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莹,闫春伶,左明章[1](2021)在《可视化装置联合喉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严艾,汤乐乐[2](2020)在《多功能喉罩与氧瞬得喉镜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功能喉罩联合气管插管与氧瞬得喉镜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10月该院麻醉科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30例,其中1例置入喉罩后对位困难,直接剔除)与喉镜组(30例)。比较两组在麻醉诱导即刻(T1)、插入气管导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2min(T4)、插管后3min(T5)时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心率(HR)、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水平,以及插管成功率及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喉罩组T3(HR除外)、T4、T5时SBP、DBP、HR水平分别与T1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镜组T2、T3(DBP除外)、T4(SBP除外)、T5时SBP、DBP、HR水平分别与T1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T4、T5时CO、SVR水平分别与T1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镜组T2、T3、T4、T5时CO、SVR水平水平分别与T1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在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拔管后咽痛发生率方面略差于喉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喉罩气管插管较氧瞬得喉镜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心功能影响小,虽然前者在插管时间、拔管后咽痛发生率、插管成功率方面均较后者无优势,但其能有效保持老年患者心功能稳定,保障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因此,在老年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多功能喉罩气管插管不失为一种选择。
李站稳[3](2019)在《胃镜喉罩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全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背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属于微创技术,内镜下能整块清除病变,避免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免除器官切除。内镜操作对患者咽喉部反复刺激及消化道内脏神经牵拉,患者可能不耐受,增加医师操作难度,术中可能出现穿孔、出血风险,为此ESD操作需全麻。既往多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方式,便于顺利插入内镜,避免呃逆,且对消化道平滑肌蠕动有所抑制,视野清晰。但气管插管操作对气道伤害性刺激较强,除了引发插管并发症外,还需较深的麻醉水平,延长患者苏醒时间。近年来喉罩因其操作简单、人工气道构建快、气道刺激小等优点在各种手术麻醉中广泛应用,但常规喉罩对食管入口封闭,难以开展胃镜操作。胃镜喉罩是在双管喉罩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共有两个通道,通气管道头端开口于罩口中间,尾端为1:40标准接头用于连接麻醉机螺纹管。胃镜通道为硬性支撑,头端开口于喉罩尖端,正对食管入口,内径为14.9mm。但目前国内关于胃镜喉罩的临床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通过对照分析胃镜喉罩在ESD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全麻ESD患者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目的通过与气管导管比较,评价胃镜喉罩在ESD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ESD全麻患者气道管理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行全麻胃ESD治疗的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II级,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案:咪达唑仑2~3mg、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0.15~0.2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按照顺序静脉注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插入4号胃镜喉罩、加强型气管导管。喉罩置入/气管插管后与麻醉机连接,机械通气。术中微量泵静脉注射丙泊酚5~7mg/(kg·h)、瑞芬太尼5~10μg/(kg·h)维持麻醉。观察组的胃镜经胃镜喉罩的胃镜通道至胃,而对照组则通过口腔至胃,胃镜下手术。术毕胃镜退出,停用麻醉药。记录观察组喉罩置入成功率、胃镜通过率及喉罩置入后(P1)、胃镜进入后(P2)、手术结束时(P3)气道密封压。记录比较两组入室时(T0)、喉罩/气管导管置入即刻(T1)、胃镜进入即刻(T2)、手术开始(T3)、喉罩/气管插管拔除即刻(T4)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平均气道压(Pmean),同时各时间段采血,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心钠素(ANP)水平。对两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喉罩/气管导管置入期间及拔除期间呛咳、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以及咽部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另外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术者满意度评价。Excel录入数据,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临床症状、ASA分级、气道Mallampati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相关情况:胃镜喉罩置入成功率100.00%,胃镜通过成功率95.00%,失败3例患者术中变更为其他通气方式,为此其相关指标数据不纳入统计(基线资料除外)。观察组P1、P2、P3时间点气道密封压分别为(24.76±0.53)cm H2O、(26.59±0.20)cm H2O、(25.54±0.66)cm H2O。3.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观察组T1、T4时间点HR分别为(75.33±5.42)次/min、(79.41±10.13)次/min,MAP分别为(90.97±7.91)mm Hg、(88.21±11.20)mm Hg,均显着低于对照组(87.85±9.79)次/min、(92.27±12.50)次/min,(99.33±10.22)mm Hg、(97.12±11.1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PETCO2、Pmea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COR、ANP水平: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血浆COR、ANP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血浆COR、A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时间: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观察组均显着早于对照组,PACU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喉罩/气管导管置入期间及拔除期间呛咳、心血管反应发生情况:除了置入期间呛咳外,观察组拔除期间呛咳、置入期间及拔除期间MAP上升幅度>基础值20%、HR上升幅度>基础值20%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咽部不良反应:观察组无误吸发生,对照组误吸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痛、声嘶发生率分别为15.79%、0.00%,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3.33%、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术者满意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胃镜喉罩用于ESD手术气道管理成功率高,内镜置入成功率也较高;相比气管插管,胃镜喉罩用于ESD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小,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2、胃镜喉罩用于ESD手术拔管后咽部不良反应少,术后PACU时间短;胃镜喉罩用于ESD手术,患者及术者满意度高;3、胃镜喉罩用于全麻ESD手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王倩钰,邓晓明,杨冬,郅娟,罗香,杜习羽[4](2019)在《喉罩通气道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喉罩通气道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工具。其置入操作简单、便捷,对咽喉部刺激小,血流动力学平稳,通气效果良好。随着喉罩种类和型号的丰富,喉罩在小儿和成人患者的通气维持、困难气道引导插管和紧急气道处理中占重要地位,且在重症患者气道维持和处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喉罩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还应加强喉罩置入技术和喉罩气道管理的相关培训。未来,可联合应用超声技术,以拓展喉罩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王伟琴[5](2017)在《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除了正确的胸外按压外,还应该尽早给予有效的气道开放手段。气管插管是能真正达到有效通气、维持呼吸道通畅、达到气道开放的“金措施”。但是气管插管是一项有创伤的操作,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一旦操作不慎,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基层医院,尤其是社区医院,囿于其所掌握急救技能的局限性,普及推广气管插管技术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基层医院在现场急救中采用面罩+简易呼吸罩的通气方式,但该通气方式气道开放效果不确定,容易出现漏气、反流误吸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由英国人Brain于1981年依据人体喉部解剖形态设计发明,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的新型声门以上气道开放装置[1,2]。喉罩可迅速开放气道而获得有效通气。目前在国内医院主要应用于全麻术前、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和困难插管病人的人工气道维护。其喉罩通气技术在社区医院急救中运用的研究尚缺乏。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上海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应用推广项目立项项目“喉罩与股静脉穿刺技术在社区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下进行了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复苏中的操作要领、通气效果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等,初步评估喉罩通气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目的】通过对社区医院医务人员关于喉罩通气技术相关培训,使其完全掌握喉罩通气技术。然后将喉罩通气技术运用至社区急救中,观察喉罩通气在社区医院急救复苏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纳入对象选择168名无气管插管和喉罩使用经验的2家社区医院医护工作者,通过喉罩使用技能培训,人体模型上操作,直至完全熟练掌握。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期间2家社区医院突发心跳骤停、呼吸停止或出现叹息样呼吸的患者61例。心搏骤停诊断标准:患者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或心音消失,并经心电图证实心脏停搏、室颤、无脉性电活动。排除标准:有严重外伤而无法用手法达到气道开放者;恶性肿瘤晚期、恶病质患者;心跳呼吸停止30min以上者;有口咽部病理性改变、有气管切开史及呕血、误吸者。本研究得到相关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和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2.分组入选患者根据其就诊日期奇偶随机分为两组,日期为奇数的分为喉罩组,日期为偶数的分为面罩组。喉罩组:采用双管喉罩+简易呼吸囊通气进行现场急救通气,共31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3-90岁,平均71.7±11.1岁。面罩组:采用面罩+简易呼吸囊通气,共3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5-92岁,平均73.5±9.3岁。3.复苏参数喉罩或面罩连接简易呼吸囊,氧气流量68l/min,氧浓度近100%,潮气量810ml/kg,通气频率10次/min。4.复苏方法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立即按照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颁布的成人心肺复苏指南给予正确有效的胸外按压,对需要除颤患者予以积极且及时的电击除颤处理。并且给予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多巴胺、碳酸氢钠等心肺复苏药物,剂量、用法两组无差异。进行持续心电、脉搏及氧饱和度监测。两组复苏成功后的患者均转至我院急诊科再行气管内插管处理。5.观察指标(1)喉罩组喉罩一次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次数。(2)气道开放时间:指喉罩置入/扣面罩成功,接简易呼吸囊后能顺畅并达到有效通气的时间。(3)自主循环恢复指标:喉罩置入/扣面罩后5min(t1)、喉罩置入/扣面罩后10min(t2)、喉罩置入/扣面罩后20min(t3)三个时间点的spo2。(4)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心肺复苏30min后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心肺复苏成功标准:(1)患者恢复自主心跳;(2)颜面部、唇部颜色由紫绀变成红润;(3)患者出现自主呼吸规则或不规则呼吸、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大于90%;(4)瞳孔由大变小,并存在对光反应或是有眼球活动。(5)动脉血标本血气(ph、po2、pco2)、乳酸及血糖监测。(6)不良反应:面罩不良反应包括胃扩张、腹胀、呕吐、面部压伤、漏气等;喉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呼吸道出血、喉痉挛、喉头水肿、漏气等。6.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各时点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不符合卡方检验条件的釆用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气道开放时间:喉罩组一次置入成功率93.5%;有2例患者经2次喉罩置入成功;喉罩组气道开放完成平均时间为(29.84±5.15s),面罩组气道开放完成平均时间为(10.20±3.22s),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效果比较:喉罩组患者在5min,10min,20min三个时间点SpO2>90%的例数均显着高于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喉罩复苏效果优于面罩组。4.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在30min时间点喉罩组心肺复苏成功例数为14例(45.2%),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例数为6例(20%),喉罩组优于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两组复苏成功的患者心肺复苏前及复苏后30min时动脉血气(PH,PCO2)、乳酸及血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血气分析中PO2喉罩组差值(40.7)mmHg大于面罩组(32.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喉罩组有3例出现腹胀(9.7%),1例出现胃食管反流(3.2%),5例出现气道漏气(16.1%),面罩组患者有10例出现胃膨胀(33.3%),7例患者出现胃内容物误吸(23.3%),14例患者出现气道漏气(46.7%)。面罩组患者的胃膨胀发生率、胃内容物误吸率及气道漏气率均明显高于喉罩组(P 0.05)。【结论】在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开放气道时,喉罩组患者在5min,10min,20min三个时间点SpO2>90%的例数、30min时间点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均明显高于面罩组(P<0.05);不良反应(胃膨胀发生率、胃内容物误吸率及气道漏气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面罩组(P<0.05);但操作时间明显长于面罩组(P<0.05)。对于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患者,喉罩的通气效果较好,能有效开放患者气道,安全性高,值得在社区医院急救时推广应用。
杨冬[6](2016)在《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和紧急气道管理的模拟教学培训》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无法插管,无法通气”(Can’t Intubate, Can’t Oxgenate,CICO)紧急气道是每一位麻醉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最为不愿面对的危机状况,判断失误、决策延迟和营救技能缺乏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直接原因。因而,麻醉医师需要掌握多种困难气道管理技术,以利于在困难气道处理中,当一种气道管理技术失败后,能够快速选择另一种可行技术,从而更加有效预防/避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CICO紧急气道发生。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的构造及其配套工具的改进,使其可能会在困难气道维持、困难气管插管处理,特别是重度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发挥更加突出的重要作用,从而可为麻醉医师处理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提供可借鉴的有效管理方法,切实预防CICO紧急气道的发生。同时,环甲膜穿刺、切开术作为营救CICO紧急气道、挽救患者生命的最后选择,需要每一位麻醉医师熟练掌握,并能够在CICO危急时刻快速、有效地实施。然而,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系统、完备的培训资料,更是缺乏规范、定期开展的“紧急气道管理”模拟教学培训。故此,在困难气道管理领域,如何有效开展紧急气道管理模拟教学培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研究目的:1.评价Cookgas和Fastrach插管型喉罩在重度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验证Cookgas喉罩引导重度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优于Fastrach喉罩。2.了解国内麻醉医师对环甲膜穿刺、切开技术的掌握情况;整理和编写环甲膜穿刺、切开术技能培训资料;研究设计简易环甲膜穿刺、切开术教学培训模型;建立适宜的环甲膜穿刺、切开技术培训模式和评估体系。研究方法和结果:第一部分:解决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的临床研究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同时具有甲颏距离<60m;张口度<35 mm;Mallampati分级Ⅲ级或Ⅳ级)60例,随机分为Cookgas喉罩组(n=30)和Fastrach喉罩组(n=30)。麻醉诱导后,经口置入喉罩,获得喉罩最佳通气位置后,采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 FOB)经喉罩寻找声门,并引导完成气管插管。主要观察指标是喉罩置入和FOB引导气管插管成功与否,以及成功插管的次数和所用时间。整个研究期间不符合随机对照研究标准,但又考虑应用喉罩处理的重度困难气管插管病例,根据患者气道评估结果,麻醉医师自行决定喉罩使用类型,包括Cookgas喉罩、Fastrach喉罩和CTrach喉罩,并对其进行注册登记,收集气管插管的全部信息。结果:Cookgas喉罩组30例患者和Fastrach喉罩组27例患者成功置入喉罩,在3例Fastrach喉罩置入失败患者,改用Cookgas喉罩成功完成喉罩置入;Cookgas喉罩组26例患者FOB引导首次气管插管成功,4例患者在第2次成功插管。在成功置入Fastrach喉罩的27例患者中,有20例FOB引导1次插管成功,4例2次成功,3例失败,改置入Cookgas喉罩后,2例由FOB引导首次插管成功,1例第2次成功插管。与Cookgas喉罩组比较,Fastrach喉罩组喉罩置入时间显着延长。在注册研究的21例患者中,7例患者采用Cookgas喉罩联合FOB和8例患者采用Fastrach喉罩联合FOB引导气管插管,6例患者采用CTrach喉罩完成气管插管。Cookgas组有5例患者张口度小于15mm,其中最小张口度为llmm;Fastrach组和CTrach组患者的最小张口度为15mm。三组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astrach组和CTrach组喉罩置入时间明显长于Cookgas组。第二部分:紧急气道管理的模拟教学培训方法: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制作调查问卷,用以了解国内麻醉医师对环甲膜穿刺、切开技术的掌握情况。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联合解剖学专家、三维动漫及教学录像制作专家整理制作“环甲膜穿刺、切开术教学培训”录像和模拟教学培训评估量表。利用简单材料设计制作经济、适用的环甲膜穿刺、切开术训练模型。开展紧急环甲膜切开术模拟教学培训,在培训前、理论授课后、模拟操作培训后分别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施操作的自信度,两位评委根据学员在理论授课后和模拟操作培训后的操作技能考核录像分别对学员进行环甲膜切开术操作步骤评分和整体操作评估。结果:445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近60%麻醉医生对环甲膜局部解剖知识不了解;能够熟练掌握环甲膜穿刺、切开技术的麻醉医生不足10%;超过65%的麻醉医生没有接受过环甲膜穿刺、切开术技能培训。参考借鉴英国困难气道协会2015年颁布的非预料的成人困难气管插管管理指南,精心制作时长约30分钟的“环甲膜穿刺、切开术教学培训”录像,涵盖环甲膜局部解剖三维动漫演示,紧急环甲膜穿刺、切开操作技术详细讲解,简易环甲膜穿刺、切开术训练模型制作方法以及实施紧急环甲膜穿刺、切开术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的环甲膜穿刺、切开术训练模型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开展紧急环甲膜切开术模拟教学培训,建立和完善了适宜的环甲膜穿刺、切开技术培训模式和评估体系。结果表明:与培训前和理论授课后相比较,学员在模拟操作培训后对实施环甲膜切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信度显着提高,并且实施环甲膜切开术的操作步骤评分和整体操作评估均明显提高。研究结论:1、Cookgas喉罩和Fastrach喉罩联合FOB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但在重度面颈瘢痕挛缩和/或颈部置有巨大扩张器患者,Cookgas喉罩置入和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优于Fastrach喉罩。2、Cookgas、Fastrach和CTrach三种插管型喉罩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但对于张口度小于15mm和/或颈部瘢痕重度挛缩或颈部置有巨大扩张器的患者,Cookgas喉罩具有明显优势。3、非常有必要对麻醉医师开展环甲膜穿刺、切开术技能培训,绝大多数麻醉医师迫切希望接受紧急气道管理技能培训。4、精心制作的环甲膜穿刺、切开术教学培训录像和训练模型满足了紧急气道管理技能培训的教学需要。5、模拟操作培训显着提高学员实施环甲膜切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自信度。
周思易[7](2016)在《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处理困难气道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及针对困难气道的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比较喉罩(LMA)与气管内插管(TI)的临床效果。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搜索已发表的研究,关键词包括difficult airway,difficult intubation,difficult laryngoscopy,困难气道,困难插管,Intubation,Intratracheal,插管,Laryngeal Masks,喉罩,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 Topic,随机对照。只有比较喉罩及气管内插管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被纳入在内。用RevMan5.3软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加权均数差(WMD)以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并输出结果数据。结果:这份Meta分析共纳入13个研究。在首次插管成功情况中,插管型喉罩(ILMA)组与气管导管(TT)组无显着差异(CI:0.84-1.10,P=0.59)。标准型LMA与第二代LMA均优于气管内插管(标准型LMA:CI:1.21-1.59,P<0.05;第二代LMA:P<0.05)。插管完成时间上,TT组较ILMA亚组时间更少(CI:28.66-37.14,P<0.05),非插管型LMA在插管完成时间上则少于TT组(CI:-133.53--39.09,P<0.05)。LMA组与TT组在插管失败情况上无明显差异。另外,LMA组发生插管不良事件少于TT组。结论:喉罩和气管内插管都是处理困难气道的有效手段。喉罩使用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在同时适用气管插管和喉罩的情况下,使用喉罩有更少的不良事件发生。而气管内插管在许多情况下仍是不可替代的气道保护方法,未来也需要更多关于不同方法下气管内插管处理困难气道安全性及可靠性的研究,这也是解决困难气道棘手问题的重要方向。
曾景阳[8](2016)在《经插管型喉罩清醒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评价经插管型喉罩清醒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浆肾上腺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下腹部手术合并有2级高血压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男32例、女28例,年龄4273岁,体重指数(BMI)21.327.8,ASA分级ⅡⅢ级,全部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直接喉镜组(DLS组)与插管型喉罩组(ILMA组),每组各30例。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戊乙奎醚O.5 mg,入室后开放右侧贵要静脉通路输液,监测脉搏血氧血氧饱和度(Sp02)、心电图(ECG)、心率(HR)、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入室后10min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咪达唑仑2 mg镇痛镇静,对咽喉、气管充分表麻后,DLS组经直接喉镜、ILMA组经插管型喉罩行口腔清醒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入室后10分钟(T1)、表麻后3min(T2)、置入喉镜片或插管型喉罩时(T3)、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4)、气管插管后最高血流动力学变化时(导管进入气管内6±4s,T5)等各时刻的HR、MAP和患者血浆肾上腺素(Ad)的变化。观察并记录经DLS和ILMA一次性清醒气管插管的成功例数,以及术后24小时的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身高、体重指数和插管条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LS组有5例患者无法一次性插管成功,ILMA组均一次性插管成功。T3-5时刻,DLS组和ILMA组的MAP分别为T3(112±9,81±7)、T4(116±15,82±8)、T5(118±10,84±9)mm Hg;HR分别为T3(111±8,70±8)、T4(112±7,71±8)、T5(115±9,73±9)bpm;Ad浓度分别为T3(0.37±0.06,0.15±0.02)、T4(0.39±0.07,0.17±0.03)、T5(0.47±0.07,0.18±0.03)nmol/L。组间相应时刻比较:DLS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IL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内比较:T3-5时刻与T 2时刻的HR、MAP及Ad比较,DL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LM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24小时,DLS组共有7例患者主诉咽痛或声音嘶哑,ILMA组有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表麻及轻度的镇痛镇静情况下,与经直接喉镜比较,高血压患者经插管型喉罩清醒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不明显,应激反应也不强烈,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
梁伟,卢波,周树强[9](2016)在《插管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插管型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插管型喉罩组(Ⅰ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经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插管型喉罩或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插入喉罩(导管)成功率;记录插入前(T1)、插入即刻(T2)、插入后3 min(T3)、拔除喉罩(拔管)前(T4)、拔除即刻(T5)、拔除后3 min(T6)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监测气道峰压(Pmax)、气道平均压(Pmean)、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苏醒期躁动、术后呛咳、咽喉痛、声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插入成功率均为100%。两组SpO2、Pmax、Pmean及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SBP及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的HR、SBP及DBP在T2至T6均明显低于T组,且在T3、T6分别基本恢复至T2、T5水平。Ⅰ组术后呛咳及声嘶的发生率低于T组(P<0.05)。结论插管型喉罩放置成功率高,诱导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通气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
郅娟[10](2015)在《插管型喉罩联合纤支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Air-Q插管型喉罩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目的:评价经Air-Q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Air-Q Intubating Laryngeal Airway)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 FOB)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耳再造手术的患儿80例,全麻诱导后根据体重不同分别置入2.0号和2.5号Air-Q插管型喉罩,通气满意后经Air-Q插管型喉罩联合FOB实施气管插管。记录喉罩置入、喉罩退出及FOB引导气管插管时间及次数;测量喉罩的套囊压、密封压;观察记录FOB下声门的分级情况、喉罩置入和气管插管操作过程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80例患儿均成功置入Air-Q插管型喉罩,其中1次置入73例,约91.2%,喉罩平均置入时间13.7±6.9s;除1例需要第二次气管插管外,其余79例用FOB引导一次完成气管导管,一次成功达98.7%,FOB引导完成气管插管的平均时间40.1±10.3s;喉罩的套囊压和密封压分别为22.9±11.2 cm H2O和20.5±4.7 cmH2O.;喉罩和气管插管的整个操作过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小儿使用Air-Q气管插管型喉罩联合FOB气管插管具有喉罩置入简单、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喉罩退出容易以及心血管反应小等优点,为小儿气道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第二部分:Air-Q和Ambu插管型喉罩联合纤支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比较目的比较Air-Q和Ambu Aura-i气管插管型喉罩联合FOB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全麻下行外耳再造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ir-Q喉罩组(Air-Q组)和Ambu Aura-i喉罩组Aura-i组),喉罩置入到位后经Air-Q和Ambu Aura-i插管型喉罩联合FOB实施气管插管。记录喉罩置入、喉罩退出及FOB引导气管插管时间及次数;测量喉罩的套囊压、密封压;观察记录FOB在喉罩开口处的声门暴露分级、喉罩和气管插管操作过程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儿全部完成喉罩置入、气管插管和喉罩退出,Air-Q组和Aura-i组的喉罩置入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喉罩退出时间分别为14.1±7.2s和10.8±5.2 s(P<0.05)、39.8±9.5 s和24.1±8.2s(P<0.05)、18.2±5.1 s和14.7±3.7 s(P<0.05);Air-Q组和Aura-i组在喉罩开口处FOB观察的声门暴露分级相近,声门直视率分别为80.0%和86.7%;两组的平均套囊压比较没有差异性,Air-Q组和Aura-i组的平均漏气压和平均套囊压分别为20.5±4.8 cm H20和22.2±5.0 cm H20(P<0.05)、22.9±11.5 cm H2O和33.9±15.9cm H2O(P<0.05)。两种插管方式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Air-Q和Ambu Aura-i插管型联合FOB用于小儿气管插管均有操作简单、插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中Ambu Aura-i插管型喉罩的优点更为突出。
二、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多功能喉罩与氧瞬得喉镜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麻醉前准备 |
1.2.2 麻醉诱导 |
1.2.3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不同时刻SBP、DBP及HR水平比较 |
2.2 两组不同时刻CO、SVR水平比较 |
2.3 两组插管时间及插管成功率比较 |
2.4 两组拔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胃镜喉罩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全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麻期间喉罩通气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病例记录表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喉罩通气道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常用的小儿喉罩 |
1.1 Classic经典喉罩 |
1.2 Ambu喉罩 |
1.3 Air-Q插管型喉罩 |
1.4 I-gel喉罩 |
2 喉罩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
2.1 喉罩在小儿通气维持中的应用 |
2.1.1 喉罩型号选择和置入前准备 |
2.1.2 喉罩置入成功的评估方法 |
2.1.3 喉罩置入困难和通气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2.1.4 喉罩通气麻醉管理要点 |
2.2 喉罩在小儿困难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
2.3 喉罩在小儿紧急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
2.4 喉罩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可能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
3 小结 |
(5)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喉罩的应用背景与概况 |
(一) LMAS |
(二) 喉罩型号的选择 |
三、喉罩应用现况 |
(一) 小儿中的应用 |
(二) 手术中的应用 |
(三) 急救复苏中的应用 |
(四) 困难气道和紧急气道的应用 |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 受训者选择 |
(二) 患者选择 |
二、伦理 |
三、方法 |
(一) 分组 |
(二) 复苏参数 |
(三) 复苏方法 |
(四) 喉罩的操作方法 |
(五) 面罩通气操作方法 |
(六) 复苏培训 |
(七) 其他主要急救设备、用具及药物 |
(八) 氧饱和度测定 |
(九) 血气、血糖及乳酸测定 |
四、观察指标 |
五、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一) 喉罩组与面罩组一般资料比较 |
二、复苏效果比较 |
(一) 气道开放时间 |
(二) 氧饱和指数 |
(三) 心肺复苏成功例数 |
三、生化指标 |
四、不良反应 |
讨论 |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6)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和紧急气道管理的模拟教学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解决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的临床研究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紧急气道管理的模拟教学培训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结论 |
关于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开展麻醉学科规范化困难气道管理培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语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处理困难气道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1 背景与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1.1 研究类型 |
2.1.2 研究对象 |
2.1.3 干预措施 |
2.1.4 结局指标 |
2.1.5 排除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资料提取 |
2.4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
2.5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3.3 首次插管成功情况 |
3.4 插管完成时间 |
3.5 插管失败情况 |
3.6 血流动力学变化 |
3.7 插管相关不良事件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8)经插管型喉罩清醒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插管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置入喉罩(导管)成功率比较 |
2.2 两组通气情况比较 |
2.3 两组不同时间点HR、SBP、DBP比较 |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10)插管型喉罩联合纤支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方法 |
一 插管前准备 |
二 插管时患者体位 |
三 麻醉方法 |
四 插管方法 |
研究结论 |
第一部分:Air-Q插管型喉罩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
第二部分:Air-Q和Ambu插管型喉罩联合纤支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比较 |
讨论 |
第一部分:Air-Q插管型喉罩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
第二部分:Air-Q和Ambu插管型喉罩联合纤支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比较 |
本文总结 |
本次研究展望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集注 |
操作图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视化装置联合喉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J]. 陈莹,闫春伶,左明章.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01)
- [2]多功能喉罩与氧瞬得喉镜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严艾,汤乐乐. 现代医药卫生, 2020(14)
- [3]胃镜喉罩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全麻中的应用[D]. 李站稳. 新乡医学院, 2019(06)
- [4]喉罩通气道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 王倩钰,邓晓明,杨冬,郅娟,罗香,杜习羽. 医学综述, 2019(12)
- [5]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D]. 王伟琴.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 [6]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和紧急气道管理的模拟教学培训[D]. 杨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5)
- [7]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处理困难气道效果的Meta分析[D]. 周思易.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经插管型喉罩清醒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 曾景阳.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6)
- [9]插管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 梁伟,卢波,周树强. 广西医学, 2016(02)
- [10]插管型喉罩联合纤支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D]. 郅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