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鼠急性脑缺血时一氧化氮作用机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欣[1](2021)在《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阐明牛黄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内在生物学机制。方法:1.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模型的建立以及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1)利用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技术,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细胞鉴定;(2)利用transwell板将三种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模型,利用TEER值,判定模型是否成功;(3)采用缺氧1h,复氧24h,构建OGD/R模型,利用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判定模型是否成功。2.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三种细胞的毒性利用不同浓度的牛黄(Bezoar)、牛磺酸(Taurine)、牛黄熊去氧胆酸(TUDCA)和熊去氧胆酸(UDCA),作用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干预24h和48 h,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检测每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细胞的毒性。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通过OGD/R模型,检测牛黄、牛磺酸、TUDCA和UDCA的不同剂量对细胞的作用,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每种药物的最佳剂量;(2)利用药物的最佳剂量进行干预,通过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和γ-GT;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指标SOD、NO、MDA以及神经元凋亡率。(3)牛黄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机制研究加入抑制剂LY294002,检测牛黄对细胞的干预是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 以及 HIF-1α、VEGF、PI3K、AKT、p-AKT。4.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利用OGD/R模型,筛选牛磺酸+牛磺熊去氧胆酸(T+T),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的最佳剂量;(2)利用药物的最佳剂量进行干预,通过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和γ-GT;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指标SOD、NO、MDA以及神经元凋亡率。5.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利用T+U的最佳剂量,进行OGD/R的造模,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 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 ZO-1、Occludin、Claudin-5 以及 NF-κBp65,p-P65,IKBα,p-IKBα 蛋白表达。6.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利用T+T的最佳剂量,进行OGD/R的造模,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 ZO-1、Occludin、Claudin-5,CA43、AQP4以及 P38MAPK,P-P38MAPK。结果1.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1)神经元培养7d后成熟,经MAP2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2)星形胶质细胞培养7d后成熟,经GFAP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3)内皮细胞培养7d后成熟,经Ⅷ因子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2.利用transwell,建立了脑神经血管单元的模型(1)该模型的电阻值在3-5天趋于平稳;(2)三细胞共培养,三种细胞的状态和单细胞相比,更佳。3.成功复制OGD/R模型利用缺氧1h,复氧24h,能够成功复制OGD/R模型,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阻值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升高,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4.筛选药物毒性利用不用浓度的牛黄、牛磺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分别干预24h和48h,筛选药物的毒性。5.筛选药物的保护剂量利用无毒性的各种药物浓度,通过OGD/R造模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6.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牛黄及其有效成分降低LDH,升高γ-GT,提高TEER值和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2)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IL-1 β的水平;(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降低NO、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水平;(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抑制神经元的凋亡;(4)牛黄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5)牛黄能升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提高ZO-1、Occludin、Claudin-5的蛋白表达;(6)牛黄通过HIF-α/VEGF,PI3K/AKT通路,发挥保护NVU的作用,牛黄降低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7.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筛选了配伍组分的最佳剂量,T+T的最佳剂量1mM Taurine和1μM TUDCA,T+U的最佳剂量1mM Taurine和1μM UDCA;(2)T+T、T+U有效保护血脑屏障,降低TEER值,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升高γ-GT;(3)T+T、T+U有效减轻细胞损伤,降低LDH的水平;(4)T+T、T+U有效减轻炎症反正,降低TNF-α、IL-6、IL-1β的值;(5)T+T、T+U有效抑制氧化反应,降低NO、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活力;(6)T+T、T+U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8.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1)T+U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2)T+U 提高 ZO-1、Occludin、Claudin-5 的蛋白表达;(3)T+U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4)T+U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5)T+U降低MyD88、P-P65、P-IKB α的蛋白表达,通过MyD88/NF-κB信号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9.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牛黄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1)T+T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2)T+T 提高 ZO-1、Occludin、Claudin-5 的蛋白表达;(3)T+T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4)T+T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5)T+U降低AQP4、P38MAPK,升高CX43的蛋白表达。结论(1)牛黄、牛磺酸、TUDCA和UDCA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2)牛黄通过HIF-1α/VEGF和PI3K/AKT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3)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配伍,发挥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牛磺酸药效更好;(4)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1000:1的配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神经元的凋亡,能够抑制通路MyD88/NF-κB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5)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1000:1的配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保护血脑屏障,能够抑制P38MAPK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
刘智美[2](2020)在《通脑丸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通脑丸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量表、血清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选取的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合用通脑丸与脑心通胶囊。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认真填写病例报告表,观察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及各项量表评分的变化,同时检测血脂四项HCY、hs-CRP水平,并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各项量表评分与实验室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可进行后续的临床观察;2.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92.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与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80%,且2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通脑丸治疗该病的临床与中医症候疗效优于脑心通胶囊;3.各项量表评分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ADL评分、FMA评分均升高,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组间进行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通脑丸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脑心通胶囊的效果更佳;4.实验室指标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血清HCY、hs-CRP、TC、TG、LDL-C水平降低,血清HDL-C水平升高,治疗前后的2组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组间的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组间的血清血脂四项水平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通脑丸与脑心通胶囊在调节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血脂方面疗效相当,而在抗炎、抗氧化方面通脑丸优于脑心通胶囊。结论:通脑丸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各项量表评分;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HCY、hs-CRP水平,无明显毒副作用。
李世鹏[3](2019)在《天麻素调控小胶质细胞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脑卒中在全球范围内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致死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了卒中总数的69.6%-77.8%,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损失和沉重经济负担。急性脑卒中主要治疗方式还是早期rt-PA溶栓或机械取栓使得血管再开通。但受制于3-4.5 h较短的时间窗,和血管再通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带来的脑水肿、颅内出血和出血转化等并发症,其治疗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寻找合适的神经保护剂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配合早期的血管开通是近年来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能量耗竭、炎性反应、氧自由基损伤、钙离子超载、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以及血脑屏障破坏及细胞坏死调亡等。其中,血脑屏障破坏和炎性反应在缺血再灌注病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小胶质细胞作为神经血管单元的组成细胞,在维持血脑屏障结构完整和功能维持以及神经炎症的启动和调控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天麻素是传统中药天麻的主要有效单体成分之一,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炎性反应、调节神经递质、调节神经重构、抗凋亡抗自噬等多途径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关于天麻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血脑屏障的保护和对小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神经炎症的调控机制现在尚未有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体内外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的保护作用,评估天麻素对血脑屏障及相关蛋白的影响,从细胞层面探讨天麻素对小胶质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神经炎症的调控和机制。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可能治疗靶点和治疗思路。第一部分天麻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目 的]本实验部分建立SD大鼠缺血再灌注体内实验模型和BV-2小胶质细胞OGD/R体外模型,通过天麻素预处理,观察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的作用,评估天麻素对血脑屏障影响,研究天麻素在体内外小胶质细胞中对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的调控。[方 法]通过线栓法制作SD大鼠MCAO模型来建立缺血再灌注体内实验部分动物模型;通过BV-2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在体外模拟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使用各剂量天麻素(体内50mg/kg、100 mg/kg、200 mg/kg,体外20 μmol/L、40 μmol/L、80 μmol/L)预处理,并同阳性对照尼莫地平(NIM)及阴性对照组比较。使用Garcia JH评分评估各组神经行为学变化;使用TTC染色测量脑组织梗死体积,通过测量脑组织EB渗漏量和脑组织含水量以及HE染色检测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和小胶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水通道蛋白-4(AQP4)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变化。[结 果]1.不同浓度GAS和NIM预处理的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MCAO组明显改善(P<0.001)。各治疗组中GAS 100mg/kg组评分最高。2.同MCAO组相比,GAS 100 mg/kg组和GAS 200 mg/kg组脑组织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01)。3.MCAO组EB的渗漏明显增加,天麻素各治疗组和NIM组的EB渗漏量较MCAO组明显减少(P<0.01,P<0.001)。其中GAS 100 mg/kg组减少趋势最明显。4.MCAO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GAS 100 mg/kg能明显降低IRI脑组织含水量(P<0.01)。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AO组IRI72 h后MMP2和MMP9、AQP4的表达显着增加(P<0.01),而ZO-1的表达减少(P<0.01),同时在 GAS 治疗(100mg/kg)组和 NIM 治疗(4mg/kg)组中 MMP2和MMP9、AQP4的表达较MCAO组显着减少(P<0.01),而ZO-1的表达增加。免疫荧光显示在脑组织小胶质细胞中也有类似的趋势。6.Western blot显示BV-2细胞OGD/R各时间点中3 h和6 h时间点各蛋白变化程度最明显,GAS 40μmol/L、80 μmol/L在3 h时均能抑制MMP2和MMP9、AQP4在OGD/R后升高趋势,同时能增加ZO-1的表达。[结 论]1.SD大鼠脑缺血后再灌注72h时间点仍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和脑含水量增加。2.天麻素预处理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再灌注72 h时的神经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通透性。3.天麻素100mg/kg在大鼠体内和40 μmol/L在体外能抑制小胶质细胞MMP2,MMP9和AQP4,增加ZO-1表达从而发挥其在MCAO和OGD/R模型中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胶质细胞中SOX4的调控[目 的]本实验部分通过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及细胞模型,使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观察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体内体外小胶质细胞中SOX4蛋白变化。同时通过天麻素干预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及细胞模型,探讨研究天麻素对小胶质细胞中SOX4表达的影响。并用天麻素干预SOX4过表达的BV-2细胞,检测SOX4过表达BV-2细胞中MMP2和MMP9、AQP4、ZO-1表达的变化,研究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 法]通过线栓法制作SD大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提取和纯化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并培养传代;通过BV-2小胶质细胞和原代小胶质细胞OGD/R在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将实验动物和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天麻素干预组,体外部分分别使用GAS50mg/kg、GAS 100mg/kg、GAS200 mg/kg,体内部分分别使用 GAS 20 μmol/L、GAS 40 μmol/L、GAS 80 μmol/L 对实验模型将进行预处理。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和两种小胶质细胞株中SOX4的基础表达,和在MCAO、OGD/R刺激后以及GAS干预后SOX4的表达变化。构建SOX4过表达和空载的质粒,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带有GFP荧光标记的SOX4过表达质粒和对照空载质粒,建立SOX4慢病毒稳定感染BV-2细胞系和对照空载病毒稳定感染BV-2细胞系。天麻素干预转染细胞系OGD/R模型,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OX4,MMP2和MMP9、AQP4、ZO-1表达的变化。[结 果]1.SOX4蛋白在BV-2永生小胶质细胞株和新生SD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中有基础表达,在SD大鼠胼胝体区小胶质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AO组IRI72 h后脑组织SOX4的表达增加(P<0.01);同时GAS 100 mg/kg和GAS 200 mg/kg治疗可抑制SOX4增加的趋势,以100 mg/kg组明显。免疫荧光显示在脑组织小胶质细胞中也有类似的趋势。3.Western blot显示BV-2细胞和原代小胶质细胞中OGD/R后各时间点中3h时间点SOX4升高程度最明显,GAS 40 μmol/L能抑制OGD/R后3 h时SOX4升高趋势。4.GAS 40 μmol/L预处理能减少OGD/R BV-2小胶质细胞中SOX4、MMP2和MMP9、AQP4表达并且增加ZO-1的表达。在SOX4过表达细胞系中,GAS 40μmol/L预处理不能减少MMP2、MMP9、AQP4和增加ZO-1的表达。[结论]1.SOX4蛋白在BV-2永生小胶质细胞株和新生SD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中有基础表达,在SD大鼠胼胝体区小胶质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2.OGD/R以及MCAO能明显增加SOX4在体内外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天麻素预处理能抑制SOX4增高的趋势。3.SOX4过表达能逆转GAS对OGD/R小胶质细胞中MMP2和MMP9、AQP4、ZO-1的影响,提示GAS可通过SOX4调控MMP2和MMP9、AQP4、ZO-1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李倩[4](2018)在《一氧化氮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不同阶段病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发作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三个阶段的双重作用机制,并结合脑梗死发生的高危疾病和相关生化指标,从多个方面研究气虚血瘀型脑梗死不同病程NO水平与各因素的相关性,从而为脑梗死患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28例,平均年龄(64.29±11.53)岁,男性20例,女性8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22例,平均年龄(65.77±10.87)岁,男性15例,女性7例;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8.22± 14.70)岁,男性18例,女性9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NO浓度,其中急性脑梗死组根据病程进行多次NO检测,并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气虚血瘀型CIE组、CIL组、CIC组的NO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CIS组的NO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气虚血瘀型CIE组、CIL组、CIC组的NO浓度进行组间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气虚血瘀型CI组、CIS组、对照组三组年龄、升高、体重基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气虚血瘀型CI组、CIS组、对照组三组危险因素相比,在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两个因素上三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5.气虚血瘀型CI组、CIS组、对照组分别行NO浓度与各对应时期的相关实验指标相关性分析,NO浓度与HCY在CI组、对照组成负相关,在CIS组无相关性,三组均与HbA1c、TG、CHOL、LDL-C、HDL-C无相关性。6.气虚血瘀型CI组、CIS组、对照组三组分别行NO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斑块性质及数量相关性分析,NO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在CI组成负相关,在CIS组、对照组无相关性,三组与斑块性质及数量无相关性。结论:1.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2.一氧化氮在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主要发挥保护作用,但在急性脑梗死发作期的中后期则会发挥毒性损伤作用。3.一氧化氮水平与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系。4.一氧化氮水平的监测可以为脑梗死的发病、进展及预后提供依据。
李静[5](2014)在《葛根素修饰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人们患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在逐渐的增加,因而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数和发病几率也在逐渐上升。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降低,智力减退,认知障碍及对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减弱,因为VD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研究仍是现在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而且与其它种类的痴呆相比,血管性痴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而且预防后效果比较好,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VD作为唯一可防治的痴呆,探索治疗VD新药物,寻求有效的治疗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医学意义。葛根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葛根素的抗氧化作用,我们通过加入活性基团对葛根素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合成了葛根素修饰物P1。葛根素修饰物的研究仍在继续,因此,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活性和安全性更强的葛根素修饰物应用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中。本论文主要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了小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并通过小鼠行为学实验和生化指标检测来考察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是否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通过行为学实验:水迷宫和新物体辨别实验来考察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是否有改善作用;通过SOD活力和MDA含量测定实验来检测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区SOD活力和大脑皮层中MDA含量的影响,以考察葛根素修饰物P1是否能提高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致痴呆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数据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水迷宫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虽然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100mg/kg)组缩短了小鼠到达安全区的时间,但无显着性差异。新物体辨别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虽然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100mg/kg)组在1h和24h的优先指数和辨别系数均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在SOD活力和MDA含量测定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虽然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100mg/kg)组提高了小鼠海马区SOD的活力并降低了大脑皮层中MDA的含量,但是无显着性差异。综上所述,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对该痴呆模型小鼠脑中SOD活力和MDA的含量无显着性影响,提示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该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没有提高作用。
冯涛[6](2011)在《克罗卡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G、iNOS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的最常见类型,约占CVD的70%。脑缺血再灌注是脑缺血缺氧后重新恢复血流的过程,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缺血再灌注对恢复半暗带区域(Ischemic Penumbra, IP)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以及功能改善有重要作用,但缺血再灌注也对脑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过度炎症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伤是重要的损伤机制之一。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脑内的主要免疫效应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对颅内的内环境改变及其敏感,当脑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小胶质细胞迅速激活,产生大量的神经毒性因子,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加重对脑部的损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合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诱导合成表达,使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脑细胞水肿,损害神经元。K-ATP通道开放剂克罗卡林(Cromakalin)以细胞内的ATP/ADP水平为门控因素、非电压依赖性的特殊钾离子通道。K-ATP通道广泛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小胶质细胞上,它的激活开放是机体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自我保护机制,可以对抗损害因子对机体的伤害。目前有关K-ATP通道开放剂克罗卡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小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等方面研究较少,机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缺损改变、脑内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激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神经元特异性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数目及K-ATP通道开放剂克罗卡林干预后的变化,为K-ATP通道开放剂尽早应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与分组: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30g,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克罗卡林干预组,每组24只分6h、24h、72h、7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6只。2.动物模型制备:应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大鼠苏醒后参照Zea Longa 5分制标准【3】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1-3分动物入选,,0、4分动物、开颅后发现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及再灌注后24小时之内死亡的动物弃之不用,随机等量补齐按原方案重新造模进行。3.动物处理:C组在MCAO后2h给予克罗卡林(0.4mg/kg/d) 2ml腹腔注射。B组在MCAO后2h给予生理盐水2ml腹腔注射。A组除了不插入线栓其他同B组。达到各时间点后,用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用生理盐水和4%多聚甲醛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取脑,制作脑部冠状石蜡切片(厚度4μm)。4.观察指标:达各时间点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A1区OX42(小胶质细胞的标志)、iNOS的表达变化情况。各组取7d时间点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染色,每组取6张切片,在400倍视野下计数神经元。5.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士s)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以α=0.05作为显着性检验水准。结果1.动物神经行为评分:A组大鼠清醒后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B、C组大鼠在造模后再灌注6h清醒状态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在其他时间点B组与C组神经功能缺损相比,C组神经功能缺损较B组显着减轻(P<0.05)。2.免疫组化染色海马CA1区OX42的表达情况:A组、B组、C组各个时间点海马CA1区OX42均有表达,A组4个时间点OX42表达变化不明显,B、C两组6小时开始表达,24小时明显增多,72小时达高峰,7天仍有表达,明显高于A组各时间点(P<0.05);C组各时间点OX42表达均少于B组(P<0.05)。3.免疫组化染色海马CA1区iNOS的表达情况:A组、B组、C组各个时间点海马CA1区iNOS均有表达;A组4个时间点iNOS表达变化不明显;B、C两组6小时开始表达,24小时明显增多,72小时达高峰,7天仍有表达,明显高于A组各时间点(P<0.05);C组时间点iNOS表达均少于B组(P<0.05)。4.神经元尼氏染色:A组神经元60.66±6.62个,B组神经元11.50-3.08个,C组神经元29.33±4.88个,三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引起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激活,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多,并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增强,对脑组织产生损害作用。2.克罗卡林可抑制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减少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害作用。3.克罗卡林可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减轻神经缺损症状,具有脑保护作用。
王张[7](2009)在《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等复杂疑难疾病方面相对于单一化学成分药物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对民族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现代认识和研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应在民族药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炼,建立一套体现民族医药特点、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研究新方法。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分别是临床上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和胸痹心痛的疗效确切的常用药,二者的应用历史悠久,在民族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很多藏药成方制剂中均含有沙棘膏,且均被药典收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此外二者的药效物质基础都是业已证明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的黄酮类有效成分,故以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为例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目的在民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系统化学生物学的思路和代谢组学的方法,以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苗药灯盏细辛和防治胸痹心痛证的藏药沙棘为例,尝试建立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和肾上腺素加冰水致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分别进行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的药效学研究;同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和主成份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模式识别技术对造模和给药前后大鼠的尿液进行代谢谱型分析,开展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药效学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明显地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病变,并能促进尼氏小体数量的增加,这可能是通过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因子——Bax蛋白表达,对抗缺血再灌注后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亦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的提前恢复;综合各指标的结果提示,量-效关系不规则,疗效由强到弱依次为:低剂量>高剂量>中剂量。沙棘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动物的血液粘稠度和红细胞浓度,减弱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和血液的凝固能力,最终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浓、粘、凝、聚”等异常特征;其中又以沙棘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的作用最明显。(2)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效性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和沙棘提取物能使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型向正常动物回归,其中低剂量优于高剂量,后者又优于中剂量。(3)基于代谢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减弱或取消了外界刺激因素“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对机体的作用,使模型大鼠的代谢谱型向正常动物回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犬尿喹啉酸、琥珀酰鸟氨酸和亮氨酰脯氨酸等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关,它们又有可能涉及“色氨酸-犬尿喹啉酸”和“琥珀酰鸟氨酸-尿素循环-NO”等代谢途径。沙棘提取物减弱或取消了外界刺激因素“肾上腺素结合冰水”对机体的作用,使模型大鼠的代谢谱型向正常动物回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苯丙氨酸、色氨酸、琥珀酰鸟氨酸、犬尿喹啉酸、鹅去氧胆酸和胆酸等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关,它们有可能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儿茶酚胺类”、“色氨酸-5-羟色胺”、“琥珀酰鸟氨酸-尿素循环-NO”和“胆固醇-胆汁酸”等代谢途径。结论本文证实了代谢组学对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有效性的评价与传统药效学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代谢组学还揭示了民族药所调控的机体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代谢途径,丰富了民族药的作用机制研究;此外本文揭示了急性血瘀“证”本质的生化物质基础,故代谢组学可以作为民族药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新方法,亦拓宽了民族药现代研究的思路。创新点(1)本文揭示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代谢谱型及灯盏细辛注射液调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本文揭示了急性血瘀“证”的生化物质基础为一系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阐释了沙棘提取物对其的影响;(3)探索了代谢组学结合药效学的手段来进行民族药有效性评价的新方法。
刘珂舟[8](2009)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文中提出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以往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认为,脑血流中断后,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而导致脑细胞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脑血流中断和再灌注使脑组织细胞产生损伤级联反应,至少涉及4个不同的机制:能量障碍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脑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发生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一方面,脑缺血再灌注既可以挽救濒临梗死的细胞,另一方面加重细胞损伤,导致细胞死亡。而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种新型信使分子,同时具有神经介质和神经毒性作用。尤其在脑部的组织中的双重作用更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它能够增加皮层供血量,缩小梗死面积;另一方面它能够与缺血产生的氧自由基协同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本论文通过在体检测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脑海马内NO的释放情况,真实反应了该过程中NO的释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NO的神经介质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奠定基础。并以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缺氧缺糖(OGD)为离体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即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利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实时扫描技术,对海马神经细胞内释放的NO变化进行了检测,从而完成了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的动态变化过程的整体与细胞两个层面的研究。最新的关于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是通过对再灌注过程的干预(post-conditioning)来减少脑部梗死面积,但该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具体的作用机理及究竟哪种干预方法更有效均未见报道。通过使用本论文中的在体检测NO方法,实时、连续地记录了该干预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从而阐明了NO确实参与了缺血后处理,提示NO通路有可能是该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一条途径。同时,利用TTC染色与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不同后处理方法对于大脑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该干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所得结果如下:1.海马内NO释放减少,对血管的舒张作用降低,继而大鼠血压上升。这与理论“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和一氧化氮同质”相符,进而验证了该在体检测NO技术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同时得出结论,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L-NAME 20μL-30μL后,NO的释放量减少了4.5 nM-6nM。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初期中,海马内NO的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脑缺血的最初10min,由于大脑供血的迅速减少,NO的释放量也迅速下降,并达到最低点;之后稳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在再灌注初期,由于血液的恢复,NO释放量迅速升高,并在10.15min内达到最高点;之后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同时通过拟合定标曲线,计算得出:在脑缺血过程中海马内NO释放的减少浓度为0.806±0.221μM,在再灌注初期NO释放量增加浓度为0.768±0.029μM。3.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静脉注射内皮型NOS (eNOS)/神经元型NOS(nNOS)和诱生型NOS(iNOS)的抑制剂,结果表明在再灌注初期eNOS/nNOS起主要作用,与iNOS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海马内释放的NO对受损脑组织起到了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4.在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实验上,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得到了NO在OGD/复氧复糖模型中的变化过程。该过程实验结果与在体大鼠实验结果相比,NO释放的变化过程显得较为简单。在OGD/复氧复糖过程中,NO的表达均有明显上升,并在再灌注10-12 min后达到稳定的平台期。5.利用在体检测NO技术,实验发现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能够使大鼠海马内NO的释放缓慢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脑内血流量。我们认为,脑缺血后处理所引起的NO缓慢而大量的释放能够抑制NO的毒性作用而进一步加大NO对于脑血流的积极增加作用,从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后处理方法对于脑内NO释放的影响不同。6.对比6组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即改变缺血和再灌注的时间长短及交替的次数),实验发现缺血后处理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脑部梗死面积,提高大鼠海马内神经细胞的存活率。但其中3次30s/30s的再灌注/缺血循环能够最有效的减少大脑损伤。我们认为该方法可能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脑内NO的缓慢大量释放,说明NO很有可能是post-conditioning改善脑损伤的一条作用途径。本论文采用实时、连续、在体检测NO结合荧光标记与激光共聚焦实时扫描技术的方法,分别从整体与细胞两个层次上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内NO浓度进行了检测,全面的阐述了该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脑组织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利用NO的在体检测技术,首次检测了在缺血后处理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揭示了NO可能是该干预方法作用的一个途径,并通过对比多种缺血后处理方法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对该干预方法进行优化。NO在脑缺血/再灌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楚了解NO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对于防治中风药物的开发与筛选以及临床上治疗中风引起的神经损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林旭明[9](2007)在《电针对脑缺血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与血脂HDL-c、LDL-c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理论、实验、临床观察三部分,探索了电针抗氧化效应及其脑保护作用的机理。理论部分从缺血性中风概述、祖国医学对脑中风的病因病机研究、一氧化氮途径在脑梗塞中的作用及针刺治疗研究近况及针刺对高脂血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实验立题依据和意义。实验部分从针刺抗氧化效应及对NO途径影响着眼,随机将39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位组与模型组进行对照性比较,观察血清NO、NOS浓度变化,缺血24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上升,缺血24h后其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电针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明显下降,缺血24h后其神经行为学评分比模型组明显升高。非穴位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明显下降,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异;缺血24h后其神经行为学评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同时与电针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临床部分对病程大于4周的37例脑梗死合并有高血脂症患者进行观察,比较针刺治疗前后血清NO和血脂HDL-c、LDL-c的变化。资料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NO、HDL-c与LDL-c比较,P<0.05,没有显着性差异;针刺治疗组:血清NO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5,没有显着性差异,HDL-c与LDL-c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两组间比较,P>0.05,三个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比较,P<0.05,均有显着性差异。临床疗效比较可知,针刺有助于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因此,本研究得出结论: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发的脑组织损伤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其治疗作用可能是调节一氧化氮途径来实现的。初步探明,电针可能对脑缺血造成的自由基损伤,脑神经细胞及细胞器的过氧化,有预防及逆转作用,临床应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重要的科学依据。
施昱丞[10](2007)在《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该类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基本病因之一,而血脂代谢紊乱可致动脉粥样硬化,这在国内外许多研究报道中已证实;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引起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高脂血症约占整个脑卒中发病率的1/3,因此,降低血脂对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脑血管病患者大多有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患者在脑卒中后,会因原本的血脂代谢紊乱,更加重脑缺血后损伤,比单纯性脑缺血损伤更严重;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就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寻找适当有效的早期干预防治措施是针灸临床与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方法:(1)首先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大鼠后,采用氯化铁(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八组,电针术前干预及脑缺血后全程治疗;(2)应用生化法观察高血脂大鼠脑缺血后血脂四项变化及针刺的影响;(3)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形态学方法观察缺血侧及海马区大脑病理改变状况及针刺的作用;(4)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缺血侧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HSP70、S-100β、vimentin等的变化;(5)通过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脑匀浆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结果:1.经典高脂配方饲料喂养所致的高血脂模型较为理想,然后采用氯化铁(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以大鼠血脂四项的变化,可以作为大鼠高血脂模型检测的方法之一。2.大鼠在造成脑缺血损伤后,1-2h的神经行为症状均有阳性反应,各脑缺血模型组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脂模型组,脑缺血模型各组行为症状评分总体高于各针刺组,针刺各组有减少评分趋势。提示针刺可以降低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3.针刺可以通过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4.在单纯高血脂大鼠海马区、缺血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减少,经针刺治疗7d后,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高血脂治疗组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增加。而在脑缺血损伤发生后,在大鼠海马区、缺血区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显着增加;经针刺治疗7d后,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增加。在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后,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在大鼠海马区、缺血区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降低。而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 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Ⅰ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各项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5.NGF、BDNF及bFGF的含量:脑缺血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治疗组>高血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的NGF、BDNF及bFGF含量均极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的NGF及bFGF含量均极显着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P<0.0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的BDNF含量极显着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的BDNF含量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但二者无差异(P>0.05);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的NGF及BDNF含量均极显着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P<0.0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的bFGF含量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结论:1.本实验首先选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周造成高血脂模型后,接着再用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最终二种模型结合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建立成功,将可为往后的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各种实验研究及探究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的发病机理提供正确的动物模型。2.脑缺血损伤过程中,高脂血症可加重脑缺血损伤程度;3.针刺可以通过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4.持续电针治疗可使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HSP70、S-100β、vimentin及大脑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电针介入治疗时间点有其重要性,电针早期介入治疗可能是治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疾病的良策,而电针持续增高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HSP70、S-100β、vimentin及持续增高大脑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可能是电针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大鼠急性脑缺血时一氧化氮作用机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急性脑缺血时一氧化氮作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上篇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背景下的神经血管单元 |
1. 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状 |
2. 神经血管单元的组成 |
3. 在正常和低氧条件下的生理学 |
4. 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模型 |
5.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治疗策略 |
6.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一. 植物药 |
1.1 人参 |
1.2 栀子 |
1.3 姜黄 |
1.4 丹参 |
1.5 黄芪 |
1.6 川芎 |
1.7 地黄 |
1.8 黄连 |
二. 动物药 |
2.1 牛黄 |
2.2 麝香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下篇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神经血管单元”体外模型的建立以及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二 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单独培养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通脑丸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项目与指标 |
2.5 疗效判定 |
2.6 研究记录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础资料表述 |
3.2 治疗前2组基础资料比较 |
3.3 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刘国安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学术思想 |
4.2 通脑丸的处方组成及方药解析 |
4.3 单味药现代药理研究 |
4.4 对照药物的选择 |
4.5 疗效观测指标的选择 |
4.6 通脑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缺血性脑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天麻素调控小胶质细胞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天麻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胶质细胞中SOX4的调控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天麻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一氧化氮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不同阶段病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气虚血瘀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
1.1.1 脑梗死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过程 |
1.1.2 气虚、血瘀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
1.1.3 气虚血瘀证是脑梗死的重要证型 |
1.1.4 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现代学研究 |
1.2 一氧化氮的概述 |
1.2.1 一氧化氮的起源 |
1.2.2 一氧化氮的生物特性、作用机制 |
1.2.3 一氧化氮的分型 |
1.3 一氧化氮与脑梗死关系研究 |
1.3.1 一氧化氮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双重生物活性作用 |
1.3.2 一氧化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
1.3.3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研究 |
1.3.4 —氧化氮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收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标准 |
2.1.3 临床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2 观察指标 |
2.2.3 标本收集 |
2.2.4 指标检测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比较 |
2.3.2 各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比较 |
2.3.3 各组一氧化氮与基线资料、生化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一氧化氮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
3.2 一氧化氮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病程的关系 |
3.3 一氧化氮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
3.4 一氧化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葛根素修饰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血管性痴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血管性痴呆概述 |
1.1.2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 |
1.1.3 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因素 |
1.1.4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
1.2.1 自由基 |
1.2.2 钙超载 |
1.2.3 兴奋性氨基酸 |
1.2.4 一氧化氮(NO) |
1.2.5 神经细胞凋亡 |
1.2.6 炎症反应 |
1.3 拟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
1.4 葛根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 |
1.4.2 葛根素的临床应用 |
1.4.3 葛根素的不良反应 |
1.4.4 葛根素的结构修饰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器材 |
2.2.1 实验药物 |
2.2.2 实验动物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模型的制备与给药 |
2.3.2 行为学测试 |
2.4 实验结果 |
2.4.1 水迷宫实验结果 |
2.4.2 新物体辨别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小鼠脑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器材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化指标检测 |
3.3.2 统计学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克罗卡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G、iNOS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语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K-ATP通道开放剂的脑保护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词及生物标志物的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1、民族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颇具优势 |
2、民族药的现代化研究思路分析 |
3、代谢组学为民族药有效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
4、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苗药灯盏细辛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 |
1、苗药灯盏细辛对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研究 |
2、苗药灯盏细辛调控缺血性中风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机制研究 |
3、总结 |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藏药沙棘防治急性血瘀证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 |
1、藏药沙棘对血瘀证的有效性研究 |
2、藏药沙棘调控血瘀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机制研究 |
3、总结 |
第三章 结论和讨论 |
1、结论 |
2、讨论 |
3、本文的创新点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苗药灯盏细辛及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民族药有效性评价的新进展和新思路探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脑缺血的病理及研究概况 |
1.1.1 脑供血的生理特点与脑缺血的关系 |
1.1.2 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机制 |
1.1.3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
1.2 一氧化氮与脑缺血 |
1.2.1 一氧化氮的病理生理作用 |
1.2.2 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作用 |
1.2.3 一氧化氮的检测方法 |
1.3 脑缺血的治疗方法 |
1.3.1 一般保护措施 |
1.3.2 神经保护药物 |
1.3.3 脑缺血/再灌注预处理的研究(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
1.3.4 脑缺血/再灌注后处理的研究(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内一氧化氮的在体检测 |
2.1 前言 |
2.2 NO电极选择性与敏感性的检测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3 全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中NO的检测 |
2.3.1 材料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 |
2.4 分析和讨论 |
第3章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海马神经元内一氧化氮的检测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分析和讨论 |
第4章 缺血后处理过程中大鼠海马内一氧化氮的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脑缺血后处理过程中NO的检测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3 不同缺血后处理方法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4.3.1 材料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 |
4.4 分析和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电针对脑缺血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与血脂HDL-c、LDL-c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缺血性脑中风概述 |
二、祖国医学对脑中风病因病机的阐述 |
(一) 从“气”论中风 |
(二) 从“肝”论中风 |
(三)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位于“脑”的认识 |
三、一氧化氮途径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针刺治疗研究近况 |
(一) NO与脑梗死 |
(二) NOS与脑梗死 |
(三) NO、NOS与脑梗死面积 |
(四) NO途径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 |
(五) 针刺治疗脑梗死对NO途径的影响 |
四、针刺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 NO及 NOS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二、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 GSH及 GSH-Px活性的实验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实验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观察 |
一、观察对象和方法 |
二、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 自由基过氧化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探索 |
(二) 实验部分讨论 |
1、模型制作 |
2、从NO生理效应分析其抗氧化效应的意义 |
3、针刺选穴依据的探讨 |
4、实验结果与“气”的论述 |
(三) 临床观察的探讨 |
(四)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作用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损伤后作用机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治疗前后血脂含量变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症状及病理改变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HSP70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S-100β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vimentin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八 针刺干预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GF、BDNF、bFGF 含量的变化..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 |
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
2.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治疗前后血脂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症状及病理改变的影响 |
4.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海马、缺血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 GFAP、HSP70、S-100β 及 vimentin 等的影响研究 |
5.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 NGF、BDNF 及 bFGF 等表达的影响研究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四、大鼠急性脑缺血时一氧化氮作用机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D]. 杜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通脑丸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 刘智美.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天麻素调控小胶质细胞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D]. 李世鹏. 昆明医科大学, 2019
- [4]一氧化氮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不同阶段病情的相关性研究[D]. 李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葛根素修饰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D]. 李静.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5)
- [6]克罗卡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G、iNOS的影响[D]. 冯涛. 郑州大学, 2011(04)
- [7]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张.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8]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D]. 刘珂舟. 浙江大学, 2009(07)
- [9]电针对脑缺血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与血脂HDL-c、LDL-c的影响[D]. 林旭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10]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 施昱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