综述 |
1.中国妇女史的相关研究 |
2.汉魏六朝的相关研究 |
3.汉魏六朝女性代表研究 |
4.总述 |
(五)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 |
3.研究重点 |
4.研究难点 |
5.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文史结合法 |
3.历史研究法 |
一、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的形成背景 |
(一)先秦时期的女子礼仪 |
1.《诗经》中的女子礼仪 |
2.《礼记》中的女子礼仪 |
(二)中国古代(女子)礼仪教育材料及观念概说 |
二、西汉女子礼仪教育 |
(一)班婕妤:宠辱不惊,进退有度 |
1.家庭生活中的礼仪教育 |
2.宫廷生活中的礼仪表现 |
3.诗赋中的礼仪教育表现 |
(二)其他女子礼仪教育 |
1.卓文君:酒肆当垆,无视闺范 |
2.王嫱:担负希望,毅然和亲 |
3.平民女子礼仪教育简论 |
三、东汉女子礼仪教育 |
(一)班昭:教化规矩,传达仪礼 |
1.家庭生活中的礼仪教育 |
2.《女诫》礼仪教育思想及影响 |
3.礼仪教化活动 |
(二)蔡琰:坎坷一生,挑战礼教 |
1.家庭生活中的礼仪教育 |
2.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表现 |
(三)其他女子礼仪教育 |
1.明德马皇后:贤德谦和,母仪天下 |
2.和熹邓皇后:德才兼备,与闻朝政 |
3.平民女子礼仪教育简述 |
四、魏晋南北朝女子礼仪教育 |
(一)谢道韫:个性自由,冲破束缚 |
1.家族教育的影响 |
2.家庭生活中的礼仪教育表现 |
3.诗赋中的礼仪教育表现 |
(二)其他女子的礼仪教育 |
1.荀灌:救民危难,风采巾帼 |
2.韩兰英:自荐为师,教生授徒 |
3.徐昭佩:妆成半面,特立独行 |
4.平民女子礼仪教育概述 |
五、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
(一)西汉女子礼仪教育特点简说 |
1.“大一统”思想下的保守与贞顺 |
2.延续先秦时期开放自由的风气 |
(二)东汉女子礼仪教育特点简说 |
1.受《女诫》影响,女性渐被束缚 |
2.严苛的礼教与自由风气间的矛盾 |
(三)魏晋南北朝女子礼仪教育特点简说 |
1.世风开放,奇女频出 |
2.女子礼仪教育领域不断扩大 |
(四)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特点总论 |
1.相对开放——相对保守——更加开放 |
2.禁锢与自由交糅 |
(五)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特点的原因分析 |
1.政治变迁 |
2.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改变 |
3.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
4.道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
六、女子礼仪教育后世演变及启示 |
(一)女子礼仪教育的后世演变 |
1.妇德妇行中的礼仪教育 |
2.生活中的女子礼仪教育表现 |
3.社会交往中的女子礼仪教育 |
(二)启示 |
1.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的启示 |
2.女子礼仪教育的正面意义 |
3.改变传统观念,重塑历史认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9)抗战时期话剧女性形象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沉重的肉身——超凡女性书写 |
1.1 超凡女性形象 |
1.1.1 女英雄 |
1.1.2 女间谍 |
1.2 超凡女性主体意识隐微 |
1.2.1 性别角色的缺失 |
1.2.2 情欲·政治的言说模式 |
第2章 黑暗的潜流——日常女性书写 |
2.1 日常女性形象 |
2.1.1 职业女性 |
2.1.2 “淑女”与“荡妇” |
2.1.3 “情爱”与“理智”的碰撞——田汉、夏衍笔下的日常女性 |
2.1.4 战时话剧中的日本普通女性 |
2.2 日常女性主体意识的潜隐 |
2.3 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 |
第3章 女性意识的文化反思 |
3.1 贞操悖论与民族主义话语建构 |
3.2 回应传统男权文化的精神建构需求 |
3.2.1 男性书写话语权威的延续 |
3.2.2 文化夹缝中的女性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视域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与意义 |
1.1.1 研究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郭沫若历史剧研究综述 |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理论来源 |
2.1.1 巴霍芬《母权论》对家庭研究的贡献 |
2.1.2 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家庭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形成 |
2.2.1 马克思的家庭思想 |
2.2.2 恩格斯的家庭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主要内容 |
2.3.1 关于家庭本质的观点 |
2.3.2 关于决定家庭发展的因素 |
2.3.3 马克思主义关于婚姻家庭伦理的主要观点 |
3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家庭观 |
3.1 早期历史剧中的家庭观 |
3.1.1 封建父权对婚姻自主的压制 |
3.1.2 封建强权对自由平等的束缚 |
3.2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剧中的家庭观 |
3.2.1 妇女社会意识逐渐增强 |
3.2.2 家庭教育思想对于个人品质形成的影响 |
3.3 晚期历史剧中的家庭观 |
3.3.1 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政治觉悟显着提高 |
3.3.2 两性关系的不平衡导致女性在参政治国之路上总会受到阻碍 |
4 郭沫若历史剧中家庭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4.1 郭沫若历史剧中家庭观的进步性 |
4.1.1 反对“三从四德”,主张女性的个性解放 |
4.1.2 反对强权压迫,主张女性的社会解放 |
4.1.3 反对歧视女性,主张女性的政治文化解放 |
4.2 郭沫若历史剧中家庭观的局限性 |
4.2.1 男尊女卑,漠视女性的生命权利 |
4.2.2 对女性贤妻良母的要求一直未改变 |
5 郭沫若历史剧中揭示的家庭观具有的当代价值 |
5.1 正确认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提倡两性关系的平等化 |
5.2 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自由 |
5.3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郭沫若女性形象塑造及其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2]性别意识与审美重构——以郭沫若译《鲁拜集》为中心的考察[J]. 咸立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3]论文学作品中的秦良玉形象 ——以《秦良玉》的小说、戏剧文本为例[D]. 胡静.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民本位”思想研究[D]. 焦国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莎乐美》对五四时期话剧发展的影响[D]. 师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6]用利剑撩起闺帘 ——论冰心小说中的“刚”性特质[D]. 罗茜.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汉魏六朝女子礼仪教育研究 ——以班婕妤、班昭、蔡琰、谢道韫为主体[D]. 顾宇涵.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5)
- [8]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中女性主义精神[A]. 杨小叶. 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 2019
- [9]抗战时期话剧女性形象研究(1937-1945)[D]. 刘翠. 河北大学, 2018(12)
- [10]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视域下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D]. 肖静. 西华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