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液氮处理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马胜男[1](2021)在《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i CATVision软件,测量颌骨囊肿摘除同期行GBR与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CBCT数据在骨缺损区的体积及密度,评价其成骨效果,为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是否同期行GBR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01日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病理诊断为颌骨囊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共75例,其中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行GBR者27例,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者48例,分别记为植骨组与摘除组。应用i CATVision软件分别观察、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骨缺损区在CBCT中的体积及密度,计算骨生成率,并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术后不同时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研究结果:1、植骨组在术后3、6、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均高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值植骨组在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也均高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植骨组骨密度均高于周围正常骨密度,摘除组骨密度均低于周围正常骨密度。2、囊腔直径≤1.5 cm者,两组术后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囊腔直径>1.5cm者,植骨组术后12个月骨缺损区骨生成率高于摘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骨壁缺损类型为颊舌侧者骨缺损区骨生成率总体上低于骨壁缺损类型为颊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植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摘除组为6.2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植骨组复发率为3.70%,摘除组为4.17%,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行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联合GBR技术可以加快骨缺损区组织愈合速度,维持足够的空间结构,最大程度的保存颌骨的外形和功能,为术后牙列缺损的修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张林娜[2](2021)在《485例颌骨囊肿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按照最新2017年WHO颌骨囊肿病理分类,统计分析本院近五年来收治485例的颌骨囊肿的病理类型、发病特点、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对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及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颌骨囊肿病例485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预后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疾病发生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研究的485例病例资料中,最常见者为根尖囊肿(62.06%),其次为含牙囊肿(27.01%),第三为角化囊肿(5.98%)。男女比为1.30:1,患者年龄范围6~84岁,平均年龄(41.14±19.48)岁,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占19.97%,单发性病变占95.62%,病变最常见的部位为上颌前牙区,其次为下颌后牙区,其中根尖囊肿和含牙囊肿最多见于上颌前牙区,角化囊肿最多见于下颌后牙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局部膨隆伴疼痛不适症状,其次表现为无痛性膨隆。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最多采用囊肿刮治,其次为开窗减压术(包括开窗后二期刮治术)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3~36个月,随访445例,随访率91.75%,复发23例,复发率5.17%,其中包括根尖囊肿复发17例,含牙囊肿复发1例,角化囊肿复发5例,其他类型囊肿术后未见复发。结论:1.颌骨囊肿发生具有性别差异,多发生于男性,发病年龄范围较广泛,中年期为高峰期;2.颌骨囊肿多为单发性病变,具有部位差异,上颌多于下颌,最好发于上颌骨前牙区,其次为下颌骨后牙区,不同类型的囊肿有各自特定的好发部位;3.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多样,炎症性囊肿一般出现明显感染等不适症状,发育性囊肿多隐匿,常表现为局部无症状性膨隆;4.颌骨囊肿手术治疗方法多样,刮治术为最常用的方式,其次为开窗减压术,不同的治疗方式其愈后存在差异,开窗减压术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的刮治术;不同病理类型其愈后也存在差异,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率高于其他类型囊肿。
段聪聪,韩冰[3](2020)在《颌骨囊性病变相关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文中指出颌骨囊性病变是常见的颌骨疾病之一,包括囊肿和囊性肿瘤,其治疗的主要术式有刮治术、开窗减压术、"dredging method"及切除术。临床上具体术式的选择需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性质,患者的依从性、主观意愿,医生的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以尽可能恢复面部形态及功能。
冉标辉[4](2020)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颌骨囊肿刮治术、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40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卡片随机分组模式、结合患者意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囊肿完全刮治组(对照组、乙组)和开窗减压组(观察组、甲组),每组各20例。比较分析两个组术前及术后囊肿的平均直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肿胀及麻木、上颌窦穿孔、病理性骨折)发生率、半年术后复发率,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前囊肿的平均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囊肿平均直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半年后术后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较刮治术操作更简单,并发症更少,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徐芳,郑刚[5](2017)在《大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大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5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开窗减压术,去除囊内容物,保留囊壁,制作囊肿塞,保持囊内清洁。观察术后囊肿大小、囊壁与邻近结构及周围骨质变化情况,以评价该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18个月,32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高达92%。观察期内,颌骨骨皮质再生良好,CT示囊腔周围有放射状骨小梁结构,18个月时3例疗效差者行II期刮治术,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大型颌骨囊肿,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能最大限度保存颌骨形态和生理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夏木西也·阿布里米提[6](2017)在《颌骨囊性病变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250例颌骨囊性病变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了解颌骨囊性病变的类型以及发病情况,以及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收入自治区人民医院颌面外科及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的颌骨囊性病变患者250例,对囊性病变的年龄分布,发病部位,发病种类等特点做统计分析。结果: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颌骨囊性病变中,根尖周囊肿,角化囊性瘤的发病情况未成年人明显高于成年人(P<0.05);含牙囊肿的发病情况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中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成釉细胞瘤的发病率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于未成年者,(P<0.05)。发生于下颌磨牙区的颌骨囊性病变中,47.3%的患者为成釉细胞瘤,其次为角化囊性瘤(26.3%)。发生于下颌升支区的颌骨囊性病变中,54.55%的患者为成釉细胞瘤,其次为角化囊性瘤(36.3%)和含牙囊肿(9.1%)。发生于上颌前牙区的颌骨囊性病变中,72.4%为根尖周囊肿,其次为含牙囊肿(33.3%)。在上颌磨牙区含牙囊肿构成比占40.9%。;本研究中117例未成年患儿中行牙拔除术+囊肿摘除(n=59)、部分颌骨切除术(n=20)、开窗减压术+择期刮除术(n=38),严重病例行部分颌骨切除术20例,占总病例数的17.09%;行开窗减压术+择期刮除术共38例患者,占总病例数的32.48%。开窗减压术的成功率为91%。结论:本研究描述了不同颌骨囊肿在不同人群的发病情况和颌骨不同部位的发病情况,为临床诊治与口腔预防保健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莫静珍,张述寅,胡开进,周宏志[7](2015)在《减压技术 再生牙槽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造成牙槽骨不可逆性缺损及缺失的原因包括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而颌骨良性肿物是导致牙槽骨乃至颌骨缺损的常见局部因素。本文就颌骨良性肿物特别是囊肿导致的牙槽骨缺损及缺失原因、如何预防因传统手术造成的牙槽骨及软组织过度或意外损伤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来引导再生牙槽骨及保留并恢复牙齿功能进行叙述,为临床医生实施正确的牙槽外科操作提供参考。
刘川,周宏志,侯锐,丁宇翔,秦瑞峰,胡开进[8](2014)在《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口内摘除开放愈合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COT)摘除术后开放愈合的长期预后。方法于2003年9月—2011年4月通过手术治疗41例下颌骨大型KCOT(瘤腔最大径大于5 cm),采用口内切口摘除肿瘤,碘仿纱条填塞骨腔开放愈合,定期换药(每月23次)的治疗方式,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骨再生修复情况,同时定期复查,观察肿瘤治疗远期预后。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均发现下牙槽神经暴露于囊腔,部分与肿瘤囊壁粘连较紧密。摘除肿瘤术后开放愈合时间平均为8.9个月(315个月),无术后出血、感染、永久性下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病变骨腔逐渐缩小消失,骨再生良好;病变累及区域牙齿的牙髓可保持活性,牙齿也逐渐稳固;患者面型及咬合功能恢复满意。平均随访时间为81.5个月(36127个月),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4.9%(2/41)。结论口内摘除肿瘤开放愈合的治疗方法显示出较为可靠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可以为临床医师选择KCOT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付新国[9](2013)在《刮除加冷冻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40例》文中提出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b keratocyst,OKC),因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单纯刮治后具有很大复发倾向。复发率为20%~60%,少数患者可发展为造釉细胞瘤或发生癌变(1.5%),故在治疗上颇受人们关注。2005 ̄01—2012 ̄04笔者所在科采用刮除加冷冻治疗OKC 4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3~56
占适龙,江银华,刘伟东,樊彤海,程喆[10](2013)在《牙源性上颌窦炎17例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上颌窦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15例,急性牙源性上颌窦炎2例。根尖周炎继发感染8例,根尖囊肿或颌骨囊肿继发感染5例,拔牙损伤继发感染2例,根管治疗突入上颌窦继发感染2例。行上颌窦根治术13例,上颌窦瘘修补术4例,17例手术效果良好,治愈出院。结论鉴于上颌窦底壁结构复杂,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鼻内镜在牙源性上颌窦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应用液氮处理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液氮处理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研究背景及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患者信息 |
2.4 手术方法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3.2 疗效评价 |
4.讨论 |
4.1 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探讨 |
4.2 颌骨囊肿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典型病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综述 颌骨囊肿临床治疗及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485例颌骨囊肿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颌骨囊肿病理类型及性别构成 |
3.2 颌骨囊肿的年龄分布 |
3.3 颌骨囊肿的部位分布 |
3.4 临床症状 |
3.5 治疗方法及术后随访 |
3.5.1 手术方式 |
3.5.2 术后随访 |
3.5.3 典型病例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颌骨囊肿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颌骨囊性病变相关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刮治术 |
2 开窗减压术 |
3 “Dredging method” |
4 切除术 |
5 展望 |
(4)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问题及展望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颌骨囊肿的比较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5)大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囊肿塞制作 |
1.4 观察项目 |
1.5 评价标准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6)颌骨囊性病变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情况 |
1.2 病例排除标准[1] |
1.3 纳入标准 |
1.4 年龄分布情况 |
1.5 纳入患者民族分布情况 |
1.6 纳入患者的并存疾病情况 |
2 临床观察指标 |
3 手术方法 |
4 方法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7)减压技术 再生牙槽骨(论文提纲范文)
1原因 |
2预防 |
3处理 |
(8)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口内摘除开放愈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治疗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刮除加冷冻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牙源性上颌窦炎17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典型病例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应用液氮处理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期联合GBR技术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 马胜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485例颌骨囊肿临床病例分析[D]. 张林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颌骨囊性病变相关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J]. 段聪聪,韩冰. 口腔医学研究, 2020(10)
- [4]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D]. 冉标辉.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大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的临床应用[J]. 徐芳,郑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03)
- [6]颌骨囊性病变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D]. 夏木西也·阿布里米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4)
- [7]减压技术 再生牙槽骨[J]. 莫静珍,张述寅,胡开进,周宏志.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10)
- [8]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口内摘除开放愈合的临床观察[J]. 刘川,周宏志,侯锐,丁宇翔,秦瑞峰,胡开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4(06)
- [9]刮除加冷冻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40例[J]. 付新国. 实用医药杂志, 2013(07)
- [10]牙源性上颌窦炎17例回顾性分析[J]. 占适龙,江银华,刘伟东,樊彤海,程喆. 口腔医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