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测葡萄酒酒石酸氢钾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赤霞珠红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感官分析是评价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取决于品评小组及其成员的性能表现,他们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感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研究以国产赤霞珠红葡萄酒为试材,通过Panel Check软件评价品评员和品评小组的表现,明确了品评小组的评价指标;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规范了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的筛选方法,初步明确了国产赤霞珠红葡萄酒的感官特征。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品评小组可靠性筛选葡萄酒香气感官描述符的方法利用定量描述性分析(0~5标度法)评价9款赤霞珠红葡萄酒的香气特性,结合方差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估品评小组的可靠性和规范葡萄酒香气感官描述符的筛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平均重现性指数Ri、检验统计量F值、均方误差MSE值和Manhattan图等,能够有效评估品评员的重现性、区分样品能力、可重复性以及品评小组的一致性;基于M值排序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处理可靠品评小组的感官数据,明确了试验酒样的特征香气,规范了葡萄酒特征香气描述符的科学筛选方法。(2)初步明确了国产瓶装赤霞珠红葡萄酒的感官特征通过可靠品评小组利用定量描述性分析(0~10 cm连续线性标度)评价24款国产瓶装赤霞珠红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特性,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初步明确了国产赤霞珠红葡萄酒的感官特征:(1)黑醋栗或果酱、青椒;(2)花香、薄荷或氧化味、水煮味;(3)橡木、甘草、烤坚果;口感整体上涩味突出,甜味偏低。所建立的产地、年份判别模型,分别实现对赤霞珠红葡萄酒95.8%和100%的判对率,进一步验证了所筛选感官特征描述符的典型性,为明晰国产赤霞珠红葡萄酒的感官特征提供了参考数据。总之,基于可靠品评小组获得的感官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方法科学可行,为客观评价葡萄酒的质量风格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郑志超[2](2020)在《脉冲电场强化浸渍调控葡萄酒品质研究》文中提出葡萄酒多酚对红葡萄酒口感和色泽具有重要作用,葡萄酒现代酿造工业通常采用浸渍的方式以增加酚酸含量,但依然存在浸渍不彻底、浸渍周期长等行业难题。本文初步研究了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s,PEF)在葡萄酒工业上的实际应用,以玫瑰香葡萄为原料,设定36个指数衰减波脉冲,采用1-3 k V/cm的PEF对冷浸渍前的葡萄浆渣预处理。探究不同场强预处理对葡萄汁浸渍和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多酚变化规律、发酵前葡萄汁和发酵后葡萄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并通过降解动力学分析PEF预处理对葡萄酒储藏期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PEF预处理对葡萄汁浸渍具有积极影响,多酚含量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和处理场强的增大逐渐增加。3 k V/cm预处理浸渍108 h后葡萄汁中总酚含量最高(581.27 mg/L),2 k V/cm预处理浸渍108 h后花色苷、单宁、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85.69 mg/L、1255.37mg/L、98.76 mg/L,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6.81%、19.76%、21.65%。1 k V/cm预处理浸渍84 h后花色苷含量相当于对照组浸渍108 h的含量,说明PEF预处理能够缩短葡萄汁浸渍时间,提高多酚的浸渍效率。CIELAB颜色参数分析结果表明,PEF预处理葡萄汁L*、b*值减小,a*值增大,葡萄汁蓝色调和红色调均加深,颜色偏深,结合HPLC分析,PEF预处理葡萄汁中10种单体酚总量显着增加,这可能是引起葡萄汁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2.PEF预处理不改变酒精发酵动力学,多酚发酵曲线与对照组趋势一致,PEF预处理葡萄酒中多酚含量显着提高,不同场强预处理葡萄酒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2 k V/cm预处理组表现出最高的抗氧化能力;品质方面,PEF预处理葡萄酒中甲醇、挥发酸含量降低,单宁、儿茶素、阿魏酸等酚酸含量增加,2 k V/cm预处理葡萄酒中干浸出物含量最高(23.37 g/L),结合感官分析,PEF预处理葡萄酒收敛感增强,颜色更深,2 k V/cm预处理综合感官得分最高,感官品质最佳。3.采用GC-MS分析玫瑰香葡萄汁和葡萄酒主要香气成分,葡萄汁中共鉴定出26种香气成分,萜类化合物含量最丰富,是玫瑰香葡萄汁特征品种香。PEF预处理对葡萄汁香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挥发性香气化合物数量增加,对萜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影响显着,PEF预处理葡萄汁新增9种香气成分,包含β-芳樟醇、2,6-二甲基-7-辛烯和薄荷二烯3种萜类化合物;与葡萄汁相比,葡萄酒中共鉴定出51种主要香气成分,酯类和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PEF预处理葡萄酒酯类、醇类含量显着提高,其中1 k V/cm预处理条件下葡萄酒中酯类、醇类含量均为最高值,分别为23176.52μg/L、4079.93μg/L。PEF预处理葡萄酒新增18种香气成分。4.不同场强预处理葡萄酒储藏能力提高,多酚和色泽变化符合自然陈酿规律,储藏期葡萄酒花色苷稳定性增强,PEF预处理葡萄酒花色苷产生增色和红移现象,表明PEF预处理有利于花色苷辅色反应的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花色苷的降解速度加快,而PEF预处理降低了花色苷的降解常数,半衰期延长。△H和△G计算结果均大于0,表明该反应是非自发吸热反应。另外,PEF预处理反应活化能升高,进一步证明了PEF有助于提高储藏期葡萄酒花色苷稳定性,结合感官评价,3 k V/cm预处理葡萄酒储藏效果最佳。
董画[3](2019)在《两种发酵方式山葡萄酒品质及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以吉林长白山地区山葡萄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自然发酵(NF)和接种商业菌种的控制发酵(CF)中山葡萄酒发酵过程的化学成分、挥发性的风味物质和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明确发酵方式、真菌微生物、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关系,了解长白山地区山葡萄真菌发酵微生物的组成,为山葡萄酒“地域性”风格的形成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发酵方式山葡萄酒化学成分的研究(1)发酵方式不同影响山葡萄酒的糖、酒精的代谢。自然发酵方式酒精度低于控制发酵,但能够完成山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且最终发酵很完全,可溶性无糖固形物约为6.5%。(2)自然发酵和控制发酵的pH和总酸差异很小,但自然发酵酒石酸、柠檬酸含量高于控制发酵,苹果酸和琥珀酸后期差异不大,且不能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3)发酵方式不同对总酚含量影响较小,对不同的单体酚影响不同。控制发酵在发酵前期绿原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含量高于自然发酵,在发酵后期表儿茶素、白藜芦醇含量高于自然发酵;自然发酵在发酵后期槲皮素、没食子酸、阿魏酸高于控制发酵。(4)发酵方式不同影响山葡萄酒的总花色苷和总色素含量,控制发酵的总花色苷和总色素在发酵后期均高于自然发酵;自然发酵抗S02能力在发酵后期更好。2、两种发酵方式山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1)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HS-SPME-GC-MS)在山葡萄酒自然发酵和控制发酵方式下共计检测出1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酯类和醇类为主要风味物质,占63.11%。(2)两种发酵方式风味物质的种类均在主发酵阶段达到最大。自然发酵的风味物质总含量持续增高;而控制发酵则先增后减。两种发酵方式相比,控制发酵组表现出较高的风味物质含量,香气浓郁而单调;自然发酵组风味物质含量较低,但风味丰富柔和。(3)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五种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零发酵阶段区别于其他阶段与醇、酯类化合物有关;主发酵阶段两组间差异主要是酯类物质引起;后发酵阶段两组间差异较小。3、两种发酵方式山葡萄酒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1)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共检测出109个OTU单元,零发酵阶段样品的数量最多。物种分类结果表明,门分类水平下,五个样品真菌微生物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属分类水平下,酵母属和孢汉逊酵母属占91%以上,其它属仅占9%。自然发酵和控制发酵在主发酵阶段差异微生物为酵母属和孢汉逊酵母属,后发酵阶段除了酵母属和孢汉逊酵母属,还有掷孢酵母属。(2)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分析,真菌微生物和挥发性风味物质间的相关性表明,酵母属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陈玉颖,邹毅,王帅静,黄双霞,陈华磊,蓝尉冰,齐鹏翔,陈山[4](2018)在《发酵酒储藏期间浑浊沉淀类型及澄清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发酵酒(黄酒、葡萄酒、果酒)组成成分复杂,酒体稳定性较差,经过澄清处理后在储藏期仍然容易产生浑浊沉淀。浑浊沉淀现象对酒体的感官鉴赏、商品价值及企业名誉等方面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为提高酒体稳定性,延长货架期,探究发酵酒浑浊沉淀产生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是目前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研究热点。该文对发酵酒储藏期间浑浊沉淀产生的类型、形成机理及不同澄清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3种发酵酒浑浊沉淀类型及澄清措施的探讨,为发酵酒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改善感官品质、延长货架期提供参考意义。
于静[5](2018)在《葡萄酒和白酒质量识别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葡萄酒是我国近20年市场快速成长的酒类,而白酒是我国最重要的烈酒消费种类,它们都具有广泛的消费人群。葡萄酒和白酒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生产者以及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问题。国家标准对酒质量有相应规定,遗憾的是缺乏相应完善的配套检测鉴别方法。本研究围绕我国葡萄酒和白酒生产质量监测和市场监管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采用现代仪器方法检测了我国市场主要葡萄酒、白酒中的特征成分,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对应的质量数据分析,研究探讨了基于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葡萄酒质量鉴别方法,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整串葡萄品质识别方法,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葡萄酒产地识别方法,基于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不同类别白酒品质识别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葡萄酒和白酒质量识别方法,为葡萄酒和白酒生产的质量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手段,讨论了完善相应国家标准中品质检测方法及质量指标的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我国葡萄酒生产品质监测和市场监管中产地、品种和年份识别的难点以及我国葡萄酒市场监测部门的特点和实际状况,结合国家监管部门对检测方法要求,在本实验室多年有机酸研究的基础上,挑选了7种葡萄酒中常见的有机酸作为研究对象,完善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我国监管部门的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很好的分离7种有机酸,各有机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59~0.9999),检测限低(0.025~0.05 mg/mL),准确度较高(回收率,95%~102%)。使用该方法对年份葡萄酒和品种葡萄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份和品种均对(红/白)葡萄酒中有机酸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品种的影响较大,相对来讲年份的影响较小。同时,年份对于白葡萄酒的影响远大于红葡萄酒。此外,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有机酸组成也明显不同,红葡萄酒中主要为酒石酸和乳酸,而白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为苹果酸和酒石酸;进一步用该方法分析北京市售葡萄酒有机酸及有机酸总量含量状况,发现北京市售葡萄酒中有机酸质量状况整体较好。所测103款葡萄酒样品中,柠檬酸超标仅有5例,超标检出率为4.9%。使用有机酸可以有效区分葡萄酒与假葡萄酒,尤其是“三精一水”勾兑的低劣葡萄酒。此外,供试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不同产区葡萄酒、不同酒庄葡萄酒有机酸特征均不同,显示该方法在市场监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葡萄原酒与市购葡萄酒各有机酸及总量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葡萄酒质量状况,为我国葡萄酒产品标准中有机酸指标的设立提供依据。2.葡萄原料成熟度状况的及时准确快速判断是酿造优质葡萄酒的重要基础工作。本研究根据目前利用单粒破碎葡萄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来确定葡萄采摘时间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整串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检测方法,通过自制光谱采集装置采集整串葡萄光谱数据,重点优化三个相关参数,即光源功率(P)、探头外径(D)和光源到探头距离(L)。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其中,采用漫透射光谱采集葡萄SSC光谱。试验中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选择最佳参数。根据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各样本相关系数(rc),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以及偏差(Δ)综合评估各影响因子在不同模型下的表现。在P,D和L分别为70W,70mm和85 mm的条件下,PLS模型获得最好结果,其中rc为0.83,RMSEP为0.76° Brix,Δ为0.84° Brix。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整串葡萄SSC是可行的,其中参数L对预测模型的性能影响比其他两个参数更大。采用适合的参数组合可以获得更好的葡萄SSC预测模型。该方法的确立,为快速无破损整串葡萄SSC检测移动设备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和思路。3.优质产地葡萄酒深受市场欢迎,但是,假冒优质原产地葡萄酒的事件时有发生。本研究依据市场监管的需求,建立一种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产地葡萄酒无损分类方法。研究表明,针对产地葡萄酒近红外光谱存在的差异,采用合适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RBFNN)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LS-SVM)相结合,具有对非常相似特性物质的鉴别能力。结果显示,采用最佳RBFNN参数对标准正态变量(SNV)光谱预处理数据分析,获得非常高的准确分类率,达到98.36%。采用基于RBF核的LS-SVM方法对多元散射校正(MSC)光谱预处理数据分析,对于两种产地葡萄酒的判别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6.67%和100%。结果表明,NIR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结合具有良好的葡萄酒类别判别能力,能够以非破坏性方法判别产地葡萄酒,为今后葡萄酒市场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5.由于我国白酒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建立了不同白酒的生产标准,但是,也给市场监管增加了难度。如何鉴别国家标准中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是目前一直没有破解的难题。本研究基于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白酒品质和种类识别的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在最优色谱条件下,8通道采集固态法分离了固态法白酒中102个信息峰,各物质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方法精密度(RSD<2.40%)和稳定性高(RSD<2.01%)。该方法能够检测到白酒中多种活性物质,指纹图谱信息丰富,且固态法白酒与液态法白酒谱图差异明显。同时,运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检测数据处理,能准确区分固态法与液态法白酒。运用该方法同时检测不同企业提供的白酒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区分相同香型的固态法与液态法白酒。进一步分析不同勾兑比例的白酒,统计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白酒样品被准确分为四类:固态法白酒含量比例分为10%、15%、75%和100%。为今后白酒品质和种类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李静波[6](2017)在《有机酸和蛋白质检测方法在酒残留物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酒是人类社会中常见的一种发酵饮料。在考古遗存中往往能够发现酒残留物,而对它们的检测和识别是目前国际考古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亟需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酒类遗存的发现和研究进展,认为酒残留物研究目前缺乏基础性和系统性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流行的粮食酒的识别和分析方法尚未建立成熟的分析测试流程。以此为切入点,本研究提出了多种酒液入手,结合模拟老化实验,利用简便易行的生物标记物法,来分析和识别各类酒残留物,进而选择目前酒类研究中最流行且可靠的成分——有机酸展开探究,并新开展对酒中蛋白质成分的检测和识别方法的探索。继而,本研究以不同原料和工艺的现代酒液、模拟老化陶器吸附酒残留物和考古出土酒残留物为实验对象,利用液相色谱技术(HPLC)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建立一套基于有机酸初判酒类遗存、结合蛋白质细化酿酒原料的酒残留物检测方法和分析体系,并有效应用于考古样品的研究中。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优化实验参数条件,试验HPLC对酒中9种有机酸的分离效果和辨识度,建立液相色谱快速定性检测酒残留物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2)通过检测现代酒液和模拟老化酒残留物的有机酸发现,草酸、丙酮酸、L-苹果酸、乳酸和酒石酸为5种相对稳定的有机酸,乳酸和酒石酸分别对黄酒和葡萄酒的指向性较强,可为初判残留物是否为酒类遗存提供依据。(3)通过实验评估,建立固相萃取结合GC-MS定量检测酒残留物中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该法取样量少、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实现不同种类酒液及残留物的蛋白质水解氨基酸组分定性定量分析。(4)通过分析不同酿酒原料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差异,建立酒残留物的蛋白数据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四种判别方法,用于酒残留物成分的判别。(5)基于建立的有机酸和蛋白质方法检测古酒残留物,结合成分特征和判别方法综合分析样品属性,认为新丰汉墓等出土残留物有可能为粮食酒,从而实现了有机酸和蛋白质检测方法在古酒残留物研究中的应用。
任梦梦[7](2017)在《基于皮籽控制酿造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葡萄酒富含酚类物质,多酚不仅影响葡萄酒的颜色、涩感、苦味等感官性质,也会影响其生理效应。作为酿造葡萄酒的基本原料,葡萄的品质决定着葡萄酒质量的优劣。为了改善部分产区中由于葡萄自身品质问题所造成葡萄酒多酚含量低,口感寡淡,香气不浓郁等质量差的状况,本研究创建了一种通过控制皮籽比例来改善葡萄酒品质的工艺技术,分析了不同皮籽比例所酿造葡萄酒的颜色、酚类物质的组成与含量,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荧光光谱法分析了葡萄酒多酚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建立了一种通过控制皮籽比例来改善葡萄酒品质的工艺技术,所得葡萄酒的基础指标(残糖,酒精度,残留SO2及总酸),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运用新工艺通过调整皮籽的比例,可以成功地改善传统工艺下葡萄酒酚类物质低的缺陷。2.测定了新工艺酿造葡萄酒的颜色及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增加皮的比例,可以显着增加葡萄酒的色调角H值,即葡萄酒颜色更接近红色,同时可以显着增加葡萄酒中总花色苷的含量。籽比例的多少主要影响葡萄酒中总黄烷醇含量。3.不同皮籽比例葡萄酒的HPLC数据显示,增加皮比例可以增加葡萄酒中白藜芦醇、黄酮醇以及对羟基肉桂酸的含量;增加籽比例可以增加葡萄酒中儿茶素等黄烷醇类单体酚物质。4.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将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按照聚合度的差异分为三个组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皮籽比例之后,酚酸含量都下降,高聚物含量增加,皮处理组增加的幅度更大;改变籽的比例对于低聚物质含量影响不大,皮比例的增加使得低聚物含量降低。5.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葡萄酒多酚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随着酿造过程中皮比例或籽比例的增加,葡萄酒中的多酚与蛋白质的结合程度更大,可能造成葡萄酒的涩感强度更大,多酚组分F1、F2、F3中F3与蛋白质的结合强度是最大的,而且皮比例高的葡萄酒,其高聚物F3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最强。
杨辉,杨文英,王正宇,唐压,徐倩儒,贾烨[8](2016)在《枣酒的澄清及酒体稳定性与电导率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准确的判断枣酒贮藏稳定性,探讨枣酒稳定性与电导率之间的相关性,对不同澄清方案、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所得枣酒的电导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测定,讨论了温度、酸度、总糖和pH值对枣酒浑浊沉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枣酒的澄清效果最佳;在饱和温度低于13℃时枣酒的稳定性好;枣酒pH≤3.3条件下,酒的电导率小于1 000μS/cm,酒的稳定性好,储放中不会出现浑浊和沉淀,枣酒电导率小于1 000μS/cm可作为贮藏稳定性的标准.
李玲,邓长生,彭秧,王新宇[9](2012)在《提高新疆雪莲养生葡萄酒稳定性的膜处理工艺优化》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新疆雪莲养生葡萄酒的稳定性,先将该养生葡萄酒进行稳定性处理,然后用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对其进行过滤。通过筛选,得到的最佳工艺为膜操作压力0.20MPa、膜截留分子质量30~50kD、稳定性处理方式为冷处理,运用该工艺时,总黄酮保留率为80.3%,膜通量为7.52L/(m2.h);经处理后的养生葡萄酒饱和温度为12.3℃,7d冷热强化时浊度保持3NTU,其他各项理化指标符合要求。
蒋志东[10](2009)在《吉林柳河山葡萄酿酒特性及干红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吉林柳河县的公酿一号(山葡萄×玫瑰香)、双优(山葡萄)、双红(山葡萄)、左优红(山葡萄)和左山一(山葡萄,雌能花)等5个葡萄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在吉林柳河县气候条件下山葡萄的品种性状(植物学性状,果实特征及成熟期),浆果品质(糖、酸组分,香气成份,单宁,总酚等),同时进行干红山葡萄酒酿酒工艺的改进研究,为提高该地区的葡萄酒品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在吉林柳河气候条件下,公酿一号、双优、双红、左山一等四个品种的转色期是在8月下旬,浆果成熟期是在9月25~30日,左优红的转色期是在8月中旬,浆果成熟是在9月20日左右,均比目前采摘时间(9月上中旬)晚5~10天左右。检测了四个品种的糖组分、酸组分和香气成份。其中对酿酒品质影响较大的是有机酸含量。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严寒,山葡萄果实中苹果酸的含量很高,公酿一号、双优、双红、左优红的苹果酸含量分别占它们总有机酸的37.67%、28.56%、22.86%、20.26%。早霜时间几乎和山葡萄成熟时间重叠,因此果农有提前采收的倾向,但这不利于提高山葡萄浆果含糖量、降低总酸含量,不利于提高山葡萄酿酒品质;从品种看,成熟度最差的是左山一,总糖含量133g/L,成熟度最佳的是左优红,糖酸比是210g/L。本地区纬度较高,山葡萄成熟过程(尤其是糖分快速积累阶段)有效积温低,山葡萄无法完全成熟;从果实的检测结果来看,本地区的山葡萄原料含酸量高,含糖量低,而原有工艺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对山葡萄酒工艺进行改进。2.对山葡萄酒工艺进行了改进,关键控制点是:葡萄汁冷冻浓缩处理;葡萄原酒降酸试验。冷冻处理可明显提高葡萄汁的糖含量,四个品种葡萄汁的含糖量全部达到了酿造干酒的标准。双优,双红两个品种的原料改善后品质最佳,冷冻浓缩后总糖含量分别是210g/L和207g/L。公酿一号的糖度从145g/L提高到190g/L。左山一的糖度从143g/L提高到187g/L。分别用双盐法,复盐法,酒石酸钾法,阴离子交换柱法和冷处理法处理酸度高的公酿一号山葡萄原酒。效果最好的是酒石酸钾法,其次是复盐法,双盐法和阴离子交换柱法,最差的是冷处理法。对pH影响最大的是双盐法,影响最小的是阴离子交换柱法。用酒石酸钾处理山葡萄原酒可以达到一定的降低酸度的目的,并且反应快。但它的价格比较高,而且容易导致葡萄酒的不稳定。当原酒之中的酸度较高时,为了减少劳动量,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冷处理法。从节约时间和能源的角度考虑,应使用复盐法和双盐法进行降低酸度处理。复盐法和阴离子交换柱处理可降低苹果酸含量。阴离子交换柱处理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最小,而且可重复利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山葡萄酒工艺改进的效果明显:生产的干红山葡萄酒酒度10.5~12.5%(V/V),总酸含量8~15g/L。四个单品种酒香气质量有很大改善,其中双优、双红的香气质量最佳,有明显的野槿花香,果香,青草味,公酿一号有果香,青草、吐司味,左山一有青草,吐司味;酸味明显降低,没有了明显的苹果酸尖酸感,不良的苦涩味降低,口感有明显提高。新工艺极大改善了干红山葡萄酒的品质。从品种来看,酿酒品质最佳的是左优红,不需原料改良或添加外源糖就可酿造干红,但是酸度偏高,还需要进行降酸处理;双优和双红次之,原料经过改良后酿酒品质优良;公酿一号品质酿酒品质一般,其葡萄汁的含糖量需要经过较大程度冷冻浓缩才能达到酿造干红的标准;品质最差的是左山一,它的含糖量过低,含酸量太高,不适宜酿造干红山葡萄酒。
二、预测葡萄酒酒石酸氢钾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测葡萄酒酒石酸氢钾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赤霞珠红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酒可靠感官品评小组的组建 |
1.1.1 品评员的培训和筛选 |
1.1.2 专家小组的组建及可靠性评价 |
1.2 葡萄酒的感官描述符及其分析方法 |
1.2.1 葡萄酒感官特性描述符 |
1.2.2 葡萄酒描述性分析方法 |
1.3 葡萄酒感官描述符研究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1.3.1 聚类分析 |
1.3.2 主成分分析 |
1.3.3 判别分析 |
1.3.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品评小组可靠性筛选葡萄酒的香气描述符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酒样 |
2.1.2 葡萄酒品评专家小组的组建 |
2.1.3 葡萄酒香气的定量描述性分析 |
2.1.4 品评员可靠性和专家组一致性评价 |
2.1.5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筛选葡萄酒香气描述符的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品评小组及其成员的表现评估 |
2.2.2 葡萄酒特征香气描述符的筛选方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元统计筛选赤霞珠红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验酒样 |
3.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基本理化分析 |
3.2.2 品评员的培训及专家品评小组组的组建 |
3.2.3 感官特性评分和定量描述性分析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酒样的基本理化特性 |
3.3.2 赤霞珠红葡萄酒的感官得分和定性评价 |
3.3.3 24 款赤霞珠红葡萄酒的感官特征 |
3.3.4 赤霞珠红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与感官得分相关性分析 |
3.3.5 酒样感官特征描述符建立判别分析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品评小组可靠性的评价 |
4.2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筛选葡萄酒感官描述符的方法 |
4.2.1 0~5 不连续标度法和0~10 cm连续标度法 |
4.2.2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的赤霞珠红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 |
第五章 结论 |
5.1 明确了品评小组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
5.2 规范了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筛选葡萄酒感官描述符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脉冲电场强化浸渍调控葡萄酒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葡萄酒 |
1.1.1 我国葡萄酒产业现状 |
1.1.2 葡萄酒多酚 |
1.2 葡萄酒的浸渍工艺 |
1.2.1 二氧化碳浸渍工艺 |
1.2.2 热浸渍工艺 |
1.2.3 酶法浸渍工艺 |
1.2.4 冷浸渍工艺 |
1.2.5 脉冲电场浸渍工艺 |
1.3 葡萄酒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1 葡萄酒稳定性影响因素 |
1.3.2 葡萄酒花色苷研究进展 |
1.4 脉冲电场在葡萄酒中的应用 |
1.4.1 PEF提取技术机理介绍 |
1.4.2 PEF提取多酚的研究进展 |
1.4.3 脉冲电场处理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脉冲电场对葡萄汁多酚浸渍规律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葡萄汁理化特性检测 |
2.3.3 葡萄汁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EF预处理对葡萄汁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 |
2.4.2 PEF预处理对冷浸渍葡萄汁中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2.4.3 PEF预处理对冷浸渍葡萄汁中单宁含量的影响 |
2.4.4 PEF预处理对冷浸渍葡萄汁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
2.4.5 PEF预处理对冷浸渍葡萄汁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
2.4.6 PEF预处理对冷浸渍葡萄汁中色泽变化的影响 |
2.4.7 PEF预处理对冷浸渍葡萄汁单体酚含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电场预处理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酒精发酵 |
3.3.2 葡萄酒甲醇及杂醇油含量测定 |
3.3.3 葡萄酒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3.4 葡萄酒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3.5 葡萄酒颜色强度测定 |
3.3.6 葡萄酒色泽测定 |
3.3.7 发酵过程中葡萄酒多酚含量的测定 |
3.3.8 葡萄酒基本理化特性测定 |
3.3.9 葡萄酒感官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EF预处理浸渍108h葡萄汁基本理化指标 |
3.4.2 PEF预处理对发酵曲线的影响 |
3.4.3 PEF预处理对发酵过程多酚含量的影响 |
3.4.4 PEF预处理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色泽的影响 |
3.4.5 PEF预处理对葡萄酒杂醇油含量的影响 |
3.4.6 PEF预处理葡萄酒抗氧化能力测定 |
3.4.7 PEF预处理对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
3.4.8 PEF预处理对葡萄酒感官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电场预处理对发酵过程香气演变规律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葡萄酒挥发性香气成分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EF预处理对对葡萄汁香气成分的影响 |
4.4.2 不同场强预处理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脉冲电场预处理对储藏期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葡萄酒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
5.3.2 葡萄酒热稳定性测定 |
5.3.3 葡萄酒储藏稳定性测定 |
5.3.4 葡萄酒花色苷降解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 |
5.3.5 葡萄酒色泽测定和抗氧化能力测定 |
5.3.6 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
5.3.7 葡萄酒感官评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EF预处理对玫瑰香葡萄酒花色苷色泽的影响 |
5.4.2 PEF预处理对葡萄酒花色苷热稳定性的影响 |
5.4.3 PEF预处理对储藏期葡萄酒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5.4.4 储藏期葡萄酒花色苷降解动力学研究 |
5.4.5 PEF预处理葡萄酒储藏期单宁含量变化 |
5.4.6 PEF预处理葡萄酒储藏期色泽变化 |
5.4.7 PEF预处理葡萄酒储藏期抗氧化能力测定 |
5.4.8 储藏期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
5.4.9 储藏期葡萄酒感官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两种发酵方式山葡萄酒品质及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葡萄酒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1 葡萄酒中糖和乙醇对口味的影响 |
1.2.2 葡萄酒中总酸和有机酸对口味的影响 |
1.2.3 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对口味的影响 |
1.2.4 葡萄酒功能性酚类物质的研究 |
1.2.5 葡萄酒花色苷物质的研究 |
1.3 葡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 |
1.3.1 葡萄酒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 |
1.3.2 葡萄酒风味物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
1.4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研究 |
1.5 葡萄酒发酵方式的研究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山葡萄酒的发酵工艺 |
2.2.2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
2.2.3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测定 |
2.2.4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pH和总酸的测定 |
2.2.5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2.2.6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
2.2.7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8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花色苷、总色素和抗SO_2能力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分析 |
2.4.2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分析 |
2.4.3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pH和总酸的分析 |
2.4.4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分析 |
2.4.5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酚的分析 |
2.4.6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分析 |
2.4.7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花色苷、总色素和抗SO_2能力的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山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HS-SPME取样条件 |
3.2.2 山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测定条件 |
3.2.3 山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4.2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单一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4.3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山葡萄酒样品DNA提取 |
4.2.2 山葡萄酒样品高通量测序 |
4.2.3 山葡萄酒样品真菌微生物与挥发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山葡萄酒样品PCR扩增结果 |
4.3.2 山葡萄酒样品测序质量结果 |
4.3.3 山葡萄酒样品物种分类注释分析 |
4.3.4 山葡萄酒样品物种Beta多样性分析: |
4.3.5 山葡萄酒样品差异性分析 |
4.3.6 山葡萄酒样品真菌微生物多样性与香气成分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4)发酵酒储藏期间浑浊沉淀类型及澄清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酒浑浊沉淀类型及形成机理 |
1.1 微生物浑浊沉淀及其形成机理 |
1.2 大分子物质浑浊沉淀及其形成机理 |
1.3 金属离子浑浊沉淀及其形成机理 |
2 发酵酒澄清措施 |
2.1 物理澄清法 |
2.2 化学澄清法 |
2.2.1 明胶 |
2.2.2 膨润土 |
2.2.3 壳聚糖 |
2.2.4 植源型澄清剂 |
2.2.5 复合澄清剂 |
2.3 生物澄清法 |
3 结语 |
(5)葡萄酒和白酒质量识别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葡萄酒和白酒产业概况和质量及类别鉴别研究进展 |
1.1.1 我国葡萄酒产业概况 |
1.1.2 我国白酒产业概况 |
1.1.3 葡萄酒质量和类别识别研究进展 |
1.1.4 白酒质量和类别识别研究进展 |
1.1.5 化学计量学在白酒及葡萄酒质量和类别识别上的研究进展 |
1.2 与本课题有关的葡萄酒和白酒质量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葡萄酒有机酸的检测方法 |
1.2.2 近红外光谱法(NIR) |
1.2.3 HPLC-ECD检测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葡萄酒分类及质量识别的研究内容 |
1.4.2 白酒质量识别的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有机酸HPLC的葡萄酒质量识别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药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一种经过完善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葡萄酒中有机酸方法的建立 |
2.2.2 年份葡萄酒中有机酸特征分析 |
2.2.3 品种葡萄酒中有机酸特征分析 |
2.2.4 市场葡萄酒中有机酸特征分析 |
2.2.5 我国葡萄原酒与市场葡萄酒中有机酸含量对比分析 |
2.3 讨论 |
2.3.1 葡萄酒中有机酸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2.3.2 基于有机酸的检测进行葡萄酒质量识别的可靠性 |
第三章 基于NIR技术和化学计量学快速无损检测整串葡萄SSC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葡萄样品采样 |
3.1.2 近红外光谱采集 |
3.1.3 样本标准数据分析 |
3.1.4 数据处理 |
3.2 试验结果 |
3.2.1 样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3.2.2 样品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 |
3.2.3 正交试验结果及相关分析 |
3.2.4 最佳方案预测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整串葡萄无损检测的重要性 |
3.3.2 基于近红外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整串葡萄无损SSC检测的可靠性 |
第四章 基于NIR和化学计量学的葡萄酒产地识别方法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样品 |
4.1.2 仪器和软件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葡萄酒的透射光谱 |
4.2.2 主成分分析(PCA) |
4.2.3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分类(RBFNN) |
4.2.4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LS-SVM) |
4.3 讨论 |
4.3.1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葡萄酒原产地识别的可靠性 |
4.3.2 NIR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结合具有良好的判别效果 |
第五章 HPLC-ECD法和化学计量学在白酒品质和类别识别新方法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样品 |
5.1.2 药品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1.4 试验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2.1 GC法与HPLC-ECD法检测白酒的对比试验结果 |
5.2.2 HPLC-ECD检测白酒新方法的建立 |
5.2.3 固态法白酒与液态法白酒HPLC-ECD指纹图谱数据化学计量学分析 |
5.3 讨论 |
5.3.1 HPLC-ECD鉴定白酒品质和识别白酒种类的可靠性 |
5.3.2 固态法白酒与新工艺白酒品质识别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有机酸和蛋白质检测方法在酒残留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酒残留物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酒残留物研究现状 |
1.2.1 生物标记物检测 |
1.2.2 植物微体化石分析 |
1.2.3 DNA分析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二章 有机酸和蛋白质成分及其检测方法 |
2.1 有机酸及其检测方法 |
2.1.1 有机酸成分概述 |
2.1.2 有机酸检测方法 |
2.2 蛋白质及其检测方法 |
2.2.1 蛋白质成分概述 |
2.2.2 蛋白质检测方法 |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酒中有机酸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
3.1 液相色谱技术分析酒液及其残留物中测试参数的选择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溶液配制 |
3.2.4 样品前处理 |
3.2.5 色谱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标准有机酸色谱峰定性分析 |
3.3.2 酒样检测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酒中蛋白质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
4.1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酒液及其残留物中测试参数的选择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样品 |
4.2.2 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3 前处理条件 |
4.2.4 色谱质谱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标准氨基酸谱峰定性定量分析 |
4.3.2 现代酒液检测结果与讨论 |
4.3.3 模拟老化酒残留物检测结果与讨论 |
4.3.4 建立判别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酸和蛋白质检测方法在古酒残留物研究中的应用 |
5.1 古酒残留物情况概述 |
5.2 有机酸检测与分析 |
5.2.1 实验部分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蛋白质检测与分析 |
5.3.1 实验部分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综合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皮籽控制酿造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与葡萄酒概况 |
1.2 改善葡萄酒质量的措施 |
1.2.1 冷浸渍工艺 |
1.2.2 闪蒸工艺 |
1.2.3 橡木陈酿 |
1.2.4 超声催陈 |
1.3 葡萄与葡萄酒中主要酚类物质概况 |
1.4 涩感产生机理概述 |
1.4.1 涩感概述 |
1.4.2 影响涩感的主要因素 |
1.4.3 葡萄酒涩感的评价方法 |
1.5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改变皮籽比例酿造红葡萄酒工艺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基于皮籽控制酿造红葡萄酒工艺的建立 |
2.3.2 不同皮籽比例酿造的葡萄酒基础指标的测定 |
2.3.3 不同皮籽比例酿造的葡萄酒颜色的测定 |
2.3.4 感官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葡萄酒基础指标的比较 |
2.4.2 皮籽比例对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
2.4.3 感官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皮籽比例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不同皮籽比例酿造的葡萄酒总酚、总黄烷醇及总花色苷的测定 |
3.3.2 HPLC法测定葡萄酒中单体酚的组成 |
3.3.3 葡萄酒多酚组分的分离 |
3.3.4 葡萄酒多酚组分总酚、总黄烷醇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皮籽比例对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4.2 皮籽比例对葡萄酒中单体酚组成的影响 |
3.4.3 葡萄酒多酚组分酚类物质含量的比较 |
3.5 小结 |
第4章 SDS-PAGE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葡萄酒酚类物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SDS-PAGE电泳 |
4.3.2 荧光光谱法 |
4.3.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皮籽比例葡萄酒的涩感比较 |
4.4.2 葡萄酒不同聚合度的多酚组分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比较 |
4.5 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基于改变皮籽比例酿造红葡萄酒工艺的建立 |
5.2 皮籽比例对红葡萄酒颜色及酚物质含量的影响 |
5.3 皮籽比例对红葡萄酒单体酚的影响 |
5.4 皮籽比例对红葡萄酒不同多酚组分的影响 |
5.5 皮籽比例对红葡萄酒涩感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枣酒的澄清及酒体稳定性与电导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菌种 |
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溶液的配制 |
1.3.2 枣酒酿造工艺流程[7] |
1.3.3 枣酒澄清 |
1.3.4 枣酒稳定性与电导率相关性研究 |
(1)饱和温度测定 |
(2)总酸度、总糖度、pH与枣酒稳定性 |
1.3.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枣酒澄清及其机理 |
2.2 枣酒沉淀稳定性与电导率的相关性 |
2.2.1 饱和温度(Tsat)的确定 |
2.2.2 不同澄清酒样的饱和温度(Tsat)确定 |
2.2.3 总酸度、糖度及pH对电导率的影响 |
3 结论 |
(10)吉林柳河山葡萄酿酒特性及干红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柳河县气候条件与山葡萄酒产业现状 |
1.1.1 吉林省柳河县概况 |
1.1.1.1 温度和光照 |
1.1.1.2 降水量 |
1.1.1.3 水热系数 |
1.1.2 柳河县山葡萄酒产业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
1.1.3 山葡萄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葡萄浆果品质 |
1.2.1 葡萄成熟度指标研究情况 |
1.2.1.1 利用糖酸比来评价葡萄成熟度 |
1.2.1.2 利用酚类物质成熟度评价酿酒葡萄成熟度 |
1.2.1.3 利用品尝方法评价葡萄成熟度 |
1.2.2 葡萄成熟过程中主要成份的变化 |
1.2.2.1 糖的变化 |
1.2.2.2 酸的变化 |
1.2.2.3 酚类物质的变化 |
1.2.2.4 芳香物质的变化 |
1.2.3 成熟果实各成份检测的相关研究 |
1.2.3.1 糖的测定 |
1.2.3.2 有机酸的测定 |
1.2.3.3 葡萄酒中芳香物质的检测 |
1.2.4 提高葡萄酿酒品质的研究 |
1.2.4.1 气候 |
1.2.4.2 土壤 |
1.2.4.3 栽培方式 |
1.3 山葡萄酒工艺研究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本研究的目的 |
1.5.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与药品 |
2.2 试验地 |
2.2.1 区域气候条件 |
2.2.2 土壤条件 |
2.2.3 水资源 |
2.3 试验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果实成熟期的确定 |
2.3.2 酿酒葡萄浆果品质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3 山葡萄干红工艺改进的研究 |
2.3.3.1 葡萄汁冷冻浓缩 |
2.3.3.2 山葡萄酒降酸研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经济学性状及酿酒品质 |
3.1.1 酿酒山葡萄成熟度研究 |
3.1.2 农业性状 |
3.1.3 葡萄浆果品质与酿酒特性的研究 |
3.2 山葡萄干红工艺改进的研究及葡萄酒品质分析 |
3.2.1 山葡萄酒工艺改进效果分析 |
3.2.1.1 冷冻浓缩处理的效果分析 |
3.2.1.2 低温发酵的效果分析 |
3.2.1.3 对葡萄原酒降酸的效果分析 |
3.2.2 山葡萄干酒品质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气候条件和栽培习惯对山葡萄果实酿酒品质的影响 |
4.2 品种对山葡萄果实酿酒品质的影响 |
4.3 山葡萄酒降酸工艺的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山葡萄成熟度及果实酿酒品质 |
5.2 干红山葡萄酒工艺改进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预测葡萄酒酒石酸氢钾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赤霞珠红葡萄酒感官特征描述符筛选研究[D]. 杨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脉冲电场强化浸渍调控葡萄酒品质研究[D]. 郑志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两种发酵方式山葡萄酒品质及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D]. 董画. 延边大学, 2019(01)
- [4]发酵酒储藏期间浑浊沉淀类型及澄清措施[J]. 陈玉颖,邹毅,王帅静,黄双霞,陈华磊,蓝尉冰,齐鹏翔,陈山. 中国酿造, 2018(06)
- [5]葡萄酒和白酒质量识别方法的研究[D]. 于静.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6]有机酸和蛋白质检测方法在酒残留物研究中的应用[D]. 李静波. 西北大学, 2017(02)
- [7]基于皮籽控制酿造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D]. 任梦梦.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8]枣酒的澄清及酒体稳定性与电导率相关性研究[J]. 杨辉,杨文英,王正宇,唐压,徐倩儒,贾烨.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9]提高新疆雪莲养生葡萄酒稳定性的膜处理工艺优化[J]. 李玲,邓长生,彭秧,王新宇. 食品科学, 2012(14)
- [10]吉林柳河山葡萄酿酒特性及干红工艺的研究[D]. 蒋志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