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

一、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秀华,马翠苹,刘江福,朱焱,杨鹏雅,王星,余雪平,陈素梅[1](2021)在《161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泉州市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83例细菌性肝脓肿的医学资料。依据细菌学结果展开临床分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组(KP,n=161)和非肺炎克雷伯菌组(nKP,n=222)。对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实验室化验、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结果 161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57.43±14.20)岁,中老年人多见;常见基础疾病为糖尿病97例,脂肪肝54例;与nKP组相比,糖尿病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09,P<0.001)。KP组并发72例肺炎,51例胸腔积液,9例胆道感染,2例尿路感染,11例休克,8例多脏器损伤;与nKP组相比,胆道感染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2,P=0.006)。KP组并发9例肝外迁移感染,与nK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的致病菌,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感染性迁徙发生率高,预后较好。

卞元兮,姜艳群,封其华[2](2021)在《19例儿童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儿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儿19例,分析其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及转归等数据信息。结果共纳入1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诊断龄中位年龄为4岁(IQR 2~9岁)。10例存在基础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8例(42.1%)、胆总管囊肿1例(5.3%),腹部外伤1例(5.3%)。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为发热(16例,84.2%),其次是右上腹部疼痛(9例,47.4%)和咳嗽、胸腔积液(各为6例,31.6%)。在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和白细胞增多最为常见,分别为19例(100%)及9例(47.4%),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比例并不高,无胆红素升高病例。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中间链球菌。1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儿均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中位数为21 d(IQR 15~28 d),其中13例(68.4%)患儿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5例(26.3%)和1例(5.3%)分别接受了经皮针吸和外科手术引流治疗。1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儿均好转,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小儿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中间链球菌是常见的病原体。通过适当的抗菌治疗加上及时的引流,预后通常良好。

刘瑶,刘槿晴,傅蕾,彭仕芳,伍莉,李亮[3](2021)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528例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10年内所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加强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52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糖尿病[46.8%(247/528)]、胆道疾病[34.7%(183/528)]、既往有肝胆手术病史[19.7%(104/528)]是最常见的3种基础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80.9%(427/528)]、食欲下降[53.6%(283/528)]、腹痛[51.9%(274/528)]。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脓肿者占95.5%(472/494),经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发现者占97.0%(384/396),经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者占96.8%(92/95)。脓液培养阳性率为70.9%(168/237),高于血培养的20.0%(42/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46,P<0.01)。培养阳性常见细菌的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22株)、大肠埃希菌(29株)和屎肠球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7.4%(112/115)。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200例;以抗菌药物为基础,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45.6%(241/528)],包括经皮穿刺抽液[29.0%(153/528)]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6.7%(88/528)]。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引流[5.5%(29/528)]和肝叶切除[11.0%(58/528)]。528例患者中,495例(93.8%)治愈。结论细菌性肝脓肿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食欲下降和腹痛,肝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发现肝脓肿的常规有效手段,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

姬宏娟,杨来娇[4](2021)在《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试验组实施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退热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9.45±2.38)d、住院时间(12.18±3.40)d均短于对照组的(12.06±3.45)、(16.30±4.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能加快手术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优先选用。

刘佳铭[5](2021)在《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肝脓肿(Atypical Hepatic Abscess,AHA)的诊断价值,并提高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鉴别诊断水平,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愈后。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经超声穿刺、细菌培养证实的肝脓肿患者23例及病理证实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5例,分为不典型肝脓肿组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病史。观察CT图像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病灶内部、病灶边缘、病灶周围以及其他相关征象。其中病灶内部包括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病灶边缘包括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及延迟期均匀强化征;病灶周围包括一过性异常强化与静脉栓子;其他相关征象包括包膜凹陷征、肝内胆管扩张和腹水。结果 1.两组患者病灶的增强CT图像征象比较,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一过性异常强化及静脉栓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最大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病史中糖尿病、胆系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扫描可以为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提供有效评价,并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静脉栓子与一过性异常强化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郑伟,陈竹凤,杨文韬,陈凝[6](2021)在《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分析细菌性肝脓肿(PLA)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并治疗的肝脓肿患者94例,其中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1例设为作为研究组;未合并血流感染患者63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医院电子病历档案来对两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如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及合并症情况等进行整理及统计;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一步分析导致PLA合并血流感染的相关独立风险性因素。结果:研究组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白蛋白<40 g/L、SOFA评分≥2分、空腹血糖<7.0 mmol/L、白细胞计数>10×109/L、尿素氮≥7.1 mmol/L、血总胆红素≥34.2 μmol/L、脓肿个数≥2个、脓肿直径≥10 cm占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既往胆道感染史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LA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独立风险性因素为白蛋白<40 g/L、脓肿直径≥10 cm(P<0.05)。结论:导致PLA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脓肿直径≥10 cm、白蛋白<40 g/L,临床可依据相关风险性因素来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从而提高PLA患者的预后。

黄娜[7](2021)在《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分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近年来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感染控制不良时,可导致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征及影响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估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以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建立评估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预测模型。结果:(1)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分析:共收集到210例,男性127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58.9±14.3)岁。高血压、糖尿病和胆系良性疾病或手术为三大主要高危风险因素。肝脓肿多位于肝右叶,单个、薄壁,且多伴有液化。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为大肠杆菌。(2)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糖尿病是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患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患者C反应蛋白平均值[(180.6±86.6)mg/L]及纤维蛋白原平均值[(6.3±1.8)g/L]较非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患者[(138.7±75.8)mg/L,(5.6±1.5)g/L]升高更明显(P<0.05)。(3)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式的特征分析:抗菌药物联合穿刺引流(联合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升高更明显,而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联合组脓肿更大,治疗效果更好(P<0.05)。(4)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C反应蛋白和肝脓肿大小是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P=1/(1+e-y),Y=-2.919+0.006×C反应蛋白+0.139×脓肿大小,其中P为治疗效果不佳概率,Y为预测指数。验模组验证结果显示:模型预测的特异度为70%,灵敏度为84.91%,阳性预测值93.75%,阴性预测值46.67%,总正确率为82.54%。结论:(1)高血压、糖尿病和胆系良性疾病或手术为三大主要高危风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为最主要的病原菌,其次为大肠杆菌。(2)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对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3)影响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为C反应蛋白和脓肿大小,预测模型P=1/(1+e-y),Y=-2.919+0.006×C反应蛋白+0.139×脓肿大小能预测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效果。

蔡跃龙[8](2021)在《19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别比较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酮症酸中毒、是否进展为脓毒血症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差异,指导临床的个体化诊治。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且确诊为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别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脓毒血症进行分组并比较组别之间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病原学检查、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治疗方案等。应用SPSS2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录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98例,病因未明的即隐源性肝脓肿占92.4%,肝脓肿合并糖尿病占43.9%。细菌性肝脓肿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37.4%)、胸腔积液(28.8%)、腹腔积液(2.0%)、脓毒血症(19.2%)、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3.5%)、侵袭综合征(4.0%)。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病原学血培养阳性率(34.0%)和脓液培养阳性率(73.8%)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病原学包括革兰氏阴性菌100例,革兰氏阳性菌13例,其中阴性菌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79.6%),其次为大肠杆菌(5.3%)。肺炎克雷伯菌ESBL阳性率(7.8%)和大肠杆菌ESBL阳性率(83.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最严重,敏感率仅为3%,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较敏感,总敏感率均在85%以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达100%。2.根据肝脓肿有无合并脓毒血症将198例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38例和非脓毒血症组160例,脓毒血症组中肺部感染78.9%,胸腔积液55.3%,侵袭综合征21.1%,非脓毒血症组中肺部感染27.5%,胸腔积液22.5%,两组间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侵袭综合征的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侵袭综合征以眼内炎较为常见,预后差。3.根据肝脓肿有无合并糖尿病将198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7例和非糖尿病组111例,糖尿病组腹痛发生率(28.7%)和非糖尿病组腹痛发生率(50.5%)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进展为脓毒血症26.4%,非糖尿病组进展为脓毒血症13.5%,两组间是否进展为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碳青霉烯使用率(44.8%)和非糖尿病组碳青霉烯使用率(27.0%)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根据肝脓肿有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一步将87例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再分为酮症酸中毒组14例和非酮症酸中毒组73例,酮症酸中毒组中脓毒血症64.3%,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21.4%,非酮症酸中毒组中,脓毒血症19.2%,两组间是否合并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细菌性肝脓肿常合并糖尿病,绝大多数为病因未明的隐源性肝脓肿。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大肠杆菌,普遍对氨苄西林耐药,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等抗生素敏感,其中哌拉西林的敏感率最高,可作为经验性治疗的优选。细菌性肝脓肿进展为脓毒血症患者,更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侵袭综合征等并发症,而侵袭综合征以眼内炎较为常见,其预后差,因此临床上对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眼部症状的患者需尽早筛查和干预。2.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腹痛发生率更低,临床上更容易漏诊。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和酮症酸中毒时,更容易进展为脓毒血症,因此需适当放宽抗生素升级的指征,提早抗生素升级的时机。

涂子炜[9](2021)在《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变迁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第一部分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本研究旨在对比胆源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 of biliary origin,PLAB)和隐源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 of cryptogenic origin,PLAC)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异同点,为PLAB与PLAC的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第二部分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探讨及分析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 liver abscess,BLA)的病因变迁及原因,为BLA早期诊疗提供帮助。【方法】第一部分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BLA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结果及治疗情况),根据是否与胆源性疾病相关的BLA患者分别归类为PLAB组(83例)和PLAC组(104例),并对PLAB与PLA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点,为PLAB与PLAC的早期鉴别提供依据。第二部分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BL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的BLA患者分成A组(前5年,n=64例)和B组(后5年,n=123例),通过对前、后5年BLA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症及病原学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病因变迁的原因,为BLA早期诊疗提供帮助。【结果】第一部分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1.一般资料:187例BLA患者中,PLAB组有83例(44.4%),男女比例1.31:1;PLAC组有104例(55.6%),男女比例2.25:1。PLAB与PLAC组均以男性多见(56.6%vs 69.2%),但男女发病率无差异(P>0.05)。PLAB组患者的年龄较PLAC组大(58.10±13.69 vs 52.37±17.15),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明显(P<0.05)。PLAB和PLAC均好发于中年人群(61.4%vs 49.0%),虽然PLAB与PLAC发病年龄在中年组和老年组无差异(P>0.05),但是PLAC青年组的发病率高于PLAB组,差异较明显(P<0.05)。PLAB患者的住院天数比PLAC患者稍长(14.36±9.17 vs 13.36±9.69),但是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无显着差异(P>0.05)。2.临床表现:两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右上腹痛、呼吸道症状、恶心及黄疸表现。PLAB组比PLAC组患者右上腹痛(72.3%vs 35.6%)、恶心(32.5%vs 17.3%)及黄疸(31.3%vs 15.4%)的症状更常见,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合并症与并发症:PLAB组与PLAC组在糖尿病(33.7%vs 50.0%)、高血压(32.5%vs 19.2%)、肝囊肿(13.3%vs 4.8%)及胸腔积液(2.4%vs 10.6%)的发生率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另外,PLAB组比PLAC组合并恶性肿瘤(19.3%vs 1.9%)的患者人数更多,且有显着差异(P<0.05)。4.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中PLAB组TBil(34.5±34.9 vs 22.5±24.9)、γ-GT(217.4±198.0 vs 212.7±181.1)及ALT(89.9±156.6 vs 68.9±60.2)指标升高均比PLAC组明显,其中只有TBil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LAB组与PLAC组Alb水平相当(33.1±6.0 vs 34.0±5.9),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N%、WBC和Hb均无显着差异(P>0.05)。PLAC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检测的空腹血糖值普遍高于PLAB组(7.9±3.7 vs 6.8±2.5),差异显着(P<0.05)。5.影像学检查:PLAB与PLAC组患者均以单发脓肿(63.9%vs 77.9%)居多,均好发于肝右叶(69.9%vs 77.9%),且脓腔最大直径均以3-8cm多见(49.4%vs 69.2%)。与PLAB组相比,PLAC组单发脓肿(77.9%vs 63.9%)、脓肿气腔形成(11.5%vs 3.6%)和脓腔最大直径为3-8cm的(69.2%vs 49.4%)患者较多见,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6.病原学结果:177例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8.6%。PLAB和PLAC组患者主要感染的病菌均为E.Coli(57.9%vs 16.7%)和Kp(31.6%vs 72.9%)。其中,PLAB组E.Coli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LAC组(57.9%vs 16.7%),而Kp的阳性检出率却低于PLAC组(31.6%vs 72.9%),两组患者在E.Coli和Kp检出率上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7.治疗及疗效:PLAB和PLAC患者的治疗方式均以抗生素联合脓肿穿刺置管引流(60.2%vs 76.0%)多见。PLAB组患者行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比PLAC组多(24.1%vs 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B组治疗有效率为90.4%,PLAC组治疗有效率为88.1%。PLAB和PLAC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部分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1.一般资料:前、后5年BLA发病人群均以男性多见(64.1%vs 63.4%),且男女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LA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A组稍大(55.46±15.59 vs 53.84±16.6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较明显,后5年比前5年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96±9.83 vs15.42±8.55)(P<0.05)。BLA的发病人数在逐渐上升,其中PLAB的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而PLAC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P<0.05)。2.合并症:后5年合并糖尿病的BLA患者比前5年多(50.4%vs 28.1%),后5年合并胆源性疾病的BLA患者比前5年少(31.7%vs 68.8%),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5年PLAC合并糖尿病患者比前5年增加(35.8%vs 12.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后5年中PLAC合并糖尿病的人数比PLAB合并糖尿病多(35.8%vs 14.6%),有统计学差异(P<0.05)。PLAB与PLAC合并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PLAC合并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更明显(P<0.05)。3.病原学结果:BLA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为48.6%。其中,前5年阳性率为35.8%,后5年阳性率为59.4%,两组均以Kp和E.Coli感染多见。后5年BLA患者Kp检出率明显高于前5年(66.7%vs 31.0%),而前5年BLA患者E.Coli检出率高于后5年(51.7%vs 26.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5年中PLAB的E.Coli阳性率比PLAC高(41.4%vs 10.3%),而Kp培养阳性率比PLAC低(6.9%vs 24.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5年中PLAB的E.Coli阳性率比PLAC高(17.5%vs 8.8%),而Kp培养阳性率比PLAC低(17.5%vs 49.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近年来BL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PLAC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PLAC,而PLAB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PLAB患者以右上腹痛和黄疸症状多见,胆源性疾病为主要致病因素,E.Coli感染为主,且感染明显减少;3.PLAC患者主要以不明原因的发热多见,糖尿病是PLAC发病的高风险因素,Kp感染为主,且感染明显增多;4.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的变化等使得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机率增加,从而增加了羁患BLA的风险,其中PLAC的发病率增加更明显;5.影像学技术和外科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等,使得胆道疾病能得到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减少了PLAB的发生,从而降低了肠道细菌的感染;6.抗生素的广泛运用使得感染早期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甚至变异,使得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陈曙蓓,邱伟[10](2021)在《细菌性肝脓肿穿刺引流联合脓腔敏感抗生素灌注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脓腔敏感药物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及肝胆外科2014年8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52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8例,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灌洗脓腔治疗;对照组24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脓肿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缓解时间及实验室指标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缓解时间及实验室观察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alcitonin,PCT)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效22例,总体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显效11例,总体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肝脓肿置管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脓腔灌注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二、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61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特征比较
    2.2 两组临床表现等比较
    2.3 病原菌检测结果
    2.4 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
    2.5 治疗与预后
3 讨论

(2)19例儿童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基础疾病
    2.4 实验室检查
    2.5 影像学结果
    2.6 血液和脓肿培养结果
    2.7 治疗和转归
3 讨论

(4)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对照组
        1.2.2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5)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CT扫描与图像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病灶内部
    3.3 病灶边缘
    3.4 病灶周围
    3.5 其他相关征象
    3.6 实验室检查结果
    3.7 病史及细菌培养
    3.8 典型病例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资料
    4.2 病灶内部
    4.3 病灶边缘
    4.4 病灶周围
    4.5 其他相关征象
    4.6 实验室检查及病史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菌性肝脓肿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6)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
    2.2 影响PLA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7)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分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1.4 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1.5 细菌分离及培养
        1.5.1 引流液培养
        1.5.2 病原学鉴定及药敏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2.1.1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
        2.1.2 细菌性肝脓肿病原学
    2.2 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
        2.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2.2.2 两组患者治疗方式及效果
    2.3 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式的特征分析
        2.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2.3.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2.4 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的建立
        2.4.1 建模组中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4.2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3 评估治疗效果模型的建立及最佳P值的判断
        2.4.4 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价
讨论
    3.1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3.2 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
    3.3 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式的特征分析
    3.4 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的建立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炎克雷伯菌性肝脓肿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19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 诊断标准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肝脓肿的整体临床特点
    2 肝脓肿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3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组的临床特点
    4 肝脓肿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和侵袭性肝脓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 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病现状与病因的变迁
    参考文献
致谢

(10)细菌性肝脓肿穿刺引流联合脓腔敏感抗生素灌注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定[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的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四、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61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回顾性研究[J]. 何秀华,马翠苹,刘江福,朱焱,杨鹏雅,王星,余雪平,陈素梅. 中外医疗, 2021(33)
  • [2]19例儿童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J]. 卞元兮,姜艳群,封其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10)
  • [3]细菌性肝脓肿患者528例的临床特征分析[J]. 刘瑶,刘槿晴,傅蕾,彭仕芳,伍莉,李亮.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09)
  • [4]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研究[J]. 姬宏娟,杨来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22)
  • [5]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D]. 刘佳铭. 延边大学, 2021(02)
  • [6]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郑伟,陈竹凤,杨文韬,陈凝. 中外医学研究, 2021(13)
  • [7]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分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D]. 黄娜. 三峡大学, 2021(01)
  • [8]19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析[D]. 蔡跃龙.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变迁的分析[D]. 涂子炜.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10]细菌性肝脓肿穿刺引流联合脓腔敏感抗生素灌注的疗效观察[J]. 陈曙蓓,邱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01)

标签:;  ;  ;  ;  ;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