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质量标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巧[1](2021)在《基于SWMM对校园区域的产汇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下垫面的透水性减弱,降雨损失减小,径流量增大,极端暴雨天气经常造成城市洪涝灾害的局面,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此背景下,城市产汇流机理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以天津市西青区某高校为研究区域,在无人机技术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入渗及蒸发两个重要的降雨损失环节入手,研究了校园区域的典型下垫面,即绿地、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砖路面、水磨石路面、铺设SBS的建筑屋面的降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水磨石路面及SBS屋面为不透水性下垫面,其他三种下垫面的透水性大小为绿地>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砖路面>;绿地、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砖路面在5场降雨事件中,降雨损失去向为入渗损失;水磨石路面与SBS屋面均为不透水性下垫面,蒸发损失均不可忽视,水磨石路面极其光滑无洼地蓄水损失。在研究区域建设单一典型下垫面径流场与多种典型下垫面组合的复合径流场,采用自行设计的径流量采集设备获取径流过程线,同时监测径流水质,结果表明,绿地仅在大暴雨事件降雨约50min后产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大暴雨与特大暴雨事件中产流时间分别为40min、10min;铺砖路面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事件中产流时间分别为15min、20min、5min;水磨石路面及SBS屋面在各降雨事件中均迅速产流。屋面径流场在小雨、中雨、大雨、特大暴雨事件中的径流系数分别为0.90、0.96、0.95、0.96;复合径流场在两场特大暴雨与一场暴雨事件中的径流系数分别为0.89、0.88、0.86,而道路径流场在两场特大暴雨与一场暴雨事件中的径流系数分别为0.85、0.73、0.77。从径流水质看,在6场降雨事件中,在各径流场中TN和COD均为劣V类;绿地与复合径流场降雨径流TP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IV类,道路径流场降雨径流TP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屋面降雨径流TP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采用泰森多边形与人工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子汇水区,通过SWMM模型分别模拟计算各子汇水区的产汇流过程,结果表明,汇水区降雨径流→排水口、透水区降雨径流→不透水水区→排水口、不透水区降雨径流→透水区→排水口这三种降雨径流流经路径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的产流时间分别为5min、5min、15min,径流量分别为79.38mm、79.14mm、3.25mm,这表明不透水区降雨径流→透水区→排水口这种降雨流经路径能有效延长汇水区产流时间。不透水区降雨径流→透水区→排水口这种降雨径流流经路径汇水区所产生的径流量最小。
马宝君[2](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桥梁等项目日渐增多、建设进程快、发展迅猛成为目前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桥梁持续进行大力的开发建设,并不断地投入生产运营,导致前期建成的高速公路桥梁势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高速公路的桥梁是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其中桥面作为病害集中暴发区,总是会成为问题的焦点。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病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更是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故需从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控制,研究高速公路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的服役时间,降低其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造价,并且减少工程养护成本支出,从整体上提升高速公路桥梁等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渭武高速公路陇南段的建设为研究背景,研究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混合料配合比和组合结构的物理性能指标。首先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早期损伤及病害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路面在施工和使用初期,主要有材料原因相关的病害有路面的表层裂缝、面层变形、铺装层表面损坏、层间的粘结防水损坏等。其次分析病害原因,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入手探讨路面铺装层结构,发现初期病害的成因主要有桥面铺装层受力工况和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相适应、荷载的计算不完全、铺装层间粘结的粘结度不够、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足等。结果表明:防水层的粘结强度对路面主体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形影响显着,防水粘结层的质量直接决定公路桥面铺装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层上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及玄武岩等碱性有机制砂,下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碎石;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灰岩机制砂;上面层沥青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70#石油沥青,改性剂掺量为4%;下面层沥青宜采用70#石油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矿粉宜采用洁净的优质石灰岩粉为原材料等。最后研究了铺装施工原材料性能的技术性能要求,研究了铺装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总结了沥青施工各环节的控制要点。结果表明:上面层为满足良好的抗车辙、抗滑和抗渗性能,宜采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低温缩裂性能的SMA-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3-4.5%之间;下面层采用高温稳定性较好的SUP-20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4%;为提高路面防水粘结材料的抗剪和抗拉的性能,采用抗渗性能为承受0.05MPa的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桥梁铺装层的主要粘结材料;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应从混合料的拌和控制、运输控制以及施工控制等各方面进行。
袁平平[3](2020)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行车流量和行车荷载与日俱增,水泥混凝土路面凭借其在公路建设中的诸多优势,在我国的使用比例很大。但与日俱增的使用年限,在极端天气、湿度和地质条件等作用下,使得诸如开裂、破碎、板角断裂和脱空等不同方面的病害愈加频繁,从而严重影响了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制约了其作为城市主干路的交通服务能力。因此,未来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项目必然逐渐成为城市道路改造的趋势,对实现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内的投资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技术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评价方法,即引入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到“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为后期选择最优技术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单件产品研制和生产的成本不足以用来判断产品总费用的多少,决策人员应该将生产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这两方面进行结合,考虑总体成本。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研究:(1)分析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基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引入到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体系中,实现项目以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包括其概念、特点以及进行经济评价的标准,并论述了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的必要性,为项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文研究案例项目建设的自然环境及公路现状概况、对国内三种常用的“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包括各方案的特点、施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各方案实施方法及流程的异同,比较了三者的优缺点,界定了适用范围。(3)以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项目为实例,选择了目前成熟的直接罩面技术方案、冲击碾压技术方案和碎石化技术方案三大类技术方案,对比分析了各技术方案的优势与适用性。通过全寿命周期理论得出各技术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然后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对上述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合理性分析以及社会影响性分析,最后综合比选得出最优方案。本文通过研究论证,在“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为“白改黑”技术方案选择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实现道路工程建设“降本增效”的目的。
杨海[4](2020)在《透水砖铺装雨水净化效果的系统性研究 ——以道路雨水径流为例》文中指出作为典型的低影响开发(LID)技术,透水砖铺装系统在调节径流和削减污染两个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相对于生物滞留池和植草沟等其他低影响开发技术,由于缺少植物协同作用,透水砖铺装去污性能相对较差,使得系统实用性有所降低。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透水砖铺装去污效果,提高透水砖铺装的其实用性,开展透水砖铺装系统对雨水径流净化效果的系统性研究很有必要。首先,进行三种透水砖材料的静态吸附实验,考察砖体颗粒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而后进行透水砖动态污染物消减效果实验,研究透水砖对污染物的过滤效果,并结合砖体颗粒材料的静态吸附效果,探究透水砖的去污机理。结果表明:透水砖颗粒材料对TP、Cu、Zn、Pb均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作用;透水砖材料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NH4+-N、TN与COD(钢渣透水砖除外)释放现象。透水砖的物理截留在SS过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TP、重金属容易吸附在悬浮颗粒上,伴随着SS的过滤而去除。透水砖对溶解性污染物如COD、NH4+-N和TN的过滤去除性能不及SS,TP和重金属,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1)可溶性物质难被砖体吸附截留;(2)砖体材料本身也存在污染物释放。其次,考察透水砖铺装去污效果的外在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透水砖的去污禀赋和清洗特点。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对SS、TP、COD、Cu、Zn、Pb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而对去除率较低的污染物NH4+-N、TN影响较大。降雨强度对SS、TP、Cu、Zn、Pb的去除率影响不大,而NH4+-N、TN和COD的去除率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对于透水砖容易去除的污染物(SS、TP、Cu、Zn、Pb)在清洗过程中不易被冲刷出,难去除的污染物(COD、TN、NH4+-N)在清洗过程容易被冲刷出。再次,针对透水砖铺装基层去污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引进了一种新型框架基层透水砖铺装,并评估框架基层作为透水砖铺装基层可行性。结果表明:3-5mm碎石框架基层去除污染物较水泥混凝土块状基层透水砖铺装稍差,但出水pH值较低,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框架基层中碎石粒径越小,系统对大多数常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好,3-15mm级配碎石与3-5mm颗粒的小碎石净化效果基本一致;更换沸石、火山岩与铁屑具有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的潜质。框架基层具有施工方便、减少出水碱性环境优点,通过减小填料粒径或者更换功能性填料,可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因此,“井”字型框架结构作为透水砖铺装基层具有可行性。从次,通过改变框架基层中填料类型,揭示不同填料在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及机理,确定填料的去污增效,进一步明确框架基层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填料框架基层透水砖铺装对SS和TP的去除率较高,富含Ca2+、Mg2+、Al3+、Fe2+、Fe3+填充物的化学吸附也是有效的除磷方式,沸石对NH4+-N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铁屑能有效地降低NO3--N,富含Fe2O3的火山岩与煤渣对COD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不同填料基层透水砖铺装对径流中重金属Cu、Zn、Pb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总体去除效果较好。系统在120min模拟初期雨水过滤过程中,系统降解溶解性污染潜能略有下降,填料层运行总体稳定且控污增效明显,后期可以通过更换内部填充物进行维护与管养。最后,针对透水砖铺装表层透水砖容易堵塞,以及恢复措施缺少针对性的问题,以陶瓷透水砖为考察对象,研究透水砖在雨水渗透过程中的堵塞规律与机理,并探讨不同恢复方式对其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水砖的渗透系数随堵塞溶液体积增长呈现指数衰减趋势;堵塞主要发生在透水砖的上层(1.0cm)内,其中0.5-1.0mm的孔径受堵塞过程的影响最大;透水砖对大、小直径的颗粒均有一定的截留。以高压水洗为主体的一种或组合清洗工艺恢复效果较好;高压水洗的操作条件表明,湿润状态下或雨后清洗恢复效果更好;在堵塞不严重情况下,增加清洗频率,合理的增加清洗时长能够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本研究能为透水砖铺装的推广应用、维护管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郑少鹏[5](2020)在《超薄丁苯胶乳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研发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为主线,从配制适宜的丁苯胶乳聚合物入手,分析了丁苯胶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适用性,揭示了丁苯胶乳水在泥砂浆内部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了丁苯胶乳砂浆的流变特性,建立了丁苯胶乳砂浆的流变模型及流变方程,揭示了丁苯胶乳对砂浆粘弹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证实了丁苯胶乳对砂浆孔结构分布、弹性恢复性能、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在新材料开发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丁苯胶乳对砂浆性能的改善作用,基于浆体与骨料两相材料理论,开发了性能良好的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材料,揭示了丁苯胶乳在高频振捣、低水灰比、复掺纤维耦合环境下的成膜特性及作用机理,指出在低水灰比条件下丁苯胶乳对混凝土性能的增强原理,利用高频振捣时气、液、固三相时变驱动规律有效避免了丁苯胶乳对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效应。纤维复合使用起到了网络搭接作用,增强了丁苯胶乳在混凝土内部的成膜结构,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路用性能均有显着地提高。考虑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的组合效应,进一步研究层间结合技术,基于丁苯胶乳对水泥浆体粘弹性的改善作用,提出了粘附性与嵌锁锚固相结合的理论模型,利用层间结合料与层间接触面处理技术进一步加强了层间结合性能,揭示了不同层间结合状态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整体抗变形规律及动态疲劳特性。研究发现丁苯胶乳净浆粘结料与层间接触面桩式加固复合作用,有效提高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层间结合性能和整体变形性能,并改善了其疲劳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鉴于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用于表面层的使用功能,利用丁苯胶乳对水泥基材料粘附性及弹性增强效应,研发了高抗滑、耐磨、低噪音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材料,揭示了其构造深度和抗滑耐磨性能的形成原理。研究指出水泥浆体与骨料体积比控制在1:2,其中浆体材料复掺丁苯胶乳和纤维材料,其抗滑、耐磨性能及降噪效果最佳。进一步分析了表面功能层骨料分布特性,建立了骨料比例、骨料比例标准差及构造深度三个维度与抗滑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从理论上分析了路面抗滑性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综上,论文围绕超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了丁苯胶乳对砂浆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改善了混凝土罩面层与沥青层层间结合性能,提高了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表面使用功能,提升了超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的综合性能。
唐文锋[6](2019)在《矿业城市雨水环境行为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典型煤炭工业城市淮南为例,通过划分8类功能区和布设大气降水和径流雨水采样点,监测了2015~2016年42场次降雨过程,基于对大气降雨水样pH值、SO42-、N03-、NH4+、Ca2+等阴阳离子以及径流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悬浮固体污染物和重金属Pb等测试分析,研究了淮南市大气降水化学特性及时空分布,揭示了淮南市雨水环境与大气污染的耦合关系,分析了淮南市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积累与冲刷特征,探讨了不同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提出了雨水资源化利用对策,初步构建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淮南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通过对淮南市大气降水和大气污染物的采样分析,得出矿业城市淮南大气降水环境为轻度酸性,其酸型为硫酸型(燃煤型),大气降水中降雨量加权平均总阴阳离子浓度偏高,雨水属严重污染,且雨水化学组分中的主导离子为SO42-、Ca2+、NH4+和NO3-,同时揭示了淮南市大气降水化学特性与大气环境污染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2)通过对淮南市下垫面上沉积污染物和径流雨水采样分析,发现下垫面类型、沉积污染物特性、降雨强度、晴天天数、径流历时是影响淮南市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的重要因素;下垫面上不同种类污染物积累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S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着,且屋面污染物积累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路面、广场污染物沉积一定时间后便达饱和;不同下垫面上沉积污染物冲刷时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降雨前期约40%的降雨量冲刷了约70%的沉积污染物;非渗透下垫面上径流雨水中SS浓度与其他污染物浓度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低影响开发下垫面可有效削减初期雨水径流量和径流面源污染。(3)基于淮南市大气降水和径流雨水的水质特征,设计了预曝气火山岩填料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雨水资源化利用净化系统;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构建了淮南市降雨水量平衡模型,提出了矿业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初步构建5种低影响开发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图[83]表[41]参[204]
孟大勇[7](2019)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性能逐渐下降,需要进行处治和养护。目前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处治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及其残余强度,同时显着提高其路面使用性能。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面层之间性能差异的巨大性,导致基层的路面病害很容易反射到面层上,形成路面病害。目前的研究面临着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其次,以实际工程为基础,研究了旧水泥砼路面使用状况评价与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路面破损调查、探地雷达调查、承载能力检测以及结构参数检测等内容。针对检测评价结果,开展了旧水泥砼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典型病害的处理方法,并且进行了多方式的加固修复效果评价。结合处理方法,论文进行了旧水泥砼加铺沥青混凝土的结构设计。首先确定了罩面结构的最不利加载方式,然后分析了原水泥砼板、原路面基层以及土基结构对罩面层中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罩面结构的罩面厚度和罩面层模量以及新旧结构层层间接触条件的影响分析。同时,开展了白加黑的材料设计研究。分析旧水泥砼板处理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随后进行了罩面层的材料设计和性能分析。针对界面层进行材料性能分析和选用标准研究。最后,通过试验段,跟踪路面处治后的病害发展情况,评价处治效果。
李欣[8](2019)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分析》文中提出首先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的重要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的内容,包括弯沉值检测、平整度检测、抗滑性检测、抗剪性检测、材料检测、摊铺及碾压施工质量检测等,最后总结了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具体措施,主要是注重试验测试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制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标准和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旨在有效避免出现路面病害,切实提升工程质量。
李杰[9](2019)在《PE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文明城市创建的大背景下,PE管道工程已经发展成为管道工程的重点,其规模和效益都在不断增大。PE管道工程相对于其他管道工程,如水泥管管道工程、波纹管管道工程、铸铁管管道工程等,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管道的安全及性能级别。如果PE管道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危及人民的财产安全;为之投入和消耗的劳动力,材料和能源都相当大。由此,PE管道工程质量管理至关重要。目前,PE管道工程总体质量良好,总体水平逐年提高,重大质量事故得到控制,质量常见病得到有效治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PE管道工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地面沉降的问题,几乎成为PE管道乃至整个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管道工程的文献综述,以及与之有关的质量问题做了初步梳理,发现管道工程建设所引发的地面沉降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而PE污水管道作为污水管网的大趋势,也绕不过地面沉降的质量问题。其次,本文按照一般管道施工主要工序的分类,从主要工序入手,整理出可能引起地面沉降的工序,分析了这些工序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分别整理出了包括:原状土壤类别,沟槽深度,回填土类别,管段区别,恢复工序,季节等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结合卢西工业园区PE管道工程这个实际案例,以及原状土壤类别,沟槽深度,回填土类别,管段区别,恢复工序,季节等因素在实际案例里的特定体现。运用因素比较法,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赋值,通过差量法公式对他们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的计算,比较了影响地面沉降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得出结论:原状土壤类别影响>回填土影响≈管段影响≈路基路面影响≈季节影响>沟槽深度影响。最后可以借助这个影响程度排列顺序,在实际工程中有针对性地,对特定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在消耗较少资源的前提下,保证沉降程度在规范要求以内。同时,这个因素分析法可以运用到其他工程的特定质量问题分析上。
姚琳怡[10](2019)在《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速公路项目级养护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不断作用下,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逐年下降,养护任务日益严峻,缺乏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准确预估及养护措施的不合理应用将造成养护资金的大量浪费。本文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为依托,基于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决策支持系统(PMS)的研究成果,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项目级决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进行了评价,包括路网规模、路龄概况、交通量状况、路面结构类型、路面使用性能及路面结构强度状况,确定了路面性能预测及养护决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了适用于现阶段江苏省实际状况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针对车辙、平整度、抗滑及破损数据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最长子序列法和直接删除法两种不同的策略。并依据所提出的的方法对江苏省2018年的路面使用性能检测数据进行了评估,并比较了复核结果。然后,在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之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5个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分别预测车辙、平整度、抗滑、横缝及路面破损,基于平均影响值算法对输入参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最后,将强化学习方法引入养护决策中,以最大化全幅的长期效益费用比为目标,在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合理的反馈机制,提出了最佳养护策略的确定方法。并以宁常镇溧高速为例,详述了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及决策结果。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质量标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质量标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WMM对校园区域的产汇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
1.3.2 径流场在研究城市水文过程的应用 |
1.3.3 SWMM在产汇流机理研究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校园区域现状调查 |
1.4.2 校园区域典型下垫面降雨损失特性研究 |
1.4.3 径流场产汇流特征研究 |
1.4.4 基于SWMM的校园区域产汇流机理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现状调查和径流场建设 |
2.1 降雨特征 |
2.2 研究区域遥感影像图 |
2.3 下垫面信息统计结果 |
2.4 研究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
2.5 径流场建设 |
第三章 校园区域降雨损失特性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2 测量方法 |
3.2.1 入渗量的测量 |
3.2.2 蒸发量的测量 |
3.3 城市典型下垫面的降雨损失特征分析 |
3.3.1 下垫面入渗损失特征分析 |
3.3.2 蒸发损失特征分析 |
3.3.3 其他损失特征分析 |
3.4 城市典型下垫面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降雨损失特性情景分析 |
3.4.1 绿地 |
3.4.2 沥青混凝土路面 |
3.4.3 铺砖路面 |
3.4.4 水磨石路面 |
3.4.5 SBS屋面 |
3.5 小结 |
第四章 径流场产汇流特征研究 |
4.1 径流场产汇流特征实验 |
4.1.1 实验设计 |
4.1.2 测定方法 |
4.2 径流场的产汇流特征分析 |
4.2.1 降雨事件特征分析 |
4.2.2 不同降雨条件下各径流场的产流特征分析 |
4.2.3 不同降雨条件下绿地径流场的产汇流特征 |
4.2.4 不同降雨条件下道路径流场的产汇流特征 |
4.2.5 不同降雨条件下屋面径流场的产汇流特征 |
4.2.6 不同降雨条件下复合径流场的产汇流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WMM对校园区域的产汇流机理研究 |
5.1 SWMM模型的构建 |
5.1.1 子汇水区的划分 |
5.1.2 参数的获取及率定 |
5.1.3 模型率定结果 |
5.2 校园区域的产汇流机理研究 |
5.2.1 不同降雨强度下汇水区的产汇流机理 |
5.2.2 不同不透水性百分比汇水区的产汇流机理 |
5.2.3 不同降雨径流流经路径汇水区的产汇流机理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概况 |
1.2.2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概况 |
1.2.3 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及质量控制 |
2.1 工程实例介绍 |
2.2 桥面铺装层病害调查 |
2.3 桥面铺装层病害原因分析 |
2.3.1 结构理论与设计的影响 |
2.3.2 水的影响 |
2.3.3 温度的影响 |
2.3.4 施工工艺的影响 |
2.3.5 桥面防水粘结层的影响 |
2.3.6 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的影响 |
2.4 桥面铺装受力情况分析 |
2.4.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 |
2.4.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分析 |
2.4.3 桥面铺装受力分析结论 |
2.5 材料质量控制 |
2.5.1 集料的质量控制 |
2.5.2 沥青质量控制 |
2.5.3 填料质量控制 |
2.5.4 纤维的质量控制 |
2.5.5 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面铺装桥面防水粘层材料及性能研究 |
3.1 桥面铺装防水粘层材料应具备的功能 |
3.2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和铺装层结构型式 |
3.2.1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 |
3.2.2 研究的桥面结构型式 |
3.3 不同防水粘层材料的层间抗剪性能 |
3.4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拉性能 |
3.5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渗性能 |
3.5.1 加压渗水试件的制备 |
3.5.2 加压渗水装置的开发与加压渗水试验 |
3.5.3 加压渗水试验结果分析 |
3.6官亭1#特大桥公路桥面铺装工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4.1 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 |
4.1.1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1.2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2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
4.3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3.1 谢伦堡析漏试验检验(烧杯法) |
4.3.2 肯塔堡飞散试验检验 |
4.3.3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试验检验 |
4.3.4 动稳定度试验检验 |
4.3.5 低温抗裂性检验 |
4.4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4.1 初选级配 |
4.4.2 沥青用量的估计 |
4.4.3 试验级配的评价 |
4.4.4 选择设计级配的沥青用量 |
4.4.5 最大次数验证 |
4.4.6 设计结论 |
4.5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5.1 水稳定性检验 |
4.5.2 高温稳定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 |
5.1 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控制 |
5.1.1 矿料级配的控制 |
5.1.2 拌合温度的控制 |
5.1.3 油石比的控制 |
5.2 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 |
5.2.1 桥面板的准备工作 |
5.2.2 机械设备要求 |
5.2.3 防水粘层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
5.3 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
5.4 桥面铺装压实质量控制 |
5.4.1 合理的碾压温度 |
5.4.2 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 |
5.4.3 压实中的其他问题 |
5.4.4 沥青混合料碾压工程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渭武高速公路官亭1#特大桥桥面铺装工程性能检测 |
6.1 检测指标要求 |
6.2 检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技术经济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 |
2.1.1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1.2 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标准 |
2.1.3 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必要性 |
2.2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学分析 |
2.2.1 技术经济分析内容 |
2.2.2 技术经济分析原则 |
2.2.3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2.3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
2.3.1 施工方案经济分析内容 |
2.3.2 施工方案经济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分析 |
3.1 双港大道建设环境分析 |
3.1.1 沿线自然环境分析 |
3.1.2 显现沿线公路现状 |
3.2 “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 |
3.2.1 直接罩面方案 |
3.2.2 机械重铺法 |
3.2.3 碎石化方案 |
3.3 “白改黑”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
3.3.1 实施方法 |
3.3.2 实施流程 |
3.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经济分析 |
4.1 工程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
4.1.1 路面现状分析 |
4.1.2 路面改造方案 |
4.1.3 工程造价概算及其影响 |
4.2 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 |
4.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2 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3 运维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3 施工综合风险分析 |
4.3.1 项目影响分析 |
4.3.2 施工不利风险分析 |
4.3.3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应用 |
5.1 项目基本概况 |
5.1.1 基本概述 |
5.1.2 重难点分析 |
5.1.3 实施必要性 |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组织实施方案 |
5.2.1 资金来源及组织架构 |
5.2.2 高弹橡胶沥青施工工艺 |
5.2.3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
5.2.4 项目完工质量检测 |
5.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经济效益分析 |
5.3.1 投资估算分析 |
5.3.2 经济评价分析 |
5.3.3 社会效益分析 |
5.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保障机制 |
5.4.1 质量保障机制 |
5.4.2 进度保障机制 |
5.4.3 安全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透水砖铺装雨水净化效果的系统性研究 ——以道路雨水径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特征 |
1.1.1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危害 |
1.1.2 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现状 |
1.2 透水铺装简介 |
1.2.1 透水铺装结构与材料 |
1.2.2 透水铺装分类及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透水铺装重要应用之径流污染物削减 |
1.3.2 透水铺装推广制约因素-堵塞 |
1.3.3 应对透水铺装堵塞的措施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种透水砖去污性能对比:吸附和过滤实验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实验方案 |
2.1.4 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三种透水砖材料表征结果 |
2.2.2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 |
2.2.3 动态过滤实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砖去污外在影响因素与清洗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案 |
3.1.4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污染物浓度对径流污染物强度浓度的影响 |
3.2.2 降雨强度对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3.2.3 三种透水砖清洗出水水质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井”字基层透水砖铺装去污可行性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案 |
4.1.4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新型框架基层去污可行性分析 |
4.2.2 不同粒径碎石基层透水砖铺装对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 |
4.2.3 不同填料基层透水砖铺装对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填充物对框架基层透水砖铺装雨水净化效果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装置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方案 |
5.1.4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基层填料特性表征 |
5.2.2 SS的去除 |
5.2.3 TP的去除 |
5.2.4 NH_4~+-N的去除 |
5.2.5 TN的去除 |
5.2.6 COD的去除 |
5.2.7 重金属的去除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透水砖(系统)堵塞规律以及恢复措施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装置 |
6.1.2 实验材料 |
6.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1.4 测定方法 |
6.1.5 实验方案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透水砖渗透系数 |
6.2.2 孔隙度和孔径分布 |
6.2.3 去除率和SS累积截留量 |
6.2.4 进水和出水的SS粒径分布 |
6.2.5 透水砖恢复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超薄丁苯胶乳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 |
1.2.2 水泥混凝土罩面技术 |
1.2.3 高频振捣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 |
1.2.4 层间结合对水泥混凝土罩面性能影响 |
1.2.5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磨技术 |
1.3 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预期目标 |
1.4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拟采用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丁苯胶乳特性及丁苯胶乳砂浆性能研究 |
2.1 丁苯胶乳性能研究 |
2.2 单掺丁苯胶乳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2.2.1 新拌砂浆性能的影响 |
2.2.2 硬化砂浆性能的影响 |
2.3 消泡剂对丁苯胶乳砂浆性能的影响 |
2.3.1 不同种类消泡剂的影响 |
2.3.2 不同掺量消泡剂的影响 |
2.4 丁苯胶乳与消泡剂复合使用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2.4.1 新拌砂浆性能 |
2.4.2 硬化砂浆性能 |
2.4.3 微观结构分析 |
2.5 丁苯胶乳砂浆流变性能研究 |
2.5.1 流变性能研究 |
2.5.2 流变模型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材料制备研究 |
3.1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材料组成分析 |
3.2 丁苯胶乳混凝土性能研究 |
3.2.1 新拌混凝土性能 |
3.2.2 力学性能 |
3.2.3 路用性能的影响 |
3.2.4 微观孔结构分布 |
3.3 丁苯胶乳与纤维复合改性混凝土性能研究 |
3.3.1 表观密度 |
3.3.2 力学性能 |
3.3.3 路用性能 |
3.3.4 微观孔结构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层间结合技术研究 |
4.1 层间结合技术 |
4.1.1 层间结合料 |
4.1.2 层间接触面处理技术 |
4.1.3 层间结合成型模具开发 |
4.2 层间结合评价试验 |
4.3 层间粘结性能分析 |
4.3.1 直接拉伸试验分析 |
4.3.2 劈裂试验分析 |
4.4 抗变形性能分析 |
4.4.1 不同层间结合料 |
4.4.2 不同层间接触面处理 |
4.5 动态疲劳加载蠕变性能分析 |
4.5.1 不同层间结合料 |
4.5.2 不同层间接触面处理方式 |
4.5.3 不同温度变化对层间结合试件蠕变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苯胶乳混凝土罩面表面使用功能研究 |
5.1 表面功能层研发 |
5.1.1 表面功能层结构 |
5.1.2 表面功能层材料组成 |
5.2 表面功能层评价试验 |
5.2.1 抗滑试验 |
5.2.2 耐磨试验 |
5.2.3 噪音试验 |
5.2.4 骨料分布试验 |
5.3 表面功能层抗滑性能 |
5.3.1 构造深度变化规律 |
5.3.2 抗滑值(BPN)变化规律 |
5.4 表面功能层耐磨性能 |
5.4.1 标准耐磨性能 |
5.4.2 疲劳耐磨性能 |
5.5 表面功能层噪音性能 |
5.6 表面功能层骨料分布特性 |
5.6.1 骨料分布特征指标 |
5.6.2 骨料分布特征指标与抗滑性能关系 |
5.7 表面功能层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1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1.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其他学术论文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专利 |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软件着作权 |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奖励 |
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题 |
(6)矿业城市雨水环境行为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1.3 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象水文 |
2.1.3 矿区类型和分布 |
2.1.4 水资源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2.1 大气降水和径流水样采集 |
2.2.2 大气污染物采集 |
2.3 研究年份降雨特征分析 |
2.3.1 2015年降雨特征分析 |
2.3.2 2016年降雨特征分析 |
3 雨水化学特性及时空分布研究 |
3.1 大气环境分析 |
3.2 雨水化学特性分析 |
3.2.1 雨水化学组成分析 |
3.2.2 雨水化学特性随降雨历时的变化 |
3.3 雨水化学特性空间分布 |
3.3.1 大气污染物随空间变化特征 |
3.3.2 雨水化学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雨水化学特性季节分布 |
3.4.1 大气污染物随季节的变化特征 |
3.4.2 雨水化学特性的季节分布特征 |
3.5 雨水化学特性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的积累与冲刷规律研究 |
4.1 径流特征污染物的选定 |
4.2 研究下垫面的选取和布设 |
4.3 下垫面上污染物积累特征 |
4.3.1 下垫面上污染物积累模型 |
4.3.2 下垫面上污染物积累特征 |
4.4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的冲刷特征 |
4.4.1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浓度模型 |
4.4.2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冲刷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研究 |
5.1 雨水径流水质总体特征 |
5.1.1 径流特征污染物浓度的评价方法 |
5.1.2 淮南市雨水径流水质分析 |
5.2 非渗透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研究 |
5.2.1 径流水质随径流历时的变化 |
5.2.2 降雨强度对径流水质的影响 |
5.2.3 径流雨水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
5.3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研究 |
5.3.1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构造特征 |
5.3.2 降雨过程分析 |
5.3.3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上径流特征 |
5.3.4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径流水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
6.1 雨水模拟试验 |
6.1.1 试验用水与工艺 |
6.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 工程实践与分析 |
6.2.1 工程概况 |
6.2.2 运行效果 |
6.2.3 建设效益 |
6.3 本章小结 |
7 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
7.1 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 |
7.1.1 降雨水量平衡模型 |
7.1.2 雨水资源化技术路线 |
7.2 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实践 |
7.2.1 城市主城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实践 |
7.2.2 矿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实践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使用状况评估 |
1.2.2 原路面补强措施 |
1.2.3 反射裂缝预防措施 |
1.2.4 “白加黑”设计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 |
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方法 |
2.2 路面破损调查 |
2.3 探地雷达调查 |
2.3.1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
2.3.2 传力杆与拉杆调查 |
2.4 承载能力的检测 |
2.5 结构参数的检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研究 |
3.1 典型病害的处治方法 |
3.1.1 混凝土路面裂缝断板处理措施 |
3.1.2 断角的处理 |
3.1.3 传荷能力差的处理 |
3.1.4 坑洞的修补 |
3.1.5 错台的处理 |
3.2 板底脱空的处治 |
3.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效果评价 |
3.3.1 基于弯沉的效果评价 |
3.3.2 基于雷达的效果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
4.1 沥青混凝土加铺路面荷载加载方式研究 |
4.1.1 旧水泥砼沥青罩面结构对不同加载方式的应力有限元模型 |
4.1.2 沥青罩面应力响应分析 |
4.1.3 最不利加载方式选择 |
4.2 原水泥砼路面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原水泥砼面板相关参数分析 |
4.2.2 原路面基层与土基相关参数分析 |
4.2.3 基础脱空对加铺层结构影响分析 |
4.3 加铺层结构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4.3.1 层间接触条件 |
4.3.2 罩面厚度 |
4.3.3 罩面层模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材料设计 |
5.1 原水泥砼路面材料处理方案研究 |
5.1.1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研究 |
5.1.2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选用确定依据 |
5.1.3 处治技术措施选用方案 |
5.2 加铺沥青面层材料设计 |
5.2.1 加铺沥青层的性能要求 |
5.2.2 加铺沥青层级配设计 |
5.2.3 加铺沥青层路用性能研究 |
5.2.4 加铺沥青层材料设计选用标准 |
5.3 白黑界面处理方案研究 |
5.3.1 白黑界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
5.3.2 白黑界面材料粘结性能研究 |
5.3.3 白黑界面抗疲劳和反射裂缝性能研究 |
5.3.4 白黑界面材料设计选取标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6.1 试验段现场检测 |
6.2 改造后道路病害跟踪调查 |
6.3 弯沉跟踪观测 |
6.4 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 |
6.5 跟踪观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的重要意义 |
2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的内容 |
2.1 弯沉值检测 |
2.2 平整度检测 |
(1) 3m直尺检测 |
(2) 连续式平整度测量 |
2.3 抗滑性检测 |
2.4 抗剪性试验 |
2.5 材料检测 |
2.6 摊铺及碾压施工质量检测 |
3 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措施 |
3.1 注重试验检测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
3.2 制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标准 |
3.3 做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 |
4 结语 |
(9)PE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评价 |
2.1 有关概念 |
2.1.1 质量、质量管理 |
2.1.2 PE管道工程项目中地面沉降的质量管理 |
2.2 PE管道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
2.2.1 要因控制 |
2.2.2 PE管道工程项目质量过程管理 |
2.3 文献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PE管道施工过程中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评价 |
3.1 PE管道工程项目中地面沉降的特点分析 |
3.2 PE管道工程中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及评价 |
3.2.1 原状土壤类别的影响分析 |
3.2.2 沟槽深度的影响分析 |
3.2.3 回填土类别的影响分析 |
3.2.4 管段区别的影响分析 |
3.2.5 路基路面恢复工序的影响分析 |
3.2.6 季节的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卢西工业园区PE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问题的案例分析 |
4.1 卢西工业园区PE管道工程中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
4.1.1 原状土壤类别的影响程度分析 |
4.1.2 沟槽深度的影响程度分析 |
4.1.3 回填土类别的影响程度分析 |
4.1.4 管段区别的影响程度分析 |
4.1.5 路基路面恢复工序的影响程度分析 |
4.1.6 季节的影响程度分析 |
4.2 卢西工业园区PE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因素的评价 |
4.2.1 因素分析法的操作流程 |
4.2.2 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影响程度比较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速公路项目级养护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性能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路面性能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路面养护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现状评价 |
2.1 江苏省高速公路路网概况 |
2.1.1 路网规模 |
2.1.2 路龄状况 |
2.1.3 交通状况 |
2.1.4 路面结构类型 |
2.2 路面使用性能 |
2.2.1 路面车辙 |
2.2.2 路面平整度 |
2.2.3 路面抗滑性能 |
2.2.4 路面破损 |
2.3 路面结构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使用性能检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3.1 异常数据产生原因 |
3.2 美国路面检测数据质量管理计划 |
3.3 数据整理 |
3.3.1 性能指标的选择 |
3.3.2 路段划分 |
3.3.3 性能数据在时间轴上的展开 |
3.4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介绍 |
3.4.1 车辙、平整度、抗滑 |
3.4.2 破损 |
3.5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3.5.1 控股系统所辖高速整体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3.5.2 各高速公路检测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3.6 数据复核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
4.1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指标 |
4.2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 |
4.3 常见的路面性能预测模型 |
4.3.1 确定型模型 |
4.3.2 概率型模型 |
4.3.3 人工智能模型 |
4.3.4 组合模型 |
4.3.5 其它模型 |
4.3.6 各模型对比 |
4.4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 |
4.4.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4.4.2 Keras框架介绍 |
4.4.3 学习样本 |
4.4.4 输入参量与输出参量 |
4.4.5 模型结构及超参数调整 |
4.4.6 模型训练及结果 |
4.5 输入参量的敏感性分析 |
4.5.1 MIV算法介绍 |
4.5.2 结果分析 |
4.6 预测与验证 |
4.6.1 性能预测 |
4.6.2 模型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化学习决策模型建立 |
5.1 养护决策方法概述 |
5.2 强化学习方法介绍 |
5.2.1 基本原理 |
5.2.2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5.2.3 值函数 |
5.2.4 动态规划法 |
5.2.5 时间差分法 |
5.2.6 Q-learning算法 |
5.2.7 DQN算法 |
5.3 各元素定义 |
5.4 建模流程 |
5.5 案例分析——宁常镇溧高速养护规划 |
5.5.1 路线概况 |
5.5.2 路段划分 |
5.5.3 模型建立 |
5.5.4 训练结果 |
5.5.5 决策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质量标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WMM对校园区域的产汇流机理研究[D]. 杨巧.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D]. 马宝君. 长安大学, 2020(06)
- [3]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D]. 袁平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透水砖铺装雨水净化效果的系统性研究 ——以道路雨水径流为例[D]. 杨海.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5]超薄丁苯胶乳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罩面材料及性能研究[D]. 郑少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矿业城市雨水环境行为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D]. 唐文锋.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3)
- [7]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D]. 孟大勇. 东南大学, 2019(01)
- [8]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分析[J]. 李欣. 交通世界, 2019(17)
- [9]PE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杰. 南昌大学, 2019(02)
- [10]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速公路项目级养护决策研究[D]. 姚琳怡.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