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椎弓崩裂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珂[1](2019)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早期行钉钩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和比较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腰椎椎弓峡部裂早期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发生、发展、诊疗,手术治疗特点以及影响峡部骨性愈合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将自2016年至2019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依据纳入标准选取合适病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手术组20例,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手术治疗,保守组20例,给予休息、口服抗炎止痛药物、支具外固定治疗。定期门诊复查,观察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治疗后12月患者疼痛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峡部愈合情况以及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入射角(PI)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手术组与保守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和3月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Brown植骨融合评价标准评价峡部融合情况,治疗后3月保守组融合2例,融合率为10%,手术组融合13例,融合率为65%,治疗后12月,保守组融合4例,融合率为20%,手术组融合18例,融合率为90%。3.手术组治疗后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骨盆入射角(P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治疗后3月,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骨盆入射角(PI)与治疗前、治疗后1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与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腰椎椎弓峡部裂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症状改善明显,长期疗效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2、腰椎椎弓峡部裂保守治疗峡部愈合率低,在脊柱生物力学作用下,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可发生改变,复发腰痛及椎体滑脱的可能性增加;3、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手术治疗青少年椎弓峡部裂,疗效显着,可早日实现峡部骨性融合,重建脊椎的完整与稳定,预防腰椎滑脱的发生。
阮闻洋[2](2019)在《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测单节段L4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 lolisthesis,DLS)患者椎旁肌的MRI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变化,同时探究其相关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DLS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335例)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通过查找随机数表,抽取60例病例为滑脱组;同法从同时期我院仅有局部下腰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而行影像学检查,但结果并无明显阳性发现的患者(共377例)中挑选60例病例为对照组。使用我院PACS系统获得该120例患者(滑脱组60例,对照组60例)的腰椎MRI图像,并选取横断面上第4腰椎下终板层面T2加权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逐个绘制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和L4椎体的轮廓,并测量其CSA。对每例患者均分别测量双侧多裂肌、双侧竖脊肌、双侧腰大肌CSA并取其平均值。同时以该扫描层面L4椎体CSA作为基准值,使用椎体左右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CSA平均值与L4椎体CSA的比值来反映肌肉萎缩的程度,若该比值越小,则意味着其萎缩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1.滑脱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7.81±1.06cm2,对照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8.61±0.81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06±1.92cm2,对照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73±1.77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31±2.97cm2,对照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00±2.61cm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比较多裂肌、腰大肌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滑脱组显着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竖脊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滑脱组多裂肌比值为0.54±0.05,对照组多裂肌比值为0.60±0.04,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腰大肌比值为0.89±0.04,对照组腰大肌比值为0.95±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竖脊肌比值为1.04±0.08,对照组竖脊肌比值为1.03±0.0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对比两组组内不同年龄段双侧多裂肌CSA平均值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一步经过两两比较得40-50岁人群>50-60岁人群>60-70岁人群,其余指标组内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相同年龄段各指标比较,对照组40-50岁人群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50-6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60-7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4.各年龄段滑脱组多裂肌CSA平均值和多裂肌比值的减小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即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多裂肌萎缩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腰大肌萎缩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多裂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DLS能加剧多裂肌的退变萎缩;2.腰大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而随着年龄的增加,DLS未能明显加剧腰大肌的退变萎缩;3.竖脊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所立新[3](2018)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进行研究评价。方法:取经处理的小牛胸腰椎脊柱(T12—L5)标本8具。采用Curr法制作骨折标本,将小牛部分第三腰椎和第三腰椎的上下椎间盘切除,模拟成前中柱严重骨折。具体制作四种模型:第一、正常模型,不置入固定螺钉。第二、制造L3处骨折,于L2、L4双侧椎弓内置入固定螺钉(4钉)。第三、制造L3处骨折,于L2、L3及L4双侧椎弓内置入固定螺钉(6钉)。第四、制造L3处骨折,于L1、L2、L3、L4双侧椎弓内置入固定螺钉(8钉)。对标本进行轴向压缩测试、前向/后向屈伸测试、扭转测试及拔出测试。具体为:在微型机器控制的万能电子试验机(DSFW—50)上进行轴向压缩测试、屈伸测试。在轴向压缩测试中,保持加载速度恒定为5 mm/min,载荷压力介于0N—500N之间。在屈伸测试中,固定引申仪于L2/L3的棘突上,与计算机连接并收集数据,记录不同固定方法的位移情况。测试结束后,随机取4钉、6钉与8钉进行二次测试以提高测试精度,减少误差。使用扭转实验机(NJ—50B)进行扭转实验,保持扭转力最大不超过10 N.m,记录不同扭转力下不同固定模型扭转角度。在基本测试结束后,再进行3次测试,以保证测试精度。使用液压万能试验机(WE—10A)进行拔出试验,沿椎间盘上下分离椎体为5部分,于每部分中拧入短钉(直径6.5mm长35mm)与长钉(直径6.5mm长55mm)各一枚,固定研究标本。沿螺钉纵轴进行加载,维持加载速度恒定为:2 mm/min,测试短钉与长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1、轴向压缩测试结果提示:在100 N、200 N、300 N、400 N、500 N的负荷下,4钉模型与正常组位移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钉模型与8钉模型的位移均小于4钉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钉模型与8钉模型的位移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前屈测试结果提示:在20 N、40 N、60 N、80 N、100 N的负荷下,4钉模型位移与正常组位移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钉模型、正常组与6钉模型、8钉模型的位移情况差异显着,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钉模型与8钉模型组位移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后伸测试结果提示:在20 N、40 N、60 N、80 N、100 N的负荷下,4钉模型位移大于正常组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钉模型、8钉模型位移小于正常组、4钉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钉模型与8钉模型位移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扭转测试结果提示:在5 N.m、10 N.m负荷下,4钉模型、6钉模型、8钉模型扭转度数小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钉模型、8钉模型扭转度数小于4钉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钉模型扭转度数小于6钉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长钉、短钉拔出测试结果提示:短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小于长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钉最大拔出力达到长钉的56.35%。结论: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经伤椎内固定能够有效减少内固定器应力集中造成移位或断裂的可能,同时减少位移的距离,有更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增强脊柱稳定,保持脊柱的运动单元,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因而在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郭永贤[4](2013)在《Baastrup病变部位、症状、体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诊断为Baastrup疾病的病人,分析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受累节段及是否存在有退变性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找出其内在关系,解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5月-2012年10月符合Baastrup疾病的病例60例,包括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对其体征、病变部位进行汇总,用SPSS15.0软件统计患者的症状、查体所见体征、累及节段、标准差及其相关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χ2检验。进行总结,找到其内在规律。结果所有Baastrup病人有关资料汇总结果如下:所有60例Baastrup疾病中:60岁以下者占14例(占23.3%),大于60岁均者46例(占76.7%);男性者有36例(占60%),女性者有24例(占40%);有下腰部疼痛及棘突或棘突间压痛的病人占100%;棘突间不稳有56例(占93.3%),无明显棘突不稳4例(占6.7%);站立仰伸试验阳性有58例(占96.7%),站立仰伸试验阴性2例(占3.3%);棘突多节段受累者有56例(占93.3%),棘突单节段受累4例(占6.7%);合并有退变因素存在者有57例(占95.0%),没有退变因素存在者3例(占5%)。结论1.对于Baastrup疾病,年龄大于60岁者居多数,可能存在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2. Baastrup疾病多有下腰部疼痛、棘突局部的压痛、棘突间隙的变化,站立仰伸试验对该病诊断更具有价值。3.对于Baastrup病单节段棘突受累者少见,更多为多节段棘突受累。4. Baastrup病大多不单独存在,多合并有退变性因素等情况,单纯诊断该疾病引起下腰痛时应排除其它退变因素引起的腰痛,避免遗漏重要疾病。
崔媛媛[5](2010)在《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影像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的X线平片、CT扫描以及MRI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2005~2009年8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病例患者的X线、CT、MRI图片资料。结果:3种方法均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作出定性诊断。X线对诊断滑脱的程度价值较大,CT能直观地反映出滑脱后椎管的形态,还可显示硬膜囊在椎体后弓之间受压及侧隐窝狭窄、关节突增生、硬化、椎间关节积气及黄韧带肥厚、间盘突出,MRI能准确显示腰椎滑脱症的发生部位和滑脱程度;能显示椎弓峡部裂,能有效显示滑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异常,还能显示滑椎的椎间盘变性、膨出、脱出及椎管的形态变化。结论:影像诊断,CT可以作为必要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诊断补充检查手段,而普通X线平片则可以作为常规检查。
周晓辉[6](2010)在《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对腰椎滑脱症行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的应用情况。男22例,女14例;年龄22-64岁。按Newman分型: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25例,6例峡部崩裂虽无明显滑脱,但长期下腰部疼痛。根据Meyerding滑脱程度分级标准,工度滑脱11例,Ⅱ度滑脱17例,Ⅲ度滑脱2例。滑脱节段L35例、L48例、L517例,L4峡部崩裂伴L5节段滑脱1例,6例峡部崩裂节段为L42例,L54例。6例峡部崩裂虽未出现明确椎体滑脱现象,但长期下腰部疼痛。结果36例螺钉及Cage融合器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根据Suk标准证实本组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为3-24个月,融合率100%。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Cage融合器位置、形态正常,固定椎体间无移位,无滑脱无复发。根据邹德威评分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4.4%。结论联合应用钉棒系统和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可起到协同作用,能提供理想复位和坚强内固定,能够提高脊柱的融合率并维持良好的椎间隙高度和形态及腰椎生理性前凸,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左自军,刘秀民,张会军[7](2008)在《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正确认识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的腰椎滑脱症172例,探讨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172例腰椎滑脱中,椎弓崩裂性滑脱41例,退变性滑脱131例。椎弓崩裂性滑脱CT表现:椎弓裂隙征;椎管冗长征;假性椎间盘膨出;双椎体后缘;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腰椎退变性滑脱CT表现:椎弓完整,小关节面滑移不对照,下关节突前移,单层面双椎体后缘,椎管诸径狭窄,可出现椎体阶梯性滑脱。结论CT对腰椎滑脱症的分型、诊断价值明确,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宋述永,巩若箴,巩宜栋[8](2000)在《腰椎椎弓崩裂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赵刚[9](2007)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注射PMMA骨水泥后,椎体骨水泥—骨界面周围骨组织中VEGF及Ⅰ型胶原表达情况,拟从分子水平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PMMA骨水泥周围骨组织的损伤及修复情况,为全面评价PMMA骨水泥对机体的长期影响及其转归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验室依据;2.观察注射PMMA骨水泥后兔椎体骨缺损修复的形态学变化,为注射PMMA骨水泥后对周围骨组织的影响及转归提供组织学方面实验室依据;3.动态观察注射PMMA骨水泥后兔椎体不同时段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与正常及骨质疏松组对照,拟了解PMMA注入后生物力学强度变化与骨组织生物学改变的相互影响。4.从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比例方面了解我国住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流行病学依据;方法1.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局部的生物学变化研究(1)模仿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兔椎体制成0.3×0.3×0.3cm3的骨缺损模型,36只分别注入国产PMMA骨水泥,各组分别于术后1h、24h、3d、7d、4w、12w处死动物,术后即刻和处死前分别行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处死后取骨水泥—骨界面交界处骨组织,用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界面周围骨组织中VEGF及CollagenⅠmRNA扩增及蛋白表达情况,并与OP组作对比;(2)按上述时间点取材后,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从组织学层面了解周围骨组织坏死及增生修复情况;(3)将PMMA骨水泥注入椎体后,分别于术后1h、24h、3d、7d、4w、12w取材,去除附件部分后行三点弯曲实验,测定椎体的最大载荷、最大压应力和最大弹性模量,观察PMMA在体内不同时段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并与骨质疏松兔和正常兔相应椎体生物力学强度作比较;2.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情况初步调查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在我国五大片区10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基础上,回顾性收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987例,对患者从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三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比例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局部的生物学研究(1)分子生物学结果示:PMMA植入术后1h及24h VEGF的表达减少且低于对照组,而术后3d 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至7d时再次降低,而4~12w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PMMA注入后1h,CollagenⅠ表达增加,24h-3d持续升高,至7d略有下降,而4w~12w均有Ⅰ型胶原高表达;(2)HE染色发现,PMMA植入术后1h可见有巨噬细胞趋附,24h有多量炎性浸润,3d时达高峰,而7d后炎性细胞逐渐减少,4w时可见软骨细胞增生活跃已有软骨化骨形成,而12w则有板层骨形成;(3)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三点弯曲实验显示:椎体最大载荷、最大压应力及弹性模量均有变化,骨质疏松组最低;正常组次之;PMMA组最大,但随时间点不同有所改变;2.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初步调查结果(1)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主要集中在65~79岁之间,占总患者数的63.48%,从性别构成分析,女性患者居多,占65.14%,与男性相比有非常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主要集中在60~74岁之间,占总患者数的79.36%,60~64岁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较高,占该年龄段的45.45%;从性别构成分析,数量上女性患者居多,占65.89%,但与男性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426,P>0.05);骨质疏松性其它部位骨折患者主要集中在60~74岁之间,占总患者数的81.21%,75岁以后逐渐降低;从性别构成比分析,女性患者居多,占65.14%,与男性比P=0.052,未能确定之间的差别:(2)从发病的季节性分析:三类脆性骨折总体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P>0.05),但各种骨折则有各自特点。脊柱骨折发病率没有明显季节性;髋部骨折则表现出明显季节性,与其他类型相比,髋部骨折的季节发病均有非常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且与地域有关系。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地区)春季发病最高,冬季次之,夏秋较少。南方地区(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则以冬季发生髋部骨折的机率较高,夏季次之。结论1.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局部的生物学研究(1)PMMA植入椎体后有一定炎症反应,一周后即减退,四周完全消失;骨水泥聚合放热反应不会导致局部骨组织永久性缺血坏死;(2)PMMA骨水泥—骨界面周围骨组织修复过程中VEGF及collagenⅠ表达增加;表明局部骨组织细胞的功能未受到不可逆损害;(3)PMMA骨水泥—骨界面的损伤能修复过程与正常骨折愈合类似,但时间延迟大约4w左右;(4)PMMA骨水泥目前仍是椎体成形术比较理想的灌注剂材料,注入椎体后能迅速重建稳定性,生物力学性能恢复良好;(5)对PMMA进行改进研究,进一步增加可吸收性、组织相容性和相同的组织弹性模量,减少副作用是目前国内外骨缺损灌注剂的研究趋势。2.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初步调查(1)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治疗最多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老年女性发病比男性多;(2)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发年龄在65~79岁之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病率仍然很高,应引起重视;(3)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在不同地区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北方春季和冬季高发,南方冬季和夏季高发。
彭传刚[10](2005)在《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2000 年8 月到2005 年3 月我院收治脊柱损伤患者313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08 例,其中使用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0 例,通过对这些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来评价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意义,以指导日后正确选择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适应症。方法将手术组按不同的骨折类型分为四组:压缩骨折组,爆裂骨折组,骨折脱位组,多节段脊柱损伤组。对爆裂骨折组及骨折脱位组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脊柱损伤中的意义。结果术后X 线平片可见:所有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压缩和爆裂骨折均恢复椎管序列,CT 显示减压效果良好,重建后椎管形状良好,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这方面没有显示出差异;但使用两对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的骨折脱位有5 例术后出现损伤平面再次移位,而使用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的骨折脱位则没有此现象,显示出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固定侧方脱位中的优势;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方面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结论伴有侧方移位的脊柱骨折使用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术后脊柱仍存在不稳定,在损伤椎体的上或下位两个椎体内使用两对椎弓根螺钉来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可防止损伤椎体的再
二、腰椎椎弓崩裂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椎弓崩裂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早期行钉钩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理论基础 |
1.1 “治”与“未病” |
1.2 “治未病”的含义 |
1.3 “治未病”思想指导椎弓峡部裂的治疗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选择 |
2.2 临床表现 |
2.3 影像学表现 |
2.4 研究方法 |
2.5 结果 |
讨论 |
1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发生 |
1.1 先天因素 |
1.2 解剖因素 |
1.3 其他因素 |
2 祖国医学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认识和治疗的记载 |
3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 |
4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进展过程 |
5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治疗 |
6 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手术 |
6.1 手术适应症 |
6.2 钉钩内固定系统 |
6.3 自体髂骨植骨 |
6.4 手术注意事项 |
6.5 内固定取出 |
7 影响峡部骨性融合的因素 |
8 腰椎椎弓峡部裂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 |
9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2)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退变性腰椎滑脱概述 |
1.2 DL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纳入标准 |
2.1.2 病例排除标准 |
2.1.3 一般资料 |
2.1.4 病例分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观测指标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两组多裂肌、腰大肌、竖脊肌平均CSA比较: |
3.2 两组多裂肌、腰大肌、竖脊肌平均CSA与 L4 椎体CSA的比值比较 |
3.3 各年龄段多裂肌平均CSA |
3.4 各年龄段多裂肌比值 |
3.5 各年龄段腰大肌平均CSA |
3.6 各年龄段腰大肌比值 |
3.7 两组不同年龄段双侧椎旁肌CSA平均值及其与L4 椎体CSA比值比较 |
4.讨论 |
4.1 DL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4.1.1 三关节复合体 |
4.1.2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 |
4.1.3 髂腰韧带与髂骨高度 |
4.2 椎旁肌因素在DL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
4.2.1 多裂肌 |
4.2.2 腰大肌 |
4.2.3 竖脊肌 |
4.3 本文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致谢 |
(3)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标本制作 |
3 测试方法 |
4 统计学意义 |
结果 |
1 轴向压缩测试 |
2 前屈测试 |
3 后伸测试 |
4 扭转测试 |
5 抗拔出力测试 |
讨论 |
1 根据胸腰椎骨折分型选择治疗方式 |
2 胸腰椎骨折手术时机与入路选择 |
3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与预防技术 |
4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4)Baastrup病变部位、症状、体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影像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影象图片的采集方法 |
2 结果 |
2.1 X线检查 |
2.2 CT检查 |
2.3 MRI检查 |
3 讨论 |
(6)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第二章 影像学检查与手术方法 |
1. X线平片检查 |
2. CT检查 |
3. MRI检查 |
4. 内固定材料 |
5. 手术方法 |
6. 术后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典型病例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滑脱分型 |
2.2 椎弓崩裂性滑脱CT表现 |
2.3 腰椎退行性滑脱CT表现 |
3 讨论 |
(8)腰椎椎弓崩裂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 果 |
1.发生部位: |
2.各种检查方法显示崩裂的情况见表1 |
3.CT表现: |
讨 论 |
(9)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详细摘要 |
英文详细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对局部骨组织影响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章 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局部的生物学研究 |
第一节 兔椎体成形术后椎体VEGF mRNA表达动态观察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节 兔椎体成形术后椎体Collagen-Ⅰ mRNA表达动态观察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章 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初步调查分析 |
目的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分子病理进展 |
二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与椎体强化 |
三 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相关问题 |
附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10)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四、腰椎椎弓崩裂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早期行钉钩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疗效分析[D]. 陈珂.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D]. 阮闻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D]. 所立新. 青岛大学, 2018(12)
- [4]Baastrup病变部位、症状、体征的临床研究[D]. 郭永贤. 泰山医学院, 2013(01)
- [5]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影像诊断价值[J]. 崔媛媛. 继续医学教育, 2010(05)
- [6]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D]. 周晓辉. 延边大学, 2010(10)
- [7]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J]. 左自军,刘秀民,张会军. 中外医疗, 2008(11)
- [8]腰椎椎弓崩裂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J]. 宋述永,巩若箴,巩宜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04)
- [9]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D]. 赵刚. 昆明医学院, 2007(06)
- [10]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D]. 彭传刚.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