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心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芮[1](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王菲菲[2](2019)在《服务设计理念下的医院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工业4.0是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物流行业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以及空间。传统企业纷纷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下的物流传输系统来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质量,大部分领域为生产型企业,包括农业、制造业、物流业等大面积占地厂房类生产企业。在医疗卫生体系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重点提出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广医院信息化管理办法,但现代大型综合医院并未开始普及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仍然依赖旧的电梯式、手推车等物流运输,仅有小部分医院开始意识到高效率物流运输系统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的重要性。本课题是基于服务设计的理念来进行研究,首先借助文献和实践案例资料研究现有产品与传输系统,接着基于用户为中心展开调研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包括用户观察、用户访谈、现场观察、利益相关者等方法;随后利用真实环境做情景化思考,在新情境下提出合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具体方法为用户旅程图、触点矩阵、服务系统图等方法;最后基于体验来对原型进行测试,确保服务体验的连贯和顺畅,服务质量的高低和体验的性质都必须始终保持不变。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将服务设计的理念引用到医疗服务系统之中,探索现代化医院轨道式物流运输的高效率管理模式,进行软硬件设计,从而帮助人们了解轨道传输小车此类的运输产品,为其他综合类企业提升物流的运转效率给出可供参考的案例与理论参考,丰富服务系统设计理念的实际案例与理论的补充。
孙加一[3](2019)在《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深圳市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常住人口的增加,渐渐暴露出了其医疗问题。深圳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此问题,目前已进入“十三五”时期,计划建设医疗项目73项,其中新建28家医院,包括市属公立医院有15家,预计将会增加6万张床位。深圳市的巨大医疗需求量和紧张的可建设用地资源之间日益严峻的矛盾,导致深圳市出现超大型综合医院。它们普遍具有“三高”的特点,即超高密度、超高规模、超高容积率。本文是对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设计研究,急诊部设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好的急诊流线设计将会降低风险、死亡率。通过调研、分析深圳已建成的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从急诊部的规划、功能、流线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现存问题,并分别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规划设计上,依次从急诊部服务区域、分布位置、外部交通以及类型模式四方面,提出问题及其设计策略。功能设计上,考虑功能组成、功能组合、功能布局三方面问题及其设计策略。流线设计从人车流线、医患流线、洁污流线三方面提出问题和对应策略。本文为今后深圳市更高效地设计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提供实践性的参考意见,同时提醒建筑师关注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及其急诊部的设计研究。未来的“急诊部”有成为规模更大、功能更齐全的“小型医院”的趋势,将更专注于提高生命救助的效率,改善急诊医护的工作环境,也将面对人流增多、流线更复杂等问题。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智慧化”,将会帮助医院构建个体和群体的生命大数据、关注人的全生命周期、关注更高的生命品质。生态化的急诊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节约能耗、节约用水、节约用材、减少建筑运作带来的污染,同时还能为急诊患者和急诊医护人员提供高效的使用空间。
寿杭祥[4](2018)在《浙大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二期病房楼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儿童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儿童医院的重要组成元素,病房是患儿在医院中使用时间最长的空间。病房楼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医疗与看护效率,以及患儿的康复进程。当前,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改善患儿的医疗康复环境与条件尤其受到重视。由于我国儿童医院状况仍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应医学发展的设计之路,以调整儿童医院病房楼空间构架、营造高品质的医疗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儿童医院病房楼为研究对象,以浙江大学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二期病房楼项目为例,重点研究其护理单元。首先,基于文献资料的梳理与研读,了解相关研究背景、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以国内10家儿童医院病房楼作为调研对象,对病房楼的总体布局以及内部科室布局进行研究,总结各种布局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并通过对调研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单元规模大小的控制范围以及平面形式的应用策略。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护理单元使用者在社会、心理以及行为等方面的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探析护理单元空间设计策略与方法,包括空间尺度、视线、细部、私密性与开放性等方面,并浅析病房楼外立面设计要点。再次,结合浙江大学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二期病房楼项目实践,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辅以生态理念,主要探讨从护理单元选型到内部空间设计这一流程体系中所应用的策略、方法。最后,进行回顾总结,对后续研究做展望,以期为今后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杨义发[5](2015)在《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设计与管理》文中研究表明医院作为社会中的特殊行业,其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医院越来越规范,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中心供应室一直以来都是医院建设的重点,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医院正常运营,被称为医院的"心脏",在医疗、护理、科研等各方面均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满足临床需要,预防与减少医院感染,承担医院医疗器材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发放的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设计与管理非常重要。
王喆[6](2015)在《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中心供应室(Central Supply Service Department,简称CSSD),又称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提供医院医疗、教学、研究所需的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备用物品的医疗辅助部门。作为医院无菌物品供应基地,中心供应部门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提供给全院各医疗单位符合标准的无菌物品,使其能有效而经济地供应,使病人获得安全的护理,并监测消毒清洗器及灭菌器的效能,确保消毒和灭菌程序达到标准。中心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而且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特别是在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许多医院术后感染率仅为3%,而我国的术后感染率在13%左右,其与医院中心供应部门的功能不配套,设计不合理有直接的关系。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设计作为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设备配置、水暖电设计、装修设计、层流净化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设计版块。其设计质量、建设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物品供应体系和感染防控机制的质量和效率。而现阶段,针对中心供应室设计的研究成果却并未与它的重要地位形成正比,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存在着很多不健全、不合理的方面。基于此,本文从规划要求、建筑布局、空间标准化设计、工艺流程优化设计、建筑设备及其配套设施配置的角度出发,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归纳分析和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的整体布局、功能区划、工艺流程、设施要求、与医院各科室和各级部门的供应关系,及绿色可持续、人性化新需求,结合新的建筑工程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标准化体系对中心供应室的建筑设计做出分析和总结。研究的展开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依托,进行了大量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同时结合参与工程案例,提出新形势下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建筑设计方法、空间标准化体系、设备配置建议和各项参数指标,以期对我国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的合理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为医疗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一系列有价值参考数据。
刘怀庆[7](2014)在《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空调净化技术和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型诊疗设备的普遍性应用与快速更新,使得中心手术部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医院发展中最快的部门之一,医院中心手术部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需求逐年增大,然而伴随着这样的建设增长,我国仍没有一套有效的建设标准来指导其建设,导致我国的医院中心手术部屡屡发生刚刚建成既要准备改建的问题,所以我国医院中心手术部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使用后评价体系,一方面通过后评价来总结我国医院中心手术部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调研总结出的相关经验和我国已有的相关建设规范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设计指导纲要来为我国的中心手术部建设提供指导。目前,已开展工作四年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院建筑使用后功能和环境评估标准体系》希望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关于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的研究是该课题的子课题之一。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来源、相关概念与领域相关研究、论文研究方法、论文研究范畴和论文的关键点与创新点;第二章为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的初步形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评价框架的初步搭建和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来建立起中心手术部的评价内容,二是确定了中心手术部的评价方法。第三章是以初步建立起的建筑评价标准为指导,对全国所选取的各大医院的中心手术部进行调研工作,并将调研成果做为资料参考,再对初步建立的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建立最终的中心手术部评价标准。第四章为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的应用,即运用最终建立的评价标准对具体的一家医院的中心手术部进行评价,同时也通过这种评价的实践方式来检验评价体系,修改完善其内容和细则。第五章为中心手术部设计指导纲要,既是在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所奠定的基础上,形成中心手术部的设计指导纲要,这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所在。结论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严立群,胡碧霞,彭爱珍,高奇志,范秋连,何敏[8](2014)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器械包出现缺陷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前手术器械包发生缺陷41个,实施后降为9个,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QCC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包装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缺陷率,以提高临床满意度。
吴立新,李君文[9](2013)在《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应用于中心供应室的效果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在医院中心供应室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对照组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尚没有实施细节管理前移理念的中心供应室,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已经实施了细节管理前移这一理念的中心供应室作为观察组。比较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实施前后中心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效率变化情况,并检查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管腔清洗的合格率(94.33%)、棉布包装的合格率(95.51%)、包装标示的合格率(94.71%)、器械附件丢失的合格率(44.25%)、攒包的合格率(9.54%),均高于对照组(59.21%、40.36%、44.25%、3.6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去污区得分为(96.22±1.18)分,包装检查灭菌区得分为(96.56±1.27)分,无菌物品存放区得分为(97.86±1.24)分,技能知识得分为(93.81±1.29)分,满意度得分为(92.26±1.23)分,均高于对照组[(82.38±2.75)、(89.21±1.26)、(81.62±3.48)、(87.52±1.39)、(86.22±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前移理论规范了中心供应室的相关管理。
李秀萍[10](2012)在《中心供应室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率中的作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中,应用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2008年以前中心供应室采取相对陈旧的供应模式,2009年1月份开始实行集中式、规范化的中心供应室的管理模式,按管理和质量控制标准整体改建消毒供应中心,明确各部分职能,强化管理,规范流程。结果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消毒、清洁、灭菌的彻底,保证消毒质量。结论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能够减少污染,简化流程,实现物品零缺陷,降低医院外科感染,更利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二、浅谈中心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心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调查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
2.1 本章研究目的 |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
2.2.3 比较研究 |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
2.3.3 分析结果 |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
3.1 本章研究目的 |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3.2.1 概况 |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
3.2.3 功能设置 |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
3.3.1 概况 |
3.3.2 功能设置 |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
3.4 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
4.1 本章研究目的 |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
4.4.2 选址策划 |
4.4.3 规模策划 |
4.4.4 功能策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目录 |
附录A 问卷 |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
(2)服务设计理念下的医院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 |
1.1.2 物流传输行业在工业4.0背景下的发展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发展相关研宄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研究意义 |
1.3.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4 课题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
1.4.1 课题研究思路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服务设计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1 服务设计思维方式 |
2.1.2 服务设计演变概述 |
2.1.3 服务设计流程与方法 |
2.1.4 服务设计工具 |
2.2 国内外智慧医院相关系统概述 |
2.2.1 智慧医院定义 |
2.2.2 国内外智慧医院发展概况 |
2.3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相关现状研究 |
2.3.1 概念及特征 |
2.3.2 传输系统分类 |
2.3.3 综合医院传输工作组织系统 |
2.4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方法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情景研究 |
3.1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设计分析 |
3.1.1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概述 |
3.1.2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
3.2 轨道式传输系统的情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3.2.1 目标用户定位 |
3.2.2 目标用户需求获取 |
3.2.3 目标用户需求整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服务创新与设计分析 |
4.1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服务与创新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4.1.1 服务与创新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
4.1.2 利益相关者地图 |
4.1.3 用户旅程图 |
4.1.4 触点分析 |
4.1.5 需求汇总与分析 |
4.1.6 服务蓝图 |
4.1.7 系统构成图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智能轨道载物小车设计实践 |
5.1 项目介绍 |
5.2 智能轨道载物小车传输系统功能定位 |
5.2.1 硬件功能 |
5.2.2 软件功能 |
5.2.3 服务情景呈现 |
5.3 智能轨道载物小车硬件设计 |
5.3.1 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5.3.2 造型风格定向研究 |
5.3.3 色彩风格定向研究 |
5.3.4 结构创新研究 |
5.3.5 最终硬件设计流程及方案 |
5.4 交互设计与开发 |
5.4.1 软件功能架构图 |
5.4.2 软件风格 |
5.4.3 软件高保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限制与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就 |
附录D 设计手册 |
(3)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深圳的城市发展 |
1.1.2 深圳的医疗短板 |
1.1.3 深圳的医疗规划 |
1.1.4 深圳的医疗困境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案例研究 |
2.1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实地调研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对象 |
2.1.3 调研方法 |
2.1.4 调研限制 |
2.2 现状调研 |
2.1.1 深圳市人民医院 |
2.1.2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2.1.3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2.1.4 深圳大学总医院 |
2.1.5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2.1.6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2.1.7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2.1.8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 |
2.1.9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
2.1.10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2.3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案例调研对比 |
2.3.1 规划对比 |
2.3.2 功能对比 |
2.3.3 流线对比 |
2.4 小结 |
第3章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规划设计研究 |
3.1 规划问题 |
3.1.1 服务范围 |
3.1.2 急诊部分布位置 |
3.1.3 急诊部对外交通 |
3.1.4 急诊部类型 |
3.2 设计策略 |
3.2.1 规模策略 |
3.2.2 规划策略 |
3.2.3 急诊部模式 |
3.3 小结 |
第4章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功能设计研究 |
4.1 功能问题 |
4.1.1 功能组成问题 |
4.1.2 功能组合问题 |
4.1.3 功能布局问题 |
4.2 设计策略 |
4.2.1 功能组成策略 |
4.2.2 功能组合策略 |
4.2.3 功能布局策略 |
4.3 小结 |
第5章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流线设计研究 |
5.1 流线问题 |
5.1.1 人车流线问题 |
5.1.2 医患流线问题 |
5.1.3 洁污流线问题 |
5.1.4 物资流线 |
5.2 设计策略 |
5.2.1 交通流线策略 |
5.2.2 医患流线策略 |
5.2.3 洁污流线策略 |
5.2.4 物资流线策略 |
5.2.5 导向标识策略 |
5.3 小结 |
第6章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设计趋势与展望 |
6.1 急诊部的“小型医院化” |
6.2 急诊部的“智慧化” |
6.3 急诊部的“生态化” |
6.4 急诊部与急救中心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规划设计 |
7.2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功能设计 |
7.3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流线设计 |
7.4 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设计趋势与展望 |
7.5 研究中的问题和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浙大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二期病房楼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概念界定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儿童医院病房楼布局与形式研究 |
2.1 调研简介 |
2.1.1 调研对象 |
2.1.2 调研方案 |
2.2 总体布局方式分析 |
2.2.1 集中式布局 |
2.2.2 半集中式布局 |
2.2.3 分散式布局 |
2.3 内部科室布局方式分析 |
2.3.1 水平同层联系 |
2.3.2 竖向隔层联系 |
2.4 规模大小与平面形式分析 |
2.4.1 床位数与面积规模分析 |
2.4.2 护理单元平面形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儿童医院病房楼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
3.1 儿童行为心理特征与医疗康复空间设计 |
3.1.1 儿童行为特征研究 |
3.1.2 儿童心理特征研究 |
3.1.3 儿童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 |
3.2 针对空间使用者需求的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情况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内部各功能单元空间设计分析 |
3.3.1 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
3.3.2 空间视线的通达性 |
3.3.3 空间细部的主体性与安全性 |
3.3.4 空间的私密性与开放性 |
3.4 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
3.4.1 物理环境的生态性 |
3.4.2 色彩装饰的多样性 |
3.4.3 标识系统的趣味性 |
3.5 病房楼外形象塑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浙大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二期病房楼设计 |
4.1 项目背景与概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二期建设内容及规模 |
4.1.3 目标与定位 |
4.2 护理单元的选型 |
4.2.1 推算护理单元规模 |
4.2.2 拟定护理单元形式 |
4.2.3 确定病房楼形体样式 |
4.3 总体布局与外部流线设计分析 |
4.3.1 总体布局方式 |
4.3.2 外部流线组织 |
4.4 内部空间设计分析 |
4.4.1 内部功能布局与联系 |
4.4.2 普通护理单元空间设计分析 |
4.4.3 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单元设计分析 |
4.4.4 护理单元空间环境营造的设想 |
4.5 外立面设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儿童生理变化尺度统计表 |
附录2 针对空间使用者需求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浙大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二期病房楼设计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设计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医院中心供应室的功能及其基本特征 |
2 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设计 |
2.2 净化空调系统: |
2.3 送排风系统: |
2.4 给排水系统: |
2.5 电力系统: |
3 医院中心供应室的管理 |
3.1 合理布局: |
3.2 物品管理: |
3.3 信息管理手段的融人: |
4 结论 |
(6)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1 医院建筑及其发展概述 |
1.1.2 消毒供应系统及其发展概述 |
1.1.3 中心供应室建筑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1 论文选题目的 |
1.2.2 论文选题意义 |
1.3 本选题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本选题领域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本选题领域相关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4.1 课题基本概念 |
1.4.2 中心供应室的历史沿革 |
1.4.3 课题研究内容概述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课题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组织构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设计理论研究 |
2.1 国内当代医院建筑研究发展现状 |
2.1.1 医疗改革和医院评级体制下的医院建设 |
2.1.2 医院评级和医疗建筑分级系统 |
2.1.3 评级政策下医院分级系统中的中心供应室 |
2.2 影响医院中心供应室建设的变因与变量 |
2.2.1 变因分析 |
2.2.2 变量分析 |
2.3 大型医院中心供应室建设理论研究 |
2.4 中小型医院中心供应室建设理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设计调研研究 |
3.1 调研一——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中心供应室 |
3.1.1 医院背景概况 |
3.1.2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中心供应室现状 |
3.2 调研二——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中心供应室 |
3.2.1 医院背景概况 |
3.2.2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中心供应室现状 |
3.3 调研总结及建议 |
3.3.1 调研情况整体分析 |
3.3.2 调研数据资料整合及标准化设计建议 |
4 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的空间规划分析 |
4.1 中心供应室的建设思路与建筑布局 |
4.1.1 总体思路 |
4.1.2 建筑分区 |
4.1.3 各分区建设要求 |
4.2 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规模要求 |
4.3 中心供应室与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关系 |
4.3.1 中心供应室与医院手术室的关系 |
4.3.2 中心供应室与医院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的工艺及设备要求 |
5.1 中心供应室消毒供应流程 |
5.1.1 规范流程的重要性 |
5.1.2 消毒供应流程细则 |
5.2 中心供应室的设备及辅助系统 |
5.2.1 中心供应室的设备配置 |
5.2.2 配置标准及计算方法 |
5.3 作业要求下中心供应室的空间量化 |
5.3.1 人体尺度分析 |
5.3.2 设备尺度分析 |
5.4 中心供应室的工艺规范要求 |
5.5 本章小结 |
6 医院中心供应室建筑设计 |
6.1 中心供应室的空间要求 |
6.1.1 中心供应室各构成区域设计要求 |
6.1.2 中心供应室的三区设计标准 |
6.1.3 中心供应室的分区屏障设置 |
6.2 中心供应室的位置选择和平面布局 |
6.2.1 中心供应室在医院中的位置选择 |
6.2.2 中心供应室的建筑平面布局 |
6.3 中心供应室的建筑构造及材料 |
6.3.1 去污区构造装修要求 |
6.3.2 洁净区构造装修要求 |
6.3.3 无菌区构造装修要求 |
6.4 中心供应室给排水、暖通空调及净化系统设计 |
6.4.1 用水、用气系统 |
6.4.2 暖通空调系统 |
6.4.3 层流净化系统 |
6.5 中心供应室节能设计 |
6.6 中心供应室人性化设计 |
6.6.1 医院建筑的设计趋势 |
6.6.2 中心供应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7 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设计现状及趋势——参与工程案例 |
7.1 工程案例一 ——四川巴中第一人民医院CSSD |
7.1.1 项目背景概况 |
7.1.2 巴中医院中心供应室设计 |
7.1.3 巴中医院中心供应室的各项指标确定 |
7.1.4 巴中医院中心供应室装修方案 |
7.2 工程案例二——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CSSD |
7.2.1 医院背景概况 |
7.2.2 唐都医院中心供应室 |
7.2.3 主要设计指标 |
7.3 工程案例三——咸阳第一人民医院CSSD |
7.3.1 医院背景概况 |
7.3.2 咸阳第一人民医院中心供应室 |
7.4 参与工程案例经验总结 |
7.4.1 实际工程设计优化方案小结 |
7.4.2 中心供应室面积分配及设备配置方案参考 |
8 论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中心供应室调研问卷 |
中心供应现有房间使用及装备情况 |
现有房间面积指标及设备尺寸 |
调研医院背景信息 |
中心供应室人员构成情况统计(分类统计) |
中心供应平均各部门所占总体工作量比例 |
其他调研问题 |
(7)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应用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来源 |
1.1.3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2 相关概念与领域相关研究 |
1.2.1 相关概念 |
1.2.2 中心手术部的相关理论 |
1.2.3 中心手术部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外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估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估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范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结构 |
1.3.3 研究局限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4.1 文献阅读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行为观察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1.4.5 案例研究法 |
1.5 论文的关键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关键点 |
1.5.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预期达到的成果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的初步形成 |
2.1 初步建立中心手术部的评价内容 |
2.1.1 初步搭建中心手术部的评价框架 |
2.1.2 初步选取中心手术部的评价指标 |
2.2 初步确定中心手术部评价的方法 |
2.2.1 诊断式评价方法 |
2.2.2 陈述式评价方法 |
2.2.3 调查式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的调整与最终确定 |
3.1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调研 |
3.1.1 调研概况 |
3.1.2 调研方法 |
3.1.3 第一阶段调研 |
3.1.4 调研方法的调整 |
3.1.5 第二阶段调研 |
3.2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内容的调整 |
3.2.1 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框架的调整 |
3.2.2 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指标的调整 |
3.3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方法的调整 |
3.3.1 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分方法的确定 |
3.3.2 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分值及等级的确定 |
3.3.3 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评价原则的确定 |
3.4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的最终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的应用 |
4.1 评价资料 |
4.1.1 数据资料 |
4.1.2 图纸资料 |
4.1.3 实地调研收集资料 |
4.2 评价对象 |
4.3 评价医院概括 |
4.4 评价标准的应用 |
4.4.1 中心手术部的分布模式 |
4.4.2 中心手术部的位置与规模 |
4.4.3 中心手术部的四大功能区域 |
4.4.4 中心手术部的主要功能房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设计指导纲要 |
5.1 引言 |
5.2 中心手术部的位置与规模 |
5.2.1 中心手术部的分布模式 |
5.2.2 中心手术部的规划布局 |
5.2.3 中心手术部的规模 |
5.3 中心手术部的功能分区 |
5.3.1 手术工作区 |
5.3.2 洁净辅助区 |
5.3.3 非洁净辅助区 |
5.3.4 办公生活区 |
5.4 中心手术部的主要功能房间 |
5.4.1 小型手术室 |
5.4.2 中型手术室 |
5.4.3 大型手术室 |
5.4.4 超大型手术室 |
5.4.5 麻醉准备间 |
5.4.6 苏醒室 |
5.4.7 快速病理室 |
5.4.8 内窥镜检查室 |
5.4.9 污物处理间 |
5.4.10 污物存放间 |
5.4.11 石膏间 |
5.4.12 刷手间 |
5.4.13 护士办公室 |
5.4.14 护士长办公室 |
5.4.15 会议室 |
5.4.16 麻醉办公室 |
5.4.17 示教室 |
5.4.18 更衣室 |
5.4.19 值班室 |
5.4.20 家属等候处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应用于中心供应室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确立、改进了相关的程序 |
1.2.2 不断增强了与相关科室的沟通 |
1.2.3 高度重视这些创新性的服务和微小的环节 |
1.2.4 加强科室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不断增强各方面能力 |
1.3 评价指标 |
1.3.1 工作效率指标 |
1.3.2 护理检查的评分情况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实施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前后工作质量效率情况比较 |
2.2 实施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前后护理部检查评分比较 |
3 讨论 |
(10)中心供应室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率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供应室集中式、规范化管理方法 |
1.2.1. 1 集中式、规范化HCS职能[2] |
1.2.1. 2 收送的流程 |
1.2.1. 3 HCS护理管理 |
1.2.1. 5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
1.2.2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浅谈中心供应室护士长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2]服务设计理念下的医院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D]. 王菲菲.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3]深圳市超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设计研究[D]. 孙加一. 深圳大学, 2019(01)
- [4]浙大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二期病房楼设计研究[D]. 寿杭祥. 南京工业大学, 2018(01)
- [5]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设计与管理[J]. 杨义发. 医疗装备, 2015(18)
- [6]综合医院中心供应室建筑设计研究[D]. 王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7]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建筑用后评价标准研究[D]. 刘怀庆.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8]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严立群,胡碧霞,彭爱珍,高奇志,范秋连,何敏. 护理学杂志, 2014(02)
- [9]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应用于中心供应室的效果评估[J]. 吴立新,李君文. 中国医药导报, 2013(18)
- [10]中心供应室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率中的作用分析[J]. 李秀萍. 现代预防医学, 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