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改革探讨及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范士红[3](2021)在《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是学校变革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教师赋权运动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推进,“让教师成为领导者”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倡导,教师领导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教师领导强调将学校的领导权力赋予教师,让教师承担领导者的角色和任务。有效的教师领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整个学校受益,包括提高学校的组织效率、形塑学校文化及提高学校的领导能力,促进教师领导者自身的专业发展及专业共同体的合作和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改善。学校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领导的研究,应该回答两个问题:“谁在领导”和“如何领导”,即什么样的教师能够成为领导者,教师领导者通过哪些行为发挥领导影响。以此为目标,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两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为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并辅以观察记录、文件和研究日记等的分析,探讨S小学教师领导的实践样态,描述和解释教师领导者的特质和教师领导者的实践作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教师领导实践的因素。本研究的结论如下:一、虽然理论上所有的教师都有可能且应该成为教师领导者,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师都是领导者或者能够进行领导实践。教师要想成为领导者,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自身也需要具备一些特质。影响教师成为领导者的特质包含三个方面:人格特质、专业特质和领导特质。专业权威和职业情怀是教师领导者最基本的专业特质;对课程变革的敏感和执行力是教师领导者最显着的专业特质。积极认真、精力旺盛、喜欢挑战,是教师领导者的主要人格特质。正直、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是教师领导者主要的领导特质。另外,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影响了领导角色的建构。二、教师领导者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实践行为包含三个维度: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其中,“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是教师领导实践的最基本维度,这主要来源于教师领导者的专业权威;“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领导者发挥领导影响的最直接方式,教师领导者藉此与共同体成员合作并实现专业成长;教师领导者“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的维度中,参与动机与参与方式主要来自于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需要。三、学校环境中同时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影响着教师领导的实践。本研究发现的支持教师领导的因素包括学校文化、领导角色和人际关系、教师个人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四个方面;阻碍教师领导的因素则表现为缺乏时间、缺少明确的学校愿景、校长的有限支持以及缺少系统的科研引领的支持。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了“重建学校文化,营造信任合作的共同体氛围;发挥学校管理者在识别、支持和培养教师领导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觉察自身的特质,觉醒教师领导意识;开展教师领导教育,提高教师领导者的知能;进一步丰富教师领导的理论研究”五个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有更多的教师领导者在学校变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王凯媛[4](2021)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其中第一、二、三学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分别不低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对阅读量做出最低规定,旨在督促教师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当前阅读教学大多以单篇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问题已经引起广大学者与一线教师的重视。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群文阅读,对传统单篇阅读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还可以整合课内外资源,增强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教师开始重视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但目前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还不够成熟,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因此,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既能理论化群文阅读教学,又能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从而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分析、总结国内外文献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关注相关动态,尝试从内涵、发展脉络两个方面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解读。其次,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具体包括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基本环节、实施原则、实施策略以及评价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构建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Q市S小学以部编版为教材的五年级A班的课堂教学之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进行三轮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实践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对每个环节的策略方法进行优化,直至建构出能适用于实践的较为完善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得出实践尝试的效果。最后,研究进一步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指出可借鉴的经验和策略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为今后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丰富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黄程扬[5](2021)在《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文中提出广汉县推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后,落后的生产管理办法严重束缚和损害了社员生产的积极性。1958年到1976年,广汉县的农业发展十分缓慢,社员温饱难维。从1975年开始,金鱼公社11大队9队和西高公社5大队2队的社员们先后自发冒险进行了“分田埂”、“分口粮田”和“包工包产到作业组”的改革尝试。1977年,广汉县委受西高公社5大队2队“包工包产到作业组”办法的启发,决定在广汉县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1978年,广汉县在四川省委的支持下,于金鱼公社进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试验,建立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当年秋收,金鱼公社的改革试验获得增产增收的极大成功。四川省委派出工作组调查总结,并发出指示支持金鱼公社“包产到组”的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1979年起,广汉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完善“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同时,广汉县的改革经验向全省传播,推动了四川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同一时期,《人民日报》先后对全国农村地区普遍进行的“包产到组”改革进行了多次讨论。四川省委面对《人民日报》的舆论导向,坚决支持广汉县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的经验在省内推广。1980年,联产计酬责任制成为四川省内广大农村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四川省内各地区还在学习广汉县“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出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代替“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成为四川省农业生产责任制中的主要形式。广汉县首创的“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不仅给广汉县的农业生产面貌带来了极大改变,更推动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它突破了长时间以来农业生产在经营管理和劳动管理上的禁区,是四川农村改革的发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在农村改革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意义。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责任制改革,具有在时间上领先全国;由群众首创,自下而上产生;由领导支持,自上而下推动;谨慎试验,层层铺开;是一次富有智慧的“折中”与“过渡”等五大特点。此次改革,实际上是必然历史趋势下纠正“左”倾错误的一次有效尝试。
冯春艳[6](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王思源[7](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姜琳琳[8](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在近几年掀起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渐渐以各种形式进入到现代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代祖先为我们创造出大量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及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更是指引华夏炎黄子孙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影响着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中华民族基因。国家的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必须靠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中指出,“当前美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强调美育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美育的任务之一。美育要实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就必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更好地认识美和创造美。因此,作为新时代艺术教育研究者,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作为己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美学意蕴,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特质,以及艺术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作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的文化和思想理论基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振兴、发展与传承的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让中国儿童更多地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幼儿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性格、人格发展形成的最初阶段,因而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在这一阶段,让幼儿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活动环境中,是培养幼儿传统审美意识以及诱导幼儿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正是提高儿童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学诉求。从当前我国幼师的整体现状来看,社会对幼儿师资的缺乏体现在缺少具有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普及上,要让更多的教师懂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爱中华传统文化,会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综合艺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研究者来说,不仅要能构建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要能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本研究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为目标,首先,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资源的阐述,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特质,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接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现代意蕴,以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方式的理论阐述论述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鉴于本项研究的规模与对象,笔者选择行动研究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艺术课程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笔者通过实际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深入教学一线用实际行动探索适合解决一线教学问题的措施。根据行动研究的精神,以改善自己的实践为目的,亲身进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实践活动。在研究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以及经验总结法、跨学科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针对各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整个行动研究以各种研究调查及教学课例为基础,通过确立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计划、典型课例验证、总结及反思几个行动步骤进行了包含先导性研究的四轮研究,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应用的现状、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行动计划,并制定行动实施方案,以典型教学课例呈现行动实施方案,最后对行动的问题、计划、实施行动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行动研究,总结出五项研究结果:第一,综合性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内容中的重要性;第二,要综合利用四种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第三,研究者要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第四,要取得家长及社会的信任和支持;第五,实现教师教学才是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几个研究中的创新点。本研究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探索艺术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二,总结艺术教育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第三,分析艺术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第四,以“课程整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方法论。本研究的实践创新在于:第一,以教育行动研究作为艺术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二,本研究在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第三,本研究是以改善研究者自身的实践教学为目的的实践研究。尽管如此,研究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综合艺术课程”现实状况的局限;其次,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尚有挖掘空间;最后,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加强。
张亚康[9](2021)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业”从来都不是教育领域中的小问题,近年来作业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作业,尝试出台很多政策提到“减负”,控制学生作业时间,杜绝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由于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差异。对于目前“给有差异的学生布置没有差异的作业”,也就是传统作业布置“一刀切”的模式,无疑是扼杀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影响中等生和优生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将尝试基于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作业布置,让数学作业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学实践法来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了解初中生数学作业现状,包括作业现状和教师对数学分层作业的认识;二是开展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数据分析分层作业的实践效果,在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分层作业实施的原则,提出分层作业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初中生数学作业现状:教师作业布置类型和方式比较单一,几乎不会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作业布置;普遍学生对数学学科比较感兴趣,很多学生愿意主动完成数学作业,学生学习环境较好,但是学生写作业时的感受觉得很累很烦躁的现象较明显;三个年级比较分析知,初三年级作业难度和时间相对其他两个年级多。第二,教师对分层作业的认识缺乏理论的指导,教师作业设计忽视学生作业的心理感受,很少基于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第三,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表明,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学习数学兴趣和完成作业时情绪情感体验的增强都有很大帮助,并且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的结论也为广大一线教师日后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性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日后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郭炎华[10](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二、作业改革探讨及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业改革探讨及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通过教师领导促进学校变革,是教育研究的新议题 |
(二)“教师成为领导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 |
(三)我国教育变革的实践,需要识别和培育更多的教师领导者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教师领导的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一)教师领导的缘起 |
(二)教师领导的发展 |
(三)教师领导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一)对西方教师领导理论引进和介绍 |
(二)基于不同视角对教师领导展开研究 |
(三)对不同实践情境下的教师领导实践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
(一)教师领导的研究从概念理解走向实践行动 |
(二)教师领导教育成为研究的热点 |
(三)我国本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效度 |
(六)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教师领导的概念探究与理论基础 |
一、教师领导的概念探究 |
(一)教师领导的内涵 |
(二)教师领导者特质的构成 |
(三)教师领导实践维度 |
(四)影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五)教师领导的功能 |
二、教师领导的理论基础 |
(一)分布式领导理论 |
(二)领导特质理论 |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 |
(四)教师赋权增能理念 |
(五)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四章 谁在领导——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L老师作为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人格特质 |
(二)专业特质 |
(三)领导特质 |
二、Z老师作为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人格特质 |
(二)专业特质 |
(三)领导特质 |
三、小结 |
第五章 如何领导——教师领导实践 |
一、L老师的领导实践 |
(一)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 |
(二)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 |
(三)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 |
二、Z老师的领导实践 |
(一)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 |
(二)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 |
(三)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 |
三、小结 |
第六章 影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支持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学校文化 |
(二)领导角色和人际关系 |
(三)教师个人因素 |
(四)外部环境因素 |
二、阻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缺乏时间 |
(二)缺少明确的学校愿景的支持 |
(三)有限的校长支持 |
(四)缺少系统的科研引领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师领导者特质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二)教师领导实践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三)影响教师领导因素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二、研究建议 |
(一)重建学校的文化,创建信任合作的共同体环境 |
(二)发挥校长在识别、支持和培养教师领导方面的作用 |
(三)教师应该觉察自身的特质,觉醒教师领导意识 |
(四)开展教师领导教育,提高教师领导者的知能 |
(五)进一步丰富教师领导的理论研究 |
三、研究反思 |
(一)本研究的贡献 |
(二)本研究的局限 |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及实录 |
附录2 S小学享受教育课程体系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需要 |
2.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
3.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阅读教学价值 |
4.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及其效果的研究需要加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分析法 |
2.访谈法 |
3.课堂观察法 |
4.作品分析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群文阅读教学解读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脉络 |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一)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的现实意义 |
2.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1.建构——统整模式 |
2.文本互织理论 |
3.读者反应理论 |
(三)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 |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2.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
(四)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
1.议题切入 |
2.群文阅读 |
3.集体建构 |
4.共识达成 |
5.读写结合 |
(五)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
1.学生主体性原则 |
2.合作交流原则 |
3.开放性原则 |
4.探究性原则 |
(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1.创设情境,切入议题 |
2.精选群文,组织阅读 |
3.巧妙设问,深入阅读 |
4.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
5.由读促写,由写带读 |
(七)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 |
1.倡导“为学习的评价”评价理念 |
2.倡导多元的评价方式 |
3.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 |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 |
(一)实践方案 |
1.实施对象选取 |
2.实施方案设计 |
(二)第一轮实践尝试 |
1.教学设计 |
2.教学实施 |
3.教学效果 |
4.教学反思 |
(三)第二轮实践尝试 |
1.教学设计 |
2.教学实施 |
3.教学效果 |
4.教学反思 |
(四)第三轮实践尝试 |
1.教学设计 |
2.教学实施 |
3.教学效果 |
(五)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1.学生层面 |
2.教师层面 |
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反思 |
(一)经验总结 |
1.课前准备 |
2.课中实施 |
3.课后评价 |
(二)整体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资料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论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改革前奏:贫困“逼”出来的冒险尝试 |
2.1 改革背景:农业生产桎梏丛生,社员温饱难维 |
2.2 改革端倪:社员冒险秘密“分田地” |
3 改革试验:政府认可下的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 |
3.1 广汉县委力争改革,四川省委批准试验 |
3.2 金鱼公社进行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试验 |
3.3 金鱼公社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成效明显 |
3.4 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在广汉县的普遍实施及完善 |
4 改革推广:舆论争锋下广汉县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经验推向全省 |
4.1 《人民日报》接连报道,《四川日报》宣传鼓励 |
4.2 《人民日报》反对质疑,四川省委坚定支持 |
4.3 《人民日报》“否定之否定”,中央、四川省委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大开花 |
5 改革演变:从联产计酬责任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 |
5.1 四川省委明确提出发展“包产到户”政策 |
5.2 从“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
6 改革史事考订: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相关问题辨析 |
6.1 金鱼公社11 大队9 队社员“分田埂”和“分口粮田”的时间 |
6.2 西高公社5 大队2 队“包工包产到作业组”改革的时间及发起者 |
6.3 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是否到过西高公社5 大队2 队进行视察 |
6.4 不同文献材料中对金鱼公社建立生产责任制试点时间的错误记载 |
7 改革评议:突破禁区天地宽 |
7.1 改革功效:制度优势下农业生产面貌的改变 |
7.2 改革地位:四川农村改革的发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 |
7.3 改革特点:全国农村改革富有智慧与创举的伊始 |
7.4 改革实质:历史必然趋势下纠正“左”倾错误的有效尝试 |
8 余论 |
附录一:《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德阳晚报》等报刊相关报道 |
附录二:改革者历史剪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在艺术教育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
(二) 国民艺术教育的现状 |
(三) 艺术课程对“综合”的需求 |
(四) 在行动和反思中创新综合艺术课程的本土化发展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 综合艺术课程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理论创新点 |
(二) 实践创新点 |
第一章 艺术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一) “天人合一”思想 |
(二) “和而不同”思想 |
(三) “知行合一”思想 |
(四) “整体”“辩证”“意象”思维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
(二)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审美形态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导向 |
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形式 |
(二)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价值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可能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发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综合艺术课程开发的价值 |
(四) 中华优秀教育思想促成综合艺术课程教学观的形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现代意蕴 |
(一) “本土化”与“现代化”结合的综合艺术课程理论发展趋势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三) 以中华文化精神正确对待综合艺术课程中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
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 |
(一)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
(二)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应用中的目标和内容 |
(三)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应用中的方式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环境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环境 |
三、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四、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分析 |
(一) 资料的收集 |
(二) 数据的分析 |
五、研究步骤与评价 |
(一) 研究的步骤 |
(二) 研究的评价 |
六、研究的流程 |
第四章 行动研究的先导性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的初始调查 |
(一) 明确调查的方法 |
(二) 问卷的分析结果 |
三、问题归因及分析 |
(一) 问题归因 |
(二) 调查分析 |
四、重新确立研究问题 |
五、行动研究布局 |
(一) 关于明确行动目标 |
(二) 关于把握行动节奏 |
(三) 关于行动研究的方法 |
(四) 关于自我反思能力 |
(五) 关于评估方式 |
(六) 关于典型教学案例 |
第五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尝试和探索 |
一、研究的问题 |
(一) 问题的陈述与界定 |
(二) 解决问题的意义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 教学的选材 |
(二) 教学策略 |
(三) 共同研讨教学模式 |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总结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六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 |
一、第二轮行动研究的问题和分析 |
(一) 确定研究问题 |
(二) 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 “外控型支持式”研究形式的实践探索 |
(二) 建立家园互动评价 |
(三) 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的实践探索 |
(四) 开展主题讨论会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典型案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总结 |
(二)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七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 提升和应用 |
一、确立研究问题和行动计划 |
(一) 第三轮研究问题 |
(二) 第三轮行动计划 |
二、实施第三轮行动计划 |
(一) 研究者与教师同台教学 |
(二) 针对教师的培训教学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典型案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二)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结语 |
一、前三轮行动研究回顾 |
(一) 课程的内容要突出“综合性” |
(二) 综合利用四种教学策略 |
(三) 研究者要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
(四) 取得家长及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
(五) 实现教师教学才是最终目标 |
二、研究的不足 |
(一) “综合艺术课程”的现实状况 |
(二) 中华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尚有挖掘空间 |
(三) 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加强 |
三、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教育部对“作业”的重视 |
1.1.3 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
1.1.4 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名词界定 |
1.4.1 数学作业 |
1.4.2 数学作业设计 |
1.4.3 数学分层作业 |
1.4.4 有效作业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计划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 |
2.2 关于作业的研究 |
2.2.1 关于作业量与作业时间的研究 |
2.2.2 关于作业内容与类型的研究 |
2.2.3 关于作业难度与作业设计的研究 |
2.3 关于作业的心理发展意义的研究 |
2.4 关于数学分层作业的研究 |
2.4.1 关于作业分层的研究 |
2.4.2 关于学生分层的研究 |
2.4.3 分层作业设计的批改、评价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理论基础 |
3.1 因材施教 |
3.2 人本主义理论 |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2 研究的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3 研究的工具的设计 |
4.3.1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
4.3.2 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
4.3.3 访谈提纲的编制 |
4.3.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4.4 研究的伦理 |
4.5 小结 |
第5章 初中生数学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5.1 问卷的基本情况 |
5.2 初中生数学作业现状的分析 |
5.2.1 学生数学作业的整体情况 |
5.2.2 初中三个年级数学作业现状比较分析 |
5.2.3 对学生访谈材料的整理与分析 |
5.2.4 教师对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认识 |
5.3 影响初中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因素 |
5.3.1 影响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因素分析 |
5.3.2 初中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影响因素 |
5.4 初中生的数学作业心理机制 |
5.4.1 心理学视角中的“数学家庭作业” |
5.4.2 初中生完成作业的心理机制 |
5.5 小结 |
第6章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实践研究及实践效果分析 |
6.1 研究前思想工作准备 |
6.2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 |
6.2.1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实验变量 |
6.2.2 学生分层的方法 |
6.2.3 分层作业的编制 |
6.3 基于初中生作业心理机制的分层作业设计 |
6.3.1 学生分层的原则 |
6.3.2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原则 |
6.3.3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
6.3.4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
6.4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结果分析 |
6.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分析 |
6.4.2 实验班分层作业实施过程的成绩分析 |
6.4.3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的比较分析 |
6.4.4 实施分层作业后的学生数学作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
6.4.5 分层作业有效性的考察维度 |
6.5 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
6.5.1 分层作业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 |
6.5.2 分层作业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 |
6.5.3 分层作业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影响 |
6.5.4 分层作业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初中生数学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后期问卷调查 |
附录 C 初中生数学作业现状的访谈提纲 |
附录 D 分层作业实施后访谈提纲 |
附录 E 教师对分层作业认识的访谈提纲 |
附录 F 分层作业案例(一) |
附录 G 分层作业案例(二)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目的 |
3.理论依据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内容 |
6.研究路线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
1.翻转课堂的起源 |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翻转课堂 |
2.乡村与乡村学校 |
3.本土化 |
4.学习力 |
5.学优生与学困生 |
6.知识沟 |
(三)内涵解析 |
1.翻转课堂的本质 |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1.比较之目的 |
2.方法与依据 |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4.比较研究启示 |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
1.翻转之取长补短 |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理论模型依据 |
3.量表维度设计 |
(二)调研实施 |
1.问卷 |
2.访谈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1.教学传播者分析 |
2.学生分析 |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
4.调研结论 |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
4.教学评价模式 |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研究问题假设 |
2.研究样本 |
3.变量控制 |
(二)实验前期工作 |
1.实验科目的选择 |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
3.微课的制作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
3.数据收集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1.终结性评估分析 |
2.形成性评估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
(三)研究创新 |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
(四)研究呈献 |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
(一)研究不足 |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
2.研究样本的局限 |
3.研究时段的局限 |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
3.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作业改革探讨及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D]. 范士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D]. 王凯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D]. 黄程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D]. 姜琳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9]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 张亚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10]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