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主题索引2003年(1~6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孙丹丹[1](2015)在《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语运动的开展,我国进入现代辞书出版时期。自此以来,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出版了汉语知识辞书11080多部。如果加上汉语语文辞书和外语辞书,已达2万多部。从出版规模看,我们可以算得上辞书大国了。然而,我国还不是辞书强国。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及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辞书强国梦”。因此关于汉语辞书编纂出版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为了探讨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需要回顾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演进过程,总结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并藉此分析我国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汉语知识辞书研究的意义,知识辞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主要阐述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现状、理论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在引进国内外主要的知识辞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已有辞书理论和知识辞书信息库中的知识辞书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简约分类体系。第四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我们把进入现代出版时期的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912-1948),转折期(1949-1977),繁荣期(1978-2000),新世纪(2001-2012)。第五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辞书内部世界、语言世界、辞书外部世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我国知识辞书经历了由起步期草创既成、随着建国后辞书出版政策的变化而转折、逐步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的。汉语知识辞书理念由朦胧到清晰、类型从无到有、品种由少到多、理论由粗浅到成熟、体例由略到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七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本文主要从学术界、出版社、教育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蔡妍[2](2014)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及其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基于www超链接特性,建立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学术信息资源整合平台(ISI web of Knowledge-WOK),是一个采用“一站式”信息服务的设计思路构建而成的数字化研究环境。该平台利用信息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各种相关资源提供给研究人员,兼具知识的检索、提取、管理、分析与评价等多项功能。本文旨对WOK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概括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从数据统计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WOK平台体系,一方面,简单地从发展历程和资源组成等内容介绍了平台,另一方面,把平台中的数据库按数据库构成、其他资源和分析工具进行了分类,且对它们逐一进行描述;第三部分是WOK平台功能,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平台的检索功能、分析功能和个性化服务功能,此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全面介绍了WOK平台;第四部分是WOK与CNKI的比较,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首先从资源构成和学科范围两方面对两个平台的收录情况进行了比较,其次从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处理、分析功能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又进一步细分地进行了平台功能比较,最后总结了整个比较结果并给出启示;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整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检索系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文中的比较研究部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它主要比较了WOK和CNKI两个平台,通过分析比较结果总结了多方面的启示,帮助CNKI以及国内其他数据库完善自身的功能,提高整个学术体系的服务水平。
贾向春[3](2007)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发表和传播的载体,既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展示我国的科技成果,参与国际竞争,这是我国飞速发展的科技事业赋予科技期刊的光荣使命。国际化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战略目标,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科技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才能向全世界全面展示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实现全球性的学术传播和交流,才有可能提高刊载论文的国际引用频次。MEDLINE是世界上最着名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之一,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是其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期刊迈入了国际化的门槛,对于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加国际范围的被引率,显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水平和成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到2006年,MEDLINE共收录75个国家出版的5 176种期刊,而仅收录中国(大陆)期刊82种,只占数据库总数的1.5%,只占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总数(1 300余种)的6%,收录数量如此之少是与我国作为一个期刊数量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的,同时也有悖于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战略目标。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怎么样使我国有更多的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检索系统,是值得每一位生物医学期刊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课题选择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如何进入MEDLINE检索系统作为研究题目。本课题首先深入调研MEDLINE检索系统的组成、产品特点、工作和服务方式,基本弄清了MEDLINE收录期刊的范围、选刊原则、收录标准、评审机构、选刊评审程序和收录过程。本课题对MEDLINE2006年收录的全球5 176种生物医学期刊进行了网络调研,分析MEDLINE收录全球生物医学期刊有如下特点:(1)收录北美和欧洲各国的期刊占总数90%以上,收录数最多的前5名分别为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2)英文期刊在收录期刊中占绝对多数;(3)8个有代表性的非英语国家收录期刊数排名依次为日本、法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韩国和埃及;8国收录期刊中英语期刊和含有英语的混合语言期刊比例为64.8%、专科性期刊占88.2%;各学科期刊的分布比例依次为医学、生物学、卫生学、药学、兽医学、心理学和医学教育学。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已经进入MEDLINE的74种生物医学期刊展开了调查研究,分析被MEDLINE收录的我国生物医学期刊的基本状况及这些期刊进入MEDLINE的成功经验和体会,主要有:(1)我国被收录期刊以专科性期刊占多数,均是各学科中中大型期刊;(2)各期刊办刊力量较强,英文编辑力量强;(3)期刊非常重视同行专家审稿,期刊的学术质量高;(4)期刊编排国际接轨较好;(5)期刊国际化程度高,进入MEDLINE以外的各种国际检索系统较多;(6)总结的成功经验中,各期刊都特别强调:①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②提高期刊的英文质量;③编辑出版与国际接轨;④写好英文申请信。本课题还对74种期刊进行了“MEDLINE选刊评审指标权重分析”的调查,请进入MEDLINE期刊的编辑部主任根据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给各选刊评审指标权重打分,然后根据分值大小评出MEDLINE选刊评审指标的Ⅰ~Ⅳ类指标,结果显示,被评出的Ⅰ~Ⅳ类指标分别含有选刊评审指标7、12、16和7项。作为评审指标体系中重点指标的Ⅰ类指标,它们是:遵守伦理学准则、准时出版、同行专家审稿制度、中英文摘要撰写的规范性、遵守《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期刊的英语质量和原创性基础研究论文。该指标的权重分类对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期刊建设和做好与MEDLINE联系申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上述多项调研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的对策和措施:(1)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注重选题和组稿,吸引高质量的稿源;强化同行专家审稿制度;突出学科优势,办出期刊特色。(2)提高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增加国际性的编委,增加国际性的审稿,增加国际性的论文,增加MEDLINE以外国际检索系统的收录以及开展国际学术活动和国际宣传。(3)提高编辑出版质量:遵循国际惯例,重视温哥华格式的贯彻;强化中英文摘要的规范撰写;遵守伦理学准则、注重着作权、对论文发表的利益冲突声明和建立学术失误论文的纠正机制等。(4)提高期刊的英文质量。(5)加强编辑队伍(尤其英文编辑人才的培养)建设。(6)做好与MEDLINE的联系申请工作,尤其写好申请信。随着我国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生物医学期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更需要期刊突出特点、办出特色、提高学术水平、提高英文质量和充分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做好符合MEDLINE选刊标准和要求的各项申报手续和材料,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检索系统。
二、《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主题索引2003年(1~6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主题索引2003年(1~6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小辞书 大民生 |
1.1.2 辞书出版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建设 |
1.1.3 辞书出版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
1.1.4 辞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
1.1.5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1.1 建立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1.2.1.2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
1.2.1.3 分析知识辞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
1.2.1.4 探讨知识辞书发展对策 |
1.2.2 研究思路 |
1.2.2.1 理论驱动 |
1.2.2.2 摸清家底 |
1.2.2.3 找出问题 |
1.2.2.4 提出对策 |
1.2.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2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内容 |
2.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状况 |
2.2.1 知识辞书系列化理论的研究 |
2.2.2 知识辞书系列化状况的研究 |
2.2.2.1 辞书系列化现状的研究 |
2.2.2.2 辞书系列化历史的研究 |
2.2.3 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研究 |
2.3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和材料 |
2.3.1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原则 |
2.3.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2.3.1.2 系统观 |
2.3.1.3 辞书类型学理论 |
2.3.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材料 |
第3章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1 国外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2 国内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3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3.1 普及型与学术型知识辞书 |
3.3.2 大型、中型、小型知识辞书 |
3.3.3 单科、多科、百科、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3.3.4 单语、双语、多语知识辞书 |
第4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 |
4.1 汉语知识辞书起步期 |
4.1.1 单科知识辞书 |
4.1.2 多科知识辞书 |
4.1.3 百科知识辞书 |
4.1.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2 汉语知识辞书的转折期 |
4.2.1 单科知识辞书 |
4.2.2 多科知识辞书 |
4.2.3 百科知识辞书 |
4.2.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3 汉语知识辞书的繁荣期 |
4.3.1 单科知识辞书 |
4.3.2 多科知识辞书 |
4.3.3 百科知识辞书 |
4.3.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4 汉语知识辞书的新世纪 |
4.4.1 单科知识辞书 |
4.4.2 多科知识辞书 |
4.4.3 百科知识辞书 |
4.4.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第5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 |
5.1 辞书内部世界 |
5.1.1 辞书研究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1.2 知识辞书类型理论影响辞书的策划与编纂出版 |
5.1.3 知识辞书编纂理念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2 语言世界 |
5.2.1 汉语汉字类型特征影响汉语知识辞书类型和结构 |
5.2.2 语文文字发展的影响 |
5.2.3 语言文字研究的影响 |
5.3 辞书外部世界 |
5.3.1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
5.3.2 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3 国家辞书出版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4 政治因素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5 政治家对辞书出版的影响 |
5.3.6 出版社的意志 |
5.3.7 读者需求影响 |
5.3.8 辞书编纂出版人才影响辞书出版 |
5.3.9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辞书出版发展 |
第6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 |
6.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意识增强 |
6.1.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理念不断提高 |
6.1.2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规划意识不断增强 |
6.2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渐趋繁荣 |
6.2.1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数量增多 |
6.2.2 汉语知识辞书品种类型增多 |
6.2.3 汉语知识辞书体例结构由粗略到详细 |
6.2.4 汉语知识辞书分众化趋势明显 |
第7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 |
7.1 学术界有所作为 |
7.1.1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问题 |
7.1.2 正确处理理论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
7.1.3 加强汉语知识辞书理论创新 |
7.1.4 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
7.2 出版社有所作为 |
7.2.1 加强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 |
7.2.2 重视辞书用户调查 |
7.3 教育机构有所作为 |
7.3.1 加强辞书用户教育 |
7.3.2 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和附表清单 |
1 序言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WOK平台体系 |
2.1 平台简介 |
2.2 数据库构成 |
2.3 其他资源 |
2.4 分析工具 |
3 WOK平台功能 |
3.1 检索功能 |
3.1.1 检索规则 |
3.1.2 检索方法 |
3.1.3 检索结果处理 |
3.2 分析功能 |
3.2.1 基本分析 |
3.2.2 引文分析 |
3.3 个性化服务功能 |
3.3.1 我的EndNote Web |
3.3.2 我的ResearcherID |
3.3.3 我的引文跟踪 |
3.3.4 我已保存的检索 |
4 WOK与CNKI的比较研究 |
4.1 收录情况的比较 |
4.1.1 资源构成 |
4.1.2 学科范围 |
4.2 检索功能的比较 |
4.2.1 主要检索功能 |
4.2.2 辅助检索功能 |
4.2.3 其他检索功能 |
4.3 检索结果处理功能的比较 |
4.3.1 结果显示 |
4.3.2 结果反馈 |
4.3.3 结果处理 |
4.4 分析功能的比较 |
4.4.1 WOK的分析功能 |
4.4.2 CNKI的分析功能 |
4.4.3 两者分析功能的比较 |
4.5 个性化服务的比较 |
4.5.1 基本个性化服务 |
4.5.2 特色个性化服务 |
4.6 启示 |
5 结语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 MEDLINE 的意义 |
1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
3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内涵和指标 |
4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 的现实意义 |
第三部分 MEDLINE 是全球最有权威的生物医学检索系统 |
1 全球国际检索系统的现状 |
1.1 与生物医学相关的综合性检索系统的概况 |
1.2 与生物医学相关的专科性检索系统的概况 |
1.3 MEDLINE 是全球最有权威的生物医学检索系统 |
1.4 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
2 MEDLINE 的历史 |
3 MEDLINE 的现状 |
4 MEDLINE 的选刊标准和评审过程 |
4.1 选刊的评审机构 |
4.2 MEDLINE 的选刊标准 |
4.3 期刊送审与申请的要求 |
4.4 MEDLINE 的选刊评审过程 |
4.5 被选中期刊的收录要求 |
第四部分 MEDLINE 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的现状 |
1 对全球生物医学期刊收录的状况 |
1.1 收录期刊的全球分布情况 |
1.2 收录期刊数量最多的前20 名国家 |
1.3 近2 年新收录期刊的分布特点 |
2 MEDLINE 收录主要非英语国家期刊的状况 |
2.1 MEDLINE 收录的8 个非英语国家期刊数量比较 |
2.2 收录期刊的语种比较 |
2.3 收录期刊的分类 |
2.4 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 |
3 MEDLINE 收录全球生物医学期刊的主要特点 |
第五部分 我国已进入 MEDLINE 的生物医学期刊的调查 |
1 调查的目的 |
2 调查的方法 |
3 调查的结果 |
3.1 期刊概况 |
3.2 编委会 |
3.3 编辑力量 |
3.4 审稿 |
3.5 学术质量和水平 |
3.6 国际检索系统的收录情况 |
3.7 英文质量 |
3.8 编辑部网络化程度 |
3.9 编辑出版质量 |
3.10 编辑部申报评审操作的经验 |
4 调查的小结 |
4.1 收录期刊多数是各学科中中大型期刊 |
4.2 编委国际化程度高 |
4.3 编辑力量尤其英文编辑力量强 |
4.4 重视同行专家审稿 |
4.5 期刊学术质量和水平较高 |
4.6 进入其他国际检索系统数量多 |
4.7 期刊编辑出版与国际接轨较好 |
4.8 进入MEDLINE 的经验 |
第六部分 MEDLINE 选刊评审指标权重分析的调查 |
1 调查的目的 |
2 调查的方法 |
2.1 调查表的设计 |
2.2 调查结果的统计方法 |
3 调查的结果 |
3.1 期刊属性的指标 |
3.2 期刊学术质量的指标 |
3.3 期刊国际化程度的指标 |
3.4 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指标 |
3.5 英文质量的指标 |
4 调查的小结 |
第七部分 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 MEDLINE 的对策 |
1 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
1.1 注重选题和组稿,吸引高质量的稿源 |
1.2 选择学术水平高的审稿专家,强化同行专家审稿 |
1.3 突出学科优势,办出期刊特色 |
2 提高生物医学期刊的国际化程度 |
2.1 增加国际化编委 |
2.2 增加国际化的审稿 |
2.3 增加国际化的论文 |
2.4 进入多种国际检索系统 |
2.5 开展国际学术活动和国际宣传 |
3 提高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 |
3.1 重视温哥华格式的贯彻,遵循国际惯例 |
3.2 遵守伦理学准则 |
3.3 对论文发表的利益冲突声明和注重着作权 |
3.4 学术失误论文的纠正机制 |
4 提高期刊的英文质量 |
5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
6 做好与MEDLINE 的联系和申请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2005 年MEDLINE 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情况调查问卷(表1) |
2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 影响因素的调查(表2) |
3 回应调查的MEDLINE 已经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名单 |
文献综述 |
MEDLINE 对生物医学期刊的选刊标准和收录程序 |
致谢 |
四、《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主题索引2003年(1~6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D]. 孙丹丹. 鲁东大学, 2015(07)
- [2]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及其比较研究[D]. 蔡妍. 郑州大学, 2014(12)
- [3]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的对策研究[D]. 贾向春.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