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陈水扁最新讲话

专家点评陈水扁最新讲话

一、专家评陈水扁最新说词(论文文献综述)

陈本铿[1](2018)在《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海权的属性从传统的单一的权力属性过渡到权力强化和权利维护双重属性。中国现代海权属性系由维护海洋主权、海洋权力与海洋权益有机统一,其中海洋主权与海洋权力属于海权的权力属性范畴,而实现权力属性的方式是要推行海洋强国战略,而海洋权益属于海权的权利属性。因此,中国现代海权实现之路是由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权权利维护的统一。台湾在维护海权的权利属性方面发挥作用相对有限,在南海争端上不断增强海军实力,与大陆合作才能强化海权的维护,实现南海利益最大化。分析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过程,也要对新世纪前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追根溯源。主要体现在建碑巡护阶段(1949—1955年)、反共优先、维权次之阶段(1956—1970年)、重“外交”轻“主权”阶段(1971—1988年)、南海政策态度相对积极主动(1988—1993年)、南海政策采取推脱回避(1993—1995年)、南海“主权”意识淡化(1995—2000年)。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执政8年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急剧膨胀,受到“台独”思维定式,为凸显台湾主体性,南海政策主张主要体现在:突出“海洋立国”,鼓吹“主权”意识;立足“有限主权”,排斥两岸合作;强化“生态环保”,拓宽多元思路,呈现出是忽软忽硬,缺乏同步性,但产生越努力却越被忽视“反噬效应”。在南海问题上,马英九较陈水扁时期更加积极,秉承“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原则,更是强调以“中华民国”对于南海固有主权与领土主张,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两岸能够在能源安全实现合作。两岸在南海实现合作,不仅是台湾方面明智选择,更是大势所趋,应用SWOT分析马英九时期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实现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2016年5月,民进党二度执政以来,蔡英文南海政策主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权”仅限于太平岛及其周边海域。二是突出国际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三是“双反对”,即反对与中国大陆合作和反对双边框架解决南海争端。四是配合美国等域外大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蔡英文南海政策不利影响预估如下:一是凸显台湾“独立”地位,“主权”范围仅限于太平岛及其周边海域,忽视南海历史性权利。二是两岸共同维护南海“祖权”立论被推翻,共同维权的难度将加大。三是迎合美日等域外大国南海政策,强化台湾作为声索平等一方参与南海协商。四是强调南海争端依据国际法,继承台湾南海政策的消极面和模糊性,南海维权进一步边缘化。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南海问题共性在于:南海战略主张都比较“亲美”;两党均不认同与中国大陆在南海维权上实现合作,尤其是民进党更是极力反对两岸南海合作;都主张争端各方要依据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解决南海争端,让南海争议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两党都认为台湾有权作为南海声索一方,参与南海争端解决机制;两党都认为解决南海争端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反对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虽然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南海问题上呈现某些相同点,但两党在南海问题上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而言国民党能够较为清晰表达台湾敢于维护南海权益立场,而民进党只是象征性表示反对其他南海声索国侵犯南海权益,主张“确保主权、和平稳定、多边合作、永续发展”。二是两党对于“十一段线”主张存在差异。三是两党对于两岸南海合作议题上,虽然在两岸南海合作议题上,两党均不认同合作,但仍有区别,国民党态度相对温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采取默许态度,但民进党明确反对两岸在南海事务上实现合作。四是两党对于台湾参与南海协商主体不一致。五是两党对于美日及南海声索国挑衅并侵犯南海权益态度不一致。当前,岛内“蓝绿”恶斗削弱维权力量、两岸政治分歧使台湾维权陷入边缘化、域外国家制约台湾维权和抵制两岸共同维权、南海问题呈现多重复合博弈结构模式等因素,使得台湾南海政策面临困境。而台湾需要培育全民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务实落实推动两岸在南海的合作、积极研究并坚持“U型线”的立场不能动摇、提升对太平岛的实际控制能力等手段维护南海权益。民进党是当前台湾政坛最大政党。国民党只从2016年大选败选以来,一直萎靡不振,而民进党则有可能长期执政。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体现在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其南海政策的重心将转移至太平岛。由于南海形势已经是国际化趋势,台湾南海政策将呈现国际化与多边化,未来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的南海政策呈现趋同性,两大政党分歧将相对窄化。“新南向政策”与南海政策角色将进行互换,“新南向政策”不再是台湾南海政策工具之一,反而是南海政策将成为“新南向政策”工具之一。面对台湾南海政策呈现种种趋势,中国大陆必须沉着冷静、顺势而为、立足实际,有理有利有节进行应对,争取实现南海利益最大化。首先是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迫使美国南海政策回归“中立化”。其次是有理有利有节,发挥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作用。再次是对台湾策略主要有:加强两岸民间海上执法和能源开发合作,建立两岸南海“第二轨”协商机制;“一中原则”协商参与南海议题的功能性组织;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应对“新南向政策”;加强两岸集体身份认同,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王亚军[2](2018)在《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为背景,聚焦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产生、维系和演化的制度变革问题,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交汇“结构-历史-行为”三维的制度变革模型,透析“推荐甄选”的制度变革事实,厘清其背后的多重逻辑及多重逻辑作用下的制度变革机制,挖掘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中需要遵守的价值与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现实的制度改革策略和方法。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制度结构的深层约束、历史脉络的时序影响、行为者的有限理性选择为核心变量,建构了以历史脉络为中轴,向上关注宏观的制度结构分析,向下观照微观行动者的心理和行为分析,“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循此框架展开研究,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历史系谱呈显。通过对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制度危机、“推荐甄选”制度新生和“繁星推荐”持续演变的制度发展史实的脉络勾勒,呈现各阶段的制度演进基本内容及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过程机制探析。运用“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进行研究,从外部考察正式制度(法律法规)的限制与授权,非正式制度(文化认知)的约束与创造,从内部关注行为者观念学习和利益偏好的选择与影响,同时观照历史事件和时机序列对制度变革的冲击和突破。研究发现(1)从结构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非纯然教育理念的逻辑推衍,而是受到社会脉络的左右。教育法规的限制、科举文化的影响、公平观念的引导,三者在教育场域中的相互牵引推动制度变革。(2)从历史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是制度环境、历史进程和行动者三者间以一种不完整路径复制和路径选择的适应性演化。传统联招制度的路径依赖、世界潮流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历史偶然事件的外部冲击,三者形成变革路径选择的拉扯张力推动制度变革。(3)从行为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不是行动者完全理性设计的产物,也不是纯然自然演进的产品,而是经过权力博弈胜出的知识精英在有限理性指引下的积极行动。多元主体的权力争斗、生理条件的理性限制、制度环境对行动空间和行为模式的结构约束、新兴思想的理念引领,四者合力决定着行动的主体和行动路径推动制度变革。第三部分(第六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实现机制透析。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贯穿制度变革四大阶段,整合历史、结构、行动三维要素,融汇触发-生成-扩散-制度化和反馈四项运行机制的制度变革综合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度变革关系序列中,历史、结构和行动的社会性交合聚焦于“主流观念”的形成。“主流观念”是推动和促成制度变革的关键。主流观念的形成受限于历史的影响、结构的约束和文化的塑造,制度变革路径不是行动者在白纸上天马行空的随意绘制,也不是被历史、制度卷尺规约的笔直线路,而是三者在结构关系中的行动张力。主流观念不直接与制度发生关系,而是依附于行动者,通过行动者将其带入制度空间,与物质要素、权力要素联合,共同推动制度变革。第四部分(第七章)反思和启示。通过回归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挖掘“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事实中潜隐的招生制度改革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现况的改革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需要基于“求美”的价值追求,寻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间的多元价值平衡;基于“国家意志主导、专家智库支持、基层民意尊重”的权力协调,建构顶层把控、合理分权、多主体共构的制度变革空间和规则;基于“积极行动、渐进试点、以改促改”的改革方法,采取在积极稳妥的改革行动中纠正制度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偏移的行动策略;基于“综合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配套实施,突破制度改革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推动系统全面的制度改革。

肖慧[3](2018)在《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和载体,语言与社会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换言之就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变现象。社会的嬗变促使语言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充分体现在构成语言体系的各个环节及因素中。与印欧、拉美语系不同,汉语是集音、形、义三要素为一体的、内蕴最为丰富的符号表意系统,而词汇(也可称为语汇)又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变异因素。语言对社会嬗变的变异对应正是来自词汇的敏感反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词汇的大量产生,正是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乃至新观念的集中反映。透过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语言的变异现象可以全面梳理并了解社会各阶段不同的发展形态及深层的变化原因。因此,研究语言的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语言本身的变异性是语言所独有的最本质的特征。随着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变化,现代汉语在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变异现象。在这些变化中,最突出的就是词汇或者说语汇的变异。而词汇(或语汇)的变异功能又体现在词汇的增与减上,即:新词语的强势传播以及传统词语的弱化与隐退这两个方面。根据其来源,.新词语可以分为外来词、新造词及方言词三种形式。从其构成方式来看,新词汇可分为自源性新词和他源性新词。从构成新词汇的语素来看,外来语素又占绝对优势。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新词素的大量出现,使得新词汇较传统的汉语语汇有了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新的缩略词语的广泛传播与使用;二是在音节上向多音节方向转变;三是外来词与异族词显着增多;四是外来的字母代词的使用频率加大。现代汉语变异的第二个特征就体现在现代汉语共同语系统中语义,或者说词素的变异上。新时期汉语语义的变异是指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新义位的增加,以及对原词义理解与使用上的偏移。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就词汇(或语汇)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微小构成单位的词素来说,新时期汉语中产生的新词素并不多,且大都是音译外来词成分的语素化。通过汉语本身延伸而产生的新词素数量极少,且多是地方方言语素的加入,比如广东及港澳台等地区。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义变异具有单义新词新增比例大、词义的组合性强,且词义分布地域广等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变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的聚合;二是词汇的组合。目前,汉语中广泛使用的ABB或者AABB重叠式表达、语汇中类词缀的大量出现和表现在词的游移性方面的现象都属于聚合的范畴。组合式变异,包括两类:一是指出现的新的语法构成现象,二是指存在但偏离于传统语法组合规则的新语言现象。现代汉语语法在组合上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结构方面:“被X”结构”、“有+VP”结构以及“副+名”的新造词组合、动宾复合词带宾语等表达形式。这些语法变异现象的产生和兴起的深层原因正是源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乃至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不仅折射着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凸显了语言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语言的变异是内、外诱因合力的结果。内因包括语言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语言类推机制的作用;外因则包括社会变化、语言的认知与交际功能以及语用心理因素等等。新时期汉语大量新结构、新词族的出现,通常是先创造一个新词语或新结构,然后便进入了批量化的类词族、类结构“生产模式”。现代汉语中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似乎使汉语完全进入一个混沌、无序的发展状态,但汉语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正是通过其语言内部和外部的调节与变异,不断地推动着汉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完美走向完美。随着社会的变化又会出现新的无序和不完美,语言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总之,就汉语自身的发展变化及社会功能来看,其自身变异的存在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合理性,这一矛盾体在汉语的发展变异过程中会得到完美的统一。

刘瑾[4](2017)在《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国际社会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贪腐犯罪而提出的重要举措,自1988年我国大陆地区设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来,其在打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特别是近几年反腐工作成效卓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更是频繁出现在落马高官的涉案罪名中,例如2017年1月23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认定被告苏荣对共计折合人民币8027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2016年12月20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山西省委原常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杜善学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认定被告人杜善学及其家庭有不能说明来源的财产共计折合人民币8961万余元;2016年5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的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公诉机关指控朱明国有9104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虽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因其罪状设置的特殊性而引发的学术争议从未停歇,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颁布后,因采纳的学说观点不同,原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产业管理处处长徐绍敏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的一审、二审对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截然相反判决,集中体现学术争议所引发的实践混乱。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一衣带水,拥有相似的文化传统与制度土壤,虽然其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时间不长,但由于前期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立法探讨,其现行立法充分协调本罪的功利性立法目的与刑事法原理之间的冲突,在不作为犯与身份犯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统一、更具操作性的结论,并在实务中运作良好,其制度经验与司法经验对大陆地区进一步完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对大陆地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希望可以为大陆地区贪腐犯罪治理贡献微薄之力。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对选择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比较研究作为论文题目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加以阐述和说明。第二部分是通过对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沿革、制度目的以及立法结构等制度背景的比较研究,为后文论述进行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比较研究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共有构成要件的异同,阐明台湾地区采不作为说的理论依据及其借鉴价值。第四部分是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刑事责任的比较研究,在结合具体案例的基础上对两岸刑罚种类、涉案财产处置和量刑尺度三方面进行比较,借以构建合理的刑罚体系。第五部分是通过对两岸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比较,结合台湾地区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历次修法的经验,对大陆地区未来构建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提出建议。第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总结,并以此对大陆地区构建以不作为为核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提出完善建议。

刘家玮[5](2017)在《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研究 ——以近十一年公文中出现的流行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流行语作为反映社会发展的语言表征,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语言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流行语展示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公文作为国家管理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情况、传递政策信息,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流行语。鉴于公文语言的巨大影响和示范作用,如何准确认识和使用流行语成了公文写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流行语为切入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领导人发表的公开讲话为考察对象,结合现代汉语词汇学理论,采用归纳统计、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公文语言中出现的流行语现象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流行语的研究现状,流行语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明确以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为研究对象;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语料运用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主要概述了流行语的内涵与特征,并阐述了流行语与新词语、高频词语、网络用语、俚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对2006年至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领导人讲话中的流行语进行数量统计,浅析公文语言中流行语涉及的领域范围和来源途径,总结出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特点。第三章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公文语言中出现的流行语。分别从流行语的词长特点、构成材料、结构形式、构成方式和语义表现几个角度进行论述,全面探析了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语言特色。第四章从公文角度论述了公文语体选用流行语的原因,发现公文选用流行语主要是为了实现公文的管理功能、契合公文的交际效果和满足公文的语体要求。第五章结合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和语言特点,总结出公文语体在选用流行语时需要遵循的选词原则和使用原则。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陈培培[6](2016)在《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表高频义的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语义韵相关理论为基础,定量提取了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通过对“成天”、“从来”、“老是”、“历来”、“时刻”、“始终”、“往往”、“向来”、“一向”、“总是”十个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表高频义副词的具体研究,总结了该小类词语的语义韵相关特征及规律。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的第三、四章从三个方面对十个关键词进行了考察:1.对各关键词所出现的语法环境进行梳理,建立十个词的类联接并加以分析,得出表高频义副词的类联接形式并举例。2.结合所建立的类联接,根据关键词类联接的各类,具体分析其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并作出详细统计。3.通过对各关键词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的分析,得出各关键词的语义韵特征,并通过对比,总结出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分布。

叶性炜[7](2016)在《社会性别视野下台湾参政女性的媒介再现 ——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对蔡英文的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随着多个国家、地区出现女性领导人,“两性平权”日益成为全球重视的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伴随着民主化的政治转型,台湾的政治场域里女性政治精英的数量确实有相当可观的成长。而媒介再现这些参政女性的过程被多位性别和传播研究者视为是观察整个社会性别结构的起点。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与动机,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媒体对登上政治场域顶端的台湾参政女性所建构的新闻框架及背后的意识形态是否具有、“性别政治”进步的意义?本研究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报道的蔡英文相关新闻为例,针对新闻文本采取内容分析与新闻论述的方法进行分析,并辅以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的关照和立场,诠释媒介建构的女性参政框架所代表的社会性别意涵及其意识形态。本研究发现,媒体对于登上政治场域顶端的参政女性蔡英文的报导并没有“性别政治”进步的实质性意义。首先,我们仍然无时不刻的看到男性阳刚政治场域的意识形态在蔡英文的相关报道中流动。其次,在最能体现“性别政治”进步的性别政策的关怀上,媒体实质上处于集体失声状态,媒体并没有任何推动性别进步的实质动作。最后,媒体形塑的蔡英文“新女性”的形象无论在政治格局或性别意识上,都仍察觉不到变革的征兆,只是“旧政治”旧酒新瓶的重演。

张华[8](2015)在《近2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的美国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寻求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最大化、台美特殊关系以及台湾社会浓厚的"亲美情结",是美国介入台湾"总统选举"("大选")的重要因素。自1996年以来,美国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插手台湾"大选",展现了强大影响力,甚至影响其最终选举结果。2014年年底"九合一"选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重返执政的可能性上升,引起美国高度重视。曾对2012年台湾"大选""马胜蔡败"发挥关键作用的美国,在2016年台湾"大选"中又将扮演何种角色,值得密切关注。

胡明华[9](2015)在《东西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主要从东西文化融合的视野,通过对赖声川主题意蕴深刻、艺术风格多变的原创戏剧作品的深入细致分析,探讨其创作背后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与重要的东西方戏剧资源,并概括其独特的复调性戏剧结构,以及赖声川自由灵活地运用多种舞台表现手法追求观演融合的戏剧剧场性特征。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分为两节。主要介绍东西文化融合背景下赖声川的生平与创作。在中美文化语境中成长和求学的经历使赖声川具有了东西文化的双重体验和包容开放的视野。美式小学教育培养了他对于音乐和美术的兴趣,台湾的中学教育使他接受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大学外语系时期对西方文学的阅读和对佛禅思想的接触影响了他后来的人文价值观,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自由包容的思想氛围和专业系统的戏剧教育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了良好的综合性人文素养和扎实的学术基础,这一切都构成了赖声川独特的在两种不同文化间穿梭旅行的人生履历,并孕育了其后来创作中对东西文化兼收并蓄的戏剧世界。当赖声川从美国回到台湾从事戏剧教学与创作时,他以集体即兴的创作方法在台湾剧场拓荒,其戏剧以立足于台湾社会和生命关怀,并融汇东西方文化与艺术手法为其创作特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剧场创意。这种特征在其从1983年至今三十余年来四个阶段、三十部原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有具体生动的呈现。第二章分为四节。主要结合具体戏剧作品分析赖声川戏剧中的宇宙视野与生命关怀主题。赖声川于1960年代接触嬉皮文化中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并受其影响。嬉皮文化对于西方主流文明的反叛促使赖声川在东方的思想和哲学体系中寻求并建构人生价值观。他于1970年代接触并从事佛法修行。佛法思想使赖声川注重对于人类生命本质的关怀与探讨,而嬉皮文化中自由叛逆的精神使赖声川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突破自我、颠覆传统,坚持创新性探索。赖声川本人内敛温和的个性与佛法的影响使其倾向于接受嬉皮文化中积极和理想的价值观,包括对自由、平等和爱的追求,对物质文明的批判和利他主义的思想。在赖声川的多部戏剧作品中都体现了这种嬉皮理想价值观与佛法思想融合的主题探讨。佛法因其深刻而完整的哲学体系还使赖声川在多部戏剧作品中展示了宇宙性的视野和生命关怀主题,例如八小时史诗剧《如梦之梦》表达了对于东西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现代人的生命关怀;《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通过具体生动的宇宙和时间意象传达了佛法独特的宇宙生命观与时间观;《如影随行》则聚焦于现代人的心灵关怀,从佛法“中阴身”的视角,为在“无明”中迷失了自我的现代人提供心灵慰藉和解药。通过对以上三部代表性戏剧作品中主题内涵的解读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把握赖声川戏剧中人文思想的深度与广度。第三章分为三节。主要探讨了赖声川对于中西方喜剧性艺术的借鉴与创造。喜剧性艺术一直在赖声川戏剧创作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秉持“悲喜一体”创作理念的赖声川来说,他的每部戏剧作品几乎都带有悲喜剧的特征,因此都包含着一定的喜剧性成分。他一方面利用了中国唯一和纯粹的喜剧性传统—相声的表演元素,用现代剧场的理念对其改造,使其能够探讨严肃宏大的社会与政治议题,并具有了时空情境、角色扮演和完整结构的现代戏剧特征,创造了特殊的戏剧类型——相声剧;另一方面又从西方的喜剧性传统中汲取灵感和养料,例如意大利传统艺术喜剧中夸张的肢体动作表演和丑角类的人物形象设置,达里奥·福喜剧中狂想式的情节编排和政治讽刺功能,来丰富其戏剧作品中的喜剧性特色。以魔幻都市喜剧作品《十三角关系》为例,可以具体地分析赖声川对当代现实生活喜剧性题材的戏剧艺术处理,以及融汇多种手法、兼收并蓄的喜剧性艺术特征。第四章分为四节。主要探讨了赖声川对于东西方静态剧类型的借鉴与创造。结合具体的戏剧作品来看,东西方的静态剧类型为赖声川的戏剧创作提供了重要而宝贵的资源,它们主要在两个方面让赖声川深有所感:一是对西方传统的以情节动作为中心的戏剧类型的反叛;二是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度思考与表达。赖声川在戏剧创作中不仅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契诃夫、贝克特、品特与日本能剧的静态剧手法,例如契诃夫淡化外部情节冲突的手法、贝克特对于回忆和等待的戏剧动作处理、品特简约而省略的编剧手法、能剧中回忆和讲故事的戏剧动作;还吸收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与特征,例如契诃夫的悲喜剧艺术、贝克特剧中分裂与破碎的人物意象、能剧中由死亡来回顾人生的独特视角等等。同时,赖声川又结合自身的佛法思想和现代多元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再创造,使其更适应于现代剧场表现和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戏剧艺术风格。第五章分为四节。主要分析赖声川戏剧的复调性结构,并以《变奏巴哈》《暗恋桃花源》《西游记》为典例进行具体探析。开放包容的思想,良好的音乐素养,集体即兴的创作方式是赖声川戏剧复调性结构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他的很多剧作在戏剧结构上,如同复调音乐一样,具有各自独立、互相交织、浑然一体的多个声部或者情节线,这样可以包容多样、有差异甚至对立的题材、体裁、风格,从而对一个或多个主题的思考能更加全面和辩证。在这种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戏剧结构下,赖声川自如而得当地将各种中西戏剧的结构和艺术手法融为一炉。例如《变奏巴哈》对于巴哈赋格曲这种多声部复调音乐结构的舞台呈现与佛法人生无常主题的表达;《暗恋桃花源》从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和西方复调音乐中汲取创作灵感、多主题呈现和对照式的复调结构;《西游记》中平行线交织的复调式结构,融合中西歌剧艺术元素的舞台表演等,它们都展示了赖声川对于戏剧结构形式的高度重视和理性把握以及在戏剧中融汇东西的思想与艺术性追求。第六章分为三节。主要对赖声川戏剧的剧场性探索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以《如梦之梦》和《梦游》两部代表性作品为例对其剧场性艺术进行具体分析。剧场性作为戏剧的本质属性,是指观演双方共享同一时空的现场性。赖声川的剧作非常注重剧场性的探索和创造。以八小时史诗剧作《如梦之梦》为例,该剧在时空设置、演叙方式和仪式性特征等各方面自由灵活地运用了多种舞台表现元素和手法,例如具有佛教仪式性特征的环形剧场和使用蒙太奇手法的场景转换、具有东方写意式的表演方式与多个叙述者在各自扮演的角色中自由出入评述所造成的间离效果等,使其成为一部具有丰富剧场性艺术特征的经典作品。《梦游》作为三十分钟的环境戏剧作品,则充分利用乌镇古宅内的不同空间进行移动表演,加强演员和观众的现场交流,实现环境戏剧所特有的消除观演双方界限,共同融入同一个环境空间的现场性体验。而在赖声川其它的戏剧作品中,也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戏剧传统积淀和当代世界剧坛新探索兼收并蓄的剧场性特征。最后的结语部分为两节。一是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赖声川戏剧创作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赖声川在戏剧创作中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本民族集体历史记忆的维护与保存;所展示的超越民族和国界的生命本质关怀与世界主义情怀;积极主动追求跨地域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等戏剧实践对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二是结合同时期内地与赖声川的戏剧创作进行比较,凸显赖声川戏剧创作的特点并反观内地戏剧创作的优势和不足。赖声川在戏剧创作中较好地处理并平衡了原创性、人文内涵与艺术个性的表达、观演关系这三个方面,对内地的戏剧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弥补和丰富,而这也奠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朱义华[10](2013)在《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显着增强,大国政治威望的稳步提升,外国政府与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兴趣与热情也与日俱增,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作为我国目前外宣工作中必不可缺的载体与主要实现形式,外宣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成功与否和国家形象的建构,其重要性亦不言而喻。从本质上来说,外宣翻译具有翻译与传播的双重属性,指的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地域的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活动,一种意识形态的国际旅行与传播实践,一种国家形象在国际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选择与自我建构方式。而外宣翻译研究则相应具备了跨学科、多维度、宽进路的特征,对其之探讨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包容性、系统性与综合性。这也是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哲学探索进路的主要缘由。本研究从学科培育的角度出发,以哲学话语体系为理论依据,借鉴前人对译学研究的哲学探讨,基于信息传播的七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场合与传播效果),按照“三贴近”原则的要求,主要采用定性的描写性研究方法对外宣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尝试建构出了包括外宣翻译研究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在内的外宣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从而为全面、系统地从事外宣翻译研究架构了颇为科学合理的探索平台。在该体系中,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这是因为:一方面对外宣翻译本质属性、研究对象、特点规律与学科归属的明确与认识是开展外宣翻译研究的基础,也是进而确立外宣翻译研究独立分支学科地位的前提,而这些恰恰是本体论与认识论需要解答的问题;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的主要载体与实现形式,最终是为了实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的外宣目标与效果,如何来实现?这就需要方法论提供相应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技巧加以解决。诚然,在外宣翻译研究理论话语体系的搭建中,还需要运用外宣翻译的实际语料来进行分析论证,从而确保了外宣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外宣翻译工作实践的具体开展也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本研究由九大章节组成,其中第三到第八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围绕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两条主线来展开建构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讨论。本研究各章节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自含性,又彼此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本研究从绪论与文献综述到主体再到结论的完整研究框架。第一章为本研究的绪论,主要分析了本研究围绕外宣翻译而展开的背景与动因,本研究拟研究的对象与范围、本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研究的方法与目标以及本研究的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可能之探索进路,并以哲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托,建构了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从而为本研究主体部分的展开创造了条件。第三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主要探讨了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的的本质属性或曰本体论解读,涵盖了外宣翻译研究中所涉的主要概念与术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本质,并从翻译学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外宣翻译研究的双重学科属性。第四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认识论,首先从术语概念、表现形态、研究对象、特点要求、原则标准等角度介绍了对外宣翻译的全面认识,接着从语言、文化、政治等宏观维度来解读如何认识外宣翻译及其研究,分别考察了语言符号、文化观念与政治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影响。第五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既探讨了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工作的宏观目标或曰终极目的,又从外宣翻译三大价值主体出发逐一分析了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价值追求与具体目的。第六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方法论,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切入视角与外宣翻译实践之具体应对策略与变通技巧。第七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价值论,首先探讨了外宣翻译之整体价值追求,然后基于外宣翻译在信息传播、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外宣翻译研究对学科建设与外宣人才培养上的可能作用回答了两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外宣翻译的作用何在?其研究的意义又何在?第八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批评观,基于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外宣翻译具体实例分析为手段,着重探讨了外宣翻译批评话语体系中的指导原则与评判标准。第九章为本研究的结论,首先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论点、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同时也指出了其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之论题,并就外宣翻译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以说,外宣翻译研究体系的建构探索是朝改观外宣翻译研究有“实”无“名”的学科现状,大力推进外宣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外宣翻译的成效这一方向而所迈出的基础性一步。本研究的最大贡献与创新之处在于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借鉴哲学话语体系来探索建构涵盖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在内的外宣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与此同时,本研究也竭力实现在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内部有所创新与突破。比如,在本体论探讨中创新地从词源学角度对“外宣”与“翻译”以及它们在词源上的本质联系进行了探索;在认识论上将隐藏在外宣翻译及其研究背后诸如语言差异、文化习俗、政治意识形态等的隐形推手进行了一一发掘;在目的论上将国家外宣的整体目标与行业与地方外宣的具体目标以及传播主体的特殊目标相结合来讨论;在方法论上既照顾了传统上微观翻译技巧的探讨,也创新地将理论探索进路纳入方法论体系之中;在价值论中创新地探索了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贡献与对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宣翻译的直接效用与经济价值;而在批评观中本研究则尝试搭建了以评价原则为主体的外宣翻译批评话语体系。如此等等,进一步拓展了外宣翻译的研究思路,从而对现有的外宣翻译研究起到了充实、补充的作用。诚然,本研究对外宣翻译研究体系的建构探索仅仅是从学科培育与哲学理论视角出发来回顾、反思、总结外宣翻译研究方方面面的一次尝试与努力,抑或是对笔者多年的外宣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战经验的一次全面总结与整体检阅。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界研究外宣翻译的广泛关注与兴趣,为开展外宣翻译研究与指导外宣翻译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模型与方法论指导体系,从而为外宣翻译学科大厦的建设增砖添瓦。

二、专家评陈水扁最新说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评陈水扁最新说词(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创新点与难点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海权理论解析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海权理论相关概念界定
        一、海权与制海权
        二、海洋战略
        三、海军战略
    第二节 传统海权和现代海权的理论解读
        一、海权理论的演进、丰富和发展
        二、传统海权的单一属性:海洋的权力
        三、现代海权双重属性:权力强化和权利维护
    第三节 两岸遵循的海权属性与海权维护
        一、中国大陆现代海权: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权利维护统一
        二、台湾海权权力强化:海军战略的实施
    小结
第二章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历史演进(1949—2000年)
    第一节 “两蒋”时期台湾当局南海维权综述(1949—1988年)
        一、“主权”建碑巡护阶段(1949—1956年)
        二、反共优先,消极维护(1957—1970年)
        三、重“外交”轻“主权”阶段(1971—1988年)
    第二节 李登辉时期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诠述(1988—2000年)
        一、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Ⅰ:政策宣示和海洋立法
        二、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Ⅱ:安全维护与开发建设
        三、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Ⅲ:“第二轨道”机制
    第三节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历史评析
        一、“两蒋”时期:“反共复国”历史错位下立足南海根基
        二、李登辉时期: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小结
第三章 陈水扁时期南海政策(2000—2008年)
    第一节 陈水扁时期台湾两岸关系与东盟关系
        一、基调:“亲美仇中”,提出“一边一国”论
        二、“烽火外交”视角下台湾与东盟关系
        三、“新南向政策”提出与效果评析
    第二节 陈水扁任内南海政策概述
        一、突出“海洋立国”,鼓吹“主权”意识
        二、立足“有限主权”,排斥两岸合作
        三、强化“生态环保”,拓宽多元思路
    第三节 陈水扁时期南海政策评价
        一、特点:忽软忽硬,缺乏同步性
        二、目的:凸显台湾主体性,拓展国际空间
        三、效能:越努力却越被忽视“反噬效应”
    小结
第四章 马英九任内南海政策(2008—2016年)
    第一节 “活路外交”视角下台湾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活路外交”提出和现实意义
        二、“活路外交”前提下台湾“亲美”与“和陆”
        三、“活路外交”视角下台湾与东盟政经关系
    第二节 马英九任内南海作为与角色评价
        一、基调:蓝色海洋战略
        二、政策主张:“主权”在我、搁置争议
        三、目的与途径:和平互惠、共同开发
        四、角色:低调的声索方
    第三节 马英九任内两岸南海有限合作
        一、两岸南海合作相关议题
        二、两岸南海合作的亮点:能源安全
        三、南海合作SWOT分析
    小结
第五章 蔡英文上台以来南海政策(2016年—至今)
    第一节 蔡英文执政时期的“隐性台独”与“新南向政策”
        一、两岸关系:从维持现状到“新四不一没有”
        二、美台关系:从亲美到倚美
        三、“新南向政策”提出背景、动机与目的
        四、“新南向政策”面临困境与前景分析
    第二节 蔡英文南海政策主张及成因
        一、凸显台湾“主体性”使然
        二、立于打赢选举政治考量
        三、基于亲美倚美考虑
    第三节 蔡英文南海政策不利影响预估
        一、凸显台湾“独立”地位,忽视南海历史性权利
        二、两岸共同维护南海“祖权”立论被推翻,共同维权难度加大
        三、迎合美日,继承消极性,南海进一步边缘化
    小结
第六章 台湾各时期南海政策比较及其维权困境
    第一节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领导人政治割据逻辑
        一、两岸关系视角下台湾领导人对台湾利益的认知
        二、台湾领导人公开对于南海政策阐述立场
        三、台湾领导人对南海建设及作为的重视程度
    第二节 国民党、民进党南海政策争论和特点
        一、国民党、民进党南海政策争论
        二、民进党南海政策的特点
        三、国民党南海政策的特点
    第三节 台湾南海维权面临困境
        一、岛内“蓝绿”恶斗削弱维权力量
        二、两岸政治分歧使台湾维权陷入边缘化
        三、域外因素制约台湾维权和抵制两岸共同维权
        四、南海问题呈现多重复合博弈结构模式
    小结
第七章 台湾南海维权案例分析与对策展望
    第一节 台湾南海维权案例分析: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起始与结果
        二、中菲仲裁案后南海问题对于台湾的挑战与机遇
        三、南海仲裁案后两岸南海合作可能性预估
    第二节 当前台湾维护南海权益战略性选择
        一、威胁平衡理论提出与演进
        二、威胁平衡理论透析南海争端:抗衡?追随?避险?
        三、威胁平衡理论框架下台湾南海战略选择
    第三节 台湾南海维权功能性策略
        一、培育全民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
        二、务实落实推动两岸在南海合作
        三、积极研究并坚持“U型线”的立场不能动摇
        四、提升对太平岛的实际控制能力
    小结
第八章 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及中国大陆的对策探究
    第一节 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
        一、台湾南海政策的重心将转移至太平岛
        二、台湾南海政策将面向国际化与多边化
        三、蓝绿政党南海政策差异将呈现窄化
        四、“新南向政策”与南海政策角色将互换
    第二节 多层谋划:中国大陆应对策略思考
        一、善于斗争、敢于斗争,迫使美国南海政策回归“中立化”
        二、有理有利有节,发挥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作用
        三、对台湾策略Ⅰ:坚持“一中原则”,建立“第二轨”协商机制
        四、对台湾策略Ⅱ: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应对“新南向政策”
        五、对台湾策略Ⅲ:加强两岸集体身份认同,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2)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时代背景: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规模大,涉及面广
        1.1.2 现实困境:新高考制度改革复杂艰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1.1.3 案例考察:台湾地区多元入学制度改革的多元尝试与积极探索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推荐甄选”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大学招生制度”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视角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意义
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视框建立
    2.1 制度理论的发展
        2.1.1 传统制度主义
        2.1.2 新制度主义
    2.2 新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2.2.1 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
        2.2.2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2.2.3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比较教育研究的结合
    2.3 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建立
        2.3.1 对“推荐甄选”制度已有研究的反思
        2.3.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适恰性
        2.3.3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分析框架
3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脉络
    3.1 旧制度的危机:大学“联招”制度的危机(1928-1994年)
        3.1.1 分分合合的变迁:高校独招走向大学联招
        3.1.2 稳健守常的改进:旧制联招的技术革新
        3.1.3 改良新制的出台:旧制走向新制的开端
    3.2 新制度的创生:“适性适才”推荐甄选的新生(1994—2007年)
        3.2.1 推荐甄选的试行和简化
        3.2.2 “推荐甄选”的成效评估
        3.2.3 推荐甄选的反思与改进
    3.3 新制度的演化:“均质均衡”繁星推荐的发展(2007年—迄今)
        3.3.1 繁星推荐的试行与新生
        3.3.2 繁星推荐的成效评估
        3.3.3 繁星推荐的制度反思
    本章小结
4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分析
    4.1 法律规则的限制:教育法规的限制与修订
        4.1.1 就学申请权与入学平等权对大学招生的权限
        4.1.2 大学自治授予大学自行选拔学生的权力
        4.1.3 法律规则的修订与大学招生制度的演进
    4.2 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偏好与延续
        4.2.1 科举制度的现实基础:人性分类观与阶级社会观
        4.2.2 科举制度的统治意义:阶级复制与社会流动
        4.2.3 科举制度的伪善包装:升学主义与适性扬才
    4.3 价值观念的引导:教育公平的重视与重识
        4.3.1 教育公平的层次推进:从入学机会平等向适性适才发展
        4.3.2 教育公平的理念转译:从技术公平向理念公平的转向
        4.3.3 教育公平的正义考量:从追求卓越向弱势补偿的调整
    4.4 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思想观念获取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5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分析
    5.1 历史路径的自我强化:联招制度的内部完善
        5.1.1 联招制度的技术方案修订和完善
        5.1.2 新机构设立协助联招进行制度调整
    5.2 历史进程的强力钻孔:“自我意识”的觉醒
        5.2.1 从“单一主体从属”到“多元主体性”的文化变迁
        5.2.2 教育志士的意识觉醒和民间教育社团的成立
        5.2.3 大学招生制度世界潮流的影响
    5.3 历史事件的意外冲击:四一O教改大游行
        5.3.1 四一O教改大游行前的改革酝酿
        5.3.2 教育改革的导火索:四一O教改大游行的爆发
        5.3.3 意外事件的直接后果:教改组织的成立
    5.4 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路径依赖与阀限突破
        5.4.1 路径依赖的制度回锁定
        5.4.2 意外事件的阀限突破
    本章小结
6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分析
    6.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决策行动
        6.1.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功能和角色
        6.1.2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权力和行动
        6.1.3 政府代理人在制度变革中的推动和践行
    6.2 高校在制度变革中的接受适应
        6.2.1 大学联合招生组织的积极配合
        6.2.2 高校在制度推行中的积极回应
        6.2.3 高校教师对新制的认可支持
    6.3 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的谏言呐喊
        6.3.1 官方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献计献策
        6.3.2 民间团体在制度变革中推波助澜
    6.4 精英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6.4.1 教育部门领导在制度变革中的引领和推动
        6.4.2 着名专家学者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6.5 “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有限理性的能动与权力场域的博弈
        6.5.1 行动者有限理性的能动
        6.5.2 行动者权力场域的博弈
    本章小结
7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实现机制
    7.1 制度变革的发展阶段及其运行机制
        7.1.1 启动阶段——触发机制的运行
        7.1.2 输入阶段——生成机制的运行
        7.1.3 发展阶段——扩散机制的运行
        7.1.4 成熟阶段——制度化和反馈调整机制的运行
    7.2 机制中的核心要素及相互关系决定变革路径
        7.2.1 内生动力与外生压力的多重动力配置触发变革启动
        7.2.2 知识复杂性与利益者嵌入性的匹配决定变革的决策主体
        7.2.3 思想观念与文化认知的结盟决定变革方案的价值内核
        7.2.4 制度化行动与制度结构调整决定变革的可实现性
    7.3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7.3.1 理念回归对于制度变革的理论意义
        7.3.2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8 反思与启示
    8.1 对台湾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反思
        8.1.1 利益多元与利益统整的窘迫
        8.1.2 主体多元与变革权力的博弈
        8.1.3 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的偏移
        8.1.4 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
    8.2 对大陆地区高考制度变革的启示
        8.2.1 多元价值目标如何协调与统整
        8.2.2 多元变革主体如何分权和联合
        8.2.3 制度规划方案如何设计和实施
        8.2.4 制度深度变革如何实现和突破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2.1.2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2.2 国内实证研究现状
    2.3 语言变异原因、定义及分类
        2.3.1 语言变异的原因
        2.3.2 语言变异的定义
        2.3.3 语言变异的分类
第3章 汉语词汇变异现象
    3.1 基于词汇学的词汇变异分析
        3.1.1 词语长度
        3.1.2 词语构成材料
        3.1.3 结构方式
        3.1.4 词性分布
    3.2 词汇变异的表现分析
        3.2.1 具有明显的词族特点
        3.2.2 双音节、三音节合成词的变异特点
        3.2.3 ABB式叠词的变异特点
        3.2.4 “被”字短语的变异特点
        3.2.5 外来词的变异特点
        3.2.6 新词产生
        3.2.7 社会阶层方言形成
        3.2.8 民族方言演进
        3.2.9 普通话发展
    3.3 词语变异的个案研究
        3.3.1 成语变异分析
        3.3.2 贬义词语褒义化变异分析
    3.4 词汇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3.5 小结
第4章 汉语语义变异现象
    4.1 语义变异的类型
        4.1.1 理性意义的变异
        4.1.2 感情色彩的变异
    4.2 语义变异的方式
        4.2.1 认知主体的体验性
        4.2.2 不同领域间的比较
        4.2.3 不同领域间的互动
        4.2.4 语义变异的激活方式
        4.2.5 情感化的过程
    4.3 词义变异
        4.3.1 词义引申法产生的变异
        4.3.2 语音模拟法产生的变异
        4.3.3 缩略法产生的变异
    4.4 语义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4.4.1 变异的合理性
        4.4.2 变异的不合理性
        4.4.3 变异的规范化使用
第5章 汉语语法变异现象
    5.1 语法变异的分类
        5.1.1 聚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5.1.2 组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5.1.3 语言渗透产生的变异
    5.2 句法推动下的语法变异
        5.2.1 句法成分的变异
        5.2.2 语序的变异
        5.2.3 特殊格式的句法变异
    5.3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
        5.3.1 网络语言语法变异的类型
        5.3.2 词性的随意活用
        5.3.3 语气、人称等代词的生造
        5.3.4 混合句的大量使用
        5.3.5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特点
    5.4 语法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5.4.1 规范性原则
        5.4.2 规范性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
    6.1 语言自身的发展因素
        6.1.1 语言的功能因素
        6.1.2 语用变化因素
        6.1.3 语言类推因素
    6.2 外界环境的因素
        6.2.1 政治因素
        6.2.2 科技因素
        6.2.3 经济因素
        6.2.4 媒体因素
        6.2.5 文化因素
        6.2.6 特定事件因素
    6.3 内外因素的碰撞
    6.4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应用启示
    7.3 研究的局限性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的源起
二、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背景比较研究
    (一) 大陆地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刑事立法演进
    (二) 台湾地区财产来源不明罪刑事立法演进
    (三) 比较与评析
三、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构成比较研究
    (一) 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犯罪对象比较研究
    (二) 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行为比较研究
    (三) 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比较研究
    (四) 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方面比较研究
四、两岸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刑事责任比较研究
    (一) 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定刑设置比较研究
    (二) 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涉案财产处置比较研究
    (三) 两岸量刑尺度比较研究
五、两岸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比较研究
    (一) 两岸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比较
    (二) 台湾地区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启示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研究 ——以近十一年公文中出现的流行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语料说明
    0.4 研究方法
1 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1.1 流行语的内涵
        1.1.1 流行语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
        1.1.2 流行语的特征
    1.2 流行语与其他词语的关系
        1.2.1 流行语与新词语的关系
        1.2.2 流行语与高频词语的关系
        1.2.3 流行语与网络用语的关系
        1.2.4 流行语与俚语的关系
2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2.1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数量表现
    2.2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领域范围
    2.3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来源途径
        2.3.1 国家政治举措
        2.3.2 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
        2.3.3 网络热门话题
        2.3.4 名人话语
        2.3.5 流行作品
    2.4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特点
        2.4.1 表义明确清晰
        2.4.2 内涵高度概括
        2.4.3 风格庄重典雅
3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语言特色
    3.1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词长分布
    3.2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构成材料
    3.3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结构形式
        3.3.1 词
        3.3.2 短语
        3.3.3 流行语模
    3.4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主要构成方式
        3.4.1 缩略
        3.4.2 比喻
        3.4.3 仿拟
    3.5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语义表现
        3.5.1 本义的沿用
        3.5.2 新义的派生
4 公文语体选用流行语的原因
    4.1 满足公文的语体要求
    4.2 契合公文的交际效果
    4.3 实现公文的管理功能
5 公文语体选用流行语的原则
    5.1 选词的原则
        5.1.1 选择规范化的流行语
        5.1.2 选择富有生命力的流行语
        5.1.3 选择积极意义的流行语
    5.2 使用的原则
        5.2.1 需要的原则
        5.2.2 适度的原则
        5.2.3 准确的原则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6 关键词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分类及语义韵分类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语义韵的理论研究
    2.2 频率副词的类别研究
    2.3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
    2.4 频率副词的个案研究
    2.5 现代汉语语义韵研究
第三章 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分析
    3.1“成天”的语义韵分析
    3.2“从来”的语义韵分析
    3.3“老是”的语义韵分析
    3.4“历来”的语义韵分析
    3.5“时刻”的语义韵分析
    3.6“始终”的语义韵分析
    3.7“往往”的语义韵分析
    3.8“向来”的语义韵分析
    3.9“一向”的语义韵分析
    3.10“总是”的语义韵分析
第四章 表高频义副词的类联接及其语义韵的对比分析
    4.1 表高频义副词类联接的对比分析
    4.2 表高频义副词语义韵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语
    5.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议
    5.2 本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键词“成天”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二 关键词“从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三 关键词“老是”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四 关键词“历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五 关键词“时刻”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六 关键词“始终”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七 关键词“往往”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八 关键词“向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九 关键词“一向”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十 关键词“总是”所选语料及分类
致谢

(7)社会性别视野下台湾参政女性的媒介再现 ——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对蔡英文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凝视台湾女性参政
    第一节 女性参政的崛起
    第二节 台湾女性的参政历程
        一、民选公职
        二、政府公职
    第三节 参政女性“资优生”——蔡英文
        一、个案选取
        二、个案背景概况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探讨
    社会性别与社会性别化
    媒介再现及再现过程的框架化
        一、“媒介再现”理论
        二、再现过程中的新闻框架与框架化
    第一节 社会性别的媒介传播研究
        一、媒介与女性研究脉络
        二、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样本选取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样本的选取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
        一、内容分析的简介与运用
        二、分析单位与类目建立
        三、信度分析
    第三节 新闻论述分析
第三章 蔡英文的媒介图景
    第一节 蔡英文相关新闻的内容分析
        一、《中国时报》
        二、《自由时报》
        三、内容分析综合说明
    第二节 蔡英文相关新闻的论述建构
        一、空心菜vs小辣椒:两个女人的战争
        二、“课纲微调”事件
        三、蔡英文“维持现状”说
第四章 结论与检讨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结论
        一、内容分析的结果
        二、女性参政的新闻框架
    第二节 研究限制与建议
        一、选取样本的限制
        二、研究方法的探讨
        三、后续研究建议
结语
    一、媒介的性别意识无突破
    二、“新女性”≠“新政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近2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的美国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长期关切、介入台湾“大选”的主要动因
    (一) 确保台湾民主政治发展符合美国利益, 是其多年来积极介入台湾“大选”的重要动因。
    (二) 寻求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最大化, 是其介入台湾“大选”最根本、最重要的现实需求。
    (三) 台美特殊关系及台湾岛内弥漫的“美国情结”, 是美国介入台湾选举的重要依托。
二、1996年以来美国影响台湾“大选”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一) 官方就涉及选举的重大议题表明对参选者的立场。
    (二) 借重量级、指标性政治人物通过公开或私下管道向台湾岛内传递特定信息。
    (三) 借与蓝绿政治人物接触时提供的相关规格和待遇传递美方立场。
    (四) 借调控台美“实质关系”展现对台湾当局的政治立场。
    (五) 借媒体、智库学者营造舆论氛围。
三、2016年台湾“大选”中的美国因素预估
    (一) 美国已展现出介入台2016“大选”的强烈意愿和具体作为
    (二) 未来影响美国介入台湾2016“大选”的主要变数

(9)东西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西文化融合背景下的赖声川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中美文化语境中的人生和求学经历
    第二节 立足台湾社会、融汇东西文化的戏剧创作
第二章 赖声川戏剧中的宇宙视野与生命关怀
    第一节 嬉皮理想价值观与佛法思想的融合
    第二节 《如梦之梦》:对现代人的生命关怀
    第三节 《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的宇宙生命观与时间观
    第四节 《如影随行》:对现代人的心灵关怀
第三章 赖声川对中西喜剧性艺术的借鉴与创造
    第一节 赖声川相声剧系列对相声的借鉴与创造
    第二节 赖声川对意大利喜剧性艺术的借鉴与创造
    第三节 《十三角关系》的喜剧性艺术
第四章 赖声川对东西方静态剧类型的借鉴与创造
    第一节 契诃夫对赖声川戏剧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贝克特与赖声川的戏剧创作
    第三节 品特与赖声川的《新加坡即兴》
    第四节 日本能剧与《如影随行》
第五章 赖声川戏剧的复调性结构
    第一节 赖声川戏剧复调性结构的普泛性
    第二节 《变奏巴哈》的复调性结构
    第三节 《暗恋桃花源》的复调性结构
    第四节 《西游记》的复调性结构
第六章 赖声川戏剧的剧场性艺术
    第一节 赖声川戏剧剧场性的多维探索
    第二节 《如梦之梦》的剧场性艺术
    第三节 《梦游》的剧场性艺术
结语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赖声川戏剧创作的经验与意义
    第二节 同时期内地与赖声川戏剧创作比较
附录:赖声川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

(10)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4 研究的方法与目标
    1.5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宣翻译研究之现状与不足
        2.1.1 国内外宣翻译之研究现状
        2.1.2 国外外宣翻译之研究现状
        2.1.3 现有外宣翻译研究之不足
        2.1.4 外宣翻译研究之可能进路
    2.2 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架构
        2.2.1 翻译研究之哲学探索进路
        2.2.2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哲学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
    3.1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1.1 宣传与翻译之词源学关联
        3.1.1.1 宣传的词源学解读
        3.1.1.2 翻译的词源学解读
        3.1.1.3 宣传与翻译之词源学关联
        3.1.2 对外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3.1.2.1 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3.1.2.2 对外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3.1.2.3 外宣与内宣之别
        3.1.3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1.3.1 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1.3.2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3.2 外宣翻译研究及其学科属性
        3.2.1 外宣翻译研究之本体论思考
        3.2.2 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
        3.2.2.1 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属性
        3.2.2.2 外宣翻译研究的传播学属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认识论
    4.1 外宣翻译术语之辨
        4.1.1 外宣翻译与对外宣传
        4.1.2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
        4.1.3 对外宣传与对外报道
        4.1.4 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
        4.1.5 对外宣传与国际新闻
        4.1.6 对外宣传与中译外
    4.2 外宣翻译形态之辨
    4.3 外宣翻译之研究对象
        4.3.1 外宣翻译之主体
        4.3.1.1 外宣翻译之政府主体
        4.3.1.2 外宣翻译之译者主体
        4.3.1.3 外宣翻译之审稿主体
        4.3.1.4 外宣翻译之传媒主体
        4.3.1.5 外宣翻译之其他主体
        4.3.2 外宣翻译之目的
        4.3.3 外宣翻译之客体
        4.3.3.1 外宣翻译客体之政治文献
        4.3.3.2 外宣翻译客体之新闻语篇
        4.3.3.3 外宣翻译客体之公示语
        4.3.3.4 外宣翻译客体之专业文献
        4.3.3.5 外宣翻译客体之文化典籍
        4.3.3.6 外宣翻译客体之多模态演艺作品
        4.3.4 外宣翻译之媒介
        4.3.5 外宣翻译之受众
        4.3.6 外宣翻译之情境
        4.3.7 外宣翻译之效果
    4.4 外宣翻译之特点与要求
        4.4.1 外宣翻译之特点
        4.4.1.1 政治敏感性与严肃性
        4.4.1.2 文体正式性与庄重性
        4.4.1.3 内容准确性与灵活性
        4.4.1.4 基调积极性与正面性
        4.4.1.5 中国民族性与特色性
        4.4.2 外宣翻译之要求
    4.5 外宣翻译之原则与标准
        4.5.1 外宣翻译之原则
        4.5.1.1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树立科学态度
        4.5.1.2 以正确立场为方向,维护国家利益
        4.5.1.3 以服务受众为宗旨,注意内外有别
        4.5.1.4 以交流互动为契机,输出文化资本
        4.5.2 外宣翻译之标准
    4.6 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之认识维度
        4.6.1 语言维
        4.6.2 文化维
        4.6.3 政治维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
    5.1 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之整体目标
        5.1.1 整体目标之历史阐述
        5.1.2 整体目标之今日表达
        5.1.3 整体目标之内部关系
    5.2 外宣翻译之目的
        5.2.1 外宣翻译主体之目的
        5.2.2 外宣译者之目的
        5.2.2.1 外宣译者之“知之”目的
        5.2.2.2 外宣译者之“告之”目的
        5.2.2.3 外宣译者之“好之”目的
        5.2.2.4 外宣译者之“乐之”目的
        5.2.3 外宣受众之目的
    5.3 外宣翻译研究之目的
        5.3.1 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型目的
        5.3.2 外宣翻译研究之实用型目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方法论
    6.1 外宣翻译之理论研究方法
        6.1.1 传播学视野
        6.1.2 功能论(目的论)视野
        6.1.3 关联理论视野
        6.1.4 其他研究视野
        6.1.4.1 修辞认同视野
        6.1.4.2 建构主义视野
        6.1.4.3 生态译学观视野
    6.2 外宣翻译之实践操作方法
        6.2.1 外宣翻译之宏观翻译策略
        6.2.1.1 归化与异化策略
        6.2.1.2 变通策略
        6.2.2 外宣翻译之具体应对技巧
        6.2.2.1 增译
        6.2.2.2 减译
        6.2.2.3 编译
        6.2.2.4 其他译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价值论
    7.1 外宣翻译之整体价值追求
    7.2 外宣翻译之价值
        7.2.1 外宣翻译之信息价值
        7.2.2 外宣翻译之政治价值
        7.2.3 外宣翻译之经济价值
        7.2.4 外宣翻译之社会文化价值
    7.3 外宣翻译研究之价值
        7.3.1 翻译质量提升价值
        7.3.2 学科建设价值
        7.3.3 人才培养价值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批评观
    8.1 翻译批评概说
        8.1.1 翻译批评的定义
        8.1.2 翻译批评的作用
        8.1.3 翻译批评的原则
    8.2 外宣翻译批评
        8.2.1 外宣翻译批评的特殊性
        8.2.2 外宣翻译批评的原则
        8.2.2.1 传播效果原则
        8.2.2.2 政治准确性原则
        8.2.2.3 文化传真原则
        8.2.2.4 跨文化交流原则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本研究总结
    9.2 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9.3 本研究之缺陷与不足
    9.4 外宣翻译研究之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专家评陈水扁最新说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D]. 陈本铿.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D]. 王亚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
  • [3]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D]. 肖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4]两岸财产来源不明罪比较研究[D]. 刘瑾. 南京大学, 2017(02)
  • [5]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研究 ——以近十一年公文中出现的流行语为例[D]. 刘家玮.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6]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D]. 陈培培. 暨南大学, 2016(04)
  • [7]社会性别视野下台湾参政女性的媒介再现 ——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对蔡英文的报道为例[D]. 叶性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8]近2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的美国因素分析[J]. 张华. 台湾研究, 2015(03)
  • [9]东西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研究[D]. 胡明华. 山东大学, 2015(12)
  • [10]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D]. 朱义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专家点评陈水扁最新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